CN106063422A -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3422A
CN106063422A CN201610371553.7A CN201610371553A CN106063422A CN 106063422 A CN106063422 A CN 106063422A CN 201610371553 A CN201610371553 A CN 201610371553A CN 106063422 A CN106063422 A CN 106063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polygoni
fertilizer
soil
implantation meth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715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活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lin Tiandiw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lin Tiandiw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lin Tiandiw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lin Tiandiw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715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634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63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34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otan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土壤改良、繁殖、种植和田间管理的步骤,田间管理包括水肥的管理、病虫害防治、搭架和控制枝叶生长,所述土壤改良是选择灌溉方便的种植地,在种植的前一年使用深翻机将土壤深翻,深翻深度为30‑40cm;深翻后的土壤曝晒3‑4个月,然后在种植地上放养鹅3‑6个月,再在种植地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搭架是在何首乌长至30‑35cm时,用竹子或树枝搭成人字形的支架,或行间套种高粱或玉米,以利于茎藤向上缠绕生长;所述控制枝叶生长是在枝叶长至长2米后,在首乌地放养鸡苗并用鞭子打掉顶芽。本发明能提高何首乌的产量,并能保证何首乌较高的药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祛风等作用。主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高血脂症。何首乌块根含蒽醌类化合物,主为大黄素、大黄酚以及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酚蒽酮。又含芪类化合物:白藜芦醇、云杉新甙,2,3,5,4′-四羟基芪-2-O-D-葡萄糖甙、2,3,5,4′-四羟基芪-2-O-葡萄糖甙-2″-O-没食子酸酯、2,3,5,4′-四羟基芪-2-O-葡萄糖甙-3″-O-没食子酸酯。还含没食子酸、右旋儿茶精、右旋表儿茶精、卵磷脂等。该类物质具有抗衰老、保肝、抗菌、心肌保护以及降血脂等作用。因而市场对何首乌的需求量很大,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形。
何首乌的产出主要来源为野生何首乌,由于何首乌的市场需求量较大,野生的何首乌已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靠人工种植何首乌。然而目前人们种植何首乌,由于过分追求产量从而滥施化肥和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的何首乌供应量,但是产品的药用价值却不能得到保障,另外,化肥和农药的滥用也造成了土壤的盐碱化和有害物质在佛手柑中的残留,因此,产品的质量、产量以及品质都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通过对土壤的改良、病虫害防治、搭架和枝叶生长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能提高何首乌的产量,并能保证何首乌较高的药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改良、繁殖、种植和田间管理的步骤,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水肥的管理、病虫害防治、搭架和控制枝叶生长,具体为:
所述土壤改良是选择灌溉方便的种植地,在种植的前一年使用深翻机将土壤深翻,深翻深度为30-40cm;深翻后的土壤曝晒3-4个月,然后在种植地上放养鹅3-6个月,再在种植地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
所述水肥管理是在种植后15-20天用有机肥追肥,以后每隔15天再追肥1次,连续追肥5次,块根开始形成时,在植株两侧开沟追肥1次,开花后追肥1次;
所述搭架是在何首乌长至30-35cm时,用竹子或树枝搭成人字形、高1.2-1.5m的支架,或行间套种高梁或玉米,以利于茎藤向上缠绕生长;
所述控制枝叶生长是在枝叶长至长2米后,在首乌地放养鸡苗并用鞭子打掉顶芽。
本发明中,所述有机肥优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稻草220-320份、甘蔗渣60-85份、椰壳32-50份、龙眼壳32-50份、松针15-28份、饼粕160-200份、海鸟粪110-150份、混合菌糠120-170份、塘泥85-120份、枫糖浆4-8份、催腐剂18-28份、酵素菌32-48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2-3份;其中,所述催腐剂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黄腐酸钾38-48%、复硝酚钠18-23%、氨基酸螯合稀土12-18%、醋酸镁9-13%、石膏6-9%、磷酸一铵3-5%混合而成;所述混合菌糠是利用厚朴药渣、何首乌药渣、干牛粪、豆渣、柞树皮、生石灰按照重量比为1:1:3-4:3-4:4-5:0.2-0.3混合后栽培食用菌后的副产物。
进一步地,所述酵素菌是质量比为1:2:3:3:1的固氮菌、解磷解钾菌、硝化细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
本发明所用的有机肥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1)将稻草切碎至长度小于5cm,然后通过喷水的方式调节稻草的含水率至48-55%;将塘泥风干至含水量为40-50%;
(2)将酵素菌和枫糖浆用适量水溶解后与调节含水率后的稻草、甘蔗渣、椰壳、龙眼壳、松针、饼粕、海鸟粪、混合菌糠、风干后的塘泥、催腐剂混合均匀,得预混合料;
(3)将预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积成高1.5-2.0m的肥堆,用麻袋盖在肥堆表面进行发酵;
(4)发酵过程中保持肥堆内的温度在60-65℃,湿度为45-50%,堆温超过65℃时进行翻堆或喷水降温,发酵21-28天后一次发酵结束;然后在翻堆的过程中加入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混合均匀,随后在40℃以下二次发酵2-4天,即得何首乌种植专用有机肥。
上述有机肥作为基肥的使用量为每亩2200-2500kg,所述有机肥作为追肥时每亩使用量为每亩100-150kg。
进一步地,所述水肥管理还包括在种植后的7-10天内每天早晚各淋1次水,待成活后,视天气情况淋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1m以后不淋水。
进一步地,所述病虫害防治是采用苦皮藤、大青叶、蛇床子、马钱子按照1:1-2:1:3混合后用水煎煮,取煎煮液喷洒在何首乌的叶面进行杀虫防虫;其中用水量是苦皮藤、大青叶、蛇床子、马钱子总重量的20-30倍。
现对本发明中的有机肥进行说明,有机肥中的混合菌糠是利用厚朴药渣、何首乌药渣、干牛粪、豆渣、柞树皮、生石灰按照一定重量比混合后栽培食用菌后的副产物,原料在食用菌生长的过程中,所含难溶性大分子化合物被菌丝体分解变成简单可溶性营养物质,可以有效地提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该混合菌糠有机质含量高达35%以上,是秸秆直接还田的3倍。何首乌药渣的还田能更适宜何首乌的生长,添加了何首乌药渣和厚朴药渣的混合菌糠施入土壤后,不仅为土壤增加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进一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腐殖质和团粒基团的形成与转化,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和土壤肥力,还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使何首乌增产。
由于原料的不同,其降解所需要的微生物种群也不同,本发明中的营养原料主要是稻草、甘蔗渣、椰壳、龙眼壳、松针、饼粕、海鸟粪、混合菌糠、塘泥,虽然海鸟粪、混合菌糠中具有了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种群,但将这些原料直接混合进行发酵时,发酵速度慢,且分解不完全,通过本申请人大量实验,再添加了上述催腐剂之后,大大加速了腐解的速度和养分的转化。且催腐剂不同,腐解的速度和养分的转化也不同。本发明的催腐剂为本申请人研究成果中具有较佳效果的一组原料,该组催化剂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与发展,从而加速了秸秆和其他营养成分的腐烂,使各原料中所含缓效营养成分大部分被转化为速效养分,并能使营养物质的转换更完全,与不添加上述催腐剂进行堆肥相比,能使堆肥的有机质含量提高30.5%,N、P、K含量分别提高13.5%,16.2%、22.2%,而且能定向培养钾细菌、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增加堆肥中活性有益生物的数量。
本发明中,椰壳、龙眼壳的添加可以是肥料更蓬松,透气性更好,松针也具有防病的功效,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为生长调节剂,促进根系发育,与肥料复配即可调节植物生长又起到增效作用。
另外,本申请人还发现,在堆肥的原料中再增加一定数量的酵素菌,利用酵素菌与体系内菌群的互补,能使发酵时升温更快,堆肥60小时左右肥堆表面以下30cm处的温度就可升温至60℃,一次发酵的天数可以由33-35天缩短至25天左右,且添加的酵素菌为质量比为1:2:3:3:1的固氮菌、解磷解钾菌、硝化细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是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土壤的改良、病虫害防治、搭架和枝叶生长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其中土壤的改良采用深翻暴晒除草、养鹅除草且鹅粪肥田、并用有机肥作为基肥,通过充足的时间和有效的办法,改变农田经化肥和农药洗刷的不良影响,使土壤中有机质得以恢复,是种植地土壤肥沃、病虫害少的基础。追肥过程也采用有机肥,而不施化肥。枝叶生长至长度超过2米后,放养鸡苗进何首乌林,好处在于鸡不会破坏首乌苗的生长、可以将底叶吃掉、让首乌地通风透光增加产量,鸡粪可以增加首乌的肥效改良土壤;并用鞭子打掉顶芽,使其不再长苗,将营养传到薯部,提高产量。因此本发明通过上述措施的共同配合和作用,使得种植的何首乌的产量高,没有农药和化肥的残留,保证何首乌较高的药用价值。
2、本发明研究了特殊配方的有机肥,可通用于土壤的基肥和后续的追肥,改有机肥选用多种原料并研制适宜的发酵剂和催腐剂配制而成,所用的原料基本为自然存在的有机废料,各种营养成份之间相互配合、比例适中,适合何首乌的生长需求,能够提高何首乌的生长速度,改变了何首乌根际的生态环境,同时易于何首乌根系吸收,具有改土壮薯,调解土壤酸碱度,分解土壤中不易分解被固定的养分,抑制土壤中有害细菌的繁殖,是适用于何首乌的理想肥料,在提高何首乌产量的同时,能逐步消除化肥污染,减少化肥的过量使用引起许多负效应,如土质污染、环境污染等;从而使何首乌达到无公害程度,更好地保证何首乌的药效价值。通过本发明各种手段的配合,能使何首乌中蒽醌类化合物含量平均为1.5%,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含量平均为1.4%,均明显高出国家标准控制含量。
3、本发明在除虫防虫时,选用了四味中草药煮水后喷洒叶面,该四味药具有不同的毒性物质,具有不同的杀虫机理,相互配合起来具有很好的杀虫作用,且其毒性物质能够被逐渐降解,不会残留在何首乌叶面或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改良、繁殖、种植和田间管理的步骤,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水肥的管理、病虫害防治、搭架和控制枝叶生长,具体方法为:
首先进行土壤的改良,选择灌溉方便的种植地,在种植的前一年使用深翻机将土壤深翻,深翻深度为30-40cm;深翻后的土壤曝晒3个月,起到杀菌消毒和除去杂草的作用,然后在种植地上放养鹅6个月,放养鹅的好处一是可以让鹅采食种植地上的杂草,确保后续不受杂草种子危害,二是可以让鹅粪回田,产出无公害的农作物野草菜,成为鹅的饲料,再产出高品质的鹅;土壤改良还包括在种植地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
然后采用扦插或播种法进行何首乌苗的繁殖;繁殖后的苗种植在改良后的种植地土壤中;
何首乌植株生长过程中要关注水肥的管理,追肥的管理是在种植后15天用有机肥追肥,以后每隔15天再追肥1次,连续追肥5次,块根开始形成时,在植株两侧开沟追肥1次,开花后追肥1次;淋水的管理在种植后的7-10天内每天早晚各淋1次水,待成活后,视天气情况淋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1m以后不淋水。
病虫害防治是采用苦皮藤、大青叶、蛇床子、马钱子按照1:1:1:3混合后用水煎煮,取煎煮液喷洒在何首乌的叶面进行杀虫防虫;其中用水量是苦皮藤、大青叶、蛇床子、马钱子总重量的20倍。
何首乌缠绕性强,藤茎可生长至10米以上,种植过程中搭架栽植,有利于通风透光,叶面积大,积累养分多,块根产量高。本发明中搭架是在何首乌长至30-35cm时,用竹子、树枝等物搭成人字形、高1.2-1.5m的支架,以利于茎藤向上缠绕生长;
所述控制枝叶生长是在枝叶长至长2米后,在首乌地放养鸡苗并用鞭子打掉顶芽。枝叶生长至长度超过2米后,放养鸡苗进何首乌林,好处在于鸡不会破坏首乌苗的生长、可以将底叶吃掉、让首乌地通风透光增加产量,鸡粪可以增加首乌的肥效改良土壤;用鞭子打掉顶芽,可使其不再长苗,将营养传到薯部,提高产量。
其中底肥和追肥所用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稻草220份、甘蔗渣60份、椰壳32份、龙眼壳32份、松针15份、饼粕160份、海鸟粪110份、混合菌糠120份、塘泥85份、枫糖浆4份、催腐剂18份、酵素菌32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2份;其中,所述催腐剂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黄腐酸钾38%、复硝酚钠23%、氨基酸螯合稀土12%、醋酸镁13%、石膏9%、磷酸一铵5%;混合而成;所述混合菌糠是利用厚朴药渣、何首乌药渣、干牛粪、豆渣、柞树皮、生石灰按照重量比为1:1:3:3:4:0.2混合后栽培食用菌后的副产物。其中,所述酵素菌是质量比为1:2:3:3:1的固氮菌、解磷解钾菌、硝化细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机肥作为基肥的使用量为每亩2200kg,所述有机肥作为追肥时每亩使用量为每亩150kg。
该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稻草切碎至长度小于5cm,然后通过喷水的方式调节稻草的含水率至48%;将塘泥风干至含水量为40%;
(2)将酵素菌和枫糖浆用适量水溶解后与调节含水率后的稻草、甘蔗渣、椰壳、龙眼壳、松针、饼粕、海鸟粪、混合菌糠、风干后的塘泥、催腐剂混合均匀,得预混合料;
(3)将预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积成高1.5m的肥堆,用麻袋盖在肥堆表面进行发酵;
(4)发酵过程中保持肥堆内的温度在60℃,湿度为45%,堆温超过65℃时进行翻堆或喷水降温,发酵21天后一次发酵结束;然后在翻堆的过程中加入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混合均匀,随后在40℃以下二次发酵4天,即得何首乌种植专用有机肥。
实施例2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改良、繁殖、种植和田间管理的步骤,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水肥的管理、病虫害防治、搭架和控制枝叶生长,具体方法为:
首先进行土壤的改良,选择灌溉方便的种植地,在种植的前一年使用深翻机将土壤深翻,深翻深度为30-40cm;深翻后的土壤曝晒4个月,起到杀菌消毒和除去杂草的作用,然后在种植地上放养鹅3个月,放养鹅的好处一是可以让鹅采食种植地上的杂草,确保后续不受杂草种子危害,二是可以让鹅粪回田,产出无公害的农作物野草菜,成为鹅的饲料,再产出高品质的鹅;土壤改良还包括在种植地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
然后采用扦插或播种法进行何首乌苗的繁殖;繁殖后的苗种植在改良后的种植地土壤中;
何首乌植株生长过程中要关注水肥的管理,追肥的管理是在种植后15-20天用有机肥追肥,以后每隔15天再追肥1次,连续追肥5次,块根开始形成时,在植株两侧开沟追肥1次,开花后追肥1次;淋水的管理在种植后的7-10天内每天早晚各淋1次水,待成活后,视天气情况淋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1m以后不淋水。
病虫害防治是采用苦皮藤、大青叶、蛇床子、马钱子按照1:2:1:3混合后用水煎煮,取煎煮液喷洒在何首乌的叶面进行杀虫防虫;其中用水量是苦皮藤、大青叶、蛇床子、马钱子总重量的30倍。
何首乌缠绕性强,藤茎可生长至10米以上,种植过程中搭架栽植,有利于通风透光,叶面积大,积累养分多,块根产量高。本发明中搭架是在何首乌长至30-35cm时,行间套种高梁、玉米等物,以利于茎藤向上缠绕生长;
所述控制枝叶生长是在枝叶长至长2米后,在首乌地放养鸡苗并用鞭子打掉顶芽。枝叶生长至长度超过2米后,放养鸡苗进何首乌林,好处在于鸡不会破坏首乌苗的生长、可以将底叶吃掉、让首乌地通风透光增加产量,鸡粪可以增加首乌的肥效改良土壤;用鞭子打掉顶芽,可使其不再长苗,将营养传到薯部,提高产量。
其中底肥和追肥所用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稻草320份、甘蔗渣85份、椰壳50份、龙眼壳50份、松针28份、饼粕200份、海鸟粪150份、混合菌糠170份、塘泥120份、枫糖浆8份、催腐剂28份、酵素菌48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份;其中,所述催腐剂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黄腐酸钾48%、复硝酚钠18%、氨基酸螯合稀土12%、醋酸镁9%、石膏8%、磷酸一铵5%混合而成;所述混合菌糠是利用厚朴药渣、何首乌药渣、干牛粪、豆渣、柞树皮、生石灰按照重量比为1:1:4:4:5:0.3混合后栽培食用菌后的副产物。其中,所述酵素菌是质量比为1:2:3:3:1的固氮菌、解磷解钾菌、硝化细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机肥作为基肥的使用量为每亩2500kg,所述有机肥作为追肥时每亩使用量为每亩100kg。
该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稻草切碎至长度小于5cm,然后通过喷水的方式调节稻草的含水率至55%;将塘泥风干至含水量为50%;
(2)将酵素菌和枫糖浆用适量水溶解后与调节含水率后的稻草、甘蔗渣、椰壳、龙眼壳、松针、饼粕、海鸟粪、混合菌糠、风干后的塘泥、催腐剂混合均匀,得预混合料;
(3)将预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积成高1.5-2.0m的肥堆,用麻袋盖在肥堆表面进行发酵;
(4)发酵过程中保持肥堆内的温度在65℃,湿度为50%,堆温超过65℃时进行翻堆或喷水降温,发酵28天后一次发酵结束;然后在翻堆的过程中加入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混合均匀,随后在40℃以下二次发酵2天,即得何首乌种植专用有机肥。
通过本发明各种手段的配合,种植所得何首乌中蒽醌类化合物含量平均为1.5%,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含量平均为1.4%,均明显高出国家标准控制含量;且采用实施例1和2种植的何首乌亩产量可以达到5000斤,普通农户的产量只有亩产3000斤。
另外,本申请人何首乌种植过程中,还采用了试验地摸索种植的影响因素,在有机肥采用常规的鸡粪、草木灰、石灰、磷肥发酵一个月后施用,施用量与实施例1和2相当,最终产量相比降低20%左右。在种植过程中不在种植地放养鸡,且不摘顶芽控制藤的长度,会使藤叶徒长,影响薯的产量,产量相比降低30%。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改良、繁殖、种植和田间管理的步骤,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水肥的管理、病虫害防治、搭架和控制枝叶生长,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壤改良是选择灌溉方便的种植地,在种植的前一年使用深翻机将土壤深翻,深翻深度为30-40cm;深翻后的土壤曝晒3-4个月,然后在种植地上放养鹅3-6个月,再在种植地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
所述水肥管理是在种植后15-20天用有机肥追肥,以后每隔15天再追肥1次,连续追肥5次,块根开始形成时,在植株两侧开沟追肥1次,开花后追肥1次;
所述搭架是在何首乌长至30-35cm时,用竹子或树枝搭成人字形、高1.2-1.5m的支架,或行间套种高梁或玉米,以利于茎藤向上缠绕生长;
所述控制枝叶生长是在枝叶长至长2米后,在首乌地放养鸡苗并用鞭子打掉顶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稻草220-320份、甘蔗渣60-85份、椰壳32-50份、龙眼壳32-50份、松针15-28份、饼粕160-200份、海鸟粪110-150份、混合菌糠120-170份、塘泥85-120份、枫糖浆4-8份、催腐剂18-28份、酵素菌32-48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2-3份;其中,
所述催腐剂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黄腐酸钾38-48%、复硝酚钠18-23%、氨基酸螯合稀土12-18%、醋酸镁9-13%、石膏6-9%、磷酸一铵3-5%混合而成;
所述混合菌糠是利用厚朴药渣、何首乌药渣、干牛粪、豆渣、柞树皮、生石灰按照重量比为1:1:3-4:3-4:4-5:0.2-0.3混合后栽培食用菌后的副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酵素菌是质量比为1:2:3:3:1的固氮菌、解磷解钾菌、硝化细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1)将稻草切碎至长度小于5cm,然后通过喷水的方式调节稻草的含水率至48-55%;将塘泥风干至含水量为40-50%;
(2)将酵素菌和枫糖浆用适量水溶解后与调节含水率后的稻草、甘蔗渣、椰壳、龙眼壳、松针、饼粕、海鸟粪、混合菌糠、风干后的塘泥、催腐剂混合均匀,得预混合料;
(3)将预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积成高1.5-2.0m的肥堆,用麻袋盖在肥堆表面进行发酵;
(4)发酵过程中保持肥堆内的温度在60-65℃,湿度为45-50%,堆温超过65℃时进行翻堆或喷水降温,发酵21-28天后一次发酵结束;然后在翻堆的过程中加入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混合均匀,随后在40℃以下二次发酵2-4天,即得何首乌种植专用有机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作为基肥的使用量为每亩2200-2500kg,所述有机肥作为追肥时每亩使用量为每亩100-150k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管理还包括在种植后的7-10天内每天早晚各淋1次水,待成活后,视天气情况淋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1m以后不淋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防治是采用苦皮藤、大青叶、蛇床子、马钱子按照1:1-2:1:3混合后用水煎煮,取煎煮液喷洒在何首乌的叶面进行杀虫防虫;其中用水量是苦皮藤、大青叶、蛇床子、马钱子总重量的20-30倍。
CN201610371553.7A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Pending CN1060634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1553.7A CN106063422A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1553.7A CN106063422A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3422A true CN106063422A (zh) 2016-11-02

Family

ID=57420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71553.7A Pending CN106063422A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634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6739A (zh) * 2016-11-22 2017-04-26 李根梅 一种香瓜的种植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1965A (zh) * 2012-12-21 2013-04-03 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何首乌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29648A (zh) * 2013-04-23 2013-08-07 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 一种何首乌的高产种植技术
CN103430726A (zh) * 2013-07-25 2013-12-11 王运海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CN105210656A (zh) * 2015-11-03 2016-01-06 姚婷婷 一种何首乌种植方法
CN105347869A (zh) * 2015-12-14 2016-02-24 重庆市旺利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畜禽粪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1391A (zh) * 2015-12-14 2016-04-06 贵州大学 一种何首乌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1965A (zh) * 2012-12-21 2013-04-03 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何首乌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29648A (zh) * 2013-04-23 2013-08-07 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 一种何首乌的高产种植技术
CN103430726A (zh) * 2013-07-25 2013-12-11 王运海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CN105210656A (zh) * 2015-11-03 2016-01-06 姚婷婷 一种何首乌种植方法
CN105347869A (zh) * 2015-12-14 2016-02-24 重庆市旺利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畜禽粪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1391A (zh) * 2015-12-14 2016-04-06 贵州大学 一种何首乌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东生等: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 31 October 2006,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6739A (zh) * 2016-11-22 2017-04-26 李根梅 一种香瓜的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6667B (zh) 一种蜂糖李的种植方法
CN106069171A (zh) 旱藕的种植方法
CN107018852A (zh) 一种葡萄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8651204A (zh) 一种黄精的高效培育方法
CN107624577A (zh) 一种花生高产绿色环保种植方法
CN107691125A (zh) 一种绿色营养辣椒优质高产种植方法
CN106348852A (zh) 一种红心火龙果的种植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4350907A (zh) 一种砂仁的种植及病害防治技术
CN114025604A (zh) 一种乔木类、灌木类和草本类中药材的套种方法
CN105660239A (zh) 紫山药育苗栽培基质及其育苗方法
CN105706708A (zh) 利用龙牙百合鳞片繁育龙牙百合种球的方法
CN106258140A (zh) 一种百香果病害综合防治方法
CN107231903A (zh) 一种优质小麦的种植方法
CN106831202A (zh) 一种马铃薯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用方法
CN108093730B (zh) 一种日光温室黄瓜残株还田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6508347A (zh) 当归的培育方法
CN103772033B (zh) 一种狼毒生物肥料
CN108156872A (zh) 一种日光温室辣椒残株原位还田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7540461A (zh) 一种具有土壤改良功能的生态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7372653A (zh) 铁皮石斛栽培生产中防治蜗牛的药剂及应用
CN107580984A (zh) 一种菘蓝无公害种植的方法
CN106831049A (zh) 一种富硒肉桂的种植方法
CN106034690A (zh) 一种何首乌与玉米间套种植的方法
CN106045761A (zh) 一种促进何首乌根部发育的种植专用肥
CN106171442A (zh) 番茄高产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