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3360A - 承载管理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承载管理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3360A
CN106063360A CN201480076546.3A CN201480076546A CN106063360A CN 106063360 A CN106063360 A CN 106063360A CN 201480076546 A CN201480076546 A CN 201480076546A CN 106063360 A CN106063360 A CN 106063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ying
base station
management device
bearer
bearer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65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3360B (zh
Inventor
常宁娟
徐海博
鲁艳玲
汪巍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63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3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3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3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2Release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04W76/36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for reassigning the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eleas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管理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对所述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可以进行无缝地承载转换。

Description

承载管理装置、 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载管理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部署了小小区 (small cell) 的异构网络中, 双连接 (DC, Dual connectivity) 技术可以用于提高用户设备 (UE, User Equipment) 的吞吐量, 增强移动鲁棒性以及 降低网络信令开销等。
图 1是现有技术中进行双连接的一示意图, 如图 1所示, 基站可以对处于连接态 的具有多收发功能的 UE配置双连接。 当配置了双连接时, 使用位于两个不同的 eNB (eNode B) 上的调度器为 UE提供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两个 eNB之间通常通过 非理想回程 X2接口进行连接。
其中, 和移动管理实体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保持 Sl-MME接 口的基站称为主基站 (MeNB, Master eNB), 禾 Q MeNB关联的服务小区组成主小区 组 (MCG, Master Cell Group); 另一个仅用于提供额外无线资源的基站称为辅基站 ( SeNB, secondary eNB), 相应地, 和 SeNB关联的服务小区组成辅小区组 (SCG, Secondary Cell Group )。
在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 (E-UTRAN,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中, 承载指数据传输通道及其配置, 不同的承载可以有不同的配置 以用于传输不同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需求的业务。 无线接口上的承载 称为无线承载 (RB, Radio Bearer), 其中, 用户面承载称为数据无线承载 (DRB, Data Radio Bearer), 控制面承载称为信令无线承载 (SRB, Signaling Radio Bearer)。 当配置了双连接时, RB可以分为三种: MCG承载, SCG承载和分裂承载(split bearer )0 图 2是双连接下的承载对应的无线协议栈的一示意图, 如图 2所示, 从协议栈的 角度, MCG承载指仅使用 MeNB资源进行相应数据传输且其对应的无线协议栈仅位 于 MeNB上的承载, SCG承载指仅使用 SeNB资源进行相应数据传输且其对应的无 线协议栈仅位于 SeNB上的承载,分裂承载指同时使用 MeNB和 SeNB的资源且其对 应的无线协议栈既存在于 MeNB上也存在 SeNB上的承载。 对配置了双连接的用户设备, 网络侧可以根据网络负载和该 UE的业务属性决定 该 UE业务配置为哪类型的承载, 即是否将该 UE的业务配置为在 MCG承载上传输, 或 SCG承载上传输, 或者采用分裂承载的方式传输。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网络支持通过无线资源管理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流程来进行 DRB的添加、 修改和释放。 DRB的配置 (包含重配置) 及其配置限制如下:
- 演进分组系统 (EPS, Evolved Packet System)承载标识( eps-Bearerldentity )。
该参数仅在 DRB建立时进行配置, 在其他情况下不可配置。
- DRB标识 (drb-Identity 该参数在 DRB存在期间保持不变。
-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 配置
(pdcp-Config 该参数在 DRB建立时必须进行配置,在切换和 RRC重建立 时可选择性进行配置, 在其他情况不可配置。
- 无线链路控制(RLC, Radio Link Control)配置(rlc-Config)。 该参数在 DRB 建立时必须进行配置, 在其他情况下选择性进行配置。
- 逻辑信道标识 (logicalChamielIdentity)。 该参数仅在 DRB建立时进行配置, 在其他情况下不可配置。
- 逻辑信道配置(logicalChamielConfig)。 该参数在 DRB建立时必须进行配置, 在其他情况下选择性进行配置。
一般, 网络侧以 DRB标识为锚点进行 DRB的管理, 包括 RB的建立、 修改和释 放。 在 UE的服务站点变更, 例如切换的情况下, 如果目标站点和源站点的版本不一 致, 可能导致目标站点无法解析源站点对基站的配置, 此时目标站点会采用完全配置 ( full configuration), 网络侧以 EPS承载标识为锚点进行 RB的管理包括 RB的建立 和释放。
此外,在配置了双连接时, MeNB和 SeNB独立维护逻辑信道的配置,包括 MeNB 和 SeNB独立进行逻辑信道标识的配置, 也就是说 MeNB和 SeNB可以对 UE的不同 RB配置相同或不同的逻辑信道标识。
例如,图 2中承载 1和承载 3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分别有 MeNB和 SeNB独立配 置,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同样地, 双连接场景下的 DRB标识配置方式也可能是由 MeNB和 SeNB进行独立配置, 即 MeNB和 SeNB可以对 UE的不同 RB配置相同或 不同的 DRB标识。
应该注意, 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说明, 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 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但是,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 在某些场景下会发生 SCG承载到 MCG承载或 分裂承载到 MCG承载等的转换, 会引起数据包丢包而导致出现服务中断的情况, 目 前不能进行无缝的承载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管理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对具有双连接的用户 设备进行无缝地承载转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应用于具有双 连接的用户设备中,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 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
根据所述指示消息对所述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 提供一种承载管理装置, 配置于具有双连接的 用户设备中,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 者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
配置单元,根据所述指示消息对所述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进 行释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 提供一种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应用于具有双 连接的用户设备中, 所述方法包括:
释放分裂承载所对应的辅小区组部分;或者在所有关联到一辅小区组的承载被释 放时, 释放对应的辅小区组资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 提供一种承载管理装置, 配置于具有双连接的 用户设备中,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 释放分裂承载所对应的辅小区组部分; 或者在所有关联到一辅小 区组的承载被释放时, 释放或去激活对应的辅小区组资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 提供一种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应用于与具有 双连接的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第一基站中, 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发生无线连接失败;
向第二基站发送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使得所述第二基 站释放对应的承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个方面, 提供一种承载管理装置, 配置于与具有双连接 的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第一基站中,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 检测到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发生无线连接失败;
发送单元, 向第二基站发送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使得 所述第二基站释放对应的承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个方面, 提供一种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应用于与具有 双连接的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第二基站中,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根据所述释放请求释放对应的承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个方面, 提供一种承载管理装置, 配置于与具有双连接 的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第二基站中,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释放单元, 根据所述释放请求释放对应的承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九个方面, 提供一种通信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承载类型进 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对所述承载的承载类 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 以及向所述基站发送响应消息; 或者, 在触发 RRC 连接重建立流程之后, 释放分裂承载所对应的辅小区组部分; 或者, 在所有关 联到一辅小区组的承载被释放时, 释放对应的辅小区组资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十个方面, 提供一种通信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基站, 检测到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发生无线连接失败; 向第二基站发送相 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第二基站,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根据所述释放请求释放对应的承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当在用户设备 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执行如上所述的用于承载 管理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用户设备中执行如上所述的用于承载管理的 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当在基站中执 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基站中执行如上所述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 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基站中执行如上所述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 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可以进行 无缝地承载转换。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 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 指明了本发明的原 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 应该理解,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 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 /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 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 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 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 特征。
应该强调, 术语 "包括 /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 整件、 步骤或组件的存在, 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 整件、 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的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很多方面。 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 绘制的, 而只是为了示出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发明的一些部分, 附 图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或缩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 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 此外, 在附图中, 类似的标号表示 几个附图中对应的部件, 并可用于指示多于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对应部件。
图 1是现有技术中进行双连接的一示意图;
图 2是双连接下的承载对应的无线协议栈的一示意图;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网络中用户设备移动的一示意图;
图 4是本发明实施例 1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 5是本发明实施例 1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 6是本发明实施例 1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 1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 1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 9是本发明实施例 2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 10是本发明实施例 2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 11是本发明实施例 2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 12是本发明实施例 3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 13是本发明实施例 4的承载管理装置的一构成示意图;
图 14是本发明实施例 4的用户设备的系统构成的一示意框图;
图 15是本发明实施例 5的承载管理装置的一构成示意图;
图 16是本发明实施例 6的承载管理装置的一构成示意图;
图 17是本发明实施例 6的承载管理装置的另一构成示意图;
图 18是本发明实施例 6的基站的一构成示意图;
图 19是本发明实施例 7的通信系统的一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 通过下面的说明书, 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在说明 书和附图中, 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 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原 则的部分实施方式, 应了解的是, 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相反, 本发明包 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 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双连接场景下, 网络侧可以根据网络负载、 业务属性和 UE位置决定是否将业 务承载在 MCG承载、 SCG承载或分裂承载上。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网络中用 户设备移动的一示意图, 如图 3所示, 以虚线表示 UE的移动路径, 当 UE运动到 A 点时, 网络侧可以将 UE的一个或多个承载移到 SeNB上, 这种情况会发生 MCG承 载到 SCG承载或 MCG承载到分裂承载的转换; 当 UE运动到 C点时, 网络侧可以 将 UE的一个或多个位于 SeNB上的承载移回到 MeNB上, 这种情况下会发生 SCG 承载到 MCG承载或分裂承载到 MCG承载的转换。
在上述承载转换情况下, 以 SCG承载到 MCG承载为例, 一种方式是先释放该 SCG承载, 然后再通过在 MCG上建立 MCG承载来恢复该承载。 这种方式存在的弊 端是, 先进行承载的释放会释放该承载相关联的 PDCP/ LC 实体等, 从而引起数据 丢包而导致服务中断。 为了避免丢包问题, 需要对所述承载进行无缝转换, 即将源 SCG承载通过重配置的方式将其转换为 MCG承载。如何进行这种无缝转换是本申请 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来说,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解决下述三个问题:
首先, 如前所述, MeNB和 SeNB对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是独立配置的, 以 图 2为例, 对 MCG承载 1和 SCG承载 1, MeNB和 SeNB分别为其配置的逻辑信道 标识都为 LCID=1。 在这种情况下, 若将 SCG承载 1无缝转换为 MCG承载, 现有机 制无法支持逻辑信道标识的修改, 所以会出现 UE上有两个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 都为 LCID=1的情况, 这样在进行媒体访问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实 体复用 /解复用时, 因为逻辑信道相同, 网络侧和 UE无法识别该逻辑信道上承载的数 据是哪个 RB上的数据, 从而出现复用 /解复用的错误或无法识别。
其次,若 MeNB和 SeNB对 RB标识的配置是独立配置的, 以图 2为例,对 MCG 承载 1和 SCG承载 1, MeNB和 SeNB分别为其配置的 RB标识都为 DRB=1。 在这 种情况下, 若将 SCG承载 1无缝转换为 MCG承载, 现有机制在进行 DRB的重配置 时是以 DRB标识为锚点的, 因此不支持在该种情况下进行 DRB标识的重配置。这样 会出现两个具有相同 DRB标识 DRB=1的 MCG承载, 引起 DRB标识的混乱, 使得 UE和网络侧无法识别这两个 bearer。
再次, 若将 SCG承载转换为 MCG承载, 考虑到对该承载的服务站点的变更, 不同的服务站点对承载的配置可能会不同, MeNB 可能需要对该 MCG承载对应的 PDCP实体进行重新配置如修改头压缩算法等。 在这种情况下, 现有机制无法支持这 样的功能。 针对上述问题,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应用于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中。 图 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4所示, 所述方法 包括:
步骤 401,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变 更或者对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
步骤 402,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指示消息对所述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所 述承载进行释放。
如图 4所示,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 403, 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响应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 承载类型的变更可以包括 MCG承载到 SCG承载的变更、 SCG 承载到 MCG承载的变更, MCG承载到分裂承载的变更, 以及 SCG1承载到 SCG2 承载的变更 (指位于不同 SCG的 SCG承载变更)。 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还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场景。
在本实施例中, 基站可以是与用户设备进行双连接的其中一个基站(例如可以是 MeNB, 也可以是 SeNB), 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基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所述基站对所述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 进行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一配置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所述 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进行配置或重配置。
图 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5所示, 所 述方法包括:
步骤 501 : 基站下发无线资源控制 (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消息, 用于 进行双连接情况下的承载类型转换, 对变更承载类型的承载进行重配置, 在该消息中 包含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含基站对该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的(重) 配置信息。
步骤 502: 用户设备接收步骤 501的所述消息, 根据配置进行承载类型转换, 并 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对该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进行 (重) 配置。 步骤 503: 用户设备返回 RRC响应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信元 DRB-ToAddMod 中的 logical Chamielldentity。 基于现有协议的角度, 该方法描述如下:
^ ¾, „;;¾¾ ^;; 禁 難¾^
^ 義 :i3^Ji,Jii^SiEi:E¾: Ci: 3ii5: : :; -T I。1.1.二 I , ^議;, ,;爾賴 ^ ;; 難,截§難 ; 〕卜、1- - I ic i- i y ,
续 :. 'T I;, ΠΑ I ,
i:¾¾ :g ¾¾¾¾¾ , ¾¾¾¾¾¾¾¾¾¾¾¾ 'Γ I ,.ΠΑΙ ,
:;:;:;:;:;:; ^ : 難 | ,園||;;讓 I園賴義 I觀藝觀藝羅泰 Γ; 'Ί' I Γ;ΜΑ I , -- 誦隱賴
上述 logicalChamielldentity的存在条件 LCID表示:该信息元在相关联 DRB建立 时必须存在, 在配置了 DC时的承载类型变更时可选地存在(即可存在也可不存在), 在其他情况下, 该信息元不允许存在。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所述基站对所述承载对应的无线承载标 识进行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二配置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所 述承载对应的无线承载标识进行配置或重配置
图 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6所示, 所 述方法包括:
步骤 601 : 基站下发 RRC消息, 用于进行双连接情况下的承载类型变更, 对变 更承载类型的承载进行重配置, 在该消息中包含第二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 含基站对该承载对应的 RB标识的 (重) 配置信息。
步骤 602: 用户设备接收步骤 601的所述消息, 根据配置进行承载类型变更, 并 以 EPS承载标识为锚点根据第二配置信息对该承载对应的 RB标识进行(重)配置以 及该承载重配置。
步骤 603: 用户设备返回 RRC响应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置信息包括信元 DRB-ToAddMod中的 eps-BearIdentity。
基于现有协议的角度, 该方法描述如下:
若包含在 DRB添加 /修改列表(DRB-ToAddModList)中的 EPS承载标识属于 UE 当前配置且该承载正在进行承载类型变更, 则 UE:
- 若配置信息中包含了 DRB标识, 则对该承载应用该 DRB标识; - 若配置信息中包含了 PDCP配置, 则应用所述 PDCP配置;
- 若配置信息中包含了 RLC配置, 则应用所述 RLC配置;
- 若配置信息中包含了逻辑信道标识配置, 则应用所述逻辑信道标识配置
- 若配置信息中包含了逻辑信道配置, 则应用所述逻辑信道配置。
上述 eps-Bearerldentity的存在条件 EPS-bearer-ID表示: 该信息元在相关联 DRB 建立时必须存在, 在配置了 DC 时的承载类型变更时可选地存在 (即可存在也可不存 在), 在其他情况下, 该信息元不允许存在。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所述基站对所述承载对应的 PDCP实体 进行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三配置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对所述 承载对应的 PDCP实体进行配置或重配置。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7所示, 所 述方法包括:
步骤 701 : 基站下发 RRC消息, 用于进行 DC情况下的承载类型变更, 对变更承 载类型的承载进行重配置, 在该消息中包含第三配置信息, 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含基 站对该承载对应的 PDCP实体的 (重) 配置信息。
步骤 702: 用户设备接收步骤 701的所述消息, 根据配置进行承载类型变更, 并 根据第三配置信息对该承载对应的 PDCP实体进行 (重) 配置。
步骤 703: 用户设备返回 RRC响应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三配置信息包括信元 DRB-ToAddMod中的 pdcp-Config。 基
一一
上述 pdcp-config的存在条件 PDCP2表示: 该信息元在相关联 DRB建立时必须 存在, 在不使用完全配置的 E-UTRA内切换时、 RRC重建立后的第一个 RRC连接重 配置时和配置了 DC时的承载类型变更时可选地存在 (即可存在也可不存在), 在其他 情况下, 该信息元不允许存在。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消息包括双连接情况下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的第 四配置信息。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8所示, 所 述方法包括:
步骤 801 : 基站下发 RRC消息, 用于进行双连接情况下的承载的释放, 在该消 息中包含第四配置信息, 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包含双连接情况下承载的释放信息。
步骤 802: 用户设备接收步骤 801的所述消息, 根据配置进行承载的释放。 步骤 803: 用户设备返回 RRC响应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 步骤 802在 EPS承载标识不包含在信元 DRB-ToAddMod中但 属于用户设备的当前配置且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了双连接时,根据第四配置信息释放所 述 EPS 承载标识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 或者, 在 EPS 承载标识不包含在信元 DRB-ToAddMod 中但属于用户设备的当前配置且所述指示消息是配置了双连接的用 户设备在 RRC连接重建立后的第一个 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时,根据第四配置信息释 放 EPS承载标识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
具体地, 若 EPS承载标识不包含在 DRB添加 /修改列表 (DRB-ToAddModList) 中但属于 UE当前配置且该 UE配置了双连接, 或者该消息为配置了双连接的 UE在 RRC连接重建立后的第一个 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则 UE释放该 EPS承载标识对应 的 DRB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承载类型进 行变更或者对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可以进行无缝地承载 转换。 实施例 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应用于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中。 图 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9所示, 所述方法 包括:
步骤 901, 用户设备释放分裂承载所对应的辅小区组部分; 或者在所有关联到一 辅小区组的承载被释放时, 释放对应的辅小区组资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可以在触发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之后, 释放分裂 承载所对应的辅小区组部分。
图 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10所示,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 1001, 用户设备触发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
步骤 1002: 当触发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后, 用户设备释放 RB; 所述 RB指分裂 承载对应的 SCG部分和 /或 SCG承载。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配置了双连接的用户设备进行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还包括: UE触发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后回退到传统单连接模式即仅和 MeNB有连接的模式; 其中包括释放 SCG相关联的配置, 例如 SCG下的 UE标识、 SCG对应 MAC/PHY配 置、 SCG测量配置等。
图 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11所示,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 1101 : 用户设备触发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
步骤 1102: 当触发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后, 用户设备回退到传统单连接模式即 仅和 MeNB有连接的模式;包括: UE释放分裂承载对应的 SCG部分,将所有的 SCG 承载关联到 MeNB上即将 SCG承载关联到 MeNB所对应的 MAC实体上, 释放 SCG 相关联的配置。 SCG相关联的配置例如包括 SCG下的 UE标识、 SCG对应 MAC/PHY 配置、 SCG测量配置等。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当所有关联到一个 SCG的承载都被释放时, 用户设备自 主释放对应的 SCG。其中, 释放 SCG可以包括释放 SCG配置以及释放 SCG资源等, 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在所有关联到所述辅小区组的承载被释放时, 可以去激活 对应的辅小区组。 此外, 所述对应的辅小区组还可以不包括配置了 PUCCH信道且具 有部分主小区功能的辅小区组的小区。
具体地,当所有关联到一个 SCG的承载都被释放时, UE自主去激活对应的 SCG, 包括 UE自主去激活对应 SCG关联的不包含特殊 Scell ( Special Secondary cell) 在内 的所有 Scell。 所述特殊 SCell指的是配置了 PUCCH信道且具有部分主小区 (Pcell, Primary cell) 功能的 SCG cell。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发生分裂承载到传统承载或分裂承载到主小区组承载的 承载变更时, 还可以重建立 PDCP实体和 /或触发向主小区组发送 PDCP状态报告。 此外, 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网络侧发送的 PDCP状态报告, 进行 PDCP数据传输或重 传。
具体地,在发生分裂承载到传统承载或分裂承载到 MCG承载的承载变更时, UE 重建立 PDCP实体, 禾 Π/或 UE触发向 MeNB发送 PDCP状态报告。 此外, UE还可以 根据接收到的网络侧发送的 PDCP状态报告进行 PDCP数据传输或重传, 即对 PDCP 状态报告所指示的尚未被网络侧确认的 PDCP数据包进行传输或重传。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承载类型进 行变更或者对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可以进行无缝地承载 转换。 实施例 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应用于与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进 行连接的基站中。
图 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如图 12所示, 所 述方法包括:
步骤 1201, 第一基站检测到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发生无线连接失败; 步骤 1202, 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 请求。
如图 12所示, 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 1203, 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 释放请求; 步骤 1204, 第二基站根据所述释放请求释放对应的承载。
例如, MeNB检测到配置了双连接的 UE发生无线连接失败, 例如收到 RRC连 接重建立请求消息或者判断 UE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RLF, Radio Link Failure), 则 MeNB向 SeNB发起相关联的 SCG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该请求中包含释 放原因为 User inactivity或 Radio Connection With UE Lost。 SeNB释放对应承载。
再例如, SeNB检测到配置了双连接的 UE发生 RLF, SeNB向 MeNB发起相关 联的 SCG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该请求中包含释放原因为 User inactivity或 Radio Connection With UE Lost。 MeNB返回响应消息。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 由基站侧进行 SCG承载或分裂承载的释放, 具有双连接的 用户设备可以进行无缝地承载转换。 实施例 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管理装置, 配置于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中。本发明 实施例对应于实施例 1中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 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承载管理装置的一构成示意图, 如图 13所示, 承载管理 装置 1300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 1301和配置单元 1302。
其中, 消息接收单元 1301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承载类型 进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 配置单元 1302根据所述指示消息对 所述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
如图 13所示, 承载管理装置 1300还可以包括: 消息响应单元 1303, 向所述基 站发送响应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消息可以包括所述基站对所述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 进行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一配置信息,或者包括所述基站对所述承载对应的无线承载标 识进行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二配置信息,或者包括所述基站对所述承载对应的 PDCP实 体进行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三配置信息,或者包括双连接情况下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的 第四配置信息。
其中, 所述配置单元 1302还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对所述承载对应 的逻辑信道标识进行配置或重配置,或者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对所述承载对应的无 线承载标识进行配置或重配置, 或者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对所述承载对应的 PDCP 实体进行配置或重配置。
所述配置单元 1302还可以用于:在 EPS承载标识不包含在信元 DRB-ToAddMod 中但属于用户设备的当前配置且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了双连接时,根据第四配置信息释 放所述 EPS承载标识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或者,在 EPS承载标识不包含在信元 DRB- ToAddMod中但属于用户设备的当前配置、且包括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的所述指示消息 是配置了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在 RRC连接重建立后的第一个 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时, 根据第四配置信息释放 EPS承载标识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信元 DRB-ToAddMod中的 logicalChamiel Identity, 所述 logicalChamielldentity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在相关联的数据无线承载建 立时存在; 或者, 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信元 DRB-ToAddMod中的 eps-BearIdentity, 所述 eps-Bearldentity对应的 EPS承载标识在相关联的数据无线承载建立时存在; 或 者,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信元 DRB-ToAddMod中的 pdcp-Config;所述 pdcp-Config 对应的 PDCP信息在相关联的数据无线承载建立时存在。
其中, 所述 logicalChamielldentity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还可以在配置了双连接时 的承载类型变更时存在; 或者, 所述 eps-Bearldentity对应的 EPS承载标识还可以在 配置了双连接时的承载类型变更时存在; 或者, 所述 pdcp-Config对应的 PDCP信息 还可以在不使用完全配置的 E-UTRA内切换时、 RRC重建立后的第一个 RRC连接重 配置时或配置了双连接时的承载类型变更时存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如上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1300。
图 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 1400的系统构成的一示意框图。如图 14所示, 该用户设备 140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 100和存储器 140; 存储器 140耦合到中央处 理器 100。 值得注意的是, 该图是示例性的; 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结构, 来补充或 代替该结构, 以实现电信功能或其他功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承载管理装置 1300的功能可以被集成到中央处理器 100中。 其中, 中央处理器 10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如实施例 1所述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承载管理装置 1300可以与中央处理器 100分开配置, 例 如可以将承载管理装置 1300配置为与中央处理器 100连接的芯片, 通过中央处理器 的控制来实现承载管理装置 1300的功能。
如图 14所示, 该用户设备 1400还可以包括: 通信模块 110、 输入单元 120、 音 频处理单元 130、 显示器 160、 电源 170。 值得注意的是, 用户设备 1400也并不是必 须要包括图 14中所示的所有部件; 此外, 用户设备 1400还可以包括图 14中没有示 出的部件, 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如图 14所示, 中央处理器 100有时也称为控制器或操作控件, 可以包括微处理 器或其他处理器装置和 /或逻辑装置,该中央处理器 100接收输入并控制用户设备 1400 的各个部件的操作。
其中, 存储器 140, 例如可以是缓存器、 闪存、 硬驱、 可移动介质、 易失性存储 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它合适装置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可储存上述与失败有关的信 息, 此外还可存储执行有关信息的程序。并且中央处理器 100可执行该存储器 140存 储的该程序, 以实现信息存储或处理等。其他部件的功能与现有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用户设备 1400的各部件可以通过专用硬件、 固件、 软件或其结合来实现, 而不偏离 本发明的范围。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承载类型进 行变更或者对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可以进行无缝地承载 转换。 实施例 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管理装置, 配置于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中。本发明 实施例对应于实施例 2中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 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承载管理装置的一构成示意图, 如图 15所示, 承载管理 装置 1500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 1501。 第一处理单元 1501释放分裂承载所对应的辅 小区组部分; 或者在所有关联到一辅小区组的承载被释放时, 释放或去激活对应的辅 小区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 15所示,所述承载管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触发单元 1502, 触发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 并且所述第一处理单元 1501在所述触发单元 1502触发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之后,释放分裂承载所对应的辅小区组部分和 /或辅小区组承载。
其中, 所述触发单元 1502还用于释放所述辅小区组相关联的配置。 或者, 所述 第一处理单元 1501还用于将所述辅小区组承载关联到主小区组所对应的 MAC实体 上, 以及释放所述辅小区组相关联的配置。 在另一个方式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 1501用于在所有关联到所述辅小区组的承 载被释放时, 去激活对应的辅小区组。 其中, 所述对应的辅小区组可以不包括配置了 PUCCH信道且具有部分主小区功能的辅小区组的小区。
在另一个方式中, 如图 15所示,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 1503; 第二处理单元 1503在发生分裂承载到传统承载或分裂承载到主小区组承载的 承载变更时, 重建立 PDCP实体和 /或触发向主小区组发送 PDCP状态报告。
如图 15所示,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传输单元 1504, 根据接收到的网 络侧发送的 PDCP状态报告, 进行 PDCP数据传输或重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如上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1500。 其中, 该用户设备的构成可以参考图 14。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承载类型进 行变更或者对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可以进行无缝地承载 转换。 实施例 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管理装置,配置于与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进行连接 的基站中。本发明实施例对应于实施例 3中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相同的内容不再 赘述。
图 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承载管理装置的一构成示意图, 如图 16所示, 承载管理 装置 1600包括: 检测单元 1601和发送单元 1602; 检测单元 1601检测到具有双连接 的用户设备发生无线连接失败; 发送单元 1602向第二基站发送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 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使得所述第二基站释放对应的承载。
图 1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承载管理装置的另一构成示意图, 如图 17所示, 承载管 理装置 1700包括: 接收单元 1701和释放单元 1702; 其中, 接收单元 1701接收第一 基站发送的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释放单元 1702根据所述 释放请求释放对应的承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 该基站包括如上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1600或承 载管理装置 1700。
图 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一构成示意图。 如图 18所示, 基站 1800可以包 括: 中央处理器 (CPU) 200和存储器 210; 存储器 210耦合到中央处理器 200。 其 中该存储器 210 可存储各种数据; 此外还存储信息处理的程序, 并且在中央处理器 200的控制下执行该程序, 以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各种信息、 并且向该用户设备发送 请求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承载管理装置 1600或承载管理装置 1700的功能可以被集成 到中央处理器 200中。其中, 中央处理器 20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如实施例 3所述的用 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承载管理装置 1600或承载管理装置 1700可以与中央处理 器分开配置,例如可以将承载管理装置 1600或承载管理装置 1700配置为与中央处理 器 200连接的芯片, 通过中央处理器的控制来实现承载管理装置 1600或承载管理装 置 1700的功能。
此外, 如图 18所示, 基站 1800还可以包括: 收发机 220和天线 230等; 其中, 上述部件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 基站 1800也并不 是必须要包括图 18中所示的所有部件; 此外, 基站 1800还可以包括图 18中没有示 出的部件, 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 由基站侧进行 SCG承载或分裂承载的释放, 具有双连接的 用户设备可以进行无缝地承载转换。 实施例 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 与实施例 1至 6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 1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一构成示意图, 如图 19所示, 所述通信系统 1900包括: 第一基站 1901, 第二基站 1902, 以及与第一基站 1901和第二基站 1902 保持双连接的用户设备 190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 1903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 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对所述承 载的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 以及向所述基站发送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所述基站对所述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进行配置或重 配置的第一配置信息,或者包括所述基站对所述承载对应的无线承载标识进行配置或 重配置的第二配置信息,或者包括所述基站对所述承载对应的 PDCP实体进行配置或 重配置的第三配置信息,或者包括双连接情况下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的第四配置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 1903在触发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之后, 释放分 裂承载所对应的辅小区组部分和 /或辅小区组承载;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 1903在所有关联到一辅小区组的承载被释放时, 释放或去激活对应的辅小区组。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基站 1901检测到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 1903发生无 线连接失败; 向第二基站 1902发送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第二基站 1902接收第一基站 1901发送的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 求; 根据所述释放请求释放对应的承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当在用户设备中执行所述程序 时,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执行实施例 1或 2所述的用于承载管理的 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 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用户设备中执行实施例 1或 2所述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当在基站中执行所述程序时, 所 述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基站中执行实施例 3所述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 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基站中执行实施例 3所述的用于承载管理的方法。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 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 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 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 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 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 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本发 明还涉及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 如硬盘、 磁盘、 光盘、 DVD、 flash存储器 等。 针对附图中描述的功能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 /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 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申请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专 用集成电路 (AS )、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 分立 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针对附图描述的功能方 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 /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 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 例如, 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 多个微处理器、 与 DSP通信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 理器或者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 这 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 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 内。

Claims (1)

  1. 木又禾 ίΙ ¾
    1、 一种承载管理装置, 配置于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中,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包 括:
    消息接收单元,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 者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
    配置单元,根据所述指示消息对所述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进 行释放。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其中,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还包括: 消息响应单元, 向所述基站发送响应消息。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其中, 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所述基站对 所述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进行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一配置信息,或者包括所述基站 对所述承载对应的无线承载标识进行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二配置信息,或者包括所述基 站对所述承载对应的 PDCP实体进行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三配置信息,或者包括双连接 情况下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的第四配置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其中, 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 述第一配置信息对所述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进行配置或重配置,或者根据所述第 二配置信息对所述承载对应的无线承载标识进行配置或重配置,或者根据所述第三配 置信息对所述承载对应的 PDCP实体进行配置或重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其中,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 在 EPS承 载标识不包含在信元 DRB-ToAddMod中但属于用户设备的当前配置且所述用户设备 配置了双连接时, 根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释放所述 EPS 承载标识对应的数据无线承 载;
    或者, 在 EPS承载标识不包含在信元 DRB-ToAddMod中但属于用户设备的当前 配置、 且包括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的所述指示消息是配置了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在 RRC 连接重建立后的第一个 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时, 根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释放 EPS承 载标识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信元 DRB-ToAddMod中的 logicalChamielldentity, 所述 logicalChamielldentity对应的逻辑 信道标识在配置了双连接时的承载类型变更时存在;
    或者, 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信元 DRB-ToAddMod中的 eps-BearIdentity, 所述 eps-Bearldentity对应的 EPS承载标识在配置了双连接时的承载类型变更时存在; 或者, 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信元 DRB-ToAddMod 中的 pdcp-Config, 所述 pdcp-Config对应的 PDCP信息在配置了双连接时的承载类型变更时存在。
    7、 一种承载管理装置, 配置于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中,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包 括:
    第一处理单元, 释放分裂承载所对应的辅小区组部分; 或者在所有关联到一辅小 区组的承载被释放时, 释放对应的辅小区组或者去激活对应的辅小区组。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其中,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还包括: 触发单元, 触发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
    并且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所述触发单元触发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之后, 释放分 裂承载所对应的辅小区组部分和 /或辅小区组承载。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其中, 所述触发单元还用于释放所述 辅小区组相关联的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 述辅小区组承载关联到主小区组所对应的 MAC实体上, 以及释放所述辅小区组相关 联的配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其中, 所述去激活所对应的辅小区组 不包括配置了 PUCCH信道且具有部分主小区功能的辅小区组的小区。
    12、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其中,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在发生分裂承载到传统承载或分裂承载到主小区组承载的承载变 更时, 重建立 PDCP实体和 /或触发向主小区组发送 PDCP状态报告。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承载管理装置, 其中,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还包括: 传输单元, 根据接收到的网络侧发送的 PDCP状态报告, 进行 PDCP数据传输或 重传。
    14、一种承载管理装置,配置于与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第一基站中,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 检测到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发生无线连接失败; 发送单元, 向第二基站发送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使得 所述第二基站释放对应的承载。
    15、一种承载管理装置,配置于与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第二基站中, 所述承载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释放单元, 根据所述释放请求释放对应的承载。
    16、 一种通信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双连接情况下对承载的承载类型进 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的指示消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对所述承载的承载类 型进行变更或者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 以及向所述基站发送响应消息;
    或者, 在触发 RRC连接重建立流程之后, 释放分裂承载所对应的辅小区组部分; 或者,在所有关联到一辅小区组的承载被释放时,释放或去激活对应的辅小区组。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中, 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所述基站对所 述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进行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一配置信息,或者包括所述基站对 所述承载对应的无线承载标识进行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二配置信息,或者包括所述基站 对所述承载对应的 PDCP实体进行配置或重配置的第三配置信息,或者包括双连接情 况下对所述承载进行释放的第四配置信息。
    18、 一种通信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基站, 检测到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发生无线连接失败; 向第二基站发送相 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第二基站,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相关联辅小区组承载或者分裂承载的释放请求; 根据所述释放请求释放对应的承载。
CN201480076546.3A 2014-03-28 2014-03-28 承载管理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Active CN106063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4270 WO2015143702A1 (zh) 2014-03-28 2014-03-28 承载管理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3360A true CN106063360A (zh) 2016-10-26
CN106063360B CN106063360B (zh) 2020-11-03

Family

ID=54193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6546.3A Active CN106063360B (zh) 2014-03-28 2014-03-28 承载管理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512116B2 (zh)
EP (1) EP3125640B1 (zh)
JP (1) JP2017514367A (zh)
KR (2) KR20190107170A (zh)
CN (1) CN106063360B (zh)
WO (1) WO2015143702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4866A (zh) * 2017-03-24 2018-11-30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CN110741720A (zh) * 2017-06-15 2020-01-3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771256A (zh) * 2017-06-28 2020-02-07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771253A (zh) * 2017-06-15 2020-02-07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999519A (zh) * 2017-08-11 2020-04-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对为用户设备配置的多个承载执行承载类型改变的方法
CN111096061A (zh) * 2017-06-16 2020-05-01 苹果公司 用于承载类型更改的l2处理
CN111183673A (zh) * 2017-10-10 2020-05-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及通信控制装置
CN111434183A (zh) * 2017-09-29 2020-07-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以双连接处理用户平面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1567134A (zh) * 2017-12-28 2020-08-2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1866963A (zh) * 2019-04-28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CN112075125A (zh) * 2018-05-08 2020-12-1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2166646A (zh) * 2018-05-24 2021-01-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减少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功耗的方法和设备
CN112690037A (zh) * 2018-09-20 2021-04-20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12913271A (zh) * 2018-11-01 2021-06-04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13225775A (zh) * 2018-06-22 2021-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双连接中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347663A (zh) * 2017-01-24 2021-09-0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中的承载转换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3784457A (zh) * 2018-08-10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方法、装置及基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20604B1 (en) * 2014-03-21 2019-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JP5852193B1 (ja) * 2014-08-06 2016-02-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
WO2016065591A1 (en) * 2014-10-30 2016-05-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trol of communication using dual-connectivity mode description
RU2693686C2 (ru) * 2014-11-04 2019-07-03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интеграции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етей широкого охвата с беспроводными локальными сетями
EP3018936B1 (en) * 2014-11-07 2018-05-30 Alcatel Lucent Secondary base station bearer change
EP3021612B1 (en) * 2014-11-12 2018-03-21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s
US10869344B2 (en) * 2015-03-19 2020-12-15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radio bearer transmiss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CN106304399B (zh) 2015-05-15 2020-12-04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及其方法以及由eutran执行的方法
CN106304398B (zh) * 2015-05-15 2021-08-27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重配置数据承载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559920B (zh) * 2015-09-30 2022-09-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双连接架构下支持sipto或lipa承载释放的方法和设备
KR102076816B1 (ko) * 2016-05-12 2020-02-12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이종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차세대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457752B1 (en) * 2016-06-24 2022-08-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08307450A (zh) * 2016-09-30 2018-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128441A1 (ko) * 2017-01-06 2018-07-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중 접속의 데이터 처리를 가속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24214B1 (ko) 2017-01-06 2021-11-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중 접속의 데이터 처리를 가속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169192B (zh) * 2017-01-06 2023-06-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设备、以及其中执行的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连接的方法
WO2018165995A1 (zh) * 2017-03-13 2018-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基站
EP3582541B1 (en) * 2017-03-23 2021-09-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type of bearer used for next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462695B2 (en) * 2017-05-31 2019-10-29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CN109246852B (zh) * 2017-06-13 2023-08-11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协议层实体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用户设备
US11265967B2 (en) * 2017-06-14 2022-03-01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for setting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entity in dual connectivity
CN117336892A (zh) * 2017-06-16 2024-01-02 苹果公司 在双重连通中使能非活跃模式的gNB的装置
EP3664535A4 (en) * 2017-08-04 2020-1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SS FOR ACQUIRING A RADIO DATA MEDIA IDENTIFIER AND BASE STATION
WO2019031947A1 (en) 2017-08-11 2019-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TRANSF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582556B2 (en) * 2017-08-11 2020-03-03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 bearer type change
CN111034155B (zh) * 2017-09-15 2020-12-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MX2020002997A (es) 2017-09-28 2020-07-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odo y dispositivo terminal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WO2019070635A1 (en) * 2017-10-02 2019-04-1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FOR RECOVERING DATA WITH UPLINK SWITCHING
CN111345088B (zh) * 2017-11-15 2024-03-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基站
CN109803390B (zh) * 2017-11-17 2023-05-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1542053B (zh) * 2017-11-29 2022-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建rrc连接的方法和终端
JP2019121831A (ja) * 2017-12-28 2019-07-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7145611B2 (ja) * 2017-12-28 2022-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9136619A1 (en) * 2018-01-10 2019-07-18 Zte Corporation Releasing signaling radio bearers for cell groups
EP3741186A1 (en) * 2018-01-19 2020-11-2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ff of multiple bearers with differing quality of service lev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03143A (ko) * 2018-05-07 2021-01-11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Rrc 연결을 중단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EP4068856A3 (en) 2018-06-01 2022-11-09 IPCom GmbH & Co. KG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mobility
US11140743B2 (en) * 2018-06-05 2021-10-0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 environment
KR102525578B1 (ko) 2018-10-19 2023-04-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복호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20080873A1 (en) 2018-10-19 2020-04-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reaming data
US11720997B2 (en) 2018-10-19 2023-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encoding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AI decoding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WO2020080665A1 (en) 2018-10-19 2020-04-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erform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cod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coding on image
WO2020080765A1 (en) 2018-10-19 2020-04-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cod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coding on image
JP6826578B2 (ja) * 2018-11-01 2021-0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1191122B2 (en) * 2019-01-10 2021-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0129718A (ja) * 2019-02-07 2020-08-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20200098339A (ko) * 2019-02-12 2020-08-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2584550B (zh) * 2019-09-27 2023-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管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20353950A1 (en) * 2019-10-02 2022-11-03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radio bearer compatibilit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210051749A (ko) * 2019-10-31 2021-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긴급 호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CN111148150B (zh) * 2019-12-19 2023-07-0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540346B1 (en) * 2020-04-15 2022-12-27 Sprint Spectrum L.P. Use of threshold RAB-modification rate as basis to control configuration of dual connectivity
US11856630B2 (en) 2020-07-22 2023-12-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 protocol supporting suspension and resumption of secondary cell group (SCG) in dual connectivity technology supported by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066571B1 (en) * 2021-01-05 2024-01-31 Ofinno, LLC Logical channel configuration
JP7481299B2 (ja) 2021-06-29 2024-05-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通信装置、マスタノード、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23145094A1 (ja) * 2022-01-31 2023-08-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2124A (zh) * 2012-07-24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建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03235A1 (en) * 2012-01-10 2014-11-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oviding a radio bearer on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 carriers
KR101631977B1 (ko) * 2012-07-31 2016-06-24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링크 실패를 복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25764B1 (ko) * 2012-08-23 2018-12-05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다중 스케줄러들을 이용한 동작
AU2014219562B2 (en) * 2013-02-22 2017-09-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imultaneous connectivity between multiple E-NodeBs and user equipment
US9526044B2 (en) * 2013-05-08 2016-1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to UE in heterogeneous cell deployment
US9819469B2 (en) * 2013-07-01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n WLAN for traffic related to a bearer on cellular networks
US9807818B2 (en) * 2013-08-08 2017-10-3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radio bearer establishment in dual connectivity
CN103533662B (zh) * 2013-09-27 2017-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调度请求方法、上行调度方法及其设备
JP6375384B2 (ja) * 2013-10-30 2018-08-15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ワイヤレ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接続性ロバストネス
US9894519B2 (en) * 2014-03-14 2018-02-13 Htc Corporation Connection modification method applicable to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EP2922363B1 (en) * 2014-03-21 2020-01-15 Alcatel Lucent Dual Connectivity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2124A (zh) * 2012-07-24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建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JITSU: ""Discussion on bearer type switch in dual connectivity(R2-141220)"",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5BIS》 *
HUAWEI, HISILICON: ""Radio bearer configuration and switch in dual connectivity(R2-141163)"",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85BIS》 *
ITRI: ""Further Discussion on RLF Handling in Dual Connectivity(R2-141345)"",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5BIS》 *
KDDI CORPORATION: ""Discussions on reporting SCG-RLF towards MeNB(R2-141200)"",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85BIS》 *
SAMSUNG: ""Dual connectivity, signalling flows remaining issues(R2-141513)"",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5BIS》 *

Cited B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7663A (zh) * 2017-01-24 2021-09-0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中的承载转换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3347663B (zh) * 2017-01-24 2024-04-1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传送接收单元中的承载转换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924866A (zh) * 2017-03-24 2018-11-30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CN108924866B (zh) * 2017-03-24 2022-09-02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CN110741720B (zh) * 2017-06-15 2023-12-19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741720A (zh) * 2017-06-15 2020-01-3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771253A (zh) * 2017-06-15 2020-02-07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771253B (zh) * 2017-06-15 2023-10-3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1096061A (zh) * 2017-06-16 2020-05-01 苹果公司 用于承载类型更改的l2处理
CN110771256A (zh) * 2017-06-28 2020-02-07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771256B (zh) * 2017-06-28 2023-06-09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999519B (zh) * 2017-08-11 2023-10-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对为用户设备配置的多个承载执行承载类型改变的方法
US11950313B2 (en) 2017-08-11 2024-04-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bearer type change of a plurality of bearers configured for user equipment
CN110999519A (zh) * 2017-08-11 2020-04-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对为用户设备配置的多个承载执行承载类型改变的方法
US11678396B2 (en) 2017-08-11 2023-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bearer type change of a plurality of bearers configured for user equipment
CN111434183B (zh) * 2017-09-29 2024-03-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以双连接处理用户平面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1434183A (zh) * 2017-09-29 2020-07-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以双连接处理用户平面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11716783B2 (en) 2017-09-29 2023-08-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handling user plane in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183673A (zh) * 2017-10-10 2020-05-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及通信控制装置
CN111567134A (zh) * 2017-12-28 2020-08-2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1567134B (zh) * 2017-12-28 2024-03-19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2075125A (zh) * 2018-05-08 2020-12-1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2075125B (zh) * 2018-05-08 2021-11-09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2166646A (zh) * 2018-05-24 2021-01-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减少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功耗的方法和设备
US11895722B2 (en) 2018-06-22 2024-0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3225775B (zh) * 2018-06-22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双连接中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225775A (zh) * 2018-06-22 2021-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双连接中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784457B (zh) * 2018-08-10 2022-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3784457A (zh) * 2018-08-10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方法、装置及基站
US11963131B2 (en) 2018-08-10 2024-04-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tif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2690037A (zh) * 2018-09-20 2021-04-20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12690037B (zh) * 2018-09-20 2024-01-05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12913271A (zh) * 2018-11-01 2021-06-04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12913271B (zh) * 2018-11-01 2023-08-15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11866963A (zh) * 2019-04-28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25640A1 (en) 2017-02-01
US20200100313A1 (en) 2020-03-26
JP2017514367A (ja) 2017-06-01
US20170013668A1 (en) 2017-01-12
EP3125640A4 (en) 2017-11-22
US10959281B2 (en) 2021-03-23
EP3125640B1 (en) 2020-08-19
KR20160128400A (ko) 2016-11-07
KR102022157B1 (ko) 2019-09-17
WO2015143702A1 (zh) 2015-10-01
CN106063360B (zh) 2020-11-03
US10512116B2 (en) 2019-12-17
KR20190107170A (ko) 2019-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3360A (zh) 承载管理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US11576080B2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core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s therefor
US11012896B2 (e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EP3471493B1 (en) Radio link failu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9150415B (zh) 基站、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US98390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u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US20210345188A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methods for expedited network access
US11490438B2 (en) Protocols and architectures for NR-NR dual connectivity (NR-DC)
KR20200045014A (ko) 무선국 시스템, 무선 단말, 및 이들을 위한 방법
CN11158689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4025455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warding uplink data
CN110381557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1026706A1 (zh) 一种f1接口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220287137A1 (en) Ran node,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s therefor
JP6838586B2 (ja) ベアラ管理装置、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160353514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