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3316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资源的方法及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资源的方法及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3316A
CN106063316A CN201580012251.4A CN201580012251A CN106063316A CN 106063316 A CN106063316 A CN 106063316A CN 201580012251 A CN201580012251 A CN 201580012251A CN 106063316 A CN106063316 A CN 106063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sub
frame configuration
tdd
cs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22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3316B (zh
Inventor
李承旻
安俊基
梁锡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063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3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3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33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在频分双工(FDD)辅小区上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具体地讲,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FDD辅小区中与时分双工(TDD)主小区的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上的下行链路子帧的位置或者包括预定长度或以上的下行链路资源的特殊子帧的位置一致的子帧配置为用于测量CSI的有效子帧;在至少一个有效子帧中测量CSI;以及将CSI报告给网络。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资源的方法及其 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资源的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示意性地说明3GPP LTE(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以下简称为LTE)通信系统作为适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1是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的E-UMTS网络结构的示意图。E-UMTS(演进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是从传统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演进而来的系统。目前,3GPP正在进行对E-UMTS的基本标准化工作。E-UMTS通常被称为LTE系统。UMTS和E-UMTS的技术规范的详细内容分别参照“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radio access network”的版本7和版本8。
参照图1,E-UMTS包括用户设备(UE)、eNode B(eNB)和接入网关(以下简称为AG),AG以位于网络(E-UTRAN)端部的方式连接到外部网络。eNode B可以能够同时发送多个数据流以用于广播服务、多播服务和/或单播服务。
一个eNode B包含至少一个小区。该小区通过被设定为1.25MHz、2.5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带宽中的一个来向多个用户设备提供下行链路传输服务或上行链路传输服务。不同的小区可被配置为分别提供对应带宽。eNode B控制向多个用户设备的数据发送/从多个用户设备的数据接收。对于下行链路(以下简称为DL)数据,eNode B通过发送DL调度信息来将发送数据的时间/频率区域、编码、数据大小、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相关信息等告知对应的用户设备。并且,对于上行链路(以下简称为UL)数据,eNode B通过向对应用户设备发送UL调度信息来将对应用户设备可用的时间/频率区域、编码、数据大小、HARQ相关信息等告知对应用户设备。可在eNode B之间使用用于用户业务传输或控制业务传输的接口。核心网络(CN)由AG(接入网关)以及用于用户设备等的用户注册的网络节点组成。AG以由多个小区组成的TA(跟踪区域)为单位来管理用户设备的移动性。
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发展至基于WCDMA的LTE。然而,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的不断发展的需求和预期一直在增长。此外,由于不断开发不同类型的无线电接入技术,需要新的技术演进以具有未来竞争力。为了未来竞争力,需要每比特成本降低、服务可用性增加、灵活的频带使用、简单的结构/开放接口以及用户设备的合理功耗等。
发明内容
技术任务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基于上述公开提出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资源的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具体实现并且广义描述的,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一种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FDD(频分双工)辅小区上报告CSI(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该CSI由用户设备报告,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FDD辅小区的与TDD(时分双工)主小区的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的下行链路子帧的位置或者包括比预定长度更长的下行链路资源的特殊子帧的位置匹配的子帧配置为用于测量所述CSI的有效子帧;从所述有效子帧中的至少一个测量所述CSI;以及将所述CSI报告给网络。
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TDD主小区和所述FDD辅小区中无法执行同时发送和接收。或者,所述FDD辅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与所述TDD主小区的频带相邻的程度等于或小于阈值。更优选地,所述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可对应于经由系统信息预先配置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
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关于在所述TDD主小区中用于动态地改变子帧用途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未能检测到关于所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的所述信息,则所述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可对应于经由系统信息预先配置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实施方式,一种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TDD(时分双工)辅小区上报告CSI(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该CSI由用户设备报告,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TDD辅小区的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的下行链路子帧或者包含比预定长度更长的下行链路资源的特殊子帧配置为用于在所述TDD辅小区中测量所述CSI的有效子帧;从所述有效子帧中的至少一个测量所述CSI;以及将所述CSI报告给网络。
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备在FDD(频分双工)主小区和所述TDD辅小区中无法执行同时发送和接收。或者,FDD(频分双工)主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与所述TDD辅小区的频带的相邻程度等于或小于阈值。
更优选地,如果从所述网络接收到关于所述FDD主小区中的所述有效子帧当中的特定子帧的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则可忽略所述调度信息。或者,可将所述特定子帧从所述有效子帧排除。
另外,所述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可对应于经由系统信息预先配置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或者经由物理层指示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
相反,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关于在所述TDD辅小区中用于动态地改变子帧用途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的信息。如果未能检测到关于所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的信息,则所述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可对应于经由系统信息预先配置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在无线电资源的用途动态地改变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定义用于测量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资源,并且更稳定地执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
可从本发明获得的效果可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从以下描述清楚地理解其它未提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的E-UMTS网络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基于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标准的用户设备与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结构的示图;
图3是用于说明用于3GPP系统的物理信道以及使用这些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传输方法的示图;
图4是LTE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的结构的示图;
图5是LTE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无线电帧的结构的示图;
图6是LTE TDD系统中的无线电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7是用于说明载波聚合方案的概念的示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报告CSI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报告CSI的方法的不同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模式
在以下描述中,本发明的组成、效果以及本发明的其它特性可通过参照附图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来容易地理解。以下描述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被应用于3GPP系统的示例。
在本说明书中,利用LTE系统和LTE-A系统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适用于与以上提及的定义对应的各种通信系统。具体地讲,尽管在本说明书中基于FDD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这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被容易地修改并应用于H-FDD或TDD。
图2是基于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标准的用户设备与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结构的示图。控制平面意指发送由用户设备(UE)和网络用来管理呼叫的控制消息的路径。用户平面意指发送在应用层中生成的诸如音频数据、互联网分组数据等的数据的路径。
作为第一层的物理层利用物理信道向高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物理层经由传输信道(传输天线端口信道)连接到位于上面的介质访问控制层。数据在传输信道上在介质访问控制层与物理层之间移动。数据在物理信道上在发送方的物理层与接收方的物理层之间移动。物理信道使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电资源。具体地讲,在DL中物理层通过OFDMA(正交频分多址)方案来调制,在UL中物理层通过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方案来调制。
第2层的介质访问控制(以下简称为MAC)层在逻辑信道上向作为高层的无线电链路控制(以下简称为RLC)层提供服务。第2层的RLC层支持可靠数据传输。RLC层的功能可通过MAC内的功能块来实现。第2层的PDCP(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层执行头压缩功能以减少不必要的控制信息,从而在无线电接口的较窄频带中作为IPv4分组和IPv6分组来有效地发送这些IP分组。
位于第3层的最下侧位置的无线电资源控制(以下简称为RRC)层仅被定义在控制平面上。RRC层负责与无线电承载(以下简称为RB)的配置、重新配置和释放关联的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的控制。RB指示针对用户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数据传送由第2层提供的服务。为此,用户设备的RRC层和网络的RRC层彼此交换RRC消息。在用户设备与网络的RRC层之间存在RRC连接(RRC已连接)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处于RRC连接的状态(连接模式)。否则,用户设备处于RRC空闲的状态(空闲模式)。位于RRC层的顶部的非接入层面(NAS)层执行诸如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等的功能。
由eNode B组成的单个小区被设定为1.25MHz、2.5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带宽中的一个,然后向多个用户设备提供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传输服务。可配置不同的小区以分别提供对应带宽。
用于从网络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DL传输信道包括用于发送系统信息的BCH(广播信道)、用于发送寻呼消息的PCH(寻呼信道)、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下行链路SCH(共享信道)等。DL多播/广播服务业务或控制消息可在DL SCH或者单独的DL MCH(多播信道)上发送。此外,用于从用户设备到网络发送数据的UL传输信道包括用于发送初始控制消息的RACH(随机接入信道)、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上行链路SCH(共享信道)。位于传输信道上面并且被映射到传输信道的逻辑信道包括BCCH(广播信道)、PCCH(寻呼控制信道)、CCCH(公共控制信道)、MCCH(多播控制信道)、MTCH(多播业务信道)等。
图3是用于说明用于3GPP系统的物理信道以及使用所述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传输方法的示图。
如果用户设备的电源被打开或者用户设备进入新的小区,则用户设备可执行初始小区搜索作业以用于与eNode B等匹配同步[S301]。为此,用户设备可从eNode B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辅同步信道(S-SCH),可与eNode B同步,然后可获得诸如小区ID等的信息。随后,用户设备可从eNode B接收物理广播信道,然后可以能够获得小区内广播信息。此外,用户设备可在初始小区搜索步骤中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 RS),然后可以能够检查DL信道状态。
在完成初始小区搜索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根据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承载的信息来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控制信道(PDSCH)。然后用户设备可以能够获得详细系统信息[S302]。
此外,如果用户设备初始接入eNode B或者没有无线电资源来发送信号,则用户设备可以能够执行随机接入过程以完成对eNode B的接入[S303至S306]。为此,用户设备可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特定序列作为前导码[S303/S305],然后可以能够响应于该前导码在PDCCH以及对应PDSCH上接收响应消息[S304/S306]。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RACH)的情况下,可以能够另外执行竞争解决过程。
在执行了上述过程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能够执行PDCCH/PDSCH接收[S307]和PUSCH/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S308]作为一般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信号传输过程。具体地讲,用户设备在PDCCH上接收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这种情况下,DCI包含诸如关于对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的控制信息。DCI的格式根据其用途而变化。
此外,从用户设备经由UL发送给eNode B的控制信息或者由用户设备从eNode B接收的控制信息包括下行链路/上行链路ACK/NACK信号、CQI(信道质量指示符)、PMI(预编码矩阵索引)、RI(秩指示符)等。在3GPP LTE系统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能够在PUSCH和/或PUCCH上发送上述控制信息(例如,CQI/PMI/RI等)。
图4是示出DL无线电帧中的单个子帧的控制区域中所包括的控制信道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4,子帧由14个OFDM符号组成。根据子帧配置,前1至3个OFDM符号用于控制区域,其它13~11个OFDM符号用于数据区域。在该示图中,R1至R4可指示用于天线0至3的参考信号(以下简写为RS)或导频信号。RS在子帧中作为恒定图案固定,而与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无关。控制信道被指派给控制区域中未指派RS的资源,业务信道也被指派给数据区域中未指派RS的资源。指派给控制区域的控制信道可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等。
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向用户设备告知每一个子帧上用于PDCCH的OFDM符号的数量。PCFICH位于第一OFDM符号处并且在PHICH和PDCCH之前配置。PCFICH由4个资源元素组(REG)组成,各个REG基于小区ID(小区标识)分布于控制区域中。一个REG由4个资源元素(RE)组成。RE可指示被定义为“一个子载波×一个OFDM符号”的最小物理资源。PCFICH的值可根据带宽指示1至3或者2至4的值并且被调制为QPSK(正交相移键控)。
PHICH(物理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用于承载对UL传输的HARQACK/NACK。具体地讲,PHICH指示针对UL HARQ发送DL ACK/NACK信息的信道。PHICH由单个REG组成并且以小区特定的方式加扰。ACK/NACK由1比特指示并且被调制为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的ACK/NACK被扩频至扩频因子(SF)2或4。映射至相同资源的多个PHICH组成PHICH组。通过PHICH组复用的PHICH的数量根据扩频码的数量来确定。PHICH(组)被重复三次以获得频域和/或时域中的分集增益。
PDCCH(物理DL控制信道)被指派给子帧的前n个OFDM符号。在这种情况下,n是大于1的整数并且由PCFICH指示。PDCCH由至少一个CCE组成。PDCCH向各个用户设备或用户设备组告知关于作为传输信道的PCH(寻呼信道)和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指派、上行链路调度许可、HARQ信息等的信息。PCH(寻呼信道)和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在PDSCH上发送。因此,除了特定控制信息或者特定服务数据之外,eNode B和用户设备通常经由PDSCH发送和接收数据。
关于接收PDSCH的数据的用户设备(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接收和解码PDSCH数据的方法等的信息按照被包括在PDCCH中的方式来发送。例如,假设特定PDCCH利用称为“A”的RNTI(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对CRC进行了掩码处理,并且经由特定子帧发送关于利用称为“B”的无线电资源(例如,频率位置)和称为“C”的DCI格式(即,传输形式信息(例如,传输块大小、调制方案、编码信息等))发送的数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小区中的用户设备利用它自己的RNTI信息来监测PDCCH,如果存在具有“A”RNTI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用户设备,则用户设备经由在PDCCH上接收的信息来接收由“B”和“C”指示的PDCCH和PDSCH。
图5是LTE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无线电帧的结构的示图。
参照图5,UL子帧可被分成指派有承载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区域以及指派有承载用户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区域。在频域中,子帧的中间部分被指派给PUSCH,数据区域的两侧被指派给PUCCH。在PUCCH上发送的控制信息包括用于HARQ的ACK/NACK、指示DL信道状态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用于MIMO的RI(秩指示符)、与UL资源分配请求对应的SR(调度请求)等。用于单个UE的PUCCH使用一个资源块,该资源块在子帧内的各个时隙中占据彼此不同的频率。具体地讲,指派给PUCCH的2个资源在时隙边界上跳频。具体地讲,图5示出满足条件(例如,m=0,1,2,3)的PUCCH被指派给子帧的示例。
并且,子帧中用于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时间对应于时间轴上位于最后的符号所在的部分,并且探测参考信号在频率轴上经由数据传输频带发送。经由相同子帧的最后符号发送的多个用户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可根据频率位置来彼此区分。
图6是LTE TDD系统中的无线电帧的结构的示例的示图。在LTE TDD系统中,无线电帧包括两个半帧,各个半帧包括:4个正常子帧,分别包括2个时隙;以及特殊子帧,包括DwPTS(下行链路导频时隙)、GP(保护周期)和UpPTS(上行链路导频时隙)。
在特殊子帧当中,DwPTS用于用户设备中的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信道估计。UpPTS用于基站中的信道估计以及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同步。具体地讲,DwPTS用于DL传输,UpPTS用于UL传输。具体地讲,UpPTS用于发送PRACH前导码或者SRS。保护周期是用于去除由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多径延迟而在上行链路中生成的干扰的周期。
此外,下表1示出LTE TDD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
[表1]
参照表1,D、U和S分别指示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和特殊子帧。并且,表1还示出各个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中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周期。
表2至表4示出表1所示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的HARQ时间线。表2示出发送PDSCH的子帧的索引集合。在这种情况下,PDSCH对应于在特定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的HARQ。例如,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1的情况下,响应于在子帧#5和子帧#6中接收的PDSCH在子帧#2中发送HARQ-ACK。
[表2]
表3示出发送上行链路许可的子帧的索引。上行链路许可通过在特定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的PUSCH来调度。例如,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1的情况下,在子帧#2中发送的PUSCH通过在子帧#6中发送的上行链路许可来调度。具体地讲,表3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0对应于下行链路子帧的数量少于上行链路子帧的数量的特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在单个下行链路子帧中针对两个上行链路子帧调度PUSCH。可利用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UL索引字段在两个子帧当中指示子帧的PUSCH。具体地讲,上行链路索引的指示符可指示是否使用括号中的索引、是否使用不在括号中的索引或者是否在两个子帧中调度PUSCH。
[表3]
表4示出当在特定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PUSCH时发送PHICH的子帧的索引。例如,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1的情况下,响应于在子帧#2中发送的PUSCH在子帧#6中接收PHICH。
[表4]
在下面的描述中,说明载波聚合方案。图7是用于说明载波聚合方案的概念的示图。
载波聚合表示按照用户设备使用利用上行链路资源(或分量载波)和/或下行链路资源(或分量载波)配置的频率块或者(逻辑含义上的)多个小区的方式使用一个大的逻辑频带,以便于无线通信系统使用更宽的频带的技术。为了清晰,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一致地使用术语“分量载波”。
参照图7,总系统带宽(系统BW)可具有高达最大100MHz的系统带宽作为逻辑带宽。总系统带宽包括五个分量载波,各个分量载波可高达最大20MHz。分量载波包括至少一个物理上邻接的子载波。尽管图7中的各个分量载波被描绘为包括相同的带宽,这仅是示例性的。各个分量载波可具有彼此不同的带宽。并且,尽管各个分量载波被描绘为在频域中彼此相邻,但是由于该图是从逻辑概念方面描绘的,所以各个分量载波可物理上彼此相邻或者可彼此间隔开。
中心频率可不同地用于各个分量载波,或者公共中心频率可用于物理上彼此相邻的分量载波。例如,在图7中,如果假设所有分量载波物理上彼此相邻,则可使用中心频率“A”。或者,如果假设各个分量载波物理上彼此不相邻,则诸如中心频率“A”、中心频率“B”等的单独的中心频率可用于各个分量载波。
在本说明书中,分量载波可对应于传统系统的系统频带。通过基于传统系统来定义分量载波,可易于提供向后兼容性并且设计在演进UE和传统UE共存的无线电通信环境中的系统。例如,在LTE-A系统支持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各个分量载波可对应于LTE系统的系统频带。在这种情况下,分量载波可具有1.25MHz、2.5MHz、5MHz、10MHz或20Mhz的带宽当中的指定带宽。
在通过载波聚合扩展总系统带宽的情况下,用于与各个UE通信的频带以分量载波为单位定义。UE A可使用与总系统带宽对应的100MHz并且按照使用全部五个分量载波的方式来执行通信。UE B1~B5可仅使用20MHz的带宽并且使用一个分量载波来执行通信。UE C1和UE C2可使用40MHz的带宽并且分别使用两个分量载波来执行通信。这两个分量载波可以逻辑上/物理上彼此相邻或不相邻。UE C1指示UE C1使用彼此不相邻的两个分量载波的情况,UE C2指示UE C2使用彼此相邻的两个分量载波的情况。
LTE系统使用一个DL分量载波和一个UL分量载波。另一方面,LTE-A系统可使用多个分量载波,如图6中所描绘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控制信道调度的数据信道的调度方法可被分成传统链接载波调度方案和跨载波调度方案。
更具体地讲,在链接载波调度方案的情况下,类似于使用单个分量载波的传统LTE系统,在特定分量载波上发送的控制信道仅经由该特定分量载波调度数据信道。
此外,在跨载波调度方案的情况下,在主分量载波(主CC)上发送的控制信道利用载波指示符字段(以下简写为CIF)调度在主分量载波或者不同分量载波上发送的数据信道。
此外,在传统LTE-A系统中应用载波聚合技术的情况下,当相同的帧结构类型(即,FDD和TDD之一)和TDD小区被聚合时,仅考虑配置相同的UL-DL子帧配置的情况。然而,在最近的LTE-A系统中,对配置彼此不同的UL-DL子帧配置的情况或者应用彼此不同的帧结构类型的情况允许载波聚合。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在各个小区中按原样使用由UL-DL子帧配置定义的调度定时、ACK/NACK反馈定时、重传定时等。
具体地讲,当TDD Pcell和FDD Scell彼此聚合时,如果响应于经由FDD Scell发送的PDSCH按照传统FDD小区中定义的HARQ定时按原样被应用于在UL中发送的ACK/NACK定时的方式经由TDD Pcell的UL子帧发送ACK/NACK,则如果TDD Pcell由ACK/NACK传输定时处的DL子帧定义,无法发送ACK/NACK。因此,为了向FDD Scell的更多DL子帧提供ACK/NACK传输,可应用新的HARQ定时,代替FDD Scell中定义的传统HARQ定时。
作为应用新的HARQ定时的方法,当在TDD Pcell和FDD Scell的载波聚合的情况下经由Pcell发送ACK/NACK时,可应用能够被应用于传统TDD小区的HARQ定时之一作为FDDScell的HARQ定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应用FDD Scell的HARQ定时的UL-DL子帧配置可主要由包括下面所描述的(1)和(2)的两种方案来确定。
(1)作为FDD Scell的HARQ定时,可应用UL-DL子帧配置的HARQ定时,其中UL子帧由在TDD Pcell中所指定的UL-DL子帧配置中被定义为UL子帧的子帧的子集定义。
例如,当TDD Pcell由UL-DL子帧配置#3配置时,能够被应用于FDD Scell的HARQ定时变为UL-DL子帧配置#3、#4和#5。具体地讲,除了在UL-DL子帧配置#3中被定义为UL子帧的子帧#2、#3和#4之外的子帧无法被应用于被定义为UL子帧的UL-DL子帧配置#0、#1、#2和#6。这样,仅当Pcell对应于UL子帧时,定义ACK/NACK传输定时。
(2)作为FDD Scell的HARQ定时,可定义UL-DL子帧配置中所定义的任何HARQ定时可用作FDD Scell的HARQ定时,而不管TDD Pcell的UL-DL子帧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实际上无法发送被定义为要在TDD Pcell中未被定义为UL的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反馈,有必要按照需要ACK/NACK反馈的PDCCH/PDSCH不在与子帧对应的FDD Scell的DL子帧中调度、在不重传HARQ的情况下执行发送和接收等的方式进行限制。
在HARQ定时方案(1)或(2)中,如果TDD Pcell的UL-DL子帧配置对应于#0,则尽管在TDD Pcell的单个操作中子帧#3和子帧#8被定义为UL子帧,所述子帧不用于发送ACK/NACK。因此,对于子帧#3和#8没有定义用于发送ACK/NACK的资源,或者可不对经由子帧#3和#8发送的ACK/NACK PUCCH应用功率控制命令。因此,在HARQ定时方案(1)或(2)中,如果TDD Pcell的UL-DL子帧配置对应于UL-DL子帧配置#0,则尽管子帧#3和#8按照应用于FDDScell的HARQ定时被指定为ACK/HARQ反馈定时,优选的是,不在子帧#3和#8中发送ACK/NACK反馈。在这种情况下,UE可不在子帧#3和#8中接收承载需要ACK/NACK反馈的PDSCH或者用于调度被配置为接收ACK/NACK反馈的DL子帧中的PDSCH的PDCCH的DL-SCH。或者,UE不在子帧中执行承载物理层ACK/NACK的HARQ操作并且接收PDSCH。具体地讲,在HARQ定时方案(1)的情况下,如果TDD Pcell的UL-DL子帧配置对应于#0,则能够将HARQ定时应用于FDD Scell的UL-DL子帧配置可被限制为UL-DL子帧#0、#2和#5。具体地讲,能够将HARQ定时应用于FDDScell的UL-DL子帧配置可被限制为没有通过子帧#3和#8指定ACK/NACK传输的UL-DL子帧配置。
此外,当eNB通过将所有可用资源划分为下行链路资源和上行链路资源来执行双工操作时,在最近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正在对更灵活地改变从下行链路资源和上行链路资源当中选择各个资源的用途的操作的技术进行讨论。
动态资源用途改变具有这样的优点:在DL业务的大小和UL业务的大小动态地改变的情况下始终可执行优化的资源分布。例如,当按照将频带划分成下行链路频带和上行链路频带的方式管理FDD系统时,eNB可按照特定定时经由RRC、MAC层或物理层信号指示特定频带是对应于下行链路资源还是上行链路资源以动态地改变资源用途。
具体地讲,TDD系统将所有子帧划分成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并且将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分别用于UE的上行链路传输和eNB的下行链路传输。通常,资源划分可根据表1所示的UL/DL子帧配置作为系统信息的一部分给出。当然,除了表1所示的UL/DL子帧配置以外,可另外提供新的UL/DL子帧配置。在TDD系统中,eNB可按照特定定时经由RRC层、MAC层或物理层信号指示特定子帧是对应于下行链路资源还是上行链路资源以动态地改变资源用途。具体地讲,用途改变消息可被称作重新配置消息。重新配置消息可在预定义的小区(例如,Pcell)中经由RRC层、MAC层或物理层信号来通知。并且,用途改变消息可具有UE特定性质、小区特定性质或者UE组特定性质(或者UE组公共性质)。另外,用途改变消息可在预定义的小区中经由USS(UE特定搜索空间)或CSS(公共搜索空间)来发送。
在传统LTE系统中,下行链路资源和上行链路资源经由系统信息来指定。由于系统信息被发送给多个未指定的UE,所以如果系统信息动态地改变,则在传统UE的操作中可能发生问题。因此,优选的是,代替系统信息经由新信令(即,UE特定信令)向当前与eNB维持连接的UE传送关于动态资源用途改变的信息。该新信令可指示动态地改变的资源的配置,例如,与TDD系统中的系统信息所指示的信息不同的UL/DL子帧配置信息。
另外,新信令可包括与HARQ有关的信息。具体地讲,如果调度消息、与调度消息对应的PUSCH/PUSCH传输定时以及由响应于PUSCH/PUSCH传输定时的HARQ-ACK传输定时定义的HARQ定时动态地改变,则为了解决在定时改变之间HARQ定时不连续的问题,新信令可包括能够在资源配置动态地改变的情况下维持稳定的HARQ定时的HARQ定时配置信息。在TDD系统的情况下,HARQ定时配置信息可由定义DL HARQ定时和/或UL HARQ定时时所参考的UL/DL子帧配置来配置。
根据以上描述,在接入资源用途动态地改变的系统的情况下,UE接收关于资源配置的各种信息。具体地讲,在TDD系统的情况下,UE可按照特定定时接收下面所描述的信息。
1)系统信息(由SIB1(系统信息块类型1)指示的UL/DL子帧配置)(以下,SIB1UL/DL子帧配置)。
然而,在Scell的情况下,代替系统信息,经由RRC信令(具体地讲,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SCell IE)来提供UL/DL子帧配置。为了清晰,RRC信令在下文中也被称作SIB1UL/DL子帧配置。
2)经由单独的信令传送以指示各个子帧的用途的UL/DL子帧配置(以下,实际UL/DL子帧配置或有效UL/DL配置)
3)DL HARQ定时,即,被传送以定义响应于按照特定定时接收的PDSCH发送HARQ-ACK的定时的UL/DL子帧配置(以下,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
4)UL HARQ定时,即,被传送以定义响应于按照特定定时接收的UL许可发送PUSCH的定时以及响应于按照特定定时发送的PUSCH接收PHICH的定时的UL/DL子帧配置(以下,ULHARQ参考子帧配置)。
如果特定UE接入动态地改变资源的用途的eNB,则eNB可经由系统信息指定包括许多UL子帧的UL/DL子帧配置。这是因为对在SIB1UL/DL子帧配置中将被配置为DL子帧的子帧动态地改变为UL子帧存在限制。例如,由于传统UE总是预期在被指定为DL子帧的子帧中的CRS的传输并且经由SIB1DL/UL子帧配置对此进行测量,所以如果子帧动态地改变为UL子帧,则在传统UE测量CRS时可能发生巨大的错误。因此,尽管eNB在SIB1UL/DL子帧配置中配置许多UL子帧,如果DL业务增加,则优选的是经由实际UL/DL子帧配置将一部分UL子帧动态地改变为DL子帧。
在基于上述原理操作的TDD系统中,尽管按照特定定时经由SIB1UL/DL子帧配置向UE指示UL/DL子帧配置#0,可经由实际UL/DL子帧配置向UE指示UL/DL子帧配置#1。
并且,作为DL HARQ定时的参考的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可对应于UL/DL子帧配置#2。这是因为如果包括较少UL子帧和较多DL子帧的UL/DL子帧配置成为DL HARQ定时的参考,则由于最大DL子帧而造成难以发送HARQ-ACK的情况,并且根据该情况管理DL HARQ定时,尽管UL/DL子帧动态地改变,可维持HARQ定时。类似地,作为UL HARD定时的参考的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可变为诸如UL/DL子帧配置#0的包括许多UL子帧的UL/DL子帧配置。
下面,说明计算由当前3GPP标准文献定义的CSI(即,CQI)的方法。通常,UE利用从eNB发送的RS(参考信号)(即,CSI-RS)来识别信道状态,在假设为CQI计算定义的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从表5选择与BLER(块错误率)不超过10%的MCS(调制和编码方案)对应的CQI索引,并且向eNB报告所选择的CQI索引。
[表5]
更详细地说明计算CQI的过程。
首先,UE从eNB接收参考信号,利用参考信号基于预定义的PMI(预编码矩阵索引)码书为各个秩选择最佳PMI,并且根据所选择的最佳PMI计算每层的SINR(信号干扰噪声比)。并且,UE基于每层的SINR和码字至层映射规则计算每码字的SINR。
随后,从各个每码字的SINR计算满足BLER(块错误率)10%的频谱效率(SE),并且利用与PDSCH中可用的资源元素的数量对应的NRE和SE计算每码字的吞吐量。
并且,基于每码字的吞吐量计算各个秩的吞吐量之和,并且选择最大吞吐量以及与最大吞吐量对应的秩。具体地讲,确定RI。并且,在表5的CQI表中将SE乘以PDSCH的NRE所得的值与最大吞吐量彼此进行比较,将最接近的CQI报告给eNB。
此外,LTE系统对用于测量CQI的参考资源定义诸如下表6的假设。具体地讲,该假设包括对计算CQI的过程所需的PDSCH的NRE的假设。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参考资源对应于应用了CQI的资源区域。UE从eNB接收一个或更多个参考信号并且基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参考信号测量CQI。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与CQI对应的PDSCH在下表6所示的假设下发送。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参考资源对应于可用于测量CSI的DL子帧。在LTE系统中,如下表7所示,定义了用于测量CSI(信道状态信息)的有效子帧(有效CSI测量子帧)。
[表6]
[表7]
例如,表6的第一假设是假设当计算CQI时没有向单个子帧中的前3个OFDM符号发送PDSCH。由于PDCCH可根据子帧而变化,所以这意味着无法知道应用了CQI的子帧的PDCCH符号的数量的UE通过假设可发送PDCCH的符号的最大数量来计算CQI。
在接收到所计算的CQI的情况下,eNB将单独的补偿值与CQI相加以形成适合于实际应用于与CQI对应的DL传输的配置(例如,应用了CQI的子帧的PDCCH符号的数量)的CQI,然后可确定DL传输块大小等。
当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方案(CA)的情况下特定小区(以下,此小区在下文中被称作eIMTA小区)中的无线电资源的用途根据负载状态动态地改变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效地定义用于测量信道状态信息的有效子帧(有效CSI测量子帧)的方法。
如果UE未能接收与应用了无线电资源用途的动态改变的小区(即,eIMTA小区)有关的用途改变消息(重新配置消息),如表8所示,可基于小区中的SIB1UL/DL子帧配置定义执行信道测量(CSI测量)操作和/或DL控制信道(PDCCH)监测操作和/或DL数据信道(PDSCH)接收操作和/或UL数据信道(PUSCH)发送操作等的规则。
[表8]
UE的操作可被称作回落操作或回落模式。通过UE的回落操作,可使由于未能接收用途改变消息的UE的错误操作(例如,错误的UL数据信道(PUSCH)/UL控制信道(PUCCH)传输)而生成的影响不同UE与eNB之间的通信或者传统UE与eNB之间的通信的干扰的影响最小化。或者,可使未能接收用途改变消息的UE的DL HARQ缓冲管理错误最小化。
根据当前3GPP标准文献,如表7所示,当载波聚合技术使用设定了不同的UL/DL子帧配置的小区并且UE在所述小区中无法执行同时接收(RX)和发送(TX)操作时,定义为UL/DL信号的发送/接收操作要基于规定的约束来执行并且用于测量信道状态信息的有效子帧要基于所规定的约束来确定。
具体地讲,当确定用于测量信道状态信息的有效子帧时,如果载波聚合技术使用设定了不同的UL/DL子帧配置的小区并且UE在所述小区中无法执行同时接收(RX)和发送(TX)操作,则定义为Scell的有效子帧应该是大小等于或大于7680*Ts的Pcell或DwPTS中的DL子帧。
下面,为了清晰,尽管假设载波聚合技术使用两个小区的情况,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扩展地应用于载波聚合技术使用三个或更多个小区的情况。
<实施方式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假设载波聚合技术使用TDD Pcell和FDD Scell(即,FDD ULCC和FDD DL CC)并且在FDD Scell中定义有效CSI测量子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下面所提出的规则可限制性地仅在TDD Pcell相关频带和FDD DL CC相关频带彼此相邻和/或TDDPcell相关频带和FDD DL CC相关频带彼此相邻的程度等于或小于阈值时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在FDD Scell的DL CC上发送的DL信号和发送至TDD Pcell的UL信号可作为干扰彼此相互影响。这是因为在FDD Scell的UL CC上发送的UL信号和发送至TDD Pcell的DL信号可作为干扰彼此相互影响。因此,可被视为与使用载波聚合技术并且UE在小区中无法执行同时接收(RX)和发送(TX)操作的情况相同的情况。
1)首先,假设载波聚合技术使用TDD eIMTA Pcell和FDD Scell。
例如,如果在非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实际UL/DL子帧配置或者有效UL/DL子帧配置)管理TDD eIMTA Pcell,仅与TDD eIMTA Pcell的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位置和/或特殊子帧位置匹配的FDD Scell的子帧(即,FDD DL CC上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或者,仅为FDD Scell定义的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FDD DL CC上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而与TDD eIMTA Pcell相关UL/DL子帧配置无关。
作为不同的示例,如果在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SIB1UL/DL子帧配置)管理TDDeIMTA Pcell,仅与TDD eIMTA P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位置和/或特殊子帧位置匹配的FDD Scell的子帧(即,FDD DL CC上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或者,仅为FDD Scell定义的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FDD DL CC上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而与TDD eIMTA Pcell相关UL/DL子帧配置无关。
或者,如果与FDD DL CC相关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的位置与TDD eIMTA Pcell在回落模式下操作的区域交叠,则CSI报告可被省略或者CSI报告可利用预定义的特定值(例如,指示秩1的RI、PMI、PTI或CQI(例如,OOR(超出范围)))来执行。或者,可基于与TDD eIMTA Pcell最近在非回落模式下操作的区域交叠的区域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利用先前报告的CSI值再次执行CSI报告。
2)其次,假设载波聚合技术使用TDD非eIMTA Pcell和FDD Scell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仅与TDD非eIMTA P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位置和/或特殊子帧位置匹配的FDD Scell的子帧(即,FDD DL CC上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或者,仅为FDD Scell定义的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FDD DL CC上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而与TDD非eIMTA Pcell相关UL/DL子帧配置无关。
3)可假设与FDD DL CC(即,FDD Scell)相关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候选仅存在于预定(或预先用信号通知的)部分(有效CSI参考资源的窗口)中。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预定部分中与所述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候选可由上述方案之一来定义。
并且,如果在所述预定部分中不存在与所述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候选,则CSI报告可被省略,或者CSI报告可利用预定义的特定值来执行。或者,可基于存在于最近配置的部分(或者预先用信号通知的部分)中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利用先前报告的CSI值来再次执行CSI报告。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报告CSI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地讲,图8假设TDDPcell和FDD Scell彼此聚合的情况。
参照图8,在步骤S801中,UE配置在FDD Scell中有效的子帧。更具体地讲,UE将与TDD Pcell的特定UL/DL子帧配置的DL子帧的位置或者包括长度比预定长度长的DL资源的特殊子帧的位置匹配的FDD Scell的子帧配置为对测量CSI有效的子帧。优选地,所述特定UL/DL子帧配置可对应于SIB1UL/DL子帧配置,而与TDD Pcell是否对应于eIMTA小区以及TDD Pcell是否在回落模式下操作无关。这是因为由SIB1UL/DL子帧配置指示的DL子帧的数量与由其它UL/DL子帧配置(例如,实际UL/DL子帧配置、DL HARQ子帧配置等)指示的DL子帧的数量相比对应于最小值。
随后,在步骤S803中,UE在有效子帧当中的至少一个有效子帧中测量CSI。在步骤S805中,UE将测量CSI报告给网络。
<实施方式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按照假设载波聚合技术使用FDD PCell(即,FDD UL CC和FDDDL CC)和TDD SCell的情况来定义TDD SCell中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在这种情况下,下面所提出的规则可限制性地应用于FDD DL CC相关频带和TDD SCell相关频带彼此相邻的程度等于或小于阈值的情况。这是因为在FDD PCell的DL CC上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和发送至TDD SCell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作为干扰彼此相互影响,该情况可对应于UE在彼此聚合的小区中无法执行同时发送和接收的情况。
1)首先,假设载波聚合技术使用FDD Pcell和TDD eIMTA Scell的情况。
例如,如果在非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实际UL/DL子帧配置或有效UL/DL子帧配置)管理TDD eIMTA Scell,则仅TDD eIMTA SCell的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下行链路子帧和/或特殊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作为不同的示例,如果在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SIB1UL/DL子帧配置)管理TDDeIMTA Scell,则仅TDD eIMTA 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或者,如果与TDD eIMTA Scell相关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的位置与TDD eIMTA Scell在回落模式下操作的区域交叠,则CSI报告可被省略或者CSI报告可利用预定义的特定值来执行。或者,可基于与TDDeIMTA Scell最近在非回落模式下操作的区域交叠的位置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利用先前报告的(TDD eIMTA Scell相关)CSI值再次执行CSI报告。
2)其次,假设载波聚合技术使用FDD Scell和TDD非eIMTA Scell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仅TDD非eIMTA 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下行链路子帧和/或特殊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3)可假设与TDD(eIMTA/非eIMTA)Scell相关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候选仅存在于预定(或者预先用信号通知的)部分中。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预定部分中与所述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候选可通过上述方案之一来定义。
并且,如果在所述预定部分中不存在与所述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候选,则CSI报告可被省略或者CSI报告可利用预定义的特定值来执行。或者,可基于存在于最近配置的部分(或者预先用信号通知的部分)中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利用先前报告的CSI值再次执行CSI报告。
<实施方式3>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按照假设载波聚合技术使用FDD Pcell(即,FDD ULCC和FDD DL CC)和TDD Scell的情况的方式来定义有效CSI测量子帧。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之间的差异在于限制性地仅在FDD UL CC相关频带和TDD Scell相关频带彼此相邻的程度等于或小于阈值时才应用第三实施方式。这是因为在FDD PCell的UL CC上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和发送至TDD SCell的下行链路信号可作为干扰彼此相互影响。该情况可对应于UE在彼此聚合的小区中无法执行同时发送和接收的情况。
1)首先,假设载波聚合技术使用FDD Pcell和TDD eIMTA Scell的情况。
例如,如果TDD eIMTA Scell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一部分经由预定义的规则、物理层信令或高层信令被配置为用于TDD eIMTA Scell的DL通信(以下,为了清晰,该子帧集合被称作Available_SCellSF_Set)并且在非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实际UL/DL子帧配置或有效UL/DL子帧配置)管理TDD eIMTA Scell,则仅TDD eIMTA SCell的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当中的属于Available_SCellSF_Set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并且,如果TDD eIMTA Scell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一部分经由预定义的规则或者信令被配置为用于TDD eIMTA Scell的DL通信(即,Available_SCellSF_Set)并且在回落模式下(通过应用SIB1UL/DL子帧配置)管理TDD eIMTA Scell,则仅TDD eIMTA 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当中的属于Available_SCellSF_Set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另外,如果与TDD eIMTA Scell相关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的位置与TDD eIMTA Scell在回落模式下操作的区域交叠,则CSI报告可被省略或者CSI报告可利用预定义的特定值来执行。或者,可基于与TDD eIMTA Scell最近在非回落模式下操作的区域交叠的位置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利用先前报告的值再次执行CSI报告。
2)其次,假设载波聚合技术使用FDD Scell和TDD非eIMTA Scell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仅TDD非eIMTA 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下行链路子帧和/或特殊子帧当中的属于Available_SCellSF_Set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3)可假设与TDD(eIMTA/非eIMTA)Scell相关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候选仅存在于预定(或者预先用信号通知的)部分中。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预定部分中与所述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候选可通过上述方案之一来定义。
例如,如果在所述预定部分中不存在与所述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候选,CSI报告可被省略或者CSI报告可利用预定义的特定值来执行。或者,可基于存在于最近配置的部分(或者预先用信号通知的部分)中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利用先前报告的CSI值再次执行CSI报告。
<实施方式4>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按照假设载波聚合技术使用分别设定了不同TDDUL-DL子帧配置的TDD Pcell和TDD Scell的情况的方式来定义TDD Scell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如以上描述中所提及的,经由SIB1提供TDD Pcell的默认UL/DL子帧配置,可经由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SCell IE提供TDD Scell的默认UL/DL子帧配置。
A)首先,考虑TDD非eIMTA PCell和TDD eIMTA Scell彼此聚合的情况。
i)如果在非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实际UL/DL子帧配置或有效UL/DL子帧配置)管理TDD eIMTA Scell,则仅与TDD非eIMTA P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位置和/或特殊子帧位置匹配的子帧以及被配置为用作TDD eIMTA SCell的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或者,仅用作TDD eIMTA SCell的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而与TDD非eIMTA Pcell相关UL/DL子帧配置无关。
ii)如果在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SIB1UL/DL子帧配置)管理TDD eIMTA Scell,则仅与TDD非eIMTA P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位置和/或特殊子帧位置匹配的子帧以及被配置为用作TDD eIMTA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或者,仅被配置为用作TDD eIMTA SCell的SIB 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而与TDD非eIMTA Pcell相关UL/DL子帧配置无关。
或者,如果与TDD eIMTA SCell相关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的位置与TDD eIMTA Scell在回落模式下操作的区域交叠,则CSI报告可被省略或者CSI报告可利用预定义的特定值来执行。或者,可基于与TDD eIMTA Scell最近在非回落模式下操作的区域交叠的位置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利用先前报告的CSI值再次执行CSI报告。
B)其次,考虑TDD eIMTA PCell和TDD非eIMTA Scell彼此聚合的情况。
i)如果在非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实际UL/DL子帧配置或有效UL/DL子帧配置)管理TDD eIMTA Pcell,则仅与TDD eIMTA Pcell的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 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位置和/或特殊子帧位置匹配的子帧以及被配置为用作TDD非eIMTA 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或者,仅用作TDD非eIMTA 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而与TDD非eIMTA Pcell相关UL/DL子帧配置无关。
ii)如果在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SIB1UL/DL子帧配置或者有效UL/DL子帧配置)管理TDD eIMTA Pcell,则仅与TDD eIMTA P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位置和/或特殊子帧位置匹配的子帧以及被配置为用作TDD非eIMTA 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或者,仅被配置为用作TDD非eIMTA SCell的SIB 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而与TDD eIMTA Pcell相关UL/DL子帧配置无关。
类似地,如果与TDD非eIMTA SCell相关(和/或TDD eIMTA Pcell相关)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的位置与TDD eIMTA Pcell在回落模式下操作的区域交叠,则CSI报告可被省略或者CSI报告可利用预定义的特定值来执行。或者,可基于与TDDeIMTA Pcell最近在非回落模式下操作的区域交叠的位置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利用TDD非eIMTA Scell相关CSI值和/或TDD eIMTA Pcell相关CSI值再次执行CSI报告。
C)此外,考虑TDD eIMTA PCell和TDD eIMTA Scell彼此聚合的情况。
i)如果在非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实际UL/DL子帧配置或有效UL/DL子帧配置)管理TDD eIMTA Pcell并且TDD eIMTA Scell也在非回落模式下管理,则仅与TDD eIMTAPcell的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位置和/或特殊子帧位置匹配的子帧以及被配置为用作TDD eIMTA SCell的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并且,仅用作TDD eIMTA SCell的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而与TDDeIMTA Pcell相关UL/DL子帧配置无关。
ii)如果TDD eIMTA Pcell在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SIB1UL/DL子帧配置)管理并且TDD eIMTA Scell在非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实际UL/DL子帧配置或有效UL/DL子帧配置)管理,则仅与TDD eIMTA P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位置和/或特殊子帧位置匹配的子帧以及被配置为用作TDD eIMTA SCell的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 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或者,仅被配置为用作TDD eIMTA SCell的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 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而与TDD eIMTA Pcell相关UL/DL子帧配置无关。
iii)如果TDD eIMTA Pcell在非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实际UL/DL子帧配置或有效UL/DL子帧配置)管理并且TDD eIMTA Scell在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SIB1UL/DL子帧配置)管理,则仅与TDD eIMTA Pcell的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 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位置和/或特殊子帧位置匹配的子帧以及被配置为用作TDD eIMTA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并且,仅被配置为用作TDD eIMTA 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而与TDD eIMTA Pcell相关UL/DL子帧配置无关。
iv)如果TDD eIMTA Pcell在回落模式下(即,通过应用SIB1UL/DL子帧配置)管理并且TDD eIMTA Scell也在回落模式下管理,则仅与TDD eIMTA P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位置和/或特殊子帧位置匹配的子帧以及被配置为用作TDDeIMTA 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或者,仅被配置为用作TDD eIMTA 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而与TDD eIMTA Pcell相关UL/DL子帧配置无关。
此外,如果与TDD eIMTA SCell相关(和/或TDD eIMTA Pcell相关)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的位置与TDD eIMTA Scell(和/或TDD eIMTA Pcell)在回落模式下操作的区域交叠,CSI报告可被省略或者CSI报告可利用预定义的特定值来执行。或者,可基于与TDD eIMTA Scell(和/或TDD eIMTA Pcell)最近在非回落模式下操作的区域交叠的位置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利用TDD eIMTA Scell相关CSI值和/或TDD eIMTA Pcell相关CSI值再次执行CSI报告。
D)最后,考虑TDD非eIMTA PCell和TDD非eIMTA Scell彼此聚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仅与TDD eIMTA P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位置和/或特殊子帧位置匹配的子帧以及被配置为用作TDD eIMTASCell的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的子帧可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
E)另外,可定义与TDD(eIMTA/非eIMTA)Scell(和/或TDD(eIMTA/非eIMTA)Pcell)相关的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候选仅存在于预定(预先用信号通知的)部分中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所述预定部分中与所述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候选可通过A)至D)中的一个来定义。如果在所述部分中与所述特定定时的CSI报告互锁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候选不存在,则CSI报告可被省略或者CSI报告可利用预定义的特定值来执行。或者,可基于存在于最近预先配置的部分中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利用先前报告的CSI值再次执行CSI报告。
可定义在应用载波聚合技术的情况下仅当至少一个特定小区的无线电资源用途根据负载状态动态地改变时(和/或当至少一个特定小区的传输模式由预定义的传输模式指定时和/或当至少一个特定小区的UL-DL配置(UL-DL子帧配置)由特定值(重新)配置时),才限制性地应用上述提出的方案的规则。并且,上述提出的方案可被定义为仅限制性地应用于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P-CSI)报告相关操作(和/或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A-CSI)报告相关操作)。
另外,FDD Pcell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可通过FDD DL CC(即,FDD Pcell)上的DL子帧来定义,TDD Pcell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可通过SIB1UL-DL子帧配置(即,TDD Pcell)的DL子帧和特殊子帧来定义。并且,TDD eIMTA Pcell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可通过实际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来定义(在非回落模式的情况下)。或者,TDD eIMTA Pcell的有效CSI测量子帧可通过SIB1UL/DL子帧配置(和/或D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 HARQ参考子帧配置和/或UL参考HARQ时间线和/或DL参考HARQ时间线)的DL子帧和/或特殊子帧来定义(在回落模式的情况下)。
在应用载波聚合技术的情况下,就无法在聚合的小区中执行同时TX和RX操作的UE而言,上述提出的方案可限制性地应用于Pcell的子帧与Scell的子帧相比被优先使用的情况。另外,上述提出的方案可限制性地应用于在应用载波聚合技术的小区中无法执行同时TX和RX操作的UE。另外,可定义本发明仅被限制性地应用于大于(或者等于或大于)7680*Ts的Pcell(或Scell)的特定子帧的DwPTS区域的规则。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载波聚合技术使用TDD(eIMTA/非eIMTA)Pcell和FDD Scell(和/或TDD(eIMTA/非eIMTA)Scell)时,如果TDD(eIMTA/非eIMTA)Pcell对应于特定定时的特殊子帧并且FDD Scell(和/或TDD(eIMTA/非eIMTA)Scell)对应于该定时的DL子帧,则可定义在小区中无法执行同时TX和RX的UE仅在FDD Scell(和/或TDD(eIMTA/非eIMTA)Scell)的DL子帧区域当中与TDD(eIMTA/非eIMTA)Pcell的特殊子帧的DwPTS区域对应的区域中执行CRS传输的规则。
并且,基站可经由预定义的信号(例如,物理层信号或高层信号)向UE告知关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信息、关于是否应用所述实施方式的信息等。可定义上述实施方式仅被限制性地应用于载波聚合技术使用TDD小区和FDD小区(例如,TDD(eIMTA/非eIMTA)Pcell和FDDSCell或者FDD Pcell和TDD(eIMTA/非eIMTA)Scell)的情况的规则。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在Scell中资源被定义为有效CSI测量子帧,则可优选的是在Pcell中不执行UL调度。然而,如果在Pcell中执行UL调度,则可通过对Scell设置优先而被视为基站的调度错误。或者,可通过对Pcell设置优先来基于基站的调度执行操作之一。这参照附图来说明。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报告CSI的方法的不同的流程图。具体地讲,类似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图9中,假设FDD UL CC相关频带和TDD Scell相关频带彼此相邻的程度等于或小于阈值的情况或者UE在彼此聚合的小区中无法执行同时TX和RX操作的情况。
参照图9,在步骤S901中,UE根据TDD Scell的特定UL/DL子帧配置在TDD Scell中配置有效子帧。随后,如步骤S903中所示,UE可响应于有效子帧当中的特定子帧从网络接收FDD Pcell中的UL调度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如步骤S903中所示,UE可忽略调度信息或者UE可从有效子帧排除特定帧。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参照图10,通信装置1000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RF模块1030、显示模块1040和用户接口模块1050。
为了清晰描述通信装置1000。一部分模块被省略。并且,通信装置还可包括必要的模块。并且,通信装置1000的一部分模块可被分成更多分割的模块。处理器1010被配置为根据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执行操作。具体地讲,对于处理器1010的详细操作,可参考图1至10中所描述的内容。
存储器1020与处理器1010连接并且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代码、数据等。RF模块1030与处理器1010连接并且执行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的功能或者将无线电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的功能。为此,RF模块1030执行模拟转换、放大、滤波、上变频或者所述功能的逆过程。显示模块1040与处理器1010连接并且显示各种信息。显示模块1040可使用诸如LCD(液晶显示器)、LED(发光二极管)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熟知元件,本发明可不限于此。用户接口模块1050与处理器1010连接并且可通过诸如键区、触摸屏等的熟知用户接口的组合来配置。
上述实施方式可对应于本发明的元件和特征按照规定形式的组合。并且,可认为各个元件或特征可为选择性的,除非它们被明确地提及。各个元件或特征可按照不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组合的形式来实现。此外,可通过将元件和/或特征部分地组合在一起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针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说明的操作的顺序可被修改。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些配置或特征可被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或者被另一实施方式的对应配置或特征代替。并且,显然可理解的是,新的实施方式可通过将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不具有明确引用关系的权利要求组合在一起来配置,或者可在提交申请之后通过修改作为新的权利要求而被包括。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利用各种手段来实现。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利用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在通过硬件实现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可通过ASIC(专用集成电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数字信号处理器件)、PLD(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
在通过固件或软件实现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可通过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和/或函数来实现。软件代码可被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然后可由处理器驱动。存储器单元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经由各种已知手段来向处理器发送数据以及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性的情况下,本发明可按照其它特定形式来具体实现。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合理解释来确定,落入本发明的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尽管集中在应用于3GPP LTE系统的示例描述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资源的方法及其设备,它可适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以及3GPP LTE系统。

Claims (14)

1.一种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在频分双工FDD辅小区上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FDD辅小区的与时分双工TDD主小区的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的下行链路子帧的位置或者包含比预定长度长的下行链路资源的特殊子帧的位置匹配的子帧配置为用于测量所述CSI的有效子帧;
从所述有效子帧中的至少一个测量所述CSI;以及
将所述CSI报告给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TDD主小区和所述FDD辅小区中无法执行同时发送和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FDD辅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与所述TDD主小区的频带相邻的程度等于或小于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对应于经由系统信息预先配置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与用于在所述TDD主小区中动态地改变子帧用途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相关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未能检测到与所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相关的所述信息,则所述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对应于经由系统信息预先配置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
7.一种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在时分双工TDD辅小区上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TDD辅小区的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的下行链路子帧或者包含比预定长度长的下行链路资源的特殊子帧配置为用于在所述TDD辅小区中测量所述CSI的有效子帧;
从所述有效子帧中的至少一个测量所述CSI;以及
将所述CSI报告给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频分双工FDD主小区和所述TDD辅小区中无法执行同时发送和接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频分双工FDD主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与所述TDD辅小区的频带相邻的程度等于或小于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从所述网络接收到与所述FDD主小区中的所述有效子帧当中的特定子帧相关的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则忽略所述上行链路调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从所述网络接收到与所述FDD主小区中的所述有效子帧当中的特定子帧相关的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则从所述有效子帧中排除所述特定子帧。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对应于经由系统信息预先配置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或者经由物理层指示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与用于在所述TDD辅小区中动态地改变子帧用途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相关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未能检测到与所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相关的信息,则所述特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对应于经由系统信息预先配置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
CN201580012251.4A 2014-03-10 2015-03-10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资源的方法及其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33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50810P 2014-03-10 2014-03-10
US61/950,810 2014-03-10
PCT/KR2015/002282 WO2015137689A1 (ko) 2014-03-10 2015-03-10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의 참조 자원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3316A true CN106063316A (zh) 2016-10-26
CN106063316B CN106063316B (zh) 2020-02-11

Family

ID=54072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225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3316B (zh) 2014-03-10 2015-03-10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资源的方法及其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4284B2 (zh)
EP (1) EP3119124B1 (zh)
JP (1) JP6490087B2 (zh)
KR (1) KR20160130982A (zh)
CN (1) CN106063316B (zh)
WO (1) WO20151376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0405A (zh) * 2016-11-25 2019-08-06 Lg电子株式会社 设计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nr的广播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57667B1 (ko) * 2014-03-12 2018-06-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자원의 용도 변경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735172B2 (en) * 2015-01-29 2020-08-04 Acer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for unlicensed serving cell
US9860029B2 (en) * 2015-03-09 2018-01-0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Modification of secondary cell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6160838B (zh) * 2015-04-16 2020-0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DE102015109951B4 (de) * 2015-06-22 2021-10-21 Apple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r robusten Datenkommunikation zwischen einem Client und einem Server
US10244527B2 (en) * 2015-12-18 2019-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ropping uplink grant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to mitigate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CN109314616B (zh) * 2016-06-01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915175B (zh) * 2017-07-13 2023-03-1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1657A2 (ko) * 2010-07-21 2012-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정보 피드백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3404047A (zh) * 2011-02-10 2013-11-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46413A (zh) * 2012-07-13 2014-01-29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可用于3.5GHz TDD频段的载波方案
CN103563317A (zh) * 2011-05-23 2014-0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灵活的载波配置用于载波聚合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668B (zh) * 2008-10-24 2012-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请求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149099B (zh) * 2011-04-08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及装置
US9019850B2 (en) 2011-04-11 2015-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 reporting for multiple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system configurations
US9137804B2 (en) * 2011-06-21 2015-09-15 Mediate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9363820B2 (en) * 2011-08-11 2016-06-0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O2013112189A1 (en) * 2012-01-23 2013-08-01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user association and offloading techniques for integrated multi-ra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3384179B (zh) * 2012-05-04 2017-08-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使用时分双工通信制式的系统中的上下行配置方法和设备
US9912430B2 (en) * 2012-07-06 2018-03-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reporting
JP2015523825A (ja) 2012-08-03 2015-08-13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方法及び装置
US9160515B2 (en) * 2013-04-04 2015-10-13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andover enhancement using scaled time-to-trigger and time-of-stay
US9271279B2 (en) * 2013-05-09 2016-02-2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hannel state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EP3018933B1 (en) * 2013-07-05 2019-09-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113537B1 (en) * 2014-02-24 2021-03-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687316B2 (en) * 2014-07-17 2020-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component carriers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1657A2 (ko) * 2010-07-21 2012-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정보 피드백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3404047A (zh) * 2011-02-10 2013-11-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63317A (zh) * 2011-05-23 2014-0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灵活的载波配置用于载波聚合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CN103546413A (zh) * 2012-07-13 2014-01-29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可用于3.5GHz TDD频段的载波方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0405A (zh) * 2016-11-25 2019-08-06 Lg电子株式会社 设计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nr的广播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00405B (zh) * 2016-11-25 2021-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设计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nr的广播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US11219036B2 (en) 2016-11-25 2022-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ing broadcast channel for N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818703B2 (en) 2016-11-25 2023-11-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ing broadcast channel for N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19124A4 (en) 2017-11-08
WO2015137689A1 (ko) 2015-09-17
KR20160130982A (ko) 2016-11-15
EP3119124A1 (en) 2017-01-18
JP6490087B2 (ja) 2019-03-27
EP3119124B1 (en) 2020-10-21
JP2017513262A (ja) 2017-05-25
US10034284B2 (en) 2018-07-24
CN106063316B (zh) 2020-02-11
US20170064705A1 (en) 2017-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0066B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6331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资源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346063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动态子帧设置的重传方法及其设备
CN104321994B (zh) 用于发送或接收ack/nack信号的方法
CN103503348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24956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0081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形成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搜索区域的资源块的装置
CN10420568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537999A (zh) 用于在支持无线资源的使用的改变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616533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05057B (zh) 在应用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31498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减少时延的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6063322A (zh) 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0427261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区域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6063177A (zh) 用于传送harq ack/nack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3105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用户特定的灵活tdd技术收发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85016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动态子帧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51921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用于设备对设备直接通信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079447A (zh) 使用载波聚合的通信方法及其设备
CN10519118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改变动态资源的使用时消除干扰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19119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多个载波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2347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监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84517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14541A (zh)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终端将信道状态信息发送到基站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24731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