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9103A - 无线电力传输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力传输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59103A CN106059103A CN201610186763.9A CN201610186763A CN106059103A CN 106059103 A CN106059103 A CN 106059103A CN 201610186763 A CN201610186763 A CN 201610186763A CN 106059103 A CN106059103 A CN 1060591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con signal
- short beacon
- wireless power
- equipment
- interv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69 building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04B5/26—Inductive coupling using co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02J50/40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the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the two or more receiving devices being integrated in the same unit, e.g. power mats with several coils or antennas with several sub-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输设备及方法。一种在无线地发送电力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中执行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包括:确定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响应于接收强度的改变来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按照所述间隔发送短信标信号。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4月10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5-0050933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一种无线电力传输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可提供诸如发送数据的多种功能以及发送电力的能力。具体地讲,最近研发了一种即使在非接触的状态下也能够使用电力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技术。
在无线充电技术的领域中,有必要确认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充电对象是否接近无线电力发送设备。
为此,在相关技术中,已通过以预定间隔发送短信标信号来确认无线电力接收设备是否靠近无线电力发送设备。
然而,就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应按照预定间隔来发送短信标信号,因此会由于信标信号的发送而导致大量电力被消耗。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简化形式来介绍选择的发明构思,以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该发明构思。本发明内容无意于限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主要特征和必要特征,也无意被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根据一个总的方面,一种在无线地发送电力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中执行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包括:确定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响应于接收强度的改变来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按照所述间隔发送所述短信标信号。
所述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的步骤可包括:当接收强度增大时,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所述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的步骤可包括:当接收强度超过参考值时,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所述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的步骤可包括:当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时,增大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所述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的步骤可包括:当接收强度等于最小阈值或更小时,将短信标信号的间隔设置为无穷大。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方法还可包括:当感测到对于短信标信号的阻抗改变且接收强度超过参考值时,将电力无线地提供给无线电力接收设备。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方法还可包括:当感测到对于短信标信号的阻抗改变且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时,增大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所述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可包括蓝牙通信线路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根据另一总的方面,一种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包括:电力发送器,被构造为发送短信标信号;无线通信接收器,被构造为确定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控制器,被构造为响应于接收强度的改变而适应性地控制电力发送器,以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所述控制器还可被构造为当接收强度增大时控制电力发送器,以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所述控制器还可构造为当接收强度超过参考值时控制电力发送器,以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所述控制器还可被构造为当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时,增大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所述控制器可被构造为当接收强度等于最小阈值或更小时将短信标信号的间隔设置为无穷大。
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设备还可包括:谐振器,被构造为基于电力发送器的开关操作而磁耦合到无线电力接收设备;检测器,被构造为感测所谐振器的阻抗的改变。
所述控制器还可被构造为当感测到阻抗的改变且接收强度超过参考值时控制电力发送器,以将电力无线地发送给无线电力接收设备。
所述控制器还可被构造为当感测到阻抗改变且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时控制电力发送器,以保持短信标信号的间隔或增大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根据另一总的方面,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包括:电力接收器,被构造为接收长信标信号和短信标信号,并且与电力接收器的源磁耦合;无线通信发送器,被构造为在短程无线通信信道中以预定功率级进行广播;控制器,被构造为响应于长信标信号、接收的无线电力或者长信标信号和接收的无线电力的组合而适应性地控制电力接收器。
所述电力接收器可包括结合到转换器的整流器和开关网络。
所述无线通信发送器还可被构造为响应于从无线电力发送器接收到短信标信号而按照预定功率级进行广播。
所述电力接收器还可被构造为改变对于所接收的电力发送设备中的短信标信号的阻抗。
其他特征和方面将通过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而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以及其它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和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示例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和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从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示例的示图。
图4至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无线电力发送设备中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的各个示例的示图。
图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在整个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附图可不按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清晰、说明及方便,可夸大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来帮助读者增加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变型以及等同物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是示例,而且其并不局限于在此阐述的,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进行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改变。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洁,可省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此描述的特征可按照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提供在此描述的示例,以使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将本公开的全部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和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示例的示图。
如图1所示,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将电力无线地提供给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可将无线地接收的电力供应给电子装置300。
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包括发送线圈。发送线圈可结合到(例如,磁耦合、电感耦合、共振耦合或通过其他合适的方法)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的接收线圈,以将电力无线地提供给接收线圈。尽管已示出了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包括单个发送线圈的情况,但这仅为示例,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还可包括多个发送线圈。此外,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还可包括多个接收线圈。在设置多个线圈的情况下,所述多个线圈可按照共面布置或正交布置或互相平行地布置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布置的方式分开,以发送和接收电力。
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根据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是接近还是远离其来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例如,在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远离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的情况下,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增大短信标信号的间隔。结果,可减小在待机(standby)状态下发送的短信标信号的数量,以减小待机功耗。关于无线电力发送的“接近”可被限定为位于距接收无线电力合适的距离内,其中,“接近”可取决于线圈的用途、尺寸和数量、频率等;而“远离”可被限定为用于以合理的效率水平接收无线电力的距离之外。
下文中,将参照图2至图8更详细地描述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和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框图。
参照图2,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确认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并且根据接收强度来调节发送到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的信标信号的间隔。
这里,在近距离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方法被统称为短程无线通信。因此,本公开不具体限制短程无线通信的频率或信号方案。例如,诸如1-4.2+版本的(使用例如大约2.4GHz至大约2.485GHz的IEEE 802.15)、(IEEE 802.15.4)、超宽带(UWB)、Wi-Fi(例如,IEEE 802.11b高速率)、RFID、NFC、红外线IR的技术以及其它合适的技术可用于短程无线通信。尽管以上描述了各种示例性的接近或短程通信方案,但与通信方案相关的术语“接近”或“短程”相对于无线电力传输可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用于电力的无线发送的有效距离通常基于频率、接收和发送天线尺寸和方向,并且通常比用于无线通信的有效距离短很多。
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包括电力发送器120、谐振器130、检测器140、控制器150和无线通信收发器160。无线通信收发器160可包括接收器和/或发送器,但为了简洁和清楚,无线通信收发器160将被简称为收发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还可包括电源110。
电源110可将电力供应给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的各个组件。例如,电源110可以为这样的电源:接收商用交流(AC)电(例如,110V、60Hz),将商用AC电转换为直流(DC)信号(例如,5V),并且将DC信号供应给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的各个组件。
电力发送器120连接到谐振器130的发送线圈,并且无线地发送信标信号(短信标信号或长信标信号)或电力。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力发送器120可包括多个开关。所述多个开关可执行开关操作,以允许发送线圈例如磁耦合到接收线圈。
谐振器130可磁耦合到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的谐振器210。
谐振器130包括发送线圈。发送线圈可磁耦合到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的接收线圈,以发送信标信号(短信标信号或长信标信号)或无线地发送电力。
检测器140可感测谐振器130中的阻抗的改变。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测器140被构造为当谐振器130发送短信标信号时感测对于短信标信号的阻抗的改变。在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的周围存在对象(例如,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的情况下,当发送短信标信号时,会由于相应的对象而导致谐振器130中的阻抗改变。因此,当谐振器130发送短信标信号时,检测器140可感测阻抗是否已发生改变,并且可响应地通知控制器150阻抗已发生改变。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测器140可检测发送线圈中流动的电流或电压,以感测阻抗是否已发生改变。例如,检测器140可通过发送线圈中流动的电流检测第一感测电压。控制器150可利用第一感测电压的改变量来确定发送线圈的阻抗的改变量。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测器140可检测从包括在电力发送器120中的放大电路输出的电流或电压,以感测阻抗是否发生改变。例如,检测器140可通过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检测第二感测电压。控制器150可利用第二感测电压的改变量来确定发送线圈的阻抗的改变量。
控制器150可控制电力发送器120的操作,以发送信标信号或无线地发送电力。
控制器15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控制器150还可包括存储器。处理单元可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并且具有多核。存储器可以为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闪存等)或者它们的组合。
控制器150可通过无线通信收发器160来确认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例如,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收发器250可处于激活状态,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的无线通信收发器160可获得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收发器250的接收强度。控制器150可基于无线通信收发器250的接收强度是否改变来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收发器160可包括蓝牙模块,接收强度可以是蓝牙通信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在无线通信收发器160包括其它短程无线通信模块的情况下,接收强度可以是可在相应的其它短程无线模块中测量的预定接收强度。在存在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情况下,可部分地基于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接收强度的比值、比较或总和来适应地确定信标信号间隔。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器150可将短信标信号间隔的长度调节为与接收强度的增大或减小成反比。例如,随着接收强度增大,控制器150可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由于接收强度大的状态可被视为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接近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的状态,因此控制器150可允许随着接收强度增大而更频繁地发送短信标信号。当频繁地发送短信标信号时,控制器150可快速地确认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是否存在于可充电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器150可相对于接收强度的参考值来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例如,在接收强度超过参考值时,控制器150可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此外,短信标信号的间隔可响应于索引接收强度和短信标信号间隔的查找表而逐渐地增大至期望的长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时,控制器150可增大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控制器150可相对于两个或更多个参考值来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例如,控制器150可在接收强度高于第一参考值时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并且在接收强度为第二参考值或更小时增大短信标信号的间隔。这里,第一参考值可以为高于第二参考值的接收强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接收强度低于最小阈值时,控制器150可以不发送短信标信号。例如,当接收强度等于最小阈值或更小时,控制器150可将短信标信号的间隔设置为无穷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谐振器130的对于短信标信号的阻抗改变且接收强度超过参考值时,控制器150可将电力无线地提供给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也就是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在不发送长信标信号的情况下执行用于提供电力的程序。尽管长信标信号是唤醒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收发器250的信号,但是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已检测到为参考值或更大的接收强度,因此可确定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收发器250已在运行中,从而可省略长信标信号的发送。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谐振器130的对于短信标信号的阻抗改变且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时,控制器150可使短信标信号的间隔不变或增加短信标信号的间隔。也就是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谐振器130的阻抗已改变,因此特定对象接近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而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从而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可处于其远离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的状态。因此,在该示例中,由于可确定接近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的对象不是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因此控制器150可使短信标信号的间隔不变或增加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在本说明书中,参考值或最小阈值可表示特定的接收强度值。因此,参考值或最小阈值可以是预设值或外部输入的值。可选地,参考值或最小阈值还可以为控制器150基于环境变量而可变地确定的值。
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包括具有接收线圈的谐振器210。通过谐振器210产生的电力可通过整流器220进行整流,并且通过转换器230进行转换,然后可提供给负载。控制器240可控制整流器220或转换器230的运行,以无线地接收电力。无线通信收发器250可与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的无线通信收发器160一起形成短程无线通信信道。
图3是示出从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示例的示图。图3中示出的信标信号可从谐振器130(见图2)发送。
参照图2和图3,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周期性地发送短信标信号S。
当发送短信标信号S'的发送线圈中产生阻抗的改变时,这可能意味着物体正接近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因此,当从检测器140提供的发送线圈电流的感测电压改变时,控制器150可控制电力发送器120以发送长信标信号L1或L2。
当接收到对于长信标信号L2的响应时,控制器150可控制电力发送器120以无线地发送电力。
然而,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控制器150可确认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和抗阻的改变量,从而控制电力发送器120以无线地发送电力,而不发送长信标信号L1和L2。
下文中,将参照图4至图6来描述调节短信标信号间隔的各个示例。
图4示出的短信标信号可以是处于正常状态的短信标信号。因此,可理解的是,短信标信号以预定间隔T1被发送。在本示例中,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可以在预定范围内(这种情况对应于以上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接收强度在第一参考值和第二参考值之间的情况)。
图5示出了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进一步增大为比预定参考值大的情况。如图5所示,可理解的是,短信标信号的间隔T2变得小于图4中的间隔T1。能够从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增大推断出一种合理的含义是: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变得接近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因此,然后,短信标信号的间隔T1可减小到T2,以更精确且更快速地识别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
图6示出了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低于预定参考值的情况。如图6所示,可理解的是,短信标信号的间隔T3进一步增大为比图4中的间隔T1大。由于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变得更小,因此可得出这样的推论: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变得更远离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短信标信号的间隔T1可相应地增大到T3,以减小由于短信标信号而导致的待机消耗。
图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的流程图。以下描述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的各个示例可在以上参照图1至图6描述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中执行。因此,将省略与以上描述的内容相同或相应的内容,以避免重复描述,从而做到清楚和简洁。然而,通过以上参照图1至图6描述的内容,可容易地理解与以上描述的内容相同或相应的内容。
参照图1和图7,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确认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S710)。
当接收强度改变时(S720中的“是”),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响应于接收强度的改变来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S730)。
同时,当接收强度未改变时(S720中的“否”),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不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按照上述间隔来发送短信标信号(S740)。
在S730的示例中,随着接收强度增大,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在S730的示例中,当接收强度超过参考值时,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在S730的示例中,当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时,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增大短信表信号的间隔。
在S730的示例中,当接收强度等于最小阈值或更小时,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将短信标信号的间隔设置为无限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感测到对于短信标信号的阻抗改变且接收强度超过参考值时,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将电力无线地提供给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0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感测到对于短信标信号的阻抗改变且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时,无线电力发送设备100可使短信标信号的间隔保持不变或增大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可在待机状态下消耗低的电力。
图1-2中示出的用于执行在此关于图3至图7所描述的操作的设备、单元、模块、装置和其它组件(例如,电源110、电力发送器120、控制器150、检测器140、无线通信收发器160、整流器220、转换器230、控制器240)通过硬件组件而实现。硬件组件的示例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发生器、驱动器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电子组件。在一个示例中,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来实现硬件组件。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元件(例如,逻辑门阵列、控制器与算术逻辑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阵列、微处理器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能够以限定的方式来响应并执行指令以获得预期结果的任何其它器件或器件的组合)来实现处理器或计算机。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器或计算机包括(或连接到)存储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执行的指令或软件的一个或更多个存储器。
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实现的硬件组件执行指令或软件(例如,操作系统(OS)以及在OS上运行的一个或更多个软件应用程序),以执行在此关于图3至图7所描述的操作。硬件组件还响应于指令或软件的执行来访问、操纵、处理、创建并存储数据。为了简单起见,在此描述的示例的实施方式中可使用单数形式的术语“处理器”或“计算机”,但是在其它示例中,使用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或者,处理器或计算机包括多个处理元件或多种类型的处理元件,或包括多个处理元件和多种类型的处理元件二者。
在一个示例中,硬件组件包括多个处理器,在其它示例中,硬件组件包括处理器和控制器。硬件组件具有不同处理构造中的任何一种或更多种,其示例包括:单个处理器、独立处理器、并行处理器、单指令单数据(SISD)多重处理、单指令多数据(SIMD)多重处理、多指令单数据(MISD)多重处理以及多指令多数据(MIMD)多重处理。
可通过如上所述的处理器或计算机执行指令或软件来执行用于执行在此描述的图3至图7中示出的方法,从而执行在此所描述的操作。
为了单独地或共同地指示或配置处理器或计算机作为机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进行操作来执行通过以上描述的硬件组件和方法执行的操作,用于控制处理器或计算机来实现硬件组件并执行如上描述的方法的指令或软件被写成计算机程序、代码段、指令或其任何组合。在一个示例中,指令或软件包括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直接执行的机器代码(诸如由编译器产生的机器代码)。在另一示例中,指令或软件包括由处理器或计算机使用解释器执行的高级代码。本领域普通程序员能够基于附图中示出的框图和流程图以及说明书(公开了用于执行通过以上所述的硬件组件和方法执行的操作的算法)中的相应描述容易地写出指令或软件。
用于控制处理器或计算机以实现如上描述的硬件组件并执行如上描述的方法的指令或软件以及将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数据结构记载、存储或固定到一个或更多个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CD-ROM、CD-R、CD+R、CD-RW、CD+RW、DVD-ROM、DVD-R、DVD+R、DVD-RW、DVD+RW、DVD-RAM、BD-ROM、BD-R、BD-R LTH、BD-RE、磁带、软盘、磁光数据存储装置、光学数据存储设备、硬盘、固态磁盘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能够按照非暂时性方式存储指令或软件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并且将指令或软件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提供给处理器或计算机以使处理器或计算机能够执行指令的任何装置。在一个示例中,指令或软件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分步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上,使得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按照分步的方式存储、访问和执行指令和软件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
仅作为非详尽的示例,在此描述的电子装置可以是诸如如下的移动装置: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智能装置(例如,戒指、手表、眼镜、手链、脚链、腰带、项链、耳饰、发带、头盔或嵌入在衣服中的装置)、便携式个人计算机(PC)(例如,便携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小型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或超级移动PC(UMPC))、平板PC(平板电脑)、平板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数码相机、便携式游戏机、MP3播放器、便携式/个人多媒体播放器(PMP)、手持电子书、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装置,或者传感器,或者固定装置(例如,台式PC、高清电视(HDTV)、DVD播放器、蓝光播放器、机顶盒或家用电器,或者能够无线或网络通信的任何其它移动装置或固定装置。在一个示例中,可穿戴装置是被设计为可直接安装在用户的身体上的装置(例如,眼镜或手链)。在另一示例中,可穿戴装置是使用附着装置安装在用户的身体上的任何装置(例如,使用臂带附着到用户的手臂上或者使用绳带悬挂在用户的脖子上的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
尽管本公开包含特定的示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示例进行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将被视为描述性意义,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认为是可适用于其它示例中的相似特征或方面。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所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描述的系统、构造、装置或者电路中的组件和/或用其它组件或者它们的等同物来替换或者补充所描述的系统、构造、装置或者电路中的组件,则可获得适当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并非由具体实施方式所限定,而是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并且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变型将被解释为包含于本公开中。
Claims (20)
1.一种无线电力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在无线地发送电力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中执行,包括:
确定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
响应于所述接收强度的改变来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按照所述间隔来发送短信标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其中,所述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的步骤包括:当接收强度增大时,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其中,所述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的步骤包括:当接收强度超过参考值时,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其中,所述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的步骤包括:当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时,增大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其中,所述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的步骤包括:当接收强度等于最小阈值或更小时,将短信标信号的间隔设置为无穷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感测到对于短信标信号的阻抗改变且接收强度超过参考值时,将电力无线地提供给无线电力接收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感测到对于短信标信号的阻抗改变且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时,增大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方法,其中,所述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是蓝牙通信线路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9.一种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包括:
电力发送器,被构造为发送短信标信号;
无线通信接收器,被构造为确定短程无线通信信道的接收强度;
控制器,被构造为适应性地控制电力发送器,以响应于接收强度的改变来调节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为当接收强度增大时控制电力发送器,以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为当接收强度超过参考值时控制电力发送器,以减小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为当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时控制电力发送器,以增大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为当接收强度等于最小阈值或更小时将短信标信号的间隔设置为无穷大。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所述无线电力发送设备还包括:
谐振器,被构造为基于电力发送器的开关操作而磁耦合到无线电力接收设备;
检测器,被构造为感测谐振器的阻抗的改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为当感测到阻抗改变且接收强度超过参考值时控制电力发送器,以将电力无线地发送给无线电力接收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为当感测到阻抗改变且接收强度等于参考值或更小时控制电力发送器,以保持短信标信号的间隔或增大短信标信号的间隔。
17.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包括:
电力接收器,构造为接收长信标信号和短信标信号,并且与电力接收器的源磁耦合;
无线通信发送器,被构造为在短程无线通信信道中以预定功率级进行广播;
控制器,被构造为响应于长信标信号、接收的无线电力或者长信标信号和接收的无线电力的组合而适应性地控制电力接收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其中,所述电力接收器包括结合到转换器的整流器和开关网络。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发送器还被构造为能够响应于从无线电力发送器接收到短信标信号而按照预定功率级进行广播。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其中,所述电力接收器还被构造为改变对于所接收的无线电力发送设备中的短信标信号的阻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50050933A KR102266079B1 (ko) | 2015-04-10 | 2015-04-10 |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
KR10-2015-0050933 | 2015-04-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59103A true CN106059103A (zh) | 2016-10-26 |
CN106059103B CN106059103B (zh) | 2020-05-19 |
Family
ID=57112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86763.9A Active CN106059103B (zh) | 2015-04-10 | 2016-03-29 | 无线电力传输设备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63102B2 (zh) |
KR (1) | KR102266079B1 (zh) |
CN (1) | CN1060591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40996B1 (ko) * | 2015-04-23 | 2021-12-20 | 주식회사 위츠 |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
US12095525B2 (en) * | 2019-03-03 | 2024-09-17 | Lg Electronic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on basis of out-ban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
WO2024034816A1 (ko) * | 2022-08-09 | 2024-02-1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전력을 무선으로 송신하고 수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9699A (zh) * | 2007-04-30 | 2008-11-05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Ad-hoc网络中的信标调度节点设备、方法及数据发送方法 |
CN103460617A (zh) * | 2011-03-23 | 2013-12-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和用于控制无线电力发送和无线电力接收的方法 |
US20140328331A1 (en) * | 2009-06-19 | 2014-11-06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
US20140347006A1 (en) * | 2013-05-23 | 2014-11-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04285475A (zh) * | 2012-05-03 | 2015-01-14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增强型主动扫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51829B2 (en) | 2003-09-22 | 2010-07-06 | Fujitsu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determination using mini-beacons |
KR20130006326A (ko) * | 2011-07-07 | 2013-01-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전력 전송 및 충전 시스템, 무선 전력 전송 및 충전 시스템의 통신 및 전력 제어 방법 |
KR101339794B1 (ko) | 2011-11-23 | 2013-12-10 | 국방과학연구소 | 애드 혹 네트워크의 비컨 주기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주기 제어 방법 |
JP2014155399A (ja) | 2013-02-13 | 2014-08-25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
KR102083563B1 (ko) * | 2013-07-22 | 2020-03-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의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2015
- 2015-04-10 KR KR1020150050933A patent/KR10226607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
- 2016-03-01 US US15/057,450 patent/US10063102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3-29 CN CN201610186763.9A patent/CN1060591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9699A (zh) * | 2007-04-30 | 2008-11-05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Ad-hoc网络中的信标调度节点设备、方法及数据发送方法 |
US20140328331A1 (en) * | 2009-06-19 | 2014-11-06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
CN103460617A (zh) * | 2011-03-23 | 2013-12-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和用于控制无线电力发送和无线电力接收的方法 |
CN104285475A (zh) * | 2012-05-03 | 2015-01-14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增强型主动扫描 |
US20140347006A1 (en) * | 2013-05-23 | 2014-11-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301218A1 (en) | 2016-10-13 |
US10063102B2 (en) | 2018-08-28 |
CN106059103B (zh) | 2020-05-19 |
KR102266079B1 (ko) | 2021-06-18 |
KR20160121220A (ko) | 2016-10-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67698B (zh) | 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及方法 | |
KR102609567B1 (ko) |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JP6285607B1 (ja) | 容量性近接感知を用いるワイヤレス電力システム | |
US9705569B2 (en) |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US9620996B2 (en) | Wireless charging with multiple power receiving facilities on a wireless device | |
JP6423414B2 (ja) | ワイヤレス充電器の電力性能を拡張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EP3252921B1 (en) |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 |
EP3337010B1 (en) |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 |
ES2699405T3 (es) | Sistemas y procedimientos para detectar características de transmisión inalámbrica de carga | |
US981287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using ferromagnetic material | |
CN103733535B (zh) | 具有多个接收器线圈的无线电力接收器 | |
US9362778B2 (en) |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device charging system having a shared antenna | |
US11133706B2 (en) |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 |
KR102399275B1 (ko) |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EP3093959A1 (en) |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 |
US20160181858A1 (en) |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 |
US20190148980A1 (en) |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with data communication provision | |
CN106059103A (zh) | 无线电力传输设备及方法 | |
US20240291329A1 (en) | Power feed system | |
US20160301241A1 (en) |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US11469625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for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pow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
JP6525730B2 (ja) | 移動体端末および無接点充電器 | |
US20230065772A1 (en) |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external object and method thereof | |
KR20150143146A (ko) | 무선 전력충전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02 Address after: Han Guo Jingjidao Applicant after: Company WITS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