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4849A -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4849A
CN106054849A CN201610648094.2A CN201610648094A CN106054849A CN 106054849 A CN106054849 A CN 106054849A CN 201610648094 A CN201610648094 A CN 201610648094A CN 106054849 A CN106054849 A CN 106054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controller
byte
st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480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4849B (zh
Inventor
李晓博
高海东
王春利
胡博
高林
王林
郭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Xi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Xi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Xi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Xi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480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548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54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4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4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4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4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system universality, reconfigurability, modularit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3Director till display
    • G05B2219/33273DCS distributed, decentralised controlsystem, multiprocess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Abstract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器、工程师站、控制器接入交换机、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两个控制器分别通过两条以太网线连接到控制器接入级交换机,两个控制器组成一个过程站,命名为1号过程站,两个控制器的一个为主卡工作模式,另一个为备卡工作模式,过程站的数量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扩展;工程师站通过以太网线连接到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工程师站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扩展;控制器接入交换机和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通过以太网连接到核心交换机;本发明还公开了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方法;该系统结构简单,生成二进制的组态文件和比较文件,读写速度快,节约空间,提高了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的效率,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厂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分散控制系统是火电厂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系统的配置信息根据电厂控制的需要,经常进行改动,因此控制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能力,目前控制系统的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操作要求高,条件苛刻,下装操作耗时长,稳定性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及方法,该系统结构简单,生成二进制的组态文件和比较文件,读写速度快,节约空间,提高了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的效率,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包括第一控制器FM1、第二控制器FS1、工程师站E1、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S3和核心交换机S1;
所述第一控制器FM1和第二控制器FS1分别通过两条以太网线连接到控制器接入级交换机S2,第一控制器FM1和第二控制器FS1采用相同的控制器,第一控制器FM1和第二控制器FS1,按照第一控制器FM1安装在左侧,第二控制器FS1安装在右侧的关系一起组成一个过程站,命名为1号过程站(#1),两个控制器的一个为主卡工作模式,另一个为备卡工作模式,主备次序根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默认为左侧为主卡即第一控制器FM1为主卡,右侧为备卡即第二控制器FS1为备卡;过程站的数量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扩展,过程站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同1号过程站(#1);
过程站定义,过程站是火电厂控制系统的一个控制单元,配置一对主备冗余的控制器,根据电厂设备的分配配置各种IO卡件;IO卡件是分布式控制系统基本的输入输出模块,分布式控制系统与电厂各种测量仪表的数据交换都通过IO卡件完成,IO卡件包括模拟量输入卡件FAI、模拟量输出卡件FAO、开关量输入卡件FDI、开关量输出卡件FDO和第三方通讯卡件FCM;
工程师站E1通过以太网线连接到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S3,工程师站E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扩展,但是至少配置一台工程师站;扩展工程师站的连接方式和工程师站E1相同;
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和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S3通过以太网连接到核心交换机S1。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方法:
控制器下装操作分为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初始下装将组态文件发送到控制器,在线下装将比较文件发送到控制器,下面对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进行详细说明:
(1)初始下装
组态文件是二进制文件,详细记录和描述了过程站的组成和配置信息,包括IO卡件的配置信息、卡件通道的配置信息、模拟量点(4字节浮点数)和开关量点(1字节整形数,只有两种状态0和1)的配置信息;
组态文件由工程师站E1编译生成,其结构化模型如表1所示,组态文件采用二进制,写入的数据是二进制流,工程师站E1编译生成组态文件的方法和字节顺序如下:第一个字节描述该组态文件所在的过程站号,第二个字节描述该过程站配置的IO卡件总数,接下来为IO卡件信息区,IO卡件信息区包括卡件信息、模拟量数据区和开关量数据区;IO卡件信息区写入该站实际配置的IO卡件数量,前4个字节表示该卡件的索引号,接下来的一个字节表示卡件的类型,下一个字节表示卡件的广播周期,单位为毫秒,接下来描述该卡件下的数据点,按照先模拟量点后开关量点的顺序,写入该卡件的模拟量点总数,如果卡件没有开关量点,则为0,当模拟量点数大于1时,依次按照如下顺序生成每个点的结构:4字节索引号,4字节物理量程上限,4字节物理量程下限,4字节例外报告死区,4字节例外报告最大间隔时间,4字节报警上限1,4字节报警下限1,4字节报警上限2,4字节报警下限2,4字节报警上限3,4字节报警下限3;1字节是否启用标志,0表示不启用,1表示启用;然后写入该卡件的开关量点总数,当开关量点总数大于1时,按照如下顺序生成开关量数据区:4字节索引号,4字节例外报告最大间隔时间,1字节报警定义(1表示启用报警,0表示不启用报警),1字节是否启用标志;按照如上格式,依次写入第二块IO卡件的信息,第三块IO卡件信息,直到所有的IO卡件信息全部写完,生成了该站的组态文件;
表1组态文件的结构化模型
初始下装过程,工程师站E1编译生成组态文件,通过以太网连接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连接成功后,组态文件经过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S3,核心交换机S1和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发送到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第一控制器FM1接收到组态文件后,通过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将组态文件发送到第二控制器FS1;
(2)在线下装
比较文件是二进制文件,记录和描述了过程站当前配置信息相比目前控制器中的配置信息的变化部分,具体包括IO卡件的删除、增加和修改信息,模拟量点的新增和修改信息,开关量点的新增和修改信息;
比较文件由工程师站E1编译生成,比较文件的结构化模型如下表2所示,工程师站E1按照表2的结构编译生成比较文件,比较文件包括卡件的变化信息、模拟量点的变化信息和开关量点的变化信息三部分,卡件的变化信息分为删除、新增和修改三个部分,模拟量点的变化信息包括修改和新增两部分,开关量点的变化信息包括修改和新增两部分;工程师站E1根据当前系统配置的修改情况,结合对应1号过程站#1的组态文件,统计生成比较文件;其生成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并写入1字节删除的IO卡件总数,当删除的IO卡件总数大于0时,依次写入4字节第一块删除的IO卡件索引号,4字节第二块删除的IO卡件索引号,直到4字节最后一块删除的IO卡件索引号,接下来写入1字节新增加的IO卡件总数,当新增加的IO卡件总数大于0时,写入第一块新增卡件索引号(4字节),第一块新增IO卡件类型(1字节),第一块新增IO卡件周期(1字节),按照如上结构,依次写入第二块新增IO卡件信息,直到最后一块,当新增IO卡件信息写入完成后,计算并写入修改的IO卡件总数(1字节),当修改的IO卡件总数大于0时,写入修改的IO卡件索引号(4字节),修改的IO卡件的类型(1字节),IO卡件的广播周期(1字节,单位毫秒),接下来生成模拟量的修改信息区,首先写入模拟量点修改总数(2字节),按照如下顺序生成每个模拟量点的修改:4字节索引号,4字节物理量程上限,4字节物理量程下限,4字节例外报告死区,4字节例外报告最大间隔时间,4字节报警上限1,4字节报警下限1,4字节报警上限2,4字节报警下限2,4字节报警上限3,4字节报警下限3;1字节是否启用标志,0表示不启用,1表示启用,依次写入第二个点,直到最后一个点,修改信息写入完成后,生成新增模拟量点信息,新增模拟量点信息和修改模拟量点信息的结构一致;模拟量点信息生成完成后,生成开关量点信息,开关量点的格式按照先写入修改,然后写入新增,结构如下,4字节索引号,4字节例外报告最大间隔时间,1字节报警定义(1表示启用报警,0表示不启用报警),1字节是否启用标志;
表2比较文件的结构模型
在线下装过程,首先工程师站E1通过以太网连接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然后从第一控制器FM1中读取组态文件到工程师站E1,工程师站E1根据第一控制器FM1中的组态文件以及当前工程师站E1中对1号过程站#1的配置信息,编译生成比较文件,通过以太网连接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连接成功后,比较文件经过工程师接入交换机S3,核心交换机S1和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发送到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第一控制器FM1接收到比较文件后,通过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将比较文件发送到第二控制器FS1。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该系统连接结构简单,安装和施工方便。
2、系统的配置灵活,控制器和工程师站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添加和删除。
3、组态文件和比较文件结构紧凑,占用的存储空间小,显著的降低了对控制器存储资源的消耗。
4、采用了二进制,使得组态文件和比较文件生成速度快,控制器解析组态文件和比较文件的速度高,完成在线下装耗时少,保证了控制系统可以连续可靠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某工程应用和部署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包括第一控制器FM1、第二控制器FS1、工程师站E1、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S3和核心交换机S1;
所述第一控制器FM1和第二控制器FS1分别通过两条以太网线连接到控制器接入级交换机S2,第一控制器FM1和第二控制器FS1采用相同的控制器,型号为FCP01,第一控制器FM1和第二控制器FS1,按照第一控制器FM1安装在左侧,第二控制器FS1安装在右侧的关系一起组成一个过程站,命名为1号过程站(#1),两个控制器的一个为主卡工作模式,另一个为备卡工作模式,主备次序根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默认为左侧为主卡即第一控制器FM1为主卡,右侧为备卡即第二控制器FS1为备卡;过程站的数量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扩展,过程站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同1号过程站(#1);
过程站定义,过程站是火电厂控制系统的一个控制单元,配置一对主备冗余的控制器,根据电厂设备的分配配置各种IO卡件;IO卡件是分布式控制系统基本的输入输出模块,分布式控制系统与电厂各种测量仪表的数据交换都通过IO卡件完成,IO卡件包括模拟量输入卡件FAI、模拟量输出卡件FAO、开关量输入卡件FDI、开关量输出卡件FDO和第三方通讯卡件FCM;
工程师站E1通过以太网线连接到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S3,工程师站E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扩展,但是至少配置一台工程师站;扩展工程师站的连接方式和工程师站E1相同,例如某工程配置三台工程师站分别是工程师站E1、第二工程师站E2和第三工程师站E3。
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和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S3通过以太网连接到核心交换机S1。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方法:
控制器下装操作分为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初始下装将组态文件发送到控制器,在线下装将比较文件发送到控制器,下面对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进行详细说明:
(1)初始下装
组态文件是二进制文件,详细记录和描述了过程站的组成和配置信息,包括IO卡件的配置信息、卡件通道的配置信息、模拟量点(4字节浮点数)和开关量点(1字节整形数,只有两种状态0和1)的配置信息;
组态文件由工程师站E1编译生成,其结构化模型如表1所示,组态文件采用二进制,写入的数据是二进制流,工程师站E1编译生成组态文件的方法和字节顺序如下:第一个字节描述该组态文件所在的过程站号,例如1号过程站其第一个字节为1,第二个字节描述该过程站配置的IO卡件总数,接下来为IO卡件信息区,IO卡件信息区包括卡件信息、模拟量数据区和开关量数据区;IO卡件信息区写入1字节该站(例如1号站)实际配置的IO卡件数量,前4个字节表示该卡件的索引号,接下来的一个字节表示卡件的类型,下一个字节表示卡件的广播周期,单位为毫秒,接下来描述该卡件下的数据点,按照先模拟量点后开关量点的顺序,写入该卡件的模拟量点总数,如果卡件没有开关量点,则为0,当模拟量点数大于1时,依次按照如下顺序生成每个点的结构:4字节索引号,4字节物理量程上限,4字节物理量程下限,4字节例外报告死区,4字节例外报告最大间隔时间,4字节报警上限1,4字节报警下限1,4字节报警上限2,4字节报警下限2,4字节报警上限3,4字节报警下限3;1字节是否启用标志,0表示不启用,1表示启用;然后写入该卡件的开关量点总数,当开关量点总数大于1时,按照如下顺序生成开关量数据区:4字节索引号,4字节例外报告最大间隔时间,1字节报警定义(1表示启用报警,0表示不启用报警),1字节是否启用标志;按照如上格式,依次写入第二块IO卡件的信息,第三块IO卡件信息,直到所有的IO卡件信息全部写完,生成了该站的组态文件;
初始下装过程,工程师站E1编译生成组态文件,通过以太网连接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连接成功后,组态文件经过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S3,核心交换机S1和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发送到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第一控制器FM1接收到组态文件后,通过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将组态文件发送到第二控制器FS1;
(2)在线下装
比较文件是二进制文件,记录和描述了过程站当前配置信息相比目前控制器中的配置信息的变化部分,具体包括IO卡件的删除、增加和修改信息,模拟量点的新增和修改信息,开关量点的新增和修改信息;
比较文件由工程师站E1编译生成,比较文件的结构化模型如下表2所示,工程师站E1按照表2的结构编译生成比较文件,比较文件包括卡件的变化信息、模拟量点的变化信息和开关量点的变化信息三部分,卡件的变化信息分为删除、新增和修改三个部分,模拟量点的变化信息包括修改和新增两部分,开关量点的变化信息包括修改和新增两部分;工程师站E1根据当前系统配置的修改情况,结合对应1号过程站#1的组态文件,统计生成比较文件;其生成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并写入1字节删除的IO卡件总数,当删除的IO卡件总数大于0时,依次写入4字节第一块删除的IO卡件索引号,4字节第二块删除的IO卡件索引号,直到4字节最后一块删除的IO卡件索引号,接下来写入1字节新增加的IO卡件总数,当新增加的IO卡件总数大于0时,写入第一块新增卡件索引号(4字节),第一块新增IO卡件类型(1字节),第一块新增IO卡件周期(1字节),按照如上结构,依次写入第二块新增IO卡件信息,直到最后一块,当新增IO卡件信息写入完成后,计算并写入修改的IO卡件总数(1字节),当修改的IO卡件总数大于0时,写入修改的IO卡件索引号(4字节),修改的IO卡件的类型(1字节),IO卡件的广播周期(1字节,单位毫秒),接下来生成模拟量的修改信息区,首先写入模拟量点修改总数(2字节),按照如下顺序生成每个模拟量点的修改:4字节索引号,4字节物理量程上限,4字节物理量程下限,4字节例外报告死区,4字节例外报告最大间隔时间,4字节报警上限1,4字节报警下限1,4字节报警上限2,4字节报警下限2,4字节报警上限3,4字节报警下限3;1字节是否启用标志,0表示不启用,1表示启用,依次写入第二个点,直到最后一个点,修改信息写入完成后,生成新增模拟量点信息,新增模拟量点信息和修改模拟量点信息的结构一致;模拟量点信息生成完成后,生成开关量点信息,开关量点的格式按照先写入修改,然后写入新增,结构如下,4字节索引号,4字节例外报告最大间隔时间,1字节报警定义(1表示启用报警,0表示不启用报警),1字节字节是否启用标志;
在线下装过程,首先工程师站E1通过以太网连接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然后从第一控制器FM1中读取组态文件到工程师站E1,工程师站E1根据第一控制器FM1中的组态文件以及当前工程师站E1中对1号过程站#1的配置信息,编译生成比较文件,通过以太网连接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连接成功后,比较文件经过工程师接入交换机S3,核心交换机S1和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发送到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第一控制器FM1接收到比较文件后,通过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将比较文件发送到第二控制器FS1。
如附图2所示,现场工程实施和部署的结构图,图中的控制系统设计和部署了一个过程控制站,站号#33,该站配置一主一备两块FCP01,同时配置FAI模件和FDO模件。通过应用层交换机,控制层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构成了以太网的三级网络拓扑结构,系统配备了两台工程师站分别是工程师站1和工程师站2。控制系统的详细配置信息描述如下:左侧控制器FCP01地址为192.168.1.33,右侧控制器FCP01地址为192.168.1.83,两台工程师站的地址分别为192.168.1.101和192.168.1.102。根据工程配置,可以在工程师站1或者工程师站2生成初始组态文件或者比较文件,然后执行初始下装或者在线下装,将配置信息或者更改信息下装到#33过程控制器运行。

Claims (4)

1.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器(FM1)、第二控制器(FS1)、工程师站(E1)、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S3)和核心交换机(S1);
所述第一控制器(FM1)和第二控制器(FS1)分别通过两条以太网线连接到控制器接入级交换机S2,第一控制器(FM1)和第二控制器(FS1)采用相同的控制器;第一控制器(FM1)和第二控制器(FS1),按照第一控制器(FM1)安装在左侧,第二控制器(FS1)安装在右侧的关系一起组成一个过程站,命名为1号过程站(#1),两个控制器的一个为主卡工作模式,另一个为备卡工作模式,主备次序根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默认为左侧为主卡即第一控制器(FM1)为主卡,右侧为备卡即第二控制器(FS1)为备卡;过程站的数量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扩展,过程站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同1号过程站(#1);
过程站定义,过程站是火电厂控制系统的一个控制单元,配置一对主备冗余的控制器,根据电厂设备的分配配置各种IO卡件;IO卡件是分布式控制系统基本的输入输出模块,分布式控制系统与电厂各种测量仪表的数据交换都通过IO卡件完成,IO卡件包括模拟量输入卡件(FAI)、模拟量输出卡件(FAO)、开关量输入卡件(FDI)、开关量输出卡件(FDO)和第三方通讯卡件(FCM);
工程师站(E1)通过以太网线连接到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S3),工程师站(E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扩展,但是至少配置一台工程师站;扩展工程师站的连接方式和工程师站(E1)相同;
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和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S3)通过以太网连接到核心交换机(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FM1)和第二控制器(FS1)的型号为FCP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师站(E1)配备三台。
4.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器下装操作分为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初始下装将组态文件发送到控制器,在线下装将比较文件发送到控制器,下面对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进行详细说明:
(1)初始下装
组态文件是二进制文件,详细记录和描述了过程站的组成和配置信息,包括IO卡件的配置信息、卡件通道的配置信息、模拟量点和开关量点的配置信息;
组态文件由工程师站(E1)编译生成,其结构化模型如表1所示,组态文件采用二进制,写入的数据是二进制流,工程师站(E1)编译生成组态文件的方法和字节顺序如下:第一个字节描述该组态文件所在的过程站号,第二个字节描述该过程站配置的IO卡件总数,接下来为IO卡件信息区,IO卡件信息区包括卡件信息、模拟量数据区和开关量数据区;IO卡件信息区写入该站实际配置的IO卡件数量,前4个字节表示该卡件的索引号,接下来的一个字节表示卡件的类型,下一个字节表示卡件的广播周期,单位为毫秒,接下来描述该卡件下的数据点,按照先模拟量点后开关量点的顺序,写入该卡件的模拟量点总数,如果卡件没有开关量点,则为0,当模拟量点数大于1时,依次按照如下顺序生成每个点的结构:4字节索引号,4字节物理量程上限,4字节物理量程下限,4字节例外报告死区,4字节例外报告最大间隔时间,4字节报警上限1,4字节报警下限1,4字节报警上限2,4字节报警下限2,4字节报警上限3,4字节报警下限3;1字节是否启用标志,0表示不启用,1表示启用;然后写入该卡件的开关量点总数,当开关量点总数大于1时,按照如下顺序生成开关量数据区:4字节索引号,4字节例外报告最大间隔时间,1字节报警定义,1字节是否启用标志;按照如上格式,依次写入第二块IO卡件的信息,第三块IO卡件信息,直到所有的IO卡件信息全部写完,生成了该站的组态文件;
表1 组态文件的结构化模型
初始下装过程,工程师站(E1)编译生成组态文件,通过以太网连接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连接成功后,组态文件经过工程师站接入交换机(S3),核心交换机(S1)和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发送到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第一控制器(FM1)接收到组态文件后,通过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将组态文件发送到第二控制器(FS1);
(2)在线下装
比较文件是二进制文件,记录和描述了过程站当前配置信息相比目前控制器中的配置信息的变化部分,具体包括IO卡件的删除、增加和修改信息,模拟量点的新增和修改信息,开关量点的新增和修改信息;
比较文件由工程师站(E1)编译生成,比较文件的结构化模型如下表2所示,工程师站(E1)按照表2的结构编译生成比较文件,比较文件包括卡件的变化信息、模拟量点的变化信息和开关量点的变化信息三部分,卡件的变化信息分为删除、新增和修改三个部分,模拟量点的变化信息包括修改和新增两部分,开关量点的变化信息包括修改和新增两部分;工程师站(E1)根据当前系统配置的修改情况,结合对应1号过程站(#1)的组态文件,统计生成比较文件;其生成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并写入1字节删除的IO卡件总数,当删除的IO卡件总数大于0时,依次写入4字节第一块删除的IO卡件索引号,4字节第二块删除的IO卡件索引号,直到4字节最后一块删除的IO卡件索引号,接下来写入1字节新增加的IO卡件总数,当新增加的IO卡件总数大于0时,写入第一块新增卡件索引号,第一块新增IO卡件类型,第一块新增IO卡件周期,按照如上结构,依次写入第二块新增IO卡件信息,直到最后一块,当新增IO卡件信息写入完成后,计算并写入修改的IO卡件总数,当修改的IO卡件总数大于0时,写入修改的IO卡件索引号,修改的IO卡件的类型,IO卡件的广播周期,接下来生成模拟量的修改信息区,首先写入模拟量点修改总数,按照如下顺序生成每个模拟量点的修改:4字节索引号,4字节物理量程上限,4字节物理量程下限,4字节例外报告死区,4字节例外报告最大间隔时间,4字节报警上限1,4字节报警下限1,4字节报警上限2,4字节报警下限2,4字节报警上限3,4字节报警下限3;1字节是否启用标志,0表示不启用,1表示启用,依次写入第二个点,直到最后一个点,修改信息写入完成后,生成新增模拟量点信息,新增模拟量点信息和修改模拟量点信息的结构一致;模拟量点信息生成完成后,生成开关量点信息,开关量点的格式按照先写入修改,然后写入新增,结构如下,4字节索引号,4字节例外报告最大间隔时间,1字节报警定义,1字节是否启用标志;
表2 比较文件的结构模型
在线下装过程,首先工程师站(E1)通过以太网连接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然后从第一控制器(FM1)中读取组态文件到工程师站(E1),工程师站(E1)根据第一控制器(FM1)中的组态文件以及当前工程师站(E1)中对1号过程站(#1)的配置信息,编译生成比较文件,通过以太网连接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连接成功后,比较文件经过工程师接入交换机(S3),核心交换机(S1)和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发送到1号过程站(#1)的第一控制器(FM1),第一控制器(FM1)接收到比较文件后,通过控制器接入交换机(S2)将比较文件发送到第二控制器(FS1)。
CN201610648094.2A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方法 Active CN1060548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48094.2A CN106054849B (zh)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48094.2A CN106054849B (zh)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4849A true CN106054849A (zh) 2016-10-26
CN106054849B CN106054849B (zh) 2018-05-08

Family

ID=57481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48094.2A Active CN106054849B (zh)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548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0229A (zh) * 2021-05-06 2021-08-06 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在线式i/o无扰组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3337B (zh) * 2019-03-20 2021-03-02 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在核安全级dcs系统中基于tcp协议的下装通讯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2157A (zh) * 2010-12-27 2011-07-13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保持原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冗余架构控制系统和方法
US20130173024A1 (en) * 2012-01-03 2013-07-04 William Robert Pettigrew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 system redundancy
CN203720605U (zh) * 2013-10-09 2014-07-16 国家电网公司 对分散控制系统的协调控制品质进行优化的设备系统
CN104122869A (zh) * 2014-07-25 2014-10-2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集成外接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699055A (zh) * 2015-02-13 2015-06-1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现场总线控制器及方法
CN205899364U (zh) * 2016-08-09 2017-01-18 西安西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2157A (zh) * 2010-12-27 2011-07-13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保持原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冗余架构控制系统和方法
US20130173024A1 (en) * 2012-01-03 2013-07-04 William Robert Pettigrew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 system redundancy
CN203720605U (zh) * 2013-10-09 2014-07-16 国家电网公司 对分散控制系统的协调控制品质进行优化的设备系统
CN104122869A (zh) * 2014-07-25 2014-10-2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集成外接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699055A (zh) * 2015-02-13 2015-06-1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现场总线控制器及方法
CN205899364U (zh) * 2016-08-09 2017-01-18 西安西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0229A (zh) * 2021-05-06 2021-08-06 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在线式i/o无扰组态方法
CN113220229B (zh) * 2021-05-06 2023-02-28 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在线式i/o无扰组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4849B (zh) 201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9281A (zh) 基于Unity动态生成的智能站三维场景仿真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5306298A (zh) 基于整车网络的远程无线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5006017A (zh) 基于Unity动态技术生成三维场景仿真方法
CN107025344A (zh) 一种用于配电dts的配电自动化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
CN105335570A (zh) 一种基于元器件管脚连接关系进行网表比较的方法
CN107678356A (zh) 基于fpga芯片平台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仿真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3281226B (zh) 一种基于tcn的mvb总线设备地址配置系统及其方法
CN106406266A (zh) 一种模拟由核电站dcs系统控制的设备的方法
CN105204420A (zh) 抽水蓄能机组运行流程及故障查找培训系统及方法
CN106054849A (zh)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及方法
CN112770285B (zh) 基于5g网络的数字孪生工厂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5137928A (zh) 一种全自动化生产线数据采集方法及其系统
CN105929277A (zh) 一种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方案标准化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205899364U (zh) 一种控制器初始下装和在线下装系统结构
CN104504168A (zh) 一种电网仿真计算结果沙盘动态展示方法及其系统
CN105204485A (zh) 数字电力稳控系统测试仪
CN103699016A (zh) 全范围模拟数字化控制系统初始工况的生成方法
JP5285461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構造
CN105243248A (zh) 用于psd-bpa仿真的厂站主接线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5511442A (zh) 人机交互系统和方法、及消防车
CN108227644A (zh) 一种设备替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5322541B (zh) 一种变电站仿真潮流计算方法
CN212391726U (zh) 一种基于双缓冲区的分布式控制器数据库下装结构
Chen et al. 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topology formulation and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using homeomorphism transformation
CN104765616B (zh) 一种自动生成io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