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2688B - 一种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2688B
CN106042688B CN201610219796.9A CN201610219796A CN106042688B CN 106042688 B CN106042688 B CN 106042688B CN 201610219796 A CN201610219796 A CN 201610219796A CN 106042688 B CN106042688 B CN 1060426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arc groove
movable block
management serv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97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42688A (zh
Inventor
郑林欣
张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197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26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2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2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42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2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36Details
    • B41K1/38Inking devices; Stamp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36Deta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印章系统包括印章本体和管理服务器,所述印章本体的印面外缘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被分成若干个弧形凹槽,每个弧形凹槽内都设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活动块和能带动活动块伸入伸出弧形凹槽的伸缩机构,每个活动块底面的形状不同,所述印章本体上还设有控制器、存储单元、按键组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伸缩机构、存储单元、按键组和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管理服务器无线连接。本发明在盖出的印戳上附有防伪信息,能够有效防止印章被伪造。

Description

一种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印章在日常商业活动中应用广泛,在公司业务往来,以及各种申报、审批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印章。现有的印章一般都比较简单,只是刻上单位名称。由于利益驱动,现实中非法分子模仿真印章制作假印章,假印章盖在文件上,文件接收方几乎无法通过肉眼识别出该印戳是到底是官方的合法印章盖的还是仿冒的假印章盖的,给印章主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也给他人带来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印章容易伪造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其在盖出的印戳上附有防伪信息,能够有效防止印章被伪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印章系统,包括印章本体和管理服务器,所述印章本体的印面外缘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被分成若干个弧形凹槽,每个弧形凹槽内都设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活动块和能带动活动块伸入伸出弧形凹槽的伸缩机构,每个活动块底面的形状不同,所述印章本体上还设有控制器、存储单元、按键组、无线通信模块和GPS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伸缩机构、存储单元、按键组、无线通信模块和GPS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管理服务器无线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印面上刻有单位名称等印章内容。印面外缘的环形凹槽被挡板隔成N个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用于印制防伪码。
需要在文件上盖章时,通过按键组发出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按键组的触发信号后,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N位二进制防伪码,通过GPS模块获取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该N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印章单位名称,印章权限人姓名、产生N位二进制防伪码的时间及地理位置)绑定,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绑定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存储该N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
N的数值与印章本体上弧形凹槽的数量相同。每个弧形凹槽分别对应N位二进制防伪码的一个比特位,按照顺时针方向每个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1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伸出,使活动块底面与印面位于同一平面;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缩回弧形凹槽内。印章本体盖在文件上时,伸出的活动块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1,缩回的活动块没有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0。
需要验证印章本体盖的印戳时,使用智能手机采集印戳图像,并将其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对印戳图像进行识别,由于每个活动块底面的形状不同,可以根据活动块印迹的形状确定该印迹所在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从而确定印戳图像上所有弧形凹槽印迹对应的比特位。如果弧形凹槽印迹内有活动块印迹,则该弧形凹槽印迹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1,如果弧形凹槽印迹内没有活动块印迹,则该弧形凹槽印迹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管理服务器根据印戳图像上每个弧形凹槽位置是否有活动块印迹识别出N位二进制防伪码,并根据N位二进制防伪码查找出对应的印章信息,并将该印章信息发送到智能手机。
用户根据智能手机上显示的印章单位名称,印章权限人姓名、产生N位二进制防伪码的时间(即盖章时间)及地理位置判断文件上的印戳是否是真的。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印章被伪造,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凹槽被等分成若干个弧形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块底面材料与印面材料相同。
作为优选,每个弧形凹槽内还都设有能带动活动机构水平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移动机构可带动活动机构远离印面或靠近印面,每个弧形凹槽对应两个比特位,靠近印面一侧对应一个比特位,远离印面一侧对应另一个比特位。印章本体盖出的印戳中,靠近印面一侧的活动块印迹和远离印面一侧的活动块印迹分别对应两个不同比特位的数值1,活动块在弧形凹槽不同位置对应的比特位不同,增加二进制防伪码的比特位。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连接活动块的连杆和驱动连杆伸缩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驱动模块为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印章本体上还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印章系统的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需要盖章时,通过按键组发出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按键组的触发信号后,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N位二进制防伪码,并将该N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绑定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存储该N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
N的数值与印章本体上弧形凹槽的数量相同,每个弧形凹槽对应N位二进制防伪码的一个比特位,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1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伸出,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缩回弧形凹槽内,印章本体盖在文件上时,伸出的活动块在文件上留下印迹,缩回的活动块不在文件上留下印迹;
S2:需要验证印章本体盖的印戳时,使用移动智能终端采集印戳图像,并将其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对印戳图像进行识别,根据印戳图像上每个弧形凹槽位置是否有活动块印迹识别出N位二进制防伪码,并根据N位二进制防伪码查找出对应的印章信息,并将印章信息发送到移动智能终端。
作为优选,所述印章信息包括印章单位名称、印章权限人姓名和产生N位二进制防伪码的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印章信息还包括盖章文件名称和盖章文件接受者名称,管理服务器或移动智能终端可与印章本体通信修改印章权限人姓名、盖章文件名称和盖章文件接受者名称。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控制器接收到按键组的触发信号后执行以下步骤:控制器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24位二进制防伪码,通过GPS模块获取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该地理位置信息、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绑定,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绑定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印章权限人姓名查找出对应的预先存储的印章地理位置范围,管理服务器判断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在预先存储的印章地理位置范围内,如果在范围内,管理服务器存储该N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否则,管理服务器不存储该N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防止印章被他人盗用,或者丢失被他人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盖出的印戳上附有防伪信息,能够有效防止印章被伪造。(2)有效防止印章被他人盗用,或者丢失被他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环形凹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电路原理连接框图;
图4是活动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印章本体,2、管理服务器,3、弧形凹槽,4、活动块,5、伸缩机构,6、控制器,7、存储单元,8、按键组,9、无线通信模块,10、印面,11、移动机构,12、驱动模块,13、语音输出模块,14、指示灯,15、指纹识别模块,16、储油墨垫,17、光敏印垫,18、语音识别模块,19、GPS模块,20、连杆,21、智能手机,22、显示屏,23、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印章本体1和管理服务器2,印章本体1的印面10外缘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被等分成24个弧形凹槽3,每个弧形凹槽3内都设有活动机构,活动机构包括活动块4和能带动活动块4伸入伸出弧形凹槽3的伸缩机构5,每个活动块4底面的形状不同,印章本体1上还设有控制器6、存储单元7、按键组8、无线通信模块9、语音输出模块13、指示灯14、GPS模块19和显示屏22,控制器6分别与伸缩机构5、存储单元7、按键组8、无线通信模块9、语音输出模块13、指示灯14、GPS模块19和显示屏22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9通过无线网络与管理服务器2无线连接。用户的智能手机21能与无线通信模块9和管理服务器2无线通信。
如图4所示,伸缩机构5包括连接活动块4的连杆20和驱动连杆20伸缩的驱动模块12,驱动模块12与控制器6电连接,驱动模块12为直线电机。活动块4与伸缩机构5可拆卸连接,便于损坏后更换。
相邻弧形凹槽通过隔板隔开,隔板底面材料、活动块底面材料与印面材料相同。印面上刻有单位名称等印章内容,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用于印制防伪码。
需要在文件上盖章时,通过按键组发出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按键组的触发信号后,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24位二进制防伪码,通过GPS模块获取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印章单位名称、印章权限人姓名、产生24位二进制防伪码的时间及地理位置)绑定,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绑定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
每个弧形凹槽分别对应24位二进制防伪码的一个比特位,按照顺时针方向每个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1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伸出,使活动块底面与印面位于同一平面;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缩回弧形凹槽内。印章本体盖在文件上时,伸出的活动块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1,缩回的活动块没有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0。当控制器控制活动块运动到位后,语音输出模块可输出语音提示或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用户可使用印章本体盖章。
需要验证印章本体盖的印戳时,使用智能手机采集印戳图像,并将其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对印戳图像进行识别,由于每个活动块底面的形状不同,可以根据活动块印迹的形状确定该印迹所在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从而确定所有印戳图像上所有弧形凹槽印迹对应的比特位。如果弧形凹槽印迹内有活动块印迹,则该弧形凹槽印迹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1,如果弧形凹槽印迹内没有活动块印迹,则该弧形凹槽印迹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管理服务器根据印戳图像上每个弧形凹槽位置是否有活动块印迹识别出24位二进制防伪码,并根据24位二进制防伪码查找出对应的印章信息,并将该印章信息发送到智能手机。
用户根据智能手机上显示的印章单位名称、印章权限人姓名、产生24位二进制防伪码的时间(即盖章时间)及地理位置判断文件上的印戳是否是真的。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印章被伪造,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印章信息还包括盖章文件名称和盖章文件接受者名称,管理服务器或移动智能终端可与印章本体通信添加、修改印章权限人姓名、盖章文件名称和盖章文件接受者名称。
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的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需要盖章时,通过按键组发出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按键组的触发信号后,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24位二进制防伪码,并将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绑定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
每个弧形凹槽对应24位二进制防伪码的一个比特位,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1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伸出,使活动块底面与印面位于同一平面,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缩回弧形凹槽内,印章本体盖在文件上时,伸出的活动块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1,缩回的活动块不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0;当控制器控制活动块运动到位后,语音输出模块可输出语音提示或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用户可使用印章本体盖章;
S2:需要验证印章本体盖的印戳时,使用智能手机采集印戳图像,并将其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对印戳图像进行识别,根据印戳图像上每个弧形凹槽位置是否有活动块印迹识别出24位二进制防伪码,并根据24位二进制防伪码查找出对应的印章信息,并将印章信息发送到移动智能终端。
印章信息包括印章单位名称、印章权限人姓名、盖章文件名称、盖章文件接受者名称和产生N位二进制防伪码的时间及地理位置,管理服务器或移动智能终端可与印章本体通信修改印章权限人姓名、盖章文件名称和盖章文件接受者名称。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的防伪方法,步骤S1:需要盖章时,通过按键组发出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按键组的触发信号后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24位二进制防伪码,通过GPS模块获取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该地理位置信息、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绑定,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绑定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印章权限人姓名查找出对应的预先存储的印章地理位置范围,管理服务器判断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在预先存储的印章地理位置范围内,如果在范围内,管理服务器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否则,管理服务器不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并发送验证失败信息到印章本体,印章本体上对应指示灯点亮,显示存储失败;
每个弧形凹槽对应24位二进制防伪码的一个比特位,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1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伸出,使活动块底面与印面位于同一平面,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缩回弧形凹槽内,印章本体盖在文件上时,伸出的活动块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1,缩回的活动块不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0。其余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防止印章被他人盗用,或者印章丢失被他人使用。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如图1所示,印章本体1上还设有指纹识别模块15,指纹识别模块15与控制器6电连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的防伪方法,步骤S1:需要盖章时,通过按键组发出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按键组的触发信号后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24位二进制防伪码,通过指纹识别模块识别盖章人指纹,并将盖章人指纹、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绑定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印章权限人姓名查找出对应的预先存储的印章权限人指纹,并将接收的盖章人指纹与预先存储的印章权限人指纹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管理服务器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否则,管理服务器不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并发送验证失败信息到印章本体,印章本体上对应指示灯点亮,显示存储失败。
每个弧形凹槽对应24位二进制防伪码的一个比特位,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1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伸出,使活动块底面与印面位于同一平面,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缩回弧形凹槽内,印章本体盖在文件上时,伸出的活动块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1,缩回的活动块不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0。其余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防止印章被他人盗用,或者丢失被他人使用。
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印章本体1上还设有语音识别模块18,语音识别模块18与控制器6电连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的防伪方法,步骤S1:需要盖章时,通过按键组发出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按键组的触发信号后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24位二进制防伪码,通过语音识别模块识别盖章人语音口令,并将盖章人语音口令、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绑定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印章权限人姓名查找出对应的预先存储的印章权限人语音口令,并将接收的盖章人语音口令与预先存储的印章权限人语音口令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管理服务器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否则,管理服务器不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并发送验证失败信息到印章本体,印章本体上对应指示灯点亮,显示存储失败。
每个弧形凹槽对应24位二进制防伪码的一个比特位,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伸出,使活动块底面与印面位于同一平面,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缩回弧形凹槽内,印章本体盖在文件上时,伸出的活动块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1,缩回的活动块不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0。其余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防止印章被他人盗用,或者丢失被他人使用。
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如图4所示,活动块4的底面包括内层的储油墨垫16和外层的光敏印垫17,每个活动块4上的储油墨垫16存储有不同颜色的光敏印油,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储油墨垫和光敏印垫组成一个小型光敏印章,活动块无需沾染印泥,便于盖出的印戳图像识别。
实施例6: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如图4所示,每个弧形凹槽3内还都设有能带动活动机构水平移动的移动机构11,移动机构11与控制器6电连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移动机构可带动活动机构远离印面或靠近印面,每个弧形凹槽对应两个比特位,靠近印面一侧对应一个比特位,远离印面一侧对应另一个比特位。印章本体盖出的印戳中,靠近印面一侧的活动块印迹和远离印面一侧的活动块印迹分别对应两个不同比特位的数值1,活动块在弧形凹槽不同位置对应的比特位不同,增加二进制防伪码的比特位。
实施例7: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印章本体1内设有检测印面10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23与控制器6电连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印章本体在文件上盖章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并将其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24位二进制防伪码,按照24位二进制防伪码控制对应的活动块伸出,伸出的活动块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1。同时,控制器通过GPS模块获取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印章单位名称、印章权限人姓名、产生24位二进制防伪码的时间及地理位置)绑定,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绑定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产生24位二进制防伪码的时间即为盖章时间。通过压力传感器触发代替按键触发,使用更方便,产生的24位二进制防伪码实际就是盖章时间,盖章时间记录更精确。
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的防伪方法,步骤S1:印章本体在文件上盖章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并将其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压力信号后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24位二进制防伪码,通过GPS模块获取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该地理位置信息、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绑定,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绑定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印章权限人姓名查找出对应的预先存储的印章地理位置范围,管理服务器判断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在预先存储的印章地理位置范围内,如果在范围内,管理服务器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并发送验证成功信息到印章本体,印章本体上对应指示灯点亮,显示存储成功,否则,管理服务器不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并发送验证失败信息到印章本体,印章本体上对应指示灯点亮,显示存储失败;
每个弧形凹槽对应24位二进制防伪码的一个比特位,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1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伸出,使活动块底面与印面位于同一平面,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缩回弧形凹槽内,印章本体盖在文件上时,伸出的活动块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1,缩回的活动块不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0。其余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防止印章被他人盗用,或者印章丢失被他人使用。
实施例8: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印章本体1内设有检测印面10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23与控制器6电连接,印章本体1上还设有指纹识别模块15,指纹识别模块15与控制器6电连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一种印章系统的防伪方法,步骤S1:盖章人大拇指按在指纹识别模块处盖章,印章本体盖在文件上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并将其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压力信号后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24位二进制防伪码,通过指纹识别模块识别盖章人指纹,并将盖章人指纹、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绑定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印章权限人姓名查找出对应的预先存储的印章权限人指纹,并将接收的盖章人指纹与预先存储的印章权限人指纹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管理服务器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并发送验证成功信息到印章本体,印章本体上对应指示灯点亮,显示存储成功,否则,管理服务器不存储该24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并发送验证失败信息到印章本体,印章本体上对应指示灯点亮,显示存储失败。
每个弧形凹槽对应24位二进制防伪码的一个比特位,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1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伸出,使活动块底面与印面位于同一平面,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缩回弧形凹槽内,印章本体盖在文件上时,伸出的活动块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1,缩回的活动块不在文件上留下印迹,代表对应比特位数值为0。其余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4)

1.一种印章系统的防伪方法,印章系统包括印章本体(1)和管理服务器(2),所述印章本体(1)的印面(10)外缘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被分成若干个弧形凹槽(3),每个弧形凹槽(3)内都设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活动块(4)和能带动活动块(4)伸入伸出弧形凹槽(3)的伸缩机构(5),每个活动块(4)底面的形状不同,所述印章本体(1)上还设有控制器(6)、存储单元(7)、按键组(8)、无线通信模块(9)和GPS模块(19),所述控制器(6)分别与伸缩机构(5)、存储单元(7)、按键组(8)、无线通信模块(9)和GPS模块(19)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9)通过无线网络与管理服务器(2)无线连接,每个弧形凹槽(3)内还都设有能带动活动机构水平移动的移动机构(11),所述移动机构(11)与控制器(6)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需要盖章时,通过按键组发出触发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按键组的触发信号后,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N位二进制防伪码,并将该N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绑定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存储该N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
N的数值与印章本体上弧形凹槽的数量相同,每个弧形凹槽对应N位二进制防伪码的一个比特位,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1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伸出,当该弧形凹槽对应的比特位数值为0时,控制器控制该弧形凹槽内的活动块缩回弧形凹槽内,印章本体盖在文件上时,伸出的活动块在文件上留下印迹,缩回的活动块不在文件上留下印迹;
S2:需要验证印章本体盖的印戳时,使用移动智能终端采集印戳图像,并将其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对印戳图像进行识别,根据印戳图像上每个弧形凹槽位置是否有活动块印迹识别出N位二进制防伪码,并根据N位二进制防伪码查找出对应的印章信息,并将印章信息发送到移动智能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章系统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信息包括印章单位名称、印章权限人姓名和产生N位二进制防伪码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章系统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信息还包括盖章文件名称和盖章文件接受者名称,管理服务器或移动智能终端可与印章本体通信修改印章权限人姓名、盖章文件名称和盖章文件接受者名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印章系统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控制器接收到按键组的触发信号后执行以下步骤:控制器通过随机函数产生一个N位二进制防伪码,通过GPS模块获取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该地理位置信息、N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印章信息绑定,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绑定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印章权限人姓名查找出对应的预先存储的印章地理位置范围,管理服务器判断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在预先存储的印章地理位置范围内,如果在范围内,管理服务器存储该N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否则,管理服务器不存储该N位二进制防伪码和对应的印章信息。
CN201610219796.9A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Active CN106042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9796.9A CN106042688B (zh)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9796.9A CN106042688B (zh)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2688A CN106042688A (zh) 2016-10-26
CN106042688B true CN106042688B (zh) 2018-08-07

Family

ID=57484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9796.9A Active CN106042688B (zh)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426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8855B (zh) * 2017-08-22 2023-11-17 上海矽感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印章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24490A1 (de) * 1990-08-02 1992-02-06 Johannes Buck Stempel- bzw. abdruckvorrichtung fuer daten, ziffern, zeichen und dergleichen
CN2352347Y (zh) * 1998-07-21 1999-12-08 覃安富 带钢印、花纹防伪的印章
CN2411113Y (zh) * 1999-11-22 2000-12-20 张德钦 防伪印章
CN2931126Y (zh) * 2006-04-18 2007-08-08 孔国强 一种自动编码印章
CN101839093B (zh) * 2010-02-08 2014-04-09 姚东斌 一种防盗盖印章控制系统
CN202016270U (zh) * 2010-12-14 2011-10-26 四川大学 一种物联网用印章
CN103085513B (zh) * 2013-01-30 2016-05-25 北京科富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伪码的印章
CN103085512B (zh) * 2013-01-30 2016-05-25 北京科富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印章
CN103870932B (zh) * 2014-03-17 2018-04-10 娲石水泥集团武汉万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公章及使用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2688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2684B (zh) 一种物联网防伪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CN106042685B (zh) 一种防伪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CN106056184B (zh) 一种安全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CN201646016U (zh) 一种防伪印章装置
US20080002882A1 (en) Brand protection and product autentication using portable devices
CN105447794A (zh)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
CN108038529A (zh) 一种带图像的圆形二维码生成及读取的方法
CN102685315A (zh) 利用手机客户端进行产品防伪查询的方法及系统
CN106042688B (zh) 一种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CN109510813A (zh) 一种基于可变二维码的授权验证方法及系统
CN207068045U (zh) 一种数码防伪系统
CN108509992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印章印文智能化识别防伪方法
CN102054183A (zh)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和数字水印的产品防伪系统及方法
CN106064535B (zh) 一种电子防伪印章系统及防伪方法
CN107909133B (zh) 二维码生成方法、二维码解码方法以及终端
US10686963B1 (en) Encoding and decoding digital signals in conductive ink structures
CN207269232U (zh) 印章一体机
CN207473665U (zh) 一种适用于透明塑料包装盒的防伪系统
US20160142713A1 (en) Description Encoding/decoding of information from a graphic information unit
CN116663594A (zh) 环形码、编码方法、识别环形码的方法、环形码的应用方法、印章及电子文件
KR102140312B1 (ko) 위변조 방지를 위한 nfc qr 코드 라벨 및 nfc qr 코드 라벨의 제조 방법
CN206544698U (zh) 一种包含分离式查验信息的包装物
CN107944878A (zh) 一种防伪信息的验证方法、采集设备以及服务器
CN102819801A (zh) 一种针对防伪设备的验伪系统和方法
CN106650868A (zh) 可视化图形符号编码的真伪检验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