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0527A - 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0527A
CN106040527A CN201610367947.5A CN201610367947A CN106040527A CN 106040527 A CN106040527 A CN 106040527A CN 201610367947 A CN201610367947 A CN 201610367947A CN 106040527 A CN106040527 A CN 106040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rogen
valve
adsorption tower
air
adsor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679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40527B (zh
Inventor
王新剑
李鸿岩
彭宗文
侯建中
李忠良
邹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CRRC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CRRC Zhuzhou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Zhuzho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Zhuzho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Zhuzho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679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0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0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0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40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0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3/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02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39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Controll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1Vats or other containers fo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1/00Nitroge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1/04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nitrogen
    • C01B21/0405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processes
    • C01B21/0433Physical processing only
    • C01B21/045Physical processing only by adsorption in solids
    • C01B21/0455Physical processing only by adsorption in solid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sorbent
    • C01B21/0461Carbon based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10Inorganic adsorbents
    • B01D2253/102Carb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6/00Main component in the product gas stream after treatment
    • B01D2256/10Nitrog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6Polluted ai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10/00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specific gases
    • C01B2210/0028Separation of the specific gas from gas mixtures containing a minor amount of this specific ga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制氮装置、浸漆罐、真空机组、储漆罐和排空回收系统。制氮装置通过加压管与浸漆罐相连,加压管上设置有加压阀。浸漆罐通过真空管与真空机组相连,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阀。浸漆罐的底部通过输漆管与储漆罐的底部相连,输漆管上设置有输漆阀。浸漆罐通过排空管与排空回收系统相连,排空管上设置有排空阀。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存在的浸渍效果不佳、输出压力不易控制、使用成本高昂,以及容易造成溶剂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行业工艺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高压电机、变压器、电力电容器和纸绝缘的高压电力电缆等电器和电工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VPI,Vacuum Pressure Impregnation的缩写)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压力浸渍,又称VPI,是高压设备及电工材料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艺技术,经过VPI处理后,器件的绝缘性能将得到较大改善。利用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对高压电机进行绝缘处理,可使电机的绝缘效果大幅度提高,因此一直受到国内外电机及高压设备行业的极大重视。
在现有技术中,VPI设备大多使用压缩空气对浸漆罐进行加压,其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及杂质极易使浸漆罐内的绝缘漆受到污染,从而影响浸渍效果。而部分VPI设备虽然使用氮气钢瓶提供氮气对浸漆罐进行加压,但又存在输出压力无法控制,以及长期使用氮气压力、纯度下降等问题,而且长期使用钢瓶氮气的成本非常高昂。此外,大部分VPI设备的排空方式均为直排式,即直接将各中溶剂废气对外排放,这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浪费了部分溶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存在的浸渍效果不佳、输出压力不易控制,以及使用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的技术实现方案,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包括:制氮装置、浸漆罐、真空机组、储漆罐和排空回收系统。所述制氮装置通过加压管与所述浸漆罐的上部相连,所述加压管上设置有加压阀。所述浸漆罐的上部通过真空管与所述真空机组相连,所述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阀。所述浸漆罐的底部通过输漆管与所述储漆罐的底部相连,所述输漆管上设置有输漆阀。所述浸漆罐的上部通过排空管与所述排空回收系统相连,所述排空管上设置有排空阀。
优选的,所述制氮装置通过加压管与所述浸漆罐的上部相连。所述浸漆罐的上部通过真空管与所述真空机组相连。所述浸漆罐的上部通过排空管与所述排空回收系统相连。
优选的,所述制氮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空压机、空气缓冲罐、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和氮气缓冲罐。空气经所述空压机压缩,并经过除尘、除油、干燥处理后进入所述空气缓冲罐,再由所述空气缓冲罐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塔内压力升高。所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中均设置有碳分子筛和吸附床,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吸附床后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当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吸附过程结束后,所述第一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在均压过程结束后,所述空气缓冲罐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吸附床后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
优选的,所述制氮装置还包括空气进气阀、第一进气阀、第二进气阀、第一出气阀、第二出气阀、均压阀和氮气产气阀。所述第一进气阀、第二进气阀连接在所述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之间,所述第一出气阀、第二出气阀连接在所述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之间。所述空气缓冲罐通过所述空气进气阀、第一进气阀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所述空气缓冲罐通过所述空气进气阀、第二进气阀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所述氮气缓冲罐通过所述氮气产气阀、第一出气阀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所述氮气缓冲罐通过所述氮气产气阀、第二出气阀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所述空气缓冲罐中的压缩空气经过所述空气进气阀、第一进气阀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吸附床,并经过所述第一出气阀、氮气产气阀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吸附过程结束后,所述第一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通过均压阀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并持续设定时间。均压结束后,所述空气缓冲罐内的压缩空气经过所述空气进气阀、第二进气阀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吸附床,并经过所述第二出气阀、氮气产气阀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
优选的,所述制氮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之间的第一排气阀、第二排气阀,当所述空气缓冲罐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时,所述第一吸附塔中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阀降压释放回大气中,实现解吸。当所述空气缓冲罐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时,所述第二吸附塔中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所述第二排气阀降压释放回大气中,实现解吸。
优选的,所述制氮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之间的反吹阀,未被吸附的氮气通过处于常开状态的反吹阀吹扫正在解吸的第一吸附塔或第二吸附塔,将所述第一吸附塔或第二吸附塔内的氧气吹出。
优选的,所述浸漆罐采用卧式结构,所述浸漆罐的上部设置有三个法兰口,一个法兰口通过加压阀连接所述制氮装置,另一个法兰口通过真空阀连接所述真空机组,第三个法兰口通过排空阀连接所述排空回收系统。
优选的,所述排空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器、吸附器和排空风机,所述浸漆罐的上部通过所述排空管、排空阀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吸附器相连,所述吸附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排空风机。
本发明还另外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设备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方法的技术实现方案,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工件装入浸漆罐中并密封;
S102:打开真空阀,开启真空机组抽真空至所述浸漆罐压力达到第一设定值;
S103:关闭所述真空阀,间隔第一设定时间后关闭所述真空机组,在第二设定时间内保持所述浸漆罐内真空;
S104:打开输漆阀,将储漆罐中的漆输至所述浸漆罐,直至漆的液面没过所述工件,关闭所述输漆阀;
S105:开启制氮装置,打开加压阀,对所述浸漆罐加压至第二设定值后,在第三设定时间内保持压力;
S106:打开排空阀,降低所述浸漆罐内压力至第三设定值,并关闭所述排空阀;
S107:打开输漆阀,将所述浸漆罐内的漆压回至所述储漆罐中,关闭所述输漆阀;
S108:将工件进行滴漆操作第四设定时间后,打开所述输漆阀二次回漆,确认所述浸漆罐内的漆回净后,关闭所述输漆阀;
S109:打开排空阀至所述浸漆罐内的压力降至第四设定值,所述浸漆罐中排出的混合气体经过所述排空阀至排空回收系统,经冷凝回收后再将处理后的气体排出。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5进一步包括制氮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开启所述制氮装置,空压机运行,空气经所述空压机压缩,并经过除尘、除油、干燥处理后进入空气缓冲罐,再由空气缓冲罐进入第一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塔内压力升高。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第一吸附塔中的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第一吸附塔中的吸附床后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当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吸附过程结束后,所述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在均压过程结束后,所述空气缓冲罐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第二吸附塔中的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第二吸附塔中的吸附床后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
优选的,所述制氮过程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空气缓冲罐中的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进气阀、第一进气阀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吸附床,并经过第一出气阀、氮气产气阀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吸附过程结束后,所述第一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通过均压阀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并持续第五设定时间。均压结束后,所述空气缓冲罐内的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进气阀、第二进气阀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经过第二出气阀、氮气产气阀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
优选的,所述制氮过程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空气缓冲罐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时,所述第一吸附塔中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阀降压释放回大气中,实现解吸。当所述空气缓冲罐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时,所述第二吸附塔中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所述第二排气阀降压释放回大气中,实现解吸。
优选的,所述制氮过程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未被吸附的氮气通过处于常开状态的反吹阀吹扫正在解吸的第一吸附塔或第二吸附塔,将所述第一吸附塔或第二吸附塔内的氧气吹出。
优选的,所述制氮装置产出的氮气纯度能在95%~99.99%范围内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制氮装置采用常温下的变压吸附实现制氮工艺,利用加压吸附,降压解吸从空气中吸附和释放氧气,再利用不同气体分子吸附性能的差异通过碳分子筛从气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氮气。
优选的,浸渍完成后从所述浸漆罐内所排出的混合气体经所述排空回收系统的冷凝器冷凝,包括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在内的有机溶剂被所述排空回收系统的吸附器吸附后,再通过排空风机排至大气中。
通过实施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氮气代替压缩空气对浸漆罐加压,隔绝了氧气对浸渍漆的影响,特别适用于环氧酸酐类怕氧性浸渍漆;此外,减少了加压时由压缩空气带入浸漆罐的水分子及杂质颗粒,降低了浸渍时水分子对浸渍效果的影响,提高了浸渍效果及产品质量;
(2)本发明设备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产气速度快、能量消耗低,产出的氮气纯度可在95%~99.99%范围内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节,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较低、适应性较强;
(3)本发明相比常见的VPI装置,还包含有废气处理装置,所排放的气体中不含苯乙烯等芳香烃溶剂,同时各种小颗粒物质的含量也大大降低,在满足绿色环保要求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回收部分有机溶剂,以达到溶剂循环利用、降本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制氮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充氮真空压力浸渍方法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程序流程图;
图中:1-制氮装置,11-空压机,12-空气缓冲罐,13-第一吸附塔,14-第二吸附塔,15-氮气缓冲罐,2-浸漆罐,3-真空机组,31-真空泵,32-真空储罐,4-储漆罐,5-排空回收系统,51-冷凝器,52-吸附器,53-排空风机,6-加压管,7-真空管,8-输漆管,9-排空管,F1-加压阀,F2-真空阀,F3-排空阀,F4-输漆阀,D1-空气进气阀,D21-第一进气阀,D22-第二进气阀,D31-第一出气阀,D32-第二出气阀,D4-均压阀,D5-反吹阀,D61-第一排气阀,D62-第二排气阀,D7-氮气产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将下文中使用的技术名词、简写或缩写记载如下:
VPI:Vacuum Pressure Impregnation,充氮真空压力浸渍的缩写;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缩写。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给出了本发明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制氮装置1、浸漆罐2、真空机组3、储漆罐4、排空回收系统5,以及PLC控制系统和仪表(未在图中示出)。制氮装置1通过加压管6与浸漆罐2的上部相连,加压管6上设置有加压阀F1。浸漆罐2的上部通过真空管7与真空机组3相连,真空管7上设置有真空阀F2。浸漆罐2的底部通过输漆管8与储漆罐4的底部相连,输漆管8上设置有输漆阀F4。浸漆罐2的上部通过排空管9与排空回收系统5相连,排空管9上设置有排空阀F3。
制氮装置1进一步包括依次相连的空压机11、空气缓冲罐12、第一吸附塔13、第二吸附塔14和氮气缓冲罐15。空气经空压机11压缩,并经过除尘、除油、干燥处理后进入空气缓冲罐12,再由空气缓冲罐12进入第一吸附塔13,第一吸附塔13内压力升高。第一吸附塔13和第二吸附塔14中均设置有碳分子筛和吸附床,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吸附床后进入氮气缓冲罐15。当第一吸附塔13的吸附过程结束后,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14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在均压过程结束后,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二吸附塔14,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吸附床后进入氮气缓冲罐15。
如附图2所示,制氮装置1还包括空气进气阀D1、第一进气阀D21、第二进气阀D22、第一出气阀D31、第二出气阀D32、均压阀D4和氮气产气阀D7。第一进气阀D21、第二进气阀D22连接在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14之间,第一出气阀D31、第二出气阀D32连接在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14之间。空气缓冲罐12通过空气进气阀D1、第一进气阀D21连接第一吸附塔13,空气缓冲罐12通过空气进气阀D1、第二进气阀D22连接第二吸附塔14。氮气缓冲罐15通过氮气产气阀D7、第一出气阀D31连接第一吸附塔13,氮气缓冲罐15通过氮气产气阀D7、第二出气阀D32连接第二吸附塔14。空气缓冲罐12中的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进气阀D1、第一进气阀D21进入第一吸附塔13,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吸附床,并经过第一出气阀D31、氮气产气阀D7进入氮气缓冲罐15。第一吸附塔13的吸附过程结束后,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14通过均压阀D4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并持续设定时间(2~3秒)。均压结束后,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进气阀D1、第二进气阀D22进入第二吸附塔14,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吸附床,并经过第二出气阀D32、氮气产气阀D7进入氮气缓冲罐15。
制氮装置1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14之间的第一排气阀D61和第二排气阀D62,当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二吸附塔14,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时,第一吸附塔13中被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第一排气阀D61降压释放回大气中,实现解吸。当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一吸附塔13,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时,第二吸附塔14中被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第二排气阀D62降压释放回大气中,实现解吸。
制氮装置1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14之间的反吹阀D5,未被吸附的氮气通过处于常开状态的反吹阀D5吹扫正在解吸的第一吸附塔13或第二吸附塔14,将第一吸附塔13或第二吸附塔14内的氧气吹出。
浸漆罐2采用卧式结构,浸漆罐2的上部设置有三个法兰口,一个法兰口通过加压阀F1连接制氮装置1,另一个法兰口通过真空阀F2连接真空机组3,第三个法兰口通过排空阀F3连接排空回收系统5。浸漆罐2的下部通过输漆管8、输漆阀F4与储漆罐4连接。浸漆罐2的空罐极限真空≤5Pa,负载真空≤20Pa,漏气率≤0.03Pam3/s,工作压力≤0.8Pa。
排空回收系统5包括冷凝器51、吸附器52和排空风机53,浸漆罐2的上部通过排空管9、排空阀F3与冷凝器51相连,冷凝器51与吸附器52相连,吸附器52的出口连接排空风机53。冷凝器51为一上下封闭的罐体,罐体内设有循环冷却管,进水管道设置在罐体的下部,出水管道在罐体的上部,且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分别与制冷机组连通。另外,冷凝器51的罐体下部还设置有排液管和排液阀。
上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描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利用制氮装置1生产高纯度氮气代替压缩空气,对浸漆罐2进行加压,设备还包含了废气处理、溶剂回收装置,能够有效地减少废气、废液的排放,具有明显的减排效果。
如附图3所示,一种基于上述设备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工件装入浸漆罐2中并密封;
S102:打开真空阀F2,开启真空机组3抽真空至浸漆罐2压力达到第一设定值(20Pa);
S103:关闭真空阀F2,间隔第一设定时间(5秒)后关闭真空机组3,在第二设定时间(20~30分钟)内保持浸漆罐2内真空;
S104:打开输漆阀F4,将储漆罐4中的漆输至浸漆罐2,直至漆的液面没过工件,关闭输漆阀F4;
S105:开启制氮装置1,打开加压阀F1,对浸漆罐2加压至第二设定值(0.4MPa)后,在第三设定时间(30分钟)内保持压力;
S106:打开排空阀F3,降低浸漆罐2内压力至第三设定值(0.2MPa),并关闭排空阀F3;
S107:打开输漆阀F4,将浸漆罐2内的漆压回至储漆罐4中,关闭输漆阀F4;
S108:将工件进行滴漆操作第四设定时间(30分钟)后,打开输漆阀F4二次回漆,确认浸漆罐2内的漆回净后,关闭输漆阀F4;此处的滴漆操作是指漆液回到储漆罐4后,工件的表面仍有少量漆液残留,此时需要等待工件表面的漆液滴完后再进行二次回漆;
S109:打开排空阀F3至浸漆罐2内的压力降至第四设定值(0.1MPa标准大气压),浸漆罐2中排出的混合气体经过排空阀F3至排空回收系统5,经冷凝回收后再将处理后的气体排出。浸渍完成后从浸漆罐2内所排出的混合气体经排空回收系统5的冷凝器51冷凝,包括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在内的有机溶剂被排空回收系统5的吸附器52吸附后,再通过排空风机53排至大气中。
步骤S105进一步包括制氮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开启制氮装置1,空压机11运行,空气经空压机11压缩,并经过除尘、除油、干燥处理后进入空气缓冲罐12,再由空气缓冲罐12进入第一吸附塔13,第一吸附塔13内压力升高。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第一吸附塔13中的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第一吸附塔13中的吸附床后进入氮气缓冲罐15。当第一吸附塔13的吸附过程结束后,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14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在均压过程结束后,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二吸附塔14,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第二吸附塔14中的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第二吸附塔14中的吸附床后进入氮气缓冲罐15。
制氮过程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空气缓冲罐12中的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进气阀D1、第一进气阀D21进入第一吸附塔(左吸附塔)13,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吸附床,并经过第一出气阀D31、氮气产气阀D7进入氮气缓冲罐15,此过程又被称为左吸。第一吸附塔13的吸附过程结束后,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右吸附塔)14通过均压阀D4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并持续第五设定时间(2~3秒)。均压结束后,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进气阀D1、第二进气阀D22进入第二吸附塔14,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经过第二出气阀D32、氮气产气阀D7进入氮气缓冲罐15,此过程又被称为右吸。
制氮过程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当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二吸附塔14,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时,第一吸附塔13中被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第一排气阀D61降压释放回大气中,此过程称之为解吸。反之,当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一吸附塔13,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时,第二吸附塔14中被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第二排气阀D62降压释放回大气中,实现解吸。
制氮过程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为使分子筛中降压释放出的氧气完全排放到大气中,未被吸附的氮气通过处于常开状态的反吹阀D5吹扫正在解吸的第一吸附塔13或第二吸附塔14,将第一吸附塔13或第二吸附塔14内的氧气吹出。上述过程称之为反吹,它与解吸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右吸过程结束后,进入均压过程,再切换至左吸过程,一直循环进行下去。
制氮装置1采用常温下的变压吸附原理实现制氮工艺,利用加压吸附,降压解吸从空气中吸附和释放氧气,再利用不同气体分子吸附性能的差异通过碳分子筛从气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氮气。制氮装置1产出的氮气纯度能在95%~99.99%范围内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描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的技术方案,能够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描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利用氮气代替压缩空气对浸漆罐加压,隔绝了氧气对浸渍漆的影响,提高了浸渍效果及产品质量,特别适用于环氧酸酐类怕氧性浸渍漆;此外,大大减少了加压时由压缩空气带入浸漆罐的水分子及杂质颗粒,降低了浸渍时水分子对浸渍效果的影响,确保了储漆罐中漆液质量的稳定,由于氮气是惰性气体,不会与各种浸渍漆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长期循环使用的浸渍漆组成和颜色不变,提高了浸渍质量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安全隐患;
(2)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描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产气速度快(一般为15~30分钟)、能量消耗低,产出的氮气纯度可在95%~99.99%范围内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节,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较低、适应性较强;相比氮气瓶充氮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装置,不会出现氮气纯度无法测定、长期使用氮气压力、纯度下降等问题,本发明中的制氮装置能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兼顾氮气纯度,同时充分满足了浸漆罐对氮气压力的要求;
(3)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描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相比常见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装置,增加了冷凝吸附和废气处理装置,将浸渍完成后所排出的混合气体,经冷凝后,回收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对大气有害的有机溶剂,再经活性炭吸附器,吸附小颗粒物质,最后排到大气中去;本发明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所排放的气体中不含苯乙烯等芳香烃溶剂,同时各种小颗粒物质的含量也大大降低,在满足绿色环保要求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回收部分有机溶剂,以达到溶剂循环利用、降本增效的目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氮装置(1)、浸漆罐(2)、真空机组(3)、储漆罐(4)和排空回收系统(5);所述制氮装置(1)通过加压管(6)与所述浸漆罐(2)相连,所述加压管(6)上设置有加压阀(F1);所述浸漆罐(2)通过真空管(7)与所述真空机组(3)相连,所述真空管(7)上设置有真空阀(F2);所述浸漆罐(2)的底部通过输漆管(8)与所述储漆罐(4)的底部相连,所述输漆管(8)上设置有输漆阀(F4);所述浸漆罐(2)通过排空管(9)与所述排空回收系统(5)相连,所述排空管(9)上设置有排空阀(F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装置(1)通过加压管(6)与所述浸漆罐(2)的上部相连;所述浸漆罐(2)的上部通过真空管(7)与所述真空机组(3)相连;所述浸漆罐(2)的上部通过排空管(9)与所述排空回收系统(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装置(1)包括依次相连的空压机(11)、空气缓冲罐(12)、第一吸附塔(13)、第二吸附塔(14)和氮气缓冲罐(15);空气经所述空压机(11)压缩,并经过除尘、除油、干燥处理后进入所述空气缓冲罐(12),再由所述空气缓冲罐(12)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塔(13),所述第一吸附塔(13)内压力升高;所述第一吸附塔(13)和第二吸附塔(14)中均设置有碳分子筛和吸附床,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吸附床后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15);当所述第一吸附塔(13)的吸附过程结束后,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与所述第二吸附塔(14)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在均压过程结束后,所述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塔(14),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吸附床后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装置(1)还包括空气进气阀(D1)、第一进气阀(D21)、第二进气阀(D22)、第一出气阀(D31)、第二出气阀(D32)、均压阀(D4)和氮气产气阀(D7);所述第一进气阀(D21)、第二进气阀(D22)连接在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14)之间,所述第一出气阀(D31)、第二出气阀(D32)连接在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14)之间;所述空气缓冲罐(12)通过所述空气进气阀(D1)、第一进气阀(D21)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13),所述空气缓冲罐(12)通过所述空气进气阀(D1)、第二进气阀(D22)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14);所述氮气缓冲罐(15)通过所述氮气产气阀(D7)、第一出气阀(D31)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13),所述氮气缓冲罐(15)通过所述氮气产气阀(D7)、第二出气阀(D32)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14);所述空气缓冲罐(12)中的压缩空气经过所述空气进气阀(D1)、第一进气阀(D21)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塔(13),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吸附床,并经过所述第一出气阀(D31)、氮气产气阀(D7)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15);所述第一吸附塔(13)的吸附过程结束后,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与所述第二吸附塔(14)通过均压阀(D4)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并持续设定时间;均压结束后,所述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经过所述空气进气阀(D1)、第二进气阀(D22)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塔(14),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吸附床,并经过所述第二出气阀(D32)、氮气产气阀(D7)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1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装置(1)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14)之间的第一排气阀(D61)、第二排气阀(D62),当所述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塔(14),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时,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中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阀(D61)降压释放回大气中,实现解吸;当所述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塔(13),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时,所述第二吸附塔(14)中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所述第二排气阀(D62)降压释放回大气中,实现解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装置(1)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14)之间的反吹阀(D5),未被吸附的氮气通过处于常开状态的反吹阀(D5)吹扫正在解吸的第一吸附塔(13)或第二吸附塔(14),将所述第一吸附塔(13)或第二吸附塔(14)内的氧气吹出。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漆罐(2)采用卧式结构,所述浸漆罐(2)的上部设置有三个法兰口,一个法兰口通过加压阀(F1)连接所述制氮装置(1),另一个法兰口通过真空阀(F2)连接所述真空机组(3),第三个法兰口通过排空阀(F3)连接所述排空回收系统(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空回收系统(5)包括冷凝器(51)、吸附器(52)和排空风机(53),所述浸漆罐(2)的上部通过所述排空管(9)、排空阀(F3)与所述冷凝器(51)相连,所述冷凝器(51)与所述吸附器(52)相连,所述吸附器(52)的出口连接所述排空风机(53)。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设备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工件装入浸漆罐(2)中并密封;
S102:打开真空阀(F2),开启真空机组(3)抽真空至所述浸漆罐(2)压力达到第一设定值;
S103:关闭所述真空阀(F2),间隔第一设定时间后关闭所述真空机组(3),在第二设定时间内保持所述浸漆罐(2)内真空;
S104:打开输漆阀(F4),将储漆罐(4)中的漆输至所述浸漆罐(2),直至漆的液面没过所述工件,关闭所述输漆阀(F4);
S105:开启制氮装置(1),打开加压阀(F1),对所述浸漆罐(2)加压至第二设定值后,在第三设定时间内保持压力;
S106:打开排空阀(F3),降低所述浸漆罐(2)内压力至第三设定值,并关闭所述排空阀(F3);
S107:打开输漆阀(F4),将所述浸漆罐(2)内的漆压回至所述储漆罐(4)中,关闭所述输漆阀(F4);
S108:将工件进行滴漆操作第四设定时间后,打开所述输漆阀(F4)二次回漆,确认所述浸漆罐(2)内的漆回净后,关闭所述输漆阀(F4);
S109:打开排空阀(F3)至所述浸漆罐(2)内的压力降至第四设定值,所述浸漆罐(2)中排出的混合气体经过所述排空阀(F3)至排空回收系统(5),经冷凝回收后再将处理后的气体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5进一步包括制氮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开启所述制氮装置(1),空压机(11)运行,空气经所述空压机(11)压缩,并经过除尘、除油、干燥处理后进入空气缓冲罐(12),再由空气缓冲罐(12)进入第一吸附塔(13),所述第一吸附塔(13)内压力升高;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中的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中的吸附床后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15);当所述第一吸附塔(13)的吸附过程结束后,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与第二吸附塔(14)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在均压过程结束后,所述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塔(14),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第二吸附塔(14)中的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第二吸附塔(14)中的吸附床后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1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过程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空气缓冲罐(12)中的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进气阀(D1)、第一进气阀(D21)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塔(13),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所述吸附床,并经过第一出气阀(D31)、氮气产气阀(D7)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15);所述第一吸附塔(13)的吸附过程结束后,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与所述第二吸附塔(14)通过均压阀(D4)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并持续第五设定时间;均压结束后,所述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进气阀(D1)、第二进气阀(D22)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塔(14),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经过第二出气阀(D32)、氮气产气阀(D7)进入所述氮气缓冲罐(15)。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过程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塔(14),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时,所述第一吸附塔(13)中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阀(D61)降压释放回大气中,实现解吸;当所述空气缓冲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塔(13),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时,所述第二吸附塔(14)中被所述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所述第二排气阀(D62)降压释放回大气中,实现解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过程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未被吸附的氮气通过处于常开状态的反吹阀(D5)吹扫正在解吸的第一吸附塔(13)或第二吸附塔(14),将所述第一吸附塔(13)或第二吸附塔(14)内的氧气吹出。
14.根据权利要求9、10、11或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装置(1)产出的氮气纯度能在95%~99.99%范围内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装置(1)采用常温下的变压吸附实现制氮工艺,利用加压吸附,降压解吸从空气中吸附和释放氧气,再利用不同气体分子吸附性能的差异通过碳分子筛从气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氮气。
16.根据权利要求9、10、11、13或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氮真空压力浸渍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渍完成后从所述浸漆罐(2)内排出的混合气体经所述排空回收系统(5)的冷凝器(51)冷凝,包括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在内的有机溶剂被所述排空回收系统(5)的吸附器(52)吸附后,再通过排空风机(53)排至大气中。
CN201610367947.5A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 Active CN106040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7947.5A CN106040527B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7947.5A CN106040527B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0527A true CN106040527A (zh) 2016-10-26
CN106040527B CN106040527B (zh) 2019-11-12

Family

ID=5717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7947.5A Active CN106040527B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4052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1181A (zh) * 2017-11-16 2018-05-01 张英丽 增压式浸渍系统及其浸渍方法
CN108080211A (zh) * 2017-12-25 2018-05-29 张家港市长城真空浸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fgh序列全自动型真空导热油加热浸漆烘干设备及其工艺
CN109225753A (zh) * 2018-11-13 2019-01-18 江苏龙共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真空压力浸渍系统的工作方法
CN111974612A (zh) * 2020-08-25 2020-11-2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薄膜制备设备及方法
CN114887841A (zh) * 2022-05-09 2022-08-12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室冷却槽道内壁涂覆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20001884U1 (de) * 2020-02-18 2020-05-19 Pett & P.E.T.T. Trade & Industry Products Gmbh Werkzeug zum Imprägnieren und Aushärten von Wicklungsisolierungen von elektrischen Bauteilen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6350A (ja) * 1998-12-15 2000-06-27 Fuji Heavy Ind Ltd 上塗塗料循環システム
CN101086922A (zh) * 2007-04-20 2007-12-12 上海同立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压力浸渍工艺中的真空平衡法及其装置
CN101086921A (zh) * 2007-04-20 2007-12-12 上海同立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及其应用装置
CN201031144Y (zh) * 2007-02-14 2008-03-05 刘立群 煤矿井下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设备
CN201804709U (zh) * 2010-10-11 2011-04-20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线圈浸漆装置
CN202449858U (zh) * 2012-01-12 2012-09-26 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 变压吸附制氮装置
CN202655201U (zh) * 2012-06-11 2013-01-09 上海电气先锋电机有限公司 Vpi真空压力浸渍设备
CN102976291A (zh) * 2012-11-16 2013-03-20 浙江莱德桑机械有限公司 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及其方法
CN205055733U (zh) * 2015-10-10 2016-03-02 沈阳国机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真空压力浸漆设备尾气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6350A (ja) * 1998-12-15 2000-06-27 Fuji Heavy Ind Ltd 上塗塗料循環システム
CN201031144Y (zh) * 2007-02-14 2008-03-05 刘立群 煤矿井下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设备
CN101086922A (zh) * 2007-04-20 2007-12-12 上海同立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压力浸渍工艺中的真空平衡法及其装置
CN101086921A (zh) * 2007-04-20 2007-12-12 上海同立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及其应用装置
CN201804709U (zh) * 2010-10-11 2011-04-20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线圈浸漆装置
CN202449858U (zh) * 2012-01-12 2012-09-26 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 变压吸附制氮装置
CN202655201U (zh) * 2012-06-11 2013-01-09 上海电气先锋电机有限公司 Vpi真空压力浸渍设备
CN102976291A (zh) * 2012-11-16 2013-03-20 浙江莱德桑机械有限公司 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及其方法
CN205055733U (zh) * 2015-10-10 2016-03-02 沈阳国机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真空压力浸漆设备尾气处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事部: "《天然气净化操作技师培训教程》", 30 June 2012,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孟庆龙: "《电器结构、工艺及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30 November 1994, 机械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1181A (zh) * 2017-11-16 2018-05-01 张英丽 增压式浸渍系统及其浸渍方法
CN108080211A (zh) * 2017-12-25 2018-05-29 张家港市长城真空浸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fgh序列全自动型真空导热油加热浸漆烘干设备及其工艺
CN109225753A (zh) * 2018-11-13 2019-01-18 江苏龙共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真空压力浸渍系统的工作方法
CN111974612A (zh) * 2020-08-25 2020-11-2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薄膜制备设备及方法
CN114887841A (zh) * 2022-05-09 2022-08-12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室冷却槽道内壁涂覆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0527B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0527A (zh) 一种充氮真空压力浸渍设备及方法
CN106512645B (zh)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及油气回收方法
CN101978235B (zh) 高炉煤气的分离方法及装置
CN202516336U (zh) 储罐区排放气处理系统
CN101259357A (zh) 从印刷行业废气中吸附回收有机溶剂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14442B (zh) 一种高效的有机溶剂回收系统
CN101108295A (zh) 带置换和回收步骤的变压吸附脱除变换气中co2的方法
CN102765702B (zh) 一种六氟化硫气体净化提纯组罐及其净化提纯方法
CN108380001A (zh) 一种储罐区保护氮气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8970332A (zh) 一种转炉和/或高炉煤气的脱碳方法
CN102389682B (zh) 高低压吸附处理聚烯烃尾气工艺流程
CN202226647U (zh) 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
US6723153B2 (en) Isolation of SF6 from insulating gases in gas-insulated lines
CN104844417B (zh) 一种氯乙烯变温脱水脱吸的方法
CN202823095U (zh) 一种高收率气体净化装置
CN105586089A (zh) 一种利用vpsa技术回收c2及其以上烃类的方法
CN107854955B (zh) 一种含烃废气回收工艺及操作控制方法
CN105777483A (zh) 一种高纯度八氟环丁烷的纯化方法及系统
CN220110728U (zh) 一种用于VOCs治理的高效吸脱装置
CN105169888B (zh) 一种聚乙烯装置尾气完全回收再利用的改进工艺和装置
CN105944517B (zh) 一种零气耗余热再生压缩空气干燥系统
CN213668552U (zh) 压缩冷凝膜吸附组合式油气回收装置
CN114849414A (zh) 一种用于回收的液态sf6净化装置的方法
CN205042330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有机溶剂回收系统
CN211635878U (zh) 含氯乙烯、乙炔及非甲烷总烃气体的深度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he age of 412001 in Hunan Province, Zhuzhou Shifeng District Road No. 169

Patentee after: CRRC ZHUZHOU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age of 412001 in Hunan Province, Zhuzhou Shifeng District Road No. 169

Patentee before: ZHUZHOU CS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8

Address after: 441000 No.1 Wolong Avenue North, high tech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GYANG CRRC ELECTRIC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age of 412001 in Hunan Province, Zhuzhou Shifeng District Road No. 169

Patentee before: CRRC ZHUZHOU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7

Address after: 441000 No.1 Wolong Avenue North, high tech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GYANG CRRC ELECTRIC MACHINERY CO.,LTD.

Patentee after: CRRC ZHUZHOU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000 No.1 Wolong Avenue North, high tech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GYANG CRRC ELECTRIC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