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2971A - 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2971A
CN106032971A CN201510179564.0A CN201510179564A CN106032971A CN 106032971 A CN106032971 A CN 106032971A CN 201510179564 A CN201510179564 A CN 201510179564A CN 106032971 A CN106032971 A CN 106032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le tail
glass sealing
plug
cable
type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95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柯勋
王飞
王晓毅
史东胜
王振宇
苏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Priority to CN2015101795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29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32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29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武器水下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模型弹水下发射试验中,随飞电缆影响试验效果,易造成试验失败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弹尾圆形转接板、弹尾脱插插头、锁扣、脱落电缆、铁链、发射筒脱插插头、操作口盖、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和钢丝绳。本发明彻底消除了随飞电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降低了试验成本、加快了试验进度,取得了很好效果。成本低廉、便于操作,可大大降低试验现场工作强度,提高试验进度,缩短导弹武器研制进度。通过合理的隔热防护解决了发射筒内的脱落电缆重复使用的问题。整个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的可靠性极高。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武器水下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战争越来越重视对敌的精确打击和对自己的隐身保护。潜射导弹在这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点,兼有潜艇的隐蔽性好、机动范围大、生存能力强的特点和导弹射程远、打击精度高、破坏性强的优点。
水下发射试验的目的:获取在真实海洋环境下,在潜艇平台上发射时,导弹在水中的运动特性;获得弹的出筒过程流体动力学特性和运动参数;研究艇速、水深等单因素变化对流体动力特性、出筒载荷和出筒姿态的影响程度。
导弹表面动态压力和内弹道的测试是模型弹水下发射试验的重点,为了完成测试目的,模型弹内部需安装大量的测量传感器、变换器。常规的有线测试方法需将全部测试信号通过电缆引到陆上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此方法中测点种类和数目受到电缆的制约。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固态存储器技术在缩比模型弹水下发射试验中得到应用,大大减少了试验中信号电缆的使用数量。但是为了实现对固态存储器的监控、供电和数据读取,在导弹和地面设备之间仍然需要保留一定数量的控制通信电缆。控制通信电缆需穿过导弹、发射筒、水介质。发射筒内的脱落电缆需经历发射气体高温高压的考验和水介质的浸泡,而且需要经过多次转接和密封,对电缆的制作和防护提出极高的要求。由于导弹发射过程尾部带有随飞电缆,会局部改变导弹流体外形,影响试验效果。在导弹水中滑行段和出水段,由于随飞电缆的随机摆动,会产生大量气泡,影响导弹表面动态压力,严重时会直接导致试验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模型弹水下发射试验中,随飞电缆影响试验效果,易造成试验失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导弹尾部随飞电缆自动脱落,彻底避免了电缆对导弹姿态和表面水动压力分布的影响。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包括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弹尾圆形转接板、弹尾脱插插头、锁扣、脱落电缆、铁链、发射筒脱插插头、操作口盖、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和钢丝绳;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上部与弹尾圆形转接板固定连接,下部穿过弹尾圆形转接板和弹体尾部伸出至弹体下方;弹尾圆形转接板固定在弹体尾部的上端;弹尾脱插插头套装在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下部的外表面上;钢丝绳的两端均固定在弹尾脱插插头的外表面上;锁扣固定在钢丝绳上;铁链的上端与锁扣固定连接,下端与发射筒底固定连接;脱落电缆的一端与弹尾脱插插头固定连接,通过弹尾脱插插头与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连接;脱落电缆的另一端与发射筒脱插插头固定连接;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的左部与操作口盖固定连接,右部穿过操作口盖伸入发射筒壁内部;操作口盖固定在发射筒壁的左端;发射筒脱插插头固定在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的右部。
如上所述的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和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均采用航天825厂生产的55芯玻璃封接水密插座;弹尾脱插插头和发射筒脱插插头均采用航天825厂生产的与55芯玻璃封接水密插座配套的水密插头实现。
如上所述的弹尾圆形转接板和操作口盖均为圆环形结构,中心为安装孔。
如上所述的脱落电缆采取内层隔热橡胶,外层玻璃丝带包裹的防护方式。
如上所述的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弹尾圆形转接板、弹尾脱插插头、锁扣、脱落电缆、发射筒脱插插头、操作口盖、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和钢丝绳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实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包括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弹尾圆形转接板、弹尾脱插插头、锁扣、脱落电缆、铁链、发射筒脱插插头、操作口盖、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和钢丝绳。本发明彻底消除了随飞电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降低了试验成本、加快了试验进度,取得了很好效果。成本低廉、便于操作,可大大降低试验现场工作强度,提高试验进度,缩短导弹武器研制进度。通过合理的隔热防护解决了发射筒内的脱落电缆重复使用的问题。整个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的可靠性极高,能重复使用,极大的降低了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2.弹尾圆形转接板,3.弹尾脱插插头,4.锁扣,5.脱落电缆,6.铁链,7.发射筒脱插插头,8.操作口盖,9.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0.钢丝绳,11.弹体尾部,12.发射筒底,13.发射筒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包括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弹尾圆形转接板2、弹尾脱插插头3、锁扣4、脱落电缆5、铁链6、发射筒脱插插头7、操作口盖8、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和钢丝绳10。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上部与弹尾圆形转接板2固定连接,下部穿过弹尾圆形转接板2和弹体尾部11伸出至弹体下方。弹尾圆形转接板2固定在弹体尾部11的上端。弹尾脱插插头3套装在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下部的外表面上。钢丝绳10的两端均固定在弹尾脱插插头3的外表面上。锁扣4固定在钢丝绳10上。铁链6的上端与锁扣4固定连接,下端与发射筒底12固定连接。脱落电缆5的一端与弹尾脱插插头3固定连接,通过弹尾脱插插头3与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连接。脱落电缆5的另一端与发射筒脱插插头7固定连接。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的左部与操作口盖8固定连接,右部穿过操作口盖8伸入发射筒壁13内部。操作口盖8固定在发射筒壁13的左端。发射筒脱插插头7固定在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的右部。
在本实施例中,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和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均采用航天825厂生产的55芯玻璃封接水密插座。弹尾脱插插头3和发射筒脱插插头7均采用航天825厂生产的与55芯玻璃封接水密插座配套的水密插头实现。
弹尾圆形转接板2和操作口盖8均为圆环形结构,中心为安装孔,分别用于穿过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和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
脱落电缆5采取内层隔热橡胶,外层玻璃丝带包裹的防护方式。
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弹尾圆形转接板2、弹尾脱插插头3、锁扣4、脱落电缆5、发射筒脱插插头7、操作口盖8、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和钢丝绳10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实现。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1.将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与弹尾圆形转接板2组装;
2.将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与操作口盖8组装;
3.在发射筒底12安装铁链6;
4.将脱落电缆5采取内层隔热橡胶,外层玻璃丝带包裹的防护方式处理;
5.将弹尾脱插插头3与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连接;
6.将弹尾圆形转接板2安装于弹体尾部11,弹体气密检查合格后,模型弹装填至发射筒;
7.将发射筒内脱落电缆5的一端安装于弹尾脱插插头3,绑扎固定;
8.模型弹装填至发射筒;
9.在发射筒电缆操作口盖处将手伸进发射筒内,用锁扣4将钢丝绳10与铁链6连接,通过锁扣4调节钢丝绳10与铁链6的连接位置,使钢丝绳10与铁链6尽量绷直,避免因燃气对铁链6的冲击,造成铁链6摆动幅度过大,弹尾脱插插头3容易撞击发射筒壁13,导致弹尾脱插插头3变形无法重复使用;
10.将发射筒内脱落电缆5的另一端与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连接;
11.安装操作口盖8,发射筒气密检查合格后即可开展试验;
12.试验前通过脱落电缆5完成对弹上设备的供电和状态检测;然后将发射筒下潜至水下指定深度,导弹弹射动力装置点火后,弹体向上飞行;铁链6拉动钢丝绳10,带动弹尾脱插插头3与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分离,脱落电缆5随之与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分离;弹上设备自主工作,依靠弹上电池供电,脱落电缆5从导弹尾部分离装置处脱落后留在发射筒内,彻底避免了随飞电缆对导弹姿态和表面压力的干扰。

Claims (5)

1.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弹尾圆形转接板(2)、弹尾脱插插头(3)、锁扣(4)、脱落电缆(5)、铁链(6)、发射筒脱插插头(7)、操作口盖(8)、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和钢丝绳(10);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上部与弹尾圆形转接板(2)固定连接,下部穿过弹尾圆形转接板(2)和弹体尾部(11)伸出至弹体下方;弹尾圆形转接板(2)固定在弹体尾部(11)的上端;弹尾脱插插头(3)套装在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下部的外表面上;钢丝绳(10)的两端均固定在弹尾脱插插头(3)的外表面上;锁扣(4)固定在钢丝绳(10)上;铁链(6)的上端与锁扣(4)固定连接,下端与发射筒底(12)固定连接;脱落电缆(5)的一端与弹尾脱插插头(3)固定连接,通过弹尾脱插插头(3)与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连接;脱落电缆(5)的另一端与发射筒脱插插头(7)固定连接;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的左部与操作口盖(8)固定连接,右部穿过操作口盖(8)伸入发射筒壁(13)内部;操作口盖(8)固定在发射筒壁(13)的左端;发射筒脱插插头(7)固定在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的右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和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均采用航天825厂生产的55芯玻璃封接水密插座;弹尾脱插插头(3)和发射筒脱插插头(7)均采用航天825厂生产的与55芯玻璃封接水密插座配套的水密插头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尾圆形转接板(2)和操作口盖(8)均为圆环形结构,中心为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落电缆(5)采取内层隔热橡胶,外层玻璃丝带包裹的防护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尾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1)、弹尾圆形转接板(2)、弹尾脱插插头(3)、锁扣(4)、脱落电缆(5)、发射筒脱插插头(7)、操作口盖(8)、发射筒玻璃封接穿墙式插座(9)和钢丝绳(10)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实现。
CN201510179564.0A 2015-04-16 2015-04-16 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 Pending CN1060329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9564.0A CN106032971A (zh) 2015-04-16 2015-04-16 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9564.0A CN106032971A (zh) 2015-04-16 2015-04-16 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2971A true CN106032971A (zh) 2016-10-19

Family

ID=57148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9564.0A Pending CN106032971A (zh) 2015-04-16 2015-04-16 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3297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9899Y (zh) * 1993-06-27 1994-06-22 王德洪 水冷电缆
CN2762296Y (zh) * 2004-12-27 2006-03-01 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 高载荷耐高温变频机用软电力电缆
CN101212101A (zh) * 2006-12-26 2008-07-02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分离电连接器
CN201402660Y (zh) * 2009-05-04 2010-02-10 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 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屏蔽耐高温耐火软电缆
CN102904110A (zh) * 2012-10-22 2013-01-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电缆拉脱机构
CN202930660U (zh) * 2012-10-22 2013-05-0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电缆拉脱机构
CN202923872U (zh) * 2012-10-22 2013-05-0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机电解脱装置
CN204594354U (zh) * 2015-04-16 2015-08-26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9899Y (zh) * 1993-06-27 1994-06-22 王德洪 水冷电缆
CN2762296Y (zh) * 2004-12-27 2006-03-01 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 高载荷耐高温变频机用软电力电缆
CN101212101A (zh) * 2006-12-26 2008-07-02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分离电连接器
CN201402660Y (zh) * 2009-05-04 2010-02-10 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 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屏蔽耐高温耐火软电缆
CN102904110A (zh) * 2012-10-22 2013-01-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电缆拉脱机构
CN202930660U (zh) * 2012-10-22 2013-05-0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电缆拉脱机构
CN202923872U (zh) * 2012-10-22 2013-05-0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机电解脱装置
CN204594354U (zh) * 2015-04-16 2015-08-26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6324B (zh) 模拟爆炸冲击波与高速破片耦合载荷的轻气炮发射装置
CN104897002B (zh) 模块化共架垂直发射装置
CN111366481A (zh) 一种模拟气流作用的高速冲击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0095034B (zh) 一种模拟应用环境的校准实验装置
CN204594354U (zh) 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
CN102269552A (zh) 潜筒导弹
CN103921953A (zh) 真空拉力弹射主机
CN216592973U (zh) 跨介质高速入水实验平台
CN114432625A (zh) 一种远距离精确制导灭火弹
CN104044714A (zh) 一种火箭式抛绳救生装置
CN109870069B (zh) 一种可连续发射的单管空气炮
CN106032971A (zh) 一种水下试验弹地通信电缆自动分离装置
CN108128456A (zh) 无人直升机机载消防灭火吊舱
CN104406458B (zh) 一种投射物模拟发射装置
CN116026197A (zh) 一种基于压缩空气递升式弹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206037829U (zh) 一种水下枪炮发射管的防水充气保护装置
CN206584572U (zh) 120火模拟终端
CN111981899B (zh) 用于模拟防空导弹拦截目标的高速靶弹
CN211291202U (zh) 一种基于气囊减震回收的靶弹
KR101445578B1 (ko) 전장효과를 제공하는 폭음탄
CN208488561U (zh) 气象侦察弹
KR102117380B1 (ko) 일체형 플랫폼의 체계 테스트 시스템
CN216011977U (zh) 一种模拟导弹头壳体
CN219798106U (zh) 一种串联式烟幕发射装置
CN213748105U (zh) 单兵巡飞弹气动发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