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1741B - 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1741B
CN106031741B CN201510113360.7A CN201510113360A CN106031741B CN 106031741 B CN106031741 B CN 106031741B CN 201510113360 A CN201510113360 A CN 201510113360A CN 106031741 B CN106031741 B CN 106031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edicine
raw materials
traditional chinese
pubes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33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1741A (zh
Inventor
曾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133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1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31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1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1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17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该中草药物包括有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外用浸泡药物包括有如下中药原料组成:白花丹5~15份、鱼藤5~15份、大茶药20~30份、毛冬青40~60份;口服药物包括台下中药原料组成:毛果算盘子25‑40份、红蓖麻根5‑15份、醋制毛冬青120‑180份。上述中药原料先用武火将中药原料煲沸;再用文火煲30分钟;然后静止放置使水温至35~38度即得。所制得的中草药物用于治疗脉管炎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治愈率高,不易复发,其构思巧妙,制作方法简单,应用范围广,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中草药物。
背景技术
脉管炎,或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见,临床表现为患肢呈现一时性或持续性苍白、发绀、有灼热及刺痛,病肢下垂时皮色变红,上举时变白,继之足趾麻木,小腿肌肉疼痛,行走时激发,休息时消失;小腿部常发生浅表性静脉炎和水肿。检查时发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及雷诺现象、夜间疼痛加剧,足趾疼痛剧烈,皮肤发绀,进而趾端溃疡或坏疽而发黑,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逐渐向近心端蔓延。现有的专利文献报道中也出现有治疗脉管炎的专利文献,但其治愈效果不是很明显、治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采用本发明中草药物进行治疗脉管炎,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所述的中草药物包括有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
所述的外用浸泡药物包括有如下中药原料组成:白花丹、鱼藤、大茶药、毛冬青;上述各中药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白花丹5~15份、鱼藤5~15份、大茶药20~30份、毛冬青40~60份;
所述的口服药物包括台下中药原料组成:毛果算盘子、红蓖麻根、醋制毛冬青,上述各中药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如下:毛果算盘子25-40份、红蓖麻根5-15份、醋制毛冬青120-180份。
在上述中药原料中,白花丹(学名:Plumbago zeylanica L)是常绿半灌木,高约1-3米,直立,多分枝;叶薄,通常长卵形。穗状花序通常含25-70枚花;苞片狭长卵状三角形至披针形;花萼先端有5枚三角形小裂片,花冠白色或微带蓝白色。子房椭圆形,蒴果长椭圆形,淡黄褐色;种子红褐色。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生于污秽阴湿处或半遮荫的地方。分布于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各国。为民间常用药,用以治疗风湿跌打、筋骨疼痛、癣疥恶疮和蛇咬伤,并用以灭孑孓、蝇蛆。
在上述中药原料中,鱼藤,属于豆科藤本植物,攀援灌木,全体秃净。单数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腋生或侧生于老枝上;花柄聚生,稍长于萼;萼钟形;花冠蝶形,粉红色。荚果扁平而薄,斜卵形或矩圆形。花期8月。果期9月。其根部含杀虫活性物质——鱼藤酮及类似物。鱼藤酮杀虫谱广,可防治800多种害虫,是三大传统杀虫植物之一。
在上述中药原料中,大茶药即俗称的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大茶药能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杀虫止痒。外用治皮肤湿疹,体癣,脚癣,跌打损伤,骨折,痔疮,疔疮,麻风。还可杀蛆虫、孑孓。大茶药全株有剧毒,可外用,禁止内服。
在上述中药原料中,毛冬青(学名:Ilex pubescens)为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又名茶叶冬青(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密毛假黄杨(中国 台湾植物志),密毛冬青(中国 台湾木本植物图志)。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夏、秋采,切片晒干。生于山野坡地、丘陵的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主治风热感冒;肺热喘咳;咽痛;乳蛾;牙龈肿痛;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烧烫伤;痈疽;中心性视网膜炎等。
在上述中药原料中,毛果算盘子为大戟科常绿灌木植物。生于海拔130-1600米的山坡、山谷灌木丛中或林缘。花淡黄绿色,单性同株;种子橘红色。全株或根、叶供药用,有解漆毒,收敛止泻、祛湿止痒的功效。现代研究,该植物所含的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均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和抗乙肝病毒作用等活性。
在上述中药原料中,红蓖麻根为红色蓖麻的植物根部,红色蓖麻为多年生大戟科(Euphorbiaceae),从出苗至开花只需45天,成株高1.5米左右,茎如红竹,红叶形同鹅掌,果穗长35-50厘米,似红色宝塔,美观艳丽。红蓖麻根有祛风解痉;活血消肿之作用。
制备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的方法如下,由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采用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的方式同时进行才能得到最佳的疗效,因而本发明将制备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分别作说明,具体如下:
治疗脉管炎的外用浸泡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白花丹5~15份、鱼藤5~15份、大茶药20~30份、毛冬青40~60份清洗干净,放入砂煲中,加入水1000~1500份;
(2)用武火将中药原料煲沸;
(3)用文火煲30分钟;
(4)静止放置使水温至35~38度即得到外用浸泡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使用外用浸泡药物时,应保留中药原料在药液中来浸泡患处,同时要避免被中药原料刮破患处。
治疗脉管炎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先将毛冬青用醋制的方法炮制成醋制毛冬青,在中草药制作上,醋制是中药炮制中重要的常见的炮制方法,其方法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2)、将清洗干净的毛果算盘子25-40份、红蓖麻根5-15份与醋制毛冬青120-180份放入砂煲中,加入水800-1000份;
(3)、用武火将中药原料煲沸;
(4)、用文火煲30分钟;
(5)静止放置使水温至35~38度即得到口服药物。
本发明中草药物使用方法:
将煲好的外用浸泡药物浸泡患处,每日浸泡三次,分早、午、晚的时间来浸泡,浸泡时的水温保持在35~38度,浸泡时间为15分钟;
将煲好的口服药物,每日服用一次,每次服用300~400ml;
外用浸泡药物与口服药物同时进行,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坚持6个疗程即可达到本发明的预期治疗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中草药物采用白花丹、鱼藤、大茶药与毛冬青经过恰当的配比制成外用浸泡药物及采用毛果算盘子、红蓖麻根与醋制毛冬青制成口服药物,并根据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中草药物用于治疗脉管炎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以内清骨髓,中通脏腑,外达肌肤为组方特点,具有健脾益肾,软坚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外用浸泡药物与口服药物同时进行使用,使有效药物通过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患肢血液循环,加强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调节体液代谢,增加局部血液营养供应,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如此血瘀得化,经脉通达,凝滞者散,阻塞者通,营卫通调,肢体得气血濡养,肌肤荣润,疼痛自止,诸症自除,脏腑调达,阴阳平衡,从根本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愈率高、不复发,具有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服用剂量小,有害成分含量低,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所述的中草药物包括有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
所述的外用浸泡药物包括有如下中药原料组成:白花丹、鱼藤、大茶药、毛冬青;上述各中药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白花丹10g、鱼藤10 g、大茶药25 g、毛冬青50 g;
所述的口服药物包括台下中药原料组成:毛果算盘子、红蓖麻根、醋制毛冬青,上述各中药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如下:毛果算盘子30 g、红蓖麻根10 g、醋制毛冬青150 g。
制备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的方法如下,由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采用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的方式同时进行才能得到最佳的疗效,因而本发明将制备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分别作说明,具体如下:
治疗脉管炎的外用浸泡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白花丹10g、鱼藤10g、大茶药25g、毛冬青50 g清洗干净,放入砂煲中,加入水1000ml;
(2)用武火将中药原料煲沸;
(3)用文火煲30分钟;
(4)静止放置使水温至35~38度即得到外用浸泡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使用外用浸泡药物时,应保留中药原料在药液中来浸泡患处,同时要避免被中药原料刮破患处。
治疗脉管炎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先将毛冬青用醋制的方法炮制成醋制毛冬青,在中草药制作上,醋制是中药炮制中重要的常见的炮制方法,其方法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2)、将清洗干净的毛果算盘子30g、红蓖麻根10g与醋制毛冬青150g放入砂煲中,加入水800ml;
(3)、用武火将中药原料煲沸;
(4)、用文火煲30分钟;
(5)静止放置使水温至35~38度即得到口服药物。
本发明中草药物使用方法:
将煲好的外用浸泡药物浸泡患处,每日浸泡三次,分早、午、晚的时间来浸泡,浸泡时的水温保持在35~38度,浸泡时间为15分钟;
将煲好的口服药物,每日服用一次,每次服用300~400ml;
外用浸泡药物与口服药物同时进行,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坚持6个疗程即可达到本发明的预期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配方、制备及使用方法,经过实际应用治疗脉管炎的人数35人当中,其中治愈的人数为32人,中途放弃治疗的人数为2人,治疗效果一般的人数为1人,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数为0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所述的中草药物包括有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
所述的外用浸泡药物包括有如下中药原料组成:白花丹、鱼藤、大茶药、毛冬青;上述各中药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白花丹5g、鱼藤15 g、大茶药20 g、毛冬青60 g;
所述的口服药物包括台下中药原料组成:毛果算盘子、红蓖麻根、醋制毛冬青,上述各中药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如下:毛果算盘子25 g、红蓖麻根15 g、醋制毛冬青180 g。
制备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的方法如下,由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采用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的方式同时进行才能得到最佳的疗效,因而本发明将制备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分别作说明,具体如下:
治疗脉管炎的外用浸泡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白花丹5g、鱼藤15 g、大茶药20 g、毛冬青60g清洗干净,放入砂煲中,加入水1000ml;
(2)用武火将中药原料煲沸;
(3)用文火煲30分钟;
(4)静止放置使水温至35~38度即得到外用浸泡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使用外用浸泡药物时,应保留中药原料在药液中来浸泡患处,同时要避免被中药原料刮破患处。
治疗脉管炎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先将毛冬青用醋制的方法炮制成醋制毛冬青,在中草药制作上,醋制是中药炮制中重要的常见的炮制方法,其方法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2)、将清洗干净的毛果算盘子25 g、红蓖麻根15 g、醋制毛冬青180 g放入砂煲中,加入水1000ml;
(3)、用武火将中药原料煲沸;
(4)、用文火煲30分钟;
(5)静止放置使水温至35~38度即得到口服药物。
本发明中草药物使用方法:
将煲好的外用浸泡药物浸泡患处,每日浸泡三次,分早、午、晚的时间来浸泡,浸泡时的水温保持在35~38度,浸泡时间为15分钟;
将煲好的口服药物,每日服用一次,每次服用300~400ml;
外用浸泡药物与口服药物同时进行,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坚持6个疗程即可达到本发明的预期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配方、制备及使用方法,经过实际应用治疗脉管炎的人数17人当中,其中治愈的人数为15人,中途放弃治疗的人数为0人,治疗效果一般的人数为2人,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数为0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所述的中草药物包括有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
所述的外用浸泡药物包括有如下中药原料组成:白花丹、鱼藤、大茶药、毛冬青;上述各中药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白花丹15g、鱼藤15 g、大茶药30 g、毛冬青60 g;
所述的口服药物包括台下中药原料组成:毛果算盘子、红蓖麻根、醋制毛冬青,上述各中药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如下:毛果算盘子40 g、红蓖麻根15 g、醋制毛冬青120 g。
制备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的方法如下,由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采用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的方式同时进行才能得到最佳的疗效,因而本发明将制备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分别作说明,具体如下:
治疗脉管炎的外用浸泡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白花丹15g、鱼藤15 g、大茶药30 g、毛冬青60 g清洗干净,放入砂煲中,加入水1500ml;
(2)用武火将中药原料煲沸;
(3)用文火煲30分钟;
(4)静止放置使水温至35~38度即得到外用浸泡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使用外用浸泡药物时,应保留中药原料在药液中来浸泡患处,同时要避免被中药原料刮破患处。
治疗脉管炎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先将毛冬青用醋制的方法炮制成醋制毛冬青,在中草药制作上,醋制是中药炮制中重要的常见的炮制方法,其方法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2)、将清洗干净的毛果算盘子40 g、红蓖麻根15 g、醋制毛冬青120 g放入砂煲中,加入水1000ml;
(3)、用武火将中药原料煲沸;
(4)、用文火煲30分钟;
(5)静止放置使水温至35~38度即得到口服药物。
本发明中草药物使用方法:
将煲好的外用浸泡药物浸泡患处,每日浸泡三次,分早、午、晚的时间来浸泡,浸泡时的水温保持在35~38度,浸泡时间为15分钟;
将煲好的口服药物,每日服用一次,每次服用300~400ml;
外用浸泡药物与口服药物同时进行,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坚持6个疗程即可达到本发明的预期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配方、制备及使用方法,经过实际应用治疗脉管炎的人数21人当中,其中治愈的人数为19人,中途放弃治疗的人数为1人,治疗效果一般的人数为1人,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数为0人。
本发明中草药物采用白花丹、鱼藤、大茶药与毛冬青经过恰当的配比制成外用浸泡药物及采用毛果算盘子、红蓖麻根与醋制毛冬青制成口服药物,并根据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中草药物用于治疗脉管炎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以内清骨髓,中通脏腑,外达肌肤为组方特点,具有健脾益肾,软坚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外用浸泡药物与口服药物同时进行使用,使有效药物通过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患肢血液循环,加强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调节体液代谢,增加局部血液营养供应,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如此血瘀得化,经脉通达,凝滞者散,阻塞者通,营卫通调,肢体得气血濡养,肌肤荣润,疼痛自止,诸症自除,脏腑调达,阴阳平衡,从根本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愈率高,不复发,其构思巧妙,制作方法简单,疗效显著,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上述所揭述的内容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药物有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
所述的外用浸泡药物由如下中药原料组成:白花丹、鱼藤、大茶药、毛冬青;上述各中药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白花丹5~15份、鱼藤5~15份、大茶药20~30份、毛冬青40~60份;
所述的口服药物由如下中药原料组成:毛果算盘子、红蓖麻根、醋制毛冬青,上述各中药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如下:毛果算盘子25-40份、红蓖麻根5-15份、醋制毛冬青120-1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药物有外用浸泡药物及口服药物;
所述的外用浸泡药物由如下中药原料组成:白花丹、鱼藤、大茶药、毛冬青;上述各中药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白花丹10份、鱼藤10份、大茶药25份、毛冬青50份;
所述的口服药物由如下中药原料组成:毛果算盘子、红蓖麻根、醋制毛冬青,上述各中药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如下:毛果算盘子30份、红蓖麻根10份、醋制毛冬青150份。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治疗脉管炎的外用浸泡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白花丹5~15份、鱼藤5~15份、大茶药20~30份、毛冬青40~60份清洗干净,放入砂煲中,加入水1000~1500份;
(2)用武火将中药原料煲沸;
(3)用文火煲30分钟;
(4)静止放置使水温至35~38度即得到外用浸泡药物;
治疗脉管炎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先将毛冬青用醋制的方法炮制成醋制毛冬青;
(2)、将清洗干净的毛果算盘子25-40份、红蓖麻根5-15份与醋制毛冬青120-180份放入砂煲中,加入水800-1000份;
(3)、用武火将中药原料煲沸;
(4)、用文火煲30分钟;
(5)静止放置使水温至35~38度即得到口服药物。
CN201510113360.7A 2015-03-16 2015-03-16 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31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3360.7A CN106031741B (zh) 2015-03-16 2015-03-16 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3360.7A CN106031741B (zh) 2015-03-16 2015-03-16 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1741A CN106031741A (zh) 2016-10-19
CN106031741B true CN106031741B (zh) 2021-05-11

Family

ID=57150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336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31741B (zh) 2015-03-16 2015-03-16 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31741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1741A (zh) 2016-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royi Lippia javanica (Burm. F.) Spreng.: traditional and commercial uses and 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african and indian subcontinent
US9056117B2 (en) Herbal formulation for wound healing
CN105594765A (zh) 环保型杀虫剂
CN105901038B (zh) 防治蔬菜根线虫的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1270A (zh) 驱虫组合物及制作方法
CN109892350A (zh) 一种植物源的农药组合物
CN104983977A (zh)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4757A (zh) 一种预防银龙鱼白点病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Akwaji et al. Ethnobotanical survey of commonly used medicinal plants in Northern Cross River State, Nigeria
CN105254430A (zh) 防治铁皮石斛茎腐病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Anbarashan et al. Ethno-medicinal plants in five sacred groves in Cuddalore district, Tamilnadu, India
CN106031741B (zh) 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13225A (zh) 一种用于止痛、促进骨生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490074A (zh) 一种用于绿化树木病害防治的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0056A (zh)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用的膏药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42944A (zh) 一种茶叶病害的中草药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110091959A (ko) 암의 치료 개선효과를 갖는 무수 유산균발효 건강기능식품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ain et al. A review on healing properties of Tinospora cordifolia (Indian Giloy)
CN105394440A (zh) 预防花鲈烂鳃病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7223A (zh) 蒙药祛痛膏
Büssing Introduction: History of mistletoe uses
CN106106550A (zh) 一种防治青脆李红点病的组合物
CN106879503A (zh) 一种防草鱼鱼鳃病的养殖方法
Thoudam et al. Chapter-3 A Review Study on Nutraceutical and Nutritional Efficacy of 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CN106728389A (zh)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烧伤的中药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