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1184A - 再生装置、分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再生装置、分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1184A
CN106031184A CN201580008828.4A CN201580008828A CN106031184A CN 106031184 A CN106031184 A CN 106031184A CN 201580008828 A CN201580008828 A CN 201580008828A CN 106031184 A CN106031184 A CN 106031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data
prompting
content
broad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88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波琢也
渡部秀
渡部秀一
熊井久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31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11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2Retrieving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e.g. from a broadcast channel and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5Assembly of content; Genera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H04N21/854Content authoring
    • H04N21/8543Content authoring using a description language, e.g.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information coding Expert Group [MHEG],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从内容分发装置提供内容提示控制功能。从发送装置(2)获取对构成内容的分量的提示形式进行指定的提示类别信息,在接收装置(3)中执行与该提示类别信息相关联的分量的再生。

Description

再生装置、分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获取/再生内容的再生装置、发送内容的分发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数字广播等内容分发中,是将影像、声音等分量汇集成一个并将其作为一个内容,仅通过广播网进行分发,由于宽带互联网连接的普及,现在,逐渐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分发。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混合传送技术,还提案有经由广播网传送构成影像内容的一部分分量,经由通信网传送剩余的分量。在混合传送中有效的是,由广播网提供考虑大部分的使用者会使用的分量,单独由通信网提供考虑仅少量的使用者会使用的分量等、根据分量的需求的大小来选择性地使用传送路径。
而且,正在研究由使用异构网络的多个影像、多个声音、多个数据的分量构成的多分量内容的分发。接收机对接收的内容进行同步、合成等,然后显示在画面上。通过分发HTML5(HyperText Markup Languge 5,超文本标记语言5)描述的数据,进行现在数据广播中没有的、分量(影像、声音、文本等)的组合再生、显示布局的控制。通过分别分发分量,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接收终端的能力选择并接收需要的分量,能够对应内容、接收终端的多样化。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通过非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数据传送方式,经由广播网传送数据的分量的数据广播服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12-244388号公报(2012年12月10日公开)”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武智秀、马场秋继、大亦寿之,“Hybridcast(登録商標)を支える技術(支持Hybridcast(注册商标)的技术)”,NHK技研R&D,No.133,2012年5月发行
非专利文献2:ISO/IEC CD 23008-1.2MPEG media transport(MMT),2013年2月7日发行
非专利文献3:ARIB STD-B245.9版(第三分册)デジタル放送たぉけるデ一タ放送符号化方式と伝送方式(数字广播中的数据广播编码方式和传送方式),2014年3月18日发行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将来,在实际操作多分量内容的广播时,能够容易地想到,广播自身(再生了多分量的一个内容)作为一个分量处理,其中所包含的各个分量也进而分别作为一个分量处理。但是,存在没有为此将广播自身和各个广播的分量作为各个分量来参考的机制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实现将多分量的广播显示在接收机上的再生装置、分发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再生装置,特征在于,其是一种对由多个分量构成的内容进行再生的再生装置,具备:提示类别判定部,其使用与各分量相关联的提示类别信息,判定各分量的提示类别;和提示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提示类别判定部判定出的提示类别,对各分量的提示进行控制。
根据上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类别信息是与由全部分量构成的组相关联的信息,所述提示类别判定部提示属于同一组的各分量。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类别信息是相对由全部分量中的多个分量构成的组相关联的信息,所述提示类别判定部提示属于同一组的各分量。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类别判定部切换对所述全部分量、或由所述全部分量中的多个分量构成的分量、或所述各分量的提示。
本发明的分发装置,特征在于,是一种将用于内容的再生的多个分量和与各分量相关联的提示类别信息发送给再生装置的分发装置,具备将由多个分量构成的内容、及所述分量的所述提示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再生装置的发送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能够以合适的形式将多分量的广播提示给接收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分发系统的结构及分发系统中所包含的各装置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对接收装置的动作进行表示的流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用于分量参考的参数描述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用于分量参考的参数描述例的另一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用于多个分量参考的参数描述例的图。
图6是表示接收装置中显示的画面变迁例的图。
图7是表示与图1的分发系统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分发系统的结构及分发系统中所包含的各装置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管理表的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数据传送消息的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数据传送段消息的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对使用本发明中使用的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更新分量时的接收装置的动作进行表示的流程的图。
图13是表示使用本发明中使用的通用消息传送专用表的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通用事件消息描述符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6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分发系统是由通过广播分发影像内容的发送装置(与权利要求书中的“分发装置”对应)和提示影像内容的接收装置(与权利要求书的“再生装置”对应)构成的系统。在分发系统中分发的影像内容中包含有多个影像、多个声音、数据等多个分量。
首先,参考图1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分发系统的接收装置、发送装置及内容服务器的主要结构如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各装置的主要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分发系统1由发送装置2、接收装置3及内容服务器4构成。
发送装置2使用电波对内容进行广播,接收装置3能够接收电波并接收广播的内容。但是,不限于此,发送装置2与接收装置3也可以经由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并能够发送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装置2与接收装置3至少经由网络进行通信连接使得能够进行数据的收发即可。
另外,发送装置2可以对接收装置3以实时的方式分发(实时分发)内容,也可以根据来自接收装置3的请求而进行分发(按需分发)。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装置2与接收装置3至少经由网络进行通信连接使得能够进行数据的收发即可。
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中,分发系统1含有发送装置2与接收装置3各一个,但不限于此。分发系统1也可以分别含有多个发送装置2及接收装置3。即,分发系统1可以分别含有一个或多个发送装置2及接收装置3。
另外,发送装置2也可以是由使用电波对内容进行广播的发送装置、和经由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并对数据进行发送的发送装置构成,能够进行分别分发分量的混合分发的装置。
(发送装置2)
发送装置2具备内容作成部21、元数据(meta data)存储部22及广播发送部23。
内容作成部21通过对从处于发送装置2的外部的内容服务器4输入的影像信号实施编码处理,作成影像内容。
广播发送部23将影像内容、及该影像内容的元数据载置在广播波上进行发送。
元数据存储部22存储有由广播发送部23发出的影像内容的元数据。预先编辑该元数据,以反映分发者的意向。
(接收装置3)
接收装置3具备:广播接收部31、分量判断部32、操作部33、分量分离部34、影像解码部35、声音解码部36、数据广播提取部37、合成部38、显示器39、及扬声器40。
接收装置3是对从发送装置2获取的影像内容进行再生的内容再生装置。接收装置3例如是数字电视、录音机、STB(Set Top Box,机顶盒)、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携带电话机、智能手机、游戏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
广播接收部31是接收广播波的调谐器。
分量判断部32从广播接收部31获取影像内容(包含:影像分量、声音分量及数据分量)、及该影像内容的元数据,并参考影像内容的元数据,决定:将各分量是否供给到影像解码部35、是否供给到声音解码部36、及是否供给到数据广播提取部37。在此,各分量的数量不限于1个,也可以例如存在多个影像分量。
操作部33是用于用户对接收装置3输入指示信号,并对接收装置3进行操作的装置。操作部33可以由操作按钮、键盘、鼠标、小键盘等输入设备等构成。另外,也可以是操作部33与显示器39成一体的触控面板。另外,操作部33也可以是与接收装置3分体设置的遥控器等遥控装置。另外,操作部33也可以是对用户的手势进行识别的手势识别装置。
此外,在操作部33中,也可以是,从分量判断部32获取影像内容的元数据,并将用户选择了希望的影像分量的结果回应给分量判断部32。在这种情况下,在分量判断部32中置换影像内容的元数据。
分量分离部34获取分量判断结果,并将通过接收广播波而得到的影像内容分离为影像分量、声音分量及数据分量。影像分量供给到影像解码部35。另外,声音分量供给到声音解码部36。另外,数据分量供给到数据广播提取部37。
影像解码部35对从分量分离部34供给的影像分量进行解码。
声音解码部36对从分量分离部34供给的声音分量进行解码。
数据广播提取部37从由分量分离部34供给的数据流提取作为数据广播用数据分量的JPEG、PNG格式的静止图像数据、文本数据等各种媒体数据、数据广播用应用。数据广播用应用可以列举应用例如Java(注册商标)技术,但不限于此。
对合成部38供给来自影像解码部35的影像信号、和来自数据广播提取部37的数据分量。合成部38对节目等的影像信号和数据广播用数据的视频信号进行合成,并供给给显示器39。由此,在显示器39上显示例如对节目重叠了数据广播用数据的影像。
显示器39用于从影像解码部接收影像信号并对影像进行显示。例如,能够适用LCD(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等。
扬声器40从声音解码部接收电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声音,将声音输出到外部。
另外,分发系统1的结构不限于图1所示的例。例如,分发系统1可以含有多个发送装置2,也可以含有多个接收装置3。另外,发送装置2也可以含有内容服务器。
以下,参考图2~图6对接收装置3开始影像内容的提示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接收装置3的动作的流程。另外,图3~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元数据的具体例的图,以HTML格式进行描述。图3(a)中,“FF”表示包含影像、声音及数据的整体分量的参考(即对节目内容自身的参考),在图3(b)中,“01”~“03”分别表示特定分量的参考。图4表示分量的参考的另一例,图5表示多个分量的参考的例。图6表示接收装置3的显示器39中显示的影像的一例。
如图2所示,首先,接收装置3的广播接收部31获取影像内容的元数据,并开始影像内容的接收(S1)。
在此,在图3的例中,节目内容由“01”、“02”、“03”共计3个分量构成。关于影像内容中所包含的各分量,影像内容的元数据中包含有:表示应将节目内容自身提示给接收装置3的信息或表示应将一部分分量提示给接收装置3的信息。在图3(a)的例中,“FF”对应于前者的信息,在图3(b)的例中,“01”、“02”、“03”对应于后者的信息。即,图3(a)的元数据表示将与“FF”相关联的节目内容自身提示给接收装置3。同样,图3(b)的元数据将与“01”、“02”、“03”相关联的节目内容的各分量提示给接收装置3。通过分别参考节目内容自身和其中所包含的各个分量,从而能够实现符合节目内容的提示方式的参考。
接收装置3的分量判断部32对元数据的分量的名称是否与“FF”相关联进行判定(S2)。具体而言,在元数据为HTML格式的数据的情况下,分量判断部32对元数据的“object”标签的属性“value”的属性值是否为“FF”进行判定。
接收装置3在判定为“与“FF”相关联”的情况下(在S2中为“是”),经由分量分离部34,在数据广播提取部开始全部分量的发送(S3),进入S4的处理。
另一方面,接收装置3在判定为“没有与“FF”相关联”、“与“01”、“02”、“03”中的任一个相关联”的情况下(在S2中为否),进入S6的处理。
接着,接收装置3的分量判断部32判定从元数据的开头第i个(在之前的步骤为S1的情况下,i=1)分量的名称与“01”、“02”、“03”中的哪一个相关联,在判定为“与“01”、“02”、“03”中的任一个相关联”的情况下,经由分量分离部34在数据广播提取部开始第i个分量的发送(S6),进入S7的处理。具体而言,在元数据为HTML格式的数据的情况下,分量判断部32判定从元数据的开头第i个的“object”标签的属性“value”的属性值为“01”、“02”、“03”中的哪一个。
在S7中,接收装置3的分量分离部34判定是否对全部分量进行了S6的处理。
接收装置3在判定为“存在没有进行S6的处理的分量”的情况下(在S7中为“是”),返回到将处理对象设为第i+1个分量的S6的处理。另一方面,接收装置3在判定为“对全部分量进行了S6的处理”的情况下(在S7中为“否”),进入S4的处理。
在S4中,接收装置3对解码后的影像分量和数据广播用数据分量进行合成,并供给给显示器39。
在S5中,接收装置3在显示器39中显示合成后的影像信号和数据广播用数据的影像信号。例如,显示对节目重叠了数据广播用数据的影像。
以S5的处理完成接收装置3的动作。
(进行了多个分量的提示控制时的画面变迁)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执行上述影像内容的提示控制,在接收装置3中能够实现例如图6所示的画面变迁。
图6是表示接收装置3中显示的画面的变迁例的图。
如图6所示,在接收装置3等中,若通过用户使用遥控器等的操作,选择了预定信道,则显示器39中成为显示了预定节目的影像的状态。另外,也开始数据广播的接收。此时,成为显示了节目的影像的状态,但不显示数据广播用影像。
在此,在由用户操作遥控器等的数据广播显示按钮的情况下,成为数据广播用数据相对节目的影像以分离型配置的形式显示的状态(图6(a))。此外,在发生了因节目、特定场景的切换等引起的预定数据事件的情况下,根据该数据事件切换数据广播用数据的显示内容。另外,若在显示数据广播用数据的状态下,再次操作数据广播显示按钮,则返回到结束数据广播用数据的显示,仅显示节目的影像的状态。
另外,在显示器39上显示上述节目的影像、或数据广播用数据的状态下,显示器39由用户通过遥控器等的按钮选择现在广播中的分量51、分量52成为能够观看的状态。若执行了由用户选择分量52进行观看的操作,则现在广播中的分量51和分量52在显示器39中缩小并作为分量51’和分量52’显示,选择的分量52同时在显示器39中放大并作为分量52”显示,该分量的关联数据53也同时成为在显示器39中显示的状态(图6(b))。
此外,在显示器39中,选择的分量52”相对节目的影像以分离型配置的形式显示,选择的分量也可以相对节目的影像以叠加型配置的形式显示。
然后,若在正在显示选择的分量的状态下,用户进行结束选择观看的操作,则结束执行中的选择分量的显示,返回到仅显示节目的影像的状态。
这样,在接收装置3中,能够与节目连动地执行由数据广播进行的数据广播和节目的全部分量的同时显示、和选择的分量的同时显示两种显示。
(变形例1)
在影像内容的元数据中,表示应将整体分量或一部分分量提示给接收装置3的信息也可以不记录成“object”标签的属性“value”的属性值。即,如图4所示,在“object”标签的属性“type”的属性值记录为“-full”的情况下,判定为是整体分量,在“object”标签的属性“type”的属性值记录为“-comp”的情况下,判定为是一部分分量等,只要是表示应提示的信息在元数据中被描述即可。
(变形例2)
在影像内容的元数据中,也可以不按影像内容的每一个分量记录表示应将该分量提示给接收装置3的信息。即,如图5所示,元数据中使同时提示的多个分量的信息在“object”标签的属性“type”的属性值中记录有“-partial”等提示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是同时提示的分量。
基于图7~图14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发系统中,对更新影像内容中所包含的数据分量的一部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以下,主要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首先,参考图7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分发系统的接收装置、发送装置及内容服务器的主要结构如下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各装置的主要结构的框图。如图7所示,分发系统1′由发送装置2′、接收装置3′及内容服务器4构成。
发送装置2′经由电波及网络来广播内容,接收装置3′接收电波及接收经由网络而广播的内容,并能够经由网络进行数据的收发。
另外,在图7所示的例中,分发系统1′包含发送装置2′和接收装置3′各一个,但不限于此。分发系统1′也可以分别含有多个发送装置2′及接收装置3′。即,分发系统1′也可以分别含有一个或多个发送装置2′及接收装置3′。
另外,发送装置2′、接收装置3′也可以仅由分别使用电波对内容进行广播的发送装置、和对内容进行接收的接收装置构成。另外,发送装置2′也可以含有内容服务器4。
(发送装置2′)
首先,基于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发送装置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发送装置2′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发送装置2′具备内容作成部21′、广播发送部23、及通信收发部24。此外,发送装置2′也可以具备显示部、操作部等部件,由于与发明的特征点没有关系,因此,未对该部件进行图示。
内容作成部21′对从内容服务器4输入的、信号数据(包含影像信号、声音信号、和数据)进行编码,通过对上述编码数据及关联的元数据实施复用处理,从而作成影像内容(包含影像分量、声音分量和数据分量)。另外,在对影像内容中所包含的数据分量的一部分进行更新的情况下,还在接收侧进行用于对数据分量的一部分进行更新的控制信号的生成、对影像内容的复用处理。
(接收装置3′)
接收装置3′具备:广播接收部31、分量判断部32、操作部33、分量分离部34′、影像解码部35、声音解码部36、数据广播提取部37′、合成部38′、显示器39、扬声器40、及通信收发部41。
接收装置3′是对从发送装置2′获取的影像内容进行再生的内容再生装置。
分量分离部34′获取分量判断结果,并将通过广播波的接收得到的影像内容分离为影像分量、声音分量和数据分量。影像分量供给到影像解码部35。另外,声音分量供给到声音解码部36。另外,数据分量供给到数据广播提取部37′。另外,在接收到更新数据分量的一部分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将更新该控制信号及数据分量的一部分的数据供给到数据广播提取部′。
数据广播提取部37′从由分量分离部34′供给的数据流提取:作为数据广播用数据分量的JPEG、PNG格式的静止图像数据、MP4格式的运动图像数据、文本数据等各种媒体数据、和数据广播用应用。数据广播用应用可以列举应用例如HTML5技术,但不限于此。另外,在供给了对数据分量的一部分进行更新的控制信号及更新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控制信号进行数据分量的更新。在此,控制信号及更新数据是从分量分离部34′供给的,也可以使用通信收发部41经由网络从发送装置2′获取。
对合成部38′供给来自影像解码部35的影像信号、和来自数据广播提取部37的数据分量。合成部38′对节目等的影像信号和数据广播用数据的视频信号进行合成,并供给到显示器39。由此,在显示器39上显示例如对节目重叠了数据广播用数据的影像。另外,合成的信号是从影像解码部35及数据广播提取部37′供给的,也可以合成使用通信收发部41经由网络从发送装置2′获取的影像分量。
以下,参考图8~图14对接收装置3′更新数据分量的一部分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更新数据分量的一部分时的接收装置3′的动作的流程图。图8是将数据分量的数据结构作为管理表具体模拟的图,且为以MMT格式构成时的一例。另外,图9是将用于更新数据分量的一部分的控制信号作为数据传送消息具体表示时的一例。
首先,对分量分离部34′分离数据分量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对参考由MMT定义的信令消息格式,传送管理构成数据分量(asset)的数据(item)的管理表时的例进行说明。图8表示管理表,图9表示传送管理表的数据传送消息的具体的一例。
图8(a)所示的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例是描述构成资源的信息的例。此外,形成为在管理表中收纳有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为该表表示数据分量的更新的结构(图8(b))。管理表中描述的数据结构的意思如下所示。
·table_id(表识别):其对管理表进行识别。
·version(版本):其为写入表的版本编号的区域。
·length(表长度):其为写入该字段后续的数据字节数的区域。
·asset_ID(资源识别):其表示对资源进行识别的ID。
·asset_version(资源ID版本):其表示资源的版本。
·num_of_MPUs(MPU数):其为写入MPU的数量的区域。
·MPU_sequence_number(MPU序列编号):其表示对MPU进行识别的编号。
·MPU_version(MPU序列编号版本):其表示MPU的版本。
·num_of_items(项数):其为写入项目(item)的数量的区域。
·item_ID(项目识别):其表示对由MPU with non-timed media传送的项目进行识别的ID。
·item_version(项目版本):其表示项目的版本。
·iteminfo_length(项目信息长度):其表示后续的项目信息区域的字节长度。
·item_info_byte(项目信息字节):在一连的区域中收纳与该项目相关的信息。
·descriptor_loop_length(描述符长度):其表示后续的描述符的全字节长度。
·descriptor(描述符区域):其在一连的区域中收纳描述符。并另外定义收纳的描述符。
·update_descriptor(描述符区域):其收纳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
图9所示的数据传送消息的例是收纳表并传送的例。数据传送消息中描述的数据结构的意思如下所示。
·message_id(消息识别):其表示识别数据传送消息的ID。
version(版本):其为写入数据传送消息的版本编号的区域。
·length(消息长度):其以字节单位表示从该字段之后到消息最后的大小。
·num_of_tables(表数):其表示收纳在该数据传送消息内的表的数量。
·table_ID(表识别):其表示收纳在该数据传送消息内的表的表识别。
·table(表):其表示收纳在该数据传送消息中的表。
分量分离部34′在接收的数据传送消息中含有管理表的情况下,根据上述表的信息,分离对应的数据分量,并将分离的数据分量和数据的表管理信息供给到数据广播提取部37′。
接着,对更新数据分量的一部分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参考以ARIBSTD-B24定义的事件消息传送方式,对传送更新数据分量的一部分的控制信号时的例进行说明。在事件消息传送方式中,提供从发送装置2′对由接收装置3′动作的应用立即或在指定的时刻传送消息信息(事件消息)的手段。
如图7所示,接收装置3′的广播接收部31在开始获取事件消息的同时,开始接收影像内容(S11)。
在此,图10是将更新以事件消息传送数据分量的一部分的控制信号的信息具体以描述符格式作为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记载时的一例。另外,图11是具体记载使用事件消息传送方式传送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消息的结构时的一例。
在此,事件消息为对从发送装置2′发送的影像内容以一定的间隔进行了复用的消息,分量分离部34′定期获取事件消息,进行图12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
图10(a)所示的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意思如下所示。
·descriptor_tag(描述符标签):其对表示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标签进行表示。
·descriptor_length(描述符长度):其为写入该字段后续的数据字节数的区域。
·Data_Asset_Update_flag(数据分量更新标识):其对表示数据更新的种类的标识进行表示。其意思是,在标识为”asset”的情况下,更新分量,在标识为”MPU”的情况下,更新作为构成”asset”的数据的”MPU”,在标识为”item”的情况下,对作为构成”MPU”的数据的”item”进行更新。
·asset_ID(资源识别):其表示对资源进行识别的ID。
·MPU_sequence_number(MPPU序列编号):其表示对MPU进行识别的编号。
·item_ID(项目识别):其对以MPPU with non-timed media传送的项目进行识别。
·Data_Asset_Update_version(数据分量更新版本):其表示数据更新的版本。
·data_event_id(数据事件识别):该字段表示用于识别各个数据事件消息的标识符。
此外,在”MPU”和”item”为相同数据的情况下,能够作为图10(b)所示的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例进行表示。
图11所示的事件消息中描述的数据结构的意思如下所示。
·message_id(消息识别):其表示识别事件消息的ID。
·version(版本):其为写入事件消息的版本编号的区域。
·length(消息长度):其为写入该字段后续的数据字节数的区域。
·table_id(表识别):其表示在段的有效载荷中收纳有流描述符。
·section_syntax_indicator(段语法指示):其为表示扩展格式的‘1’。
·private_indicator(专用指示):该1比特的字段收纳段语法指示的值的反相值。
·section_length(段长度):其为写入段长度区域后续的数据字节数的区域。
·data_event_id(数据事件识别):该字段对使用事件消息的时间上相邻的数据事件进行区分,其是用于避免在以这些数据事件分发的本地内容间误分发事件消息的标识符。
·event_msg_group_id(消息组识别):该字段表示对应用应接收的消息组进行识别的标识符。
·version_number(版本编号):其为写入表的版本编号的区域。
·current_next_indicator(当前下一指示):在表现在能够使用的情况下设为‘1’,在表示表现在不能使用,下一个有效的情况下设为‘0’。
·section_number(段编号):其为写入构成表的段编号的区域。
·last_section_number(最终段编号):其为写入构成表的最后段编号的区域。
·CRC_32(CRC):其为根据ITU-T建议H.222.0的字段。
在图的例中,在事件消息中包含有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情况下(在S12中为是),对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Dataasset_Update_flag的内容进行确认。在对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Dataasset_Update_flag设定了“asset_ID”的情况下(在S13中为是),获取与“asset_ID“对应的”asset_version”,更新指定的asset_ID的对象的asset整体的数据及版本(S14)。在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Dataasset_Update_flag中设定了“MPU_sequence_number”的情况下(在S13中为否,在S15中为是),获取与“MPU_sequence_number”对应的“MPU_version”,更新与指定的“MPU_sequence_number”的对象的组对应的MPU和与MPU对应的版本(S16)。在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Data_asset_Update_flag上设定了“item_ID”的情况下(在S13中为否,在S15中为否),更新与指定的“item_ID”对应的item和与item对应的版本(S17)。在事件消息中没有含有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情况下(在S12中为否),等待获取下一事件消息,并定期进行事件消息的处理。
(变型例1)
接着,使用图9和图13,对参考以MMT定义的信令消息格式传送表示对上述数据分量的一部分进行更新的控制信号的信息的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的例进行说明。图9和图13是具体以信令消息格式记载表示更新数据分量的一部分的控制信号的信息的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时的一例。
在此,由于在上述图9中说明了传送数据分量更新表的数据传送消息的具体的一例,因此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图13所示的数据分量更新表的数据结构的意思如下所示。
·table_id(表识别):其对管理表进行识别。
·version(版本):其为写入表的版本编号的区域。
·length(表长度):其为写入该字段后续的数据字节数的区域。
·descriptor_length(描述符长度):其为写入该字段后续的数据字节数的区域。
·Data_Asset_Update_descriptor(描述符区域):其收纳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
接收装置3′从接收的数据传送消息提取数据传送消息中所包含的数据分量更新表,并根据数据分量更新表中所包含的数据分量更新描述符,对对应的数据分量的asset或者item进行更新。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了数据传送消息时,更新了对应的数据分量的asset或者item,也可以参考以ARIBSTD-B24定义的事件消息传送方式的通用事件消息,按照以上述的数据传送消息中所包含的通用事件消息描述符指定的事件的发生时刻,更新以与通用事件消息描述符中所包含的data_event_id对应的数据更新描述符指定的asset或者item。图14是通用事件消息描述符的具体的一例。
图14所示的通用事件消息描述符的意思如下所示。
·descriptor_tag(描述符标签):其为表示通用事件消息描述符的标签。
·descriptor_length(描述符长度):其为写入该字段后续的数据字节数的区域。
·event_msg_group_id(消息组识别):该字段表示对应用应接收的消息组进行识别的标识符。
·time_mode(时间模式):该字段表示事件消息的发生时刻的指定方法。在0x00的情况下,在接收后立即产生事件消息。在0x02的情况下,按照NPT时刻数据产生事件消息。
·event_msg_NPT:该字段表示,在time_mode=0x02的情况下编码,并根据NormalPlay Time(NPT)产生事件消息的时刻。
·event_msg_type(消息类别):其表示对事件消息的种类进行识别的标识符。
·data_event_id(消息识别):该字段表示用于识别各个事件消息的标识符。
·private_data_byte(专用数据):该字段收纳有根据每一数据编码方式中规定的event_msg_type的值定义的事件消息的关联信息。
此外,上述发送装置及上述接收装置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发送装置及上述接收装置的各部分进行动作,从而通过计算机实现上述发送装置及上述接收装置的控制程序、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即,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适当组合变更的技术手段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由软件进行的实现例)
最后,接收装置3的各模块、特别是分量判断部32可以通过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上形成的逻辑电路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以软件的形式实现。
在后者的情况下,接收装置3具备:执行实现各功能的程序的命令的CPU、收纳了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收纳上述程序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然后,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将可由计算机读取地记录了作为实现上述的功能的软件的发送装置2及接收装置3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格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介质供给到上述发送装置2及接收装置3,该计算机(或CPU、MPU)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代码并执行。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可以使用:非临时性有形介质(non-transitory tangiblemedium)、例如,磁带、盒式磁带等磁带类;包含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含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掩膜ROM/EPROM/EEPROM(注册商标)/闪存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或者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装置)、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逻辑电路类等。
另外,也可以使发送装置2及接收装置3可与通信网络连接地构成,经由通信网络供给上述程序代码。该通信网络可传送程序代码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互联网、内部网、外联网、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线路网、移动体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另外,构成该通信网络的传送媒体也为能够传送程序代码的介质即可,不限于特定的结构或种类。例如,可以使用IEEE1394、USB、电力线传输、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线路等有线,也可以使用IrDA、遥控器那样的红外线、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IEEE802.11无线、HDR(High Data Rate,高数据速率)、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注册商标)、携带电话网、卫星线路、地面数字网等无线。此外,本发明也能够以由电子传送体现上述程序代码的、嵌入载波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形式实现。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电视、平板终端、智能手机等。
标号说明
1、1’ 分发系统
2、2’ 发送装置(分发装置)
3、3’ 接收装置(再生装置)
21、21’ 内容作成部
22 元数据存储部
23 广播发送部
31 广播接收部
32 分量判断部(提示类别判定部)
33 操作部
34、34’ 分量分离部(提示控制部)
35 影像解码部
36 声音解码部
37、37’ 数据广播提取部
38、38’ 合成部
39 显示器
40 扬声器
51、51’、52、52’、52” 分量
53 关联数据

Claims (5)

1.一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由多个分量构成的内容进行再生,所述再生装置具备:
提示类别判定部,其使用与各分量相关联的提示类别信息,判定各分量的提示类别;和
提示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提示类别判定部判定出的提示类别,对各分量的提示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类别信息是相对由全部分量构成的组相关联的信息,
所述提示类别判定部提示属于同一组的各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类别信息是相对由全部分量中的多个分量构成的组相关联的信息,
所述提示类别判定部提示属于同一组的各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类别判定部切换对所述全部分量、由所述全部分量中的多个分量构成的分量、或所述各分量的提示。
5.一种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用于内容的再生的多个分量和与各分量相关联的提示类别信息发送给再生装置,
所述分发装置具备发送部,所述发送部将由多个分量构成的内容、以及所述分量的所述提示类别信息发送给所述再生装置。
CN201580008828.4A 2014-04-02 2015-03-31 再生装置、分发装置 Pending CN1060311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6371 2014-04-02
JP2014-076371 2014-04-02
JP2014090327A JP2015201822A (ja) 2014-04-02 2014-04-24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JP2014-090327 2014-04-24
PCT/JP2015/060231 WO2015152281A1 (ja) 2014-04-02 2015-03-31 再生装置、配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1184A true CN106031184A (zh) 2016-10-12

Family

ID=54240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8828.4A Pending CN106031184A (zh) 2014-04-02 2015-03-31 再生装置、分发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201822A (zh)
CN (1) CN106031184A (zh)
WO (1) WO2015152281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7627A1 (ja) * 2007-10-30 2009-05-07 Kyocera Corporation 受信装置
WO2012093714A1 (ja) * 2011-01-07 2012-07-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再生装置の制御方法、生成装置、生成装置の制御方法、記録媒体、データ構造、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13153291A (ja) * 2012-01-24 2013-08-08 Nippon Hoso Kyokai <Nhk>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CN103327378A (zh) * 2012-03-23 2013-09-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输出方法、数据输出程序和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7627A1 (ja) * 2007-10-30 2009-05-07 Kyocera Corporation 受信装置
WO2012093714A1 (ja) * 2011-01-07 2012-07-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再生装置の制御方法、生成装置、生成装置の制御方法、記録媒体、データ構造、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3299616A (zh) * 2011-01-07 2013-09-11 夏普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记录介质、数据结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JP2013153291A (ja) * 2012-01-24 2013-08-08 Nippon Hoso Kyokai <Nhk>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CN103327378A (zh) * 2012-03-23 2013-09-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输出方法、数据输出程序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01822A (ja) 2015-11-12
WO2015152281A1 (ja) 2015-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53819B (zh) 提供媒体内容的系统和方法
KR102173417B1 (ko) 콘텐츠 지문화를 위한 지문 레이아웃
CN102870427B (zh) 输出装置、源设备、电视接收机、系统、及输出方法
CN104065979A (zh) 一种动态显示和视频内容相关联信息方法及系统
US20160212501A1 (en) Enabling Delivery and Synchronization of Auxiliary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Multimedia Data
CN102656898A (zh) 在线社交网络上的自动媒体资产更新
CN105900444A (zh) 广播接收装置
CN104081725B (zh) 用于在接收设备上播放数据流的控制系统
CN110231904A (zh) 对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窗口进行远程配置
CN110168528A (zh) 用于恢复媒体资产的系统和方法
Dominguez et al. Deployment of a hybrid broadcast-Internet multi-device service for a live TV programme
CN104081762A (zh) 提示控制装置、提示控制方法、提示系统、提示控制程序、记录介质以及元数据
CN103686212B (zh) 数据推送方法、推送前端系统和终端设备及数字电视系统
US11109116B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on of addressable content
CN106031184A (zh) 再生装置、分发装置
CN110177305B (zh) 超声波智能跨屏互动媒合资讯系统
JP6294987B2 (ja) 再生装置、配信装置
Cianci Technology and Workflows for Multiple Channel Content Distribution: Infrastructur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for converged production
WO20151591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tored media content
CN104427364A (zh) 媒体播放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媒体服务器
CN103051938A (zh) 一种基于android的智能电视互动广告系统及方法
CN111837401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
JP6928130B2 (ja) 放送番組の出力方法
CN107736028A (zh) 电子设备及其内容提供方法
CN108605111A (zh) 用于在记录的媒体资产中绕过抢占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