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0563B - 使用电子设备中的多个接口的应用层请求处理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电子设备中的多个接口的应用层请求处理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0563B
CN106030563B CN201580009089.0A CN201580009089A CN106030563B CN 106030563 B CN106030563 B CN 106030563B CN 201580009089 A CN201580009089 A CN 201580009089A CN 106030563 B CN106030563 B CN 1060305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request
electronic device
response
ti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90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0563A (zh
Inventor
尹江镇
许江伟
李晋豪
朴容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30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0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0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05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43Transmit or communication err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H04L67/145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avoiding end of session, e.g. keep-alive, heartbeats, resumption message or wake-up for inactive or interrupted s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8Connection release triggered by ti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77Multiple interfaces, e.g. multihomed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6Transport layer protocols, e.g.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over wire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要处理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层的请求,并且一种用于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接口发送应用层的请求,并且当在计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与通过第一接口发送的请求相对应的响应时,通过第二接口重发应用层的请求。此外,本发明除了所述实施例以外还包括其它实施例。

Description

使用电子设备中的多个接口的应用层请求处理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层请求处理。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用户通过应用利用或消费服务器的内容,来自应用层的请求被发 送至服务器,并且来自服务器的响应被发送至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包括用 于通信的多个接口时,请求和响应通过基本接口来发送和接收。
图1图示了用于在电子设备中处理应用层的请求的信号交换。参照图1, 在步骤101中,电子设备110的应用112将应用层的请求发送至请求/响应处 理器(handler)114。在此情况下,应用112设置对于该请求的响应到达的等 待时间,并等待响应。在步骤103中,请求被传送至被指定为基本接口的第 一接口124。在步骤105中,第一接口124将请求发送至服务器170。当第一 接口124是用于蜂窝通信的装置时,可以通过蜂窝网络发送请求。接下来, 在步骤107中,服务器170发送对应于请求的响应。在步骤109中,第一接 口124接收响应并将响应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114。在步骤111中,请求/ 响应处理器114将响应提供至应用112。
在图1图示出的过程中,因为响应在等待时间内到达,所以可以在应用 112中正常处理响应。然而,当响应由于基本接口或基本接口所使用的网络 的问题(例如,由于断开连接、接口速度劣化、网络拥塞、服务器拥塞等而 导致输入输出(IO)异常出现)而没有在等待时间内到达时,可能出现超时。
当在下面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超时。例如,当电子设备移动至高通信(例 如,无线局域网(LAN)、蜂窝)信号衰减的地点、并且尽管信号很弱但在其 认识到连接断开以前仍维持现有接口时,可能出现超时。例如,当接入空接 入点(AP)时,可能出现超时。例如,当由于与基本接口有关的网络的用户 突增而使得网络吞吐量临时减少时,可能出现超时。例如,由于服务器延迟、 故障等,可能出现超时。
如上所述,对于应用层的请求的超时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当超时 出现时,应用可以重发请求或显示通知请求没有被适当执行的屏幕。尽管请 求被重传,但也可能再次出现超时。此外,即使当重传的请求被成功处理时, 也出现服务延迟。因此,用户在使用服务时可能体验到很大的不便。即,由 于超时或服务延迟,用户的体验质量(QoE)下降。因此,需要建议用于高 效处理应用层的请求的替代方案。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电子设备中高效处理应用层的请求的 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电子设备中提供无缝因特网服务的装 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电子设备中增强因特网服务的响应性 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电子设备中使用多个接口重复发送应 用层的请求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电子设备中确定用于确定应用层的请 求的重复发送的计时器值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电子设备中改变基本接口的装置和方 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种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接 口发送应用层的请求;以及当在计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与通过第一接口 发送的请求相对应的响应时,通过第二接口重发应用层的请求,其中,通过 第一接口发送的请求和通过第二接口发送的请求对应于在应用中生成的单个 请求。
一种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通信单元,包括用于接入 第一网络的第一接口和用于接入第二网络的第二接口,其中通信单元通过第 一接口发送应用层的请求,并且当在计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与通过第一 接口发送的请求相对应的响应时,通过第二接口重发应用层的请求,并且通 过第一接口发送的请求和通过第二接口发送的请求对应于在应用中生成的单 个请求。
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使用另一接口重发应用层的请求,电子设备可以使用多个接口确保 稳定性并增强服务响应性。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用于在电子设备中处理应用层的请求的信号交换。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电子设备的位置的信号质量改变的 示例。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功能结构。
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在电子设备中的请求和响应的信号 交换。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在电子设备中使用多个接口处理 请求的信号交换。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在电子设备中使用多个接口处 理请求的信号交换。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用于在电子设备中使用多个接口处 理请求的信号交换。
图8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用于在电子设备中使用多个接口处 理请求的信号交换。
图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操作过程。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操作过程。
图1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操作过程。
图1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操作过程。
图1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操作原理。在下面的描述中,如果 公知功能或构造将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则将不详细描述它们。此外,考虑 到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下面要描述的术语,并且所述术语可能依赖于用户 或操作者的意图或实践而变化。因此,应基于说明书的全部内容来定义它们 的定义。
以下,本发明描述了用于在电子设备中使用多个接口处理请求的技术。
用于标识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的消息的术语、用于标识计时器的术语以 及用于指示网络实体的术语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要描述 的术语,并且可以使用指示具有技术上相同含义的对象的其它术语。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电子设备的位置的信号质量改变的 示例。
参照图2,电子设备210可以位于蜂窝网络的基站250的小区与无线LAN 的AP 260的覆盖范围重叠的区域中。电子设备210包括多个通信接口,并且 通信接口包括用于接入蜂窝网络的接口和用于接入无线LAN的接口。
当电子设备210位于位置A时,蜂窝网络的信号质量相对好,并且因此 电子设备210可以通过蜂窝网络执行通信。当电子设备210移动至位置B时, 无线LAN的信号质量更好。因此,当电子设备210的基本接口是用于无线 LAN的接口时,电子设备210经由AP 260执行通信,即,发送应用层的请 求。接下来,当电子设备210移动至位置C时,其属于无线LAN的覆盖范 围,但是蜂窝网络的信号质量相对更好。然而,当电子设备210维持基本接 口时,其通过具有相对差信号质量的无线LAN发送请求。
在位置C,通过具有相对差信号质量的无线LAN的请求发送可能导致处 理延迟或超时的出现。即使在与位置C不同的情形中,出于若干原因,所维 持的单个接口也可能导致处理延迟或超时的出现。
因此,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电子设备210中使用多个接口重 发请求的方法。即,电子设备210可以通过一个接口发送请求,然后,当在 特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响应时,通过另一接口重发请求。在此情况下,该特 定时间可以短于被定义来宣布(declare)超时的等待时间。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功能结构。图3图示了图2 的电子设备210的逻辑结构。
参照图3,电子设备310可以将请求发送至服务器370并接收响应。电 子设备310包括应用312、请求/响应处理器314、第一接口324和第二接口 326。
作为应用层的程序的应用312生成应用层的请求并处理响应。例如,请 求可以包括根据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内容(例如,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图像等)请求、根据文件传输协议(FTP)的文件传输请求等。 响应可以包括对应于请求的内容或文件。应用312可以初始安装在电子设备 310上或由用户安装。
请求/响应处理器314将由应用312生成的请求通过第一接口324和第二 接口326发送至服务器370,并且将从服务器370接收到的响应传送至应用 312。请求/响应处理器314可以包括请求分发器316、重新请求计时器318、 响应选择器320和连接管理器322。
请求分发器316中断请求并将对应请求传送至特定接口。并且,响应选 择器320通过将每个传送接口的接收时间进行比较而确定请求要传送至的接 口。当在特定时间期间没有接收到响应时,重新请求计时器318指示请求分 发器316通过其它接口重发请求。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将用于生成重发的 特定时间称为重新请求计时器值。
响应选择器320对于相同请求选择响应中的一个。更具体地,当通过多 个接口接收到对于相同请求的多个响应时,响应选择器320将首先到达的响 应传送至应用312。响应选择器320将通过接口接收到的每个响应的接收时 间提供至请求分发器316。
连接管理器322控制多个接口,即,第一接口324和第二接口326。换 句话说,连接管理器322激活第一接口324和第二接口326以便同时使用多 个接口,并且将请求传送至指定的接口,使得通过所指定的接口发送从请求 分发器316提供的请求。
第一接口324和第二接口326是用于与外部通信的通信装置。例如,第 一接口324和第二接口326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器。第一接口324和第二接口 326可以提供用于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接口。例如,第一接口324可以是 用于接入无线LAN的装置,并且第二接口326可以是用于接入蜂窝网络的装 置。第一接口324和第二接口326中的一个被指定为基本接口。
由重新请求计时器318管理的特定时间被设置为比应用312宣布超时的 等待时间TR小的值。特定时间可以使用动态参数α表示为等式1。
[等式1]
Tre=TR×α α∈[0,1],α∈R
在等式1中,Tre表示重新请求计时器值,TR表示被定义来宣布超时的等 待时间,α表示用于确定重新请求计时器值的动态参数,并且R表示实数集。 如等式1中所示,α被定义为大于0并小于1的实数。
在等式1的实施例中,重新请求计时器值被定义为等待时间与参数的乘 积,所述等待时间被定义来宣布超时。然而,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重新 请求计时器值可以被定义为等待时间与参数之间的差,所述等待时间被定义 来宣布超时。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重新请求计时器值可以被定义为单 独的值,而与被定义来宣布超时的等待时间无关。
重新请求计时器318可以被配置为多个计时器。例如,当请求发送要求 其它协议的连接建立时,可以设置多个计时器。可以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 使用HTTP。在此情况下,可以如图4中所示地执行对请求和响应的发送。 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响应和请求的信号交换。 参照图4,电子设备410在步骤401中发送TCP同步(SYN)信号,并且在 步骤403中,服务器470使用TCP SYN确认(ACK)建立TCP连接。接下 来,在步骤405中,电子设备410可以发送请求,并且在步骤407中,服务 器470可以发送响应。因为在图4中TCP连接过程可能失败,所以可以单独 设置用于TCP连接过程的计时器和用于接下来的请求-响应过程的计时器。
当设置多个计时器时,计时器的值可以表示为等式2。
[等式2]
Tre1=TR×α1 α1∈[0,1],α1∈R
Tre2=TR×α2 α2∈[0,1],α2∈R
在等式2中,Tre1表示用于TCP连接的计时器值,Tre2表示用于请求-响 应过程的计时器值,TR表示被定义来宣布超时的等待时间,α1表示用于确定 用于TCP连接的计时器值的动态参数,α2表示用于确定用于请求-响应过程 的计时器值的动态参数,并且R表示实数集。如等式1中所示,α1和α2被 定义为大于0并小于1的实数。即,α1是用于在请求被发送至服务器之前发 送SYN信号并等待对于TCP连接的ACK的计时器的参数,并且α2是用于 发送请求并等待响应的计时器的参数。这里,α2可以大于α1
通常,在HTTP库中,用于宣布超时的TR被定义为大约30秒。然而, 经验地或统计地,当在10秒内没有加载到响应时,服务可以被处理为其没有 被正常提供。因此,根据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动态参数α、α1和α2可以被 设置为在10秒内生成重新请求。例如,α1和α2可以被设置为使得用于TCP 连接的计时器值变为1秒,并且用于请求-响应过程的计时器值变为5秒。例 如,当TR是30秒时,α1可以被设置为1/30,并且α2可以被设置为1/6。
用于确定重新请求计时器318的计时器值的参数α可以根据生成请求的 应用312的特性和当前状态而变化。当应用312要求快速响应性时,电子设 备310可以通过将值α设置为小的值来提高响应性。例如,在要求实时的流 传输的情况下,当保留在用于回放的缓冲器中的数据在时间TR内被耗尽并且 回放被中断的概率增加时,电子设备310可以通过将值α设置为较小的值来 增强响应性并避免具有接缝的图像。例如,考虑到保留在缓冲器中的数据的 值α可以表示为等式3。
[等式3]
B(t)/P(t)>TR×α+Trep
在等式3中,B(t)表示保留在缓冲器中的数据量,P(t)表示作为回放速率 的按照时间的数据消耗速率,TR表示被定义来宣布超时的等待时间,α表示 用于确定重新请求计时器值的动态参数,并且Trep表示另一接口的平均响应 速度。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为了最大化响应性,电子设备310可以将值α 设置为0,从而同时通过多个接口发送相同请求。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电子设备310可以根据应用类型选择性地设置 预定义的值α。例如,对于提供实时服务的应用,值α可以小于对于提供非 实时服务的应用的。例如,可以如表1中所示地定义对应于应用类型的值α。
[表1]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为了在特定接口(例如,无线LAN)的阴影区 域中增强响应性,电子设备310可以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确定值 α。通常,当RSSI低之时,响应可能慢。因此,电子设备310可以在RSSI 低之时设置较小的α值,并因此通过另一接口快速重发请求。例如,可以如 表2所示地定义对应于RSSI的值α。
[表2]
RSSI[dBm] T<sub>R</sub>×α[秒]
大于或等于-60 30
小于-60,大于或等于-75 15
小于-75,大于或等于-83 5
小于-83 0
表2是基于RSSI定义的。RSSI是信道质量的示例,并且可以通过指示 信道质量的另一表述替代。例如,可以使用信噪比(SNR)、载波对干扰和噪 声比(CINR)、信号对干扰和噪声比(SINR)等来呈现信道质量。
如以上所提及的,可以将重新请求计时器值定义为等待时间与所设置的 参数α的组合(例如,乘法、减法),所述等待时间被定义来宣布超时。这里, 可以基于请求目的、应用类型、与应用有关的服务的当前状态以及作为基本 接口的第一接口的网络的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设置的参数。因此, 因为所设置的参数直接影响重新请求计时器值,所以也可以基于请求目的、 应用类型、与应用有关的服务的当前状态以及作为基本接口的第一接口的网 络的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重新请求计时器值。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在电子设备中使用多个接口处理请 求的信号交换。
参照图5,在步骤501中,电子设备510的应用512生成请求并将请求 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514。在此情况下,对重新请求计时器值进行计数。 重新请求计时器值可以表示为用于宣布超时的等待时间与用于重新请求的参 数的乘积。以下,为了便于理解,用于对用于宣布超时的等待时间进行计数 的计时器被称为响应计时器。即,重新请求计时器值被确定为响应计时器值 TR与参数α的乘积。
在步骤503中,请求/响应处理器514将请求传送至第一接口524。即, 第一接口524是电子设备510的基本接口。例如,第一接口524可以是用于 接入无线LAN的装置。
在步骤505中,第一接口524发送请求。例如,第一接口524将请求转 换为物理信号,然后发送至外部以便传送到服务器570。在图5的实施例中, 由于各种失败情形(例如,信道质量劣化、网络拥塞等),在步骤505中发送 的请求可能没有被传送至服务器570。可替代地,请求可以通过无线LAN网 络和核心网络传送至服务器570。
在步骤507中,请求/响应处理器514将重新请求传送至第二接口526。 例如,第二接口526可以是用于接入蜂窝网络的装置。即,因为直至重新请 求计时器到期也没有接收到对通过第一接口524发送的请求的响应,所以重 发请求。在此情况下,步骤503的请求和步骤507的重新请求源自于应用512 在步骤501中生成的单个请求。
在步骤509中,第二接口526发送请求。例如,第二接口526将请求转 换为物理信号,然后发送至外部以便传送至服务器570。在图5的实施例中, 由于各种失败情形(例如,信道质量劣化、网络拥塞等),在步骤509中发送 的请求可能没有被传送至服务器570。可替代地,请求可以通过无线LAN网 络和核心网络传送至服务器570。
在步骤511中,第一接口524从服务器570接收响应。响应对应于在步 骤505中发送的请求。即,在对通过第二接口526发送的请求的响应之前, 首先接收到对应于通过第一接口524发送的请求的响应。
在步骤513中,第一接口524将响应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514。因此, 请求/响应处理器514可以识别出首先接收到对应于通过第一接口524发送的 请求的响应。
在步骤515中,请求/响应处理器514将响应传送至应用512。当如上所 陈述地重发请求时,请求/响应处理器514将通过多个接口接收到的响应中的 首先接收到的响应传送至应用512。在图5中,因为首先通过第一接口524 接收到响应,所以通过第一接口524接收到的响应被传送至应用512。
如图5的实施例中所示,可以使用参数α来设置重新请求计时器值,并 且可以根据重新请求计时器值来重发请求。根据应用的特性,在请求发送之 前可能要求单独的额外过程。例如,可能要求TCP连接建立过程。因为额外 过程也可能导致服务延迟,所以也可以定义用于额外过程的重新请求计时器。 在此情况下,可以使用多个动态参数。图6中示出了用于使用多个动态参数 的实施例。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在电子设备中使用多个接口处 理请求的信号交换。
参照图6,在步骤601中,电子设备601的应用612生成请求并将请求 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614的请求分发器616。在此情况下,对重新请求计 时器值进行计数。
在步骤603中,请求分发器616指示重新请求计时器618启动计时器。 因此,对重新请求计时器值进行计数。这里,重新请求计时器值包括用于TCP 连接过程的第一计时器值和用于请求-响应过程的第二计时器值。第一计时器 值被确定为响应计时器值TR与用于TCP连接过程的参数α1的乘积,并且第 二计时器值被确定为响应计时器值TR与用于请求-响应过程的参数α2的乘 积。
在步骤605中,请求分发器616将TCP SYN传送至连接管理器622。在 步骤607中,连接管理器622将TCP SYN传送至第一接口624。在步骤609 中,第一接口624将TCP SYN传送至服务器670。即,通过步骤605至步骤 609,请求在电子设备610与服务器670之间的用于通过第一接口624发送请 求的TCP连接的建立。即,第一接口624是电子设备610的基本接口。
接下来,在步骤611中,第二接口626从服务器670接收TCP SYN ACK。 在步骤613中,第二接口626将TCP SYN ACK传送至连接管理器622。在步 骤615中,连接管理器622将TCP SYN ACK传送至请求分发器616。通过步 骤611至步骤615,确认成功的TCP连接建立。在此情况下,因为在第一计 时器值到期之前接收到TCP SYN ACK,所以通过第一接口624的请求发送是 可行的。
在步骤617中,请求分发器616将请求传送至连接管理器622。在步骤 619中,连接管理器622将请求传送至第一接口624。在步骤621中,第一接 口624发送请求。例如,第一接口624将请求转换为物理信号,然后发送至 外部以便传送至服务器670。在图6的实施例中,由于各种失败情形(例如, 信道质量劣化、网络拥塞等),在步骤605中发送的请求可能未被传送至服务 器670。可替代地,请求可以通过无线LAN网络和核心网络传送至服务器670。
在步骤623中,重新请求计时器618向请求分发器616通知超时。即, 因为直至第二计时器值到期也没有接收到对应于请求的响应,所以重新请求 计时器618宣布超时。因此,执行通过第二接口626的请求发送过程。
在步骤625中,请求分发器616将TCP SYN传送至连接管理器622。在 步骤627中,连接管理器622将TCP SYN传送至第二接口626。在步骤629 中,第二接口626将TCP SYN传送至服务器670。即,通过步骤626至步骤 629,请求在电子设备610与服务器670之间的用于通过第二接口626发送请 求的TCP连接的建立。
接下来,在步骤631中,第二接口从服务器670接收TCP SYN ACK。 在步骤633中,第二接口将TCP SYN ACK传送至连接管理器622。在步骤 635中,连接管理器622将TCP SYNACK传送至请求分发器616。通过步骤 631至步骤635,确认成功的TCP连接建立。
在步骤637中,请求分发器616将重新请求传送至连接管理器622。在 步骤639中,连接管理器622将请求传送至第二接口626。在步骤641中, 第二接口626发送请求。步骤617的请求和步骤637的重新请求源自于应用 612在步骤601中所生成的单个请求。
在步骤643中,第二接口626从服务器670接收响应。响应对应于在步 骤641中发送的请求。在步骤645中,第二接口626将响应传送至响应选择 器620。因此,响应选择器620可以识别出首先接收到对应于通过第二接口 626发送的请求的响应。在步骤647中,响应选择器620将响应传送至应用 612。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用于在电子设备中使用多个接口处 理请求的信号交换。
参照图7,在步骤701中,电子设备710的应用712生成请求并将请求 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714。在此情况下,对重新请求计时器值进行计数。 重新请求计时器值可以表示为用于宣布超时的等待时间与用于重新请求的参 数的乘积。以下,为了便于理解,用于对用于宣布超时的等待时间计数的计 时器被称为响应计时器。即,重新请求计时器值被确定为响应计时器值TR与 参数α的乘积。
在步骤703中,请求/响应处理器714将请求传送至第一接口724。即, 第一接口724是电子设备710的基本接口。例如,第一接口724可以是用于 接入无线LAN的装置。
在步骤705中,第一接口724发送请求。例如,第一接口724将请求转 换为物理信号,然后发送至外部以便传送到服务器770。在图7的实施例中, 由于各种失败情形(例如,信道质量劣化、网络拥塞等),在步骤705中发送 的请求可能没有被传送至服务器770。可替代地,请求可以通过无线LAN网 络和核心网络传送至服务器770。
在步骤707中,请求/响应处理器714将重新请求传送至第二接口726。 例如,第二接口726可以是用于接入蜂窝网络的装置。即,因为直至重新请 求计时器到期也没有接收到通过第一接口724发送的请求的响应,所以重发 请求。在此情况下,步骤703的请求和步骤707的重新请求源自于应用712 在步骤701中所生成的单个请求。
在步骤709中,第二接口726发送请求。例如,第二接口726将请求转 换为物理信号,然后发送至外部以便传送至服务器770。在图7的实施例中, 由于各种失败情形(例如,信道质量劣化、网络拥塞等),在步骤709中发送 的请求可能没有被传送至服务器770。可替代地,请求可以通过无线LAN网 络和核心网络传送至服务器770。
在步骤711中,第二接口726从服务器770接收响应。响应对应于在步 骤709中发送的请求。即,在与通过第一接口724发送的请求相对应的响应 之前,首先接收到对应于通过第二接口726发送的请求的响应。
在步骤713中,第二接口726将响应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714。因此, 请求/响应处理器714在时间T2接收到响应。因此,请求/响应处理器714可 以识别出首先接收到对应于通过第二接口726发送的请求的响应。
在步骤715中,请求/响应处理器714将响应传送至应用712。即,因为 首先通过第二接口726接收到响应,所以通过第二接口726接收到的响应被 传送至应用712。因此,通过第二接口726处理在预定义时间期间新生成的 请求。在图7中,预定义时间表示为TF
在步骤717中,应用712生成请求并将请求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714。 请求在时间TF内生成。尽管在图7中没有描绘,但是可以对响应计时器值进 行计数。
在步骤719中,请求/响应处理器714将请求传送至第二接口726。即, 因为请求在时间TF内生成,所以请求被传送至第二接口726。
在步骤721中,第二接口726发送请求。例如,第二接口726将请求转 换为物理信号,然后发送至外部以便传送至服务器770。TF。尽管在图7中没 有描绘,但是第二接口726可以从服务器770接收响应。
在步骤723中,应用712生成请求并将请求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714。 请求在时间TF之后生成。尽管在图7中没有描绘,但是响应计时器值被计数。
在步骤725中,请求/响应处理器714将请求传送至第一接口724。即, 因为请求在时间TF之后生成,所以请求被传送至第一接口724。
在步骤727中,第一接口724发送请求。例如,第一接口724将请求转 换为物理信号,然后发送至外部以便传送至服务器770。尽管图7中没有描 绘,但是第一接口724可以从服务器770接收响应。
如参照图7所说明的,在特定时间期间生成的请求可以传送至第二接口 726。这是因为传送至基本接口的请求丢失,从而用户QoE未被满足。简要 来说,在第一请求被传送至作为基本接口的第一接口724之后,当重新请求 计时器值到期时,相同的请求被传送至第二接口726。因为在宣布超时之前 接收到对通过第二接口726发送的请求的响应,所以请求在接下来的时间TF期间被传送至第二接口726。
根据图7的实施例,当通过第二接口726的请求成功时,第二接口726 被用作特定时间TF期间的基本接口。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可以动态确定 第二接口726被用作基本接口的持续时间。例如,持续时间可以被确定为直 至通过第二接口726的请求失败并且通过第一接口724的请求成功为止。在 此情况下,当通过第二接口726的请求成功并且第二接口被用作基本接口时, 第二接口726可以被用作基本接口,直至通过第二接口726的请求失败并且 通过第一接口724的请求成功为止。
图8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用于在电子设备中使用多个接口处 理请求的信号交换。
参照图8,在步骤801中,电子设备810的应用812生成请求并将请求 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814。在此情况下,对重新请求计时器值进行计数。 重新请求计时器值可以表示为用于宣布超时的等待时间与用于重新请求的参 数的乘积。以下,为了便于理解,用于对用于宣布超时的等待时间进行计数 的计时器被称为响应计时器。即,重新请求计时器值被确定为响应计时器值 TR与参数α的乘积。
在步骤803中,请求/响应处理器814将请求传送至第一接口824。即, 第一接口824是电子设备810的基本接口。例如,第一接口824可以是用于 接入无线LAN的装置。
在步骤805中,第一接口824发送请求。例如,第一接口824将请求转 换为物理信号,然后发送至外部以便传送到服务器870。在图8的实施例中, 由于各种失败情形(例如,信道质量劣化、网络拥塞等),在步骤805中发送 的请求可能没有被传送至服务器870。可替代地,请求可以通过无线LAN网 络和核心网络传送至服务器870。
在步骤807中,请求/响应处理器814将重新请求传送至第二接口826。 例如,第二接口826可以是用于接入蜂窝网络的装置。即,因为直至重新请 求计时器到期也没有接收到通过第一接口824发送的请求的响应,所以重发 请求。在此情况下,步骤803的请求和步骤807的重新请求源自于应用812 在步骤801中所生成的单个请求。
在步骤809中,第二接口826发送请求。例如,第二接口826将请求转 换为物理信号,然后发送至外部以便传送至服务器870。在图8的实施例中, 由于各种失败情形(例如,信道质量劣化、网络拥塞等),在步骤809中发送 的请求可能没有被传送至服务器870。可替代地,请求可以通过无线LAN网 络和核心网络传送至服务器870。
在步骤811中,第一接口824从服务器870接收响应。响应对应于在步 骤805中发送的请求。即,在对应于通过第二接口826发送的请求的响应之 前,首先接收到对应于通过第一接口824发送的请求的响应。
在步骤813中,第一接口824将响应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814。因此, 请求/响应处理器814可以识别出首先接收到对应于通过第一接口824发送的 请求的响应。
在步骤815中,请求/响应处理器814将响应传送至应用812。当如上所 述地重发请求时,请求/响应处理器814将通过多个接口接收到的响应当中的 首先接收到的响应传送至应用812。在图8中,因为首先通过第一接口824 接收到响应,所以通过第一接口824接收到的响应被传送至应用812。
在步骤817中,第二接口826从服务器820接收响应。响应对应于在步 骤809中发送的请求。即,在接收到对应于通过第一接口824发送的请求的 响应之后,接收到对应于通过第二接口826发送的请求的响应。
在步骤819中,第二接口826将响应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814。因此, 请求/响应处理器814在时间T2接收到响应。因此,请求/响应处理器814可 以识别出首先接收到对应于通过第二接口826发送的请求的响应。因此,请 求/响应处理器814不将从第二接口826提供的响应传送至应用812。
在步骤821中,应用812生成新请求并将请求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 814。尽管在图8中没有描绘,但是可以对响应计时器值进行计数。此外,虽 然在图8中没有描绘,但是可以对重新请求计时器值进行计数。
在步骤823中,请求/响应处理器814将请求传送至第一接口824。即, 因为通过作为基本接口的第一接口824成功执行了之前的请求-响应过程,所 以请求被传送至第一接口824。
在步骤825中,第一接口824发送请求。例如,第一接口824将请求转 换为物理信号,然后发送至外部以便传送至服务器870。尽管在图8中没有 描绘,但是第一接口824可以从服务器870接收响应。
如参照图8所说明的,请求可以连续通过第一接口824发送。简要来说, 在将请求分别重复发送至第一接口824和第二接口826之后,在时间T1接收 到通过第一接口824的响应,并在时间T2接收到通过第二接口826的响应。 在此情况下,因为T1在T2之前,所以通过第一接口824的响应被传送至应用 812。即,因为可以通过第一接口824满足用户QoE,所以通过作为基本接口 的第一接口824发送之后的请求。
图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操作过程。
参照图9,在步骤901中,电子设备识别从应用生成的请求。可以在应 用的执行期间或由用户输入生成请求。请求的细节可以根据应用类型和应用 使用的协议而变化。例如,当应用是网络浏览器时,请求可以是内容(例如, HTML、图像等)请求。请求不仅可以源自于应用,还可以源自于库。
接下来,在步骤903中,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接口将请求发送至服务器。 电子设备包括多个用于通信的接口,并且第一接口被指定为基本接口。参照 图3的结构,请求可以被传送至请求/响应处理器,并且请求分发器可以将请 求传送至第一接口。在此情况下,可以在请求分发器中存储关于请求的信息。
在步骤905中,电子设备将响应计时器设置为TR。响应计时器是被定义 来宣布超时的值。当直至响应计时器到期也没有接收到请求的响应时,电子 设备可以宣布超时。即,电子设备可以将响应计时器设置为TR,并等待响应。
接下来,在步骤907中,电子设备检查在时间TR×α内是否通过第一接口 接收到响应。α是被定义用于请求重发的参数。即,TR×α是重新请求计时器 值,并且用于对重新请求计时器值进行计数的计时器被称为重发计时器。根 据本发明各个实施例,α可以被用作固定值或适应性改变的值。×
当在重发计时器值内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响应时,在步骤909中,电子 设备将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的响应传送至应用。换句话说,电子设备将响应 传送至生成请求的应用。
接下来,在步骤911中,电子设备使用第一接口用于下一次请求。因为 没有显著延迟或超时地实现了通过第一接口的请求-响应过程,所以电子设备 保持使用基本接口,而不改变接口。
相反,在步骤907中,当在重发计时器值内没有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响 应时,在步骤913中,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接口将相同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换 句话说,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接口重发请求。第二接口指示用于接入通信网络 的物理通信装置,其不同于第一接口。例如,第一接口可以是用于无线LAN 的通信装置,并且第二接口可以是用于蜂窝网络的通信装置。参照图3的结 构,请求分发器将相同请求传送至第二接口。
接下来,在步骤915中,电子设备检查在TR内是否通过第二接口接收到 响应。当在TR内没有通过第二接口接收到响应时,电子设备进行至步骤909。 相反,当在TR内通过第二接口接收到响应时,电子设备进行至下面的步骤 917。
在步骤917中,电子设备检查在TR内是否通过第二接口接收到响应。当 在TR内通过第二接口接收到响应但没有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响应时,电子设 备进行至步骤921。
相反,当在TR内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响应时,在步骤919中,电子设备 检查是否首先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响应。换句话说,当在TR内通过第一接口 和第二接口两者都接收到响应时,电子设备比较两个响应的接收时间。当首 先接收到通过第一接口的响应时,电子设备进行至步骤909。
相反,当首先接收到通过第二接口的响应时,在步骤921中,电子设备 将通过第二接口接收到的响应传送至应用。换句话说,电子设备将响应传送 至生成请求的应用。
接下来,在步骤923中,电子设备将在时间TF期间生成的请求传送至第 二接口。即,在时间TF期间,将第二接口指定为基本接口。当时间TF经过 时,电子设备将第一接口切换回基本接口。
在参照图9描述的实施例中,当在时间TR×α内没有接收到响应时,使用 第二接口。相反,当在时间TR×α内通过基本接口接收到响应时,当对于通过 第二接口发送的请求宣布超时之时,或当在通过第二接口的响应之前接收到 通过第一接口的响应时,可以不执行到第二接口的切换。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操作过程。
参照图10,在步骤1001中,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接口发送应用层的请求。 请求的具体目的和目标可以根据生成请求的应用而变化。例如,请求可以包 括根据HTTP的内容请求、根据FTP的文件传输请求等。请求被发送至提供 对应服务的服务器。
接下来,在步骤1003中,电子设备确定在预设时间内是否通过第一接口 接收到响应。为了这样做,在生成请求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启动用于对时间 计数的计时器。例如,计时器可以被称为重新请求计时器。换句话说,电子 设备确定在重新请求计时器到期之前是否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对应于请求的 响应。
当在预设时间内没有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对应于请求的响应时,在步骤 1005中,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接口重发应用层的请求。即,电子设备通过与第 一接口不同的第二接口发送相同请求。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是用于接入不同 通信网络的装置。在步骤1001中发送的请求和在步骤1005中发送的请求源 自于在应用中生成的单个请求。
图10的实施例图示了用于发送和重发请求的过程。当请求发送要求额外 过程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接口执行额外过程以用于请求发送。例如, 额外过程可以包括TCP连接建立过程。在此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例, 可以应用用于TCP连接建立过程的计时器。用于TCP连接建立过程的计时器 可以被称为第一重新请求计时器,并且在步骤1003中使用的计时器可以被称 为第二重新请求计时器。更具体地,在通过第一接口发送用于TCP连接建立 的消息之后,当在第一重新请求计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对于TCP连接建立的响应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接口执行TCP连接建立过程,而不发送 应用层的请求。
图1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操作过程。
参照图11,在步骤1101中,电子设备确定重新请求计时器值。重新请 求计时器值可以基于被定义来宣布应用中的超时的响应计时器与设置的参数 而确定。例如,当重新请求计时器值被定义为响应计时器与所设置的参数的 乘积时,所设置的参数是大于0并小于1的实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重新 请求计时器和/或所设置的参数可以定义为固定的值。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 例,重新请求计时器和/或所设置的参数可以定义为动态的值。例如,重新请 求计时器和/或所设置的参数可以基于请求的目的、生成请求的应用的类型、 与应用有关的服务的当前状态(例如,缓冲器状态)和基本接口的信道质量 中的至少一个确定。重新请求计时器和/或所设置的参数的具体值可以使用预 定义表或公式化的函数来确定。
接下来,在步骤1103中,电子设备根据重新请求计时器值处理由应用生 成的应用层的请求和响应。例如,当在重新请求计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 与通过第一接口发送的请求相对应的响应时,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接口重发请 求。
图1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操作过程。
参照图12,在步骤1201中,电子设备确定在第一接口之前是否通过用 于重发的第二接口接收到响应。电子设备由于重新请求计时器到期而通过第 二接口重发应用层的请求,并接收对应于请求的响应。当重新请求计时器到 期是由于处理延迟而不是请求丢失时,可以接收到对应于通过第一接口发送 的请求的响应。即,电子设备确定是否仅通过第二接口接收到响应,或者在 通过第一接口的响应之前是否通过第二接口接收到响应。
在首先通过第二接口接收到响应时,在步骤1203中,电子设备在特定时 间期间通过第二接口处理请求。换句话说,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接口而不是作 为基本接口的第一接口,来发送在特定时间期间新生成的应用层请求。即, 第二接口被临时用作基本接口。特定时间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实施例而被不 同地定义。
图1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图13图示了图2的 电子设备210、图3的电子设备310、图4的电子设备410、图5的电子设备 510、图6的电子设备610、图7的电子设备710或图8的电子设备810的结 构。
参照图13,电子设备包括通信单元1310、存储单元1320和控制单元 1330。
通信单元1310提供用于电子设备与其它设备通信的接口。通信单元1310 可以支持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中的至少一个。例如,通信单元1310可以根据 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用于转换基带信号和比特流的功能,以及用于在无线 电信道上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功能,诸如用于无线通信的信号频带转换和放大。 例如,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混频器、振荡器、 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通信单 元1310包括至少两个或更多个接口,诸如第一接口1312和第二接口。例如, 第一接口1312可以是用于接入无线LAN的装置,并且第二接口可以是用于 接入蜂窝网络的装置。通信单元1310可以被划分为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并被 称为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存储单元1320存储用于电子设备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诸如设 置信息的数据。此外,存储单元1320可以存储用于应用层的服务的至少一个 应用。此外,存储单元1320根据控制单元133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根 据本发明实施例,存储单元1320可以存储用于定义用于重发应用层的请求的 重新请求计时器、定义重新请求计时器值、并执行根据重新请求计时器重发 请求的重新请求功能的指令集。例如,指令集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3的请求/ 响应处理器314的功能的指令。指令集可以由控制单元1330执行,并且可以 被称为程序或应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当重新请求功能被实现为硬件 时,可以不存储指令集。
控制单元1330控制电子设备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单元1330通过通 信单元1310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单元1330将数据记录至存储单元 1330以及从存储单元1330读取数据,并运行存储单元1330中存储的应用。 为了这样做,控制单元13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 施例,控制单元1330可以执行用于执行在存储单元1320中存储的重新请求 功能的指令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控制单元133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 重新请求功能的硬件组件。例如,控制单元1330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以作为图 2的电子设备210、图3的电子设备310、图4的电子设备410、图5的电子 设备510、图6的电子设备610、图7的电子设备710或图8的电子设备810 来操作,或执行图9、图10、图11或图12的过程。例如,根据本发明实施 例的控制单元1330的操作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控制单元1330确定重新请求计时器值。重新请求计 时器值可以基于被定义来宣布应用中的超时的响应计时器和所设置的参数而 确定。重新请求计时器和/或所设置的参数可以被定义为固定的值或动态的 值。例如,重新请求计时器和/或所设置的参数可以基于请求的目的、生成请 求的应用的类型、与应用有关的服务的当前状态(例如,缓冲器状态)和基 本接口的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一个而确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控制单元1330通过第一接口1312发送应用层的请 求。在此情况下,在请求发生之后,控制单元1330启动用于对时间计数的重 新请求计时器。当在重新请求计时器到期之前没有通过第一接口1312接收到 对应于请求的响应时,控制单元1330通过第二接口1314重发应用层的请求。 通过第一接口1312发送的请求和通过第二接口1314发送的请求源自于应用 所生成的单个请求。当请求发送要求额外过程时,控制单元1330可以通过第 二接口1314执行额外过程以用于请求发送。例如,额外过程可以包括TCP连接建立过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控制单元1330确定在第一接口1312之前是否通过 用于重发的第二接口1314接收到响应。在首先通过第二接口1314接收到响 应时,控制单元1330在特定时间期间通过第二接口1314处理请求。换句话 说,控制单元1330通过第二接口1314而不是作为基本接口的第一接口1312 来发送在特定时间期间新生成的应用层请求。即,第二接口1314被临时用作 基本接口。特定时间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实施例而被不同地定义。
根据本发明以上陈述的各个实施例,通过仅修改电子设备框架,可以基 于应用的请求和响应时间确定对应接口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QoE。并且,通 过经由多个接口重发请求,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选择恰当接口、增强响应性、 并提供无缝服务。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在用户的电子设备中执行,并增 强QoE,而不改变现有应用并且无需用户干预。
根据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或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方法可以以硬件、软 件实现或作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当以软件实现时,可以提供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软件模块)的计算机 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用于 由电子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使得电子 设备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或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指令。
这样的程序(软件模块、软件)可以被存储在随机存取存储器、非易失 性存储器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闪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 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盘存储设备、紧凑盘ROM(CD-ROM)、 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类型的光学存储设备和磁带。可替代地,其可 以被存储在组合它们中的一些或全部的存储器中。此外,多个存储器可以被 包括。
此外,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可附着存储设备中,所述可附着存储设备可通 过诸如因特网、内联网、LAN、广域LAN(WLAN)或存储区域网(SAN) 的通信网络,或包括它们的组合的通信网络来访问。这样的存储设备可以经 由外部端口访问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此外,在通信网络上的分开 的存储设备可以访问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
在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根据具体实施例,以单数或复数形式表 示了说明书中包括的元件。然而,为了说明的方便,根据所提出的情形适当 选择了单数或复数表示,但本公开不限于单个元件或多个元件。以复数形式 表示的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单个元件,并且以单数形式表示的元件可以被配置 为多个元件。
虽然在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已经描述了具体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毫无疑 问,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各种修改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 范围不应被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限制和限定,并且应该不仅由所描述的 权利要求的范围所限定,而且由该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物所限定。

Claims (18)

1.一种用于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
确定计时器的值;
通过第一接口发送请求信号;并且
如果在所述计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与所述请求信号相对应的响应信号,则通过第二接口发送另一请求信号,
其中,所述请求信号和所述另一请求信号对应于在电子设备中生成的单个请求,以及
其中,所述计时器的值小于用于宣布应用的超时的等待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时器的值随着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可接入的网络的信道质量劣化而被确定为更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通过第一接口发送请求信号之前,通过第一接口发送用于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建立的消息;并且
如果在用于TCP连接建立的计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对于TCP连接建立的响应信号,则通过第二接口发送用于TCP连接建立的消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与通过第一接口的请求信号相对应的响应信号之前接收到与通过第二接口的请求信号相对应的响应信号,则通过第二接口发送在预定义持续时间内生成的请求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与通过第一接口的请求信号相对应的响应信号之前接收到与通过第二接口的请求信号相对应的响应信号,则通过第二接口发送在预定义持续时间内生成的请求信号,直至通过第一接口重发通过第二接口发送的请求信号、并且首先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响应信号为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时器的值基于请求信号的目的、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的类型、与应用有关的服务的当前状态和第一接口的网络的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电子设备提供实时服务,则所述计时器的值被确定为小于对于提供非实时服务的电子设备的计时器的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电子设备提供流传输服务,则所述计时器的值被确定为随着缓冲数据的量减少而变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接口包括用于接入无线局域网WLAN的装置,以及
其中,第二接口包括用于接入蜂窝网络的装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收发器,包括用于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一接口和用于接入第二网络的第二接口,
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
确定计时器的值,
通过第一接口发送应用层的请求,并且
如果在所述计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与所述请求信号相对应的响应信号,则通过第二接口发送另一请求信号,
其中,所述请求信号和所述另一请求信号对应于在电子设备中生成的单个请求,以及
其中,所述计时器的值小于用于宣布电子设备的超时的等待时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计时器的值随着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可接入的网络的信道质量劣化而被确定为更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计时器的值基于请求信号的目的、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的类型、与应用有关的服务的当前状态和第一接口的网络的信道质量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如果电子设备提供实时服务,则所述计时器的值被确定为小于对于提供非实时服务的电子设备的计时器的值。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如果电子设备提供流传输服务,则所述计时器的值被确定为随着缓冲数据的量减少而变小。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通过第一接口发送请求信号之前,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接口发送用于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建立的消息,并且
如果在用于TCP连接建立的计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对于TCP连接建立的响应信号,则通过第二接口发送用于TCP连接建立的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如果在与通过第一接口的请求信号相对应的响应信号之前接收到与通过第二接口的请求信号相对应的响应信号,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二接口发送在预定义持续时间内生成的请求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如果在与通过第一接口的请求信号相对应的响应信号之前接收到与通过第二接口的请求信号相对应的响应信号,则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二接口发送在预定义持续时间内生成的请求信号,直至通过第一接口重发通过第二接口发送的请求信号、并且首先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到响应信号为止。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接口包括用于接入无线局域网WLAN的装置,以及
其中,第二接口包括用于接入蜂窝网络的装置。
CN201580009089.0A 2014-02-17 2015-02-17 使用电子设备中的多个接口的应用层请求处理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30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17807 2014-02-17
KR1020140017807A KR102143620B1 (ko) 2014-02-17 2014-02-17 전자 장치에서 다중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응용 계층의 요청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PCT/KR2015/001654 WO2015122750A1 (ko) 2014-02-17 2015-02-17 전자 장치에서 다중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응용 계층의 요청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0563A CN106030563A (zh) 2016-10-12
CN106030563B true CN106030563B (zh) 2020-01-21

Family

ID=5380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908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30563B (zh) 2014-02-17 2015-02-17 使用电子设备中的多个接口的应用层请求处理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31277B2 (zh)
EP (1) EP3109768B1 (zh)
KR (1) KR102143620B1 (zh)
CN (1) CN106030563B (zh)
WO (1) WO20151227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52679B1 (ko) 2015-03-25 2022-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경로 전송 제어 프로토콜을 지원하는 디바이스 및 디바이스에서 영상 데이터를 스트리밍으로 수신하는 방법
CN106656659B (zh) * 2016-11-30 2020-12-2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路径的选择方法以及网络硬盘录像机
KR20210022836A (ko) * 2019-08-21 2021-03-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클라이언트 전자 장치, 차량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619816B1 (ko) 2021-06-02 2023-12-29 혜 옥 이 스프링클러
KR20230015620A (ko) 2021-07-23 2023-01-31 혜 옥 이 스프링클러 본체와 어뎁터의 원터치 착탈장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4990B1 (en) * 2008-11-26 2013-12-24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Wireless device handoff based upon dynamic fac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8720A (en) * 1993-03-09 1997-03-04 Hubbell Incorporated Control system and operations system interface for a network element in an access system
US7006481B2 (en) 2002-10-10 2006-02-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WLAN and 3G
KR100608844B1 (ko) * 2004-01-09 2006-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VoIP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
KR100596723B1 (ko) * 2004-10-13 2006-07-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멀티미디어 스트리밍 서비스와 응용 프로그램 스트리밍서비스의 통합형 실행장치 및 실행방법
US7991426B2 (en) 2004-12-13 2011-08-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joint broadcast receiving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via a mobile terminal or device with UMTS as an integration channel
KR100785293B1 (ko) * 2005-02-11 2007-1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tcp확인응답을 이용한 tcp 혼잡 제어 시스템및 그 방법
GB2431069B (en) * 2005-10-05 2009-07-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requesting a service from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873377B1 (en) * 2006-08-22 2011-01-1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Background scan process for wireless devices
US8270369B1 (en) * 2007-11-16 2012-09-1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ervice data unit discard system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KR101525617B1 (ko) * 2007-12-10 2015-06-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경로를 이용한 스트리밍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그방법
US8271861B2 (en) * 2008-05-09 2012-09-1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mbol vector-level combining receiver for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ARQ with MIMO
US8412288B2 (en) * 2008-09-03 2013-04-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Optimization of power conservation with respect to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US9191293B2 (en) * 2008-12-22 2015-1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l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a client and a server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772147B (zh) 2008-12-29 2012-05-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建立mbms业务同步承载的方法和系统
US8233385B1 (en) * 2009-02-20 2012-07-31 Juniper Networks, Inc. Preventing upper layer renegotiations by making PPP aware of layer one switchovers
US8706887B2 (en) * 2009-06-29 2014-04-22 Sap Ag Multi-channel sessions
US8964757B2 (en) 2009-12-18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TTP optimization, multi-homing, mobility and priority
JP5310917B2 (ja) * 2011-09-30 2013-10-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TWI590680B (zh) * 2011-09-30 2017-07-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對在區域網路與另一網路之間移動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進行切換的方法及存取點(ap)
US8621590B2 (en) * 2012-03-19 2013-12-31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Multiple access point zero sign-on
US20140281019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Network Transmission Adjustment Based On Application-Provided Transmission Metadata
US20140297818A1 (en) * 2013-03-29 2014-10-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Parallel and Dynamic Interface Selection
US9456464B2 (en) * 2013-06-06 2016-09-27 Apple Inc. Multipath TCP subflow establishment and control
US9282507B2 (en) * 2013-08-07 2016-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wireless connections based on motion
US9955412B2 (en) * 2014-07-21 2018-04-2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electing a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4990B1 (en) * 2008-11-26 2013-12-24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Wireless device handoff based upon dynamic fact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96917A (ko) 2015-08-26
EP3109768A4 (en) 2017-08-23
EP3109768A1 (en) 2016-12-28
CN106030563A (zh) 2016-10-12
US20170013665A1 (en) 2017-01-12
WO2015122750A1 (ko) 2015-08-20
EP3109768B1 (en) 2021-06-09
KR102143620B1 (ko) 2020-08-11
US10231277B2 (en) 201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1991B2 (en) Adapt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to link conditions, traffic types, and/or priorities
US11394753B2 (en) Dynamic rate adaptation during real-time LTE communication
CN106030563B (zh) 使用电子设备中的多个接口的应用层请求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12970215B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动态可靠性目标
US9167473B2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gateway device
JP2010045790A (ja) Ttiバンドルの再送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TW202044869A (zh) 側鏈路通訊中之無線鏈路監測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介質
US10028155B2 (en) Buffer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networks
EP2706695A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534890A (zh) 适应性tti调整的方法
KR2019001189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기지국 및 이의 통신 방법
JP200712972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プロトコルエラー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A3061005C (en) Single-stream aggregation protocol
JP2011176693A (ja) 移動体無線通信装置、tcpフロー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WO2013170709A1 (zh) 一种数据分流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016606A1 (en)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with piggy-backed buffer status report for wireless network
WO2018086707A1 (en) Feedback based flexible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contention-based urllc transmission
US10645003B2 (en)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US92466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ling transmission st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240014983A1 (en) Method for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JP7435745B2 (ja) 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897769B2 (ja) データ送信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063636A1 (en) Additional data capacity via use of candidate secondary cel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2008061267A (ja) サーバ
EP2988453A1 (en)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 node, a controller and user equi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