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6304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6304A
CN106026304A CN201610608335.0A CN201610608335A CN106026304A CN 106026304 A CN106026304 A CN 106026304A CN 201610608335 A CN201610608335 A CN 201610608335A CN 106026304 A CN106026304 A CN 106026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usb
connecting plate
conductive foil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83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6304B (zh
Inventor
胡在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083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6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6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6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6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6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9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charge maintenance, battery initiation or rejuven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电路主板、电池座、USB连接板组件、USB连接座和导电箔。电路主板上设有第一充电电路,电池座与电路主板相连,USB连接板组件与电路主板相连,USB连接板组件上设有与第一充电电路串联导通的第二充电电路,USB连接座设在USB连接板组件上,且USB连接座与电池座通过第一充电电路和第二充电电路导通,导电箔贴附在USB连接板组件上且与第二充电电路对应设置,导电箔与第二充电电路并联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可以增大USB连接板组件的过大电流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手机产品设计中,手机电池的充电速度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传统的设计方案,充电速度慢,充电时间长,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充电速度快、充电时间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电路主板,所述电路主板上设有第一充电电路;电池座,所述电池座与所述电路主板相连;USB连接板组件,所述USB连接板组件与所述电路主板相连,所述USB连接板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串联导通的第二充电电路;USB连接座,所述USB连接座设在所述USB连接板组件上,且所述USB连接座与所述电池座通过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和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导通;导电箔,所述导电箔贴附在所述USB连接板组件上且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对应设置,所述导电箔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并联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在USB连接板组件上设置与第二充电电路并联连接的导电箔,由此在移动终端充电时,可以增大USB连接板组件的过大电流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充电电路的两端为露铜,所述导电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的两端的所述露铜对应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充电电路为露铜,所述导电箔贴附在所述露铜上。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箔为银箔。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箔的厚度范围为10um-100um。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USB连接板组件包括USB连接座电路板,所述USB连接座电路板包括主体和从所述主体的一侧朝向所述电路主板延伸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电路主板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电路设在所述连接段上,所述导电箔贴附在所述连接段上且与所述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导电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段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USB连接座电路板为FPC板,所述连接段通过BTB连接座与所述电路主板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USB连接座电路板与所述电路主板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USB连接板组件包括USB连接座电路板和FPC连接板,所述FPC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USB连接座电路板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电路主板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电路设在所述FPC连接板上,所述导电箔贴附在所述FPC连接板上。
可选地,所述导电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FPC连接板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FPC连接板的所述一端与所述USB连接座电路板通过BTB连接座相连,所述FPC连接板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电路主板通过BTB连接座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路主板1,
电池座2,
USB连接座电路板3,主体31,连接段32,BTB连接座321,FPC连接板4,BTB连接座41,BTB连接座42,
USB连接座5,
导电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电路主板1、电池座2、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板组件、USB连接座5和导电箔6。可选地,上述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
具体而言,电路主板1上设有第一充电电路,电池座2与电路主板1相连,电池座2内设有电池,USB连接板组件与电路主板1相连,USB连接板组件上设有与第一充电电路串联导通的第二充电电路。USB连接座5设在USB连接板组件上,且USB连接座5与电池座2通过第一充电电路和第二充电电路导通。由此,在移动终端充电时,外部电源的USB插接在USB连接座5上,充电电流依次经过USB连接座5、USB连接板组件上的第二充电电路、电路主板1上的第一充电电路,最终到达电池座2以对电池座2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可选地,电路主板1可以为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其中,导电箔6贴附在USB连接板组件上且与第二充电电路对应设置,导电箔6与第二充电电路并联连接。由此,可以增大USB连接板组件的过大电流能力,实现USB连接座5和电池座2之间的过大电流需求,提高充电电流,从而可以提高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进而实现快充充电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在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外部电源的USB插接在USB连接座5上,充电电流先流经USB连接座5,在电流流出USB连接座5流向USB连接板组件时电流分成两路:一部分电流流经USB连接板组件上的第二充电电路,另一部分电流流经导电箔6。由此,可以使USB连接板组件具有过大电流能力,提高充电电流。而后上述一部分流经第二充电电路的电流和上述另一部分流经导电箔6的电流均通过电路主板1上的第一充电电路流向电池座2,充电电流最终到达电池座2以对电池座2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由此,实现了USB连接座5和电池座2之间的过大电流需求,提高充电电流,从而可以提高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进而实现快充充电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由于导电箔6可以直接贴附在USB连接板组件上,由此在增大USB连接板组件过大电流能力的同时,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导电箔6占用的额外空间,使得移动终端结构简单、紧凑且具有较小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在USB连接板组件上设置与第二充电电路并联连接的导电箔6,由此在移动终端充电时,可以增大USB连接板组件的过大电流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参照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下述不同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电路主板1、电池座2、USB连接板组件、USB连接座5和导电箔6。电路主板1上设有第一充电电路,电池座2与电路主板1相连,电池座2内设有电池,USB连接板组件与电路主板1相连,USB连接板组件上设有与第一充电电路串联导通的第二充电电路。USB连接座5设在USB连接板组件上,且USB连接座5与电池座2通过第一充电电路和第二充电电路导通。导电箔6贴附在USB连接板组件上且与第二充电电路对应设置,导电箔6与第二充电电路并联连接。由此,可以增大USB连接板组件的过大电流能力,实现USB连接座5和电池座2之间的过大电流需求,提高充电电流,从而可以提高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进而实现快充充电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USB连接板组件包括USB连接座电路板3,USB连接座电路板3包括主体31和从主体31的一侧朝向电路主板1延伸的连接段32(参照图1,连接段32沿上下方向延伸),连接段32与电路主板1相连,第二充电电路设在连接段32上,导电箔6贴附在连接段32上且与连接段32的延伸方向一致。由此,使得移动终端的结构布局合理、紧凑,且可以避免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过于集中,使得热量分散,提高移动终端的可靠性。
其中,USB连接座电路板3为FPC板,上述连接段32可以通过BTB(Board to Board,板对板)连接座321与电路主板1相连。由此,使得USB连接座电路板3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便于USB连接座电路板3与电路主板1相连,同时通过设置的BTB连接座321使得USB连接座电路板3与电路主板1连接得更可靠。
可选地,导电箔6的宽度(参照图1,所述“导电箔6的宽度”是指导电箔6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或等于连接段32的宽度(参照图1,所述“连接段32的宽度”是指连接段32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由此,可以使导电箔6完全贴附在USB连接座电路板3的连接段32上,保证导电箔6的可靠性,同时在导电箔6的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导电箔6的宽度来调整导电箔6的过大电流的能力;或者,也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布局的需要设定满足要求宽度的导电箔6。
可选地,导电箔6可以为银箔。由此,可以使导电箔6在工艺上易于成型且使得导电箔6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可选地,导电箔6的厚度范围为10um-100um。由此,在导电箔6的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导电箔6设置不同厚度,从而可以使导电箔6具有不同的过大电流能力,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例如,在导电箔6的厚度设置的较大时,导电箔6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另外,通过将导电箔6的厚度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一方面可以使导电箔6具有过大电流的能力,同时可以避免导电箔6过厚而影响移动终端内的其他结构件的设置,可以实现移动终端快速充电的同时,可以保证移动终端的结构合理且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
其中,对于导电箔6与第二充电电路并联连接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保证导电箔6与第二充电电路实现并联连接即可。
例如,第二充电电路的两端为露铜,导电箔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充电电路的两端的露铜对应相连。由此,可以实现导电箔6与第二充电电路并联连接。具体而言,将USB连接座电路板3的连接段32上的与第二充电电路的两端的端部对应部分的绝缘膜去除,使其露出铜皮,即使第二充电电路的两端设置为露铜。可以理解的是,一般导电箔6上覆盖有一层绝缘膜,此时将导电箔6的两端也相应的除去绝缘膜,而后使导电箔6的两端分别与上述第二充电电路的两端的露铜对应相连,从而可以实现导电箔6与第二充电电路并联连接。该连接方式简单、易于实现。
再例如,第二充电电路整个均为露铜,导电箔6贴附在该露铜上。由此,可以实现导电箔6与第二充电电路并联连接。具体而言,将USB连接座电路板3的连接段32上的与第二充电电路对应部分的绝缘膜全部去除,使其露出铜皮,即使第二充电电路整个设置为露铜。此时,将导电箔6的朝向与第二充电电路的表面也相应的除去绝缘膜,而后使导电箔6完全贴附在第二充电电路的露铜上,由此可以实现导电箔6与第二充电电路完全贴合连接,同样也可以实现导电箔6与第二充电电路并联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移动终端不同之处在于USB连接板组件的结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大体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USB连接板组件包括USB连接座电路板3,USB连接座电路板3包括主体31和从主体31的一侧朝向电路主板1延伸的连接段32(参照图2,连接段32沿上下方向延伸),连接段32与电路主板1相连,第二充电电路设在连接段32上,导电箔6贴附在连接段32上且与连接段32的延伸方向一致。由此,使得移动终端的结构布局合理、紧凑,且可以避免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过于集中,使得热量分散,提高移动终端的可靠性。
其中,USB连接座电路板3与电路主板1一体成型。由此,可以省去USB连接座电路板3与电路主板1的连接结构,使得移动终端的成型简单、结构简单。例如,在电路主板1为PCB板时,USB连接座电路板3也为PCB板。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移动终端不同之处在于USB连接板组件的结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大体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USB连接板组件包括USB连接座电路板3和FPC连接板4,FPC连接板4的一端与USB连接座电路板3相连且另一端与电路主板1相连,第二充电电路设在FPC连接板4上,导电箔6贴附在FPC连接板4上。由此,USB连接座电路板3与电路主板1之间通过FPC连接板4相连,可以使移动终端的结构布局排布得更为灵活。
进一步地,FPC连接板4的上述一端与USB连接座电路板3通过BTB连接座41相连,FPC连接板4的上述另一端与电路主板1通过BTB连接座42相连。由此,方便FPC连接板4分别与USB连接座电路板3及电路主板1进行可靠地连接。
可选地,导电箔6的宽度(参照图3,所述“导电箔6的宽度”是指导电箔6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或等于FPC连接板4的宽度(参照图3,所述“FPC连接板4的宽度”是指FPC连接板4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由此,可以使导电箔6完全贴附在FPC连接板4上,保证导电箔6的可靠性,同时在导电箔6的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导电箔6的宽度来调整导电箔6的过大电流的能力;或者,也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布局的需要设定满足要求宽度的导电箔6。
其中,对于导电箔6与第二充电电路的具体并联连接的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一得到,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主板,所述电路主板上设有第一充电电路;
电池座,所述电池座与所述电路主板相连;
USB连接板组件,所述USB连接板组件与所述电路主板相连,所述USB连接板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串联导通的第二充电电路;
USB连接座,所述USB连接座设在所述USB连接板组件上,且所述USB连接座与所述电池座通过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和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导通;
导电箔,所述导电箔贴附在所述USB连接板组件上且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对应设置,所述导电箔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的两端为露铜,所述导电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的两端的所述露铜对应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为露铜,所述导电箔贴附在所述露铜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箔为银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箔的厚度范围为10um-100u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板组件包括USB连接座电路板,所述USB连接座电路板包括主体和从所述主体的一侧朝向所述电路主板延伸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电路主板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电路设在所述连接段上,所述导电箔贴附在所述连接段上且与所述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段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座电路板为FPC板,所述连接段所述通过BTB连接座与所述电路主板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座电路板与所述电路主板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板组件包括USB连接座电路板和FPC连接板,所述FPC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USB连接座电路板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电路主板相连,所述第二充电电路设在所述FPC连接板上,所述导电箔贴附在所述FPC连接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FPC连接板的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FPC连接板的所述一端与所述USB连接座电路板通过BTB连接座相连,所述FPC连接板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电路主板通过BTB连接座相连。
CN201610608335.0A 2016-07-28 2016-07-28 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026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8335.0A CN106026304B (zh) 2016-07-28 2016-07-28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8335.0A CN106026304B (zh) 2016-07-28 2016-07-28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6304A true CN106026304A (zh) 2016-10-12
CN106026304B CN106026304B (zh) 2018-01-19

Family

ID=57114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8335.0A Active CN106026304B (zh) 2016-07-28 2016-07-28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63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4998A (zh) * 2017-01-10 2017-05-17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走线结构及包含其的电子产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370A (zh) * 2007-11-14 2009-05-2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内置式电池装置及其与电路板的组装方法
JP2011003402A (ja) * 2009-06-18 2011-01-06 Toshiba Corp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
CN203813828U (zh) * 2013-12-30 2014-09-03 深圳市邦华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内置电池与主板的连接结构
CN204013634U (zh) * 2014-06-16 2014-12-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fpc板堆叠结构及其手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370A (zh) * 2007-11-14 2009-05-2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内置式电池装置及其与电路板的组装方法
JP2011003402A (ja) * 2009-06-18 2011-01-06 Toshiba Corp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
CN203813828U (zh) * 2013-12-30 2014-09-03 深圳市邦华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内置电池与主板的连接结构
CN204013634U (zh) * 2014-06-16 2014-12-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fpc板堆叠结构及其手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4998A (zh) * 2017-01-10 2017-05-17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走线结构及包含其的电子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6304B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10590U (zh) 电路连接结构及终端
CN205488322U (zh) 一种新型内置电池极耳与保护板连接结构
CN106254583A (zh) 移动终端
CN205595504U (zh) 电连接器
CN209133718U (zh) 导电弹片、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CN110301082A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160097B (zh)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装置
CN203884079U (zh) 电池保护电路板
CN106026304A (zh) 移动终端
CN215220933U (zh) 一种集成化汇流排
CN202679451U (zh) 一种用于表面贴装的手机电路板
CN205830156U (zh) 柔性线路板、连接器及电池信号采样装置
CN106027711A (zh) 电路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026305A (zh) 移动终端
CN206517672U (zh) Pcb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106410917A (zh) 充电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7166860U (zh) 一种卷筒式柔性线路板
CN205883335U (zh) 移动设备
CN108990268A (zh) 一种正反拼版加工的电路板
CN207651351U (zh) 一种电容装置
CN207664394U (zh) 刚柔印制板连机器组合式转接接口
CN207910091U (zh) 一种双层端子
CN104812168B (zh) 电子板卡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5248528U (zh) 直立式卡槽连接器组件
CN205304004U (zh) 一种数据中心高功率一体化精密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