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1351U - 一种电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1351U
CN207651351U CN201721875890.6U CN201721875890U CN207651351U CN 207651351 U CN207651351 U CN 207651351U CN 201721875890 U CN201721875890 U CN 201721875890U CN 207651351 U CN207651351 U CN 207651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late
capacitor element
conductive
shell
resistanc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758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平华
殷江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gweiteng Electric Vehicle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gweiteng Electric Vehicle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gweiteng Electric Vehicle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gweiteng Electric Vehicle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758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51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1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13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壳体内的电容模块,电容模块包括:一电容器元件、一第一导电板、一第二导电板以及一电阻板,第一导电板设于电容器元件右侧并与电容器元件的一电极电连接;第二导电板设于电容器元件的左侧并与电容器元件的另一电极电连接;以及电阻板通过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分别电连接至电容器元件的两电极,用于对电容器元件进行充电和放电;其中,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上均设有导电端子,导电端子伸出壳体以与外部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将电阻板和电容器元件通过导电板集成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容装置,减小了器件的占用空间,方便装配,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国家新能源政策持续推进,汽车电动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中用于储能用途的电容比较常用。目前市场上的产品采用独立元器件互连实现电容储能及放电的功能的结构,其存在以下缺陷:占用空间大,生产安装效率低,器件互连线缆安装易出错,连接不可靠且走线困难等。现有的结构设计越来越无法满足电动车驱动器对提高功率密度、实现自动化生产、提升产能及增强系统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容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装置,可以将电阻板和电容器元件集成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容装置,减小了器件的占用空间,方便装配,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容模块,所述电容模块包括:一电容器元件、一第一导电板、一第二导电板以及一电阻板,所述第一导电板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右侧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左侧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另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电阻板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两电极,用于对所述电容器元件进行充电和放电;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上均设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伸出所述壳体以与外部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板上设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导电板上设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相对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同侧,所述电阻板通过一第一导电性紧固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电连接且通过一第二导电性紧固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性紧固结构包括:第一导电螺钉、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片上的第一导电螺柱以及设于所述电阻板上的第一电连接孔,所述第一导电螺钉贯穿所述第一电连接孔且与所述第一导电螺柱螺合;所述第二导电性紧固结构包括:第二导电螺钉、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片上的第二导电螺柱以及设于所述电阻板上的第二电连接孔,所述第二导电螺钉贯穿所述第二电连接孔且与所述第二导电螺柱螺合,从而将所述电阻板固定到所述第一导电螺柱以及第二导电螺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螺柱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大于背向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电螺柱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大于背向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板包括一侧板部以及从该侧板部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一导电板弯折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底部下方的一底板部,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导电端子包括从所述底板部上靠近所述第一导电板一侧延伸至所述壳体外的三个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导电端子包括从所述第一导电板底部延伸至所述壳体外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子,其中,三个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与三个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交错分布,均用于与功率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导电端子还包括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导电端子还包括第二输入端子,所述第一输入端子设于靠近所述电阻板的一侧且背向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右侧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输出端子设于所述电阻板下方且背向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前侧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输入端子和第二输入端子均用于与直流电源连接,以对所述电容器元件进行充电和放电。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安放所述电阻板的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上设有多个筋位以对所述电阻板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其在安装时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均为铜排,所述电容器元件为薄膜电容芯包,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分别焊接在所述薄膜电容芯包的右侧端面和左侧端面从而分别与所述电容器元件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电容芯包为多个,多个所述薄膜电容芯包整齐排列成多层或多列而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二导电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模块由绝缘性胶体封装于所述壳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对电容器元件以及电阻板进行汇流组成电容模块,再将电容模块收容在壳体内,可以将电阻板和电容器元件通过导电板集成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容装置,减小了器件的占用空间,方便装配,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容装置的电容模块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容装置封装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容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容装置的基本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容装置的应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参照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容装置包括:壳体200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容模块100。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容模块100由绝缘性胶体封装于所述壳体200内,以达到绝缘和牢固封装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电容模块100包括:电容器元件130、第一导电板110、第二导电板120以及电阻板140。所述第一导电板110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130右侧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130的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120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130的左侧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130的另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电阻板140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板110和所述第二导电板120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容器元件130的两电极,用于对所述电容器元件130进行充电和放电;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板110和第二导电板120上均设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伸出所述壳体200以与外部器件连接。
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可以将电阻板140和电容器元件130通过第一导电板110和第二导电板120集成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容装置,减小了器件的占用空间,方便装配,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板110上设有第一连接片111,所述第二导电板120上设有第二连接片121,所述第一连接片111和第二连接片121相对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电容器元件130的同侧,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电容器元件130的前侧,所述电阻板140通过一第一导电性紧固结构112与所述第一连接片111电连接且通过一第二导电性紧固结构122与所述第二连接片121电连接。通过此设计使得所述电阻板140与封装在所述壳体200内的所述电容器元件130进行了热隔离,工作时所述电阻板140的散热与所述电容器元件130的散热互不影响从而提升散热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性紧固结构112包括:第一导电螺钉112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片111上的第一导电螺柱1122以及设于所述电阻板140上的第一电连接孔1123,所述第一导电螺钉1121贯穿所述第一电连接孔1123且与所述第一导电螺柱1122螺合;所述第二导电性紧固结构122包括:第二导电螺钉1221、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片121上的第二导电螺柱1222以及设于所述电阻板140上的第二电连接孔1223,所述第二导电螺钉1221贯穿所述第二电连接孔1223且与所述第二导电螺柱1222螺合,从而将所述电阻板140固定到所述第一导电螺柱1122以及第二导电螺柱122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螺柱1122以及所述第二导电螺柱1222为铜螺柱,采用螺柱的连接结构不仅组装方便,而且可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螺柱1122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片111的一端大于背向所述第一连接片111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电螺柱1222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片121的一端大于背向所述第二连接片121的一端,通过以上设计可以防止电容模块100在绝缘性胶体封装时产生缝隙而导致漏胶。
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板120包括一侧板部123以及从该侧板部123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一导电板110弯折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导电板110的底部下方的一底板部124,所述第二导电板120的导电端子包括从所述底板部124上靠近所述第一导电板110一侧延伸至所述壳体200外的三个第二输出端子125,所述第一导电板110的导电端子包括从所述第一导电板110底部延伸至所述壳体200外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子113,其中,三个所述第一输出端子113与三个所述第二输出端子125交错分布,均用于与功率器件连接,通常与IGBT连接,通过在同一个方向引出输出端子方便用户进行连接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板110的导电端子还包括第一输入端子114,所述第二导电板120的导电端子还包括第二输入端子126,所述第一输入端子114设于靠近所述电阻板140的一侧且背向所述电容器元件130的右侧延伸至所述壳体200外,所述第二输出端子126设于所述电阻板140下方且背向所述电容器元件130的前侧延伸至所述壳体200外,所述第一输入端子114和第二输入端子126均用于与直流电源连接,以对所述电容器元件130进行充电和放电,储存电能。
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0上设有一安放所述电阻板140的开口210,所述开口210的边缘上设有多个筋位220以对所述电阻板140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其在安装时进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200的底部还设有限位孔230以对壳体200进行限位,从而进一步地方便所述电阻板的安装。所述壳体200上还设有固定座240,用于对整个电容装置1进行安装固定,装配时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固定座240上的通孔与螺母螺合,从而可方便地将整个电容装置固定安装到目标对象上。
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板110和所述第二导电板120均为铜排,所述电容器元件130为薄膜电容芯包,所述第一导电板110和所述第二导电板120分别焊接在所述薄膜电容芯包的右侧端面和左侧端面从而分别与所述电容器元件130形成电连接,从而对所述薄膜电容芯包进行了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电容芯包为多个,多个所述薄膜电容芯包整齐排列成多层或多列而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电板110与所述第二导电板120之间,封装的绝缘性胶体进一步地对所排列好的薄膜电容芯包进行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容装置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其中,C代表所述电容器元件30的电容,R代表所述电阻板40的电阻,P1为所述电容器元件30与所述电阻板40的一共同连接端,P2为所述电容器元件30与所述电阻板40的另一共同连接端。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在电动车控制器主功率回路上的应用如图5所示,上电时接触器K1吸合,此时对所述电容器元件30进行充电,当电机控制器不工作时,接触器K1断开,此时所述电阻板40直接对所述电容器元件30进行放电,以保证所述电容器元件30在规定时间内电压降到安全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容装置,通过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对电容器元件以及电阻板进行汇流组成电容模块,再将电容模块收容在壳体内并引出导电端子伸出到壳体外与外部器件连接,可以将电阻板和电容器元件通过导电板集成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容装置,减小了器件的占用空间,方便装配,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容模块,所述电容模块包括:
一电容器元件;
一第一导电板,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右侧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一电极电连接;
一第二导电板,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左侧并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另一电极电连接;以及
一电阻板,所述电阻板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两电极,用于对所述电容器元件进行充电和放电;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上均设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伸出所述壳体以与外部器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上设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导电板上设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相对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同侧,所述电阻板通过一第一导电性紧固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电连接且通过一第二导电性紧固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性紧固结构包括:第一导电螺钉、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片上的第一导电螺柱以及设于所述电阻板上的第一电连接孔,所述第一导电螺钉贯穿所述第一电连接孔且与所述第一导电螺柱螺合;
所述第二导电性紧固结构包括:第二导电螺钉、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片上的第二导电螺柱以及设于所述电阻板上的第二电连接孔,所述第二导电螺钉贯穿所述第二电连接孔且与所述第二导电螺柱螺合,从而将所述电阻板固定到所述第一导电螺柱以及第二导电螺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螺柱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大于背向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电螺柱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大于背向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板包括一侧板部以及从该侧板部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一导电板弯折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底部下方的一底板部,
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导电端子包括从所述底板部上靠近所述第一导电板一侧延伸至所述壳体外的三个第二输出端子,
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导电端子包括从所述第一导电板底部延伸至所述壳体外的三个第一输出端子,
其中,三个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与三个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交错分布,均用于与功率器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导电端子还包括第一输入端子,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导电端子还包括第二输入端子,所述第一输入端子设于靠近所述电阻板的一侧且背向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右侧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输出端子设于所述电阻板下方且背向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前侧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输入端子和第二输入端子均用于与直流电源连接,以对所述电容器元件进行充电和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安放所述电阻板的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上设有多个筋位以对所述电阻板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其在安装时进行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均为铜排,所述电容器元件为薄膜电容芯包,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分别焊接在所述薄膜电容芯包的右侧端面和左侧端面从而分别与所述电容器元件形成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电容芯包为多个,多个所述薄膜电容芯包整齐排列成多层或多列而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二导电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模块由绝缘性胶体封装于所述壳体内。
CN201721875890.6U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电容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51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5890.6U CN207651351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电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5890.6U CN207651351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电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1351U true CN207651351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75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7589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51351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电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513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5748A (zh) * 2018-12-06 2019-03-22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储能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5748A (zh) * 2018-12-06 2019-03-22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储能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4032B (zh) 高电压用电接线箱
US20150340966A1 (en) Inverter device
CN206349421U (zh) 电池仓及电子烟
CN108695692B (zh) 一种高度集成抗电磁屏蔽高压配电盒
CN206379893U (zh) 一种基于xhp封装的多并联功率模组
CN207651426U (zh) 一种接触器
CN113271021A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功率模组及电动车
CN207651351U (zh) 一种电容装置
CN109152316A (zh) 噪声滤波器和降噪单元
CN110932567A (zh) 一种主电机驱动器及新能源车
CN203827604U (zh) 电容与电路板连接结构
CN205554102U (zh) 一种汽车搭铁结构
CN208931140U (zh) 高压配电盒及电动汽车
CN207488770U (zh) 一种壁挂式稳压器
CN203026374U (zh) 一种用于开关磁阻电机控制器母线滤波的电容安装组件
JPWO2019189161A1 (ja) 蓄電デバイス用の放電回路、蓄電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車両
CN106653368B (zh) 一种水冷式薄膜电容器
CN207801796U (zh)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驱动器一体化功率电路板
CN208006889U (zh) 高压配电盒
CN207800366U (zh) 模块化电容器
CN207868536U (zh) 分线连接器
CN209045575U (zh) 太阳能电池板
CN206807195U (zh) 一种防短路的碳刷架
CN217730373U (zh) 一种高压配电盒
CN108140496B (zh) 蓄电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