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5885B - 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5885B
CN106025885B CN201610524855.3A CN201610524855A CN106025885B CN 106025885 B CN106025885 B CN 106025885B CN 201610524855 A CN201610524855 A CN 201610524855A CN 106025885 B CN106025885 B CN 1060258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terminal
contact
electric wire
servic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248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5885A (zh
Inventor
陈�峰
任燕玲
张海平
吕凤
郑杰
程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248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58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5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5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5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5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3/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maintenance of boards or switch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所公开的辅助装置包括:基座(100);成对分布在基座(100)上的触点接线端子(200)和成对分布在基座(100)上的线圈接线端子(300),触点接线端子(200)用于固定与继电器的触点相连的电线;线圈接线端子(300)用于固定与继电器的线圈相连的电线;设置在基座(100)上,且与每一对触点接线端子(200)一一对应的开闭点标识(400),开闭点标识(400)用于显示触点的触点类别,触点类别包括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继电器更换所存在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更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设备维修的过程中,工作较为频繁的继电器经常发生损坏,因此经常需要更换。由于继电器的接线较多,因此在更换继电器时,操作人员需要将继电器上各个接线先在纸板上记录,然后拆除继电器上的每一根电线,用胶带包扎以防止漏电。当所有的电线拆卸掉之后更换新的继电器,然后依据纸板上的记录,再将包扎的各根电线的胶带拆除后一根根接到新的继电器相应的触点或线圈上。很显然,上述更换过程中,为了防止漏电,需要将每根电线包扎胶带和拆卸胶带,因此会造成更换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继电器更换用辅助工具,以解决目前的继电器更换所存在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包括:
基座;
成对分布在所述基座上的触点接线端子和成对分布在所述基座上的线圈接线端子,所述触点接线端子用于固定与所述继电器的触点相连的电线;所述线圈接线端子用于固定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相连的电线;
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每一对所述触点接线端子一一对应的开闭点标识,所述开闭点标识用于显示所述触点的触点类别,所述触点类别包括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
优选的,上述辅助装置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半基座和第二半基座;其中:
所述第一半基座与所述第二半基座可拆卸相连;
同一对的两个所述触点接线端子中,一者布置在所述第一半基座上,另一者布置在所述第二半基座上;
同一对的两个所述线圈接线端子中,一者布置在所述第一半基座上,另一者布置在所述第二半基座上;或者,同一对的两个所述线圈接线端子均布置在所述第一半基座或第二半基座上。
优选的,上述辅助装置中,所述第一半基座和所述第二半基座中,一者设置有凹陷,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凹陷卡接配合的凸起。
优选的,上述辅助装置中,所述第一半基座和第二半基座均为台阶状结构;所述触点接线端子分别成排地布置在所述台阶状结构的不同台阶面上。
优选的,上述辅助装置中:
所述基座设置有第一组端子对序号,所述第一组端子对序号用于标示每一对所述触点接线端子的序号;
所述基座设置有第二组端子对序号,所述第二组端子对序号用于标示每一对所述线圈接线端子的序号;所述第一组端子对序号与所述第二组端子对序号不同。
优选的,上述辅助装置中,所述开闭点标识包括安装部和遮盖部;其中:
所述安装部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安装部的标识面一端设置有常闭标识,另一端设置有常开标识;
所述遮盖部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且能切换封盖所述常闭标识和所述常开标识。
优选的,上述辅助装置中,所述触点接线端子和所述线圈接线端子均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内部;所述基座与所述触点接线端子和所述线圈接线端子的顶部相对的部位均设置有操作孔;所述基座与所述触点接线端子和所述线圈接线端子的侧部相对的部位均设置有穿线孔;其中:
所述穿线孔用于供与所述触点相连的所述电线穿至所述触点接线端子或供与所述线圈相连的所述电线穿至所述线圈接线端子;所述操作孔用于供操作人员进行与所述触点相连的所述电线固定在所述触点接线端子或与所述线圈相连的所述电线固定在所述线圈接线端子的连接操作。
优选的,上述辅助装置中,所述触点接线端子和所述线圈接线端子结构相同,且均为弹性夹紧件;
所述弹性夹紧件能形成通过弹力与所述电线夹持配合的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穿线孔相对;所述操作孔供施力工具穿过以打开所述夹持空间。
优选的,上述辅助装置中,所述弹性夹紧件为弯折件,所述弯折件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其中:
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端部弹性衔接,位于另一端的两个端部形成弹性夹口;
所述第三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形成所述弹性夹口的一端,且朝向所述第二弯折部弯折,所述第三弯折部设置有导向孔;
所述第一弯折部位于所述弹性夹口的一端为压片端,所述压片端穿过所述导向孔,且能随所述弹性夹口的张合而相对于所述导向孔移动;所述压片端与所述导向孔的夹持壁能形成所述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能随所述弹性夹口的张开实现对所述电线的夹紧。
优选的,上述辅助装置中,所述压片端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压片端固定相连;
所述导向板自所述固定端向着所述自由端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夹持壁。
本发明公开的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更换继电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待更换继电器上与触点和线圈相连的电线一一拆卸后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触点接线端子和线圈接线端子上,在向触点接线端子固定与触点相连的电线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通过开闭点标识记录相对应触点的触点类别,等所有的电线拆卸完毕之后,将新的继电器替换待更换继电器,然后将固定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辅助装置上的电线与新的继电器的触点和线圈连接,最终完成继电器的更换。
通过上述更换过程可以看出,本发明公开的辅助装置能够为拆卸下来的电线提供固定基础,无需采用背景技术所述的胶带包扎的方式来避免漏电,也就能避免包扎及拆装胶带操作。同时,开闭点标识能避免操作工人采用笔和纸手工记录。相比于采用胶带包扎电线后再拆卸胶带而言,本发明公开的辅助装置能提高继电器的更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开闭点标识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开闭点标识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触点接线端子或线圈接线端子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触点接触线端子或线圈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座、110-第一半基座、111-凹陷、120-第二半基座、121-凸起、130-第一组端子对序号、140-第二组端子对序号、150-连接臂、160-操作孔、170-穿线孔、200-触点接线端子、210-第一弯折部、211-压片端、2111-导向板、220-第二弯折部、230-第三弯折部、231-导向孔、2311-夹持壁、240-弹性夹口、300-线圈接线端子、310-第一夹板、311-避让孔、320-第二夹板、330-夹缝、400-开闭点标识、410-安装部、411-常闭标识、412-常开标示、420-遮盖部、500-施力工具、600-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用于在更换继电器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所公开的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包括基座100、成对分布的触点接线端子200、成对分布的线圈接线端子300和开闭点标识400。
基座100是整个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的主体,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成对分布的触点接线端子200设置在基座100上,触点接线端子200用于固定与继电器的触点相连的电线。成对分布的线圈接线端子300设置在基座100上,线圈接线端子300用于固定与继电器的线圈相连的电线。
我们知道,继电器上的触点可分为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因此在更换继电器的过程中需要确定触点类别,以确保后续电线连接的正确性。本申请中,开闭点标识400用于显示与触点接线端子200固定相连的电线所对应触点的触点类别。当然,触点类别包括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开闭点标识400设置在基座100上,能够与每一对触点接线端子200一一对应,操作人员在固定触点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开闭点标识400来记录继电器的触点类别。
在更换继电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待更换继电器上与触点和线圈相连的电线一一拆卸后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触点接线端子200和线圈接线端子300上,在向触点接线端子200固定与触点相连的电线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通过开闭点标识400记录相对应触点的触点类别,等所有的电线拆卸完毕之后,将新的继电器替换待更换继电器,然后将固定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辅助装置上的电线与新的继电器的触点和线圈连接,最终完成继电器的更换。
通过上述更换过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辅助装置能够为拆卸下来的电线提供固定基础,无需采用背景技术所述的胶带包扎的方式来避免漏电,也就能避免包扎及拆装胶带操作。同时,开闭点标识400能避免操作工人采用笔和纸手工记录。相比于采用胶带包扎电线后再拆卸胶带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辅助装置能提高继电器的更换效率。
请再次参考图1,基座100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第一半基座110和第二半基座120。同一对的两个触点接线端子200中,一者布置在第一半基座110上,另一者布置在第二半基座120上。这种布置方式能够较为清晰地确保电线成对的固定与拆卸。同样道理,同一对的两个线圈接线端子300中,一者可以布置在第一半基座110上,另一者布置在第二半基座120上。当然,同一对的两个线圈接线端子300也可以均布置在第一半基座110上,也可以均布置在第二半基座120上。
在更换继电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将本申请所涉及的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放置在待更换继电器的顶部,接着拆卸与待更换继电器的触点和线圈相连接的电线,然后将所有的电线转接在本申请所涉及的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上。为了便于后续对待更换继电器的拆卸操作及对新继电器的安装操作,第一半基座110和第二半基座120可拆卸相连。当所有的电线转接固定完毕之后,操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半基座110和第二半基座120拆卸分开,进而将下方的待更换继电器拆卸掉,继而安装新继电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一旦制造完成,尺寸也就确定,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些情况下,与待更换继电器相连的电线较短,在将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放置在待更换继电器上方时,无法实现电线的转接,此时,操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半基座110和第二半基座120拆卸分开,两者分开之后可以分别靠近相对应的电线,进而实现转接固定操作。另外,对于安装环境较为局促的场景,第一半基座110和第二半基座120同样可以拆卸开以提高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的灵活性,方便接线操作。
第一半基座110与第二半基座120可以通过中间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分布在其上的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请一并参考图1和2,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为:第一半基座110和第二半基座120中,一者设置有凹陷111,另一者设置有凸起121,凹陷111与凸起121卡接。采用凹陷111与凸起121卡接的方式能够提高拆装效率。操作人员在拆装的过程中,通过按压使得凹陷111或凸起121变形,达到连接与分离两者的目的。为了更加便于操作,凹陷111或凸起121中,至少一者通过连接臂150与第一半基座110或第二半基座120连接。如图2所示,凸起121通过连接臂150与第二半基座120固定相连。连接臂150的布置使得凸起121或凹陷111更容易发生形变,最终更容易实现凸起121与凹陷111的配合与分离。如上文所述,基座100通常为绝缘材料制成,例如橡胶。为了便于批量生产,凸起121与凹陷111,甚至连接臂150,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实现布置。
本申请不限制基座100的具体形状,但是占用面积较小,结构紧凑,仍然会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为此,请再次参考图1,第一半基座110和第二半基座120均可以为台阶状结构。通常,继电器的触点较多,为此,触点接线端子200分别成排地布置在台阶状结构的不同台阶面上。当然,线圈接线端子300也可以成排地布置在台阶状结构的不同台阶面上,鉴于线圈接线端子300的数量较少,通常,线圈接线端子300布置在某一个台阶面上。
请再次参考图1,图1所示的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设置有16个触点接线端子200和4个线圈接线端子300。其中,16个触点接线端子200分成8对,4个线圈接线端子300分成2对。其中,8对触点接线端子200和2对线圈接线端子中,每一对中的两个对称布置在第一半基座110和第二半基座120上。第一半基座110和第二半基座120均为台阶状结构,均包括两个台阶面,分布在第一半基座110上的8个触点接线端子200分别布置在台阶状结构的两个台阶面上,且在每个台阶面上成排分布。触点接线端子200在第二半基座120上的分布方式相同。分布在第一半基座110上的2个线圈接线端子200分布在台阶状结构的一个台阶面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布方式仅仅是示例性说明,触点接线端子200与线圈接线端子300在第一半基座110和第二半基座120的分布方式有多种,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分布方式。
如上文所述,继电器上与触点相连的电线和与线圈相连的电线数量较多,相对应的,触点接线端子200和线圈接线端子300的数量也较多,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拆装电线,不至于发生混乱,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中,基座100设置有第一组端子对序号130和第二组端子对序号140。其中,第一组端子对序号130用于标示每一对触点接线端子200的序号,第二组端子对序号140用于标示每一对线圈接线端子300的序号。当然,第一组端子对序号130与第二组端子对序号140不同。例如,第一组端子对序号130可以是1、2、3、4、5、6、7、8……。第二组端子对序号140可以是A1、A2……。本文中,第一组端子对序号130用于区分不同对的触点接线端子200,因此,同一对的触点接线端子200表示的是相同的序号。同样道理,第二组端子对序号140用于区分不同对的线圈接线端子300,因此,同一对的线圈接线端子300表示的是相同的序号。第一组端子对序号130和第二组端子对序号140的布置使得在继电器的更换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专门作记录,很显然,这又能进一步提高继电器的更换效率。
本申请中,开闭点标识400用于标示相对应的继电器的触点为常闭触点还是常开触点,具体的标示形式有多种,例如开闭点标识400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分别标示(例如红色表示常开触点,绿色表示常闭触点),也可以采用数字标示(例如1表示常闭触点,0表示常开触点),也可以采用文字标示(如“开”字表示常开触点,“闭”字表示常闭触点)。本申请不限制开闭点标识400的标示形式。
请参考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具体结构的开闭点标识400,所公开的开闭点标识400包括安装部410和遮盖部420。其中,安装部410固定在基座100上,安装部410具有标识面,标识面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常闭标识411,例如“闭”字。标识面的另一端可以设置常开标识412,例如“开”字。遮盖部420滑动地设置在安装部410上,且能切换封盖常闭标识411和常开标识412。操作人员在向触点接线端子200上固定电线时,确定待更换继电器与该电线对应的触点类别,根据触点类别滑动遮盖部420,进而使得开闭点标识400起到标识触点类别的作用。
本申请中,触点接线端子200和线圈接线端子300仅仅起到固定电线的作用,相互之间可以独立存在,相互之间不导电。为了降低操作人员在更换继电器过程中触电概率,请参考图1,触点接线端子200和线圈接线端子300均设置在基座100的内部,能提高继电器更换的安全性。基座100与触点接线端子200和线圈接线端子300的顶部相对的部位均设置有操作孔160。基座100与触点接线端子200和线圈接线端子300的侧部相对的部位均设置有穿线孔170。穿线孔170用于供与触点连接的电线穿至触点接线端子200或供与线圈连接的电线穿至线圈接线端子300。操作孔160用于供操作人员进行如下操作:将与触点连接的电线固定在触点接线端子200或将与线圈连接的电线固定在线圈接线端子300上。
本实施例中,触点接线端子200与线圈接线端子300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电线与触点接线端子200或线圈接线端子300连接的过程中,连接效率非常重要,决定着继电器的整体更换效率。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为:触点接线端子200和线圈接线端子300均为弹性夹紧件。弹性夹紧件能形成通过弹力与电线夹持配合的夹持空间,夹持空间与穿线孔170相对。操作孔160供施力工具(例如改锥)穿过以打开夹持空间。
请参考图5-7,图5-7公开一种具体结构的弹性夹紧件,所示的弹性夹紧件包括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均弹性板,例如薄金属板。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相对的一端固定相连,另一端均为自由端,第一夹板310设置有避让孔311,避让孔311与操作孔160相对布置,第一夹板310与第二夹板320相贴合的表面与穿线孔170相对布置。
在固定电线600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施力工具(例如改锥)500穿过避让孔311向第二夹板320施加下压力F,进而使得第二夹板320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夹板310的自由端分开,形成夹缝330,然后将电线600通过穿线孔170伸至夹缝330中,将施力工具500撤离后,第二夹板320的自由端在弹力的作用下恢复至与第一夹板310的自由端贴合的状态,进而将电线600固定。
上文介绍了一种具体结构的弹性夹紧件,上述弹性夹紧件需要在第一夹板310上开设避让孔311,而且存在施力工具500不易准确找准避让孔311的问题。为此,请参考图8,本发明实施例又公开一种具体结构的弹性夹紧件。所公开的弹性夹紧件为弯折件,通过弯折方式一体成型。弯折件包括第一弯折部210、第二弯折部220和第三弯折部230。
第一弯折部210与第二弯折部220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端部弹性衔接,衔接部分通常形成圆弧状结构。位于另一端的两个端部形成弹性夹口240,弹性夹口240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张合。第二弯折部220和第一弯折部210并排分布,且第二弯折部220朝向操作孔160。
第三弯折部230位于第二弯折部220形成的弹性夹口240的一端,且朝向第二弯折部220弯折,第三弯折部230设置有导向孔231。第一弯折部210位于弹性夹口240的一端为压片端211。压片端211能穿过导向孔231,且能在弹性夹口240的张合方向相对于导向孔231移动,压片端211与导向孔231的夹持壁2311能形成夹持空间;夹持空间能随弹性夹口240的张开实现对与触点或线圈连接的电线600的夹紧。
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施力工具500穿过操作孔160按压第二弯折部220即可,随着第二弯折部220受力使得弹性夹口240张口变小,第三弯折部230移动进而使得压片端211相对于导向孔231移动,进而使得压片端211与导向孔231的夹持壁2311形成的夹持空间打开,操作人员将电线600通过穿线孔170伸至夹持空间,最后撤离施力工具500,在第一弯折部210与第二弯折部220的弹性恢复作用下,弹性夹口240重新张开,进而使得压片端211将电线600压紧在导向孔231的夹持壁2311上,即电线600被夹紧在夹持空间内。
在工作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对准如图5-7中所示的避让孔311,直接对靠近操作孔160的第二弯折部220施力即可,操作方便,与此同时,压片端211沿着导向孔231移动,能实现夹持空间较为稳定的张合。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上述压片端211设置有导向板2111,导向板2111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端与压片端211固定相连。导向板2111自固定端向着自由端的方向逐渐远离夹持壁2311。此种情况下,导向板2111起到一个更宽范围的导向作用,相当于变相拓宽夹持空间的开口,使得电线更容易进入夹持空间内,最终能提高电线与触点接线端子200或线圈接线端子300的连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仅仅介绍了两种具体结构的弹性夹紧件作为触点接线端子200或线圈接线端子300,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弹性夹紧件。当然,触点接线端子200和线圈接线端子300还可以采用其它种类的固线端子,不仅仅局限于弹性夹紧件。
本文中,各个优选方案仅仅重点描述的是与其它方案的不同,各个优选方案只要不冲突,都可以任意组合,组合后所形成的实施例也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畴之内,考虑到文本简洁,本文就不再对组合所形成的实施例进行单独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0);
成对分布在所述基座(100)上的触点接线端子(200)和成对分布在所述基座(100)上的线圈接线端子(300),所述触点接线端子(200)用于固定与所述继电器的触点相连的电线;所述线圈接线端子(300)用于固定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相连的电线;
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且与每一对所述触点接线端子(200)一一对应的开闭点标识(400),所述开闭点标识(400)用于显示所述触点的触点类别,所述触点类别包括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包括第一半基座(110)和第二半基座(120);其中:
所述第一半基座(110)与所述第二半基座(120)可拆卸相连;
同一对的两个所述触点接线端子(200)中,一者布置在所述第一半基座(110)上,另一者布置在所述第二半基座(120)上;
同一对的两个所述线圈接线端子(300)中,一者布置在所述第一半基座(110)上,另一者布置在所述第二半基座(120)上;或者,同一对的两个所述线圈接线端子(300)均布置在所述第一半基座(110)或第二半基座(1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基座(110)和所述第二半基座(120)中,一者设置有凹陷(111),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凹陷(111)卡接配合的凸起(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基座(110)和第二半基座(120)均为台阶状结构;所述触点接线端子(200)分别成排地布置在所述台阶状结构的不同台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100)设置有第一组端子对序号(130),所述第一组端子对序号(130)用于标示每一对所述触点接线端子(200)的序号;
所述基座(100)设置有第二组端子对序号(140),所述第二组端子对序号(140)用于标示每一对所述线圈接线端子(300)的序号;所述第一组端子对序号(130)与所述第二组端子对序号(140)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点标识(400)包括安装部(410)和遮盖部(420);其中:
所述安装部(410)固定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安装部(410)的标识面一端设置有常闭标识(411),另一端设置有常开标识(412);
所述遮盖部(420)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部(410)上,且能切换封盖所述常闭标识(411)和所述常开标识(412)。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接线端子(200)和所述线圈接线端子(300)均设置于所述基座(100)的内部;所述基座(100)与所述触点接线端子(200)和所述线圈接线端子(300)的顶部相对的部位均设置有操作孔(160);所述基座(100)与所述触点接线端子(200)和所述线圈接线端子(300)的侧部相对的部位均设置有穿线孔(170);其中:
所述穿线孔(170)用于供与所述触点相连的所述电线穿至所述触点接线端子(200)或供与所述线圈相连的所述电线穿至所述线圈接线端子(300);所述操作孔(160)用于供操作人员进行与所述触点相连的所述电线固定在所述触点接线端子(200)或与所述线圈相连的所述电线固定在所述线圈接线端子(300)的连接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接线端子(200)和所述线圈接线端子(300)结构相同,且均为弹性夹紧件;
所述弹性夹紧件能形成通过弹力与所述电线夹持配合的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穿线孔(170)相对;所述操作孔(160)供施力工具穿过以打开所述夹持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紧件为弯折件,所述弯折件包括第一弯折部(210)、第二弯折部(220)和第三弯折部(230);其中:
所述第一弯折部(210)与所述第二弯折部(220)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端部弹性衔接,位于另一端的两个端部形成弹性夹口(240);
所述第三弯折部(230)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220)形成所述弹性夹口(240)的一端,且朝向所述第二弯折部(220)弯折,所述第三弯折部(230)设置有导向孔(231);
所述第一弯折部(210)位于所述弹性夹口(240)的一端为压片端(211),所述压片端(211)穿过所述导向孔(231),且能随所述弹性夹口(240)的张合而相对于所述导向孔(231)移动;所述压片端(211)与所述导向孔(231)的夹持壁(2311)能形成所述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能随所述弹性夹口(240)的张开实现对所述电线的夹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端(211)设置有导向板(2111);所述导向板(2111)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压片端(211)固定相连;
所述导向板(2111)自所述固定端向着所述自由端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夹持壁(2311)。
CN201610524855.3A 2016-07-05 2016-07-05 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 Active CN106025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4855.3A CN106025885B (zh) 2016-07-05 2016-07-05 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4855.3A CN106025885B (zh) 2016-07-05 2016-07-05 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5885A CN106025885A (zh) 2016-10-12
CN106025885B true CN106025885B (zh) 2018-02-16

Family

ID=57106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4855.3A Active CN106025885B (zh) 2016-07-05 2016-07-05 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588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9221A (ja) * 1991-04-16 1992-11-10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制御機器のリレー交換方法
CN103618228A (zh) * 2013-12-02 2014-03-05 国家电网公司 电磁继电器更换器具
CN104795280A (zh) * 2015-05-08 2015-07-2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用继电器万能转换座
CN205791137U (zh) * 2016-07-05 2016-12-0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9221A (ja) * 1991-04-16 1992-11-10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制御機器のリレー交換方法
CN103618228A (zh) * 2013-12-02 2014-03-05 国家电网公司 电磁继电器更换器具
CN104795280A (zh) * 2015-05-08 2015-07-2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用继电器万能转换座
CN205791137U (zh) * 2016-07-05 2016-12-0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5885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00590A1 (zh) 光纤配线模块内无pcb板的光纤系统及光纤配线方法
CN201802980U (zh) 一种桥架扣锁
CN106025885B (zh) 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
CN205791137U (zh) 继电器更换用辅助装置
CN204905463U (zh) 端子排接线装置
CN104283081B (zh) 光电转接装置及设有该光电转接装置的电器开关柜
CN209521641U (zh) 汽车线束塑料连接件
CN107546534A (zh) 一种储能电柜用的接口固定座
CN204741126U (zh) 一种浪涌保护器
CN205720800U (zh) 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箱
CN208937761U (zh) 一种光缆固定装置
CN208367086U (zh) 电表和电表控制系统
CN206349648U (zh) 一种配电箱的布线装置
CN204441112U (zh) 触点装置
CN206364814U (zh) 便于识别管理的网络信息模块
CN219144798U (zh) 一种医用设备箱
CN109768432A (zh) 一种导线引导装置
CN204167648U (zh) 光电转接装置及设有该光电转接装置的电器开关柜
CN208522195U (zh) 一种扁平线缆插接结构
CN209693156U (zh) 一种转接测试fpc
CN209860505U (zh) 一种数据中心设备
CN206181282U (zh) 便于识别管理的配线架
CN202720362U (zh) 法兰式sc型光纤连接器
CN209640906U (zh) 一种管线电子标识定位装置
CN214279729U (zh) 一种高压线圈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