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2275A - 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2275A
CN106022275A CN201610355356.6A CN201610355356A CN106022275A CN 106022275 A CN106022275 A CN 106022275A CN 201610355356 A CN201610355356 A CN 201610355356A CN 106022275 A CN106022275 A CN 106022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intensity
photographic head
distance
human eye
ir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53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鸣岐
刘忠正
姚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553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22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2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2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06V40/19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1Control of illu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本发明提供的虹膜识别方法包括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根据第一电流强度对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红外灯射出红外光;采集红外光的照射下的人眼的虹膜图像;根据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本发明可提高虹膜识别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虹膜作为人体重要生物特征之一,其唯一性、不变性及不可复制性,使得虹膜识别应用在识别领域可保证较高的安全性。
虹膜识别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可根据采集到的虹膜图像获取虹膜特征,将该提取到的虹膜特征与预设虹膜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对比,确定识别结果。该虹膜图像的质量对虹膜识别的安全级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虹膜图像的质量,可在红外光照射下采集虹膜图像。即在进行虹膜识别时,采用预先设定好的电流强度驱动红外光进行照射。
发明人发现,在采用预先设定好的电流强度驱动红外光进行照射时,人眼在不同距离处,获取到的虹膜图像的质量不同,虹膜识别的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以提高虹膜识别的准确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虹膜识别方法,包括:
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
根据第一电流强度对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红外灯射出红外光;
采集红外光的照射下的人眼的虹膜图像;
根据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
供电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电流强度对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红外灯射出红外光;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红外光的照射下的人眼的虹膜图像;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红外灯、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电源和处理器;
距离传感器,用于确定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
处理器与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电源连接,电源还与红外灯连接;处理器,用于从距离传感器获取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并根据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根据第一电流强度控制电源,使得电源根据第一电流强度对红外灯进行供电;
红外灯,用于基于电源的供电,射出红外线;
摄像头,用于采集红外光照射下的人眼的虹膜图像;
处理器,还用于根据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
本发明提供的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可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根据该第一电流强度对该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该红外灯射出红外光,并采集该红外光的照射下的该人眼的虹膜图像,继而根据该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相比于已有技术而言,使得在不同距离下的人眼均可获得满足预设照度值的红外光,不会因为距离的远近造成人眼位置处照度的变化,使得人眼在不同位置处获取到的红外光的照度均满足虹膜识别的需求,该方法可基于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电流强度,根据电流强度对红外灯供电可使得红外光照强度更精确,使得采集到的虹膜图像的质量更高,保证虹膜图像的识别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虹膜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虹膜识别方法中确定电流强度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虹膜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虹膜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提供的虹膜识别方法可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由移动终端执行。该移动终端例如可以包括: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等。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虹膜识别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虹膜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虹膜识别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101、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
具体地,由于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不同,获得预设虹膜图像质量所需的红外光光照强度则不同,因而,该红外光光照强度所需的红外灯的电流强度则不同,不同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也不同。因此,该虹膜识别方法中,可以根据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可使得红外灯的电流强度更精确,更好的保证不同距离的条件下虹膜识别的准确度。第一电流强度和上述距离为正相关的关系,即人眼与摄像头的距离增加时,第一电流强度增加,人眼与摄像头的距离减小时,第一电流强度减小。
其中,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可以是通过距离传感器获取的,该距离传感器例如可以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者,激光测距传感器。该第一电流强度可以为红外灯射出红外光的光照强度为预设红外光照强度所需的电流强度。该预设红外光照强度是根据预设虹膜图像质量所确定的。该预设的虹膜图像质量可以为最优的虹膜图像质量,也可以为预设识别安全等级所对应的虹膜图像质量。
其中,虹膜图像的质量,可以是根据该虹膜图像中可识别的虹膜特征点的数量确定的。识别安全等级越高,则识别所需的虹膜图像的质量越高,要求虹膜图像中可识别虹膜特征点的数量越多。
S102、根据该第一电流强度对该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该红外灯射出红外光。
具体地,红外灯可以为可发射红外光的照明装置,如红外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或者,扩束为面光源的红外激光等红外面光源。该红外灯实际是通过射出的红外光对待拍摄物如人眼进行红外光的补光,因而该红外灯还可称为红外补光灯。
根据该第一电流强度对该红外灯进行供电,可使得该红外灯射出的红外光的光照强度为该第一电流强度对应的红外光照强度,该第一电流强度对应的红外光照强度为预设虹膜图像质量所需要的光照强度。
S103、采集该红外光的照射下的该人眼的虹膜图像。
具体地,该S103可以是通过摄像头采集的该红外光照射下图像,并从该图像中获取该人眼的虹膜图像。
S104、根据该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
具体地,根据该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可以是根据该虹膜图像提取虹膜特征点信息,并将该提取到的虹膜特征点的信息与预设虹膜特征数据库中的虹膜特征点信息进行对比,若该预设虹膜特征数据库中预设个数的特征点信息与该提取到的虹膜特征点信息相同,则该虹膜图像对应的用户识别通过;对应的,若该预设虹膜特征数据库中不具有与该提取到的虹膜特征点信息相同的特征点信息,或者,该预设虹膜特征数据库中与该提取到的虹膜特征点信息相同的特征点信息的个数小于该预设个数,则该虹膜图像对应的用户识别失败。需要说明的是,虹膜特征点的精度、虹膜与瞳孔的边界清晰度、虹膜与巩膜的边界清晰度以及眼睑与睫毛遮挡等均会影响虹膜特征点信息的提取。若该提取的虹膜特征点信息中与该预设虹膜特征库中虹膜特征点信息相同的虹膜特征点的数量不满足如小于,预设识别安全级别等级所需的虹膜特征点的数量,或者,根据该虹膜图像无法提取到虹膜特征点信息,则该虹膜图像对应的用户识别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虹膜识别方法,可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根据该第一电流强度对该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该红外灯射出红外光,并采集该红外光的照射下的该人眼的虹膜图像,继而根据该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由于该虹膜识别方法中可根据根据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电流强度,根据电流强度对红外灯供电可使得红外光照强度更精确,使得采集到的虹膜图像的质量更高,保证虹膜图像的识别准确度。
该虹膜识别方法中根据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并根据该第一电流强度对红外灯供电,可使得红外灯射出的红外光照强度无需多次调整便可符合预设虹膜图像质量对应的红外光需求,在保证红外灯的红外光照强度更精确,提高红膜识别准确度的基础上,还可提高虹膜识别的速度,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上述所述的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具体为:
根据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和,预设的距离与红外灯电流强度的对应关系,确定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该第一电流强度。
具体地,该预设的距离与红外灯电流强度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距离与红外灯电流强度的对应关系,其中,该至少一个距离可包括:该人眼与摄像头的距离。该预设的距离与红外灯电流强度可以是通过表格或数据库的形式存储。该预设的距离与红外灯电流强度可以是根据历史经验数据确定的各距离下,获得预设红虹膜图像质量对应的红外光照强度所需的电流强度。
可选的,在上述所述的虹膜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虹膜识别方法。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虹膜识别方法中确定电流强度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可选的,在上述S101中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之前,该方法还可包括:
S201、确定待采集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
具体地,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可以是通过距离传感器确定的,该距离传感器可以是在红外灯不发光的情况下,通过红外光发射器发射红外光,通过红外接收器接收人眼反射的红外光,并根据该发射的红外光和接收的红外光确定该人眼与该摄像头的距离,以避免红外灯对光距离传感器的干扰。
该人眼与该摄像头间的距离还可以是在红外灯发光,而该距离传感器的红外光发射器不发光的情况下,通过红外灯发射至人眼的红外光,和,距离传感器的红外光接收器接收该人眼反射的红外灯,确定该人眼与该摄像头的距离,以避免光距离传感器的红外光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对虹膜图像的影响,同时还可避免红外灯发出的红外光对光距离传感器确定距离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该人眼与该摄像头间的距离还可以是通过其他类型的距离传感器如激光测距传感器等实现,上述仅为实例说明,本发明不以此作为限制。
S202、判断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是否在该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
具体地,该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可以为该摄像头获得清晰的虹膜图像所需的人眼与该摄像头的镜头的距离范围。
如上所述的S101中根据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具体为:
S203、若该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在该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则根据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该第一电流强度。
可选的,该方法还可包括:
S204、若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不在该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输出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调整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至该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
具体地,该方法中可以是通过移动终端的输出设备,如扬声器或显示屏等输出该指示信息。举例来说,该方法中可以是通过扬声器以输出该提示信息的提示语音,也可以是通过显示屏输出该提示信息的提示文字。
该摄像头可以为定焦摄像头,也可以为变焦摄像头。该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用户移动自身和/或移动包括该摄像头的移动终端,并检测移动过程中该人眼与该摄像头间的距离,保证该人眼与该摄像头间的距离调整至该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
若该摄像头为变焦摄像头,该虹膜识别方法中还可以通过马达带动镜头移动,实现镜头对该人眼的对焦,以取得清晰的虹膜图像。
该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可以大于或等于该摄像头对于该人眼的清晰成像范围。若该摄像为定焦摄像头,该清晰成像范围可以是该摄像头针对该人眼的景深范围,如4~5CM。若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在该清晰成像范围内,则该摄像头可获得该人眼的清晰虹膜图像。若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在该识别范围内,但不在该清晰成像范围内,则该摄像头生成的该人眼的虹膜图像的图像质量较低。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与该清晰成像范围的偏差越大,则该摄像头生成的该人眼的虹膜图像的图像质量越低。
安全识别等级越高,该安全识别等级所要求的虹膜图像的质量的要求也越高。对于不同的安全识别等级,该预设识别范围可不同的。虹膜特征纹理浅的用户所对应的识别范围可窄于虹膜特征纹理清晰的用户所对应的识别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还可包括:
若根据该虹膜图像识别失败,再次输出提示信息,以指示用户调整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至该摄像头的清晰成像范围内;获取调整距离后的虹膜图像,并根据该调整距离后的虹膜图像再次进行虹膜识别;若根据该调整距离后的虹膜图像再次进行虹膜识别失败,则重新执行上述调整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至该摄像头的清晰成像范围内、获取调整距离后的虹膜图像,并根据该调整距离后的虹膜图像再次进行虹膜识别的步骤,直至在预设识别次数内识别成功;若在该预设识别次数内还未识别成功,则提示用户未通过验证。
可选的,该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虹膜识别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虹膜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可选的,在上述S102中根据该第一电流强度对该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红外灯射出红外光之前,该方法还可包括:
S301、根据环境光的光照强度,确定电流强度补偿值。
S302、根据该电流强度补偿值和该第一电流强度,得到第二电流强度。
可选的,在上述S102中根据该第一电流强度对该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爱红外灯射出红外光具体为:
S303、根据该第二电流强度对该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该红外灯射出红外光。
环境光中通常具有一定的红外光,不同环境光照强度下包括的红外光不同,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环境光的光照强度不同,获得预设虹膜图像质量所需的红外光光照强度不同,因而,该方法中还需根据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确定电流强度补偿值,继而根据电流强度补偿值对该第一电流强度进行调节,获得第二电流强度。
该虹膜识别方法中可根据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确定电流强度补偿值,继而根据电流强度补偿值对该第一电流强度进行调节,获得第二电流强度,可使得红外灯的电流强度更精确,使得基于该第二电流强度对红外灯供电情况下,红外光光照强度更精确,更好地保证虹膜图像的质量,保证虹膜识别准确度。
可选的,如上所述的S301中根据环境光的光照强度,确定电流强度补偿值具体为:
比较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与,预设光照强度的大小;
若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该预设光照强度,确定第一补偿值为该电流强度补偿值;
若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小于该预设光照强度,确定第二补偿值为该电流强度补偿值;其中,该第一补偿值可小于该第二补偿值。
具体地,环境光的光照强度越大,则表示该环境光中的红外光的光照强度越大,那么需要通过红外灯射出的红外光的光照强度则越小,因而,根据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确定的该电流强度补偿值则越小。
可选的,在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虹膜识别方法的基础上,该方法在上述S301中根据环境光的光照强度,确定电流强度补偿值之前,该方法还可包括:
获取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
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可以是通过光传感器获取的,也可以是通过距离传感器中的光接收器或光感应器可获取的,还可以通过其他感光元件确定如摄像头的感光元件确定,而不使用传感器确定。上述仅为实例说明,本发明不以此作为限制。
该虹膜识别方法中,可以是在虹膜识别功能启动时,获取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和该距离。
可选的,该虹膜识别方法还可包括:
该虹膜识别方法中,若该虹膜图像的对比度不在预设虹膜图像对比度的范围内,则调整该红外灯的电流强度,根据该调整后的电流强度对该红外灯进行供电,可对实现红外光光照强度的微调,保证虹膜图像的质量,提高虹膜识别的准确度。其中,该预设虹膜图像对比度的范围可以是预设的虹膜识别算法所需的虹膜图像对比度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虹膜识别方法,可根据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确定电流强度补偿值,继而根据电流强度补偿值对该第一电流强度进行调节,获得第二电流强度,可使得红外灯的电流强度更精确,使得基于该第二电流强度对红外灯供电情况下,红外光光照强度更精确,更好地保证虹膜图像的质量,保证虹膜识别的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虹膜识别装置。该虹膜识别装置可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虹膜识别方法。图4为本发明实施三提供的一种虹膜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述,该虹膜识别装置400可包括:确定模块401、供电模块402、采集模块403和识别模块404。
确定模块401,用于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
供电模块402,用于根据该第一电流强度对该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该红外灯射出红外光。
采集模块403,用于采集该红外光的照射下的该人眼的虹膜图像。
识别模块404,用于根据该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
可选的,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根据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和,预设的距离与红外灯电流强度的对应关系,确定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该第一电流强度。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还用于确定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
虹膜识别装置400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是否在该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
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若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在该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则根据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
可选的,该虹膜识别装置400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若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不在该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输出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调整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至该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
可选的,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根据环境光的光照强度,确定电流强度补偿值;根据所述电流强度补偿值和所述第一电流强度,得到第二电流强度。
供电模块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流强度对该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该红外灯射出红外光。
可选的,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比较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与,预设光照强度的大小;若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该预设光照强度,确定第一补偿值为该电流强度补偿值;若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小于该预设光照强度,确定第二补偿值为该电流强度补偿值;其中,该第一补偿值小于该第二补偿值。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虹膜识别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任一所述的虹膜识别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四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500可包括:红外灯501、摄像头502、距离传感器503、电源504和处理器505。
距离传感器503,用于确定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
处理器505与距离传感器503和电源504连接,电源504还与红外灯501连接;处理器505,用于从距离传感器503获取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并根据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根据该第一电流强度控制该电源504,使得该电源504根据该第一电流强度对红外灯501进行供电。
红外灯501,用于基于电源504的供电,射出红外光。
摄像头502,用于采集该红外光照射下的该人眼的虹膜图像。
处理器505,还与摄像头502连接,还用于从摄像头502获取该虹膜图像,并根据该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
可选的,处理器505具体用于根据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和,预设的距离与红外灯电流强度的对应关系,确定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
可选的,处理器505,具体用于确定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判断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是否在摄像头502的识别范围内;若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在摄像头502的识别范围内,则根据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
可选的,处理器505,具体用于若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不在摄像头502的识别范围内,输出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以指示用户调整该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至摄像头502的识别范围内。
可选的,移动终端500还包括:
光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光的光照强度。
处理器505与光传感器连接,具体用于从该光传感器获取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根据该环境光的光照强度确定电流强度补偿值;并根据该电流强度补偿值和该第一电流强度,得到第二电流强度,继而根据该第二电流强度对该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该红外灯射出红外光。
可选的,该移动终端500还包括:加密芯片;该加密芯片与摄像头502和处理器505连接。
加密芯片,用于从摄像头502获取该虹膜图像,并对该虹膜图像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图像信息,将该加密图像信息传输至处理器505。处理器505,还用于对该加密图像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该虹膜图像,继而根据该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
该移动终端500中包括加密芯片,可保证移动终端505中摄像头502与该处理器505间传输虹膜图像的安全性,避免虹膜图像被恶意获取,因而,该移动终端500还可保证虹膜识别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任一所述的虹膜识别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虹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强度对所述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所述红外灯射出红外光;
采集所述红外光的照射下的所述人眼的虹膜图像;
根据所述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具体为:
根据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和预设的距离与红外灯电流强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所述第一电流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
判断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是否在所述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
所述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具体为:
若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在所述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则根据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所述第一电流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不在所述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输出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调整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至所述摄像头的识别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强度对所述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所述红外灯射出红外光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环境光的光照强度,确定电流强度补偿值;
根据所述电流强度补偿值和所述第一电流强度,得到第二电流强度;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强度对所述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所述红外灯射出红外光具体为:
根据所述第二电流强度对所述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所述红外灯射出红外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环境光的光照强度,确定电流强度补偿值具体为:
比较所述环境光的光照强度,与,预设光照强度的大小;
若所述环境光的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光照强度,确定第一补偿值为所述电流强度补偿值;
若所述环境光的光照强度小于所述预设光照强度,确定第二补偿值为所述电流强度补偿值;其中,所述第一补偿值小于所述第二补偿值。
7.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
供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强度对所述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所述红外灯射出红外光;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红外光的照射下的所述人眼的虹膜图像;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灯、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电源和处理器;
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确定待采集虹膜的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源还与所述红外灯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人眼与摄像头间的距离对应的电流强度为第一电流强度;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强度控制所述电源,使得所述电源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强度对所述红外灯进行供电;
所述红外灯,用于基于所述电源的供电,射出红外光;
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红外光照射下的所述人眼的虹膜图像;
所述处理器,还与所述摄像头连接,用于从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虹膜图像,并根据所述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光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光的光照强度;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所述光传感器获取所述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根据所述环境光的光照强度确定电流强度补偿值;并根据所述电流强度补偿值和所述第一电流强度,得到第二电流强度,继而根据所述第二电流强度对所述红外灯进行供电,使得所述红外灯射出红外光。
CN201610355356.6A 2016-05-26 2016-05-26 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60222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5356.6A CN106022275A (zh) 2016-05-26 2016-05-26 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5356.6A CN106022275A (zh) 2016-05-26 2016-05-26 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2275A true CN106022275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93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5356.6A Pending CN106022275A (zh) 2016-05-26 2016-05-26 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2275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4704A (zh) * 2016-12-28 2017-03-22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终端设备的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7341469A (zh) * 2017-06-30 2017-11-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90853A (zh) * 2017-06-26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7463877A (zh) * 2017-07-05 2017-12-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虹膜采集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79459A (zh) * 2017-09-07 2018-02-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虹膜识别的光线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68854A (zh) * 2017-11-22 2018-04-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376251A (zh) * 2018-02-27 2018-08-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8192308A1 (zh) * 2017-04-20 2018-10-25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05339A (zh) * 2018-07-27 2018-12-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101959A (zh) * 2018-11-02 2018-12-28 张彦龙 一种基于液体透镜和vcm的虹膜图像提取装置
WO2019006707A1 (zh) * 2017-07-05 2019-01-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虹膜采集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71782A (zh) * 2019-01-28 2019-06-11 深圳市力川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icro LED液晶屏虹膜采集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CN110088764A (zh) * 2016-12-20 2019-08-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虹膜识别功能的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10443160A (zh) * 2019-07-18 2019-11-12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虹膜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10463183A (zh) * 2019-06-28 2019-11-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10650296A (zh) * 2018-06-26 2020-01-0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拍照的补光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695445A (zh) * 2020-05-25 2020-09-22 深圳丽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335028B2 (en) 2018-02-27 2022-05-1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facial image, related control device, terminal and computer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27050U (zh) * 2010-09-30 2011-08-10 深圳市中控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红外人体感应功能的面部识别装置
CN103106401A (zh) * 2013-02-06 2013-05-15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人机交互机制的移动终端虹膜识别装置和方法
CN103099624A (zh) * 2013-01-11 2013-05-15 北京释码大华科技有限公司 虹膜测距板、虹膜识别一体机及使用其的虹膜识别方法
CN104573667A (zh) * 2015-01-23 2015-04-29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的虹膜图像质量的虹膜识别装置
CN104636719A (zh) * 2014-12-31 2015-05-20 天津瑞为拓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人脸虹膜可视化识别系统
CN105279490A (zh) * 2015-10-21 2016-01-27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人机交互式虹膜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CN205213119U (zh) * 2015-12-03 2016-05-04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可用于虹膜识别补光和距离感应的红外灯驱动电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27050U (zh) * 2010-09-30 2011-08-10 深圳市中控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红外人体感应功能的面部识别装置
CN103099624A (zh) * 2013-01-11 2013-05-15 北京释码大华科技有限公司 虹膜测距板、虹膜识别一体机及使用其的虹膜识别方法
CN103106401A (zh) * 2013-02-06 2013-05-15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人机交互机制的移动终端虹膜识别装置和方法
CN104636719A (zh) * 2014-12-31 2015-05-20 天津瑞为拓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人脸虹膜可视化识别系统
CN104573667A (zh) * 2015-01-23 2015-04-29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的虹膜图像质量的虹膜识别装置
CN105279490A (zh) * 2015-10-21 2016-01-27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人机交互式虹膜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CN205213119U (zh) * 2015-12-03 2016-05-04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可用于虹膜识别补光和距离感应的红外灯驱动电路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8764B (zh) * 2016-12-20 2023-07-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虹膜识别功能的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10088764A (zh) * 2016-12-20 2019-08-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虹膜识别功能的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06534704A (zh) * 2016-12-28 2017-03-22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终端设备的拍摄方法及装置
WO2018192308A1 (zh) * 2017-04-20 2018-10-25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90853A (zh) * 2017-06-26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7341469A (zh) * 2017-06-30 2017-11-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006707A1 (zh) * 2017-07-05 2019-01-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虹膜采集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63877A (zh) * 2017-07-05 2017-12-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虹膜采集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740605B2 (en) 2017-07-05 2020-08-1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ris collec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7679459A (zh) * 2017-09-07 2018-02-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虹膜识别的光线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68854A (zh) * 2017-11-22 2018-04-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1335028B2 (en) 2018-02-27 2022-05-1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facial image, related control device, terminal and computer device
CN108376251A (zh) * 2018-02-27 2018-08-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50296A (zh) * 2018-06-26 2020-01-0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拍照的补光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9005339B (zh) * 2018-07-27 2020-07-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005339A (zh) * 2018-07-27 2018-12-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101959A (zh) * 2018-11-02 2018-12-28 张彦龙 一种基于液体透镜和vcm的虹膜图像提取装置
CN109871782A (zh) * 2019-01-28 2019-06-11 深圳市力川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icro LED液晶屏虹膜采集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CN109871782B (zh) * 2019-01-28 2022-12-30 深圳市华弘智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icro LED液晶屏虹膜采集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63183A (zh) * 2019-06-28 2019-11-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10443160A (zh) * 2019-07-18 2019-11-12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虹膜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11695445A (zh) * 2020-05-25 2020-09-22 深圳丽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2275A (zh) 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769509B (zh) 控制摄像头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94512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949343B2 (en) Illumination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devices having photographing function
CN110191266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888163A (zh) 一种眼镜式通信装置、系统及方法
KR20180109109A (ko) 홍채 기반 인증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4573667A (zh)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的虹膜图像质量的虹膜识别装置
WO2014140853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action selection based on image context
CN108446648A (zh) 一种虹膜采集系统及虹膜识别系统
CN104766073A (zh) 一种自适应手背静脉图像采集系统
CN103839054A (zh) 一种支持虹膜识别的多功能移动智能终端传感器
KR101995340B1 (ko) 적외선 광원 제어방법
CN105279490A (zh) 一种人机交互式虹膜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US202300924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aze detection
CN106461939A (zh) 自适配显示调节的方法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3150565A (zh) 便携式双眼虹膜图像采集和处理设备
CN110491316A (zh) 一种投影仪及其投影控制方法
CN108833887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54981A (zh) 台灯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10929575A (zh) 放射治疗病人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放射治疗设备
CN103945093A (zh) 基于arm平台人脸识别可见近红外一体摄像装置及方法
CN109582148A (zh) 一种保护视力的方法及装置
CN205681580U (zh) 人造眼的距离感知装置
CN106331512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