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7808B - 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17808B CN106017808B CN201610569990.XA CN201610569990A CN106017808B CN 106017808 B CN106017808 B CN 106017808B CN 201610569990 A CN201610569990 A CN 201610569990A CN 106017808 B CN106017808 B CN 1060178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measuring
- measuring point
- temperature
- water piping
- measur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包括:获取相变面温度TC和标准疏水管道的单位长度体积V;在标准疏水管道上设置N+1个测温点;关闭标准疏水阀,分别测量并记录每个测温点的温度降至TC以及第一测温点的温度开始保持不变的时间ts;根据如下公式分别计算理论相变面位置与第一测温点之间以及相邻测温点之间的标准疏水管道的冷却能力:Ps=LS×V/(ts‑ts+1),设定内漏量Q诊断标准;在待测疏水管道上设定待测温点,并检测待测温点的温度稳定后相变面的实际位置;根据相同工作环境下的诊断标准诊断待测疏水阀的内漏情况。该诊断方法能够较准确地监测疏水阀的内漏量,适用性较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系统,能够较准确地监测疏水阀内漏量,适用性较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型火电厂等热力系统的重要回路中,通常会用到疏水阀,国家能源局称其为高端阀门。疏水阀是关断类阀门,疏水阀在工作时的阀前压力可达到亚临界、超临界或者超超临界水平,流通介质的温度可达到600℃,而阀后却是负压力,且阀后温度可能低于环境温度,阀前、阀后的压差与温差极大,工作环境较为恶劣。
疏水阀在工作状态下是不应该出现内漏的,否则可能会造成重大的安全、经济损失。因而,对于疏水阀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出现内漏进行诊断与监督是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的一种疏水阀内漏检测中,在疏水阀的阀前设置两个温度传感器,两个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疏水管道的水平管上,且对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以及温度传感器与疏水阀的间距进行规范,然后利这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差通过热力计算求出疏水阀门的内漏量。
然而,此种检测方法中,对于疏水系统的管、阀的布置要求较高,适用性较差,此外,两个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水平管上,当疏水阀出现一定量内漏使气液交界面处于水平管时,根据水的物理性质,此时整个水平管的温度一致,水平管内没有出现温差,此时计算出的内漏量与实际内漏量会有巨大区别,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较差。
因此,如何准确检测疏水阀的内漏量,且适用性较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能够准确检测疏水阀的内漏量,且适用性较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系统,能够准确检测疏水阀的内漏量,且适用性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包括:
获取相变面温度TC和标准疏水管道的单位长度体积V;
在所述标准疏水管道上设置测温点,包括竖管上由蒸汽管道至弯折处依次设置的N个所述测温点和在标准疏水阀处设置的阀前测温点,第一测温点设于理论相变面位置的下侧,N为正整数;
关闭所述标准疏水阀,分别测量并记录每个所述测温点的温度降至TC以及所述第一测温点的温度开始保持不变的时间ts,s为整数且0≤s≤(N+1),tN+1为所述阀前测温点降温至TC的时间;
根据如下公式分别计算所述理论相变面位置与所述第一测温点之间以及相邻所述测温点之间的所述标准疏水管道的冷却能力:
Ps=LS×V/(ts-ts+1),
其中,LS为所述理论相变面位置与所述第一测温点以及相邻所述测温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设定内漏量Q的诊断标准;
在待测疏水管道上设定待测温点,并检测所述待测温点的温度稳定后相变面的实际位置;
根据相同工作环境下的所述诊断标准诊断待测疏水阀的内漏情况。
优选地,所述第一测温点设于理论相变面位置的下侧包括:
所述第一测温点设于所述理论相变面下侧0.2至0.3米处。
优选地,所述竖管上的所述测温点的数量N≥2。
优选地,第N测温点设于所述标准疏水管道的水平管的最高位置的上侧,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N测温点与所述水平管的最高位置的垂直距离小于0.1米。
优选地,所述设定内漏量Q的诊断标准包括:
拟合所述竖管上每个位置的内漏量Q。
优选地,所述竖管上的所述测温点的数量N>2,且N个所述测温点在所述竖管上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所述在待测疏水管道上设定待测温点包括:
在所述待测疏水管道的待测竖管上由蒸汽管道向弯折处一侧设置第一待测温点、第二待测温点,在待测疏水阀上设置第三待测温点。
优选地,所述在待测疏水管道的待测竖管上由蒸汽管道向弯折处一侧设置第一待测温点、第二待测温点包括:
所述第一待测温点设于所述理论相变面下侧0.2至0.3米处,所述第二待测温点设于所述待测疏水管道的待测水平管的最高位置的上侧,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待测温点与所述待测水平管的最高位置的垂直距离小于0.1米。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标准疏水管道上设置测温点之前还包括:
验证所述标准疏水阀的密封性。
一种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系统,包括:
采集装置,用于获取相变面温度TC和标准疏水管道的单位长度体积V;
设置装置,用于在所述标准疏水管道上设置测温点,包括竖管上由蒸汽管道至弯折处依次设置的N个所述测温点和在标准疏水阀处设置的阀前测温点,第一测温点设于理论相变面位置的下侧,N为正整数;
测量装置,用于关闭所述标准疏水阀,分别测量并记录每个所述测温点的温度降至TC以及所述第一测温点的温度开始保持不变的时间ts,s为整数且0≤s≤(N+1),tN+1为所述阀前测温点降温至TC的时间;
计算装置,用于根据如下公式分别计算所述理论相变面位置与所述第一测温点之间以及相邻所述测温点之间的所述标准疏水管道的冷却能力:
Ps=LS×V/(ts-ts+1),
其中,LS为所述理论相变面位置与所述第一测温点以及相邻所述测温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设置装置,用于设定内漏量Q的诊断标准;
检测装置,用于在待测疏水管道上设定待测温点,并检测所述待测温点的温度稳定后相变面的实际位置;
判断装置,用于根据相同工作环境下的所述诊断标准诊断待测疏水阀的内漏情况。
本发明提供的诊断方法,首先,根据相变面在标准疏水阀关闭后移动的速度判断标准疏水管道各个位置的冷却能力,根据冷却能力设定内漏量Q的诊断标准,即诊断标准的建模过程;其次,对实际工作中的待测疏水阀的内漏情况进行检测,判断相变面在待测疏水管道上的实际位置,且检测结果应与相同工作环境下、即与待测疏水阀连接的待测疏水管道相同的标准疏水管道对应的诊断标准进行对比。
该诊断方法中利用了蒸汽疏水系统管道中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汽、液二相的特点,以及饱和蒸汽压力与温度不变这一物理性质找出实际测量时的相变面位置,对待测疏水阀进行诊断。此种诊断方法可以打包处理除环境温度以外的其他对内漏量诊断有影响的因素,且省去了繁杂的热力学计算,操作方法简单,实用可靠,实际使用时限制较小,漏出水的温度不影响内漏量的检测结果,能够较准确地监测疏水阀的内漏量,适用性较好,实际使用意义较大,有利于推广应用;此外,通过冷却能力的建模以及监测可知道疏水管道保温层材质与施工质量水平,保温材质是否有逐年老化状态,如果将内漏量诊断中产生所有信息做进火电厂DCS系统中,将会使火电厂热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自动化水平有新的提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系统,能够准确检测疏水阀的内漏量,且适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诊断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诊断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1为蒸汽管道,2为理论相变面,3为测温点,4为疏水阀,5为疏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能够准确检测疏水阀的内漏量,且适用性较好。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系统,能够准确检测疏水阀的内漏量,且适用性较好。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诊断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诊断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标准疏水管道、标准疏水阀指的是疏水阀不发生内漏情况下建立诊断标准时的疏水系统,待测疏水管道、待测疏水阀指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诊断的疏水系统,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标准疏水管道与待测疏水管道也可以为同一个疏水管道,即疏水管道可以先作为标准疏水管道连接标准疏水阀,再作为待测疏水管道连接待测疏水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疏水管道在结构上或连接上具有差异,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所提供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具体包括:
步骤S1:获取相变面温度TC和标准疏水管道的单位长度体积V。
其中,相变面温度TC是对应的蒸汽管道内蒸汽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温度。对于标准疏水阀或者待测疏水阀,在使用时,疏水管道中一定存在汽、液两相,汽、液两相分界面的温度正是该压力下饱和蒸汽温度即TC,根据这一特性,可以找到疏水管道中相变面的位置。其中,对于标准疏水管道,相变面的稳定位置为理论相变面2位置,即不内漏时相变面应处的位置;对于待测疏水管道,由于待测疏水管道所连接的待测疏水阀的内漏情况不确定,因而相变面的稳定位置可能在理论相变面2位置或者理论相变面2之下。理论相变面位置对应标准疏水管道在蒸汽压力下且温度达到饱和蒸汽温度时的理论液面位置,实际相变面位置对应在待测疏水管道上实际测得的发生相变的液面位置。
具体地,通过主蒸汽压力以及《饱和蒸汽压力温度对照表》即可得知TC,理论相变面2位置可通过理论计算算得或通过大量现场测试测得。通常情况下,对于DN50与DN65疏水管道,壁厚在10—14mm之间,主蒸汽温度在540—560℃,环境温度在30℃时,理论相变面2位置与蒸汽管道之间的距离约在0.25—0.30米之间。此外,理论相变面2位置还与保温层质量有很大关系,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中,标准疏水管道的单位长度体积V即标准疏水管道单位长度的储水量,具体可以通过标准疏水管道的内径计算获得。
步骤S2:在标准疏水管道上设置测温点3,包括竖管上由蒸汽管道至弯折处依次设置的N个测温点3和在标准疏水阀处设置的阀前测温点,第一测温点设于理论相变面2位置的下侧,N为正整数。
通常,在疏水系统中,疏水管道5设于蒸汽管道1与疏水阀4之间,疏水管道5包括相连通的一个竖管和一个水平管,竖管的端部连接蒸汽管道1,水平管的端部连接于疏水阀4的阀前。标准疏水管道与标准疏水阀、待测疏水管道与待测疏水阀皆为此种连接方式。
在标准疏水管道的竖管上,N个测温点3由蒸汽管道起依次为第一测温点至第N测温点。在标准疏水阀处设置阀前测温点时,具体可以在标准疏水管道的水平管上与标准疏水阀的连接处设置阀前测温点,或者在标准疏水阀的阀体上设置阀前测温点,以便测量标准疏水阀阀前整个标准疏水管道的最大冷却能力。
步骤S3:关闭所述标准疏水阀,分别测量并记录每个所述测温点的温度降至TC的时间ts、所述第一测温点的温度开始保持不变的时间t0以及所述阀前测温点降温至TC的时间tN+1,s为整数且0<s<N+1。
展开来说,当阀前测温点的温度降至TC时,记录时间tN+1,当第N测温点的温度降至TC时,记录时间tN,并依顺序记录,当第一测温点3的温度降至TC时,记录时间t1,当第一测温点的温度开始保持不变即不再继续下降时,此时标准疏水管道达到了热平衡状态,记录时间t0。
步骤S4:根据如下公式分别计算理论相变面2位置与第一测温点之间以及相邻测温点3之间的标准疏水管道的冷却能力:
Ps=LS×V/(ts-ts+1),
其中,LS为理论相变面2位置与第一测温点以及相邻测温点3之间的垂直距离。当相邻两个测温点3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可以得到该两个相邻测温点3之间的平均冷却能力,如果两个相邻测温点3无限接近时,可以得到每一位置的冷却能力。
以N=2为例对上述公式进行说明:
理论相变面2位置与第一测温点之间的冷却能力P0=L0×V/(t0-t1);
第一测温点与第二测温点之间的冷却能力P1=L1×V/(t1-t2);
第二测温点与阀前测温点之间的冷却能力P2=L2×V/(t2-t3)。
其中,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疏水管道的冷却能力Ps指的是疏水管道被充分加热并达到热平衡后,关闭疏水阀,疏水管道在单位时间内有多少蒸汽会被凝结成水的能力。由于疏水管道中一定有一个相变面的存在,在内漏量不大时,相变面的变化一定对应着一个内漏量的变化,一个稳定的相变面对应一个稳定的内漏量。在疏水阀内漏时,相变面下降脱离理论相变面2,表象是疏水管道中的凝结水减少(漏掉)了,而本质上漏掉的量是处在新的平衡状态下,疏水管道单位时间内能凝结多少水,就漏掉了多少水,从而可以把内漏量问题转化成疏水管道的冷却能力(或冷却速度)问题,即冷却能力Ps与疏水阀的内漏量Q之间存在等量关系。
在蒸汽压力、温度一定的条件下,要知道疏水管道某段的冷却能力Ps,可转化为某点的温度变化与时间关系问题,从而可以避开采用计算热量传导方式进行疏水阀内漏量诊断中出现的大量繁杂的热力学计算问题。
标准疏水管道连接标准疏水阀时,关闭标准疏水阀,标准疏水管道中的相变面持续升高到任一高度时,标准疏水管道的冷却能力Ps等于与该标准疏水管道相同的待测疏水管道连接内漏的待测疏水阀时,关闭待测疏水阀,待测疏水管道的相变面稳定在相同高度时待测疏水管道的冷却能力Ps。这两者相等同的条件是在相变面升高的过程中,相变面升高的速度足够慢,以至于相变面升高过程中任何一个时刻的疏水管道温度分布近似于此相变面高度时作为平衡态高度时的疏水管道的温度分布。通过标准疏水管道的冷却能力的计算,可以得知与此标准疏水管道相同的待测疏水管道的冷却能力,如果能够计算出标准疏水管道上每个位置的冷却能力Ps,即可得知相变面稳定在相同的待测疏水管道上的每一位置时,待测疏水阀的内漏量Q。
对于不同的疏水管道,冷却能力受疏水管道的长度、走向、内外径、环境温度、保温层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上述参数相同的疏水管道,在相变面处于疏水管道的不同位置处时,冷却能力也不同。在实际诊断疏水阀内漏情况时,可以认为布置(包括标准疏水管道长度、走向、内外径、环境温度、保温层状态等参数)相同、且相变面位置也相同的热力平衡系统和准静态过程中的非热力平衡系统的冷却能力是一样的。由于在相变面升高的过程中,相变面升高的速度足够慢以至于相变面升高过程中任何一个时刻的管道温度分布近似于此相变面高度时的平衡态时的温度分布,可以认为,相同的标准疏水管道与相同的待测疏水管道指的是布置(包括标准疏水管道长度、走向、内外径、环境温度、保温层状态等参数)情况相同。另外,由于标准疏水阀每开关一次都能得到相应环境温度下的冷却能力,因而可以测量多个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标准疏水管道各处的冷却能力,具体可以交由控制器内的单片机进行处理。
步骤S5:设定内漏量Q的诊断标准。
其中,每个冷却能力Ps对应一段标准疏水管道和相同的待测疏水阀的冷却能力,相变面在竖管上时,内漏量Q大于疏水管道上该位置处靠近蒸汽管道侧的Ps且小于该位置处靠近待测疏水阀侧的Ps,相变面在水平管上时,可以得到内漏量Q的下限。
以N=2为例,待测疏水管道的待测竖管上由蒸汽管道其依次设有第一待测温点、第二待测温点,水平管上设有阀前待测温点,在实际监测时,在待测疏水管道上:
第一待测温点的实测温度等于TC时,P0<Q<P1;
第一待测温点的实测温度高于TC且第二待测温点的实测温度低于TC时,P0<Q<P2;
第二待测温点的实测温度等于TC时,P1<Q<P2;
第二待测温点的实测温度高于TC且阀前待测温点的实测温度低于TC时,P1<Q;
当阀前待测温点的实测温度等于或高于TC时,Q>P2。
步骤S6:在待测疏水管道上设定待测温点,并检测待测温点的温度稳定后相变面的实际位置。
步骤S7:根据相同工作环境下的诊断标准诊断待测疏水阀的内漏情况。
可见,步骤S1至S5为根据相变面在标准疏水阀关闭后移动的速度或者说标准疏水管道的冷却速度判断标准疏水管道各个位置或者某一段的冷却能力,根据冷却能力设定内漏量Q的诊断标准,即诊断标准的建模过程;而步骤S6和步骤S7则是对实际工作中的待测疏水阀的内漏情况进行检测,判断相变面在待测疏水管道上的实际位置,将检测结果与相同工作环境下、即与待测疏水阀连接的待测疏水管道相同的标准疏水管道对应的诊断标准进行对比。
本实施例的诊断方法中利用了蒸汽疏水系统管道中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汽、液二相的特点,以及饱和蒸汽压力与温度不变这一物理性质建立诊断标准以及找出实际测量时的相变面位置,从而对待测疏水阀进行诊断。此种诊断方法可以打包处理除环境温度以外的其他对内漏量诊断有影响的因素,且省去了繁杂的热力学计算,操作方法简单,实用可靠,实际使用时限制较小,漏出水的温度不影响内漏量的检测结果,能够较准确地监测疏水阀的内漏量,适用性较好,实际使用意义较大,有利于推广应用;此外,通过冷却能力的建模以及监测可知道疏水管道保温层材质与施工质量水平,保温层材质是否有逐年老化状态,如果将内漏量诊断中产生所有信息做进火电厂DCS系统中,将会使火电厂热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自动化水平有新的提升。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测温点设于理论相变面2位置的下侧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测温点设于理论相变面2下侧0.2至0.3米处。
第一测温点的位置与其他测温点相比更靠近主蒸汽管道。在设置第一测温点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主蒸汽参数的改变会导致不内漏时的理论相变面2位置的变化,如果第一测温点与理论相变面2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者过小可能会降低建模或诊断精度。一般来说,相变面的最大振幅小于0.2米。将第一测温点设置在理论相变面2下侧0.2至0.3米处,有利于保证诊断标准的设定的准确性。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当竖管上只设置一个测温点时,则标准疏水管道上只有第一测温点和阀前测温点,建立的模型在实际诊断时可能只能获知疏水阀是否内漏,无法获知疏水管道各段或各个位置准确的内漏量范围。优选地,竖管上测温点的数量可以为N≥2,即在竖管上设置至少两个测温点,以便更加精确地了解疏水管道上每段或每个位置的冷却能力。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第N测温点在N个测温点3中为最靠近弯折处的测温点,第N测温点具体设置位置有多种选择。可选地,第N测温点可以设于标准疏水管道的水平管的最高位置的上侧,且在竖直方向上第N测温点与水平管的最高位置的垂直距离小于0.1米,从而能够得到竖管上较为完整准确的冷却能力。在本例中,如果第N测温点不设置在此处或者N为1,用阀前测温点的温度来画阀前测温点温度与内漏量曲线,就没有完整的对应关系。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设定内漏量Q的诊断标准具体可以包括:拟合竖管上每个位置的Q。由于在设置测温点3时可能不能在竖管的每个位置均进行设置,因而可以通过设置的N个测温点3得到的竖管上每段的冷却能力,进而拟合出相变面处于竖管上各个位置时的具体内漏量Q。具体地,可以通过先拟合再插值的方法,连续地计算出相变面处于不同位置时的冷却能力,也就是内漏量,可以通过第N测温点的温度可以找到一个内漏量与温度曲线的修正点。也就是说,如果全是垂直管道,可以以第N测温点的温度与内漏量画条曲线,从而使实际测量时更加方便与准确。
上述实施例中,标准疏水管道上的测温点3数量具体可以为N>2,且N个测温点3在竖管上等间距设置,以便于提高拟合结果的准确性,更精确地算出每相邻两个测温点3之间段的平均冷却能力,从而更精确地估计出不同相变面高度时的内漏量范围。
上述N≥2的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待测疏水管道上设定待测温点具体可以包括:
在待测疏水管道的待测竖管上由蒸汽管道向弯折处一侧设置第一待测温点、第二待测温点,在待测疏水阀上设置第三待测温点。
通过第一待测温点、第二待测温点以及第三待测温点的温度并根据差值计算即可得到相变面的位置,便于检测。当然,也可以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待测温点,以降低计算量。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在待测疏水管道的待测竖管上由蒸汽管道向弯折处一侧设置第一待测温点、第二待测温点具体包括:
第一待测温点设于理论相变面2下侧0.2至0.3米处,第二待测温点设于待测疏水管道的待测水平管的最高位置的上侧,且在竖直方向上第二待测温点与待测水平管的最高位置的垂直距离小于0.1米。
其中,第一待测温点可以检测待测疏水阀是否出现内漏,即第一待测温点的温度等于或大于TC时,则可以判定待测疏水阀出现内漏。将第一待测温点设于理论相变面2下侧0.2至0.3米处,即使待测疏水阀出现极小的内漏,也能及时并准确地诊断出,有利于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将待测疏水阀内漏情况由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预防。
其中,第N待测温点设置在靠近弯折处可以提高内漏量计算的精度。在实际诊断时,可以在出现内漏时以第N测温点的实测温度来估算相变面在竖管的具体位置,即,可以只需要知道第一测温点、第N测温点的温度,通过插值的方法即可计算出对应的相变面高度并通过相同的标准疏水管道建立的诊断标准得到内漏量,从而对实际诊断时相变面处于竖管时的内漏量做更准确的估算。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在标准疏水管道上设置测温点3之前还可以包括:
验证标准疏水阀的密封性。
由于建立诊断标准的疏水阀必须为不内漏的标准疏水阀,因而可以先对标准疏水阀的内漏情况进行验证,具体可以通过超声波或者其他辅助诊断措施进行诊断验证,以保证诊断标准建立的准确性。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分别测量并记录每个测温点3的温度降至TC以及第一测温点的温度保持不变的时间tS可以包括:
分别测量每个测温点3的温度降至TC以及第一测温点的温度保持不变的时间tS且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
或分别测量每个测温点3的温度降至TC以及第一测温点的温度保持不变的时间tS且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
每个半分钟或者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时间间隔较小,可以保证判断标准设定的准确性。当然,也可以每隔0.75分钟或者其他时间间隔记录一次。
当标准疏水阀完成关闭动作后,开始按照上述时间间隔记录温度,同时可以记录下主蒸汽管道内的压力、对应的相变面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等,以保证诊断标准的精度。当然,时间间隔可以根据需要的精度进行调整。
此外,本发明的诊断方法应用的疏水系统中,如果疏水管道由多个竖管与水平管组成,多个竖管与水平管又在要监测的疏水阀阀前时,这时可在三个不同的垂直段上分别设置一个待测温点,或者前二个竖管上分别设置一个待测温点,在靠近疏水阀的水平管上设置一个待测温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安排。
除了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能够实现上述诊断方法的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系统,该诊断系统主要包括:
采集装置,用于获取相变面温度TC和标准疏水管道的单位长度体积V;
设置装置,用于在标准疏水管道上设置测温点,包括竖管上由蒸汽管道至弯折处依次设置的N个测温点3和在标准疏水阀处设置的阀前测温点,第一测温点设于理论相变面2位置的下侧,N为正整数;
测量装置,用于关闭标准疏水阀,分别测量并记录每个测温点3的温度降至TC以及第一测温点的温度开始保持不变的时间ts,s为整数且0≤s≤(N+1),tN+1为阀前测温点降温至TC的时间;
计算装置,用于根据如下公式分别计算理论相变面2位置与第一测温点之间以及相邻测温点3之间的标准疏水管道的冷却能力:
Ps=LS×V/(ts-ts+1),
其中,LS为理论相变面2位置与第一测温点以及相邻测温点3之间的垂直距离;
设置装置,用于设定内漏量Q的诊断标准;
检测装置,用于在待测疏水管道上设定待测温点,并检测待测温点的温度稳定后相变面的实际位置;
判断装置,用于根据相同工作环境下的诊断标准诊断待测疏水阀的内漏情况。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系统用于实现上述诊断方法,所以该诊断系统的使用过程与上述诊断方法一致,且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对于该诊断系统的使用过程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诊断系统中可以包括接收与处理压力、温度、阀门开关状态、计时等信号的相应的软硬件,以求可以实现输入、输出、报警等一系例需要的功能。
具体地,测温点3和待测温点的温度具体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获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及诊断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相变面温度TC和标准疏水管道的单位长度体积V;
在所述标准疏水管道上设置测温点,包括竖管上由蒸汽管道至弯折处依次设置的N个所述测温点和在标准疏水阀处设置的阀前测温点,第一测温点设于理论相变面位置的下侧,N为正整数;
关闭所述标准疏水阀,分别测量并记录每个所述测温点的温度降至TC的时间ts、所述第一测温点的温度开始保持不变的时间t0以及所述阀前测温点降温至TC的时间tN+1,s为整数且0<s<N+1;
根据如下公式分别计算所述理论相变面位置与所述第一测温点之间以及相邻所述测温点之间的所述标准疏水管道的冷却能力:
Ps=LS×V/(ts-ts+1),
其中,LS为所述理论相变面位置与所述第一测温点以及相邻所述测温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设定内漏量Q的诊断标准;
在待测疏水管道上设定待测温点,并检测所述待测温点的温度稳定后相变面的实际位置;
根据相同工作环境下的所述诊断标准诊断待测疏水阀的内漏情况;
所述理论相变面位置对应所述标准疏水管道在蒸汽压力下且温度达到饱和蒸汽温度时的理论液面位置,实际相变面位置对应在所述待测疏水管道上实际测得的发生相变的液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温点设于理论相变面位置的下侧包括:
所述第一测温点设于所述理论相变面下侧0.2至0.3米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上的所述测温点的数量N≥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第N测温点设于所述标准疏水管道的水平管的最高位置的上侧,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N测温点与所述水平管的最高位置的垂直距离小于0.1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内漏量Q的诊断标准包括:
拟合所述竖管上每个位置的内漏量Q。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上的所述测温点的数量N>2,且N个所述测温点在所述竖管上等间距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测疏水管道上设定待测温点包括:
在所述待测疏水管道的待测竖管上由蒸汽管道向弯折处一侧设置第一待测温点、第二待测温点,在待测疏水阀上设置第三待测温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测疏水管道的待测竖管上由蒸汽管道向弯折处一侧设置第一待测温点、第二待测温点包括:
所述第一待测温点设于所述理论相变面下侧0.2至0.3米处,所述第二待测温点设于所述待测疏水管道的待测水平管的最高位置的上侧,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待测温点与所述待测水平管的最高位置的垂直距离小于0.1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标准疏水管道上设置测温点之前还包括:
验证所述标准疏水阀的密封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69990.XA CN106017808B (zh) | 2016-07-19 | 2016-07-19 | 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69990.XA CN106017808B (zh) | 2016-07-19 | 2016-07-19 | 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17808A CN106017808A (zh) | 2016-10-12 |
CN106017808B true CN106017808B (zh) | 2018-07-31 |
Family
ID=57115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69990.XA Active CN106017808B (zh) | 2016-07-19 | 2016-07-19 | 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178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11814B (zh) * | 2018-12-29 | 2019-12-20 | 湖南鸿远高压阀门有限公司 | 管阀布置疏水系统热能损失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
CN111539110B (zh) * | 2020-04-27 | 2023-07-07 | 湖南辉佳环保有限公司 | 疏水阀内漏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324700A (zh) * | 2021-05-10 | 2021-08-31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疏水阀的泄露故障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14414175A (zh) * | 2022-01-17 | 2022-04-29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一种热力系统疏水阀门内漏检测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7992A (zh) * | 2013-11-19 | 2014-02-05 | 长沙理工大学 | 基于阀前管壁温度检测的蒸汽疏水阀内漏检测方法 |
CN203672570U (zh) * | 2013-12-31 | 2014-06-25 | 长沙理工大学 | 基于阀前管壁温度检测的蒸汽疏水阀内漏检测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61965A (ja) * | 2002-03-11 | 2003-09-19 | Toto Ltd | 漏水検知装置 |
-
2016
- 2016-07-19 CN CN201610569990.XA patent/CN1060178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7992A (zh) * | 2013-11-19 | 2014-02-05 | 长沙理工大学 | 基于阀前管壁温度检测的蒸汽疏水阀内漏检测方法 |
CN203672570U (zh) * | 2013-12-31 | 2014-06-25 | 长沙理工大学 | 基于阀前管壁温度检测的蒸汽疏水阀内漏检测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基于无线ZigBee技术的电厂疏水阀门内漏在线监测;马均衡 等;《能源研究与信息》;20160228;第32卷(第2期);第113-117页 * |
电厂蒸汽疏水阀门内漏量化检测与诊断;黄章俊 等;《汽轮机技术》;20160430;第58卷(第2期);第149-15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17808A (zh) | 2016-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17808B (zh) | 疏水阀内漏量的诊断方法 | |
CN106053105A (zh) | 一种核电站回热加热器能效监测与诊断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0909505B (zh) | 核电厂疲劳监测和寿命评估系统的瞬态温度场计算方法 | |
CN107131119A (zh) | 一种长轴液下高温熔盐泵综合试验检测装置 | |
CN103557992A (zh) | 基于阀前管壁温度检测的蒸汽疏水阀内漏检测方法 | |
CN105757459A (zh) | 一种瓦斯抽采管网参数监测系统及漏点精确定位方法 | |
CN105043570A (zh) | 测温元件表贴在管壁上测试温差的方法 | |
CN102644848B (zh) | 一种可监测渗漏的输送管道 | |
JP2021011992A5 (zh) | ||
Dindorf et al. | Automatic measurement system for determination of leakage flow rate in compressed air pipeline system | |
CN204176341U (zh) | 一种输热三层套管的泄漏检测装置 | |
CN105092157B (zh) | 一种发电厂热力系统阀门内漏诊断方法及诊断系统 | |
CN104006938A (zh) | 一种横管冷却器泄漏点的检出方法 | |
CN116697276A (zh) | 基于虚拟传感的稠油热采介质输送管线泄漏监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8387324A (zh) | 管道内介质温度测量变送器 | |
Guo et al. | Inverse heat conduction estimation of inner wall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under turbulent penetration | |
CN108980631B (zh) | 一种基于在线仿真的负压波法管道泄漏检测系统 | |
CN103928066A (zh) | 核电厂凝汽器传热管检漏方法及压差检漏系统 | |
CN213299632U (zh) | 一种供水管道泄漏的高精度报警装置 | |
CN109827078B (zh) |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的输油管道缺陷检验方法 | |
CN203323917U (zh) | 一种检测冷媒系统控制参数的装置 | |
CN212642699U (zh) | 一种管网及井口蒸汽参数测试装置 | |
KR101395311B1 (ko) | 누수현황 산출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JPH07140033A (ja) | パイプラインの漏洩検知方法 | |
CN203465037U (zh) | 小口径热量表检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