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7587A - 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17587A
CN106017587A CN201610312506.5A CN201610312506A CN106017587A CN 106017587 A CN106017587 A CN 106017587A CN 201610312506 A CN201610312506 A CN 201610312506A CN 106017587 A CN106017587 A CN 106017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sensor
temperature element
thermal resistance
silicon substrate
typ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125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雁红
王丽君
蔡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 Yuan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i Yuan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i Yuan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i Yuan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125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17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17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7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00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 G01F1/68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thermal effects
    • G01F1/684Structural arrangements; Mounting of elements, e.g. in relation to fluid flow
    • G01F1/688Structural arrangements; Mounting of elements, e.g. in relation to fluid flow us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heating, cooling or sensing element
    • G01F1/69Structural arrangements; Mounting of elements, e.g. in relation to fluid flow us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heating, cooling or sensing element of resistive type
    • G01F1/692Thin-film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包括流量传感器单元和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流量传感器单元包括硅衬底、位于该硅衬底上并具有加热电阻及多个测温元件的薄膜结构,连接加热电阻及多个测温元件的各信号引线通过TSV技术引到流量传感器单元的背面,并与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通过键合的方式集成连接。

Description

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 MEMS 技术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属于微细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流量测量在能源、生物、汽车、航空航天、科研、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如能源领域的水、天然气、蒸汽和油品等常用的能源监测,生物技术中血液,尿液等监测;汽车发动机的进气量监测等领域,都使用着数量极其庞大的流量计,它们是能源管理、高效利用、经济核算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高效利用能源,实现节能降耗,减小环境污染,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应用的流量计,其工作原理也不同,主要工作原理有力学原理、热学原理、声学原理、光学原理等。
热式流量计是在早期热线风速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流量计,基于热学原理,即 Thomas 提出的“气体的放热量与吸热量与该气体的质量流量成正比”的理论进行工作的,因其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快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医学、汽车工业以及天然气管道运输等行业。热式流量计可分为热线式流量计和热膜式流量计,其主要工作方式有恒温差式和恒流式,通过不同的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实现。
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热式流量计品种众多,结构繁杂,且不同应用领域的流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和封装形式各不相同,不同的工作方式也造成流量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和处理电路也不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批量化生产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它包括流量传感器单元和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流量传感器单元包括硅衬底、位于该硅衬底上并具有加热电阻及多个测温元件的薄膜结构,硅衬底具有绝热空腔,薄膜结构的位于该绝热空腔上方的部分被定义为热膜,连接加热电阻及多个测温元件的各信号引线通过 TSV 技术引到流量传感器单元的背面,并与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通过键合的方式集成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测温元件包括设置在流量传感器单元边缘的用于检测流入到热膜上流体的初始温度的至少一个第一测温元件、分布在加热电阻两侧的用于分别检测流体流经加热电阻之前和之后的温度的至少两个第二测温元件。
更进一步地,加热电阻和第二测温元件位于绝热空腔的上方。
更进一步地,多个测温元件还包括设置在加热电阻和第二测温元件之间的用于实时检测热膜温度的至少一个第三测温元件。
进一步地,加热电阻及多个测温元件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流体流向设置。
进一步地,热膜包括第一层介质薄膜、上述的加热电阻和多个测温元件、第二层介质薄膜、上述信号引线、钝化层。
进一步地,测温元件为热敏电阻、热电偶或 PN 结。
进一步地,硅衬底具有多个 TSV 孔, TSV 孔内具有导电的填充材料,信号引线的一端与加热电阻或一个测温元件相连接,另一端与一个 TSV 孔内的填充材料相连接,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的对应处与 TSV 孔内的填充材料键合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在硅衬底的正面上生长第一层介质薄膜;
b. 在生长有第一层介质薄膜的硅衬底上利用 TSV 技术加工多个 TSV 孔,并进行填充回刻;
c. 在第一层介质薄膜上制作加热电阻和多个测温元件;
d. 生长第二层介质薄膜,并图形化,在对应 TSV 孔的位置形成引线孔;
e. 生长引线层薄膜,并图形化,形成多个信号引线,每个信号引线一端连接加热电阻的端部或一个测温元件的端部,另一端连接一个 TSV 孔内的填充材料;
f. 生长钝化层;
g. 对硅衬底背面进行减薄、抛光,直至露出 TSV 孔,然后对硅衬底的背面进行腐蚀掩壁层淀积;
h. 图形化腐蚀掩壁层,露出 TSV 孔以及部分硅衬底,并对硅衬底的露出部位进行腐蚀形成绝热空腔;
i. 在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的对应处进行键合焊料的生长,并图形化,然后将键合焊料与 TSV 孔键合集成。
进一步地,步骤 b 中,填充回刻指:对 TSV 孔完全填充,然后对 TSV 孔内对应第一层介质薄膜处的填充材料回刻去除。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 流量传感器均使用微细加工技术进行加工,因此其整体体积小,易于批量化生产,成本低;
2. 电路和传感芯片采用微细加工进行生产和集成,因此其重复性好,测量精度高,一致性好,稳定性强,响应时间短;
3. 将信号线从背面连接的设计,消除了传统的正面焊点对流体的影响,更易拓展为多方向的流量测量;
4. 通过将该集成流量传感器结构封装到不同的流量通道中,可实现不同领域的流量测量的应用,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附图 1 为本实施例中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 2 为附图 1 中的 AA ’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 3 为本实施例中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的步骤 a 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 4 为本实施例中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的步骤 b 中加工 TSV 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 5 为本实施例中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的步骤 b 中填充回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 6 为本实施例中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的步骤 c 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 7 为本实施例中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的步骤 d 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 8 为本实施例中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的步骤 e 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 9 为本实施例中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的步骤 f 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 10 为本实施例中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的步骤 g 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 11 为本实施例中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的步骤 h 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 12 为本实施例中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的步骤 i 中焊料生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 13 为本实施例中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的步骤 i 键合集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 、流量传感器单元; 11 、硅衬底; 111 、绝热空腔; 12 、第一层介质薄膜; 13 TSV 孔; 14 、填充材料; 150 、加热电阻; 151 、第一测温元件; 152 、第二测温元件; 16 、第二层介质薄膜; 161 、引线孔; 17 、信号引线; 18 、钝化层; 19 、腐蚀掩壁层;
2 、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 21 、一钝化层;
3 、键合焊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参见附图 1 至附图 2 ,本实施例中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它包括流量传感器单元 1 和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 2 ,流量传感器单元 1 包括硅衬底 11 、位于该硅衬底 11 上并具有加热电阻 150 及多个测温元件的薄膜结构,硅衬底 11 具有绝热空腔 111 ,薄膜结构的位于该绝热空腔 111 上方的部分被定义为热膜,连接加热电阻 150 及多个测温元件的各信号引线 17 通过 TSV 技术引到流量传感器单元 1 的背面,并与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 2 通过键合的方式集成连接。
上述的多个测温元件包括设置在流量传感器单元 1 边缘的至少一个第一测温元件 151 ,用于检测流入到热膜上流体的初始温度。如附图 1 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测温元件 151 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流量传感器单元 1 的相对的两个边缘处(以下称为左边缘和右边缘),当流体从左边缘流入时,则位于流量传感器单元 1 左边缘的第一测温元件 151 工作,当流体从右边缘流入时,则位于流量传感器单元 1 右边缘的第一测温元件 151 工作。
优选地,加热电阻 150 及多个测温元件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流体流向设置。测温元件为热敏电阻、热电偶或 PN 结。热敏电阻材料优选为 Ti Pt Ni Cr 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组成的复合材料,还可以为掺杂非晶硅、单晶硅、多晶硅、氧化钒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复合材料;热电偶材料优选为 P-Si/n-Si Si/Al
多个测温元件还包括分布在加热电阻 150 两侧的至少两个第二测温元件 152 ,用于分别检测流体流经加热电阻 150 之前和之后的。如附图 1 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第二测温元件 152 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加热电阻 150 的左右两侧,分别命名为左测温元件和右测温元件。
上述的绝热空腔 111 位于硅衬底 11 的中央部位,加热电阻 150 和第二测温元件 152 位于该绝热空腔 111 的上方,即加热电阻 150 和第二测温元件 152 属于热膜的一部分,而第一测温元件 151 则位于硅衬底 11 的除绝热空腔 111 以外之部分的上方。
优选地,多个测温元件还包括设置在加热电阻 150 和第二测温元件 152 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测温元件(附图中未画出),用于实时检测热膜温度。
薄膜结构包括第一层介质薄膜 12 、加热电阻 150 和多个测温元件、第二层介质薄膜 16 、信号引线 17 、钝化层 18 。第一层介质薄膜 12 厚度为 0.5 μ m 2 μ m ,材料优选为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还可以为氧化硅与氮化硅复合膜;第二层介质薄膜 16 厚度为 0.2 μ m 1 μ m ,材料优选为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还可以为氧化硅与氮化硅复合膜;信号引线 17 材料优选 Al Ti Pt TiN W 等金属材料及其合金或掺杂非晶硅、锗等低阻半导体材料;钝化层 18 厚度为 0.5 μ m 1.5 μ m ,材料优选为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还可以为氧化硅与氮化硅复合膜。
硅衬底 11 具有多个 TSV 13 ,该 TSV 13 设置在绝热空腔 111 的两侧, TSV 13 内具有导电的填充材料 14 ,孔深优选为 250 μ m 500 μ m ,填充材料 14 优选为 Ti TiN Al Au Cu W 、低阻硅、锗等导电材料,此处只给出一种 TSV 的加工方法作为示意例,也包括其他形成所述 TSV 结构的方法,如直接利用低阻硅片进行传感器单元制作,低阻硅衬底直接作为 TSV 孔的引线填充材料。信号引线 17 的一端与加热电阻 150 或一个测温元件相连接,另一端与一个 TSV 13 内的填充材料 14 相连接,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 2 的对应处与 TSV 13 内的填充材料 14 键合连接。
优选地,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 2 上也具有一钝化层 21
本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为:通过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 2 进行控制,使得热膜的温度始终高于进入传感器结构单元 1 的被测流体的温度,且温差始终保持恒定值。加热电阻 150 左右对称分布第二测温元件 151 ,形成惠斯通电桥,用于测量流体的质量流量。当流体经过时,位于加热电阻 150 上游的第二测温元件 151 (根据流体的流向,为左测温元件和右测温元件中的一个),由于流体温度小于热膜温度,上游的第二测温元件 151 的部分热量被流体带走,造成该第二测温元件 151 处的温度降低,对于正温度系数的第二测温元件 151 ,其阻值降低;而位于加热电阻下游的第二测温元件 151 (根据流体的流向,为左测温元件和右测温元件中的另一个),由于流体经过加热电阻 150 实现了加热,当其经过下游的第二测温元件 151 处时,进行热交换,使得下游第二测温元件 151 被加热而温度升高,同样对于正温度系数的第二测温元件 151 ,其阻值增大,通过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 2 检测上下游第二测温元件 151 的减小和增大量,从而实现了经过传感器单元的流体的流量测量。
参照附图 3 至附图 13 ,一种上述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并采用的上文所述的材料制作相应的部件,相应部件的厚度和深度等尺寸按照上文所示的对应尺寸制作,该制作集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在硅衬底 11 的正面上生长第一层介质薄膜 12 ,如附图 3 所示;
b. 在生长有第一层介质薄膜 12 的硅衬底上利用 TSV 技术加工多个 TSV 13 ,并进行填充回刻,如附图 4 和附图 5 所示,所述的填充回刻指:对 TSV 13 完全填充,然后对 TSV 孔内对应第一层介质薄膜 12 处的填充材料回刻去除;本实施例中, TSV 13 为盲孔,其下端不穿透硅衬底 11 的下表面;
c. 在第一层介质薄膜 12 上制作加热电阻 150 和多个测温元件,如附图 6 所示;
d. 生长第二层介质薄膜 16 ,并图形化,在对应 TSV 13 的位置形成引线孔 161 ,如附图 7 所示;
e. 生长引线层薄膜,并图形化,形成多个信号引线 17 ,如附图 8 所示,每个信号引线 17 一端连接加热电阻 150 的端部或一个测温元件的端部,另一端连接一个 TSV 13 内的填充材料 14 ,生长引线层薄膜所采用材料即为上文所述的信号引线 17 的材料;
f. 生长钝化层 18 ,如附图 9 所示;
g. 对硅衬底 11 背面进行减薄、抛光,直至露出 TSV 13 ,如附图 10 所示,然后对硅衬底 11 的背面进行腐蚀掩壁层 19 淀积,如附图 10 所示,腐蚀掩壁层 19 材料优选为抗腐蚀 PECVD-SiN SiO 等介质材料;
h. 图形化腐蚀掩壁层 19 ,露出 TSV 13 以及部分硅衬底 11 ,并对硅衬底 11 的露出部位进行腐蚀形成绝热空腔 111 ,如附图 11 所示;
i. 在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 2 的对应处进行键合焊料 3 的生长,并图形化,如附图 12 所示,键合焊料 3 材料优选为 Al Ge Au Sn In 等低温键合材料,高度为 0.5 μ m 30 μ m ;然后将键合焊料 3 TSV 13 键合形成集成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如附图 13 所示。
本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 流量传感器均使用微细加工技术进行加工,因此其整体体积小,易于批量化生产,成本低;
2. 电路和传感芯片采用微细加工进行生产和集成,因此其重复性好,测量精度高,一致性好,稳定性强,响应时间短;
3. 将信号线从背面连接的设计,消除了传统的正面焊点对流体的影响,更易拓展为多方向的流量测量;
4. 通过将该集成流量传感器结构封装到不同的流量通道中,可实现不同领域的流量测量的应用,应用范围广。
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流量传感器单元(1)和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2),所述的流量传感器单元(1)包括硅衬底(11)、位于该硅衬底(11)上并具有加热电阻(150)及多个测温元件的薄膜结构,所述的硅衬底(11)具有绝热空腔(111),所述薄膜结构的位于该绝热空腔(111)上方的部分被定义为热膜,连接所述加热电阻(150)及多个测温元件的各信号引线(17)通过TSV技术引到所述流量传感器单元(1)的背面,并与所述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2)通过键合的方式集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测温元件包括设置在流量传感器单元(1)边缘的用于检测流入到热膜上流体的初始温度的至少一个第一测温元件(151)、分布在所述加热电阻(150)两侧用于分别检测流体流经加热电阻(150)之前和之后的温度的至少两个第二测温元件(1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电阻(150)和第二测温元件(152)位于所述绝热空腔(11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测温元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电阻(150)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152)之间的用于实时检测热膜温度的至少一个第三测温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电阻(150)及多个测温元件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流体流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结构包括第一层介质薄膜(12)、所述加热电阻(150)和多个测温元件、第二层介质薄膜(16)、所述信号引线(17)、钝化层(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温元件为热敏电阻、热电偶或PN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衬底(11)具有多个TSV孔(13),TSV孔(13)内具有导电的填充材料(14),所述的信号引线(17)的一端与加热电阻(150)或一个测温元件相连接,另一端与一个TSV孔(13)内的填充材料(14)相连接,所述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的对应处与TSV孔(13)内的填充材料(14)键合连接。
9.一种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硅衬底(11)的正面上生长第一层介质薄膜(12);
b. 在生长有第一层介质薄膜(12)的硅衬底上利用TSV技术加工多个TSV孔(13),并进行填充回刻;
c.在所述第一层介质薄膜(12)上制作加热电阻(150)和多个测温元件;
d.生长第二层介质薄膜(16),并图形化,在对应所述TSV孔(13)的位置形成引线孔(161);
e.生长引线层薄膜,并图形化,形成多个信号引线(17),每个所述信号引线(17)一端连接加热电阻(150)的端部或一个测温元件的端部,另一端连接一个TSV孔(13)内的填充材料(14);
f.生长钝化层(18);
g.对硅衬底(11)背面进行减薄、抛光,直至露出TSV孔(13),然后对硅衬底(11)的背面进行腐蚀掩壁层(19)淀积;
h.图形化所述腐蚀掩壁层(19),露出TSV孔(13)以及部分硅衬底(11),并对硅衬底(11)的露出部位进行腐蚀形成绝热空腔(111);
i.在信号控制与处理电路单元(2)的对应处进行键合焊料(3)的生长,并图形化,然后将键合焊料(3)与TSV孔(13)键合形成集成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的制作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填充回刻指:对TSV孔(13)完全填充,然后对TSV孔内对应第一层介质薄膜(12)处的填充材料回刻去除。
CN201610312506.5A 2016-05-12 2016-05-12 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 Pending CN106017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2506.5A CN106017587A (zh) 2016-05-12 2016-05-12 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2506.5A CN106017587A (zh) 2016-05-12 2016-05-12 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7587A true CN106017587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100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12506.5A Pending CN106017587A (zh) 2016-05-12 2016-05-12 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1758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8112A (zh) * 2016-12-30 2017-05-31 苏州容启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 热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CN110418944A (zh) * 2017-01-17 2019-11-05 剑桥企业有限公司 热流体流量传感器
US11035709B2 (en) 2017-01-17 2021-06-15 Cambridge Enterprise Limited CMOS thermal fluid flow sensing device employing a flow sensor and a pressure sensor on a single membrane
CN116046089A (zh) * 2023-03-23 2023-05-0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碳化硅pn结测温的高温MEMS热式流量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84A (zh) * 1996-08-23 1998-03-04 李韫言 微细加工的热式流量传感器
CN1259205A (zh) * 1997-04-03 2000-07-05 株式会社山武 电路板以及检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0304584A (ja) * 1999-04-19 2000-11-02 Yazaki Corp マイクロフローセンサ
US20020148289A1 (en) * 2001-03-30 2002-10-17 Toshiki Isogai Fluid flow sens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255001B1 (en) * 2006-07-25 2007-08-1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Thermal fluid flow sens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technical field
CN201199167Y (zh) * 2008-05-07 2009-02-25 哈尔滨市东北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热膜式流量传感器芯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84A (zh) * 1996-08-23 1998-03-04 李韫言 微细加工的热式流量传感器
CN1259205A (zh) * 1997-04-03 2000-07-05 株式会社山武 电路板以及检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0304584A (ja) * 1999-04-19 2000-11-02 Yazaki Corp マイクロフローセンサ
US20020148289A1 (en) * 2001-03-30 2002-10-17 Toshiki Isogai Fluid flow sens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255001B1 (en) * 2006-07-25 2007-08-1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Thermal fluid flow sens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technical field
CN201199167Y (zh) * 2008-05-07 2009-02-25 哈尔滨市东北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热膜式流量传感器芯片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美)华斯利斯 等: "《三维集成电路设计》", 30 September 2013,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何丹农: "《纳米制造》", 31 December 2011,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娄文忠 等: "《微机电系统集成与封装技术基础》", 31 March 2007,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张启运 等: "《钎焊手册》", 30 September 2008,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王喆垚: "《微系统设计与制造》", 31 October 2015,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邱成军 等: "《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基础与应用》", 28 February 20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郑志霞: "《硅微机械传感器》", 31 December 2012, 浙江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8112A (zh) * 2016-12-30 2017-05-31 苏州容启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 热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CN110418944A (zh) * 2017-01-17 2019-11-05 剑桥企业有限公司 热流体流量传感器
US11035709B2 (en) 2017-01-17 2021-06-15 Cambridge Enterprise Limited CMOS thermal fluid flow sensing device employing a flow sensor and a pressure sensor on a single membrane
CN116046089A (zh) * 2023-03-23 2023-05-0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碳化硅pn结测温的高温MEMS热式流量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60411B1 (en) Flow sensor component
CN106017587A (zh) 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集成方法
US9080907B2 (en) Shear stress sensors
CN103185612B (zh) 适于表面贴装封装的单硅片微流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82971B (zh) 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热式流量传感器
US7591193B2 (en) Hot-wire nano-anemometer
US20070017285A1 (en) Micromachined thermal mass flow sensors and insertion type flow meters and manufacture methods
EP2233896B1 (en) Thermal-type flowmeter
CN1851472A (zh) 基于微机械技术的压阻非热式流速流向传感器
CN103185613B (zh) 适于表面贴装封装的单硅片微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45826B (zh) 一种热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44413A (zh) 平膜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05650A (zh) 具有顶帽的鲁棒传感器
Tabata Fast-response silicon flow sensor with an on-chip fluid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CN104406644B (zh) 一种mems热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54031B (zh) 压差式气体微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92234B (zh) 带有整流结构的镂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3933535B (zh) 一种二维双模式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323287C (zh) 柔性平板波压差式微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36787B (zh) Mems差压传感器芯片及制作方法
CN103900757B (zh) 一种对水下热敏剪应力传感器进行温度修正的方法
CN105174200B (zh) 一种新型谐振式薄膜热电变换器的结构及制作方法
CN106706167A (zh) 一种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热流传感器
CN106768112A (zh) 热式流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Meunier et al. Realization and simulation of wall shear stress integrated sens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