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6877A - 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16877A
CN106016877A CN201610298343.XA CN201610298343A CN106016877A CN 106016877 A CN106016877 A CN 106016877A CN 201610298343 A CN201610298343 A CN 201610298343A CN 106016877 A CN106016877 A CN 106016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ross valve
heat exchanger
condition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83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983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168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16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687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2272 priority patent/WO201719063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3Temperatures near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4Temperatures of an indoor room or compar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其中,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包括:采集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在采集到的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为异常信号时,向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四通阀进行换向。该技术方案通过采集四通阀的换向状态信号,并在采集到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后向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以使四通阀进行换向,进而便可通过四通阀滑块的换向而将四通阀活塞上泄孔内的异物给冲除掉,进而使得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同时,该技术方案还可在四通阀进行换向后,判断四通阀是否能够正常换向,从而可在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时进行报警提示,以便及时通知用户对四通阀进行手动维修。

Description

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暖空调器均采用四通阀换向进行模式切换,使用频率比较高,但随着空调器的运行,空调器会产生异物,比如:压缩机缸体磨损颗粒,系统焊渣等,虽然大多数空调器中均设置有过滤网、过滤器等用于隔离异物,但仍有一些异物因产生位置特殊,或直径较小等原因不能够被滤网隔离,因此,该类异物极易进入到四通阀活塞上泄孔内,而造成四通阀发生不换向或不完全换向的故障。同时,四通阀不换向或不完全换向的故障导致空调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其维修工作量非常大。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在四通阀出现换向故障时,对四通阀进行自动维修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包括:采集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在采集到的所述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为异常信号时,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可通过采集四通阀的换向状态信号,并在采集到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后向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以使四通阀进行换向,进而便可通过四通阀滑块的换向而将四通阀活塞上泄孔内的异物给冲除掉,进而使得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该技术方案,通过对四通阀的换向状态信号进行采集,进而可在四通阀出现换向异常时,及时对四通阀进行自动维修。
其中,具体地,该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可与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检测方法相结合使用,从而可利用四通阀故障的检测方法对四通阀的是否出现换向故障进行检测,并在四通阀出现换向故障时发出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从而该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便可根据采集到的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对四通阀进行及时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具体为:在预设时间内以预设频率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多次换向;或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向四通阀发送间隙性的供电信号,而使四通阀进行多次换向,具体地,一方面,可通过对发送的电信号的总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电信号的频率进行控制,而对电磁阀的换向次数进行控制,此时,电磁阀的换向次数等于预设时间与预设频率之积。另一方面,也可不管发送的电信号的总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电信号的频率而直接通过设置发送的电信号的次数来对电磁阀的换向次数进行控制,此时,电磁阀的换向次数等于电信号的发送次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四通阀是否能正常换向,若所述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则进行报警提示。具体地,可在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所述预设时间或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后判断所述四通阀是否能正常换向,若所述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则进行报警提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四通阀进行供电预设时间或电磁阀换向预设次数后,空调器还可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从而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即可判断出异物已经被冲除掉了,因而即可结束对该四通阀的故障处理,反之,若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则说明异物不能被冲除掉,因此,便可发出语音、声音、光等报警提示,以提示用户对空调器进行手动维修,从而使得该空调器,一方面能够在四通阀出现换向故障时,对四通阀自动进行维修,另一方面,还可在空调器对四通阀进行自动维修失败后及时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对其进行手动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之前,还包括: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若所述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则关闭所述压缩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之前,还可检测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从而在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时,则可直接关掉压缩机,从而可减轻四通阀换向时四通阀的滑块两端的阻力。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若不考虑四通阀换向时滑块的阻力,也可不关闭压缩机而直接向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即直接对四通阀进行多次供电、断电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具体包括:将空调器的工作模式设定为预设工作模式;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或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或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通过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和/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是否匹配,若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匹配,则判定所述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若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则判定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具体过程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反之,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匹配;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不同时,在利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过程也不一样,具体地,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抽湿时,室内换热器相当于一个蒸发器,其内的冷媒在蒸发吸热后产生冷量,而其产生的冷量只能够通过热传递而传递到室内,因此,室内的冷量来源于室内换热器,而根据能量的传递定律可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高于或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四通阀未正常换向或未完全换向,进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并不能够正常换向,但考虑到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适当地考虑了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内换热器进行温度采样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的前提下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时,只有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内环境温度的高于1℃及以上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具体过程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室内环境的热量来源于室内换热器,因此,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高于室内环境的温度,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低于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热模式,从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未换向或未完全换向,即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但同样考虑到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够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适当地考虑了温度检测的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内换热器进行温度采样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制热模式下,在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时,只有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内环境温度的低于1℃及以上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具体过程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反之,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不同时,在利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过程也不一样,具体地,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抽湿时,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从而通过冷媒在室内换热器中的不断蒸发吸热及在室外换热器中的不断冷凝散热而将室内的热量不断地散出到室外,进而达到制冷或抽湿的目的。因此根据能量的传递定律可知,在空调器制冷或抽湿时,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低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高于或等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四通阀未正常换向或未完全换向,进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具体过程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中的冷媒蒸发吸热后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室内换热器中,进而通过热传递散将热量散发到室内,因此,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高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因此,在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低于等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热模式,从而可知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反之,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高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则可说明四通阀已经能够正常换向,因此即可结束对四通阀的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通过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第三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小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不同时,在利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进行四通阀的故障判断过程也不一样,具体地,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抽湿时,室外换热器相当于一个冷凝器,其通过冷媒的冷凝散热将室内的热量散发到室外环境中,因此,只有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低于室外环境的温度时,空调器才能够实现制冷或抽湿,即空调器制冷或抽湿时,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还高于或等于室外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四通阀未正常换向或未完全换向,进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并不能够正常换向,但考虑到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适当地考虑了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外换热器进行温度采样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制冷或抽湿模式下,对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判断过程中,只有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外环境温度的高1℃及以上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第四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通过冷媒的蒸发吸热不断地将热量输送到室内,即室外换热器源源不断地从室外环境中吸取热量,从而使得室外换热器的高于室外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还低于等于室外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热模式,从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未换向或未完全换向,即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但同样考虑到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够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提供的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也适当地考虑了温度检测的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外换热器进行温度采用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制热模式下,对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判断过程中,只有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外环境温度的低1℃及更多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处理单元,在采集到的所述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为异常信号时,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可通过采集四通阀的换向状态信号,并在采集到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后向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以使四通阀进行换向,进而便可通过四通阀滑块的换向而将四通阀活塞上泄孔内的异物给冲除掉,进而使得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该技术方案,通过对四通阀的换向状态信号进行采集,进而可在四通阀出现换向异常时,及时对四通阀进行自动维修。
其中,具体地,该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可与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检测装置相结合使用,从而可利用四通阀故障的检测装置对四通阀的是否出现换向故障进行检测,并在四通阀出现换向故障时发出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从而该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便可根据采集到的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对四通阀进行及时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预设时间内以预设频率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多次换向;或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向四通阀发送间隙性的供电信号,而使四通阀进行多次换向,具体地,一方面,可通过对发送的电信号的总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电信号的频率进行控制,而对电磁阀的换向次数进行控制,此时,电磁阀的换向次数等于预设时间与预设频率之积。另一方面,也可不管发送的电信号的总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电信号的频率而直接通过设置发送的电信号的次数来对电磁阀的换向次数进行控制,此时,电磁阀的换向次数等于电信号的发送次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之后,判断所述四通阀是否能正常换向,若所述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则进行报警提示。具体地,可在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所述预设时间或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后,判断所述四通阀是否能正常换向,若所述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则进行报警提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四通阀进行供电预设时间或电磁阀换向预设次数后,空调器还可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从而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即可判断出异物已经被冲除掉了,因而即可结束对该四通阀的故障处理,反之,若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则说明异物不能被冲除掉,因此,便可发出语音、声音、光等报警提示,以提示用户对空调器进行手动维修,从而使得该空调器,一方面能够在四通阀出现换向故障时,对四通阀自动进行维修,另一方面,还可在空调器对四通阀进行自动维修失败后及时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对其进行手动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之前,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若所述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则关闭所述压缩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四通阀进行多次供电、断电之前,还可检测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从而在预缩机运转时,则可直接关掉压缩机,从而可减轻四通阀换向时四通阀的滑块两端的阻力。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若不考虑四通阀换向时滑块的阻力,也可不关闭压缩机而直接对四通阀进行多次供电、断电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设定单元,将所述空调器的工作模式设定为预设工作模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或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或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和/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是否匹配,并在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匹配时,判定所述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及在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时,判定所述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反之,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匹配;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不同时,在利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过程也不一样,具体地,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抽湿时,室内换热器相当于一个蒸发器,其内的冷媒在蒸发吸热后产生冷量,而其产生的冷量只能够通过热传递而传递到室内,因此,室内的冷量来源于室内换热器,而根据能量的传递定律可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高于或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四通阀未正常换向或未完全换向,进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并不能够正常换向,但考虑到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适当地考虑了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内换热器进行温度采样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的前提下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时,只有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内环境温度的高于1℃及以上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室内环境的热量来源于室内换热器,因此,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高于室内环境的温度,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低于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热模式,从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未换向或未完全换向,即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但同样考虑到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够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适当地考虑了温度检测的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内换热器进行温度采样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制热模式下,在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时,只有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内环境温度的低于1℃及以上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反之,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不同时,在利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过程也不一样,具体地,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抽湿时,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从而通过冷媒在室内换热器中的不断蒸发吸热及在室外换热器中的不断冷凝散热而将室内的热量不断地散出到室外,进而达到制冷或抽湿的目的。因此根据能量的传递定律可知,在空调器制冷或抽湿时,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低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高于或等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四通阀未正常换向或未完全换向,进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中的冷媒蒸发吸热后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室内换热器中,进而通过热传递散将热量散发到室内,因此,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高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因此,在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低于等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热模式,从而可知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反之,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高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则可说明四通阀已经能够正常换向,因此即可结束对四通阀的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通过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第三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小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不同时,在利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进行四通阀的故障判断过程也不一样,具体地,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抽湿时,室外换热器相当于一个冷凝器,其通过冷媒的冷凝散热将室内的热量散发到室外环境中,因此,只有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低于室外环境的温度时,空调器才能够实现制冷或抽湿,即空调器制冷或抽湿时,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还高于或等于室外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四通阀未正常换向或未完全换向,进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并不能够正常换向,但考虑到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适当地考虑了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外换热器进行温度采样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制冷或抽湿模式下,对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判断过程中,只有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外环境温度的高1℃及以上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第四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通过冷媒的蒸发吸热不断地将热量输送到室内,即室外换热器源源不断地从室外环境中吸取热量,从而使得室外换热器的高于室外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还低于等于室外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热模式,从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未换向或未完全换向,即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但同样考虑到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够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提供的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也适当地考虑了温度检测的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外换热器进行温度采用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制热模式下,对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判断过程中,只有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外环境温度的低1℃及更多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因此,具有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a示出了图3中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02,采集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步骤104,在采集到的所述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为异常信号时,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可通过采集四通阀的换向状态信号,并在采集到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后向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以使四通阀进行换向,进而便可通过四通阀滑块的换向而将四通阀活塞上泄孔内的异物给冲除掉,进而使得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该技术方案,通过对四通阀的换向状态信号进行采集,进而可在四通阀出现换向异常时,及时对四通阀进行自动维修。
其中,具体地,该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可与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检测方法相结合使用,从而可利用四通阀故障的检测方法对四通阀的是否出现换向故障进行检测,并在四通阀出现换向故障时发出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从而该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便可根据采集到的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对四通阀进行及时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具体为:在预设时间内以预设频率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多次换向;或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向四通阀发送间隙性的供电信号,而使四通阀进行多次换向,具体地,一方面,可通过对发送的电信号的总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电信号的频率进行控制,而对电磁阀的换向次数进行控制,此时,电磁阀的换向次数等于预设时间与预设频率之积。另一方面,也可不管发送的电信号的总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电信号的频率而直接通过设置发送的电信号的次数来对电磁阀的换向次数进行控制,此时,电磁阀的换向次数等于电信号的发送次数。
在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中,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202,采集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步骤204,在采集到的所述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为异常信号时,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若所述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则关闭所述压缩机;步骤206,在预设时间内以预设频率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多次换向;或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步骤208,在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所述预设时间或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后,判断所述四通阀是否能正常换向,若所述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则进行报警提示。
在步骤204中,在对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之前,还可检测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从而在压缩机运转时,则可直接关掉压缩机,从而可减轻四通阀换向时四通阀的滑块两端的阻力。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若不考虑四通阀换向时滑块的阻力,也可不关闭压缩机而直接向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即直接对四通阀进行多次供电、断电控制。
在步骤208中,在对四通阀进行供电预设时间或电磁阀换向预设次数后,空调器还可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从而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即可判断出异物已经被冲除掉了,因而即可结束对该四通阀的故障处理,反之,若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则说明异物不能被冲除掉,因此,便可发出语音、声音、光等报警提示,以提示用户对空调器进行手动维修,从而使得该空调器,一方面能够在四通阀出现换向故障时,对四通阀自动进行维修,另一方面,还可在空调器对四通阀进行自动维修失败后及时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对其进行手动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具体包括:将空调器的工作模式设定为预设工作模式;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或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或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通过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和/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是否匹配,若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匹配,则判定所述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若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则判定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反之,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匹配;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不同时,在利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过程也不一样,具体地,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抽湿时,室内换热器相当于一个蒸发器,其内的冷媒在蒸发吸热后产生冷量,而其产生的冷量只能够通过热传递而传递到室内,因此,室内的冷量来源于室内换热器,而根据能量的传递定律可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高于或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四通阀未正常换向或未完全换向,进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并不能够正常换向,但考虑到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适当地考虑了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内换热器进行温度采样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设定的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时,在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时,只有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内环境温度的高于1℃及以上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室内环境的热量来源于室内换热器,因此,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高于室内环境的温度,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低于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热模式,从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未换向或未完全换向,即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但同样考虑到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够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适当地考虑了温度检测的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内换热器进行温度采样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制热模式下,在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时,只有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内环境温度的低于1℃及以上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反之,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不同时,在利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过程也不一样,具体地,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抽湿时,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从而通过冷媒在室内换热器中的不断蒸发吸热及在室外换热器中的不断冷凝散热而将室内的热量不断地散出到室外,进而达到制冷或抽湿的目的。因此根据能量的传递定律可知,在空调器制冷或抽湿时,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低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高于或等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四通阀未正常换向或未完全换向,进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中的冷媒蒸发吸热后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室内换热器中,进而通过热传递散将热量散发到室内,因此,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高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因此,在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低于等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热模式,从而可知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反之,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高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则可说明四通阀已经能够正常换向,因此即可结束对四通阀的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通过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第三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小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不同时,在利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进行四通阀的故障判断过程也不一样,具体地,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抽湿时,室外换热器相当于一个冷凝器,其通过冷媒的冷凝散热将室内的热量散发到室外环境中,因此,只有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低于室外环境的温度时,空调器才能够实现制冷或抽湿,即空调器制冷或抽湿时,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还高于或等于室外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四通阀未正常换向或未完全换向,进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并不能够正常换向,但考虑到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适当地考虑了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外换热器进行温度采样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制冷或抽湿模式下,对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判断过程中,只有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外环境温度的高1℃及以上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第四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通过冷媒的蒸发吸热不断地将热量输送到室内,即室外换热器源源不断地从室外环境中吸取热量,从而使得室外换热器的高于室外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还低于等于室外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热模式,从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未换向或未完全换向,即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但同样考虑到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够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提供的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也适当地考虑了温度检测的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外换热器进行温度采用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制热模式下,对四通阀的能否正常换向的判断的过程中,只有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外环境温度的低1℃及更多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300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300,如图3所示,包括:采集单元310,用于采集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处理单元320,在采集到的所述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为异常信号时,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300,可通过采集四通阀的换向状态信号,并在采集到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后向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以使四通阀进行换向,进而便可通过四通阀滑块的换向而将四通阀活塞上泄孔内的异物给冲除掉,进而使得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该技术方案,通过对四通阀的换向状态信号进行采集,进而可在四通阀出现换向异常时,及时对四通阀进行自动维修。
其中,具体地,该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300可与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检测装置相结合使用,从而可利用四通阀故障的检测装置对四通阀的是否出现换向故障进行检测,并在四通阀出现换向故障时发出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从而该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便可根据采集到的异常的换向状态信号对四通阀进行及时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320具体用于:在预设时间内以预设频率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或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向四通阀发送间隙性的供电信号,而使四通阀进行多次换向,具体地,一方面,可通过对发送的电信号的总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电信号的频率进行控制,而对电磁阀的换向次数进行控制,此时,电磁阀的换向次数等于预设时间与预设频率之积。另一方面,也可不管发送的电信号的总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电信号的频率而直接通过设置发送的电信号的次数来对电磁阀的换向次数进行控制,此时,电磁阀的换向次数等于电信号的发送次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320还用于:在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之后,判断所述四通阀是否能正常换向,若所述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则进行报警提示。具体地,可在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所述预设时间或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后,判断所述四通阀是否能正常换向,若所述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则进行报警提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四通阀进行供电预设时间或电磁阀换向预设次数后,空调器还可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从而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即可判断出异物已经被冲除掉了,因而即可结束对该四通阀的故障处理,反之,若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则说明异物不能被冲除掉,因此,便可发出语音、声音、光等报警提示,以提示用户对空调器进行手动维修,从而使得该空调器,一方面能够在四通阀出现换向故障时,对四通阀自动进行维修,另一方面,还可在空调器对四通阀进行自动维修失败后及时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对其进行手动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320还用于:在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之前,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若所述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则关闭所述压缩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四通阀进行多次供电、断电之前,还可检测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从而在预缩机运转时,则可直接关掉压缩机,从而可减轻四通阀换向时四通阀的滑块两端的阻力。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若不考虑四通阀换向时滑块的阻力,也可不关闭压缩机而直接对四通阀进行多次供电、断电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3a所示,所述处理单元320具体包括:设定单元322,将所述空调器的工作模式设定为预设工作模式;检测单元324,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或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或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确定单元326,用于根据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和/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判断单元328,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是否匹配,并在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匹配时,判定所述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及在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时,判定所述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反之,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匹配;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不同时,在利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过程也不一样,具体地,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抽湿时,室内换热器相当于一个蒸发器,其内的冷媒在蒸发吸热后产生冷量,而其产生的冷量只能够通过热传递而传递到室内,因此,室内的冷量来源于室内换热器,而根据能量的传递定律可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高于或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四通阀未正常换向或未完全换向,进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并不能够正常换向,但考虑到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适当地考虑了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内换热器进行温度采样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设定的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时,在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时,只有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内环境温度的高于1℃及以上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室内环境的热量来源于室内换热器,因此,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高于室内环境的温度,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低于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热模式,从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未换向或未完全换向,即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但同样考虑到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够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适当地考虑了温度检测的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内换热器进行温度采样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制热模式下,在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时,只有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内环境温度的低于1℃及以上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反之,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不同时,在利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过程也不一样,具体地,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抽湿时,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从而通过冷媒在室内换热器中的不断蒸发吸热及在室外换热器中的不断冷凝散热而将室内的热量不断地散出到室外,进而达到制冷或抽湿的目的。因此根据能量的传递定律可知,在空调器制冷或抽湿时,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低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因此,在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高于或等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四通阀未正常换向或未完全换向,进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大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中的冷媒蒸发吸热后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室内换热器中,进而通过热传递散将热量散发到室内,因此,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高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因此,在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还低于等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热模式,从而可知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反之,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高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则可说明四通阀已经能够正常换向,因此即可结束对四通阀的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时,通过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的过程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第三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小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不同时,在利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进行四通阀的故障判断过程也不一样,具体地,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抽湿时,室外换热器相当于一个冷凝器,其通过冷媒的冷凝散热将室内的热量散发到室外环境中,因此,只有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低于室外环境的温度时,空调器才能够实现制冷或抽湿,即空调器制冷或抽湿时,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必然要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还高于或等于室外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冷或抽湿模式,即四通阀未正常换向或未完全换向,进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并不能够正常换向,但考虑到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或抽湿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适当地考虑了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外换热器进行温度采样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制冷或抽湿模式下,对四通阀能否正常换向的判断过程中,只有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外环境温度的高1℃及以上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在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通过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具体为:判断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第四预设温度值之和,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之和,则判定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即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相匹配;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通过冷媒的蒸发吸热不断地将热量输送到室内,即室外换热器源源不断地从室外环境中吸取热量,从而使得室外换热器的高于室外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还低于等于室外环境温度,则必然可知,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不是制热模式,从而即可判定出四通阀未换向或未完全换向,即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但同样考虑到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时的检测误差,因此,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时,若室外换热器的温度越高于或越低于室外环境温度,其并不一定能够说明四通阀不能够正常换向,因此,该技术方案提供的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也适当地考虑了温度检测的误差,从而可防止因为温度检测误差的原因而错误地判断出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值大于等于1℃。
具体地,在现有的空调器中,对室外换热器进行温度采用检测时,一般存在着1℃的正负偏差,因此,在制热模式下,对四通阀的能否正常换向的判断过程中,只有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比室外环境温度的低1℃及更多时才能说明四通阀依旧不能正常换向,从而可避免在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时,而错误地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的情况发生。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400,包括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300。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400,包括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300,因此,具有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所述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01,采集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步骤502,在采集到的所述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为异常信号时,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若所述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则关闭所述压缩机;步骤503,在预设时间内以预设频率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多次换向;或在采集到的所述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为异常信号时,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步骤504,在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所述预设时间或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后,将空调器的工作模式设定为预设工作模式;步骤505,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若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或抽湿模式,则转步骤506,若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则转步骤507;步骤506,判断室内换热器的温度T2是否大于等于室内环境的温度T1与第一预设温度值a℃之和,若T2≥T1+a℃,则转步骤508,若T2<T1+a℃,则转步骤509;步骤507,判断室内换热器的温度T2是否小于等于室内环境的温度T1与第二预设温度值b℃之和,若T2≤T1+b℃,则转步骤508,若T2>T1+b℃,则转步骤509;步骤508,进行报警提示;步骤509,判定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
在步骤506和步骤507中,具体地,比如,第一预设温度值a和第二预设温度值b可选取1℃,则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检测出室内环境温度T1为15℃,室内换热器的温度T2为15.5℃,即T2<T1+1℃,则认为四通阀依旧不能够正常换向(此时,0.5摄氏度的温差有可能为系统采样偏差,因此,虽然室内换热器的温度T2大于室内环境温度T1,但依旧判定四通阀不能够正常换向,因为,若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的话,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应该会远远大于室内环境温度),从而即可说明,经过多次供电、断电后而使四通阀换向多次后,依旧不能够解决四通阀的换向故障,此时,则可直接进行报警提示,以便及时通知用户对四通阀进行手动维修。同理,当预设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若检测出室内环境温度T1为15℃,室内换热器的温度T2为20℃,即T2>T1+1℃,则认为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从而即可结束对四通阀的故障过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
在采集到的所述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为异常信号时,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具体为:
在预设时间内以预设频率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多次换向;或
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四通阀是否能正常换向,若所述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则进行报警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之前还包括:
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若所述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则关闭所述压缩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四通阀是否能正常换向具体包括:
将空调器的工作模式设定为预设工作模式;
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或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或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
通过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和/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
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是否匹配,若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匹配,则判定所述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若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则判定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
6.一种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
处理单元,在采集到的所述四通阀换向状态信号为异常信号时,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预设时间内以预设频率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多次换向;或
向所述四通阀间歇性地发送供电信号,使所述四通阀换向预设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后,判断所述四通阀是否能正常换向,若所述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则进行报警提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向所述四通阀发送换向控制信号,使所述四通阀进行换向之前,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若所述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则关闭所述压缩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设定单元,将所述空调器的工作模式设定为预设工作模式;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或用于检测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或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的温度;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之差,和/或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之差,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之差确定出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
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是否匹配,并在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匹配时,判定所述四通阀能够正常换向,及在所述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不匹配时,判定所述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装置。
CN201610298343.XA 2016-05-05 2016-05-05 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Pending CN1060168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8343.XA CN106016877A (zh) 2016-05-05 2016-05-05 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PCT/CN2017/082272 WO2017190630A1 (zh) 2016-05-05 2017-04-27 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8343.XA CN106016877A (zh) 2016-05-05 2016-05-05 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6877A true CN106016877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81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8343.XA Pending CN106016877A (zh) 2016-05-05 2016-05-05 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16877A (zh)
WO (1) WO2017190630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982A (zh) * 2017-05-26 2017-09-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运行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WO2017190630A1 (zh) * 2016-05-05 2017-11-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N107560105A (zh) * 2017-09-01 2018-01-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四通阀的接管错误判定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GB2564845A (en) * 2017-07-17 2019-01-30 Jaguar Land Rover Ltd A method for removing contamination from within a valve
CN109405329A (zh) * 2018-09-04 2019-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热泵机组
CN109556232A (zh) * 2018-10-23 2019-04-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四通阀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CN109990439A (zh) * 2019-04-04 2019-07-0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四通阀换向异常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0044009A (zh) * 2019-04-25 2019-07-2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通阀切换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373216A (zh) * 2018-09-26 2020-07-03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热水供给装置
CN111442471A (zh) * 2020-04-10 2020-07-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与其控制方法和其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20816A (zh) * 2020-05-13 2020-08-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四通阀换向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3654576A (zh) * 2021-07-02 2021-11-16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泵电流的四通阀位置识别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2594A (zh) * 2019-01-22 2019-04-26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四通阀测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90614A4 (en) * 2002-02-27 2005-06-22 Aser Tech Co Ltd FOUR-WAY INVERTER VALVE
CN101561363A (zh) * 2009-05-22 2009-10-21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空调器中四通换向阀故障的方法
CN103104962B (zh) * 2013-02-27 2015-06-03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空调器四通阀异常的方法
CN105509257B (zh) * 2016-01-14 2018-07-1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四通阀积液故障的检测方法
CN106016877A (zh) * 2016-05-05 2016-10-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0630A1 (zh) * 2016-05-05 2017-11-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N107143982A (zh) * 2017-05-26 2017-09-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运行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GB2564845A (en) * 2017-07-17 2019-01-30 Jaguar Land Rover Ltd A method for removing contamination from within a valve
GB2564845B (en) * 2017-07-17 2020-07-15 Jaguar Land Rover Ltd A method for removing contamination from within a valve
CN107560105B (zh) * 2017-09-01 2020-01-3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四通阀的接管错误判定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60105A (zh) * 2017-09-01 2018-01-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四通阀的接管错误判定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05329A (zh) * 2018-09-04 2019-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热泵机组
CN111373216A (zh) * 2018-09-26 2020-07-03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热水供给装置
CN111373216B (zh) * 2018-09-26 2022-01-18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热水供给装置
CN109556232A (zh) * 2018-10-23 2019-04-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四通阀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CN109990439A (zh) * 2019-04-04 2019-07-0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四通阀换向异常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9990439B (zh) * 2019-04-04 2021-01-1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四通阀换向异常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0044009A (zh) * 2019-04-25 2019-07-2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通阀切换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442471A (zh) * 2020-04-10 2020-07-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与其控制方法和其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20816A (zh) * 2020-05-13 2020-08-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四通阀换向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3654576A (zh) * 2021-07-02 2021-11-16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泵电流的四通阀位置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3654576B (zh) * 2021-07-02 2023-12-19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泵电流的四通阀位置识别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90630A1 (zh) 2017-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6877A (zh) 空调器中四通阀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N105928279A (zh) 四通阀故障检测方法、四通阀故障检测装置及空调器
CN105928150A (zh) 四通阀故障检测方法、四通阀故障检测装置及空调器
CN104654458B (zh)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新风空调
CN102032732B (zh) 具有制冷剂回收功能的空调系统
CN105928278A (zh) 四通阀故障检测方法、四通阀故障检测装置及空调器
CN103104962A (zh) 一种检测空调器四通阀异常的方法
CN104457054A (zh) 空调器冷媒的回收方法和空调器冷媒的回收装置
CN207990779U (zh) 一种洁净手术室温湿度控制系统
CN104566815B (zh) 中央空调水系统远程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中央空调
CN104675525B (zh) 一种燃气轮机自动控制冷却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02483A (zh) 机柜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82423A (zh) 一种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通讯连接错误的检测方法和热回收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5823371A (zh) 一种小型前端封头管箱清洗机
CN104807141A (zh) 一种多联机制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8548278A (zh) 一种厂房整体控温控湿除尘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731184A (zh) 一种中央空调能效监测系统
CN205718196U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冷库智能控制系统
CN103234258B (zh) 中央空调水路系统故障判定处理方法
CN207599992U (zh) 一种智能的热泵空气能热水器
CN205784828U (zh) 一种小型前端封头管箱清洗机
CN104456818A (zh) 一种节能新风空调
CN106996622A (zh) 一种基于节能环保型空气监控系统的控制系统
CN112303794A (zh) 空气净化通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819468U (zh) 茶叶做青环境控制热回收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