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4369A - 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14369A CN106014369A CN201610470843.7A CN201610470843A CN106014369A CN 106014369 A CN106014369 A CN 106014369A CN 201610470843 A CN201610470843 A CN 201610470843A CN 106014369 A CN106014369 A CN 1060143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l
- oil
- horizontal well
- well section
- strat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325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06010017076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5000021185 desser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08000010392 Bone Fractur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09508 confectioner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251068 Formica fus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0 m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25—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 E21B43/26—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根据所述地质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油气藏富集区域;在勘探开发中,在所述油气藏富集区域布设用于开采油气藏的水平井并根据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在所述水平井中确定目标井段,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满足预设条件;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井段,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所述压裂参数包括所述水平井的分段数和分段间距;根据调整后的压裂参数,对所述水平井进行压裂,以采集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的油气藏。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油气藏的产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非常规油气藏(包括致密油、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及煤层气等),特别是页岩气,是最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页岩属于超低孔低渗储层,其成藏模式、天然气聚集方式以及开发方式均与常规油气储层存在很大差异,必须经过人工改造(如水力压裂等)才能实现其开发。研究表明,影响页岩气产量的因素主要有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单一的地震地质因素或工程因素优选往往不能保证页岩气高产,只有两者最优化组合时,才能实现页岩气产能最大化。
国外已形成一整套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流程,如斯伦贝谢(SLB)最近几年提出“油田地质与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压裂设计时综合考虑地质因素及工程微地震监测来优化水平井压裂设计。Chopra等从影响页岩气产能评价的因素出发,从测井、地震上阐述了了页岩气储层评价的工作流程。K.Sharma等提出一种高分辨率的页岩气甜点识别技术流程,并用经典的ΔlogR法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对比了该技术流程与Rickman方法流程的差别,体现其技术流程对页岩气甜点识别高分辨度的优越性。三维地震资料已经被证明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北美已建立一整套成熟的页岩气“甜点”识别技术系Gray等(2012)通过引入三维地震求取页岩储层水平应力差异比,指导压裂施工方案,其将该方法应用到加拿大一个盆地中的页岩气藏,表明该区1/4的区块压裂时能形成网状缝,大部分将形成线性缝,甚至不能压开,指出大水力压裂设计时必须考虑水平应力差异比。国外研究表明,页岩气产量最大化不光取决于地质因素,还很大程度上与工程相关。
相比国外而言,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油田公司绝大部分水平井部署仅仅局限依靠地质构造图寻找高构造部分,或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反演总有机碳含量、脆性、裂缝、地应力、地层孔隙压力等,然后优选总有机碳含量大、脆性大、裂缝发育、水平应力差异小、地层孔隙压力大的区域作为甜点区。前者来源于常规油气藏勘探方法,在页岩气勘探初期小规模应用,后者是目前页岩气勘探开发寻找甜点的最普遍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刘伟等在综合岩石物理、三维地震反演成果预测四川盆地龙马溪页岩甜点,较大程度上指导了该区水平井位部署,随后又提出甜点多属性融合技术,将甜点属性根据影响因素分成不同的权重,划分目标区甜点级别。然而,勘探开发实例表时,优质“甜点”区的页岩气产量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有时出现同一水平井组相邻井产量差异很大。更有甚者,优质“甜点”区产量还不如差甜点区。因此,储层改造效果引起油田公司关注,微地震监测是评价储层改造效果的一项关键技术,国内最近几年微地震监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般认为,微地震事件点越多,则表明压裂时形成的人工裂缝越多,储层的渗透越好,表明改造效果越好。所以,油田公司往往局限于追求点的数量,点越多,他们认为改造效果越好、页岩气产量越大。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研究表明,只有在形成缝网沟通时,储层改造效果最好。水力压裂微地震事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区域地质构造、裂缝、地应力、储层特性等,在评估微地震储层改造效果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特别在进行多口水平压裂施工时,邻井干扰及应力阴影对微地震事件影响最大,严重时导致套管变形,套管变形直接影响页岩气开发进程。如何避免或减少邻井干扰及应力阴影影响是压裂施工重点关注对象。
总体而言,国外页岩气已提出“油田地质与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综合地质与工程指导页岩气开发,国内页岩气开发虽然也能寻找“甜点”,也能利用微地震来实时监测储层改造效果,但并未将两者进行最佳组合,只是单纯粹的利用某项技术,从而导致页岩气开采的产量往往不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油气藏的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根据所述地质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油气藏富集区域;在所述油气藏富集区域布设用于开采油气藏的水平井并根据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在所述水平井中确定目标井段,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满足预设条件;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井段及现场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所述压裂参数包括所述水平井的分段数和分段间距;根据调整后的压裂参数,对所述水平井进行压裂,以采集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的油气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气藏的采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地质特征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富集区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质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油气藏富集区域;目标井段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油气藏富集区域布设用于开采油气藏的水平井并根据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在所述水平井中确定目标井段及现场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满足预设条件;压裂参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井段,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所述压裂参数包括所述水平井的分段数和分段间距;压裂单元,用于根据调整后的压裂参数,对所述水平井进行压裂,以采集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的油气藏。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在压裂之前,可以结合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确定出油气藏富集的甜点区域。在所述甜点区域布设水平井,从而保证了能够开采到比较丰富的油气藏。接着,本申请根据地层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进行压裂前预警,寻找出易发生套管变形或者漏失的目标井段,从而可以在设计压裂方案时根据确定的目标井段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可以提高油气藏的采集产量。本申请通过将地震因素与工程因素相结合,对油气藏储层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可以形成油气藏产能最大化以及滚动采集的技术流程。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油气藏的采集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流程图。虽然下文描述流程包括以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过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例如使用并行处理器或多线程环境)。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区域可以为待开发的油气藏区域。在所述目标区域中,油气藏的分布往往不平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油气藏开采产量的最大化,可以在油气藏储量较多的区域进行开采。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对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以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其中,所述地质特征参数例如可以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断裂构造、水平应力差异、有机质含量、脆性以及地层孔隙压力。具体地,本实施方式可以综合所述目标区域的岩心数据、测井数据以及三维地震数据,利用三维地震技术(例如相干、曲率、叠前反演等)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可以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断裂构造、水平应力差异(DHSR)、有机质含量(TOC)、脆性以及地层孔隙压力等地质特征参数。
步骤S2:根据所述地质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油气藏富集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之后,可以根据所述地质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油气藏富集区域,所述油气藏富集区域可以称为地质甜点。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可以对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水平应力差异(DHSR)、有机质含量(TOC)以及脆性进行分析,当某个区域的水平应力差异(DHSR)、有机质含量(TOC)以及脆性均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可以继续分析该区域对应的断裂构造发育程度,当该区域对应的断裂构造的发育程度也高于预设发育程度时,则可以认定该区域为尤其藏富集区域。
步骤S3:在所述油气藏富集区域布设用于开采油气藏的水平井并根据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在所述水平井中确定目标井段,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满足预设条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确定了油气藏富集区域之后,便可以在所述油气藏富集区域布设用于开采油气藏的水平井。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井的井壁上可以设置套管,通过在所述套管上开设射孔,从而可以向地层注射压裂液,从而可以将地层中的油气藏压裂至水平井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压裂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将水平井分为多个井段,然后在每个井段上均开设射孔,以向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注射压裂液。由于地层结构的不同,因此在所述水平井的某些井段处,地层可能会出现断层或者裂缝,从而导致水平井的套管变形或者发生漏失。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在所述水平井中确定容易发生套管变形或者漏失的目标井段。具体地,所述裂缝构造可以包括裂缝特征和构造特征,其中,所述裂缝特征可以用三维地震技术中的相干、曲率。蚂蚁体、方差等属性来表示;所述构造特征可以是地层的埋深、厚度或者断裂展布。所述储层特性可以包括地层的杨氏模量、泊松比以及含气量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对所述目标井段附近的地层进行判断,当与所述目标井段相邻的地层包括断层或者裂缝或者横波阻抗突变区域时,则表明该地层容易激发大震级事件,从而容易导致套管变形和漏失,并且还可能发生砂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满足预设条件,可以确定为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提防的井段。
步骤S4: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井段及现场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所述压裂参数包括所述水平井的分段数和分段间距。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出容易导致套管变形和漏失的目标井段之后,可以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裂参数可以包括所述水平井的分段数和分段间距。例如,所述水平井总长500米,那么可以预先将所述水平井划分为4段,每个井段的长度可以为100米,相连两个井段之间的分段间距可以为20米。此外,所述压裂参数还可以包括砂量、泵压、油压、加液量、排量、速率等实际施工时所需的参数。
由于预先设定的压裂参数往往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的地层结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出容易导致套管变形和漏失的目标井段后,可以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
具体地,当与所述目标井段相邻的地层对应的有机质含量和脆性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与所述目标井段相邻的地层对应的水平应力差异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减小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分段数或者增加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分段间距。也就是说,在有机质含量较大、脆性较大并且水平应力差异较小的区域,可以适当减小井段的分段数或者增加相邻井段之间的分段间距。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质含量和脆性可以通过现场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获取。当水力压裂时,向地下注砂或液时,这样就使地下地层破裂。每当地层破裂时会产生一个信号,通过仪器便可以接收到这个信号。该信号的幅值有强弱,从而可以获知在什么地方发生了破裂,破裂程度怎么样,这就是微地震事件。对微地震事件进行分析便可以得到微地震监测成果,从而可以获知当前地层的有机质含量和脆性。
此外,当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包含断层或者裂缝或者地质力学突变区域时,可以将包含所述断层或者所述裂缝或者所述地质力学突变区域的地层划分至同一个井段中。这样可以避免所述断层或者所述裂缝或者所述地质力学突变区域对压裂施工过程的影响。其中,所述地质力学突变区域例如可以为横波阻抗突变区域。
步骤S5:根据调整后的压裂参数,对所述水平井进行压裂,以采集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的油气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水平井的压裂参数进行调整之后,便可以根据调整后的压裂参数,对所述水平井进行压裂,以采集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的油气藏。
具体地,在进行压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设于套管上的射孔向地层注射压裂液,压裂液从而可以使地层产生裂缝,这样油气藏便可以被压裂至水平井中。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压裂产生的裂缝往往不一定会按照预设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没有按照预设方向延伸的人工裂缝进行调整,以纠正其延伸的方向。具体地,当压裂产生的人工裂缝未按照预设方向延伸时,可以调整开设于所述水平井上的射孔的位置或者在所述人工裂缝处添加暂堵剂,以调整所述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
此外,相邻两个井段有时候由于分段间距设计得不合理,可能会导致重复压裂。例如,相邻的两个井段为井段A和井段B,在对井段A附近的地层进行压裂时,其压裂的人工裂缝扩展到了井段B附近的地层。这样,通过井段A便可以完成两段地层的压裂。那么如果再对井段B进行压裂,就会造成重复压裂。对于这种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减小相邻两个井段之间的分段间距。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通过开设于所述水平井的预设井段上的射孔注射压裂液时如果明显遇到阻力,那么可以判定所述水平井中的预设井段对应的地层中包含砂堵区域或者所述预设井段为套变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阻力过大,则可以舍弃所述预设井段,不对所述预设井段进行压裂。此外,还可以调节施加于所述预设井段上的压裂排量,以保证压裂能够正常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水平井进行压裂时,往往是向地层中注射压裂液,从而使得地层破裂。在地层破裂时,往往会产生压裂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所述压裂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可以获知当前压裂发生的位置以及压裂的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保证油气藏产量的最大化,可以在开采完油气藏后,分析影响油气藏产量的主要因素。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压裂过程中接收到的压裂信号,确定油气藏的产量与所述地质特征参数以及所述压裂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可以分析地层的纵横波阻抗、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对油气藏产量的影响,还可以分析水平井的分段数、分段间距、加砂量、泵压、油压等对油气藏产量的影响。这样便可以得出影响所述油气藏产量的主要因素。例如,对于相同的油气藏富集区域,水平井的分段数以及相邻水平井之间的井间距对油气藏产量的影响较大,那么在后续布设水平井时,便可以根据确定的所述关联关系,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布设位置以及应用于所述水平井上的压裂参数,以使得油气藏的产量最大化。
由上可见,本申请在压裂之前,可以结合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确定出油气藏富集的甜点区域。在所述甜点区域布设水平井,从而保证了能够开采到比较丰富的油气藏。接着,本申请根据地层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进行压裂前预警,寻找出易发生套管变形或者漏失的目标井段,从而可以在设计压裂方案时根据确定的目标井段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可以提高油气藏的采集产量。本申请通过将地震因素与工程因素相结合,对油气藏储层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可以形成油气藏产能最大化以及滚动采集的技术流程。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油气藏的采集装置。请参阅图2,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地质特征参数获取单元100,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
富集区域确定单元200,用于根据所述地质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油气藏富集区域;
目标井段确定单元300,用于在所述油气藏富集区域布设用于开采油气藏的水平井并根据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在所述水平井中确定目标井段,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满足预设条件;
压裂参数调整单元400,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井段及现场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所述压裂参数包括所述水平井的分段数和分段间距;
压裂单元500,用于根据调整后的压裂参数,对所述水平井进行压裂,以采集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的油气藏。
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地质特征参数可以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断裂构造、水平应力差异、有机质含量、脆性以及地层孔隙压力,相应地,所述压裂参数调整单元400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当与所述目标井段相邻的地层对应的有机质含量和脆性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与所述目标井段相邻的地层对应的水平应力差异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减小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分段数或者增加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分段间距;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当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包含断层或者裂缝或者地质力学突变区域时,将包含所述断层或者所述裂缝或者所述地质力学突变区域的地层划分至同一个井段中。
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压裂单元500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压裂产生的人工裂缝未按照预设方向延伸时,调整开设于所述水平井上的射孔的位置或者在所述人工裂缝处添加暂堵剂,以调整所述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相邻两个井段对应的地层发生重复压裂时,减小相邻两个井段之间的分段间距;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水平井中预设井段对应的地层中包含砂堵区域或者所述预设井段为套变段时,舍弃所述预设井段或者调节施加于所述预设井段上的压裂排量。
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压裂单元500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
关联关系确定单元600,用于根据压裂过程中接收到的压裂信号,确定油气藏的产量与所述地质特征参数以及所述压裂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调整单元700,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关联关系,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布设位置以及应用于所述水平井上的压裂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均与步骤S1至S5中的描述一致,这里便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阐明的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由上可见,本申请在压裂之前,可以结合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确定出油气藏富集的甜点区域。在所述甜点区域布设水平井,从而保证了能够开采到比较丰富的油气藏。接着,本申请根据地层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进行压裂前预警,寻找出易发生套管变形或者漏失的目标井段,从而可以在设计压裂方案时根据确定的目标井段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可以提高油气藏的采集产量。本申请通过将地震因素与工程因素相结合,对油气藏储层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可以形成油气藏产能最大化以及滚动采集的技术流程。
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这样的形容词仅可以用于将一个元素或动作与另一元素或动作进行区分,而不必要求或暗示任何实际的这种关系或顺序。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参照元素或部件或步骤(等)不应解释为局限于仅元素、部件、或步骤中的一个,而可以是元素、部件、或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等。
上面对本申请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描述以描述的目的提供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其不旨在是穷举的、或者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单个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所述,本申请的各种替代和变化对于上述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虽然已经具体讨论了一些另选的实施方式,但是其它实施方式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相对容易得出。本申请旨在包括在此已经讨论过的本发明的所有替代、修改、和变化,以及落在上述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它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方式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方式,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方式的部分说明即可。
虽然通过实施方式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Claims (10)
1.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地质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油气藏富集区域;
在所述油气藏富集区域布设用于开采油气藏的水平井并根据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在所述水平井中确定目标井段,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满足预设条件;
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井段及现场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所述压裂参数包括所述水平井的分段数和分段间距;
根据调整后的压裂参数,对所述水平井进行压裂,以采集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的油气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特征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断裂构造、水平应力差异、有机质含量、脆性以及地层孔隙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井段,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具体包括:
当与所述目标井段相邻的地层对应的有机质含量和脆性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与所述目标井段相邻的地层对应的水平应力差异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减小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分段数或者增加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分段间距;
当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包含断层或者裂缝或者地质力学突变区域时,将包含所述断层或者所述裂缝或者所述地质力学突变区域的地层划分至同一个井段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与所述目标井段相邻的地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断层;或者
裂缝;或者
地质力学属性突变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调整后的压裂参数,对所述水平井进行压裂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压裂产生的人工裂缝未按照预设方向延伸时,调整开设于所述水平井上的射孔的位置或者在所述人工裂缝处添加暂堵剂,以调整所述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
当相邻两个井段对应的地层发生重复压裂时,减小相邻两个井段之间的分段间距;
当所述水平井中预设井段对应的地层中包含砂堵区域或者所述预设井段为套变段时,舍弃所述预设井段或者调节施加于所述预设井段上的压裂排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集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的油气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压裂过程中接收到的压裂信号,确定油气藏的产量与所述地质特征参数以及所述压裂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确定的所述关联关系,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布设位置以及应用于所述水平井上的压裂参数。
7.一种油气藏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质特征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
富集区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质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油气藏富集区域;
目标井段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油气藏富集区域布设用于开采油气藏的水平井并根据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在所述水平井中确定目标井段,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裂缝构造以及储层特性满足预设条件;
压裂参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井段及现场压裂微地震监测成果,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压裂参数,所述压裂参数包括所述水平井的分段数和分段间距;
压裂单元,用于根据调整后的压裂参数,对所述水平井进行压裂,以采集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的油气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特征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断裂构造、水平应力差异、有机质含量、脆性以及地层孔隙压力,相应地,所述压裂参数调整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当与所述目标井段相邻的地层对应的有机质含量和脆性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且与所述目标井段相邻的地层对应的水平应力差异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减小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分段数或者增加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分段间距;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当与所述水平井相邻的地层中包含断层或者裂缝或者地质力学突变区域时,将包含所述断层或者所述裂缝或者所述地质力学突变区域的地层划分至同一个井段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压裂产生的人工裂缝未按照预设方向延伸时,调整开设于所述水平井上的射孔的位置或者在所述人工裂缝处添加暂堵剂,以调整所述人工裂缝的延伸方向;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相邻两个井段对应的地层发生重复压裂时,减小相邻两个井段之间的分段间距;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水平井中预设井段对应的地层中包含砂堵区域或者所述预设井段为套变段时,舍弃所述预设井段或者调节施加于所述预设井段上的压裂排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裂单元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
关联关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压裂过程中接收到的压裂信号,确定油气藏的产量与所述地质特征参数以及所述压裂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关联关系,调整所述水平井的布设位置以及应用于所述水平井上的压裂参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70843.7A CN106014369B (zh) | 2016-06-24 | 2016-06-24 | 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70843.7A CN106014369B (zh) | 2016-06-24 | 2016-06-24 | 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14369A true CN106014369A (zh) | 2016-10-12 |
CN106014369B CN106014369B (zh) | 2018-11-16 |
Family
ID=57083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70843.7A Active CN106014369B (zh) | 2016-06-24 | 2016-06-24 | 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14369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61629A (zh) * | 2017-03-31 | 2018-10-1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页岩地层的工程甜点定量评价方法 |
CN109236273A (zh) * | 2018-09-26 | 2019-01-18 | 西南石油大学 | 油田开发生产动态数据处理方法 |
CN110295882A (zh) * | 2019-06-24 | 2019-10-0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盆缘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水平井一体化设计方法 |
CN112198552A (zh) * | 2020-09-25 | 2021-01-08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断褶系统的宽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2983373A (zh) * | 2019-12-02 | 2021-06-18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储层的改造系统及储层的改造方法 |
CN113494284A (zh) * | 2020-04-07 | 2021-10-12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深层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332129A1 (en) * | 2012-06-07 | 2013-12-12 | Dassault Systemes Simulia Corp. | Hydraulic fracture simulation with an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
CN104199108A (zh) * | 2014-09-01 | 2014-12-10 | 成都理工大学 | 一种页岩油获产主控因素分析及地震预测的方法及设备 |
CN104297783A (zh) * | 2014-06-30 | 2015-01-2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水力压裂微地震事件的解释方法以及系统 |
CN104500017A (zh) * | 2014-12-12 | 2015-04-08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优化水平井分段压裂位置的方法 |
CN104533287A (zh) * | 2014-11-20 | 2015-04-22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钻鱼刺状多级分支水平井页岩气储层钻完井和增产系统 |
CN104853822A (zh) * | 2014-09-19 | 2015-08-19 | 杨顺伟 | 一种评价页岩气储层及寻找甜点区的方法 |
CN105370268A (zh) * | 2015-10-23 | 2016-03-02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优化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507890A (zh) * | 2014-09-26 | 2016-04-2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页岩气储层地质模型的测井评价方法 |
-
2016
- 2016-06-24 CN CN201610470843.7A patent/CN1060143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332129A1 (en) * | 2012-06-07 | 2013-12-12 | Dassault Systemes Simulia Corp. | Hydraulic fracture simulation with an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
CN104297783A (zh) * | 2014-06-30 | 2015-01-2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水力压裂微地震事件的解释方法以及系统 |
CN104199108A (zh) * | 2014-09-01 | 2014-12-10 | 成都理工大学 | 一种页岩油获产主控因素分析及地震预测的方法及设备 |
CN104853822A (zh) * | 2014-09-19 | 2015-08-19 | 杨顺伟 | 一种评价页岩气储层及寻找甜点区的方法 |
CN105507890A (zh) * | 2014-09-26 | 2016-04-2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页岩气储层地质模型的测井评价方法 |
CN104533287A (zh) * | 2014-11-20 | 2015-04-22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钻鱼刺状多级分支水平井页岩气储层钻完井和增产系统 |
CN104500017A (zh) * | 2014-12-12 | 2015-04-08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优化水平井分段压裂位置的方法 |
CN105370268A (zh) * | 2015-10-23 | 2016-03-02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优化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刘伟 等: "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和前景", 《煤田地质与勘探》 * |
张东晓 等: "页岩气开发综述", 《石油学报》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61629A (zh) * | 2017-03-31 | 2018-10-1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页岩地层的工程甜点定量评价方法 |
CN108661629B (zh) * | 2017-03-31 | 2021-05-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页岩地层的工程甜点定量评价方法 |
CN109236273A (zh) * | 2018-09-26 | 2019-01-18 | 西南石油大学 | 油田开发生产动态数据处理方法 |
WO2020063603A1 (zh) * | 2018-09-26 | 2020-04-02 |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油田开发生产的动态数据处理方法 |
CN109236273B (zh) * | 2018-09-26 | 2020-07-24 | 西南石油大学 | 油田开发生产动态数据处理方法 |
CN110295882A (zh) * | 2019-06-24 | 2019-10-0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盆缘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水平井一体化设计方法 |
CN112983373A (zh) * | 2019-12-02 | 2021-06-18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储层的改造系统及储层的改造方法 |
CN113494284A (zh) * | 2020-04-07 | 2021-10-12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深层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2198552A (zh) * | 2020-09-25 | 2021-01-08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断褶系统的宽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2198552B (zh) * | 2020-09-25 | 2022-02-18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断褶系统的宽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14369B (zh) | 2018-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14369A (zh) | 一种油气藏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 |
CN105735978B (zh) | 碳酸盐层间岩溶型储层布井方法 | |
CN105986817B (zh) | 一种用于识别页岩地层工程甜点的方法 | |
CN104977617B (zh) | 储层裂缝识别方法和成像测井储层裂缝识别方法 | |
Liu et al. |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 situ stress field and its control on coal fractures and coal permeability in the Gucheng block, southern Qinshui Basin, China | |
KR101415196B1 (ko) | 전기비저항 및 밀도 검층 데이터를 이용한 셰일가스전 스윗스팟 수평시추구간의 파쇄구간 선정방법 | |
Wood et al. | An interpretation of surface and borehole seismic surveys for mine planning at the Millennium uranium deposit, northern Saskatchewan, Canada | |
Vulgamore et al. | Applying hydraulic fracture diagnostics to optimize stimulations in the Woodford Shale | |
Wang et al. | Effects of in-situ stress and joint on permeability of the coal bed in Linfen block, southeastern Ordos Basin, China | |
CN106990448A (zh) | 一种海相碎屑岩水平井隔夹层测井解释方法及装置 | |
Sun et al. |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ion of weathered volcanic rock reservoirs: A case study of Carboniferous rocks in Zhongguai paleouplift of Junggar Basin, China | |
Burns et al. | The challenges of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appraisal in Europe and North Africa | |
Peterson et al. | Pluto gas field: Successful placement of an infill well based on 4D seismic monitoring | |
Corbett | Eagle Ford Shale exploration models: Depositional controls on reservoir properties | |
Li et al. | Hydraulic Fracture Propagation with Complex Natural Fracture Network in Lacustrine Shale Oil Reservoirs | |
Wong et al. | Noisy 4D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Case study of a Brazilian carbonate reservoir | |
Tamagawa et al. | Use of a computational fault-extraction process with calibrations to characterize a fractured basement reservoir, Yufutsu, Japan | |
Keller et al. | Correlation of azimuthal velocity anisotropy and seismic inversion attributes to Austin Chalk production: A south central Texas case study | |
Marquez et al. | Improve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of a mature field through an integrate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LL-04 reservoir, Tia Juana Field, Venezuela | |
Kalan et al. | Jatibarang field, geologic study of volcanic reservoir for horizontal well proposal | |
Qingcai et al. |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shale gas sweet spots based on seismic data in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Weiyuan area, Sichuan Basin, SW China | |
Zhou et al. | Impact of in-seam drilling performance on coal seam gas production and remaining gas distribution | |
Clemons et al. | Seismic attributes: Exploiting seismic data to understand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performance in the Eagle Ford Shale, south Texas, USA | |
Toelle et al. | Porosity characterization in a Silurian reef, northern Michigan Basin, using azimuthal seismic data and potential impacts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 |
Owen et al. | Reliability of anelastic strain recovery estimates for stress orientation in the Travis Peak Formation, Harrison County, Texa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