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8037A - 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8037A
CN105998037A CN201610427906.0A CN201610427906A CN105998037A CN 105998037 A CN105998037 A CN 105998037A CN 201610427906 A CN201610427906 A CN 201610427906A CN 105998037 A CN105998037 A CN 105998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xycycline
purposes
cell
type
do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79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炽炬
林浩鹏
王娜
潘峰
郑德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t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4279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80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98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803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8195 priority patent/WO201721560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65Tetracycl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endocrine system
    • A61P5/4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endocrine system of the pancreatic hormones
    • A61P5/5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endocrine system of the pancreatic hormones for increasing or potentiating the activity of insul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eating ischaemic 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e.g. antianginal drugs, coronary vasodilators, drug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inopathy, cerebrovascula insufficiency, renal arterioscler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abet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多西环素以小于2μg/ml的剂量施用,所述衰老性疾病主要包括皮肤老化、神经退行性疾病、2型糖尿病、线粒体疾病和由高血脂与高胆固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多西环素在小于2μg/ml时可以减少成纤维细胞分泌的颗粒物,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值以及降低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还可以减少细胞内的应激性颗粒,促进线粒体缺陷型细胞的增值;刺激胰岛beta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以及肝脏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最后,多西环素能与脂肪代谢调节分子SREBP特异性结合,抑制脂肪与胆固醇合成。

Description

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西环素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涉及多西环素在制备和/或治疗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C)是四环素家族的一种抗生素,别名脱氧土霉素、强力霉素,属于第三代半合成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它是在四环素母环
6α-位上脱氧而得到的一种半合成四环素。DOC具有四环素类药物的共同特征,可以络合金属离子,如Zn2+、Cu2+。主要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干扰氨基酸tRNA与30S亚基上的作用位点结合,阻断氨基酰tRNA与核糖体mRNA复合体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
随着对多西环素的深入广泛研究发现,发现多西环素除了很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外,还具有多种其它方面的药理作用。例如,有研究表明多西环素具有抗炎症、抗氧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多西环素可以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从而作用于肿瘤细胞,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过程。虽然关于多西环素的研究越来越多,其生物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也获得深入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多西环素在衰老性疾病方面的相关研究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扩展多西环素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其在衰老性疾病预防和/或治疗方面的新的制药用途,从而为治疗和/或预防衰老性疾病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多西环素以等于或小于2μg/ml的剂量施用;其中所述衰老性疾病包括皮肤老化、神经退行性疾病、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低浓度(等于或低于2μg/ml)的多西环素能够促进细胞(例如,NIH3T3,HeLa细胞和INS-1细胞)的生长,降低III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减少细胞中的应激性颗粒,增加胰岛分泌量和敏感性等作用。而一旦多西环素的作用浓度大于2μg/ml,其在上述某些方面具有完全相反的作用,导致总体作用效果大幅下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衰老性疾病为皮肤老化。随着年龄增长,皮肤老化突显,可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皱纹增多、加深,皮肤松弛,弹性下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皮肤老化由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而引起。成纤维细胞是皮肤真皮中最主要的细胞成分,在合成分泌纤维和细胞外基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皮肤老化的临床表现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合成功能下降或异常有关。成纤维细胞既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生成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也合成和分泌糖胺多糖和糖蛋白质等基质成分。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多西环素在低至2μg/ml的浓度作用时,可以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皮肤老化由III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提高而引起。研究发现在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衰老过程中胶原蛋白的表达分泌会发生明显改变。胶原蛋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流失、结构发生变化,组成比例和代谢平衡都有变化。皮肤结构的松弛、皱纹的产生都与胶原蛋白息息相关。在婴儿和青年人皮肤中,I型胶原蛋白含量约占70%,III型胶原蛋白占30%。在衰老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合成III型胶原蛋白增加,I型胶原蛋白减少。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多西环素在低至2μg/ml的浓度作用时,可以提高I型胶原蛋白表达量,降低III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实现皮肤年轻化。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皮肤老化由细胞分泌的颗粒物增加而引起。细胞分泌的颗粒物会排到细胞外,而且细胞表面粗糙。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多西环素在低至2μg/ml的浓度作用时,细胞外的颗粒物质明显减少,细胞表面更光滑。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衰老性疾病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在人脑中陆续发现不溶性沉积物(包涵体),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沉积物是由于某些蛋白质异常聚集或淀粉样化形成的,是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由应激性颗粒而引起。应激性颗粒是用于储存、修复或者降解RNA的场所,如果mRNA不能正常翻译,这些mRNA会被储存在应激性颗粒中,进行修复,一旦无法修复,会被降解。应激性颗粒的增加,会导致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阿兹海默症等。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多西环素在低至2μg/ml的浓度作用时,可以明显减少细胞内的应激性颗粒。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由损伤性线粒体而引起。线粒体是细胞功能代谢中心,同时也是环境化学外源物毒害作用的优先靶标,线粒体损伤包括形态结构破坏、线粒体DNA突变等,线粒体与细胞衰老之间有明密切的关系。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正常细胞经过EB(溴化乙锭)处理后,会发生线粒体损伤而死亡,而在适合浓度的多西环素存在的情况下,经过EB处理的细胞依然可以生长。也就是说,适合浓度的多西环素可以保护细胞免受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衰老性疾病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衰老会导致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和敏感性严重下降,而且难以抵抗外界刺激压力,最终导致功能缺失或者凋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2型糖尿病为胰岛beta细胞凋亡引起。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多西环素在低至2μg/ml的浓度作用时,可以明显促进胰岛beta细胞的增殖。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2型糖尿病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多西环素在低至2μg/ml的浓度作用时,可以明显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2型糖尿病为胰岛素阻抗引起。胰岛素阻抗主要发生在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多西环素在低至2μg/ml的浓度作用时,可以明显促进肝脏细胞的生长及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衰老性疾病为由高血脂与高胆固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由高血脂与高胆固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脂肪代谢通路异常,大量脂肪与胆固醇存在于血液中,从而诱发相关疾病。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心血管疾病为脂肪代谢异常引起。在胆固醇水平不足的情况下,细胞内的脂肪代谢调节分子SREBP(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会被激活并与细胞DNA结合,促进脂肪合成;在胆固醇水平过高的情况下,SREBP受到抑制,阻碍脂肪合成。本发明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多西环素与SREBP可发生特异性结合,抑制SREBP激活,阻碍脂肪和胆固醇合成,减少细胞内的脂肪滴,从而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多西环素以等于或小于2μg/ml的剂量施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其中所述多西环素也包含化学修饰的各种四环素,包括:四环素、米诺霉素等。
本发明人发现,多西环素能有效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促进I型胶原蛋白表达,降低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分裂的颗粒物质,实现细胞的年轻化。多西环素还能减少细胞在EB诱导后的应激性颗粒,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另外一方面,多西环素可以保护细胞免受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实现细胞的活力增强,并实现年轻化。而且,多西环素能还促进胰岛beta细胞的生长,而且能有效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量和敏感性。最后,多西环素能与脂肪代谢调节分子SREBP特异性结合,抑制脂肪和胆固醇的合成。因此,多西环素为治疗和/或预防衰老性疾病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多西环素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外颗粒物的影响的显微镜观察图。
图2为显示多西环素对NIH3T3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的柱状图。
图3为显示多西环素对NIH3T3成纤维细胞III型胶原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的western blot图。
图4为显示多西环素对HeLa细胞和EB处理后的HeLa细胞的影响的显微镜观察图。
图5为显示多西环素对HeLa细胞和EB处理后的HeLa细胞数量的影响的柱状图。
图6为显示多西环素对线粒体缺陷型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的显微镜观察图。
图7为显示多西环素对线粒体缺陷型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的柱状图。
图8为显示多西环素促进线粒体缺陷型HeLa细胞内应激性颗粒减少的显微镜观察图。
图9为显示多西环素促进线粒体缺陷型HeLa细胞内应激性颗粒减少的免疫荧光染色图。
图10为显示INS-1胰岛beta细胞在不同浓度多西环素条件下培养24h的显微镜观察图。
图11为显示INS-1胰岛beta细胞在不同浓度多西环素条件下培养48h的显微镜观察图。
图12为显示INS-1胰岛beta细胞在不同浓度多西环素条件下培养72h的显微镜观察图。
图13为显示INS-1胰岛beta细胞在不同浓度多西环素条件下培养24h、48h和72h的流式细胞计数图。
图14为显示INS-1胰岛beta细胞在不同浓度多西环素条件下培养48h后胰岛素总量的柱状图。
图15为显示INS-1胰岛beta细胞在不同浓度多西环素条件下培养48h后高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的柱状图。
图16为显示多西环素对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敏感性影响的柱状图。
图17为显示肝脏细胞在多西环素条件下培养72h的显微镜观察图。
图18为显示罗丹明-多西环素复合物与SREBP特异性结合,并定位在细胞核周围与内质网的微镜观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多西环素减少NIH3T3成纤维细胞外颗粒物
在96孔板每孔接种1x104个NIH3T3细胞(成纤维细胞),分别用0、1μg/ml、2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浓度的多西环素处理。在倒置显微镜下分别对不同浓度DOC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拍照,结果如图1所示。在图1中,0XDOC、1XDOC、2XDOC、5XDOC、10XDOC、20XDOC分别表示多西环素处理细胞的浓度为0、1μg/ml、2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10X为10:10倍物镜;20X为20:20倍物镜。由图1可以看出,与未加多西环素的细胞相比,加入多西环素后,细胞培养液中的颗粒物质明显减少,成纤维细胞表面更为光滑。
实施例2:多西环素促进成NIH3T3纤维细胞生长
在96孔板每孔接种1x104的NIH3T3细胞,分别用0、1μg/ml、2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浓度的多西环素处理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三个时间点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对不同浓度DOC处理后的细胞进行计数,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与没有加入DOC的细胞相比,在24h时,各个浓度的DOC都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到了48h和72h后,2μg/ml的DOC依然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然而随着DOC浓度的增加,反而会逐渐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实施例3:多西环素减少NIH3T3成纤维细胞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
在6孔板每孔接种30x104的NIH3T3细胞,用0、2μg/ml浓度的多西环素分别处理24小时和72小时,然后用RAPI裂解法提取总蛋白,测定蛋白浓度后,每条泳道上样50μg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与没有加入DOC相比,2μg/ml的DOC可以明显减低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
实施例4:多西环素对HeLa细胞和EB处理后HeLa细胞的影响
将HeLa细胞和加入EB处理的HeLa细胞(加入EB后,细胞处于应激状态)分别用0、1μg/ml、2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浓度的多西环素处理4天,在倒置显微镜下分别对不同浓度DOC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拍照,结果如图4所示。同时,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计数,计数前经碘化丙啶(PI)染色,除去死亡细胞,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4和图5(A)可以看出,对于未经EB处理的HeLa细胞而言,与没有加入DOC的细胞相比,1μg/ml和2μg/ml的DOC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然而随着DOC浓度的增加,反而会逐渐抑制细胞的生长;由图4和图5(B),可以看出对于经EB处理的HeLa细胞而言,未加入DOC时,细胞生长状态明显下降,加入DOC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尤其是DOC的浓度为1μg/ml和2μg/ml时,促进作用非常明显,然而随着DOC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但依然存在促进作用。可以看出,合适浓度的多西环素可以保护细胞免受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并促进细胞的生长。
实施例5:多西环素对线粒体缺陷型细胞的影响
先用EB处理HeLa细胞12天,使得HeLa细胞的线粒体发生缺失。然后分别用0、1μg/ml、2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浓度的西环素处理4天。在倒置显微镜下分别对不同浓度DOC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拍照,结果如图6所示。同时,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计数,计数前经碘化丙啶(PI)染色,除去死亡细胞,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6和图7可以看出,对于经EB处理的线粒体已发生缺失的HeLa细胞,与没有加入DOC的细胞相比,随着DOC浓度的增加,细胞量也逐渐增加,也就是线粒体缺失的条件下,低浓度DOC不足以保护细胞,而高浓度DOC才可以保护细胞,表明DOC不但可以通过调节线粒体而促进细胞生长的,而且可能在线粒体缺失的条件下,高浓度DOC可以通过其他通路保护细胞,促进细胞生长。
实施例6:多西环素对线粒体缺陷型HeLa应激性颗粒的影响。
用0、1μg/ml浓度的多西环素分别处理EB处理后HeLa细胞4天、8天和12天,在这三个时间点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的应激性颗粒,同时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4%多聚甲醛固定20分钟,0.2%曲拉通处理20分钟,一抗G3BP1(应激小体)孵育2小时,二抗红色荧光孵育1小时,DAPI染色5分钟),置于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8和图9所示,D4、D8、D2分别代表第4天、第8天、第12天。由图8和图9可以看出,与没有加入DOC的细胞相比,加入1μg/ml DOC处理的细胞中的应激性颗粒(即图8中细胞内的黑色颗粒物,图9中的红色荧光)明显减少。
实施例7:多西环素对INS-1胰岛Beta细胞生长的影响
用胰酶消化并收集6孔板的INS-1细胞(胰岛瘤细胞),用新鲜的DMEM重悬后,将其以20%的密度均匀铺到96孔板,并分别加入0μg/ml,1μg/ml,2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浓度的DOC,每个浓度3个复孔;分别培养24h,48h,72h后,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拍摄不同DOC浓度条件下INS-1细胞10X、20X、40X的图片,每个浓度每个孔分别取3~5个视野,结果如图10~12所示。由图10~12可以看出,与没有加入DOC的细胞相比,当DOC浓度为1μg/ml和2μg/ml时,可以明显促进INS-1细胞的生长,然而,随着DOC浓度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明显逐渐减弱。
实施例8:细胞流式术检测多西环素对INS-1胰岛Beta细胞生长的影响
用胰酶消化并收集6孔板的INS-1细胞,用新鲜的DMEM重悬后,将其以20%的密度均匀铺到96孔板,并分别加入0μg/ml,1μg/ml,2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浓度的DOC,每个浓度至少5个复孔;分别培养24h、48h、72h后,用胰酶消化并收集各组96孔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INS-1细胞数,结果图13所示。由图13可以看出,与没有加入DOC的细胞相比,当DOC浓度为1μg/ml和2μg/ml时,可以明显促进INS-1细胞的生长,然而,随着DOC浓度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明显逐渐减弱,该结果与实施例7的结果一致。
实施例9:ELISA法检测多西环素对INS-1细胞胞内胰岛素的影响。
用胰酶消化并收集6孔板的INS-1细胞,用新鲜的DMEM重悬后,将其以30%的密度均匀铺到96孔板,并分别加入0μg/ml,1μg/ml,2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浓度的DOC浓度的DOC,每个浓度至少5个复孔;培养48h后,弃培养液,PBS洗2次,胰酶消化并收集各组细胞沉淀,1.5%盐酸乙醇孵育20分钟,-80℃/4℃反复冻融3次,离心取上清,用ELISA检测分泌的胰岛素的总量,结果如图14所示。由图14可以看出,与没有加入DOC的细胞相比,当DOC浓度为1μg/ml和2μg/ml时,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明显增加,然而,随着DOC浓度的增加,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逐渐降低。
实施例10:ELISA法检测多西环素对INS-1细胞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
用胰酶消化并收集6孔板的INS-1细胞,用新鲜的DMEM重悬后,将其以30%的密度均匀铺到96孔板,分别加入0μg/ml,1μg/ml,2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浓度的DOC,每个浓度至少5个复孔;培养48h后,弃培养液,KRB缓冲液洗1次,先用不含葡萄糖的KRB缓冲液孵育1h,再用含25mM葡萄糖的KRB缓冲液孵育8小时,收集上清,PBS洗涤2次,用RIPA裂解细胞,收集并离心,取上清进行BCA蛋白测定。结果如图15所示。由图15可以看出,在高浓度的葡萄糖刺激下,与没有加入DOC的细胞相比,当DOC浓度为1μg/ml和2μg/ml时,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增加,然而,随着DOC浓度的增加,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逐渐降低,当DOC浓度高至20μg/ml时,胰岛素的分泌被抑制。
实施例11:ELISA法检测多西环素对INS-1细胞的葡萄糖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的胰岛素分泌量
用胰酶消化并收集6孔板的INS-1细胞,用新鲜的DMEM重悬后,将其以30%的密度均匀铺到96孔板,分别加入0μg/ml和1μg/ml浓度的DOC,每个浓度至少5个复孔;培养48h后,弃培养液,KRB缓冲液洗1次,先用不含葡萄糖的KRB缓冲液孵育1h,再用含25mM葡萄糖的KRB缓冲液孵育后的15min、30min、1h、2h和4h 5个时间点,收集上清,PBS洗涤2次,用RIPA裂解细胞,收集并离心,取上清进行BCA蛋白测定,结果如图16所示。由图16可以看出,在高浓度的葡萄糖刺激下,与没有加入DOC的细胞相比,当DOC浓度为1μg/ml时,在各个时间点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均有增加,尤其在葡萄糖刺激后15分钟和30分钟时,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差显著。
实施例12:多西环素促进成LM3肝脏细胞生长
在96孔板每孔接种1x104个LM3肝脏细胞,分别用0和1μg/ml浓度的多西环素处理。在倒置显微镜下分别对不同浓度DOC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拍照,结果如图17所示。在图17中,0XDOC、1XDOC、分别表示多西环素处理细胞的浓度为0、1μg/ml。10X为10:10倍物镜。由图17可以看出,与未加多西环素的细胞相比,加入多西环素后,细胞培养液中的颗粒物质明显减少,LM3肝脏细胞表面更为光滑,细胞生长加快,说明多西环素有利于降低胰岛素阻抗,因为肝脏细胞的胰岛素阻抗是产生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施例13:罗丹明-多西环素与SREBP的结合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
SREBP与脂肪和胆固醇的合成相关,本发明人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REBP蛋白可能与多西环素特异性结合。为了验证此推断,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了罗丹明-多西环素复合物,使多西环素化被标记上红色荧光,然后通过免疫化学方法,对Ad293细胞用4%多聚甲醛固定,PBS洗三次,加入罗丹明-多西环素复合物,孵育30小时后用PBS洗三次,置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得到,细胞的核膜周围和内质网处发出红色荧光,表明罗丹明-多西环素复合物与定位在核膜周围和内质网的物质特异性结合,而SREBP在没有被激活的情况下,是定位在核膜周围和内质网处,因此,SREBP可与多西环素特异性结合。

Claims (15)

1.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多西环素以等于或小于2μg/ml的剂量施用;
其中所述衰老性疾病包括皮肤老化、神经退行性疾病、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衰老性疾病为皮肤老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皮肤老化由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而引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皮肤老化由I型胶原蛋白表达量下降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提高而引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皮肤老化由细胞分泌的颗粒物增加而引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衰老性疾病为神经退行性疾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由应激性颗粒引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由损伤性线粒体而引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衰老性疾病为2型糖尿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2型糖尿病由胰岛Beta细胞增殖障碍引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2型糖尿病由胰岛素释放不足引起。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2型糖尿病由胰岛素阻抗引起。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衰老性疾病为动脉粥样硬化和/或冠心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动脉粥样硬化和/或冠心病由脂肪代谢异常引起。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多西环素包含化学修饰的四环素和米诺霉素。
CN201610427906.0A 2016-06-16 2016-06-16 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Pending CN1059980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7906.0A CN105998037A (zh) 2016-06-16 2016-06-16 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PCT/CN2017/088195 WO2017215602A1 (zh) 2016-06-16 2017-06-14 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7906.0A CN105998037A (zh) 2016-06-16 2016-06-16 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8037A true CN105998037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88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7906.0A Pending CN105998037A (zh) 2016-06-16 2016-06-16 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98037A (zh)
WO (1) WO20172156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15602A1 (zh) * 2016-06-16 2017-12-21 汕头大学 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082A (zh) * 1999-07-16 2002-08-14 Lg生活健康株式会社 抑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矢车菊苷配质低聚体和以此为有效成分的药物
US20030082120A1 (en) * 2001-10-26 2003-05-01 Milstein Harold J. Method for reducing systemic effects of aging, effects of aging on the skin, and incidence of skin damage from sun exposure using antibiotics of the tetracycline family
CN101678108A (zh) * 2007-03-23 2010-03-24 分子研究中心公司 包含四环素类的抗炎组合物及其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8037A (zh) * 2016-06-16 2016-10-12 汕头大学 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082A (zh) * 1999-07-16 2002-08-14 Lg生活健康株式会社 抑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矢车菊苷配质低聚体和以此为有效成分的药物
US20030082120A1 (en) * 2001-10-26 2003-05-01 Milstein Harold J. Method for reducing systemic effects of aging, effects of aging on the skin, and incidence of skin damage from sun exposure using antibiotics of the tetracycline family
CN101678108A (zh) * 2007-03-23 2010-03-24 分子研究中心公司 包含四环素类的抗炎组合物及其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勇 主编: "《肽临床营养学》", 31 July 2013,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15602A1 (zh) * 2016-06-16 2017-12-21 汕头大学 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15602A1 (zh) 2017-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soumi et al. 1α, 25-Dihydroxyvitamin D 3 interacts with curcuminoids to stimulate amyloid-β clearance by macrophag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JP6316501B2 (ja) アッカーマンシア・ムシニフィラ菌に由来する細胞外小胞を有効成分として含有する代謝疾患の治療または予防用の組成物
Wang et al. Cardiac glycosides provide neuroprotection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discovery by a brain slice-based compound screening platform
Shao et al.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framework nucleic acids
AU2019203659A1 (en) Peptide with anti-obesity and anti-diabetes activity and use thereof
Cao et al. Effects of L-carnitine on high glucose-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retinal ganglion cells
Soudy et al. Short amylin receptor antagonist peptides improve memory deficits in Alzheimer’s disease mouse model
JP2020007345A (ja) クロモン誘導体の上皮間葉移行抑制活性を利用した線維症予防及び治療用医薬組成物としての新規用途
WO2023045460A1 (zh) 乳铁蛋白在预防治疗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
CN108309962A (zh) 一种化合物在抑制淀粉样蛋白聚积治疗老年痴呆方面的应用
KR20150022731A (ko) 바이구아나이드 유도체 화합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면역질환 또는 염증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제학적 조성물
CN109364269A (zh) 一种预测及治疗2型糖尿病的组合物、评价方法及其制剂
CN107847504A (zh) 淀粉状蛋白β的加兰他敏清除
Jia et al. The nanoformula of zoledronic acid and calcium carbonate targets osteoclasts and reverses osteoporosis
Zhang et al. Neuroprotective role of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in acute glaucoma via the nuclear factor‑κB signalling pathway
CN106714821A (zh) Jnk信号转导途径的细胞穿透肽抑制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新用途
CN102755341A (zh) 类叶升麻苷在制备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中的用途
CN105998037A (zh) 多西环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Zhang et al. Matrine alleviates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 in diabetic mice by inhibiting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through modulation of PK2/PKRs pathway
CN108403723A (zh) 一种干预ad用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15671147B (zh) 一种海木耳萃取物及其用途
KR101033253B1 (ko) 레이노신을 포함하는 월계수 단일성분으로 구성된 간경화및 간섬유화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조성물
WO2014012312A1 (zh) 一种抗炎症的脂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30554A (zh) Cart作为制备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保护剂药物的应用
Sattar Metformin and Bee Venom Enhanced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the Pancreas in Diabetic M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