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7004A - 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及睡眠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及睡眠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97004A CN105997004A CN201610447496.6A CN201610447496A CN105997004A CN 105997004 A CN105997004 A CN 105997004A CN 201610447496 A CN201610447496 A CN 201610447496A CN 105997004 A CN105997004 A CN 1059970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p
- user
- signal
- sleep period
- age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09—Sleep detection, i.e. determining whether a subject is asleep or no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12—Detecting sleep stages or cyc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15—Sleep qualit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8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mounted on external non-worn devices, e.g. non-medical devices
- A61B5/6891—Furnit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8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mounted on external non-worn devices, e.g. non-medical devices
- A61B5/6892—Ma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2—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visual display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55—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actile indication, e.g. vibration o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03/00—Evaluating a particular growth phase or type of persons or animals
- A61B2503/06—Children, e.g. for attention deficit diagn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及睡眠监测装置,所述睡眠提醒的方法包括:采集用户在床上时的振动信号;获取预设的年龄段,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若是,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一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本发明能够对第一年龄段的儿童的睡眠中的状态进行监测,在监测到睡眠中发生异常状况时能够及时提醒监护人员,并控制相关的智能家电启动,以便监护人员及时协助或照看,提高睡眠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睡眠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及睡眠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将人体睡眠阶段分为入睡、熟睡和起床三个阶段,不同年龄的人在不同的睡眠阶段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状况,这些异常状况影响人的睡眠质量。虽然现今的家居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使得人的睡眠环境越来越舒适,例如可以通过佩戴手环调节空调,使得睡眠环境的温度湿度等适宜,但不能对人的睡眠进行监测,避免各睡眠阶段的异常状况,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用户,例如儿童或者青少年,常会发生各种状况需要大人进行协助,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协助或照看,将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及睡眠监测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所述睡眠提醒的方法包括:
采集用户在床上时的振动信号;
获取预设的年龄段,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若是,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一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睡眠监测装置监测第一年龄段的用户在床上的振动信号,从而判断其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如果处于觉醒状态,则向监护人员的监护设备发送提醒信息,同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能够对第一年龄段的儿童的睡眠中的状态进行监测,在监测到睡眠中发生异常状况时能够及时提醒监护人员,并控制相关的智能家电启动,以便监护人员及时协助或照看,提高睡眠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
获取当前的系统时间,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且所述系统时间为第一时间段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清醒期或者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
若用户处于清醒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二提醒信息;
若用户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三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调节信号。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的用户睡前的状态进行监测,提醒监护人员以催促或协助其睡眠,并在用户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控制相关的智能家电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
进一步,还包括:
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且所述系统时间为第二时间段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睡眠期或者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
若用户处于睡眠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四提醒信息;
若用户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五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的用户早上起床前后的状态进行监测,提醒监护人员以催促或协助其起床,并在用户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控制相关的智能家电启动,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
进一步,还包括:
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在睡眠期中是否多梦或打鼾;
若是,则发送调节信号至床上的调节装置,以调节床或枕头的局部高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多梦和打鼾很可能是由于睡姿问题引起的,在用户在睡眠期多梦或打鼾时,睡眠监测装置可以发送调节信号至床上的调节装置,以调整枕头或床的局部高度,引导用户调整睡姿,进一步提高用户睡眠质量。
进一步,所述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振动信号中分离出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
根据所述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或者
根据所述体动特征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于第一年龄段的儿童而言,睡眠中是最不安稳的,因此,体动次数可以作为最重要的参数即可以判断其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或者体动次数结合心率及呼吸率进行综合判断,综合判断的结果更准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还如下:一种睡眠监测装置,所述睡眠监测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在床上时的振动信号;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年龄段,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第一提醒模块,用于若是,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一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
进一步,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的系统时间,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且所述系统时间为第一时间段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清醒期或者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
第二提醒模块,用于若用户处于清醒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二提醒信息;
第三提醒模块,用于若用户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三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调节信号。
进一步,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且所述系统时间为第二时间段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睡眠期或者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
第四提醒模块,用于若用户处于睡眠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四提醒信息;
第五提醒模块,用于若用户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五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
进一步,还包括: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在睡眠期中是否多梦或打鼾;
调节模块,用于若是,则发送调节信号至床上的调节装置,以调节床或枕头的局部高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振动信号中分离出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根据所述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或者根据所述体动特征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睡眠提醒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睡眠提醒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睡眠提醒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睡眠提醒的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睡眠提醒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睡眠提醒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睡眠提醒的方法包括:
步骤S1,采集用户在床上时的振动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睡眠监测装置实时或定时采集用户在床上时的振动信号,睡眠监测装置可以是设置于床上的多导睡眠仪、体动仪或者心冲击仪(Ballistocardiogram,BCG)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结合。只要用户坐在或者躺在床上,睡眠监测装置即可以采集到用户的振动信号。
优选地,睡眠监测装置为心冲击仪BCG。其中,心冲击仪BCG可以集成于床垫或枕头上,或者单独设置在床上的预定位置。
心冲击仪BCG主要记录用户的心脏活动引起的身体振动。心冲击仪BCG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其在工作时无需传感器直接贴附人体皮肤。如果心冲击仪BCG放置在床垫下方时,如果只有一个传感器,其置于用户上肢靠近胸腔的部位;如果有两个传感器,可以一个放置在用户上肢靠近胸腔的部位,另一个放置在用户下肢靠近腿部。实际上,人体除了由于心脏活动引起的身体振动外,还包括呼吸及体动引起身体振动,心冲击仪BCG均能够记录这些身体振动。
步骤S2,获取预设的年龄段,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睡眠监测装置上预先设置用户的年龄段,本实施例中的年龄段至少包括儿童年龄段及青少年年龄段,即主要对儿童及青少年的睡眠进行监督。本实施例中,第一年龄段为年龄较小的儿童年龄段,儿童年龄段例如为2-6岁。
本实施例中,睡眠至少可以分为2种状态:清醒期和睡眠期。睡眠期进一步可以分为快速眼动期和非快速眼动期,而非快速眼动期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浅睡期和深睡期等。而用户处于觉醒状态是指用户处于浅睡期与清醒期之间的一种状态。
睡眠监测装置采集的振动信号中包括心脏活动的心率振动信号、呼吸振动信号及体动振动信号。处于睡眠期的用户,体内的许多生理功能会发生明显变化,明显的包括心率减慢、呼吸次数减少及体动次数减少;而由睡眠期过度至觉醒状态时,相比于睡眠期,心率加快、呼吸次数增多及体动次数增多,处于清醒期时,心率及呼吸相对于觉醒状态时又进一步加快。因此,通过设置睡眠期与觉醒状态之间心率、呼吸及体动次数的各自的阈值,将采集的振动信号中的心率振动信号、呼吸振动信号及体动振动信号与各自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本实施例主要实现对处于第一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睡眠监测。儿童睡觉的时机可以是晚上或者白天,只要儿童处于睡眠中即可。无论是晚上或者白天,如果睡眠监测装置监测到儿童已经进入睡眠期时,继续采集其振动信号,以对其睡眠进行监测。
其中,可以根据心率振动信号、呼吸振动信号及体动振动信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号结合的方式进行判断,判断其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例如,儿童体动次数明显地增多,就可以判断其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或者体动振动信号结合心率振动信号或呼吸振动信号进行判断,或者三者综合进行判断,三者综合判断的结果更准确。
步骤S3,若是,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一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
在监测中,如果儿童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可以向监护人员的监护设备发送第一提醒信息,以提醒监护人员用户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具体地,无论是晚上或者白天,当儿童与监护人员共处一室或者分别在一室时都可以使用,睡眠监测装置识别出儿童觉醒,特别是在半夜,儿童醒来时经常会发生踢被、不舒服、哭闹、饥饿或尿床等异常情况,监护人员在接收到第一提醒信息时儿童处于觉醒状态,可以及时对儿童进行照看,甚至还可以在其哭闹之前进行安抚。
本实施例中,监护设备可以是照明装置、手环、智能手机或者音响设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以声、光或振动的方式进行提醒。例如监护设备是智能手机,收到第一提醒信息时智能手机可以以振动或者铃声的方式进行提醒;或者智能手机结合照明装置,在智能手机提醒的同时开灯,以方便监护人员去照看儿童,或者以手环振动的方式进行提醒,等等。
本实施例中,智能家电优选包括照明装置、媒体播放设备等。如果儿童处于觉醒状态,可以由睡眠监测装置向照明装置发送启动信号,即开灯,也可以将灯慢慢调亮,以方便监护人员过来照看,也可以同时由媒体播放设备播放安抚类的音乐或声音,以对觉醒状态的儿童进行安抚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睡眠监测装置监测第一年龄段的用户在床上的振动信号,从而判断其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如果处于觉醒状态,则向监护人员的监护设备发送提醒信息,同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能够对第一年龄段的儿童的睡眠中的状态进行监测,在监测到睡眠中发生异常状况时能够及时提醒监护人员,并控制相关的智能家电启动,以便监护人员及时协助或照看,提高睡眠质量。
在优选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上述图1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睡眠提醒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获取当前的系统时间,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且所述系统时间为第一时间段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清醒期或者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若处于清醒期,则进入步骤S11,若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则进入步骤S12;
步骤S11,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二提醒信息;
步骤S12,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三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调节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年龄段为儿童年龄段,第二年龄段为年龄稍大的青少年年龄段,青少年年龄段例如为7-15岁,当然,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划分年龄段。
本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段为准备睡觉的时间段,例如为晚上9点至10点,也可对应为上述的清醒期。在第一时间段,如果用户已经在床上,无论是第一年龄段的儿童,还是第二年龄段的青少年,睡眠监测装置即已开始采集其振动信号,根据振动信号判断用户是睡了还是没有睡。
其中,通过设置清醒期的心率、呼吸及体动次数的各自的阈值,设置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的心率、呼吸及体动次数的各自的阈值,将采集的振动信号中的心率振动信号、呼吸振动信号及体动振动信号与各自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用户是处于清醒期或者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
对于儿童而言,有可能会假装睡着,如果到了睡觉点还没睡觉,即还处于清醒期,睡眠监测装置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二提醒信息,以告知监护人员进行协助;对于青少年而言,有可能会因为看书或者玩游戏熬夜,即还处于清醒期,睡眠监测装置同样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二提醒信息,以告知监护人员催促其睡觉。
其中,第二提醒信息与上述的第一提醒信息的提醒方式类似,以声、光或振动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方式进行提醒。
本实施例中,如果用户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此时只需要发送第三提醒信息告知监护人员即可,而不需要监护人员进行协助或催促。第三提醒信息与上述的第一、第二提醒信息的提醒方式类似。第二提醒信息及第三提醒信息优选地定时发送给监护设备。
同时,睡眠监测装置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调节信号,智能家电优选包括照明装置、媒体播放设备、空调、风扇、窗帘系统等,还可以包括其他例如熏香的设备、湿度器等等。即将灯光直接关闭或者逐渐调暗再关闭,将电视或者音乐播放装置关闭,将空调或风扇调至适宜,将窗帘放下,等等,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的用户睡前的状态进行监测,提醒监护人员以催促或协助其睡眠,并在用户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控制相关的智能家电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
在优选的第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1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睡眠提醒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且所述系统时间为第二时间段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睡眠期或者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若处于睡眠期,则进入步骤S21,若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则进入步骤S22;
步骤S21,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四提醒信息;
步骤S22,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五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二时间段为早上起床的时间段,例如为早上6点半至7点半。在第二时间段,如果用户还在床上,睡眠监测装置仍采集其振动信号,根据振动信号判断用户是仍然在睡还是已经醒来。
其中,通过设置睡眠期的心率、呼吸及体动次数的各自的阈值,设置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的心率、呼吸及体动次数的各自的阈值,将采集的振动信号中的心率振动信号、呼吸振动信号及体动振动信号与各自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用户是处于睡眠期或者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
对于儿童或者青少年而言,如果该起床了还在睡,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四提醒信息,以告知监护人员进行协助,催促其起床。如果已经醒来,即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睡眠监测装置发送第五提醒信息告知监护人员,如果是儿童,早上醒来有可能会哭闹,此时需要监护人员进行协助或照看。同时,睡眠监测装置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智能家电优选包括照明装置、媒体播放设备、窗帘系统等。即将打开灯或者逐渐调亮灯,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逐渐打开窗帘,等等,营造良好的唤醒环境。
其中,第四提醒信息及第五提醒信息的提醒方式与上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提醒信息的提醒方式类似,第四提醒信息及第五提醒信息优选地定时发送给监护设备。
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的用户早上起床前后的状态进行监测,提醒监护人员以催促或协助其起床,并在用户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控制相关的智能家电启动,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
在优选的第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1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睡眠提醒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在睡眠期中是否多梦或打鼾,若是则进入步骤S31,否则进入步骤S32;
步骤S31,发送调节信号至床上的调节装置,以调节床或枕头的局部高度;
步骤S32,不做处理。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在睡眠期出现多梦或打鼾时,振动信号中的心率振动信号、呼吸振动信号及体动振动信号会明显地发送变化。当用户多梦时,通过心率振动信号及呼吸振动信号表明用户处于快速眼动期的时间较频繁或较长,而且该期间体动振动信号也出现特殊的模式,比如突发性的剧烈体动等。当用户打鼾时,心率振动信号及呼吸振动信号基本会呈现平稳的状态,但是体动振动信号会明显地发送变化,同时睡眠监测装置中也可以配备声音传感器采集声音,通过振动信号结合所采集的声音进行综合判断用户是否打鼾。
由于多梦和打鼾很可能是由于睡姿问题引起的,在用户在睡眠期多梦或打鼾时,睡眠监测装置可以发送调节信号至床上的调节装置,以调整枕头或床的局部高度,引导用户调整睡姿,进一步提高用户睡眠质量。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图1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振动信号中分离出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
根据所述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或者
根据所述体动特征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本实施例中,从振动信号中分离出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生理特征信号又包括心率振动信号及呼吸振动信号,也可以提取其中的一种信号或者多种信号。心率振动信号包括心率,呼吸振动信号包括呼吸率,体动特征信号包括体动次数。根据心率、呼吸率及体动次数可以分别绘制三者的曲线图,从而更方便对睡眠中的状态进行监测。
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年龄段的儿童而言,睡眠中是最不安稳的,经常翻身或者踢被等,因此,体动次数可以作为最重要的参数即可以判断其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或者体动次数结合心率及呼吸率进行综合判断,综合判断的结果更准确。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睡眠监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在床上时的振动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睡眠监测装置的采集模块实时或定时采集用户在床上时的振动信号,睡眠监测装置可以是设置于床上的多导睡眠仪、体动仪或者心冲击仪(Ballistocardiogram,BCG)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结合。只要用户坐在或者躺在床上,睡眠监测装置即可以采集到用户的振动信号。
优选地,睡眠监测装置为心冲击仪BCG。其中,心冲击仪BCG可以集成于床垫或枕头上,或者单独设置在床上的预定位置。
心冲击仪BCG主要记录用户的心脏活动引起的身体振动。心冲击仪BCG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其在工作时无需传感器直接贴附人体皮肤。如果心冲击仪BCG放置在床垫下方时,如果只有一个传感器,其置于用户上肢靠近胸腔的部位;如果有两个传感器,可以一个放置在用户上肢靠近胸腔的部位,另一个放置在用户下肢靠近腿部。实际上,人体除了由于心脏活动引起的身体振动外,还包括呼吸及体动引起身体振动,心冲击仪BCG均能够记录这些身体振动。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年龄段,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睡眠监测装置上预先设置用户的年龄段,本实施例中的年龄段至少包括儿童年龄段及青少年年龄段,即主要对儿童及青少年的睡眠进行监督。本实施例中,第一年龄段为年龄较小的儿童年龄段,儿童年龄段例如为2-6岁。
本实施例中,睡眠至少可以分为2种状态:清醒期和睡眠期。睡眠期进一步可以分为快速眼动期和非快速眼动期,而非快速眼动期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浅睡期和深睡期等。而用户处于觉醒状态是指用户处于浅睡期与清醒期之间的一种状态。
睡眠监测装置采集的振动信号中包括心脏活动的心率振动信号、呼吸振动信号及体动振动信号。处于睡眠期的用户,体内的许多生理功能会发生明显变化,明显的包括心率减慢、呼吸次数减少及体动次数减少;而由睡眠期过度至觉醒状态时,相比于睡眠期,心率加快、呼吸次数增多及体动次数增多,处于清醒期时,心率及呼吸相对于觉醒状态时又进一步加快。因此,通过设置睡眠期与觉醒状态之间心率、呼吸及体动次数的各自的阈值,将采集的振动信号中的心率振动信号、呼吸振动信号及体动振动信号与各自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本实施例主要实现对处于第一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睡眠监测。儿童睡觉的时机可以是晚上或者白天,只要儿童处于睡眠中即可。无论是晚上或者白天,如果睡眠监测装置监测到儿童已经进入睡眠期时,继续采集其振动信号,以对其睡眠进行监测。
其中,可以根据心率振动信号、呼吸振动信号及体动振动信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号结合的方式进行判断,判断其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例如,儿童体动次数明显地增多,就可以判断其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或者体动振动信号结合心率振动信号或呼吸振动信号进行判断,或者三者综合进行判断,三者综合判断的结果更准确。
第一提醒模块,用于若是,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一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
在监测中,如果儿童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可以向监护人员的监护设备发送第一提醒信息,以提醒监护人员用户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具体地,无论是晚上或者白天,当儿童与监护人员共处一室或者分别在一室时都可以使用,睡眠监测装置识别出儿童觉醒,特别是在半夜,儿童醒来时经常会发生踢被、不舒服、哭闹、饥饿或尿床等异常情况,监护人员在接收到第一提醒信息时儿童处于觉醒状态,可以及时对儿童进行照看,甚至还可以在其哭闹之前进行安抚。
本实施例中,监护设备可以是照明装置、手环、智能手机或者音响设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以声、光或振动的方式进行提醒。例如监护设备是智能手机,收到第一提醒信息时智能手机可以以振动或者铃声的方式进行提醒;或者智能手机结合照明装置,在智能手机提醒的同时开灯,以方便监护人员去照看儿童,或者以手环振动的方式进行提醒,等等。
本实施例中,智能家电优选包括照明装置、媒体播放设备等。如果儿童处于觉醒状态,可以由睡眠监测装置向照明装置发送启动信号,即开灯,也可以将灯慢慢调亮,以方便监护人员过来照看,也可以同时由媒体播放设备播放安抚类的音乐或声音,以对觉醒状态的儿童进行安抚等。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图5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睡眠监测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的系统时间,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且所述系统时间为第一时间段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清醒期或者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
第二提醒模块,用于若用户处于清醒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二提醒信息;
第三提醒模块,用于若用户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三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调节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年龄段为儿童年龄段,第二年龄段为年龄稍大的青少年年龄段,青少年年龄段例如为7-15岁,当然,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划分年龄段。
本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段为准备睡觉的时间段,例如为晚上9点至10点,也可对应为上述的清醒期。在第一时间段,如果用户已经在床上,无论是第一年龄段的儿童,还是第二年龄段的青少年,睡眠监测装置即已开始采集其振动信号,根据振动信号判断用户是睡了还是没有睡。
其中,通过设置清醒期的心率、呼吸及体动次数的各自的阈值,设置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的心率、呼吸及体动次数的各自的阈值,将采集的振动信号中的心率振动信号、呼吸振动信号及体动振动信号与各自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用户是处于清醒期或者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
对于儿童而言,有可能会假装睡着,如果到了睡觉点还没睡觉,即还处于清醒期,睡眠监测装置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二提醒信息,以告知监护人员进行协助;对于青少年而言,有可能会因为看书或者玩游戏熬夜,即还处于清醒期,睡眠监测装置同样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二提醒信息,以告知监护人员催促其睡觉。
其中,第二提醒信息与上述的第一提醒信息的提醒方式类似,以声、光或振动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方式进行提醒。
本实施例中,如果用户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此时只需要发送第三提醒信息告知监护人员即可,而不需要监护人员进行协助或催促。第三提醒信息与上述的第一、第二提醒信息的提醒方式类似。第二提醒信息及第三提醒信息优选地定时发送给监护设备。
同时,睡眠监测装置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调节信号,智能家电优选包括照明装置、媒体播放设备、空调、风扇、窗帘系统等,还可以包括其他例如熏香的设备、湿度器等等。即将灯光直接关闭或者逐渐调暗再关闭,将电视或者音乐播放装置关闭,将空调或风扇调至适宜,将窗帘放下,等等,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的用户睡前的状态进行监测,提醒监护人员以催促或协助其睡眠,并在用户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控制相关的智能家电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图5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睡眠监测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且所述系统时间为第二时间段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睡眠期或者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
第四提醒模块,用于若用户处于睡眠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四提醒信息;
第五提醒模块,用于若用户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五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二时间段为早上起床的时间段,例如为早上6点半至7点半。在第二时间段,如果用户还在床上,睡眠监测装置仍采集其振动信号,根据振动信号判断用户是仍然在睡还是已经醒来。
其中,通过设置睡眠期的心率、呼吸及体动次数的各自的阈值,设置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的心率、呼吸及体动次数的各自的阈值,将采集的振动信号中的心率振动信号、呼吸振动信号及体动振动信号与各自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用户是处于睡眠期或者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
对于儿童或者青少年而言,如果该起床了还在睡,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四提醒信息,以告知监护人员进行协助,催促其起床。如果已经醒来,即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睡眠监测装置发送第五提醒信息告知监护人员,如果是儿童,早上醒来有可能会哭闹,此时需要监护人员进行协助或照看。同时,睡眠监测装置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智能家电优选包括照明装置、媒体播放设备、窗帘系统等。即将打开灯或者逐渐调亮灯,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逐渐打开窗帘,等等,营造良好的唤醒环境。
其中,第四提醒信息及第五提醒信息的提醒方式与上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提醒信息的提醒方式类似,第四提醒信息及第五提醒信息优选地定时发送给监护设备。
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的用户早上起床前后的状态进行监测,提醒监护人员以催促或协助其起床,并在用户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控制相关的智能家电启动,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图5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睡眠监测装置还包括: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在睡眠期中是否多梦或打鼾;
调节模块,用于若是,则发送调节信号至床上的调节装置,以调节床或枕头的局部高度。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在睡眠期出现多梦或打鼾时,振动信号中的心率振动信号、呼吸振动信号及体动振动信号会明显地发送变化。当用户多梦时,通过心率振动信号及呼吸振动信号表明用户处于快速眼动期的时间较频繁或较长,而且该期间体动振动信号也出现特殊的模式,比如突发性的剧烈体动等。当用户打鼾时,心率振动信号及呼吸振动信号基本会呈现平稳的状态,但是体动振动信号会明显地发送变化,同时睡眠监测装置中也可以配备声音传感器采集声音,通过振动信号结合所采集的声音进行综合判断用户是否打鼾。
由于多梦和打鼾很可能是由于睡姿问题引起的,在用户在睡眠期多梦或打鼾时,睡眠监测装置可以发送调节信号至床上的调节装置,以调整枕头或床的局部高度,引导用户调整睡姿,进一步提高用户睡眠质量。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图5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振动信号中分离出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根据所述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或者根据所述体动特征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本实施例中,从振动信号中分离出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生理特征信号又包括心率振动信号及呼吸振动信号,也可以提取其中的一种信号或者多种信号。心率振动信号包括心率,呼吸振动信号包括呼吸率,体动特征信号包括体动次数。根据心率、呼吸率及体动次数可以分别绘制三者的曲线图,从而更方便对睡眠中的状态进行监测。
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年龄段的儿童而言,睡眠中是最不安稳的,经常翻身或者踢被等,因此,体动次数可以作为最重要的参数即可以判断其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或者体动次数结合心率及呼吸率进行综合判断,综合判断的结果更准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提醒的方法包括:
采集用户在床上时的振动信号;
获取预设的年龄段,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若是,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一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当前的系统时间,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且所述系统时间为第一时间段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清醒期或者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
若用户处于清醒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二提醒信息;
若用户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三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调节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且所述系统时间为第二时间段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睡眠期或者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
若用户处于睡眠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四提醒信息;
若用户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五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在睡眠期中是否多梦或打鼾;
若是,则发送调节信号至床上的调节装置,以调节床或枕头的局部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振动信号中分离出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
根据所述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或者
根据所述体动特征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6.一种睡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监测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在床上时的振动信号;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年龄段,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第一提醒模块,用于若是,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一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睡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的系统时间,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且所述系统时间为第一时间段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清醒期或者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
第二提醒模块,用于若用户处于清醒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二提醒信息;
第三提醒模块,用于若用户由清醒期进入睡眠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三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调节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睡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年龄段为第一年龄段或第二年龄段,且所述系统时间为第二时间段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处于睡眠期或者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
第四提醒模块,用于若用户处于睡眠期,则向所述监护设备发送第四提醒信息;
第五提醒模块,用于若用户由睡眠期进入清醒期,则向监护设备发送第五提醒信息,并向至少一种智能家电发送启动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一种睡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判断所述用户在睡眠期中是否多梦或打鼾;
调节模块,用于若是,则发送调节信号至床上的调节装置,以调节床或枕头的局部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睡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振动信号中分离出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根据所述生理特征信号及体动特征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或者根据所述体动特征信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由睡眠期进入觉醒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47496.6A CN105997004B (zh) | 2016-06-17 | 2016-06-17 | 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及睡眠监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47496.6A CN105997004B (zh) | 2016-06-17 | 2016-06-17 | 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及睡眠监测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97004A true CN105997004A (zh) | 2016-10-12 |
CN105997004B CN105997004B (zh) | 2019-03-22 |
Family
ID=57085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47496.6A Active CN105997004B (zh) | 2016-06-17 | 2016-06-17 | 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及睡眠监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97004B (zh)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40367A (zh) * | 2016-11-01 | 2017-03-2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睡眠管理方法和智能手环 |
CN107347097A (zh) * | 2017-07-13 | 2017-11-14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监测方法及设备 |
WO2018145278A1 (zh) * | 2017-02-08 | 2018-08-16 | 格兰比圣(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监测的方法及系统 |
CN108415322A (zh) * | 2018-02-26 | 2018-08-17 | 西北工业大学 | 多功能熬夜监测与提醒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CN108652592A (zh) * | 2018-05-31 | 2018-10-16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08742526A (zh) * | 2018-05-14 | 2018-11-06 |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入睡检测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入睡检测方法 |
CN109008969A (zh) * | 2018-07-16 | 2018-12-18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睡眠夜起监控方法 |
CN109350826A (zh) * | 2018-12-17 | 2019-02-19 | 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助眠及防呼吸暂停装置 |
CN109497945A (zh) * | 2018-10-23 | 2019-03-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674459A (zh) * | 2018-12-24 | 2019-04-26 | 深圳和而泰数据资源与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833029A (zh) * | 2017-11-27 | 2019-06-04 | 深圳创达云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分期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
CN110215214A (zh) * | 2019-05-29 | 2019-09-10 | 深圳和而泰家居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对床的监测方法、监测装置及监测设备 |
CN110811554A (zh) * | 2019-11-08 | 2020-02-21 | 安徽泰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监测器及其控制系统 |
CN111387936A (zh) * | 2019-01-02 | 2020-07-10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睡眠阶段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1938584A (zh) * | 2020-07-21 | 2020-11-17 |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监测方法与设备 |
CN111939423A (zh) * | 2020-06-29 | 2020-11-17 | 杨铭轲 | 基于自体心跳节奏的入睡引导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CN114093150A (zh) * | 2022-01-21 | 2022-02-25 | 深圳维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侦测病人尿床的远程提醒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CN114998229A (zh) * | 2022-05-23 | 2022-09-02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多参数融合的非接触式睡眠监测方法 |
CN117205018A (zh) * | 2023-10-30 | 2023-12-12 | 江苏永发医用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体征监测的居家护理床及其监控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8654A (zh) * | 2004-12-17 | 2006-06-21 | 北京保迈科技有限公司 | 生理参数检测枕垫 |
CN1849994A (zh) * | 2006-06-01 | 2006-10-25 | 中山大学 | 一种家庭睡眠健康监控系统 |
CN102626538A (zh) * | 2012-03-30 | 2012-08-08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睡眠检测的集成式闭环脑深部刺激器 |
CN104110786A (zh) * | 2013-12-30 | 2014-10-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智能空调及其睡眠控制装置和方法 |
CN105352133A (zh) * | 2015-11-30 | 2016-02-2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系统及空调 |
-
2016
- 2016-06-17 CN CN201610447496.6A patent/CN1059970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8654A (zh) * | 2004-12-17 | 2006-06-21 | 北京保迈科技有限公司 | 生理参数检测枕垫 |
CN1849994A (zh) * | 2006-06-01 | 2006-10-25 | 中山大学 | 一种家庭睡眠健康监控系统 |
CN102626538A (zh) * | 2012-03-30 | 2012-08-08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睡眠检测的集成式闭环脑深部刺激器 |
CN104110786A (zh) * | 2013-12-30 | 2014-10-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智能空调及其睡眠控制装置和方法 |
CN105352133A (zh) * | 2015-11-30 | 2016-02-2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系统及空调 |
Cited B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40367A (zh) * | 2016-11-01 | 2017-03-2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睡眠管理方法和智能手环 |
CN106540367B (zh) * | 2016-11-01 | 2020-06-0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睡眠管理方法和智能手环 |
WO2018145278A1 (zh) * | 2017-02-08 | 2018-08-16 | 格兰比圣(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监测的方法及系统 |
CN107347097A (zh) * | 2017-07-13 | 2017-11-14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监测方法及设备 |
WO2019010781A1 (zh) * | 2017-07-13 | 2019-01-17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监测方法及设备 |
CN109833029A (zh) * | 2017-11-27 | 2019-06-04 | 深圳创达云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分期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
CN108415322A (zh) * | 2018-02-26 | 2018-08-17 | 西北工业大学 | 多功能熬夜监测与提醒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CN108742526A (zh) * | 2018-05-14 | 2018-11-06 |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入睡检测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入睡检测方法 |
CN108652592A (zh) * | 2018-05-31 | 2018-10-16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09008969A (zh) * | 2018-07-16 | 2018-12-18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睡眠夜起监控方法 |
CN109497945B (zh) * | 2018-10-23 | 2021-03-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497945A (zh) * | 2018-10-23 | 2019-03-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350826A (zh) * | 2018-12-17 | 2019-02-19 | 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助眠及防呼吸暂停装置 |
CN109674459A (zh) * | 2018-12-24 | 2019-04-26 | 深圳和而泰数据资源与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387936A (zh) * | 2019-01-02 | 2020-07-10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睡眠阶段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0215214A (zh) * | 2019-05-29 | 2019-09-10 | 深圳和而泰家居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对床的监测方法、监测装置及监测设备 |
CN110811554A (zh) * | 2019-11-08 | 2020-02-21 | 安徽泰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监测器及其控制系统 |
CN111939423A (zh) * | 2020-06-29 | 2020-11-17 | 杨铭轲 | 基于自体心跳节奏的入睡引导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CN111938584A (zh) * | 2020-07-21 | 2020-11-17 |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监测方法与设备 |
CN111938584B (zh) * | 2020-07-21 | 2023-03-10 |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监测方法与设备 |
CN114093150A (zh) * | 2022-01-21 | 2022-02-25 | 深圳维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侦测病人尿床的远程提醒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CN114093150B (zh) * | 2022-01-21 | 2022-04-29 | 深圳维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侦测病人尿床的远程提醒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CN114998229A (zh) * | 2022-05-23 | 2022-09-02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多参数融合的非接触式睡眠监测方法 |
CN114998229B (zh) * | 2022-05-23 | 2024-04-12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多参数融合的非接触式睡眠监测方法 |
CN117205018A (zh) * | 2023-10-30 | 2023-12-12 | 江苏永发医用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体征监测的居家护理床及其监控方法 |
CN117205018B (zh) * | 2023-10-30 | 2024-03-01 | 江苏永发医用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体征监测的居家护理床及其监控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97004B (zh) | 2019-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97004A (zh) | 一种睡眠提醒的方法及睡眠监测装置 | |
US20240074741A1 (en) | Activation of home appliance in response to homeowner sleep state | |
CN109814398A (zh) | 一种智能床具睡眠调节方法、系统及智能床具 | |
CA2919978C (en) | Infant calming/sleep-aid, sids preven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 |
US9060880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leep posture correction | |
CN108769224A (zh) | 伺寝机器人物联网系统 | |
JP2024512835A (ja) | ユーザの睡眠段階を促進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11248904B (zh) | 一种婴幼儿看护装置及其方法 | |
US20100087701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ation of Sleep and Post-Sleep Performance | |
CN110553358A (zh) |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
JP3600586B2 (ja) | 空気調節システム | |
CA3108994A1 (en) | Sleep in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ducting a change in a sleep state | |
JP2007289660A (ja) | 睡眠判定装置 | |
CN111214211A (zh) | 睡眠监测方法、装置和智能床 | |
Worthman | Developmental cultural ecology of sleep | |
CN109757923B (zh) | 一种具有婴儿状态监测系统的床垫 | |
CN106108910A (zh) |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
CN109924961A (zh) | 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5147242A (zh) | 一种睡眠环境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 |
CN115701935A (zh) | 用于分析睡眠相关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 |
WO2018186739A1 (en) | Sleep in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ducting a change in a sleep state | |
US20220296127A1 (en) | Smart infant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 |
JP2005013754A (ja) | 安眠装置 | |
CN116350907B (zh) | 婴幼儿睡眠引导辅助方法及装置 | |
AU201520316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leep posture correc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