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7204B - 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7204B
CN105987204B CN201510058315.6A CN201510058315A CN105987204B CN 105987204 B CN105987204 B CN 105987204B CN 201510058315 A CN201510058315 A CN 201510058315A CN 105987204 B CN105987204 B CN 105987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t
bistable electromagnetic
seperated
electromagnetic valve
communication path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83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7204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583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72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7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7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7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7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系统,双稳态电磁阀包括第一阀芯组件和第二阀芯组件,双稳态电磁阀还包括依次设置的具有第一出液通路的第一阀座、第一套管组件、串联阀座、第二套管组件和具有第二出液通路的第二阀座,串联阀座具有彼此独立的进液通路和连通通路,进液通路与第一套管组件的第一腔体常通,连通通路与第二套管组件的第二腔体常通,第一阀芯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以关闭第一出液通路、并打开连通通路使连通通路与第一腔体连通,或是打开第一出液通路、并关闭连通通路使连通通路与第一腔体断开;第二阀芯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腔体内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液通路。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具有结构简单、漏点少的特点。

Description

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双稳态电磁阀(串联结构)采用2只二位三通电磁阀串联组合,通过其中1只电磁阀的出口接管与另1只电磁阀进口接管相连接实现2只电磁阀的串联,即出口接管3’与进口接管4’相连接。通过电磁阀线圈正负脉冲控制阀芯状态,来实现出口接管6’、出口接管5’及出口接管2’与进口接管1’的通断转换:状态关系1时,进口接管1’与出口接管2’相通;状态关系2’时,进口接管1’与出口接管5’相通;状态关系3时,进口接管1’与出口接管6’相通。现有技术中双稳态电磁阀存在以下问题:
1.产品零部件过多。现有技术中的双稳态电磁阀包括安装板1个、螺钉4个、进出口接管6根、壳体(上盖、中衬板和下壳体)2套、套管4只、2只单孔阀座、2只斜孔阀座、线圈2个、磁钢4只、隔离块2只、弹簧2只及阀芯2只,共计37个部件,因而存在结构复杂、装配复杂,容易出现漏点等问题;
2.产品的焊点过多。现有技术中的双稳态电磁阀至少包括11个焊接点,分别是6个接管与阀座高频焊焊接点,4个氩弧焊焊接点及2只阀体对接高频焊点1个,容易引发外漏事故,存在使用安全隐患,并难以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稳态电磁阀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漏点多、产品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稳态电磁阀,包括第一阀芯组件和第二阀芯组件,双稳态电磁阀还包括依次设置的具有第一出液通路的第一阀座、第一套管组件、串联阀座、第二套管组件和具有第二出液通路的第二阀座,串联阀座具有彼此独立的进液通路和连通通路,进液通路与第一套管组件的第一腔体常通,连通通路与第二套管组件的第二腔体常通,第一阀芯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以关闭第一出液通路、并打开连通通路使连通通路与第一腔体连通,或是打开第一出液通路、并关闭连通通路使连通通路与第一腔体断开;第二阀芯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腔体内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液通路。
进一步地,串联阀座还具有与进液通路和连通通路彼此独立的第三出液通路,第二阀芯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腔体内以关闭第三出液通路并打开第二出液通路,或是打开第三出液通路并关闭第二出液通路。
进一步地,当第一阀芯组件位于靠近第一阀座一侧且第二阀芯组件位于靠近串联阀座一侧时,进液通路、连通通路、第二出液通路导通;当第一阀芯组件位于靠近第一阀座一侧且第二阀芯组件位于靠近第二阀座一侧时,进液通路、连通通路、第三出液通路导通;当第一阀芯组件位于靠近串联阀座一侧时,进液通路与第一出液通路导通。
进一步地,串联阀座包括相互拼接成型的第一分体阀座和第二分体阀座,连通通路依次贯通第一分体阀座和第二分体阀座。
进一步地,第一分体阀座与第二分体阀座的交接面处具有过渡空腔,第一分体阀座具有与过渡空腔连通的第一连通段,第二分体阀座具有与过渡空腔连通的第二连通段,连通通路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连通段、过渡空腔和第二连通段。
进一步地,第一连通段与第二连通段同轴或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分体阀座与第二分体阀座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分体阀座的朝向第二分体阀座一侧的端面具有凹部,第二分体阀座的朝向第一分体阀座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凹部配合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嵌设在凹部内并围成过渡空腔。
进一步地,第一分体阀座的朝向第二分体阀座一侧的端面具有第一凹形结构,第二分体阀座的朝向第一分体阀座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凹形结构配合的第二凹形结构,第一凹形结构与第二凹形结构对接并围成过渡空腔。
进一步地,串联阀座为一体式阀座,连通通路为设置于串联阀座上的贯通孔。
进一步地,第一套管组件和/或第二套管组件与串联阀座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套管组件和第二套管组件为一体式套管组件,串联阀座固定在一体式套管组件内,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分别焊接在一体式套管组件的两端。
进一步地,第一阀芯组件与第二阀芯组件同轴设置,串联阀座设置于第一阀芯组件与第二阀芯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双稳态电磁阀还包括:线圈,线圈为两个,两个线圈分别设置在第一套管组件和第二套管组件的外侧;磁体件,磁体件为两个,两个磁体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套管组件和第二套管组件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上述的双稳态电磁阀。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双稳态电磁阀包括依次设置的具有第一出液通路的第一阀座、第一套管组件、串联阀座、第二套管组件和具有第二出液通路的第二阀座,串联阀座具有彼此独立的进液通路和连通通路,进液通路与第一套管组件的第一腔体常通,连通通路与第二套管组件的第二腔体常通,第一阀芯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以关闭第一出液通路、并打开连通通路使连通通路与第一腔体连通,或是打开第一出液通路、并关闭连通通路使连通通路与第一腔体断开;第二阀芯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腔体内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液通路。由于设置有串联阀座,因而在特定工况下,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可通过串联阀座的连通通路导通,从而有效减少了连接管的数量,从而减少易泄漏点,同时降低了各部件的装配复杂度,降低了双稳态电磁阀的结构复杂度、减少了占用空间,使双稳态电磁阀具有小型化的特点。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双稳态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的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阀芯组件;11、第一阀芯;12、第一磁钢;20、第二阀芯组件;21、第二阀芯;22、第二磁钢;30、第一阀座;31、第一出液通路;40、第一套管组件;41、第一腔体;50、串联阀座;51、进液通路;52、连通通路;52a、第一连通段;52b、第二连通段;53、第三出液通路;54、第一分体阀座;54a、凹部;55、第二分体阀座;55a、凸起结构;56、过渡空腔;60、第二套管组件;61、第二腔体;70、第二阀座;71、第二出液通路;81、第一接口管;82、第二接口管;83、第三接口管;84、第四接口管;90、线圈;91、外壳;92、中衬板;93、隔离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稳态电磁阀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漏点多、产品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稳态电磁阀。
如图2至图4所示,双稳态电磁阀包括第一阀芯组件10、第二阀芯组件20和依次设置的具有第一出液通路31的第一阀座30、第一套管组件40、串联阀座50、第二套管组件60和具有第二出液通路71的第二阀座70,串联阀座50具有彼此独立的进液通路51和连通通路52,进液通路51与第一套管组件40的第一腔体41常通,连通通路52与第二套管组件60的第二腔体61常通,第一阀芯组件1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腔体41内以关闭第一出液通路31、并打开连通通路52使连通通路52与第一腔体41连通,或是打开第一出液通路31、并关闭连通通路52使连通通路52与第一腔体41断开;第二阀芯组件2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腔体61内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液通路71。
由于设置有串联阀座50,因而在特定工况下,第一腔体41与第二腔体61可通过串联阀座50的连通通路52导通,从而有效减少了连接管的数量,从而减少易泄漏点,同时降低了各部件的装配复杂度,降低了双稳态电磁阀的结构复杂度、减少了占用空间,使双稳态电磁阀具有小型化的特点。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本发明中的第一阀芯组件10与第二阀芯组件20同轴设置,串联阀座50设置于第一阀芯组件10与第二阀芯组件20之间。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第一阀座30和第二阀座70均为单孔阀座。
如图2所示,第一阀座30仅具有第一出液通路31故称为单孔阀座。而第二阀座70仅具有第二出液通路71故称为单孔阀座。
在图2和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串联阀座50还具有与进液通路51和连通通路52彼此独立的第三出液通路53,第二阀芯组件2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腔体61内以关闭第三出液通路53并打开第二出液通路71,或是打开第三出液通路53并关闭第二出液通路71。通过控制第二阀芯组件20在第二腔体61内的位置,以改变第二阀芯组件20与连通通路52、第二出液通路71和/或第三出液通路53的位置关系,从而控制双稳态电磁阀的工作状态。
具体而言,当第一阀芯组件10位于靠近第一阀座30一侧且第二阀芯组件20位于靠近串联阀座50一侧时,进液通路51、连通通路52、第二出液通路71导通;当第一阀芯组件10位于靠近第一阀座30一侧且第二阀芯组件20位于靠近第二阀座70一侧时,进液通路51、连通通路52、第三出液通路53导通;当第一阀芯组件10位于靠近串联阀座50一侧时,进液通路51与第一出液通路31导通。当第一阀芯组件10和第二阀芯组件20处于不同的位置组合时,第一出液通路31、第二出液通路71或第三出液通路53被选择性地投入使用,保证了三者的使用可靠性,有效避免三者之间相互干扰。
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还包括线圈90和磁体件,线圈90为两个,两个线圈90分别设置在第一套管组件40和第二套管组件60的外侧;磁体件为两个,两个磁体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套管组件40和第二套管组件60的内侧。优选地,两个线圈90与第一阀芯组件10和第二阀芯组件20一一对应设置。
如图4所示,第一阀芯组件10包括第一阀芯11,双稳态电磁阀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41内的两个第一磁钢12,第一阀芯11位于两个第一磁钢12之间,且两个第一磁钢12统一磁极朝向第一阀芯11,第一阀芯11在图2和图3中的左右两个工位时均可在第一磁钢12的磁场作用下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通过脉冲信号输入线圈90产生的磁场驱动第一阀芯11改变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液体(例如制冷剂)的流通方向。
在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阀芯组件20包括第二阀芯21,双稳态电磁阀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体61内的两个第二磁钢22,第二阀芯21位于两个第二磁钢22之间,且两个第二磁钢22统一磁极朝向第二阀芯21,第二阀芯21在第二腔体61内的左右两个工位时均可在第二磁钢22的磁场作用下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通过脉冲信号输入线圈90产生的磁场驱动第二阀芯21改变工作状态,从而控制液体(例如制冷剂)的流通方向。
如图2和图3所示,双稳态电磁阀还包括第一接口管81、第二接口管82、第三接口管83和第四接口管84,其中,第一出液通路31与第一接口管81对应连接,第二出液通路71与第二接口管82对应连接,第三出液通路53与第三接口管83对应连接,进液通路51与第四接口管84对应连接。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仅需使用四根接口管,并通过串联阀座50保证液体的连通,从而在优化了双稳态电磁阀的结构的前提下,还避免了液体外泄的问题,提高了双稳态电磁阀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保证第一接口管81、第二接口管82、第三接口管83和第四接口管84与第一阀座30、第二阀座70、串联阀座50的连接密封性,优选地,第一接口管81、第二接口管82、第三接口管83和第四接口管84与对应的第一阀座30、第二阀座70或串联阀座50焊接连接。
表1示出了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双稳态电磁阀的工作模式,通过变换两个线圈90的通入的脉冲信号,改变双稳态电磁阀的输出状态:
表1.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双稳态电磁阀的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双稳态电磁阀,根据线圈90的正装或反装、第一磁钢12和第二磁钢22的正装和反装,都会影响第一阀芯11或第二阀芯21的具体工作位置,当线圈正装、磁钢正装或线圈反装、磁钢反装时,其可以实现上表1中的工作模式;当线圈正装、磁钢反装或线圈反装、磁钢正装时,其可以实现下表2中的工作模式:
表2.本发明的双稳态电磁阀当线圈正装、磁钢反装或线圈反装、磁钢正装时的工作模式
如图3至图4所示,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还包括外壳91、中衬板92和多个隔离块93,隔离块93设置在第一腔体41和第二腔体61内,且部分隔离块93夹持在第一阀芯组件10与第一套管组件40、另一部分隔离块93夹持在第二阀芯组件20与第二套管组件60之间。当第一阀座30与第一套管组件40装配完成,且第二阀座70与第二套管组件60装配完成后形成阀体,而后装上线圈90,最后将中衬板92和外壳91安装在带有线圈90的阀体的外部以形成组成完整的双稳态电磁阀。
为了避免液体泄漏,第一套管组件40和/或第二套管组件60与串联阀座50焊接连接。由于第一腔体41和第二腔体61内的液体容易在第一套管组件40和/或第二套管组件60与串联阀座50的连接处外泄,因而需要保证第一套管组件40和第二套管组件60与串联阀座50连接密封性,避免泄漏事故的发生,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双稳态电磁阀的使用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地,第一套管组件40和第二套管组件60为一体式套管组件,串联阀座50固定在一体式套管组件内,第一阀座30和第二阀座70分别焊接在一体式套管组件的两端。
同样地,第一套管组件40与第一阀座30焊接、和/或第二套管组件60与第二阀座70焊接。
为了降低双稳态电磁阀的装配复杂度,串联阀座50可一体成型。
串联阀座50为一体式阀座时,连通通路52可以为设置于串联阀座50上的贯通孔。
但是为了降低串联阀座50的制造难度、加工成本,本发明中的串联阀座50包括相互拼接成型的第一分体阀座54和第二分体阀座55,连通通路52依次贯通第一分体阀座54和第二分体阀座55。由于串联阀座50由第一分体阀座54和第二分体阀座55拼接而成,因而在加工连通通路52时,可使连通通路52分成两段独立加工,从而降低了对连通通路52的加工难度要求,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分体阀座54与第二分体阀座55的交接面处具有过渡空腔56,第一分体阀座54具有与过渡空腔56连通的第一连通段52a,第二分体阀座55具有与过渡空腔56连通的第二连通段52b,连通通路52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连通段52a、过渡空腔56和第二连通段52b。由于设置有过渡空腔56,因而第一连通段52a和第二连通段52b无需同轴对接,只要保证二者均与过渡空腔56连通,即可使液体顺利经过连通通路52导流,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加工复杂度。同时也增加了第一连通段52a和第二连通段52b的加工方案,降低了对二者的加工制造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液体流经过渡空腔56时泄漏,需要保证除了过渡空腔56外,第一分体阀座54与第二分体阀座55的交接面一定要密闭配合,避免液体外漏,保证串联阀座50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第一分体阀座54与第二分体阀座55焊接连接。
优选地,第一连通段52a与第二连通段52b同轴或交错设置。在图2和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由于连通通路52与第一腔体41和第二腔体61的连通位置并不相同,因而将第一连通段52a与第二连通段52b交错布置,可以有效简化二者的加工复杂度、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当然,第一连通段52a与第二连通段52b还可以同轴布置,此时,串联阀座50也可以考虑直接一体成型而无需采用分体布置的方案。
在图2和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分体阀座54的朝向第二分体阀座55一侧的端面具有凹部54a,第二分体阀座55的朝向第一分体阀座54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凹部54a配合的凸起结构55a,凸起结构55a嵌设在凹部54a内并围成过渡空腔56。由于第一分体阀座54的凹部54a与第二分体阀座55的凸起结构55a配合,因而在保证凹部54a与凸起结构55a之间围成过渡空腔56的前提下,还使第一分体阀座54与第二分体阀座55容易对位,凹部54a与凸起结构55a同时具有提高对位可靠性的功能,从而在凹部54a与凸起结构55a的配合下,能够保证第一分体阀座54与第二分体阀座55快速对接,有利于工作人员将第一分体阀座54与第二分体阀座55焊接在一起,能够有效避免二者错位、移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双稳态电磁阀的加工可靠性。
在一个未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分体阀座54的朝向第二分体阀座55一侧的端面具有第一凹形结构,第二分体阀座55的朝向第一分体阀座54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凹形结构配合的第二凹形结构,第一凹形结构与第二凹形结构对接并围成过渡空腔56。该方案能够保证过渡空腔56的成型可靠性,但不易保证第一分体阀座54与第二分体阀座55的对位精度,此时,还可以通过在第一分体阀座54与第二分体阀座55相连接的端面处设置相互咬合的齿状结构以达到快速对位的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上述的双稳态电磁阀。由于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具有结构简单、装配复杂度低、运行可靠性好、液体不易泄漏等优点,因而有效保证了制冷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用于冷媒通断控制或流路切换,特别适用于安装在冰箱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具有产品小型化、焊接点少、不易泄漏、使用安全性好的特点;
2.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具有结构简单、零部件少、装配难度低的特点;
3.本发明中的双稳态电磁阀具有便于生产管理的优点。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双稳态电磁阀,包括第一阀芯组件(10)和第二阀芯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稳态电磁阀还包括依次设置的具有第一出液通路(31)的第一阀座(30)、第一套管组件(40)、串联阀座(50)、第二套管组件(60)和具有第二出液通路(71)的第二阀座(70),所述串联阀座(50)具有彼此独立的进液通路(51)和连通通路(52),所述进液通路(51)与所述第一套管组件(40)的第一腔体(41)常通,所述连通通路(52)与所述第二套管组件(60)的第二腔体(61)常通,
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41)内以关闭所述第一出液通路(31)、并打开所述连通通路(52)使所述连通通路(52)与所述第一腔体(41)连通,或是打开所述第一出液通路(31)、并关闭所述连通通路(52)使所述连通通路(52)与所述第一腔体(41)断开;
所述第二阀芯组件(2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61)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液通路(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阀座(50)还具有与所述进液通路(51)和所述连通通路(52)彼此独立的第三出液通路(53),所述第二阀芯组件(2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61)内以关闭所述第三出液通路(53)并打开所述第二出液通路(71),或是打开所述第三出液通路(53)并关闭所述第二出液通路(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0)位于靠近所述第一阀座(30)一侧且所述第二阀芯组件(20)位于靠近所述串联阀座(50)一侧时,所述进液通路(51)、所述连通通路(52)、所述第二出液通路(71)导通;
当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0)位于靠近所述第一阀座(30)一侧且所述第二阀芯组件(20)位于靠近所述第二阀座(70)一侧时,所述进液通路(51)、所述连通通路(52)、所述第三出液通路(53)导通;
当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0)位于靠近所述串联阀座(50)一侧时,所述进液通路(51)与所述第一出液通路(31)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阀座(50)包括相互拼接成型的第一分体阀座(54)和第二分体阀座(55),所述连通通路(52)依次贯通所述第一分体阀座(54)和所述第二分体阀座(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阀座(54)与所述第二分体阀座(55)的交接面处具有过渡空腔(56),所述第一分体阀座(54)具有与所述过渡空腔(56)连通的第一连通段(52a),所述第二分体阀座(55)具有与所述过渡空腔(56)连通的第二连通段(52b),所述连通通路(52)包括顺次连通的所述第一连通段(52a)、所述过渡空腔(56)和所述第二连通段(52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段(52a)与所述第二连通段(52b)同轴或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阀座(54)与所述第二分体阀座(55)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阀座(54)的朝向所述第二分体阀座(55)一侧的端面具有凹部(54a),所述第二分体阀座(55)的朝向所述第一分体阀座(54)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部(54a)配合的凸起结构(55a),所述凸起结构(55a)嵌设在所述凹部(54a)内并围成所述过渡空腔(5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阀座(54)的朝向所述第二分体阀座(55)一侧的端面具有第一凹形结构,所述第二分体阀座(55)的朝向所述第一分体阀座(54)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形结构配合的第二凹形结构,所述第一凹形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形结构对接并围成所述过渡空腔(5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阀座(50)为一体式阀座,所述连通通路(52)为设置于所述串联阀座(50)上的贯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组件(40)和/或所述第二套管组件(60)与所述串联阀座(50)焊接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组件(40)和所述第二套管组件(60)为一体式套管组件,所述串联阀座(50)固定在所述一体式套管组件内,所述第一阀座(30)和所述第二阀座(70)分别焊接在所述一体式套管组件的两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0)与所述第二阀芯组件(20)同轴设置,所述串联阀座(50)设置于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0)与所述第二阀芯组件(20)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稳态电磁阀还包括:
线圈(90),所述线圈(90)为两个,两个所述线圈(9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组件(40)和所述第二套管组件(60)的外侧;
磁体件,所述磁体件为两个,两个所述磁体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组件(40)和所述第二套管组件(60)的内侧。
15.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稳态电磁阀。
CN201510058315.6A 2015-02-04 2015-02-04 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系统 Active CN105987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8315.6A CN105987204B (zh) 2015-02-04 2015-02-04 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8315.6A CN105987204B (zh) 2015-02-04 2015-02-04 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7204A CN105987204A (zh) 2016-10-05
CN105987204B true CN105987204B (zh) 2019-06-07

Family

ID=57037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8315.6A Active CN105987204B (zh) 2015-02-04 2015-02-04 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720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2236Y (zh) * 2002-12-20 2004-02-04 王群辉 四位五通脉冲电磁阀
CN102207211A (zh) * 2010-03-29 2011-10-05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切换阀及多循环制冷系统
CN203146910U (zh) * 2013-03-21 2013-08-21 瑞安市金邦喷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器信号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2508C (zh) * 2006-10-09 2008-11-12 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高压排气阀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2236Y (zh) * 2002-12-20 2004-02-04 王群辉 四位五通脉冲电磁阀
CN102207211A (zh) * 2010-03-29 2011-10-05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切换阀及多循环制冷系统
CN203146910U (zh) * 2013-03-21 2013-08-21 瑞安市金邦喷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器信号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7204A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2382B (zh) 双向电磁阀
CN101589219A (zh) 流量控制装置
CN101709796B (zh) 用于一次换向系统的二位三通电爆阀
CN101893098B (zh) 先导式双向流通电磁阀
CN202469153U (zh) 分步直动式电磁阀
CN204176038U (zh) 一种阀组
CN105987204B (zh) 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系统
CN209309392U (zh) 一种切换阀组件
CN105987205B (zh) 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系统
CN103438262A (zh) 一种切换阀
CN106195399A (zh) 先导式电磁阀
WO2020077949A1 (zh) 阀塞、高压泵结构及阀塞密封方法
CN106958549B (zh) 齐头气动集成系统及其气动模组
CN203098901U (zh) 阀针组件以及包括该阀针组件的电子膨胀阀
CN102454651B (zh) 采用新型安装孔的液压阀用电磁铁和螺纹插装阀
CN109538561A (zh) 一种先导比例控制式开关阀
CN109611389B (zh) 单向阀耐久性试验的液压回路
CN201031961Y (zh) 电磁可逆阀
CN108518369B (zh) 一种插装阀大流量动态输出控制方法及插装阀
CN106194881A (zh) 方向控制阀组及液压系统
CN101311590A (zh) 流路控制电磁阀
CN2498412Y (zh) 直通电磁阀
CN219345649U (zh) 导阀及切换阀
CN2924208Y (zh) 二位三通电磁阀
CN205260906U (zh) 一种先导压力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03

Address after: 219 No. 312500 Zhejiang city of Shaoxing province Xinchang County Meizhu town WOSI Avenu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three flower intelligent contro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Xinchang, Zhejiang province Qixing street under the village of Liquan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Sanhua Co., 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