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3683A - 蓄热炉底管 - Google Patents

蓄热炉底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3683A
CN105983683A CN201510046150.0A CN201510046150A CN105983683A CN 105983683 A CN105983683 A CN 105983683A CN 201510046150 A CN201510046150 A CN 201510046150A CN 105983683 A CN105983683 A CN 105983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pe
door
connects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61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边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461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36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3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368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蓄热炉底管涉及铸铝炉,包括:门阀(1)、门(2)、压力臂(3)、膛腔(4)、蓄热体(5)、斜管(6)、转运罐(7),门阀(1)连通转运罐(7)管道输送铝液入炉,膛腔(4)连通蓄热体(5)回收排气热能,管(6)设置于炉膛腔(4)的底部,管(6)内电热元件(38)碳成型双螺旋形状,双螺旋电热元件(38)连通有电导体(40),电导体(40)连通供电源,连通供电源的双螺旋(38)侵入在液相非金属无机材料的液面(39)以下节电,铝液面温度低,可惰性气体保护浇铸,无氧化不扒渣,金属收得率100%。

Description

蓄热炉底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熔铸铝炉,尤其是铸铝保温炉。
背景技术
轮毂铸造保温炉,泄压排气的温度一般相当炉温700-800℃,目前一般是用压缩空气加压升液铸模,用后排放掉。空气排放丢弃好像没有“成本”,其实不然,泄压气体携带热量是电热能,丢弃热气等于丢弃电能,无疑是浪费成本。
当然,目前保温炉最浪费成本的还不仅仅是丢弃点热气,而最大的浪费是电热元件烘烤辐射铝液面,热效率低,铝液面温度高,铝液氧化严重,无意义的损耗浪费电能也消耗铝液,其铝液损失价值不小于加热电耗成本;还产生大量氧化渣附加很多扒渣的辛苦劳。特别是炉的保温不佳时需电热元件大功率加热,造成热原件附近铝液面温度过高,氧化渣很多,即多耗费电能又降低金属收得率,损失之大可谓铸铝成本杀手。
技术角度分析,热液面温度超过850℃氧化明显加快,850℃是氧化速率陡升拐点,若铝液温度低于750℃时候,加热源温度在850℃左右,仅100℃的温差加热如计算传热量,数值显然有限,甚至传热量小于散热量。所以,要提高低温铝液的温度,只有提高热源的辐射温度来加大传热量,热源的辐射温度高了氧化量自然等比例增多,只有无可奈何的辛辛苦苦扒渣,多耗电又多损耗铝液,多几温度就几多成本!
还有不能乐观的是保温不佳似乎是整体浇注炉膛的通病,原因是由于炉膛耐火材料内外层的温度梯度差,产生内层与外层的热胀尺度不一致,内层的温度高膨胀尺度大,外层的温度低膨胀尺度小,内层较大膨胀量撑破裂整体炉膛,铝液穿越裂纹渗透侵入保温层材料孔隙,使炉的保温材料失去保温性能。目前的炉,保温并非是保温材料和保温结构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借助电热元件的加热来维持温度。显然浪费电能。
为了避免炉膛材料开裂,新炉上线采用极为缓慢的升温曲线(10多天),烘烤时间很长,浪费大量加热电能,其实升温再慢材料热阻也依然存在,内外层的温度梯度差不会因慢升温消失,整体浇注成型的炉膛腔开裂理论上难避免,事实上烘烤10天的整体浇注炉膛还有水滴出,可见炉内炉外温差之大。
为了省电、省力、提高金属收得率、低成本生产,需要有一种能不氧化铝液、不损失排气热能、快速升温炉膛腔不开裂的轮毂铸造用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蓄热炉底管。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热炉底管,具有本体,包括:
门阀、门、压力臂、膛腔、蓄热体、管、转运罐。
所述的,门阀的滑道插或拔接头板,接头板有球头窝活动镶嵌门管的球头连接门管,门管的一段连通在转运罐内,门阀的滑道两端分别设有油缸,两油缸相向推接头板与一盲板,推接头板移至滑道中心,接头板的管孔与门阀的孔贯通门阀开启,油缸推盲板,盲板推接头板移动管孔偏离门阀孔到与真空口连通,门阀截止,盲板再推接头板,接头板与滑道分离,真空口截止;
所述门由轴铰链接小臂,小臂由臂轴铰链接大臂,大臂由安装座轴铰链接安装座,安装座固定于炉口板,小臂和大臂设有把手,手动小臂和大臂设有的把手,大臂以座轴为轴水平转动,小臂以臂轴为轴水平转动,门以门轴为轴水平转动,门的凸出部水平移入门口洞,压力臂压紧门密封;
压力臂空心内安装油缸,销轴安装压力臂在臂架上,臂架固定在炉口板上,压力臂的一端轴连接有上螺栓,上螺栓和手轮的上方螺孔旋合,手轮下方的螺孔和下螺栓旋合,上螺栓和下螺栓的旋转方向相同螺距不同,下螺栓的螺栓头顶在炉口板上支撑压力臂的一段压紧门密封;
膛腔上部设置多个气道,气道水平设置连接有垂直导气管,气道一段连通膛腔,另一段贯穿炉壳附带的夹层与炉壳附带的保温真空层,气道炉壳以外的那一段由螺丝封堵;膛腔的两对称大弧线立墙与小弧线立墙相切成型水滴状,水滴状膛腔与炉壳外形几何相似大小不同,水滴状膛腔的立墙由三层以上的砌体砌筑,内衬层为陶瓷砌体层,其它为保温砌体层,保温砌体表面贴附有铝箔,砌体层与砌体层之间成型出粉体层,粉体层中充填微细粉体,微细粉体≤320目矿物,比重≥2.7g/cm,≤320目粉粒中含≤800目的细粉,≤800目的细粉含2-3%的纳米或接近纳米超级微细粉;
蓄热体由蓄热片缠卷成型,上面与下面成型出放射状气道槽,气流在气道槽分散蓄热片之间的缝隙流过,其上部连接多个导气管,下部连通炉壳夹层的下部,夹层上部连通环道,环道设有总管输入流出气流;
管设置于炉本体水滴状膛腔的立墙底部,管盲端伸入膛腔的铝液中,开口端延伸至配电箱内,管水平镶嵌套快的中心孔之中,套快由相互对称的四部分组成,套快设置有两道用于密封的隔舱,用于密封的隔舱内填充粉体,填充粉体的隔舱连通砌体层与砌体层之间成型出粉体层,管穿越隔舱内的粉体阻止铝液延续管的表面渗透,管内设置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连接电导体,导体延伸出管开口端,延伸出管开口端的电导体连通供电源;
转运罐连通所述的炉,转运罐的壳体设置有真空夹层与密封锥,罐盖连有 密封,密封与密封锥密合,门管的一段贯穿罐盖插入转运罐内的铝液中,门管在罐盖以上的位置上设有电磁泵,罐盖还设置有气压管连通至转运罐内,气流压力输送铝液经由门管输送到炉膛腔内,或气流压力输送铝液至电磁泵位置,电磁泵输送铝液到炉膛腔内。
所述炉门阀座设置在门上,门阀座成型出有滑道,阀座滑道两侧连接有弹簧盒,两个弹簧盒由螺栓安装在阀座上,两U形弹簧板分别由螺钉固定于弹簧盒上,U形弹簧板成型出有键凸起,键凸起对应弹簧盒上的位置设有碟簧凹,碟簧窝内放置有碟簧,碟簧与簧板的弹力合力于键凸起一处弹压接头板的滑板与盲板,接头板和盲板受力与滑道密合,滑道设有真空口,真空口联通炉壳保温真空层,真空层内贴附铝箔并连通真空泵。
所述炉壳半弧板两侧边分别连接弧侧板,半弧板上边连接盖板法兰,半弧板的下边连接半封头,半封头连接有底板和底板两边的弧板的一端,弧板的另一端连接球面板,球面板连接弧形板还连接锥面板,锥面板的一条边连接坡面板,坡面板下边连接弧形板,坡面板上方的边连接前板的下方边,前板上方的边连接炉口板的下方边,炉口板设置有门口,炉口板的上边连接有一平板,平板设置有一圆弧的边,圆弧的边连接一矮弧板,矮弧板连接盖板的法兰,炉口板两侧边连接两弧侧板,弧侧板上方连接盖板法兰,弧侧板下方的边连接锥面板、球面板、弧板;锥面板、球面板、弧板还可是牛角双曲面的一部分。
所述管倾斜设置,管本体内的电热元件C成型双螺旋形状,双螺旋形状的电热元件连通有电导体,电导体连通供电源,连通供电源的双螺旋电热元件侵入在液相非金属无机材料的液面以下,管侵入在铝液面以下。,
所述管中心轴线弧形弯曲,弯曲管设有套管,套管内径大于弯曲管外径2mm,套管轴线弧形弯曲,套管轴线弧形弯半径与弯曲管相同;弯曲管内设置有C成型的双螺旋电热元件,双螺旋电热元件的轴线半径与弯曲管相同;C成型的弯曲双螺旋电热元件连通有电导体,电导体轴线弯曲,弯曲的电导体延伸至配电箱内连通供电源;设置有供电源的配电箱连通有差压管,差压管向配电箱内输入压力大于炉膛腔压力的氩气,压差值范围在175-975mm水柱之间,氩气压由配电箱导通到套管与弯曲管之间的2mm间隙内,2mm间隙内的氩气压排挤铝液面处在于套管的底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炉门有保温凸出部分,凸出部的下面水平,门口洞的下面也是水平设置,加上大臂和小臂与安装座铰链接,以两维的运动解开了三维的难题,虽说是小的改进,但门的凸出部分水平运动终于嵌入倾斜门洞口内,突破保温炉发明几十年以来一直未解决的问题。门凸嵌入门洞保温好降低电耗。且门口 洞的下面水平设置优点是:铝水的液面可以提高,能增加炉的容积。
水滴弧线形状的炉膛腔应力均匀,热变形也均匀。水滴弧线形状的炉壳提供了水滴弧线形状炉膛腔的成型基准模板,也提供了充裕的炉底空间,充裕的炉底空间内能够设置足够大体积的蓄热体,回收足够多的热。
炉膛三层以上的砌体砌筑,砌体与砌体之间成型出细粉层的空间填充微细粉,小粒度细粉微粒够阻止铝液渗透,小粒度微粒的表面众多,热辐射的穿越需重复多次反射折射增加辐射热阻。保温砌体表面贴附铝箔,金属铝有良好的热辐射反射性能,微粒与砌体贴附在保温砌体的铝箔合成多层次的热辐射阻隔层。即能阻止铝液渗透又能提高热阻,微粒与铝箔及保温砌体的组合提升了保温效果。重要的是管温度高膨胀与炉底不同步,其密封是极难极难的技术难题,这小微细粉的流动补偿性能解决了密封大难题。内层与外层间的热膨胀不一致性,也在小微细粉的流动补偿性面前迎刃而解。所以炉膛腔材料能够快速升温不开裂。
充裕的炉底空间内能够设置足够大体积的蓄热体,足够大体积的蓄热体能够回收足够多的排气热能,不浪费电热。
管容留液相非金属无机材料侵入碳双螺旋五氧化,液相非金属无机材电阻大于碳许多,在碳双螺旋的两项间有少许漏电,漏电产生的电阻热与碳电阻热没有不同,而漏电的好处是减少碳双螺旋顶端的电流,使得易损坏的碳双螺旋顶端变的不易损坏。管内的碳双螺旋能适应不用氩保护的生产使用。
管侵入铝液加热,炉膛腔上部温度低,液面温度低于铝液下层温度,液面难氧化成渣,管潜入加热可谓好钢用在刀刃上。门阀全密封输送铝液,可实现氩压充模的氩循环利用,液面无氧化不用扒渣,金属收得率100%,电能热转化率高。
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是炉壳风冷低温体积膨胀小,正好弥补钢壳热膨胀大于耐火材料的热涨差,能预应力紧紧包裹热膨胀率小于钢壳的炉膛砌筑体,有阻止炉膛开裂的好处。
综合有益效果:1.门凸嵌入门洞保温好降低电耗。2.水滴弧型炉膛腔能够快速升温不开裂。3.蓄热体能够回收排气热能,不浪费电热。4.氩保护、管侵入铝液底加热无氧化不扒渣,金属收得率100%,作业率高。省力节电低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蓄热炉底管实施例的平视剖面透视图;
附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附图3是图1中的A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4是图3中的E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5是图6中门的压力臂俯视与平视图;
附图6是图10的D局部门的机构动态演示俯视图;
附图7是图1中的B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8是图1中的C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9是图1、图8中蓄热体的局部透视图;
附图10是图1视图方向的平视投影图;
附图11是图10的左视投影图。
附图12是图1中的C-C剖面视图;
附图13是图1、图12中套快(9)的两视图;
附图14是图12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15是图12中的第二个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在附图中。1门阀 2门 3压力臂 4膛腔 5蓄热体 6管 7转运罐 8小臂 9套快 10弧侧板 11锥面板 12球面板 13弧板 14配电箱 15半封头 16坡面板 17气道 18导气管 19真空夹层 20矮弧板 21环道 22夹层 23弧形板 24臂轴 25座轴 26安装座 27大臂 28门轴29炉口板 30平板 31上引线32大弧线33气道槽34蓄热片35前板36小弧线 37铝液面 38元件 39液相面 40导体 41中心孔 42隔舱 43炉底 44粉体 45总管 46滑道 47半弧板 48盲板 49真空口 50油缸51门管 52销轴 53臂架 54上螺栓 55手轮 56下螺栓 57接头板 58罐盖 59电磁泵 60密封 61密封锥 62气压管 63凸起 64弹簧盒 65阀座 66簧板 67螺钉 68螺栓 69碟簧 70差压管 71真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1-2所示的是本发明的总体构造。
附图3-5所示的是门阀结构。
门阀1的滑道46插或拔接头板57,接头板57有球头窝活动镶嵌门管51的球头连接门管51,门管51的一段连通在转运罐7内,门阀1的滑道46两端分别设有油缸50,两油缸50相向推接头板57与一盲板48,推接头板57移至滑道46中心,接头板57的管孔与门阀1的孔贯通门阀1开启,油缸50推盲板48,盲板48推接头板57移动管孔偏离门阀1孔到与真空口49连通,门阀1截止,盲板48再推接头板57,接头板57与滑道46分离,真空口49截止;
附图6所示的是演示门启闭结构的动态构造。
所述门2由轴28铰链接小臂8,小臂8由臂轴24铰链接大臂27,大臂27由安装座轴25铰链接安装座26,安装座26固定于炉口板29,小臂8和大臂27设有把手,手动小臂8和大臂27设有的把手,大臂27以座轴25为轴水平转动,小臂8以臂轴24为轴水平转动,门2以门轴28为轴水平转动,门2的凸出部水平移入门2口洞,压力臂3压紧门2密封;
附图5所示的是门的压力臂结构。
压力臂3空心内安装油缸50,销轴52安装压力臂3在臂架53上,臂架53固定在炉口板29上,压力臂3的一端轴连接有上螺栓54,上螺栓54和手轮55的上方螺孔旋合,手轮55下方的螺孔和下螺栓56旋合,上螺栓54和下螺栓56的旋转方向相同螺距不同,下螺栓56的螺栓头顶在炉口板29上支撑压力臂3的一段压紧门2密封;
附图7所示的是膛腔结构。
膛腔4上部设置多个气道17,气道17水平设置连接有垂直导气管18,气道17一段连通膛腔4,另一段贯穿炉壳附带的夹层22与炉壳附带的保温真空层71,气道17炉壳以外的那一段由螺丝封堵;膛腔4的两对称大弧线32立墙与小弧线36立墙相切成型水滴状,水滴状膛腔4与炉壳外形几何相似大小不同,水滴状膛腔4的立墙由三层以上的砌体砌筑,内衬层为陶瓷砌体层,其它为保温砌体层,保温砌体表面贴附有铝箔,砌体层与砌体层之间成型出粉体44层,粉体44层中充填微细粉体44,微细粉体44≤320目矿物,比重≥2.7g/cm,≤320目粉粒中含≤800目的细粉,≤800目的细粉含2-3%的纳米或接近纳米超级微细粉;
附图8-9所示的是蓄热体结构。
蓄热体5由蓄热片34缠卷成型,上面与下面成型出放射状气道槽33,气流在气道槽33分散蓄热片34之间的缝隙流过,其上部连接多个导气管18,下部连通炉壳夹层22的下部,夹层22上部连通环道21,环道21设有总管45输入流出气流;
附图12-13所示的是管结构。
管6设置于炉本体水滴状膛腔4的立墙底部,管6盲端伸入膛腔的铝液中,开口端延伸至配电箱14内,管6水平镶嵌套快9的中心孔41之中,套快9由相互对称的四部分组成,套快9设置有两道用于密封的隔舱42,用于密封的隔舱42内填充粉体44,填充粉体44的隔舱42连通砌体层与砌体层之间成型出粉体44层,管6穿越隔舱42内的粉体44阻止铝液延续管6的表面渗透,管6内设置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连接电导体40,导体40延伸出管6开口端,延伸出管6开口端的电导体40连通供电源;
附图1所示的是转运罐结构。
转运罐7连通所述的炉,转运罐7的壳体设置有真空夹层19与密封锥61,罐盖58连有密封60,密封60与密封锥61密合,门管51的一段贯穿罐盖58插入转运罐7内的铝液中,门管51在罐盖58以上的位置上设有电磁泵59,罐盖58还设置有气压管62连通至转运罐7内,气流压力输送铝液经由门管51输送到炉膛腔4内,或气流压力输送铝液至电磁泵59位置,电磁泵59输送铝液到炉膛腔4内。
附图3-5所示的是门阀详细结构。
所述炉门阀座65设置在门2上,门阀座65成型出有滑道46,阀座65滑道46两侧连接有弹簧盒64,两个弹簧盒64由螺栓68安装在阀座65上,两U形弹簧板66分别由螺钉67固定于弹簧盒64上,U形弹簧板66成型出有键凸起63,键凸起63对应弹簧盒64上的位置设有碟簧凹,碟簧窝内放置有碟簧69,碟簧69与簧板66的弹力合力于键凸起63一处弹压接头板57的滑板与盲板48,接头板57和盲板48受力与滑道46密合,滑道46设有真空口49,真空口49联通炉壳保温真空层71,真空层71内贴附铝箔并连通真空泵。
附图10-11所示的是炉壳拼焊详细结构。
所述炉壳半弧板47两侧边分别连接弧侧板10,半弧板47上边连接盖板法兰,半弧板47的下边连接半封头15,半封头15连接有底板和底板两边的弧板13的一端,弧板13的另一端连接球面板12,球面板12连接弧形板23还连接锥面板11,锥面板11的一条边连接坡面板16,坡面板16下边连接弧形板23,坡面板16上方的边连接前板35的下方边,前板35上方的边连接炉口板29的下方边,炉口板29设置有门口,炉口板29的上边连接有一平板30,平板30设置有一圆弧的边,圆弧的边连接一矮弧板20,矮弧板20连接盖板的法兰,炉口板29两侧边连接两弧侧板10,弧侧板10上方连接盖板法兰,弧侧板10下方的边连接锥面板11、球面板12、弧板13;锥面板11、球面板12、弧板13还可是牛角双曲面的一部分。
附图14所示的是管本体另一实施例详细结构。
所述管6倾斜设置,管6本体内的电热元件38碳成型双螺旋形状,双螺旋形状的电热元件38连通有电导体40,电导体40连通供电源,连通供电源的双螺旋电热元件38侵入在液相非金属无机材料的液面39以下,管6侵入在铝液面37以下。
附图15所示的是管本体第二个另一实施例详细结构。
所述管6中心轴线弧形弯曲,弯曲管6设有套管43,套管43内径大于弯曲管外径2mm,套管43中心轴线弧形弯曲,套管43轴线弧形半径与弯曲管6相同;弯曲管6内设置有碳成型的双螺旋电热元件38,双螺旋电热元件38的弯曲轴线与弯曲管6相同;碳成型的弯曲双螺旋电热元件38连通有电导体40,电导体 40轴线弯曲,弯曲的电导体40延伸至配电箱14内连通供电源;设置有供电源的配电箱14连通有差压管70,差压管70向配电箱14内输入压力大于炉膛腔压力的氩气,压差值范围在175-975mm水柱之间,氩气压由配电箱14导通到套管与弯曲管6之间的2mm间隙内,2mm间隙内的氩气压排挤铝液面处在于套管43的底部。
蓄热炉底管的使用操作方法
新炉使用操作步骤:a.新炉上线快升温到50℃后每分钟升1℃,175℃封闭气口,由总管抽真空,保温2小时。b.每分钟升0.5℃,升温至300℃保温5小时。C.电加热元件满负荷快速升温至,670℃,减慢升温速度至每分钟0.5℃。d.升温达到正常使用的炉温后,保温5-7小时兑铝液。
炉门的使用操作:a.关门,面对炉口,两手分别操纵小臂和大臂的把手,小臂控制炉门前后方向的移动,大臂控制炉门左右方向的移动,调整炉门以销轴为轴心的摆动使其姿态正对炉口的方位,移动炉门凸出部分镶进炉口。b.操纵压紧装置压紧炉门密封。C.开门,重复上述逆操作。
氩保护门阀操作:a.预热门管350-500℃。b.门管连接转运罐,门管的接头板插入门阀的滑道,处于门管对应吸气孔的位置,开启真空与惰性气体换向阀门,吸取门管内的空气(转运罐同时保持压力与管压平衡)并换向充入惰性气体吹扫。c.开启门阀放出炉内的热气进一步预热门管,炉内的压力降至常压换向抽气,其后开启电磁泵输送转运罐铝液兑入炉内。
无氩保护门阀操作:预热门管350-500℃,启动炉膛腔真空泵。b.门管连接转运罐,门管的接头板插入门阀的滑道,处于与门阀导通的位置,开启换向阀门,吸取炉内的空气后开启电磁泵输送转运罐铝液兑入炉内。
无氩保护门阀操作2:预热门管350-500℃。b.门管连接转运罐,门管的接头板插入门阀的滑道,处于与门阀导通的位置,向转运罐压气口输入一个气压脉冲后开启电磁泵,泵送转运罐铝液兑入炉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构思范围。

Claims (5)

1.一种蓄热炉底管,具有本体,包括:
门阀(1)、门(2)、压力臂(3)、膛腔(4)、蓄热体(5)、管(6)、转运罐(7),所述的炉,其特征在于:门阀(1)的滑道(46)插或拔接头板(57),接头板(57)有球头窝活动镶嵌门管(51)的球头连接门管(51),门管(51)的一段连通在转运罐(7)内,门阀(1)的滑道(46)两端分别设有油缸(50),两油缸(50)相向推接头板(57)与一盲板(48),推接头板(57)移至滑道(46)中心,接头板(57)的管孔与门阀(1)的孔贯通门阀(1)开启,油缸(50)推盲板(48),盲板(48)推接头板(57)移动管孔偏离门阀(1)孔到与真空口(49)连通,门阀(1)截止,盲板(48)再推接头板(57),接头板(57)与滑道(46)分离,真空口(49)截止;
门(2)由轴(28)铰链接小臂(8),小臂(8)由臂轴(24)铰链接大臂(27),大臂(27)由安装座轴(25)铰链接安装座(26),安装座(26)固定于炉口板(29),小臂(8)和大臂(27)设有把手,手动小臂(8)和大臂(27)设有的把手,大臂(27)以座轴(25)为轴水平转动,小臂(8)以臂轴(24)为轴水平转动,门(2)以门轴(28)为轴水平转动,门(2)的管出部水平移入门(2)口洞,压力臂(3)压紧门(2)密封;
压力臂(3)空心内安装油缸(50),销轴(52)安装压力臂(3)在臂架(53)上,臂架(53)固定在炉口板(29)上,压力臂(3)的一端轴连接有上螺栓(54),上螺栓(54)和手轮(55)的上方螺孔旋合,手轮(55)下方的螺孔和下螺栓(56)旋合,上螺栓(54)和下螺栓(56)的旋转方向相同螺距不同,下螺栓(56)的螺栓头顶在炉口板(29)上支撑压力臂(3)的一段压紧门(2)密封;
膛腔(4)上部设置多个气道(17),气道(17)水平设置连接有垂直导气管(18),气道(17)一段连通膛腔(4),另一段贯穿炉壳附带的夹层(22)与炉壳附带的保温真空层(71),气道(17)炉壳以外的那一段由螺丝封堵;膛腔(4)的两对称大弧线(32)立墙与小弧线(36)立墙相切成型水滴状,水滴状膛腔(4)与炉壳外形几何相似大小不同,水滴状膛腔(4)的立墙由三层以上的砌体砌筑,内衬层为陶瓷砌体层,其它为保温砌体层,保温砌体表面贴附有铝箔,砌体层与砌体层之间成型出粉体(44)层,粉体(44)层中充填微细粉体(44),微细粉体(44)≤320目矿物,比重≥2.7g/cm,≤320目粉粒中含≤800目的细粉,≤800目的细粉含2-3%的纳米或接近纳米超级微细粉;
蓄热体(5)由蓄热片(34)缠卷成型,上面与下面成型出放射状气道槽(33),气流在气道槽(33)分散蓄热片(34)之间的缝隙流过,其上部连接多个导气管(18),下部连通炉壳夹层(22)的下部,夹层(22)上部连通环道(21),环道(21)设有总管(45)输入流出气流;
管(6)设置于炉本体水滴状膛腔(4)的立墙底部,管(6)盲端伸入膛腔的铝液中,开口端延伸至配电箱(14)内,管(6)水平镶嵌套快(9)的中心孔(41)之中,套快(9)由相互对称的四部分组成,套快(9)设置有两道用于密封的隔舱(42),用于密封的隔舱(42)内填充粉体(44),填充粉体(44)的隔舱(42)连通砌体层与砌体层之间成型出粉体(44)层,管(6)穿越隔舱(42)内的粉体(44)阻止铝液延续管(6)的表面渗透,管(6)内设置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连接电导体(40),导体(40)延伸出管(6)开口端,延伸出管(6)开口端的电导体(40)连通供电源;
转运罐(7)连通所述的炉,转运罐(7)的壳体设置有真空夹层(19)与密封锥(61),罐盖(58)连有密封(60),密封(60)与密封锥(61)密合,门管(51)的一段贯穿罐盖(58)插入转运罐(7)内的铝液中,门管(51)在罐盖(58)以上的位置上设有电磁泵(59),罐盖(58)还设置有气压管(62)连通至转运罐(7)内,气流压力输送铝液经由门管(51)输送到炉膛腔(4)内,或气流压力输送铝液至电磁泵(59)位置,电磁泵(59)输送铝液到炉膛腔(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炉底管所述的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阀座(65)设置在门(2)上,门阀座(65)成型出有滑道(46),阀座(65)滑道(46)两侧连接有弹簧盒(64),两个弹簧盒(64)由螺栓(68)安装在阀座(65)上,两U形弹簧板(66)分别由螺钉(67)固定于弹簧盒(64)上,U形弹簧板(66)成型出有键凸起(63),键凸起(63)对应弹簧盒(64)上的位置设有碟簧凹,碟簧窝内放置有碟簧(69),碟簧(69)与簧板(66)的弹力合力于键凸起(63)一处弹压接头板(57)的滑板与盲板(48),接头板(57)和盲板(48)受力与滑道(46)密合,滑道(46)设有真空口(49),真空口(49)联通炉壳保温真空层(71),真空层(71)内贴附铝箔并连通真空泵。
3.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炉底管所述的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半弧板(47)两侧边分别连接弧侧板(10),半弧板(47)上边连接盖板法兰,半弧板(47)的下边连接半封头(15),半封头(15)连接有底板和底板两边的弧板(13)的一端,弧板(13)的另一端连接球面板(12),球面板(12)连接弧形板(23)还连接锥面板(11),锥面板(11)的一条边连接坡面板(16),坡面板(16)下边连接弧形板(23),坡面板(16)上方的边连接前板(35)的下方边,前板(35)上方的边连接炉口板(29)的下方边,炉口板(29)设置有门口,炉口板(29)的上边连接有一平板(30),平板(30)设置有一圆弧的边,圆弧的边连接一矮弧板(20),矮弧板(20)连接盖板的法兰,炉口板(29)两侧边连接两弧侧板(10),弧侧板(10)上方连接盖板法兰,弧侧板(10)下方的边连接锥面板(11)、球面板(12)、弧板(13);锥面板(11)、球面板(12)、弧板(13)还可是牛角双曲面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炉底管所述的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管(6)倾斜设置,管(6)本体内的电热元件(38)C成型双螺旋形状,双螺旋形状的电热元件(38)连通有电导体(40),电导体(40)连通供电源,连通供电源的双螺旋电热元件(38)侵入在液相非金属无机材料的液面(39)以下,管(6)侵入在铝液面(37)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炉底管所述的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管(6)中心轴线弧形弯曲,弯曲管(6)设有套管(43),套管(43)内径大于弯曲管(6)外径2mm,套管(43)轴线弧形弯曲,套管(43)轴线弧形弯曲半径与弯曲管(6)的相同;弯曲管(6)内设置有C成型的双螺旋电热元件(38),双螺旋电热元件(38)的弯曲轴线半径与弯曲管(6)的相同;C成型的弯曲双螺旋电热元件(38)连通有电导体(40),电导体(40弯曲,弯曲的电导体(40)延伸至配电箱(14)内连通供电源;设置有供电源的配电箱(14)连通有差压管(70),差压管(70)向配电箱(14)内输入压力大于炉膛腔压力的氩气,压差值范围在175-975mm水柱之间,氩气压由配电箱(14)导通到套管与弯曲管(6)之间2mm的间隙内,2mm间隙内的氩气压排挤铝液面处在于套管(43)的底部。
CN201510046150.0A 2015-01-29 2015-01-29 蓄热炉底管 Withdrawn CN1059836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6150.0A CN105983683A (zh) 2015-01-29 2015-01-29 蓄热炉底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6150.0A CN105983683A (zh) 2015-01-29 2015-01-29 蓄热炉底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3683A true CN105983683A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35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6150.0A Withdrawn CN105983683A (zh) 2015-01-29 2015-01-29 蓄热炉底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368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6478A (zh) * 2018-07-24 2018-12-2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应用于电池电解液筛选研究的高通量合成设备
CN110132009A (zh) * 2018-03-09 2019-08-16 边仁杰 拉链衬热底炉罐
CN110332802A (zh) * 2018-03-09 2019-10-15 边仁杰 拉链衬炉罐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8974A (ja) * 2000-03-03 2001-09-14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高温雰囲気ガス発生装置
CN201926291U (zh) * 2010-12-27 2011-08-10 喻雪川 燃气蓄热式熔化炉
CN202571251U (zh) * 2012-02-16 2012-12-05 张秀玲 一种铜铝垂直浇铸复合的生产工艺设备
WO2013060241A1 (zh) * 2011-10-28 2013-05-02 恒凯发展有限公司 炉膛同轴分段燃烧炉及其加热方法
CN203053213U (zh) * 2012-11-07 2013-07-10 洛阳市西格马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台车式气氛烧结炉
CN203556836U (zh) * 2013-11-29 2014-04-23 无锡市双全机械制造厂 低压铸造机的定量保温炉
CN203778736U (zh) * 2014-04-09 2014-08-20 金华天阳压铸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冷室压铸机的供料保温炉
CN203798154U (zh) * 2014-04-15 2014-08-27 济南海德热工有限公司 一种坩埚式铝定量保温炉
CN104057073A (zh) * 2014-07-10 2014-09-24 边仁杰 一种烘烤用桶罐盖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8974A (ja) * 2000-03-03 2001-09-14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高温雰囲気ガス発生装置
CN201926291U (zh) * 2010-12-27 2011-08-10 喻雪川 燃气蓄热式熔化炉
WO2013060241A1 (zh) * 2011-10-28 2013-05-02 恒凯发展有限公司 炉膛同轴分段燃烧炉及其加热方法
CN202571251U (zh) * 2012-02-16 2012-12-05 张秀玲 一种铜铝垂直浇铸复合的生产工艺设备
CN203053213U (zh) * 2012-11-07 2013-07-10 洛阳市西格马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台车式气氛烧结炉
CN203556836U (zh) * 2013-11-29 2014-04-23 无锡市双全机械制造厂 低压铸造机的定量保温炉
CN203778736U (zh) * 2014-04-09 2014-08-20 金华天阳压铸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冷室压铸机的供料保温炉
CN203798154U (zh) * 2014-04-15 2014-08-27 济南海德热工有限公司 一种坩埚式铝定量保温炉
CN104057073A (zh) * 2014-07-10 2014-09-24 边仁杰 一种烘烤用桶罐盖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2009A (zh) * 2018-03-09 2019-08-16 边仁杰 拉链衬热底炉罐
CN110332802A (zh) * 2018-03-09 2019-10-15 边仁杰 拉链衬炉罐
CN110132009B (zh) * 2018-03-09 2023-12-29 边仁杰 拉链衬热底炉罐
CN109046478A (zh) * 2018-07-24 2018-12-2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应用于电池电解液筛选研究的高通量合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3683A (zh) 蓄热炉底管
CN201960107U (zh) 一种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机械搅拌复合压铸装置
CN2929420Y (zh) 转动式无推力管道伸缩器
CN105987600B (zh) 底凸保温炉
CN104942273A (zh) 蓄热保温炉
CN201891983U (zh) 一种可拆卸的管壳式废热锅炉用复合陶瓷保护套管
CN101144547A (zh) 超高温三通调节蝶阀
CN205576184U (zh) 一种导热良好的高炉炉缸
CN105987596B (zh) 一种保温炉
CN105987597A (zh) 蓄热炉底碟
CN105987598B (zh) 泵兑铝保温炉
CN205147295U (zh) 蓄热保温炉
CN109307080A (zh) 一种采用全密闭卸料阀
CN204298416U (zh) 一种预制内胆直吹管
CN204574575U (zh) 一种太阳能管接头结构
CN110042186B (zh) 一种低导热高炉热风管道结构
CN207325909U (zh) 打结炉式加压凝固铝合金大件成型机
CN209164606U (zh) 一种全密闭卸料阀
CN105987599A (zh) 蓄热炉底枕
CN206912217U (zh) 一种低压铸造机节能保温炉
CN201964759U (zh) 一种浇注熔化炉
CN201325977Y (zh) 节能型热处理井式加热炉
CN205973054U (zh) 高温密封给料阀
CN220959577U (zh) 一种热熔渣炉体
CN105987595A (zh) 蓄热炉底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066000 Yuhongli 2-2-3, Haigang District, Qinhuangdao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Bian Renjie

Address before: 102600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Station North Li 51-8-602

Applicant before: Bian Renjie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