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3457B - 一种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3457B
CN105983457B CN201510044048.7A CN201510044048A CN105983457B CN 105983457 B CN105983457 B CN 105983457B CN 201510044048 A CN201510044048 A CN 201510044048A CN 105983457 B CN105983457 B CN 1059834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cavity
gas
partition
walk way
low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40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3457A (zh
Inventor
王强
邓洁
朱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Xinrong Machinery Par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440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3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3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3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3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3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包括工作腔体、进气系统、排气系统,进气系统包括位于工作腔体后部的进气腔;排气系统包括位于工作腔体下方的排气腔,排气腔的后侧设置有排气口;工作腔体的前端部设置有隔断低压腔,隔断低压腔具有供操作人员伸手进入工作腔体内部的操作通道,隔断低压腔的底部与排气腔连通。本发明在操作通道处设置有隔断低压区,隔断低压区内形成负压,以抽走从操作通道流出的气体;同时,由于低压区负压的作用,工作腔体内的气体和外界的大气通过操作通道被吸入,阻止了内部气体通过操作通道外泄和外界气体进入工作区;两股气流在操作通道内相汇后被迅速抽走,有效防止工作腔体内部气体外泄。

Description

一种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无尘工作的环境。净化工作台可以为这些目的提供有效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和科研效率。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工作台存在一些缺陷,一般来说净化工作台区对大气都保持正压,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可挥发的物质将直接排放到操作人员的身上。这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等部位进入到洁净工作区,也会带入大量的灰尘颗粒,影响净化工作区的洁净度。
申请人于2009年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CN200910211063.0,“气墙密封式双正压净化工作台”,其在导流分压区中设置导流分压板,使得靠近工作人员一侧具有较强的气压,形成高压气墙,该高压气墙有效分割低正压区和大气,防止了低压区中的挥发性物质对人体伤害,同时防止外部灰尘颗粒进入工作台。这种工作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便于对现有净化工作台进行改造。
研究发现上侧进风底部排风往往会导致气流反弹,不利于可挥发物质的迅速排放。于是申请人于2013年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CN201310120021.2,“一种双层流净化工作台”,通过后部的集流板和集风罩使吹下的风不发生反弹,使内部气流更规则,接近于水平的被排出。
然而这种净化工作台难免会有少量气体从高压区向外泄漏,当存在高危有毒气体时,该净化工作台变得不那么的安全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其内部挥发气体不会泄露,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净化工作台,包括工作腔体、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系统包括位于工作腔体后部的进气腔,所述进气腔与工作腔体连接处布置有散流板;所述排气系统包括位于工作腔体下方的排气腔,排气腔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和抽气设备连接的排气口;所述工作腔体的前端部设置有隔断低压腔,所述隔断低压腔具有供操作人员伸手进入工作腔体内部的操作通道,所述隔断低压腔的底部与排气腔连通。
本发明的防泄漏是这样实现的:操作通道处设置有隔断低压区,隔断低压区内形成负压,以抽走从操作通道流出的气体;同时,由于低压区负压的作用,工作腔体内的气体和外界的大气通过操作通道被吸入,阻止了内部气体通过操作通道外泄和外界气体进入工作区;两股气流在操作通道内相汇后被迅速抽走,有效防止工作腔体内部气体外泄。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1、所述隔断低压腔内的气压范围为0.9-0.7个大气压。
本发明净化工作台在隔断低压腔区形成了较大的负压和较大的排气流量,使操作通道附近的有害气体能够迅速的通过隔断低压区被抽走,同时低压隔断区外侧的大气也被快速抽入,有效防止了有害气体向大气泄露。
2、所述操作通道的上部设置有挡块,挡块靠近工作腔体一侧设置有朝向工作腔体内侧的第一引流面,挡块靠近操作人员一侧设置有朝向操作人员的第二引流面,所述第一、第二引流面在挡块的最低处相接,呈现倒V型,工作腔体内的气体和外界大气分别在第一、第二引流面的引流作用下形成向下流动的趋势。
借助挡块的两个引流面,提高内外气流相汇处的有序性,使工作腔体内的有害气体和外界大气能够更顺利的进入隔断低压区;由于第一、第二引流面在挡块的最低处相接,因此气流不存在漩涡和死角,有助于内部有害气体的快速彻底排出,杜绝了有害气体泄漏。
由于挡块的作用,更可靠的确保了工作腔体内的气体不会从操作导通排向大气,从操作通道进入的大气也不会进入工作腔体的内部,使他们能够更顺利的从排气口被抽走。既保证了工作腔体内送风的纯净,又杜绝了有害气体的泄露。
3、所述挡块的最低点位于挡块靠近工作腔体一侧的三分之一处。
该设计可以增加外界大气的流量,巩固外界大气的对有害气体的阻隔作用;与此同时又能够适当提高有害气体进入操作通道的流速,促使有害气体快速排出,也能防止外界大气进入工作腔体。
4、隔断低压腔两侧分别为外隔板和内隔板,所述外隔板和内隔板上开设有操作孔,操作孔之间形成所述的操作通道。
5、内隔板下部开设有位于操作通道下方的排气孔,用于将工作腔体下部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入隔断低压腔,减少气体的反弹。
6、所述排气孔直径为5-10mm,孔间距为10-20mm。
使用排气孔能够即时的排出工作腔体底部靠近操作通道的气体,起到防止气流反弹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操作通道内部的气流有序性,防止气流紊乱,有利于有害气体的快速排尽。
综上,本发明巧妙地在工作腔体前端部的操作通道下方设置隔离低压区,并借助带有引流面的挡块和设置于隔板下部的排气孔,使净化工作台真正的实现了不泄露。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改造费用极低,但效果很好,适合于业内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净化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净化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外隔板示意图。
图4是内隔板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隔断低压腔,2-工作腔体,3-散流板,4-进气腔,5-排气腔,6-排气口,7-挡块,8-抽气泵,9-操作通道,10-内隔板,11-外隔板,12-操作孔,13-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净化工作台,包括工作腔体2、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进气系统包括位于工作腔体2后部的进气腔4,进气腔4与工作腔体2连接处布置有散流板3;排气系统包括位于工作腔体2下方的排气腔5,排气腔5的后侧通过排气口6与抽气泵8相连;工作腔体2的前端部设置有隔断低压腔1,隔断低压腔1的具有供操作人员伸手进入工作腔体2内部的操作通道9,隔断低压腔两侧分别为外隔板11和内隔板10,外隔板11和内隔板10上开设有操作孔,操作孔之间形成所述的操作通道。隔断低压腔1的底部与排气腔5连通。隔断低压腔1的气压范围为0.9-0.7个大气压。
净化气体从进气腔4进入工作腔体2,为操作提供洁净的环境。而工作腔体内的气体(含有操作时挥发的有害气体)通过操作通道依次进入隔断低压腔、排气腔,最后被抽走。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之上的一种改进,两者主要结构相同。本实施例的具体改进之处在于:
操作通道9的上部设置有挡块7,挡块靠近7工作腔体2一侧设置有朝向工作腔体内侧的第一引流面(内凹曲面),挡块2靠近操作人员一侧(远离工作腔体一侧)设置有朝向操作人员(背向工作腔体)的第二引流面(内凹曲面),第一、第二引流面在挡块2的最低处相接,呈现倒V型,工作腔体2内的气体和外界大气分别在第一、第二引流面的引流作用下形成向下流动的趋势。其中,挡块7的最低点位于挡块7靠近工作腔体2一侧的三分之一处。内隔板10下部开设有位于操作通道(操作孔)下方的排气孔13(见图4),用于将工作腔体下部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入隔断低压腔,减少气体的反弹,所述排气孔直径为5-10mm,孔间距为10-20mm。图2中其他部件及标号与实施例一相同。如图3、4所示,分别为外隔板11和内隔板10的示意图。图中12为操作孔,13为排气孔。
作为改进方案,本实施例增加了挡块7和开设于内隔板底部的排气孔13。挡块7可引导两侧的气流更平稳顺畅的进入隔断低压腔;而排气孔13则有效防止操作通道附近的反弹气流,提高了气流的有序性,进一步确保工作腔体内气体的顺利排出。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包括工作腔体、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系统包括位于工作腔体后部的进气腔,所述进气腔与工作腔体连接处布置有散流板;所述排气系统包括位于工作腔体下方的排气腔,排气腔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和抽气设备连接的排气口;所述工作腔体的前端部设置有隔断低压腔,所述隔断低压腔具有供操作人员伸手进入工作腔体内部的操作通道,所述隔断低压腔的底部与排气腔连通,隔断低压腔两侧分别为外隔板和内隔板,所述外隔板和内隔板上开设有操作孔,操作孔之间形成所述的操作通道,所述内隔板下部开设有位于操作通道下方的排气孔,用于将工作腔体下部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入隔断低压腔,减少气体的反弹,所述操作通道的上部设置有挡块,挡块靠近工作腔体一侧设置有朝向工作腔体内侧的第一引流面,挡块靠近操作人员一侧设置有朝向操作人员的第二引流面,所述第一、第二引流面在挡块的最低处相接,呈现倒V型,工作腔体内的气体和外界大气分别在第一、第二引流面的引流作用下形成向下流动的趋势,所述排气孔个数为18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低压腔内的气压范围为0.9-0.7个大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直径为5-10mm,孔间距为10-20mm。
CN201510044048.7A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 Active CN105983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4048.7A CN105983457B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4048.7A CN105983457B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3457A CN105983457A (zh) 2016-10-05
CN105983457B true CN105983457B (zh) 2018-07-27

Family

ID=57036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4048.7A Active CN105983457B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34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6702B (zh) * 2016-12-26 2018-11-13 重庆比阳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用于油泥模型制作的工作台
CN111613556B (zh) * 2020-05-26 2023-10-27 江苏宝浦莱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封装半导体元件用的烤箱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33323B2 (de) * 1969-07-08 1975-02-06 Bio-Dynamics, Inc., Castleton, Ind. (V.St.A.) Anlage zum Verhindern des Eindringens und zum Entfernen von Verunreinigungen aus einem Arbeitsraum
US6372042B1 (en) * 1999-03-04 2002-04-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emiconductor wafers producing a downward laminar flow of clean air in front of baking units
CN102039294A (zh) * 2009-10-16 2011-05-04 黄荣芳 逆向倾斜气帘式排气柜
CN202136987U (zh) * 2010-12-24 2012-02-08 黄荣芳 气帘式生物柜
CN103752363A (zh) * 2013-12-27 2014-04-30 上海新威圣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隔离操作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4244A (zh) * 2012-12-30 2014-07-02 青岛联合创新技术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超净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33323B2 (de) * 1969-07-08 1975-02-06 Bio-Dynamics, Inc., Castleton, Ind. (V.St.A.) Anlage zum Verhindern des Eindringens und zum Entfernen von Verunreinigungen aus einem Arbeitsraum
US6372042B1 (en) * 1999-03-04 2002-04-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emiconductor wafers producing a downward laminar flow of clean air in front of baking units
CN102039294A (zh) * 2009-10-16 2011-05-04 黄荣芳 逆向倾斜气帘式排气柜
CN202136987U (zh) * 2010-12-24 2012-02-08 黄荣芳 气帘式生物柜
CN103752363A (zh) * 2013-12-27 2014-04-30 上海新威圣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隔离操作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3457A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3457B (zh) 一种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
CN206492367U (zh) 一种涂装设备中废气处理喷淋塔
CN207856556U (zh) 一种喷涂车间废气处理装置
CN2880289Y (zh) 涡轮负压多重保护零泄露生物安全柜
CN102886328A (zh) 水帘式手动喷房
CN101543722A (zh) 废气处理方法、系统及溶剂型喷绘机
CN204194407U (zh) 一种离心机吸风系统及离心机吸风罩
CN207202189U (zh) 一种具有驱烟照明功能的消防头盔
CN105983456B (zh) 一种净化化学工作站
CN105988296B (zh) 一种净化曝光装置
CN101793418A (zh) 油烟抽排净化装置
CN206786984U (zh) 实验室和实验室内实验台的通风系统
CN105983462B (zh) 一种垂直层流净化工作台
CN204723976U (zh) 工程车辆驾驶室除尘器
CN207952188U (zh) 一种高校实验室用通风柜
CN206794323U (zh) 科学实验室专用通风柜
CN210435025U (zh) 一种带联动阀门调节系统的通风柜
CN208894266U (zh) 一种带通风橱实验台
CN209465427U (zh) 风淋洁净传递柜
CN202192071U (zh) 下排风式通风橱
CN101131395A (zh) 生物安全试验柜
CN207188092U (zh) 一种高效除废气水帘柜
CN218544714U (zh) 一种正负压两用工作洁净台
CN205760517U (zh)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CN117123282B (zh) 一种生物安全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2

Address after: Xiting town Shachang neighborhood committee, Tongzhou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300

Patentee after: Nantong Xinrong Machinery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019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 Chongchuan District sik Road No. 9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tong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