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8404A - 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8404A
CN105978404A CN201610344460.5A CN201610344460A CN105978404A CN 105978404 A CN105978404 A CN 105978404A CN 201610344460 A CN201610344460 A CN 201610344460A CN 105978404 A CN105978404 A CN 105978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nergy
collecting plate
cartridge
conv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44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玉珠
冯德曜
冯德楠
李宇曦
王至敏
王理雪
张可柱
王志娟
李蕾
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gshan Desheng New Energ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gshan Desheng New Energ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gshan Desheng New Energ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gshan Desheng New Energ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444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84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8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84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1/00Generators or motor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Alleged perpetua mobilia obtain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H02N11/002Generator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半导体发电机包括:介质盒、聚能板和至少一个半导体发电模块;半导体发电模块的第一表面与介质盒接触,其第二表面与聚能板接触;介质盒用于对第一表面的热能予以接收与扩散,聚能板用于为第二表面提供热能,半导体发电模块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值作用下形成内部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动势。发电装置包括:发电部件、热能提供部件和热交换部件或储能部件。发电部件采用上述的半导体发电机;热能提供部件与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用于为半导体发电机提供热能;热交换部件或储能部件与半导体发电机的介质盒连通。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便于实现模块化、小型化、低成本供电。

Description

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电能。例如电灯、电话、电视、电扇等,都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幅员辽阔,在部分农村地区电网覆盖薄弱,供电不稳定。特别的,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众多野外工作与生活场所,有着更多用电需求。但由于这些场所地点分散,且出于电网建设的成本考虑,电网仍未覆盖到这些场所。目前,在这些地区和场所,还没有有效的供电设施。
如果建设小型发电站,需要大批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以当地的水利等资源、电网的建设为依托,具体实施存在困难;如果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或者风能发电,安装使用过于依赖技术人员,并且受制于当地天气情况,例如在阴雨的季节或夜晚及风平浪静的日子,就会落入无电可用的尴尬境地。如果采用小型内燃式发电机,所用的石化燃料的采购、运输及成本都成为障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鉴于此,本发明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就地取热,提供一种便于模块化、小型化、低成本供电的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半导体发电机,包括:介质盒、聚能板和至少一个半导体发电模块,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的第一表面与介质盒接触,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的第二表面与所述聚能板接触;其中,所述介质盒用于对所述第一表面的热能予以接收与扩散,所述聚能板用于为所述第二表面提供热能,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值作用下形成内部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动势。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包括若干组由P型半导体粒子和N型半导体粒子构成的PN结,各PN结之间串联、并联或混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介质盒包括:第一介质接口和第二介质接口;其中,介质通过所述第一介质接口进入所述介质盒内,并经由所述第二介质接口从所述介质盒内排出。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介质盒与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限位装置,用于限定与所述介质盒接触的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的安装位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发电装置,包括:发电部件、热能提供部件和热交换部件,其中,所述发电部件采用上述的半导体发电机;所述热能提供部件与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用于为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提供热能;所述热交换部件与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介质盒连通;其中,介质在所述介质盒与所述热交换部件之间流动,将所述介质盒内储集的热能输送到所述热交换部件,热能通过所述热交换部件与外部进行交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发电装置,包括:发电部件、热能提供部件和储能部件,其中,所述发电部件采用上述的半导体发电机;所述热能提供部件与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用于为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提供热能;所述储能部件与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介质盒连通;其中,所述介质盒内的介质流至所述储能部件内,能够将所述介质盒内的热能转移至所述储能部件中进行存储。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发电装置为传导式发电装置,所述传导式发电装置的热能提供部件为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其中,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并固定在所述燃烧室的外壁,所述燃烧室内部的燃烧材料燃烧能够通过传导方式为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提供热能。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以下部件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火力供应舱,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火力供应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燃烧室的顶端;燃烧催化与燃料供给装置,与所述燃烧室连通,设置于所述燃烧室上方及所述火力供应舱下方,为所述燃烧室提供燃料,根据需要对到达所述火力供应舱的烟气进行催化,促进二次燃烧;储废装置,设置于所述燃烧室下方,用于从所述燃烧室卸载并清理废料;烟气排放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烟道、排烟口和烟囱,其中,所述烟道与所述燃烧室的出口连接,所述燃烧室内燃料燃烧而产生的烟气经过烟道、排烟口和烟囱排放到外部。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传导式发电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板、围板体和底座,其中,所述顶板与火力供应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燃烧室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围板体围绕设置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并且所述围板体至少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座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发电装置为对流式发电装置,所述对流式发电装置的热能提供部件为对流热接受体,所述对流热接受体包括第一对流热接口、对流通道、对流热聚能板和第二对流热接口,所述对流热聚能板设置于所述对流通道的至少一个侧面的外壁上,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并固定在所述对流热聚能板的外表面,其中,带有热能的流体从所述第一对流热接口流入所述对流通道内,再经由所述第二对流热接口从所述对流通道内排出,所述对流热聚能板将通过对流方式吸收的热能输送到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发电装置为辐射式发电装置,所述辐射式发电装置的热能提供部件为热辐射接受体,所述热辐射接受体包括热辐射接受口、热辐射聚能板和围板壳体,所述热辐射聚能板设置于所述围板壳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的外壁上,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并固定在所述热辐射聚能板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热辐射聚能板将通过辐射方式吸收的热能输送到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
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电装置,通过热能提供部件与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为所述的半导体发电机提供热能,通过热交换部件或储能部件与半导体发电机的介质盒连通,将该介质盒储集的热能输送到所述的热交换部件或储能部件,进而使半导体发电机的半导体发电模块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出现温度差异。在温度差值作用下形成内部电流定向移动。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电装置可就地取热,实现模块化、小型化、低成本供电。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发电机的结构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发电机中半导体发电模块的外型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发电机中的半导体发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电装置的结构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电装置的结构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导式发电装置的结构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对流式发电装置中对流热接受体的结构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辐射式发电装置中热辐射接受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发电机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半导体发电机100主要包括:介质盒101、聚能板103和至少一个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半导体发电模块102的第一表面与介质盒101接触,半导体发电模块102的第二表面与聚能板103接触;其中,介质盒101用于对所述第一表面的热能予以接收与扩散,所述聚能板103用于为所述第二表面提供热能,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值作用下形成内部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动势。
优选地,半导体发电模块102采用热电材料制成,能够在温度差值作用下形成内部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动势。参见图1的放置方式,将半导体发电模块102设置于介质盒101与聚能板103之间。其中,介质盒101的一个表面与半导体发电模块102的第一表面(图1中所示的上表面)接触,通过介质盒101内的介质(例如水、油及冷凝剂等)的流动带走介质盒101内储集的热能。从而促使半导体发电模块102与介质盒接触的表面的温度的降低。聚能板103的一个表面与半导体发电模块102的第二表面(图1中所示的下表面)接触,聚能板103从外部吸收并储存热能,这样,半导体发电模块102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出现温度的差异,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利用两个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值,形成内部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动势,这样,在半导体发电模块102与外部的用电设备连接时,构成通路,形成供电电流,驱动用电设备工作。
其中,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可以采用例如德圣新能(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制造的品牌为Peltier(帕尔帖)的发电模块。
如图1所示,所述介质盒101、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和聚能板103优选为固定为一体结构。举例而言,半导体发电机100还可以包括夹具连接柱104和固定孔1031。其中,夹具连接柱104从介质盒101的两侧向下延伸至聚能板103的两侧,固定孔1031设置在聚能板103中。通过夹具连接柱104可以将介质盒101、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和聚能板103连接固定,通过发电机固定孔1031可以将半导体发电机100与热源固定连接。
此外,介质盒101还可以包括介质接口,介质可以从介质接口进出介质盒101。如图1所示,介质盒101可包括:第一介质接口1011和第二介质接口1012;其中,介质通过所述第一介质接口1011进入所述介质盒,并经其内,由所述第二介质接口1012从所述介质盒排出。
具体而言,介质盒101的第一介质接口1011和第二介质接口1012可以连通热交换器或能量储存舱等外部设备,与外部设备构成通路。介质(例如水、油及冷凝剂等)从第一介质接口1011进入介质盒101内部,吸收介质盒101内储集的热能,经由第二介质接口1012从介质盒101内排出,并将这些热能经由通路输送到外部设备。其中,通过热交换器可以将这些热能扩散到外部环境中,例如,可通过热交换器实现供暖功能;通过能量储存舱可以将这些热能储存起来后续利用,例如,从能量储存舱外接一个水龙头,当介质为水时,可以提供热水。
此外,介质盒101还可以包括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可设置于介质盒101的底部,具体可以设置于介质盒与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接触的表面,限位装置可用于限定与介质盒101接触的半导体发电模块102的安装位置。
举例而言,半导体发电机100在被安装放置时,处于介质盒101和聚能板103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可能会偏离初始的放置位置,通过介质盒101的限位装置可对半导体发电模块102进行限位支撑,防止半导体发电模块102产生过度的偏移,有利于将半导体发电模块102与介质盒101和聚能板103固定接触。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发电机中半导体发电模块的外型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发电机中的半导体发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半导体发电机100可包括:至少一个半导体发电模块102以及与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102连接的电能输出接口30。可根据需要,将多个半导体发电模块102进行串联、并联及混联。如图3所示,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可以包括若干组由P型半导体粒子21和N型半导体粒子22构成的PN结23,各PN结23之间串联、并联或混联。此外,每个半导体发电机100也可以包括多个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各半导体发电模块102之间也串联、并联或混联。
举例而言,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可包括若干组P型半导体粒子和N型半导体粒子,图3中的P型半导体粒子和N型半导体粒子之间为串联,二者的联接端与高温热源接触,N型半导体粒子另一端与低温冷源接触,P型半导体粒子的另一端与低温冷源接触,P、N两结处于不同温度,有温度差存在。图3中,P型半导体粒子和N型半导体粒子间隔排列,每一对P型半导体粒子和N型半导体粒子在一个表面通过电流传导板41连接,在另一个表面,将已经连接的半导体粒子对通过电流传导板42连接到相邻的半导体粒子对,从而构成多个串联的PN结。
其中,温差发电的主要原理是:由于P型半导体粒子的热端空穴的浓度较高,空穴便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温差电动势的方向是从低温端指向高温端。相反,N型半导体粒子的温差电动势是从高温端指向低温端。在开路情况下,在串联的P型半导体粒子和N型半导体粒子的两端就出现了由于温度梯度所引起的温差电动势。若该串联的多对P型半导体粒子和N型半导体粒子与外部电路相联,就产生电流。除了图3中所示串联方式外,也可以采用并联或混联等方式。
此外,通过电流传导板42向外延伸能够形成电能输出接口30,电能输出接口30可包括发电输出引线正端31和发电输出引线负端32,通过发电输出引线正端31、发电输出引线负端32能够将产生的电能输出。
此外,如图3所示,半导体发电模块还可包括陶瓷基板51。陶瓷基板51可构成半导体发电模块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起到导热、支撑和绝缘作用。半导体发电模块通过作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陶瓷基板分别与介质盒101、聚能板103进行热传导,陶瓷基板可用于保护半导体发电模块中的电流传导板和半导体粒子,同时陶瓷板为电能输出接口提供了绝缘保护。陶瓷基板也可以替换为其他材料,优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
本实施例的半导体发电机,通过设置在半导体发电模块两侧的介质盒和聚能板,能够在半导体发电模块的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温度差值从而产生电能,实现模块化、小型化、低成本供电。
实施例2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电装置的结构图。该发电装置400可包括:发电部件、热能提供部件401和热交换部件402。其中,发电部件可以采用实施例1中任意一种结构的半导体发电机100;热能提供部件401与半导体发电机100的聚能板103接触,用于为半导体发电机100提供热能;热交换部件402与半导体发电机100的介质盒101连通,介质可在介质盒101与热交换部件402之间流动,将介质盒101内的热能输送到热交换部件402,热能通过热交换部件402与外部进行交换。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热能提供部件401与聚能板103接触后,可经过热传导为聚能板103提供热能。热交换部件402与半导体发电机100的介质盒101连通,介质(例如水、油及冷凝剂等)在热交换部件402和介质盒101内流动,通过热传导将介质盒101内的热能输送到热交换部件402。借助热交换部件402与外部环境的温度差,热交换部件402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发电装置400通过上述各部件之间的热能交换,使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形成温度差值,从而利用半导体发电模块102中的各PN结,产生电能。
实施例3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电装置的结构图。图5中标号与图4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功能,为简明起见,省略对这些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该发电装置500除了包括发电部件和热能提供部件401之外,可以将热交换部件替换为储能部件502。其中,储能部件502与半导体发电机100的介质盒101连通,通过在储能部件502和介质盒101内流动的介质,将介质盒101内储集的热能输送到储能部件502中进行存储。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热能提供部件401与聚能板103接触后,可经过热传导为聚能板103提供热能。储能部件502与半导体发电机100的介质盒101连通,介质(例如水、油及冷凝剂等)在储能部件502和介质盒101内流动,通过热传导将介质盒101内储集的热能输送到储能部件502。发电装置500通过上述各部件之间的热能交换,使半导体发电机100的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利用其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值,产生电能。
实施例4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导式发电装置的结构图。图6中标号与图4至图5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功能,为简明起见,省略对这些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传导式发电装置600的热能提供部件为燃烧装置。燃烧装置可包括:燃烧室601,其中,半导体发电机100的聚能板103接触并固定在燃烧室601的外壁,通过燃烧室601内部的燃烧材料燃烧所释放出的热能为半导体发电机100提供热能。燃烧室的形状和结构可根据散装物料型燃料(例如烟煤、硬杂木及牛粪等)或者成型物料型燃料(例如蜂窝煤)而适应性改变,大小可定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燃烧装置还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件:
火力供应舱602,火力供应舱602可与燃烧室601连通,火力供应舱602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燃烧室601的顶端;
燃烧催化与燃料供给装置614,与所述燃烧室601连通,设置于所述燃烧室601上方及所述火力供应舱602的下方,可为所述燃烧室601提供燃料,并可根据需要对到达所述火力供应舱602的烟气进行催化,促进二次燃烧.。燃烧催化与燃料供给装置614可设置开关门或旋转密封口,便于燃料供给。
储废装置603,设置于燃烧室601下方,可用于向所述燃烧室601提供助燃材料,可用于从燃烧室601卸载废料,并清理所述废料;
烟气排放装置,包括烟道607、排烟口608和烟囱609,其中,烟道607、排烟口608和烟囱609依次连接,烟道607与燃烧室601的出口连接,燃烧室601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经过烟道607、排烟口608和烟囱609排放到外部。
举例而言,火力供应舱602的下端可通过例如法兰口与燃烧室601的顶端固定连接,火力供应舱602也可以与燃烧室601采用一体化结构。火力供应舱602的后方有烟气排放口6021,与烟道60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燃烧室601内可设置箅子,用于支撑燃料(例如煤炭、蜂窝煤、废木头、草原牛粪等),燃烧室601内的燃料燃烧后,通过火力供应舱602可为外界提供火力,用于炊事或其他用途。
进一步地,储废装置603位于箅子下方,可设置开关门或旋转密封口向燃烧室601提供助燃材料,以帮助箅子上方的燃料燃烧。摇动废料卸载传动轴把手61,带动废料卸载传动轴63转动以使箅子产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从而将箅子上方的燃烧废料漏入到储废装置603。然后,可通过储废装置603对废料进行清理。燃烧室601的出口可通过火力供应舱602的烟气排放口6021与所述烟道607连通,燃烧室601内产生的烟可经过烟道607、排烟口608和烟囱609排放到外界。
此外,如图6所示,传导式发电装置600的储能部件可以为能量存储舱605。能量存储舱605可包括报警装置6051、介质补充装置6052、龙头6053。能量存储舱605通过连通器606与半导体发电机100的介质盒101连接,能量存储舱605内部存储可以从介质盒101吸收热能的介质(例如水)。能量存储舱605上可以设置龙头6053,为外界提供适宜温度的介质(例如热水)。报警装置6051可对能量存储舱605存储的介质的损耗进行监测,当介质不足时报警。可通过能量存储舱605顶部的介质补充装置6052向能量存储舱605内补充介质。其中,能量存储舱605内的低温箱和高温箱可以分开,低温箱连接至介质盒的入口,高温箱连接至介质盒的出口。此外,介质盒的入口也可以直接连接冷水管,并将介质盒的出口连接到能量存储舱605内。如果将能量存储舱605替换为热交换器(散热器、暖气片等),则直接将热交换器与介质盒的入口、出口连通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传导式发电装置600可以包括:外壳610,外壳610可包括:顶板611、围板体612、底座613。其中,所述顶板与火力供应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燃烧室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围板体围绕设置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并且所述围板体的上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围板体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外壳610在传导式发电装置600中起连接、支撑、固定等作用。外壳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铁质板和钢质板。顶板611也可以称为上面板,其上可设置排烟口608。顶板611的中间区域为火力利用口,火力利用口上可设置盖板,通过盖板对燃烧室601上方的火力供应舱602进行封火和用火的功能转换。围板体612与燃烧室601之间可设置保温层,以便于对燃烧室601的侧壁进行保温。围板体和保温层可连为一体。底座613可通过法兰口与燃烧室601的下端固定连接。围板体612的侧壁可设置孔以供废料卸载传动轴63通过;同时也可设置方孔,以供燃烧催化与燃料供给装置614与储废装置603外露,供使用者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传导式发电装置600还可包括:配电装置604。配电装置604固定于外壳610的外壁,配电装置604可包括:电转换器、电参数指示表、插座等(图中未示出)。
其中,电转换器与半导体发电模块102连接,用于将半导体发电模块102输出的电能转化为用户用电设备所需的电能。电参数指示表用于指示发电装置所获得的电能的参数,插座用于连接外部用户用电设备。
举例而言,在工作状态下,半导体发电模块102可输出直流(DC)12V的电能,而用户用电设备(例如电灯等)通常采用交流(AC)220V的电能,因此通过配电装置的电转换器将半导体发电模块102输出DC12V的电能转化为AC220V的电能。然后,通过电能输出接口连接至外部的电参数指示表、插座等,以便于外接用电设备,读取用电参数。
本实施例的传导式发电装置,将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并固定在燃烧装置中燃烧室的外壁,能够利用燃烧室内部的燃烧材料燃烧为聚能板提供热能,并且将介质盒与储能部件或热交换部件连通,利用介质盒内的介质,使半导体发电模块在两个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值下产生电能,实现模块化、小型化、低成本供电,同时还可以利用介质存储热能,例如提供热水或供暖等,以充分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中的传导式发电装置不同,对流式发电装置的热能提供部件为对流热接受体。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对流式发电装置中对流热接受体700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对流热接受体700可包括第一对流热接口701、对流通道702、对流热聚能板703和第二对流热接口704,对流热聚能板703设置于所述对流通道702的至少一个侧面的外壁上(如图7中对流通道702正面的外壁),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103接触并固定在所述对流热聚能板的外表面。其中,带有热能的流体(例如烟气)从第一对流热接口701流入对流通道702内,再经由所述第二对流热接口704从对流通道702内排出,对流热聚能板703将通过对流方式吸收的热能输送到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103。
对流式发电装置的发电部件、热交换部件或储能部件的说明可参见实施例1至4,为简明起见不再赘述。
实施例6
与实施例4中的传导式发电装置不同,辐射式发电装置的热能提供部件为热辐射接受体。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辐射式发电装置中热辐射接受体800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热辐射接受体800可包括热辐射接受口801、热辐射聚能板802和围板壳体803,热辐射聚能板802设置于围板壳体803的至少一个侧面的外壁上,半导体发电机100的聚能板103接触并固定在热辐射聚能板802的外表面。其中,热辐射聚能板802将通过辐射方式吸收的热能输送到半导体发电机100的聚能板103。
辐射式发电装置的发电部件、热交换部件或储能部件的说明可参见实施例1至4,为简明起见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半导体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盒、聚能板和至少一个半导体发电模块,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的第一表面与介质盒接触,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的第二表面与所述聚能板接触;
其中,所述介质盒用于对所述第一表面的热能予以接收与扩散,所述聚能板用于为所述第二表面提供热能,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值作用下形成内部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动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包括若干组由P型半导体粒子和N型半导体粒子构成的PN结,各PN结之间串联、并联或混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盒包括:第一介质接口和第二介质接口;
其中,介质通过所述第一介质接口进入所述介质盒内,并经由所述第二介质接口从所述介质盒内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盒与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接触的表面设置有:
限位装置,用于限定与所述介质盒接触的所述半导体发电模块的安装位置。
5.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部件、热能提供部件和热交换部件,其中,
所述发电部件采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发电机;
所述热能提供部件与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用于为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提供热能;
所述热交换部件与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介质盒连通;
其中,介质在所述介质盒与所述热交换部件之间流动,将所述介质盒内储集的热能输送到所述热交换部件,热能通过所述热交换部件与外部进行交换。
6.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部件、热能提供部件和储能部件,其中,
所述发电部件采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发电机;
所述热能提供部件与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用于为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提供热能;
所述储能部件与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介质盒连通;
其中,所述介质盒内的介质流至所述储能部件内,能够将所述介质盒内的热能转移至所述储能部件中进行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为传导式发电装置,所述传导式发电装置的热能提供部件为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其中,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并固定在所述燃烧室的外壁,所述燃烧室内部的燃烧材料燃烧能够通过传导方式为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提供热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以下部件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
火力供应舱,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火力供应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燃烧室的顶端;
燃烧催化与燃料供给装置,与所述燃烧室连通,设置于所述燃烧室上方及所述火力供应舱下方,为所述燃烧室提供燃料,根据需要对到达所述火力供应舱的烟气进行催化,促进二次燃烧;
储废装置,设置于所述燃烧室下方,用于从所述燃烧室卸载并清理废料;
烟气排放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烟道、排烟口和烟囱,其中,所述烟道与所述燃烧室的出口连接,所述燃烧室内燃料燃烧而产生的烟气经过烟道、排烟口和烟囱排放到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式发电装置还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板、围板体和底座,其中,所述顶板与火力供应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燃烧室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围板体围绕设置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并且所述围板体至少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座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为对流式发电装置,所述对流式发电装置的热能提供部件为对流热接受体,
所述对流热接受体包括第一对流热接口、对流通道、对流热聚能板和第二对流热接口,所述对流热聚能板设置于所述对流通道的至少一个侧面的外壁上,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并固定在所述对流热聚能板的外表面,
其中,带有热能的流体从所述第一对流热接口流入所述对流通道内,再经由所述第二对流热接口从所述对流通道内排出,所述对流热聚能板将通过对流方式吸收的热能输送到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
11.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为辐射式发电装置,所述辐射式发电装置的热能提供部件为热辐射接受体,
所述热辐射接受体包括热辐射接受口、热辐射聚能板和围板壳体,所述热辐射聚能板设置于所述围板壳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的外壁上,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接触并固定在所述热辐射聚能板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热辐射聚能板将通过辐射方式吸收的热能输送到所述半导体发电机的聚能板。
CN201610344460.5A 2016-05-20 2016-05-20 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Pending CN1059784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4460.5A CN105978404A (zh) 2016-05-20 2016-05-20 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4460.5A CN105978404A (zh) 2016-05-20 2016-05-20 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8404A true CN105978404A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56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4460.5A Pending CN105978404A (zh) 2016-05-20 2016-05-20 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784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6499A1 (zh) * 2020-07-24 2022-01-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热电转换效率的混联式温差发电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0824A (zh) * 2004-12-20 2007-11-28 株式会社东芝 热电转换模块和使用它的热交换器以及热电发电装置
CN201332373Y (zh) * 2009-01-15 2009-10-21 重庆大学 一种便携式微型温差发电器
CN201393188Y (zh) * 2009-03-06 2010-01-27 大连海事大学 多孔介质内往复流动催化燃烧温差发电装置
CN101884120A (zh) * 2007-10-02 2010-11-10 株式会社东芝 热电发电装置
JP4595123B2 (ja) * 2003-12-26 2010-12-08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熱電発電装置
CN102473833A (zh) * 2009-08-06 2012-05-23 莱尔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热电模块、热电组件和所涉及的方法
CN205792307U (zh) * 2016-05-20 2016-12-07 梁山德圣新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95123B2 (ja) * 2003-12-26 2010-12-08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熱電発電装置
CN101080824A (zh) * 2004-12-20 2007-11-28 株式会社东芝 热电转换模块和使用它的热交换器以及热电发电装置
CN101884120A (zh) * 2007-10-02 2010-11-10 株式会社东芝 热电发电装置
CN201332373Y (zh) * 2009-01-15 2009-10-21 重庆大学 一种便携式微型温差发电器
CN201393188Y (zh) * 2009-03-06 2010-01-27 大连海事大学 多孔介质内往复流动催化燃烧温差发电装置
CN102473833A (zh) * 2009-08-06 2012-05-23 莱尔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热电模块、热电组件和所涉及的方法
CN205792307U (zh) * 2016-05-20 2016-12-07 梁山德圣新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6499A1 (zh) * 2020-07-24 2022-01-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热电转换效率的混联式温差发电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ao et al. Development of stove-powered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s: A review
Champier et al. Study of a T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incorporated in a multifunction wood stove
CN201332372Y (zh) 利用液冷循环冷却的余热温差发电系统
CN209101563U (zh) 一种高效储热式高温相变电加热锅炉
Goudarzi et al. Integration of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s and wood stove to produce heat, hot water, and electrical power
Najjar et al. Evaluation of experimental JUST thermoelectric stove for electricity–Deprived regions
Najjar et al. Thermoelectric stoves for poor deprived regions–A review
JP2008232086A (ja) ガスタービン発電システム
Champier et al. Prototype combined heater/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for remote applications
CN103629702B (zh) 一种环形烟道辐射取暖炉
CN205792307U (zh) 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CN201302217Y (zh) 生物质燃料暖风机
CN103426962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燃料化学能的新型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
CN105978404A (zh) 半导体发电机和发电装置
CN220304354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10657590B (zh) 一种温差发电炉
CN205070848U (zh) 热电转换装置
CN209030123U (zh) 壁炉型温差发电机
CN203549914U (zh) 一种环形烟道辐射取暖炉
Mal et al. Renewable energy from biomass cookstoves for off grid rural areas
CN205909351U (zh) 温差自发电驱动供风的炉灶
CN101505120A (zh) 矿井乏风逆流氧化温差发电系统
CN115597109A (zh) 热电联产装置、温差发电系统、电压控制方法及供暖设备
CN201733256U (zh) 一种直流热电半导体发电装置
Sornek A study of selected aspect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incorporated in a biomass-fired sto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