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3376A -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3376A
CN105973376A CN201610615478.4A CN201610615478A CN105973376A CN 105973376 A CN105973376 A CN 105973376A CN 201610615478 A CN201610615478 A CN 201610615478A CN 105973376 A CN105973376 A CN 105973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eat
load cells
power
precision
spi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154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zhou Beitengt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zhou Beitengt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zhou Beitengt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zhou Beitengt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154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33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3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33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 G01G19/41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 G01G19/41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using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1/00Details of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1/23Support or suspension of weighing platfor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Force In General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包括用于置放待称物体的载物板、设置在载物板下方的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中的用于支承载物板的双阶称重传感器;各双阶称重传感器包括依次压接设置的第一安装座、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第一支撑脚、弹性支承件、第二安装座、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第一安装座设有导力压接部;第二安装座设有安装板部和用于把自身所受压力传递给安装板部的导力支承部;自由状态下,导力压接部高出导力支承部;第一安装座承压受力时压缩弹性支承件而下移;当第一安装座承压受力至预设程度时,第一安装座的导力压接部下移至压接在导力支承部上。本发明具有双阶连续量程,在各阶量程内具有不同精度值。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衡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体重电子秤,其结构主要包括载物板、显示屏、调节按钮、电源模块和用于支承载物板的称重传感器组成,其功能主要用于称重人体,且一般是当承载物体重量超过预设值后,显示屏才开始显示数值,该预设值一般是5公斤;另外,该种体重电子秤的最大量程一般是180公斤,精度值只有100克,误差较大,所以这种传统的体重电子秤平日除了称量体重外,基本上不能作为它用,尤其是不能用于作为厨房电子秤用。而现有的厨房电子秤,其精度值可达到1克甚至更小,但是其量程一般不超过10千克,所以不能作为体重秤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阶连续量程、且在各阶量程内具有不同精度值的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包括用于置放待称物体的载物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载物板下方的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中的用于支承载物板的双阶称重传感器;各双阶称重传感器包括依次压接设置的第一安装座、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第一支撑脚、弹性支承件、第二安装座、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第一安装座设有导力压接部和位于导力压接部中心处的第一卡座;第一安装座的顶壁具有一个用于粘结固定在外接载物板的底壁上的平面;第二安装座设有安装板部和用于把自身所受压力传递给安装板部的导力支承部;导力支承部顶端设有静触头,第一安装座的导力压接部设有与该静触头适配的动触头;自由状态下,导力压接部高出导力支承部;第一安装座承压受力时压缩弹性支承件而下移;当第一安装座承压受力至预设程度时,第一安装座的导力压接部下移至压接在导力支承部上,动触头也随之压接设置在静触头上。
本发明在第一阶量程内称量时,也即导力压接部尚未下移至压接在导力支承部上时,虽然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同时受力,但可以利用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单独测重,也即外接显示屏仅显示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测到的数据,其精度值是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的精度值,一般采用较高的精度,例如精度值是1克或者更小;在第二量程内称量时,也即导力压接部下移至压接在导力支承部上时,虽然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同时受力,但可以利用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单独测重,也即外接显示屏仅显示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测到的数据,其精度值是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的精度值,一般采用较低的精度,例如精度值是100克或者更大;另外,本发明在第二阶量程范围内称量时,此时导力压接部下移至压接在导力支承部上,弹簧形变不再增加,也即施加在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上的压力不再增加,从而有效保护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使其不会因承力超重而损坏;此外,本发明通过选用弹簧作为弹性支承件,可以通过选用适当的弹簧使得导力压接部与导力支承部之间具有适当的间隙距离,既能降低对第二安装座及弹性支承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又能保证使用时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秤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秤的一种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电子秤中双阶称重传感器处于第一阶量程称重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双阶称重传感器处于第二阶量程称重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双阶称重传感器中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和下支承件的一种爆炸图;
图7为图6所示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和下支承件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爆炸图;
图8为图4所示双阶称重传感器中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支撑脚的一种爆炸图;
图9为图8所示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支撑脚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爆炸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种结构中双阶称重传感器处于第一阶量程称重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双阶称重传感器处于第二阶量程称重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双阶称重传感器中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的一种爆炸图;
图13为图10所示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爆炸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三种结构中双阶称重传感器处于第一阶量程称重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双阶称重传感器在移除调节螺钉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所示双阶称重传感器中调节螺钉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4所示双阶称重传感器处于第二阶量程称重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第四种结构中双阶称重传感器处于第一阶量程称重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所示双阶称重传感器处于第二阶量程称重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五种结构中双阶称重传感器处于第一阶量程称重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双阶称重传感器处于第二阶量程称重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见图1至图9所示,包括用于置放待称物体的载物板9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载物板下方的底座92和设置在底座中的四个用于支承载物板的双阶称重传感器93。
各双阶称重传感器包括依次压接设置的第一安装座1、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2、第一支撑脚3、弹性支承件4、第二安装座5、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6和第二支撑脚7。
第一安装座的底壁上,设有环形的导力压接部11和位于导力压接部中心处的第一卡座12;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力压接部11的底壁是一个环形平面,第一安装座的顶壁也具有一个平面,用于粘结固定在外接载物板的底壁上。
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设有第一固定部21、第一承力形变部22、和设置在第一承力形变部上的第一电阻应变片23;第一电阻应变片能够把第一承力形变部承压受力时产生的形变转化为电信号;所述第一固定部卡接设置在第一卡座中,第一承力形变部压接设置在第一支撑脚的顶端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精度测力传感器是厨房用称重传感器,其量程是0至5千克,精度值可达到1克;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形状是由四条边组合形成的矩形框状,第一承力形变部的形状是由一条底边以及与该底边垂直设置的三条直边组合形成的“山”字形,第一承力形变部设置在第一固定部的矩形框内,所述第一承力形变部的三条直边中的中心直边的末端与第一固定部的一条边框中端的内侧边壁相连。该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的结构形状较为合理,易于通过冲压方式加工制造,且成本较低。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脚的基本形状是圆柱形,第一支撑脚的外周壁的上部设有外凸的环形压接部32,下部作为滑柱部33;第一支撑脚的顶壁上设有向上凸出的两个定位联接凸台34,各定位联接凸台设有螺孔;所述第一承力形变部三条直边中的位于中心直边两侧的两条直边,各设有一个第一紧固孔221;两个第一螺钉31穿过相应一个第一紧固孔221后旋固在相应一个定位联接凸台的螺孔中,从而把第一支撑脚的顶部螺接固定在第一承力形变部的底壁上。这种结构在实现第一承力形变部压接第一支撑脚的同时,还利用第一承力形变部直接定位第一支撑脚,其结构较为简化紧凑。
在具体实践中,也可通过锚接方式把第一支撑脚的顶端固定在第一承力形变部上,例如在第一支撑脚的顶壁上设置两个向上凸出的锚接凸台,在第一承力形变部上设置两个锚孔,各锚接凸台穿过相应一个锚孔后锚接处理,这种方式也是有效可行的。
第二安装座设有安装板部51、用于把自身所受压力传递给安装板部的导力支承部52、位于安装板部下方的围合形成容置腔55的容置部56。本实施例中,导力支承部顶端端面是一个与导力压接部底壁适配的环形平面。
安装板部水平设置,安装板部的底壁上设有第二卡座54,安装板部的顶壁上设有向上凸出的具有滑腔的管状凸台53;导力支承部是从安装板部向上突出形成的环形凸台,所述第一支撑脚、弹性支承件和管状凸台53位于在该环形凸台围成的腔体中。这种结构使得导力支承部在与第一安装座配合下,可以把弹性支承件、第一支撑脚以及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围在其中,对弹性支承件和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其不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的存在可以使得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的安装操作较为快速便捷。
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承件是螺纹弹簧;弹性支承件套设在管状凸台上,弹性支承件的顶端抵接在第一支撑脚的环形压接部32的底壁上,弹性支承件的底端抵接在安装板部的顶壁上;第一支撑脚的滑柱部33位于管状凸台的滑腔中,并可沿滑腔上下滑动。这种结构使得第一安装座在承力受压时,可通过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一支撑脚把自身承受压力传递给弹性支承件,使得作为弹性支承件的螺纹弹簧被压缩变短,从而使得第一安装座下移;当第一安装座承压受力超过预设程度时,第一安装座的导力压接部将下移至压接在第二安装座的导力支承部上。
这种结构较为合理,可以较好的对弹簧进行精确定位,防止其偏心移位,另外,这种结构尤其适合快速组装及后期维护更换。此外,这种结构还充分利用了弹簧的性能优势,通过选用适当的弹簧,可以使得自由状态时,第一安装座的导力压接部与第二安装座的导力支承部顶端的间隙处于合适的尺寸,一般优选是1毫米至5毫米,较佳的优选尺寸是2毫米至3毫米,过大的间隙会在人体称量时给人明显的坠落感,因为此时的导力压接部必须要下移至压接在导力支承部上,也即下移整个上述间隙尺寸;过小的间隙会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提高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
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设有第二固定部61、第二承力形变部62、和设置在第二承力形变部上的第二电阻应变片63,第二电阻片用于把第二承力形变部的形变转化为电信号;第二固定部卡接设置在第二卡座中,第二承力形变部低于所述安装板部,为其形变留出空间,第二承力形变部压接设置在第二支撑脚的顶端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是人体称重传感器,其量程是0千克至50千克,精度值是100克。
本实施例由于采用四个双阶称重传感器,第一阶量程的称重范围是0至20千克,可以满足日常小物件称重的需求,第二阶量程的称重范围是20至200千克,可以满足人体称重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在结构上与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相似,但是在尺寸及所用板材的厚度上比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大。具体来说,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形状是由四条边组合形成的矩形框状,第二承力形变部的形状是由一条底边以及与该底边垂直设置的三条直边组合形成的“山”字形,第二承力形变部设置在第二固定部的框内,所述第二承力形变部的三条直边中的中心直边的末端与第二固定部的一条边框中端的内侧边壁相连。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均适合通过冲压方式加工制造,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用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也可采用市面上广为流通、且价格较为低廉的测力传感器,从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脚的基本形状是圆柱状,其底端设有橡胶制防滑垫71。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脚通过螺接方式固定设置在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上,具体来说,第二支撑脚的顶端设有两个安装螺孔72,第二承力形变部上设有两个第二紧固孔621;第二支撑脚的顶端通过两个与安装螺孔适配的第二螺钉73直接固定在第二承力形变部的底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力形变部三条直边中的位于中心直边两侧的两条直边,各设有一个第二紧固孔。当然,所述第二支撑脚也可通过锚接方式固定设置在第二承力形变部上。例如,在第二支撑脚的顶壁上设置两个向上凸出的锚接凸台,各锚接凸台穿过相应一个第二紧固孔后,再进行锚固处理。这种结构在实现第二承力形变部压接第二支撑脚的同时,还利用第二承力形变部直接定位第二支撑脚,其结构较为简化紧凑。
本实施例中,容置部和安装板部一体制成,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设置在该容置腔中,第二支撑脚的底端还向下伸出该容置腔。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可以对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进行保护,防止外界因素对其进行干扰。本实施例是把导力支承部、安装板部和容置部制成一体件,在具体实践中,也可将其各自制成分体件,最后组装在一起,也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中,容置部底端中心处设有容置腔底部开口,该开口处设有用于封堵容置腔底部开口的封盖58,封盖中心处设有中心圆孔581;第二支撑脚的底端向下伸出封盖的中心圆孔,且第二支撑脚的外周壁与封盖中心圆孔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保证第二安装座不与第二支撑脚直接接触,防止导力支承部把自身所受压力直接通过容置部传递给第二支撑脚,保证导力支承部把自身所受压力依次通过安装板部、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传递给第二支撑脚。另外,封盖与容置部配合使用,对位于容置腔中的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进行较好的保护。
本实施例中,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的量程要小于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的量程,也即是说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的最大称重值要小于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的最大称重值,通过选取合适的弹簧,以及选择适当的导力压接部和导力支承部之间的距离,可以将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所受压力限制在其量程范围内,从而防止第一称重传感器因超重而被压损;这种限力保护方式的优点在于:由于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弹性形变很小,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的整个量程内的形变高度差以微米计算,如果采用刚性支柱代替本实施例中的弹簧,则第一安装座的导力压接部与第二安装座的导力支承部之间的间隙也必须以微米衡量,这对加工精度要求实在过高,而且考虑到材料加工成型中的误差以及温差引起的材料膨胀变化,工业上很难实现;但是如果采用弹簧放大形变,就能有效降低加工精度要求和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第二安装座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自身整体的卡接安装部57,该卡接安装部是从第二安装座外壁上向外突出形成的楔形卡齿。底座92设有四个卡接槽,各双阶称重传感器通过卡接安装部卡接固定在相应一个卡接槽中;这种安装方式较为简化,且各双阶称重传感器可以独立拆装,便于检修和更换。
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调节弹性支承件高度的调节机构8;第一安装座的外周壁上设有外凸的止挡部13,导力支承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区521;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旋盖81和对顶旋盖82;该调节旋盖上部的内壁上设有内凸的环形防脱压接部811,下部的内壁上设有与导力支承部外螺纹区适配的内螺纹区812;所述防脱压接部套设在第一安装座的位于止挡部上方的外周壁上,并压接在止挡部上;对顶旋盖旋设在导力支承部的外螺纹区上,本实施例中,对顶旋盖位于调节旋盖的下方,且顶接在调节旋盖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止挡部可在防脱压接部和导力支承部顶端之间做上下滑动。该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在具体实践中,弹簧由于受到其加工工艺的制约,其一致性难以保证,由于人体秤和厨房秤一般会同时采用四个双阶称重传感器,一致性难以保证的弹簧将会导致四个称重传感器的高度略有区别,影响组装及使用,甚至当使用者拿起电子秤观察时,各第二支撑脚的底端不在同一平面上,极不美观;本实施例采用调节机构调整弹性支承件的整体高度,可以使得本实施例即使采用误差稍大的弹簧,也只需要把调节旋盖旋转到位,即可保证整体高度的一致性。
本实施例中,导力支承部顶端设有静触头91,第一安装座的导力压接部设有与该静触头适配的动触头92;当该导力压接部压接在导力支承部上时,动触头压接设置在静触头上,两者实现电连接。在具体实践中,动触头和静触头电接触时,产生一个电信号给相连的外接的中央控制电路,中央控制电路接收到该信号时,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测到的数据;当中央控制电路未接收到该信号时,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测到的数据;也即是说,该动静触头组合起来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数据自动转换的信号转换开关;这种结构,可以简化中央控制电路中CPU单元的编程。在具体实践中,还可采用其它结构,例如采用干簧管、接近开关等代替该动静触头组合。
各双阶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
第一安装座在自由状态也即未承受压力时,第一安装座的顶端及其导力压接部均高出导力支承部的顶端;
第一安装座承压受力时压缩弹簧从而下移,当第一安装座承压受力小于5千克力时,也即在第一阶量程范围内时,通过选择适当的弹簧以及选择适当的导力压接部和导力支承部的间距,可以使得该阶量程内称量时,导力压接部不会压接到导致支承部上,也即第一安装座承受了全部压力,并依次传递给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第一支撑脚、弹簧、第二安装座的安装板部、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此时通过外接的中央控制电路显示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测到的数据,其精度值可达1克;
当第一安装座承压受力小于50千克力且大于等于5千克力时,也即在第二阶量程范围内时,导力压接部会压接在导力支承部上,由于弹簧形变不再增加,使得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受力不再增加,从而有效保护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不会因超重压损;实际上,此时第一安装座所受压力中,有5千克力(实际上该力值大小由预设弹簧形变程度决定,可以略大于5千克力)依次传递给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第一支撑脚、弹簧、第二安装座的安装板部、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其余压力则通过导力压接部和导力支承部依次传递给安装板部、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这时通过中央控制电路显示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测到的数据,其精度值只有100克。
本实施例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能够减小加工精度要求,降低制造成本和工艺难度;另外还能有效防止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因超重而压损;此外本实施例第二安装座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自身整体的卡接安装部,在组装时,可整体卡装在外接塑料底座上,操作简捷便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10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第二支撑脚和封盖的结构形状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依然设有第二固定部61、第二承力形变部62、和设置在第二承力形变部上的用于检测第二承力形变部变形量的第二电阻应变片63;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的形状近似于反“G”字形,其第二固定部近似“C”字形,第二承力形变部的形状近似于一个较小的“C”字形,并与第二固定部相连,组合形成反“G”字形。该种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的量程与精度值均与实施例1相同,这种结构也可通过冲压方式制成,其制造工艺更加简单。
本实施例中,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中的第二固定部依然卡装在安装板部底壁上的第二卡座中,本实施例不再采用第二螺钉把第二承力形变部和第二支撑脚螺接固定在一起,而是把第二承力形变部直接压接设置在第二支撑脚的顶端上;但是通过螺接方式把第二支撑脚的顶端与第二承力形变部直接相连的组装方式仍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中的封盖包括内盖区582、外盖区583以及连接内盖区和外盖区的多条螺旋弹臂584,中心圆孔设置在内盖区中心处,第二支撑脚的外壁粘结固定设置在中心圆孔中。由于可以把螺旋弹臂做得足够细小,该种结构能够充分减小第二支撑脚外壁与第二安装座之间通过封盖传递的力,使其导致的误差影响对第二阶量程内的精度来说,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
本实施例进一步降低了对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的结构要求,并简化了组装操作,可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14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不再设置静触头91和动触头92,第一支撑脚的外周壁的上部不再设置环形压接部32,下部也不再作为滑柱部33使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脚的中心处设有调节孔35,安装板部的管状凸台53的中心处,还设有从安装板部向上凸出的圆形联接柱台59,该联接柱台的顶壁中心处设有联接螺孔591;管状凸台与圆形联接柱台围合形成环形限位槽592;弹簧的底端位于该环形限位槽内,且抵接在安装板部上,弹簧的顶端抵接在第一支撑脚的底壁上。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调节弹性支承件高度的调节机构8不再包括调节旋盖81和对顶旋盖82,仅包括调节螺钉83,该调节螺钉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旋拧部831、滑接部832和与调节孔适配的螺接部833,旋拧部的外径大于滑接部的外径,滑接部的形状是外壁光滑的圆柱形;所述第一支撑脚的调节孔是台阶孔,从上往下依次是孔径较大的压接孔区351和孔径较小的滑孔区352,压接孔区的底壁作为压接面353,滑孔区是孔壁光滑的圆孔;所述螺接部螺接固定在联接柱台59的联接螺孔591中;自由状态时,在弹簧的顶压作用下,旋拧部位于压接孔区中,且旋拧部的底壁压接在压接孔区的底壁上,也即所述压接面上;滑接部832则位于滑孔区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支撑脚可在调节螺钉滑接部832的导向作用下上下滑动。这种结构通过采用调节螺钉连接第一支撑脚和第二安装座的安装板部,使得第一支撑脚和弹簧不会因分体而丢失;同时通过旋动该调节螺钉,可以直接调整第一安装座的导力压接部与第二安装座的导力支承部之间的间隙距离,其结构比较紧凑合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18至图19所示,由于调节螺钉83被第一安装座和导力支承部围藏其中,无法在整体组装后再次旋调,所以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机构8还包括调节旋盖81和对顶旋盖82;第一安装座的外周壁上设有外凸的止挡部13,导力支承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区521;该调节旋盖上部的内壁上设有内凸的环形防脱压接部811,下部的内壁上设有与导力支承部外螺纹区适配的内螺纹区812;所述防脱压接部套设在第一安装座的位于止挡部上方的外周壁上,并压接在止挡部上;对顶旋盖旋设在导力支承部的外螺纹区上,本实施例中,对顶旋盖位于调节旋盖的下方,且顶接在调节旋盖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止挡部可在防脱压接部和导力支承部顶端之间做上下滑动。该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在具体实践中,弹簧由于受到其加工工艺的制约,其一致性难以保证,由于人体秤和厨房秤一般会同时采用四个双阶称重传感器,一致性难以保证的弹簧将会导致四个称重传感器的高度略有区别,影响组装及使用,甚至当使用者拿起电子秤观察时,各第二支撑脚的底端不在同一平面上,极不美观;本实施例采用调节机构调整弹性支承件的整体高度,可以使得本实施例即使采用误差稍大的弹簧,也只需要把调节旋盖旋转到位,即可保证整体高度的一致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导力支承部顶端设有静触头91,第一安装座的导力压接部设有与该静触头适配的动触头92;当该导力压接部压接在导力支承部上时,动触头压接设置在静触头上,两者实现电连接。在具体实践中,动触头和静触头电接触时,产生一个电信号给相连的外接的中央控制电路,中央控制电路接收到该信号时,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测到的数据;当中央控制电路未接收到该信号时,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测到的数据;也即是说,该动静触头组合起来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数据自动转换的信号转换开关;这种结构,可以简化中央控制电路中CPU单元的编程。在具体实践中,还可采用其它结构,例如采用干簧管、接近开关等代替该动静触头组合。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20至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第二支撑脚和封盖的结构形状与实施例5有所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依然设有第二固定部61、第二承力形变部62、和设置在第二承力形变部上的用于检测第二承力形变部变形量的第二电阻应变片63;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的形状近似于反“G”字形,其第二固定部近似“C”字形,第二承力形变部的形状近似于一个较小的“C”字形,并与第二固定部相连,组合形成反“G”字形。该种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的量程与精度值均与实施例1相同,这种结构也可通过冲压方式制成,其制造工艺更加简单。
本实施例中,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中的第二固定部依然卡装在安装板部底壁上的第二卡座中,本实施例不再采用第二螺钉把第二承力形变部和第二支撑脚螺接固定在一起,而是把第二承力形变部直接压接设置在第二支撑脚的顶端上;但是通过螺接方式把第二支撑脚的顶端与第二承力形变部直接相连的组装方式仍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中的封盖包括内盖区582、外盖区583以及连接内盖区和外盖区的多条螺旋弹臂584,中心圆孔设置在内盖区中心处,第二支撑脚的外壁粘结固定设置在中心圆孔中。由于可以把螺旋弹臂做得足够细小,该种结构能够充分减小第二支撑脚外壁与第二安装座之间通过封盖传递的力,使其导致的误差影响对第二阶量程内的精度来说,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
本实施例进一步降低了对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的结构要求,并简化了组装操作,可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包括用于置放待称物体的载物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载物板下方的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中的用于支承载物板的双阶称重传感器;各双阶称重传感器包括依次压接设置的第一安装座、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第一支撑脚、弹性支承件、第二安装座、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第一安装座设有导力压接部和位于导力压接部中心处的第一卡座;第一安装座的顶壁具有一个用于粘结固定在外接载物板的底壁上的平面;第二安装座设有安装板部和用于把自身所受压力传递给安装板部的导力支承部;导力支承部顶端设有静触头,第一安装座的导力压接部设有与该静触头适配的动触头;自由状态下,导力压接部高出导力支承部;第一安装座承压受力时压缩弹性支承件而下移;当第一安装座承压受力至预设程度时,第一安装座的导力压接部下移至压接在导力支承部上,动触头也随之压接设置在静触头上。
CN201610615478.4A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Withdrawn CN1059733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5478.4A CN105973376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6335.7A CN105937930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5478.4A CN105973376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6335.7A Division CN105937930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3376A true CN105973376A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5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3738.4A Withdrawn CN106033005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3783.XA Withdrawn CN105973428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3826.4A Withdrawn CN106225898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单板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22942.2A Withdrawn CN106052824A (zh) 2016-01-20 2016-01-20 单板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5478.4A Withdrawn CN105973376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9503.6A Withdrawn CN105973371A (zh) 2016-01-20 2016-01-20 单板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5477.XA Withdrawn CN106153170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3953.4A Withdrawn CN105973370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6570.2A Withdrawn CN106225895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单板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096335.7A Withdrawn CN105937930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3738.4A Withdrawn CN106033005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3783.XA Withdrawn CN105973428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3826.4A Withdrawn CN106225898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单板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22942.2A Withdrawn CN106052824A (zh) 2016-01-20 2016-01-20 单板双阶称重电子秤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9503.6A Withdrawn CN105973371A (zh) 2016-01-20 2016-01-20 单板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5477.XA Withdrawn CN106153170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3953.4A Withdrawn CN105973370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616570.2A Withdrawn CN106225895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单板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201610096335.7A Withdrawn CN105937930A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0) CN10603300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3928B2 (ja) * 2017-10-12 2020-12-02 株式会社電子応用 圧力センサ
US11796528B2 (en) * 2021-02-04 2023-10-24 Chengdu Qinch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energy of natural gas
CN113447100B (zh) * 2021-08-30 2021-10-29 江苏卓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及称量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5161B2 (ja) * 2007-12-27 2014-06-11 株式会社タニタ 重量計
JP5005628B2 (ja) * 2008-07-15 2012-08-22 株式会社タニタ ボトミング検出機能付き重量計および重量計の制御方法
CN202002716U (zh) * 2011-01-10 2011-10-05 广州市泰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重量秤
CN102889916A (zh) * 2011-07-22 2013-01-23 深圳市杰曼科技有限公司 休眠时零功耗的无线数字称重传感器
WO2016011625A1 (zh) * 2014-07-23 2016-01-28 王雅苹 一种电子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5898A (zh) 2016-12-14
CN106153170A (zh) 2016-11-23
CN106225895A (zh) 2016-12-14
CN105973370A (zh) 2016-09-28
CN105937930A (zh) 2016-09-14
CN105973428A (zh) 2016-09-28
CN105973371A (zh) 2016-09-28
CN106033005A (zh) 2016-10-19
CN106052824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3376A (zh)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105973430A (zh) 一种称重电子秤
CN105973429A (zh) 一种智能型称重传感器
CN106033009A (zh) 一种具有连续量程的双阶称重电子秤
CN106033006A (zh) 具有调节机构的双精度称重电子秤
CN105973390A (zh) 一种可调节的双精度称重电子秤
CN105973389A (zh) 一种双精度称重电子秤
CN105973388A (zh) 可调节双阶称重电子秤
CN105973361A (zh) 双精度称重电子秤
CN105937939A (zh) 一种改进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105973360A (zh) 智能型双阶称重电子秤
CN105937938A (zh) 双阶称重电子秤
CN105937937A (zh) 一种双阶称重电子秤
CN105937947A (zh) 一种智能型双精度称重电子秤
CN105937952A (zh) 一种智能型双阶称重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