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60817A - 用于配置通信设备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配置通信设备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60817A
CN105960817A CN201480074817.1A CN201480074817A CN105960817A CN 105960817 A CN105960817 A CN 105960817A CN 201480074817 A CN201480074817 A CN 201480074817A CN 105960817 A CN105960817 A CN 105960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rdless communication
client device
equipment
radio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48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60817B (zh
Inventor
N·当吉-卡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emcom Broadband SAS
Original Assignee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emcom Broadband SAS filed Critical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ublication of CN105960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0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60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0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使得能够实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一无线电接口和使得能够实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二无线电接口的设备,所述网络具有不同的标识符。当没有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停用(303)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实现(304)第三无线通信网络,该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相同的标识符。一旦客户端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则所述设备重新启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重新实现(306)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并且切断(307)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并将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Description

用于配置通信设备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实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一无线电接口和用于实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二无线电接口的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当实现这样的无线通信网络时用于保留资源的机制。
旨在实现无线通信网络的多项设备具有双无线电接口,其具体使得能够在不同的频段上执行无线通信。例如,目前许多家庭网关提供双Wi-Fi(注册商标)接口,其使得能够在由IEEE标准802.11b/g/n所定义的2.4GHz频段和由IEEE标准802.11a/n/ac所定义的5GHz频段两者中建立无线通信网络。通常使用2.4GHz频段用于互联网业务,并使用5GHz频段用于高端业务,诸如视听数据。
与使得双无线电接口可用对应的是增加的能源消耗以及更一般地增加的处理资源和/或存储资源的消耗。这种增加的消耗具体是由于功率放大器的极低的效率、使用多通道监听以及无线电接口的总消耗。此外,应注意,这样的无线电接口通常配备有旨在分担(offload)对应于所述无线电接口的管理的设备的主处理器的辅助处理器(“分担处理器”)。
这样的无线电接口的能耗的优化通常通过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从NxN(N>1)到1x1的回退来实现;这种技术被称为“单通道监听(One Channel Listening)”或“+绿色接入点”。这种技术通过无线电接口的循环切断(称为“休眠模式(dozemode)”)得以补充,其启用/停用占空因数(on/off duty factor)提供另外的能源节约并同时保持针对希望连接到由所述设备管理的通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的监听能力。
然而,这种技术无法实现足够的能源节约,以及更一般地处理资源和/或存储资源的节约。需要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缺点。具体需要提供一种使得能够降低旨在实现无线通信网络并且出于该目的具有双无线电接口的设备的能耗以及更一般地处理资源和/或存储资源的消耗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具有用于实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一无线电接口和用于实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二无线电接口的设备实现的方法,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具有单独的标识符,其特征在于,当没有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通过执行下列步骤实现经济模式:停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实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该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相同的标识符。并且,一旦客户端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则所述设备进一步执行下列步骤:重新启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并重新实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并且切断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并将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因此,通过停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资源(例如能源资源)得以保留。另外,通过实现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所述设备仍然仔细监听希望连接到随着停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而被切断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适于在第一频段实现无线通信网络,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适于在与所述第一频段不同的第二频段实现无线通信网络。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是依照2.4GHz频段中的Wi-Fi标准,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是依照5GHz频段中的Wi-Fi标准。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设备针对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时间增加分配给处理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交换的存储资源的量。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设备仅在针对预定持续时间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检测到客户端设备已被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之后才实现所述经济模式。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设备根据最终被使得经由一个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连接到所述设备的客户端设备的性能来决定实现所述经济模式,所述性能与所述客户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的兼容性相关。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当新的客户端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执行下列步骤:存储指示所述新的客户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兼容的信息;经由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实现第四无线通信网络,该第四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相同的标识符;切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并将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四无线通信网络;并且当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四无线通信网络时,存储指示所述新的客户端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兼容的信息。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当仅一个或更多个新的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实现所述第四无线通信网络。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当新的客户端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执行下列步骤:存储指示所述新的客户端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兼容的信息;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实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切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并将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并且当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时,存储指示所述新的客户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兼容的信息。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当仅一个或更多个新的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实现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以切换所述新的客户端设备。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将客户端设备从一个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另一无线通信网络,所述设备向所述客户端设备发送邀请所述客户端设备连接到由所述另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标识符标识的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消息。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实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一无线电接口和用于实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二无线电接口的设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具有单独的标识符。当没有客户端被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实现下列装置:用于停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的装置;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实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的装置,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相同的标识符。并且,一旦客户端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则所述设备实现下列装置:用于重新启用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并重新实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装置;以及用于切断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并将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特征以及其它特征将通过阅读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列描述而显得更清楚,结合附图给出所述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地例示了在其中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意性地例示了(图1的系统的)用于实现无线通信网络的设备的硬件架构的示例;
图3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在被称为ECO模式的操作模式的情况下配置所述设备的算法;
图4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检测客户端设备性能的第一算法;
图5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检测客户端设备性能的第二算法;以及
图6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根据客户端设备的性能是否启用ECO模式的判定算法。
为了使得能够降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实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以及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实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设备的能耗,以及更一般地所述设备的处理资源和/或存储资源的消耗,提出所述设备在没有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停用第二无线电接口,并且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建立具有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先前所使用的标识符相同的标识符的另一通信网络。因此,第一无线电接口使得能够仔细监听(listening out for)希望连接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同时降低与第二无线电接口相关的消耗。当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该另一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重新启用第二无线电接口,以便使得能够建立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并且将该客户端设备切换至该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因此,经由第二通信网络实现的服务的连续性得以确保。
图1示意性地例示了在其中可以实现本发明的通信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适于使得能够实现无线通信网路的设备110。该设备110例如是接入点或包括接入点的功能的家庭网关。
设备110包括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和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因此,设备110适于能够经由第一131和第二132无线电接口中的每一个实现至少一个单独的无线通信网络。由设备110实现的每个无线通信网络都由各自的标识符标识。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无线电接口131使得能够在第一频段中实现无线通信网络并且第二无线电接口132使得能够在与第一频段不同的第二频段中实现无线通信网络。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无线电接口131是与2.4GHz频段中的Wi-Fi(注册商标)标准兼容的,并且第二无线电接口132是与5GHz频段中的Wi-Fi(注册商标)标准兼容的。经由这些无线电接口实现的每个无线通信网络则都与SSID(服务集标识符)标识符相关联。该SSID标识符由设备110经由相关无线电接口在信标信号中周期性地发送,该信标信号用来表示设备110正提供用于使用由该SSID标识符标识的无线通信网络的装置。
因此,在图1中描绘了两个无线通信网络。设备110提供用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实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121的装置,与该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兼容的第一客户端设备111被连接到该第一无线通信网络121。这也是说,客户端设备111经由第一无线通信网络121被连接到设备110。设备111被称为客户端,这是因为所述设备111从实现设备110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服务中受益。设备110还提供用于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实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的装置,与该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的第二客户端设备112被连接到该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这也是说,客户端设备112经由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被连接到设备110。设备112也被称为客户端,这是因为所述设备112从实现设备110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服务中受益。当客户端设备实现与由设备110经由所述无线电接口实现的无线电技术相同的无线电技术时,所述客户端设备被称为与所述无线电接口兼容,从而使得所述客户端设备能够经由所述无线电技术与设备110通信。
无线电接口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包括专用于实现经由所述无线电接口的传输的处理器和/或存储器。
设备110可以实现如下详细描述的能源和/或资源节约模式,被称为ECO模式。当使用ECO模式时,第二无线电接口在没有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被停用,然后配置第一无线电接口以便仔细监听希望被连接到该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
图2示意性地例示了设备110的硬件架构的示例。则设备110包括(由通信总线220连接的):处理器或CPU(中央处理单元)210;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11;只读存储器ROM212;存储单元或存储介质读取器,例如SD(安全数字)读卡器213或硬盘驱动器HDD;用于实现至少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一无线电接口131;以及用于实现至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二无线电接口132。
处理器210能够执行从ROM212、从外部存储器(未示出)、从存储介质或者从通信网络加载到RAM211中的指令。当设备110被加电时,处理器210能够从RAM211读取指令并执行。这些指令形成使得通过处理器210实现所有或一些下面所描述的算法和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因此,所有或一些下面所描述的算法和步骤可以以软件的形式通过由诸如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控制器的可编程机器执行一组指令来实现。
所有或一些下面所描述的算法和步骤还可以以硬件的形式通过诸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的机器或专用组件来实现。
图3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配置所述设备110以便使得能够降低其能源和/或资源消耗同时确保访问无线通信网络的服务的连续性的算法。
在步骤301中,设备110启用第一无线电接口131,从而使得能够建立第一无线通信网络121,并且启用第二无线电接口132,从而使得能够建立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因此,兼容的客户端设备可以被连接到无线通信网络121或无线通信网络122。第一121和第二122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每一个都由单独的标识符标识。把第一无线通信网络121的标识符称作SSID1,并且把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的标识符称作SSID2。则设备110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生成第一信标信号,该第一信标信号包括标识符SSID1。设备110还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生成第二信标信号,该第二信标信号包括标识符SSID2。然后可以与连接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另一个的客户端设备进行交换,客户端设备依靠由设备110发送的第一和第二信标信号来与该设备110同步。
在随后的步骤302中,设备110检测到没有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自预定义的持续时间的一段时间以来,设备110检测到没有客户端已被连接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
在随后的步骤303中,设备110停用第二无线电接口132。然后,设备110不再发送任何用于维持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的信标信号,并且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消失。因此,设备110的第二无线电接口132的停用使得能够保留资源,不论是能源资源或处理资源和/或存储资源。事实上,停用第二无线电接口132避免了必须分配处理资源和/或存储资源给与维持没有客户端设备连接到其上的无线通信网络相关的活动。
在随后的步骤304中,设备110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声明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图1中未示出)代替在步骤303期间消失的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针对该第三无线通信网络,设备110重新使用与先前用于标识在步骤303期间消失的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的那个标识符相同的标识符。然后,设备110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发送第三信标信号,该第三信标信号包括标识符SSID2。换句话说,设备110依靠第一无线电接口131来持续仔细监听希望连接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的客户端设备,并因此来节约与所述设备110的第二无线电接口132相关的资源。然后可以继续与连接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121的客户端设备进行交换,所述客户端设备依靠由设备110发送的第一信标信号来与该设备110同步。
在随后的步骤305中,设备110检测到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让我们来考虑设备110检测到客户端设备112连接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
在随后的步骤306中,设备110重新启用第二无线电接口132,这使得能够重新建立第二无线电通信网络122。则客户端设备112仍然被连接到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建立的第三无线通信网络。
一旦重新启用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在随后的步骤307中,设备110停止发送第三信标信号,这导致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的消失。设备110重新启用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的第二信标信号的传输,该第二信标信号包括标识符SSID2,并且设备110将客户端设备112从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
可以实现各种实施方式用于将客户端设备112从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的消失和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的重新建立意味着客户端设备112将会检测到包括标识符SSID2的第二信标信号。该标识符SSID2是与第三通信网络的标识符相同的标识符,然后客户端设备112将会被连接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设备110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通过第三通信网络发送邀请客户端设备连接到由标识符SSID2标识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消息,在实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之后立即停止,并且重新启用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的实现。表述“之后立即”应被理解为“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对于客户端设备没有时间考虑所述客户端设备已经被连接到由标识符SSID2所标识的无线通信网络”。例如,设备110实现IEEE标准802.11v并向客户端设备112发送建议该客户端设备112连接到具有标识符SSID2的通信网络的消息。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设备110和客户端设备112的IEEE标准802.11r的使用使得能够迅速且无缝地重新连接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设备110针对客户端设备112切换至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的时间增加分配给处理与该客户端设备112的交换的存储资源的量。例如,设备110执行针对用来吸收用于断开和重新连接客户端设备112的时间的长队列的临时分配。
如上结合图3描述的机制假定最终使得被连接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除了是与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的以外也是与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兼容的。然而,可能会发生设备110在存在客户端设备时可能仅与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且与第一无线电接口131不兼容。那么使得能够仅当最终被使得连接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与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和第二无线电接口132都兼容时才停用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将会是有利的。换句话说,仅当最终被使得连接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与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和第二无线电接口132都兼容时才使得设备110能够使用ECO模式将会是有利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备110是由互联网接入提供商运营商提供的家庭网关。互联网接入提供商运营商则已经实现了使得能够经由互联网配置互联网接入提供商运营商已提供的任何家庭网关的基础架构。协议TR-069(也被称为CWMP,用户端设备广域网管理协议)可以被用于该目的。设备110则适于接收来自所述运营商的基础架构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则指示设备110是否能够使用ECO模式。当所述家庭网关的用户购买了或者声明他已经购买了(最终被使得连接到所述家庭网关的)一台设备,并且该设备仅与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且与第一无线电接口31不兼容时,所述运营商可以防止设备110使用ECO模式。以相同的方式,当所述家庭网关的用户购买了或声明他仅购买了(最终被使得连接到所述家庭网关的)设备,并且该设备与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和第一无线电接口131两者均兼容时,所述运营商可以使得设备110能够使用ECO模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备110配备有适于显示使得能够配置该设备110以便使得能够使用或不能使用ECO模式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显示器。熟练的用户则可以根据用户已购买的并且最终被使得连接到所述设备110的设备是否与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兼容以及是否与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来配置设备110。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设备110适于动态地确定所述设备110是否能够使用ECO模式。在下文中结合图4至图6详细描述该方面。
图4示意性地例示了由设备110实现的用于检测客户端设备的性能的第一算法。该第一算法的目的在于使得设备110能够确定首次连接到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的性能。
在步骤401中,设备110检测到连接到第一通信网络121的新的客户端设备,也就是说针对客户端设备,设备110直到检测到其才知道所述客户端设备是否与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兼容。
在随后的步骤402中,设备110(在性能表中)存储指示客户端设备与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兼容的信息。该信息由设备110与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符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性能表是存储的示例,其使得能够存储对应第一131和第二132无线电接口的关于客户端设备的性能的信息并且选择性地存储关于客户端设备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和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建立的另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切换性能的信息。
设备110可以检查该性能表是否指示客户端设备与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如果是这样的话,则设备110可以停止执行图4中的算法。即使所述设备110现在已知客户端设备与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该设备110也可能希望检查所述客户端设备是否接受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建立的另一无线通信网络。在这种情况下,设备110继续执行图4中的算法。
在随后的步骤403中,设备110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实现第四无线通信网络(图1中未示出),重新使用第一无线通信网络121的标识符,也就是说已经提及的示例中的标识符SSID1。设备110停止第一无线通信网络121并且将客户端设备切换至第四无线通信网络。该切换如结合图3已描述地进行。在这个阶段期间,不必停用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停止发送第一信标信号就足够了。
在随后的步骤404中,设备110检查客户端设备是否已经连接到第四无线通信网络。如果是这样的话,执行步骤405,否则执行步骤406。
在步骤405中,设备110(在性能表中)存储指示客户端设备与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的信息。该信息由设备110与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符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接下来,执行步骤406。
当设备110已经确定任何所检测到的客户端设备都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131以及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时,事实上,设备110可以自主地认为被允许使用ECO模式。在一变型实施方式中,当设备110已经确定任何所检测到的客户端设备都能够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经由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建立的另一无线通信网络时,设备110可以认为允许使用ECO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405中,设备110(在性能表中)存储指示客户端设备接受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建立的另一无线通信网络的信息。换句话说,那么设备110知道(如果需要)所述设备110随后可以实现对应该客户端设备的步骤307。
在步骤406中,设备110停止第四无线通信网络、重新实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并且将客户端设备再次切换至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该切换如结合图3已描述地进行。当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由设备110重新实现时,如果客户端设备已不能切换至第四无线通信网络,所述客户端设备将会重新连接至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事实上,客户端设备然后将接收第一信标信号,其使得该客户端设备能够与设备110同步。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设备110仅当相关的客户端设备(或多个设备)经由第一无线通信网络121单独连接到设备110时才实现步骤403至406。因此,设备110避免了干扰(disturbing)经由第一无线通信网络121连接到该设备110并且设备110针对其已经能够完成性能表的其它客户端设备。
图5示意性地例示了由设备110实现的用于检测客户端设备的性能的第二算法。该第二算法的目的在于使得设备110能够确定首次连接到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的性能。
在步骤501中,设备110检测到连接到第二通信网络122的新的客户端设备,也就是说,针对客户端设备,设备110直到检测到其才知道所述客户端设备是否与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
在随后的步骤502中,设备110(在性能表中)存储指示客户端设备与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的信息。该信息由设备110与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符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设备110可以检查该性能表是否指示客户端设备与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兼容。如果是这样的话,设备110可以停止执行图5中的算法。即使所述设备110现在已知客户端设备与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兼容,该设备110也可能希望检查所述客户端设备是否接受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建立的另一无线通信网络。在这种情况下,设备110继续执行图5中的算法。
在随后的步骤503中,设备110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实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重新使用第二无线通信的标识符,也就是说,已经提及的示例中的标识符SSID2。设备110停止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并且将客户端设备切换至第三无线通信网络。该切换如结合图3已描述地进行。在这个阶段期间,不必停用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停止发送第二信标信号就足够了。
在随后的步骤504中,设备110检查客户端设备是否已经连接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如果是这样的话,执行步骤505,否则执行步骤506。
在步骤505中,设备110(在性能表中)存储指示客户端设备与第一无线电接口兼容的信息。该信息由设备110与客户端设备的标识符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接下来,执行步骤506。
在步骤506中,设备110停止第三无线通信网络、重新实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并且将客户端设备再次切换至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该切换如结合图3已描述地进行。当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由设备110重新实现时,如果客户端设备已不能切换至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则所述客户端设备将会重新连接至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事实上,客户端设备然后接收第二信标信号,其使得该客户端设备能够与设备110同步。
如已经提及的,当设备110已经确定每个所检测到的客户端设备都既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兼容也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时,设备110可以认为允许使用ECO模式。在一变型实施方式中,当设备110已经确定每个所检测到的客户端设备都能够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建立的另一无线通信网络时,设备110可以认为允许使用ECO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在实现步骤505和506之后,设备110(在性能表中)存储指示客户端设备接受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建立的另一无线通信网络的信息。在另一变型实施方式中,当假设对应该切换的行为从客户端设备的角度是对称的时,设备110在设备110已经确定每个所检测到的客户端设备能够从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建立的无线通信设备切换至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建立的另一无线通信网络时可以认为被允许使用ECO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设备110在步骤505存储指示客户端设备接受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建立的另一无线通信网络的信息。
在执行图4和图5中的算法期间存储的对应客户端设备的性能的信息优选地与预定持续时间的定时器相关联。当由设备110检测到相关的客户端设备连接到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由设备110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和/或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由设备110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时,重新初始化定时器。当客户端设备没有连接到由设备110建立的任何这样的无线通信网络时,定时器时间耗尽。当定时器时间耗尽时,客户端设备不再被设备110认为最终会使得被连接到该设备110,并且然后删除在执行图4和图5中的算法期间所存储的对应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性能的信息。如果所述客户端设备随后被使得连接到设备110,则所述客户端设备被该设备110认为是新的客户端设备。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设备110可以随后再次尝试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至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切换,或者反之亦然,客户端设备先前被认为不支持这样的切换。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设备110仅当相关的客户端设备(或多个客户端设备)经由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单独连接到设备110时才实现步骤503至506。因此,设备110避免了干扰经由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连接到该设备110并且设备110针对其已经能够完成性能表的其它客户端设备。
图6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根据客户端设备的性能配置设备110的判定算法。
在步骤601中,设备110分析最终被使得连接到该设备110的客户端设备的性能。此处参照的性能是通过执行图4和图5中的算法确定的且被存储在性能表中的那些性能。
在随后的步骤602中,设备110确定是否所有的最终被使得连接到该设备110的客户端设备都与第一无线电接口131以及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在一变型例中,设备110确定是否所有的最终被使得连接到该设备110的客户端设备都能够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由设备110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由设备110建立的另一无线通信网络。当所有的最终被使得连接到设备110的客户端设备都与第一无线电接口131以及第二无线电接口132兼容时,或者当所述客户端设备能够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由设备110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由设备110建立的另一无线通信网络时,执行步骤603;否则执行步骤604。
在步骤603中,设备110启用ECO模式。设备110然后实现图3中的算法。图6中的算法则被终止。
在步骤604中,设备110停用ECO模式。设备110然后决定不实现图3中的算法。
每当性能表中的内容被更新时优选地实现图6中的算法。
图6中的算法的执行则使得设备110能够根据最终被使得连接到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口131或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口132由设备110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各种客户端设备动态地适应其对应ECO模式的行为。

Claims (12)

1.一种由具有用于实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121)的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和用于实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的第二无线电接口(132)的设备(110)实现的方法,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具有单独的标识符,其特征在于,当没有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通过执行下列步骤实现经济模式:
-停用(303)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实现(304)第三无线通信网络,该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相同的标识符;
并且,一旦客户端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则:
-重新启用(306)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并重新实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并且
-切断(307)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并将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适于在第一频段实现无线通信网络,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适于在与所述第一频段不同的第二频段实现无线通信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是依照2.4GHz频段中的Wi-Fi标准,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是依照5GHz频段中的Wi-Fi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在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期间增加分配给处理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交换的存储资源的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仅在在预定持续时间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检测到客户端设备已被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之后才使用所述经济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根据最终被使得经由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连接到所述设备的客户端设备的性能来决定(603)使用所述经济模式,所述性能与所述客户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的兼容性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新的客户端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执行下列步骤:
-存储(402)指示所述新的客户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兼容的信息;
-经由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实现(403)第四无线通信网络,该第四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相同的标识符;
-切断(403)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并将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四无线通信网络;并且
-当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四无线通信网络时,存储(405)指示所述新的客户端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兼容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仅一个或更多个新的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实现所述第四无线通信网络以切换所述新的客户端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新的客户端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执行下列步骤:
-存储(502)指示所述新的客户端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兼容的信息;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实现(503)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
-切断(503)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并将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并且
-当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时,存储(505)指示所述新的客户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兼容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仅一个或更多个新的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实现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以切换所述新的客户端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将客户端设备从一个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另一无线通信网络,所述设备向所述客户端设备发送邀请所述客户端设备连接到由所述另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标识符标识的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消息。
12.一种具有用于实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121)的第一无线电接口(131)和用于实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122)的第二无线电接口(132)的设备(110),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具有单独的标识符,其特征在于,当没有客户端设备被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所述设备实现下列装置:
-用于停用(303)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的装置;
-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口实现(304)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的装置,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相同的标识符;
并且,一旦客户端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则所述设备实现:
-用于重新启用(306)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口并重新实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装置;以及
-用于切断(307)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并将所述客户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装置。
CN201480074817.1A 2013-12-06 2014-11-27 通信设备和用于配置通信设备的方法、存储介质 Active CN105960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362232A FR3014631B1 (fr) 2013-12-06 2013-12-06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configuration d'un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FR13/62232 2013-12-06
PCT/EP2014/075835 WO2015082309A1 (fr) 2013-12-06 2014-11-27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configuration d'un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0817A true CN105960817A (zh) 2016-09-21
CN105960817B CN105960817B (zh) 2019-10-22

Family

ID=50482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4817.1A Active CN105960817B (zh) 2013-12-06 2014-11-27 通信设备和用于配置通信设备的方法、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9329B2 (zh)
EP (1) EP3078230B1 (zh)
CN (1) CN105960817B (zh)
BR (1) BR112016012839B1 (zh)
FR (1) FR3014631B1 (zh)
WO (1) WO20150823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5041B2 (en) * 2015-09-17 2018-07-0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rovid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for a service disruption
US10750549B2 (en) * 2016-05-30 2020-08-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FR3062103B1 (fr) 2017-01-20 2019-04-05 Pierre Messulam Systeme d'aide a la conduite de vehicules ferroviaires
WO2020217704A1 (ja) * 2019-04-23 2020-10-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FR3137247A1 (fr) * 2022-06-23 2023-12-29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rocedes et dispositifs d’activation et/ou de desactivation d’une radio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86906A1 (en) * 2004-02-25 2005-08-25 Nokia Corporation Blue-tooth assis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home network systems
CN101347008A (zh) * 2005-10-26 2009-01-14 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控制无线通信网络中基站的方法
CN101552731A (zh) * 2008-04-01 2009-10-0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节点上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48202A (zh) * 2011-12-16 2012-05-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多协议多接口无线传感网网关
US20130010719A1 (en) * 2011-07-07 2013-01-10 Nir Shapira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spectrum of a multi-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1459B2 (en) * 2002-05-03 2007-07-31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Dual frequency band wireless LAN
US8228849B2 (en) * 2002-07-15 2012-07-24 Broadcom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gateway supporting WLAN communications in multiple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nd in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GB2391137B (en) * 2002-07-19 2004-09-01 Synad Technologies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communications medium
US9432848B2 (en) * 2004-03-23 2016-08-30 Aruba Networks, Inc. Band steering for multi-band wireless clients
WO2007069210A2 (en) * 2005-12-15 2007-06-21 Nxp B.V. Gsm harmonic emission desensitization in 5-ghz wlan
US9614374B2 (en) * 2009-11-02 2017-04-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
JP4856232B2 (ja) * 2009-11-19 2012-01-1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
KR101645461B1 (ko) * 2010-01-12 2016-08-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근거리 무선 네트워크 자동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JP5023181B2 (ja) * 2010-04-27 2012-09-12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12054343A1 (en) * 2010-10-19 2012-04-26 Rfaxis, Inc. Radio frequency multi-port switches
GB2491226A (en) * 2011-05-27 2012-11-28 Vodafone Ip Licensing Ltd Single band query of frequency bands supported by a multi-band WLAN access point
US8699972B2 (en) * 2011-11-15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calib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79996B2 (en) * 2011-12-30 2014-11-0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to enable Wi-Fi direct usage in radar bands
TWI502937B (zh) * 2012-05-23 2015-10-01 Qualcomm Inc 藉由機會式時間挪用在單個實體收發機上多工多個並行操作模式的方法及系統
US9414311B2 (en) * 2012-10-30 2016-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saving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733998A1 (en) * 2012-11-16 2014-05-21 Thomson Licensing A method for wireless energy optimization
US20140177548A1 (en) * 2012-12-26 2014-06-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10211889B2 (en) * 2013-03-13 2019-02-19 Hawk Yin Pang RF architecture utilizing a MIMO chipset for near field proximity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US20140269468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band switching
WO2014142966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ultiband operation of a single wi-fi radio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86906A1 (en) * 2004-02-25 2005-08-25 Nokia Corporation Blue-tooth assis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home network systems
CN101347008A (zh) * 2005-10-26 2009-01-14 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控制无线通信网络中基站的方法
US20090290561A1 (en) * 2005-10-26 2009-11-26 Kleindl Guent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552731A (zh) * 2008-04-01 2009-10-0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节点上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的方法及系统
US20130010719A1 (en) * 2011-07-07 2013-01-10 Nir Shapira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spectrum of a multi-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48202A (zh) * 2011-12-16 2012-05-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多协议多接口无线传感网网关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RPM SG: ""Multi-Radio PM Draf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IEEE 802.21 MIHS HTTP://WWW.IEEE802.ORG/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6012839B1 (pt) 2023-01-31
EP3078230B1 (fr) 2019-06-26
US10499329B2 (en) 2019-12-03
BR112016012839A2 (zh) 2017-08-08
EP3078230A1 (fr) 2016-10-12
FR3014631A1 (fr) 2015-06-12
WO2015082309A1 (fr) 2015-06-11
US20160309408A1 (en) 2016-10-20
FR3014631B1 (fr) 2017-03-31
CN105960817B (zh)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3443B (zh) 多路径tcp子流的建立与控制系统和方法
US11606720B2 (en) Flow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U, DU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00245390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Related To Secondary Cell Group Reactivation In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Dual Connectivity
CN108040108A (zh) 通信切换方法、装置、协调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104040B2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user roam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5960817A (zh) 用于配置通信设备的设备和方法
EP379326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JP565627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エネルギー節約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9890069A (zh) 网络连接方法、终端、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221467A (zh) 无线通信设备及在设备间形成对等(p2p)无线连接的方法
WO2013170529A1 (zh) 多模终端及多模终端的业务实现方法
CN103200601A (zh) 无线接入点胖瘦模式切换方法
US20210007038A1 (en)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942984B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acquisition
CN104283743A (zh) 一种家庭网络设备及代理服务发现的方法
CN111727628B (zh) 用于无线电接入技术间切换的方法
KR20160135228A (ko) 다중 무선 접속들을 위한 단일 안테나 공유
US20190306774A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ccess Point Handover Method and Terminal
US9609590B2 (en) Eco-friendly power over ethernet
US20130083689A1 (en) Ownership requests for access points
JP4309399B2 (ja) 電磁干渉中において再接続可能な無線システム、再接続方法およびそのコンピュータ読取り可能媒体
US10084656B2 (en) TRILL network establishing method, node, and system
CN107534917A (zh) 一种主从型网络中的切换方法、主设备、从设备和系统
CN103607662A (zh) 一种智能电视设备中的通信协议控制方法和装置
RU2693903C1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для расширенного порт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