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9497B - 通讯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讯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9497B
CN105959497B CN201610425334.2A CN201610425334A CN105959497B CN 105959497 B CN105959497 B CN 105959497B CN 201610425334 A CN201610425334 A CN 201610425334A CN 105959497 B CN105959497 B CN 1059594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initiator
media information
early media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53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59497A (zh
Inventor
陈腾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253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94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9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9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59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9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 H04M3/5183Call or contact centers with computer-telephon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 H04M3/5183Call or contact centers with computer-telephony arrangements
    • H04M3/5191Call or contact centers with computer-telephony arrangements interacting with the Interne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针对发起方发起第一呼叫事件、针对目标方发起第二呼叫事件;获取所述第二呼叫事件对应的早期媒体信息;当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时,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事件,向所述发起方返回预设通知消息。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帮助发起方快速了解当前通话的接通情况、节省通话资源。

Description

通讯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通话形式,可以根据发起方向服务器发起针对目标方的通话请求,由服务器分别向发起方和目标方建立呼叫事件,而发起方和目标方分别接通相应的呼叫事件后,即可实现通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及装置,可以帮助发起方快速了解当前通话的接通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通讯方法,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针对发起方发起第一呼叫事件、针对目标方发起第二呼叫事件;
获取所述第二呼叫事件对应的早期媒体信息;
当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时,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事件向所述发起方返回预设通知消息。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通讯装置,包括:
呼叫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针对发起方发起第一呼叫事件、针对目标方发起第二呼叫事件;
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第二呼叫事件对应的早期媒体信息;
通知单元,当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时,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事件向所述发起方返回预设通知消息。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拦截针对目标方的第二呼叫事件中的早期媒体信息,可以及时了解目标方对该第二呼叫事件的响应状况,从而向发起方发送预设通知消息,以帮助其快速了解当前通话的接通情况。同时,由于预设通知消息可由服务器配置,而非运营商的通讯网络产生,因而可以通过该预设通知消息实现更多功能的扩展,比如帮助发起方实现快速留言等,有助于提升通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4A-4B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留言消息的界面示意图。
图4C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由留言消息跳转的通话记录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提醒短信的界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根据接收到的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针对发起方发起第一呼叫事件、针对目标方发起第二呼叫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发起方可以向服务器发起针对目标方的通话请求;其中,该通话请求可以通过任意即时通讯应用发起,比如企业即时通讯(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EIM)应用,例如“钉钉(DING Talk)”。相应地,服务器响应于该通话请求,分别针对发起方、目标方发起第一呼叫事件、第二呼叫事件,并在发起方和目标方分别接通后,通过将第一呼叫事件与第二呼叫事件进行对接,即可实现发起方与目标方之间的通话。
步骤104,获取所述第二呼叫事件对应的早期媒体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针对目标方建立第二呼叫事件后,在目标方响应于该第二呼叫事件(即目标方接通)之前,服务器可以通过该第二呼叫事件接收到早期媒体(earlymedia)信息,比如表明正在等待目标方接通的“嘟——嘟——”声、表明目标方的设备处于关机状态的“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语音、表明目标方的设备处于通话状态的“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语音等,可以据此了解目标方对该第二呼叫事件的响应状况。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早期媒体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其中,当识别出预设语音内容时,判定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目标方接通。例如,服务器可以将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那么当所述文字信息匹配于所述预设语音内容时,所述早期媒体信息可以被判定为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目标方接通。当然,服务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语音识别,比如将早期媒体信息与预存的包含预设语音内容的语音片段进行音频特征对比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106,当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时,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事件向所述发起方返回预设通知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向所述发起方播放以所述预设通知消息为内容的预设语音消息,以使得发起方获取该预设通知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拦截所述早期媒体信息,以阻止所述发起方获知所述早期媒体信息。通过对早期媒体信息的拦截,以及根据拦截内容向发起方返回预设通知消息,可以理解为利用预设通知消息替换早期媒体信息,可使发起方直接通过该预设通知消息实现:获取目标方对第二呼叫事件的响应状况,以及服务器希望向发起方告知的其他消息,从而省去对早期媒体信息的收听过程。例如,除了告知目标方对第二呼叫事件的响应状况之外,预设通知消息可以包含留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发起方基于所述预设通知消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方的留言消息。
在该实施例中,当预设通知消息的内容长度小于早期媒体信息时,可使发起方在更短的时间内获知目标方对第二呼叫事件的响应状况,以及针对服务器告知的其他消息,甚至对该其他消息作出响应,从而帮助发起方更早结束第一呼叫事件,有助于节省通话资源(如缩短通话时长)、提升通话效率。
那么,通过接收所述发起方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事件返回的留言消息,服务器还可以向所述目标方执行提醒操作,以将所述留言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方,使得目标方能够及时与发起方取得联系,避免对紧急事项造成耽搁。其中,留言消息可以由服务器从第一呼叫事件中获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常规媒体(regular media)信息。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拦截针对目标方的第二呼叫事件中的早期媒体信息,可以及时了解目标方对该第二呼叫事件的响应状况,从而向发起方发送预设通知消息,以帮助其快速了解当前通话的接通情况。同时,由于预设通知消息可由服务器配置,而非运营商的通讯网络产生,因而可以通过该预设通知消息实现更多功能的扩展,比如帮助发起方实现快速留言等,有助于提升通讯效率。其中,当预设通知消息的内容长度小于早期媒体信息时,发起方可以更快获知相关信息(目标方对该第二呼叫事件的响应状况、扩展功能的相关信息等)以及做出响应,从而有助于该第一呼叫事件的尽早结束,有助于节省通话资源、提升通话效率。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发起方通过“钉钉”发起针对目标方的通话请求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所示,发起方设备上安装有“钉钉”应用程序,并通过“钉钉”向服务器(即“钉钉服务器”)发起通话请求;服务器中包含“电话服务”、“识别服务”和“DING服务”等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通过单独处理和相互配合,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针对图2所示的通讯架构,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描述了发起方设备、服务器及目标方设备之间的交互过程,该交互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服务器接收到来自发起方设备的通话请求。
步骤304,服务器创建针对该发起方设备的呼叫事件一。
步骤306,在确定呼叫事件一被发起方设备接通后,服务器创建针对目标方设备的呼叫事件二。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的通讯架构,可以由服务器中的“电话服务”对发起方设备的通话请求进行处理后,分别向发起方设备和该通话请求指定的目标方设备创建呼叫事件一、呼叫事件二。具体地,“电话服务”需要由运营商的通讯网络向发起方设备、目标方设备发起呼叫,即创建呼叫事件一、呼叫事件二,该过程可以通过相关技术中的方式实现,因而此处为了便于描述而略去了对于该通讯网络的详细描述。
步骤308,服务器拦截来自呼叫事件二的早期媒体信息。
步骤310,服务器对拦截到的早期媒体信息进行内容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媒体(media)信息是指通话过程中产生和需要传输的语音数据。以呼叫事件二为例,在目标方尚未通过目标方设备进行响应,即目标方尚未接通该呼叫事件二时,产生的媒体信息为早期媒体信息;而在目标方接通该呼叫事件二之后,产生的媒体信息为常规媒体信息。
在等待目标方接通呼叫事件二的过程中,该呼叫事件二产生的早期媒体信息可供分辨出目标方的操作。例如,当早期媒体信息为规律性的“嘟——嘟——”声音时,表明呼叫事件二已经实现了对目标方设备的呼叫操作,正在等待目标方进行接听;当早期媒体信息为“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语音时,表明目标方设备处于关机状态,该呼叫事件二不存在被目标方接通的可能性;当早期媒体信息为“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语音时,表明目标方设备正处于通话状态,该呼叫事件二不存在被目标方接通的可能性;当然,可能存在其他语音,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因此,结合图2所示的通讯架构,可以由服务器中的“识别服务”对早期媒体信息进行内容识别,并将“电话服务”返回识别结果。下面举例说明“识别服务”的识别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通过对早期媒体信息进行语音识别,从而根据识别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当识别出该早期媒体信息中包含预设语音内容时,服务器可以判定该早期媒体信息表明呼叫事件二不存在被目标方接通的可能性。
例如,服务器可以将早期媒体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那么当文字信息匹配于预设语音内容时,比如文字信息包含上述的“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时,表明目标方设备正处于通话状态,从而使该早期媒体信息被判定为表明呼叫事件二不存在被目标方接通的可能性。
或者,服务器还可以将早期媒体信息与预设语音内容进行音频特征参数的比较,比如将早期媒体信息和预设语音内容分别转换为音频曲线后,对两条曲线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识别;那么,当达到预设相似度时,该早期媒体信息可以被判定为表明呼叫事件二不存在被目标方接通的可能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对早期媒体信息的音频特征进行分析,比如“嘟——嘟——”声音为若干周期性的短音频片段,而“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等语音则为连续的长音频片段,因而可以据此分辨出早期媒体信息是否表明呼叫事件二不存在被目标方接通的可能性。
当然,还可以通过更多方式实现对早期媒体信息的识别,此处不一一列举,但应明确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312,服务器在确定呼叫事件二未被目标方接通时,向发起方设备返回预设通知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的通讯架构,服务器中的“电话服务”获取“识别服务”返回的识别结果,当该识别结果为:早期媒体信息表明呼叫事件二不存在被目标方设备接通的可能性时,“电话服务”可以向发起方设备发送预设通知消息,使得发起方设备无需收听呼叫事件二的早期媒体信息,即可快速获知目标方对该呼叫事件二的响应状况,并且能够通过该预设通知消息实现更多功能的扩展,比如基于该预设通知消息实现对目标方的快速留言功能等。
在本实施例中,“电话服务”可以基于呼叫事件一向发起方设备播放以预设通知消息为内容的预设语音消息。当然,也可以将预设通知消息以诸如文字等形式,展示于发起方设备的屏幕上,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以“快速留言”功能为例。假定相关技术中的早期媒体信息的内容长度为第一长度,使该早期媒体信息的语音播报时长为60s,而本申请中的预设通知消息的内容长度为第二长度,使该预设通知消息的语音播报时长为10s,那么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发起方只需要等待10s后即可发起向目标方的快速留言,而相关技术中的发起方需要等待60s后才能够执行留言操作,造成发起方需要长时间等待;实际上,很多发起方在十几秒后就已经结束第一呼叫事件,造成这些发起方甚至可能不知道能够向目标方发送留言消息。
步骤314,服务器获取来自呼叫事件一的常规媒体信息,并生成为留言消息。
步骤316,服务器向目标方设备发送包含该留言消息的提醒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通知消息可以包含留言提示信息,以提示发起方基于预设通知消息生成针对目标方的留言消息。例如,结合图2所示的通讯架构,假定服务器中的“电话服务”向发起方设备播放预设语音消息,那么该预设语音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当早期媒体信息包括“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时,预设语音消息可以包括“对方已关机”,表明目标方对呼叫事件二的响应状况;2)预设语音消息可以包括“您可以在‘嘟’声后留言”,以作为上述的留言提示信息。
那么,服务器可以接收发起方通过呼叫事件一返回的留言消息;例如,当预设语音消息为“对方已关机,您可以在‘嘟’声后留言,嘟——”时,服务器可以获取该“嘟——”声之后预设时间段内的常规媒体信息,比如该预设时间段可以为10s、30s或其他预配置时长,甚至直至发起方主动挂断该呼叫事件一之前的任意时长,然后可以由服务器将其生成为留言消息,例如可以由图2所示的“电话服务”将其生成为留言消息。
进一步地,服务器可以向目标方执行提醒操作,以将留言消息发送至目标方。例如图2所示,服务器中的“电话服务”可以将留言消息发送至“DING服务”,并由“DING服务”将其生成为DING消息后,将该DING消息发送至目标方设备,以使得目标方能够及时获知该留言消息,而不必由发起方反复尝试呼叫该目标方(以确定该目标方是否已开机或已断开先前的通话)。
举例而言,当目标方已注册为钉钉用户时,目标方可以在钉钉客户端内查看到如图4A所示的“应用内”类型的DING消息,即来自发起方(即“小白”)、长度为13s的语音留言消息,该目标方可以通过触发该语音留言消息而收听发起方的留言内容,或者通过触发该语音留言消息而将其自动翻译为文字内容。
进一步地,可以在DING消息中添加关于呼叫事件二的描述信息,以便于目标方将DING消息与该呼叫事件二联系起来,可以帮助目标方回忆相关信息,避免由于事务繁忙而导致忘记该DING消息的重要性。如图4B所示,该描述信息可以为“小白在2016年6月9日08: 28向您发起了商务通话,并留下如下电话留言。”,包括该呼叫事件二对应的发起方“小白”的信息、该呼叫事件二的发生时间信息等。
而在图4B所示的示意图中,“2016年6月9日08:28”包含以“下划线”形式表示的链接信息,使得当检测到目标方针对该链接信息的触发操作时,可以自动跳转至图4C所示的通话记录页面,帮助目标方快速向发起方回拨通话。当然,该“下划线”仅为“链接信息”的一种形式,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同时,作为“链接信息”的还可以为其他内容,比如可以为发起方的名称“小白”等,本申请同样不对此进行限制。
当然,DING消息还包括其他类型,比如除了上述的“应用内”类型之外,还可以向目标方设备发送诸如“短信”类型的DING消息,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而如果目标方尚未注册为钉钉用户,那么服务器的“DING服务”可以向目标方设备发送如图5所示的提醒短信;其中,当目标方触发该短信中包含的链接后,可以在目标方设备中下载钉钉客户端,并注册为钉钉用户,然后通过如图4A或4B所示的界面查看或收听来自发起方的留言内容。
此外,服务器可以接收发起方发送的类型选择指令,并根据该类型选择指令确定发送的DING消息的类型;例如,发起方可以在针对呼叫事件一的响应过程中,对拨号盘(所使用电子设备上包含的实体拨号盘或者屏幕上显示的虚拟拨号盘,或者电子设备外接的实体拨号盘等)进行触发,比如当确定发起方触发拨号盘上的第一按键“1”时,服务器采用“应用内”类型的DING消息,即服务器向目标方发送作为该DING消息的即时通讯消息,且该即时通讯消息中包含来自发起方的留言消息,当确定发起方触发拨号盘上的第二按键“2”时,服务器采用“短信”类型的DING消息,即服务器向目标方发送作为该DING消息的短信,且该短信中包含来自发起方的留言消息,当确定发起方触发拨号盘上的第三按键“3”时,服务器采用“电话”类型的DING消息,即服务器向目标方发起呼叫,并在呼叫接通后播放语音留言消息(来自发起方的留言消息为语音类型时,直接播放该留言消息;或者,来自发起方的留言消息为文字类型时,将其转换为语音后播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6,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602、内部总线604、网络接口606、内存6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6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6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6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602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通讯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7,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通讯装置可以包括呼叫单元71、获取单元72和通知单元73。其中:
呼叫单元71,根据接收到的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针对发起方发起第一呼叫事件、针对目标方发起第二呼叫事件;
获取单元72,获取所述第二呼叫事件对应的早期媒体信息;
通知单元73,当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时,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事件向所述发起方返回预设通知消息。
可选的,还包括:
识别单元74,对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进行语音识别;
当识别出预设语音内容时,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被判定为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
可选的,所述识别单元74具体用于:
将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
其中,当所述文字信息匹配于所述预设语音内容时,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被判定为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
可选的,还包括:
拦截单元77,拦截所述早期媒体信息,以阻止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被发送至所述发起方。
可选的,所述通知单元73具体用于:
向所述发起方播放以所述预设通知消息为内容的预设语音消息。
可选的,所述预设通知消息包含留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发起方基于所述预设通知消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方的留言消息。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单元75,接收所述发起方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事件返回的留言消息;
提醒单元76,向所述目标方执行提醒操作,以将所述留言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方。
可选的,所述留言消息包括:从所述第一呼叫事件中获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常规媒体信息。
可选的,所述通话请求由所述发起方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发起。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针对发起方发起第一呼叫事件、针对目标方发起第二呼叫事件;
获取所述第二呼叫事件对应的早期媒体信息;
当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时,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事件向所述发起方返回预设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预设通知消息包含留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发起方基于所述预设通知消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方的留言消息;
拦截所述早期媒体信息,以阻止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被发送至所述发起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进行语音识别;
当识别出预设语音内容时,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被判定为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包括:
将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
其中,当所述文字信息匹配于所述预设语音内容时,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被判定为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事件向所述发起方返回预设通知消息,包括:
向所述发起方播放以所述预设通知消息为内容的预设语音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起方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事件返回的留言消息;
向所述目标方执行提醒操作,以将所述留言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留言消息包括:从所述第一呼叫事件中获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常规媒体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请求由所述发起方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发起。
8.一种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呼叫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针对发起方发起第一呼叫事件、针对目标方发起第二呼叫事件;
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第二呼叫事件对应的早期媒体信息;
通知单元,当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时,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事件向所述发起方返回预设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预设通知消息包含留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发起方基于所述预设通知消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方的留言消息;
拦截单元,拦截所述早期媒体信息,以阻止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被发送至所述发起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识别单元,对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进行语音识别;
当识别出预设语音内容时,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被判定为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
其中,当所述文字信息匹配于所述预设语音内容时,所述早期媒体信息被判定为表明所述第二呼叫事件未被所述目标方接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发起方播放以所述预设通知消息为内容的预设语音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发起方通过所述第一呼叫事件返回的留言消息;
提醒单元,向所述目标方执行提醒操作,以将所述留言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言消息包括:从所述第一呼叫事件中获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常规媒体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请求由所述发起方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发起。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610425334.2A 2016-06-15 2016-06-15 通讯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9594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5334.2A CN105959497B (zh) 2016-06-15 2016-06-15 通讯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5334.2A CN105959497B (zh) 2016-06-15 2016-06-15 通讯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9497A CN105959497A (zh) 2016-09-21
CN105959497B true CN105959497B (zh) 2019-12-10

Family

ID=56905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5334.2A Active CN105959497B (zh) 2016-06-15 2016-06-15 通讯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94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5467B (zh) * 2020-10-09 2022-09-02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未接通类型的区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901A (zh) * 2007-05-08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漏话提醒方法、系统和移动业务设备
EP2590386A1 (en) * 2010-06-29 2013-05-08 Nec Corporation Telephone and auto-redial method
CN103379449A (zh) * 2012-04-23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过程中向主叫显示被叫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44198A (zh) * 2013-06-17 2014-12-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呼叫接通状态进行提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17909A (zh) * 2015-04-10 2015-09-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通话的留言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901A (zh) * 2007-05-08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漏话提醒方法、系统和移动业务设备
EP2590386A1 (en) * 2010-06-29 2013-05-08 Nec Corporation Telephone and auto-redial method
CN103379449A (zh) * 2012-04-23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过程中向主叫显示被叫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44198A (zh) * 2013-06-17 2014-12-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呼叫接通状态进行提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17909A (zh) * 2015-04-10 2015-09-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通话的留言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9497A (zh) 201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23340B2 (ja) 業務状態をプロンプト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A2947242C (en) Voice call diversion to alternat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336766B1 (en) Telephone call-back device
CN102546890B (zh) 信息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05791538B (zh) 提示方法及装置
US11368577B1 (en) Message back system
CN110708430A (zh) 一种通话管理方法、通信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0257350B2 (en) Playing back portions of a recorded conversation based on keywords
US8060069B1 (en) Mobile call outcome display
CN105959497B (zh) 通讯方法及装置
US9042523B2 (en) Modifying voice messages stored in a voicemail system
CN107920174B (zh) 一种网络电话呼叫方法和装置
US20200084286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all prompting
US10440527B2 (en) Messag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2016009471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f message
US10397392B2 (en) Suppressing device notification messages when connected to a non-user-specific device
US2016031606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eaving messages
US202202865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call progress analysis utilizing dual-prong analysis
US9444928B1 (en) Queueing voice assist messages during microphone use
US9445395B1 (en) Suppressing alert messages based on microphone states of connected devices
US9538343B1 (en) Dynamically loading voice engine locale settings
US20150181034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17407190A (zh) 一种基于虚拟键盘的数据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620840A (zh)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8133639A1 (zh) 一种volte视频拨号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