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9480B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9480B
CN105959480B CN201610405836.9A CN201610405836A CN105959480B CN 105959480 B CN105959480 B CN 105959480B CN 201610405836 A CN201610405836 A CN 201610405836A CN 105959480 B CN105959480 B CN 1059594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signal
characteristic
targe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58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59480A (zh
Inventor
吕琬军
武亚强
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058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94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9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9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59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9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并进入第一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处理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目标信号;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其中,所述信号变化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变化特征;基于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功能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用户对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精准室内定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蓝牙低功耗(BLE)技术凭借其低能耗、低成本、可密集布置等优点,成为精确室内定位的首要选择;例如,电子设备利用BLE技术计算接收到的其他电子设备所发射的BLE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值,进而估计出自身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基于估算出的距离控制自身执行相应操作;但是,由于所述RSSI值在电子设备静止时也会发生跳动,因此,利用该RSSI值估算出的距离值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并进入第一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处理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目标信号;
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其中,所述信号变化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变化特征;
基于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并进入第一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处理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目标信号;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其中,所述信号变化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变化特征;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电子设备检测自身接收到的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检测自身对应的移动状态,并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如此,实现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来辅助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是否可靠,进而根据信号变化特征的可靠性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相应操作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有效避免了由于目标信号的自跳变现象而导致的第一电子设备基于不可靠的信号变化特征控制自身进行相应操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具体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并进入第一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处理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目标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操作可以具体为电子设备预设的操作,例如,所述目标操作可以为投屏操作,即将第一电子设备所对应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投射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对应地,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可以具体为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投屏操作时所对应的状态。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目标操作还可以具体为其他预设操作,本实施例对所述目标操作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信号可以具体为BLE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自身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特征以及自身的移动状态去确定是否执行目标操作;具体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对应地,步骤101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具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信号特征中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触发自身执行目标操作。例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出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如大于某一强度值时,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触发自身执行目标操作(如投屏操作)。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出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某一强度值,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BLE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配对连接,进而通过BLE信号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配对连接成功后,所述投屏操作中所投射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即可通过BLE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仅利用所述目标信号来确定是否执行投屏操作,而具体投屏操作中所投射的显示内容则通过其他连接通道如无线保真(Wi-Fi)信号或移动信号等发送。
步骤102: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其中,所述信号变化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变化特征;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强度变化特征可以具体为RSSI值的变化特征。
这里,由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信号具有自跳变现象,也就是说,即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也会发生跳变,所以为进一步明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是否为由于自跳变现象而引起的变化,本实施例中,还需要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进而根据移动状态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具体设置传感器,进而通过传感器来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
步骤103:基于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可以具体为测距操作或者其他形式的预设操作;例如,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测距操作时,对应地,步骤103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包括:至少基于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确定当前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利用目标对应关系列表,如信号强度值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查找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对应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目标距离,呈现所述目标距离,以完成测距过程;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来确定是否利用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来进行测距。这里,由于本实施例利用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来辅助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的引起原因,如是自跳变引起的,还是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引起的,或者是由于第一电子设备的运动而引起的,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测距过程得到的测距结果更为精准,进而为根据测量出的精准距离值控制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过程而奠定了基础。
又例如,所述第一操作为其他形式的预设操作,如投屏操作,对应地,步骤103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包括:至少基于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确定当前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利用目标对应关系列表,查找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对应的距离值;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这样,实现了根据测量出的精准距离值来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的目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仅利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来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而无需在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对应的距离值,这样,省去了基于第一信号强度值确定距离值的步骤,简化了实现流程。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包括:当所述距离值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维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或者,当所述距离值未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断开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例如,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投屏状态,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距离较近时,维持投屏状态;否则,距离较远时,断开投屏状态。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仅利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来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而无需在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对应的距离值,这样,省去了基于第一信号强度值确定距离值的步骤,简化了实现流程。例如,当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处于预设强度范围内时,维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未处于预设强度范围内时,断开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通过第一电子设备检测自身接收到的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检测自身对应的移动状态,并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如此,实现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来辅助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是否可靠,进而根据信号变化特征的可靠性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相应操作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有效避免了由于目标信号的自跳变现象而导致的第一电子设备基于不可靠的信号变化特征控制自身进行相应操作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具体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并进入第一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处理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目标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操作可以具体为电子设备预设的操作,例如,所述目标操作可以为投屏操作,即将第一电子设备所对应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投射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对应地,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可以具体为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投屏操作时所对应的状态。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目标操作还可以具体为其他预设操作,本实施例对所述目标操作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信号可以具体为BLE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自身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特征以及自身的移动状态去确定是否执行目标操作;具体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对应地,步骤201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具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信号特征中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触发自身执行目标操作。例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出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如大于某一强度值时,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触发自身执行目标操作(如投屏操作)。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出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某一强度值,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BLE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配对连接,进而通过BLE信号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配对连接成功后,所述投屏操作中所投射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内容即可通过BLE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仅利用所述目标信号来确定是否执行投屏操作,而具体投屏操作中所投射的显示内容则通过其他连接通道如无线保真(Wi-Fi)信号或移动信号等发送。
步骤202: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其中,所述信号变化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变化特征;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强度变化特征可以具体为RSSI值的变化特征。
这里,由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信号具有自跳变现象,也就是说,即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也会发生跳变,所以为进一步明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是否为由于自跳变现象而引起的变化,本实施例中,还需要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进而根据移动状态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具体设置传感器,进而通过传感器来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
步骤203: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是否匹配;进而基于匹配结果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具体地,当匹配时,执行步骤204;否则,执行步骤205;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是否匹配,例如,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幅度较大时,则说明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不匹配;反之,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幅度较小时,则说明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匹配。又例如,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此时,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幅度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距离变化幅度满足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时,说明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匹配;反之,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幅度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距离变化幅度不满足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时,说明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不匹配。
步骤204:当匹配结果表征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匹配时,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步骤205:当匹配结果表征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不匹配时,屏蔽所述信号变化特征对所述第一操作的控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可以具体为测距操作或者其他形式的预设操作;例如,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测距操作时,对应地,步骤204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包括:至少基于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确定当前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利用目标对应关系列表,如信号强度值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查找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对应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目标距离,呈现所述目标距离,以完成测距过程;也就是说,当匹配结果表征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相匹配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认为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是可靠变化,即不是自跳变而引起的变化,此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利用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来进行测距。反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认为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为不可靠变化,即是自跳变而引起的变化,此时,步骤205中屏蔽所述信号变化特征对所述第一操作的控制,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屏蔽利用所述信号强度变化特征进行测距的操作。这里,由于本实施例利用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来辅助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的引起原因,如是自跳变引起的,还是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引起的,或者是由于第一电子设备的运动而引起的,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测距过程得到的测距结果更为精准,进而为根据测量出的精准距离值控制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过程而奠定了基础。
又例如,所述第一操作为其他形式的预设操作,如投屏操作,对应地,步骤204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包括:至少基于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确定当前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利用目标对应关系列表,查找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对应的距离值;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也就是说,当匹配结果表征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相匹配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认为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是可靠变化,即不是自跳变而引起的变化,此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检测出的距离值作为可靠距离值,进而基于距离值来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反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认为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为不可靠变化,即是自跳变而引起的变化,此时,步骤205中屏蔽所述信号变化特征对所述第一操作的控制,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屏蔽利用所述信号强度变化特征进行测距的操作,进而也屏蔽基于检测出的距离值来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的操作。这样,实现了根据测量出的精准距离值来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的目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仅利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来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而无需在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对应的距离值,这样,省去了基于第一信号强度值确定距离值的步骤,简化了实现流程。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包括:当所述距离值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维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或者,当所述距离值未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断开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例如,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投屏状态,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距离较近时,维持投屏状态;否则,距离较远时,断开投屏状态。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仅利用确定出的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来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而无需在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对应的距离值,这样,省去了基于第一信号强度值确定距离值的步骤,简化了实现流程。例如,当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处于预设强度范围内时,维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未处于预设强度范围内时,断开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通过第一电子设备检测自身接收到的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检测自身对应的移动状态,并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如此,实现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来辅助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是否可靠,进而根据信号变化特征的可靠性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相应操作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有效避免了由于目标信号的自跳变现象而导致的第一电子设备基于不可靠的信号变化特征控制自身进行相应操作的问题。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不同,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的匹配标准则不同;具体地: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如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自身的移动变化特征;所述移动变化特征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移动变化特征中的相对距离变化特征是否匹配,进而基于匹配结果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也即是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信号强度的强度变化幅度与相对距离的距离变化幅度是否匹配,当匹配时,确定所述信号变换特征为可靠的变化特征,即不是自跳变而引起的变化。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移动状态,如静止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是否小于预设强度值,进而基于匹配结果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以下通过一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步骤1:若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BLE信号的信号强度值大于阈值,且通过传感器检测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触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投屏操作;
步骤2:触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投屏操作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持续检测自身的移动状态,当接收到的所述BLE信号的信号强度值发生改变时,且检测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认为信号强度值发生改变是由于自跳变而引起的,所以不改变当前投屏状态,维持投屏状态;当检测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时,转到步骤3;
步骤3: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自身处于运动状态,且运动时间或相对于第二电子设备的运动距离大于阈值,并且运动过程中BLE信号的信号强度值减小程度大于阈值,也就是说,运动状态与信号强度值的减小程度匹配,如第一电子设备远离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时,触发第一电子设备断开投屏操作。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具体地,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2、存储介质34以及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31;所述处理器32、存储介质34以及外部通信接口31均通过总线33连接。所述处理器32可为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阵列等具有处理功能的电子元器件。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时,至少能实现以下功能:执行目标操作,并进入第一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处理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目标信号;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其中,所述信号变化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变化特征;基于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4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并进入第一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处理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目标信号;
检测单元42,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其中,所述信号变化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变化特征;
第二控制单元43,用于基于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42,还用于检测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
对应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41,还用于基于所述信号特征中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触发自身执行目标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43,还用于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是否匹配;基于匹配结果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43,还用于当匹配结果表征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匹配时,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或者,
当匹配结果表征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不匹配时,屏蔽所述信号变化特征对所述第一操作的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42,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时,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变化特征;所述移动变化特征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特征;
对应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43,还用于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移动变化特征中的相对距离变化特征是否匹配;或者,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移动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是否小于预设强度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43,还用于至少基于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确定当前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利用目标对应关系列表,查找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对应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目标距离,呈现所述目标距离,以完成测距过程;或者,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列表表征信号强度值与距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43,还用于当所述距离值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维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或者,当所述距离值未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断开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41、检测单元42以及第二控制单元43可通过如图3所示的处理器32实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第一电子设备实施例项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第一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并进入第一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处理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目标信号;
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其中,所述信号变化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变化特征;
基于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是否匹配;其中,所述移动状态包括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时,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变化特征;所述移动变化特征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特征;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移动变化特征中的相对距离变化特征是否匹配;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是否小于预设强度值;
基于匹配结果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
对应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信号特征中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触发自身执行目标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匹配结果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包括:
当匹配结果表征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匹配时,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或者,
当匹配结果表征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不匹配时,屏蔽所述信号变化特征对所述第一操作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时,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变化特征;所述移动变化特征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特征;
对应地,所述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是否匹配,包括: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移动变化特征中的相对距离变化特征是否匹配;或者,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移动状态时,对应地,所述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是否匹配,包括: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是否小于预设强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确定当前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值;
利用目标对应关系列表,查找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对应的距离值;
将所述距离值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目标距离,呈现所述目标距离,以完成测距过程;或者,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列表表征信号强度值与距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包括:
当所述距离值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维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或者,
当所述距离值未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断开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
7.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并进入第一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处理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目标信号;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其中,所述信号变化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变化特征;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号变化特征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是否匹配;基于匹配结果确定是否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其中,所述移动状态包括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时,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变化特征;所述移动变化特征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特征;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移动变化特征中的相对距离变化特征是否匹配;或者,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是否小于预设强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至少包括信号强度;
对应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信号特征中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移动状态,确定触发自身执行目标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当匹配结果表征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匹配时,根据所述信号变化特征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或者,
当匹配结果表征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状态不匹配时,屏蔽所述信号变化特征对所述第一操作的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移动状态时,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变化特征;所述移动变化特征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特征;
对应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移动变化特征中的相对距离变化特征是否匹配;或者,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移动状态时,判断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换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是否小于预设强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至少基于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变化特征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确定当前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利用目标对应关系列表,查找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对应的距离值;将所述距离值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目标距离,呈现所述目标距离,以完成测距过程;或者,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列表表征信号强度值与距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距离值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维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或者,当所述距离值未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断开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
CN201610405836.9A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959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5836.9A CN105959480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5836.9A CN105959480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9480A CN105959480A (zh) 2016-09-21
CN105959480B true CN105959480B (zh) 2020-01-31

Family

ID=56908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5836.9A Active CN105959480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94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7886B (zh) * 2019-04-10 2021-10-2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屏超时时间动态设置方法、装置、无线传屏器及接收端
CN110191452A (zh) * 2019-06-12 2019-08-30 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3595662B (zh) * 2021-07-23 2023-08-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提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84192A (zh) * 2021-09-15 2021-12-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投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079981A (zh) * 2022-06-28 2022-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6758A (zh) * 2014-01-09 2014-04-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方法及设备
CN104243692A (zh) * 2014-08-21 2014-12-2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连接的方法
CN104936134A (zh) * 2015-06-02 2015-09-23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配对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50029A (zh) * 2015-06-02 2015-11-11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配对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5335303A (zh) * 2014-07-30 2016-0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433B (zh) * 2012-04-27 2017-02-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测距报警的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6758A (zh) * 2014-01-09 2014-04-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方法及设备
CN105335303A (zh) * 2014-07-30 2016-0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04243692A (zh) * 2014-08-21 2014-12-2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连接的方法
CN104936134A (zh) * 2015-06-02 2015-09-23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配对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50029A (zh) * 2015-06-02 2015-11-11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配对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9480A (zh) 201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9480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8716941B2 (en) Terminal and brightnes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551774B2 (en) RFID tag search metho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RFID tag search program, and RFID tag search device
CN107943345B (zh)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7942306B (zh)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EP3451137A1 (en) Application initializa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511931B1 (en) Detecting movement of a computing device based on wireless access point signal strength data and adaptive thresholds
CN107291586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分析方法和装置
US11012970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70318424A1 (en) Mobile Device in-Motion Proximity Guidance System
CN107390931B (zh) 触摸操作的响应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932515B (zh) 一种基于闭环检测进行拓扑节点位置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84764B (zh) 接近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320591A (zh) 一种控制摄像头前后切换的方法、装置和一种智能终端
CN111092671B (zh) 信号强度上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7040657B (zh) 一种防止触摸屏误触发方法及装置
US20170308243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lank screen gesture processing and terminal
CN109699032B (zh) Wifi接入点定位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068230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CN110800277B (zh) 通话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150312859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CN106776092B (zh)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7013182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upon no response of touch screen
CN109068000B (zh) 传感器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16883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a touch scre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