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8317A -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8317A
CN105958317A CN201610400755.XA CN201610400755A CN105958317A CN 105958317 A CN105958317 A CN 105958317A CN 201610400755 A CN201610400755 A CN 201610400755A CN 105958317 A CN105958317 A CN 105958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pacity
diode
resistance
negative pole
positiv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07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58317B (zh
Inventor
田芝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EKA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e Kang Electric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e Kang Electric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e Kang Electric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007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8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8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8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58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8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Landscapes

  • Interface Circuits In Exchang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位于负离子发生器后,由负离子发生器产生并发出的负离子需经过正离子吸收装置后释放出,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之所以具有加好的使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特殊材料为卡颂石纳米材料和最佳电路。本发明具有可将正离子、静电等有害物质彻底去除,从而直接释放出纯净的负离子,负离子纯净器利用了特制材料及最佳电路系统,不仅使系统稳定性大大提高,而且大大增加了负离子释放的浓度。

Description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发生器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人工生成负离子普遍技术原理为通过产生一定的高压值,电离空气,来获得高浓度的负离子,人通过呼吸使负离子进入肺中,从而对人体血液产生作用,但人工生成方式,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会伴随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正离子,人无法真正吸收到天然纯净的负离子。
由于空气电离产生的大量正离子,如不能有效的隔离,则正离子会随着负离子同时进入人体,这部分正离子不仅仅对系统电路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更会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该装置可将正离子、静电等有害物质彻底去除,从而直接释放出纯净的负离子,负离子纯净器利用了特制材料及最佳电路系统,不仅使系统稳定性大大提高,而且大大增加了负离子释放的浓度。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该装置位于负离子发生器后,由负离子发生器产生并发出的负离子需经过正离子吸收装置后释放出。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之所以具有加好的使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特殊材料为卡颂石纳米材料,以纳米介孔ZSM-5分子筛和吸附性硅酸盐为主要材料,还有辅料,辅料是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和纳米级二氧化钛。
所述纳米介孔ZSM-5分子筛、吸附性硅酸盐、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和纳米级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0.8:1:0.2:0.2,经混合均匀后指出特殊吸附材料。
表面原子数增多使其具有高的表面活性,在催化、氧化、还原和裂解反应中都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卡颂石采用了阴离子聚合技术,形成炭硅多孔复合材料,使其永久性携带负电荷,从而中和大部分正电荷。在阴离子聚合过程中,通过添加阴离子助剂使原本难以成型的分子筛以及硅酸盐粉末材料聚合成型。
最佳电路系统:包括宽AC-DC整流降压模块和负离子产生源模块,
其中所述宽AC-DC整流降压模块为宽电压85-265V输入,经过D1-D4整流,再由变压器T1变换为低压,由D6、C5、L2、C6稳定为12V。
R3、U2A、U2B、R4和U1、R1、R2组成的反馈的电路 ,保证输出的12V稳定,不随输入的变化而变化。
AC-DC整流降压模块具体连接方式为:包括宽电压85-265V输入两个输入端,1号和2号,1号输入端接有过载保护器RF1的一端,过载保护器RF1的另一端接有压敏电阻器RV1的一端,压敏电阻器RV1的另一端接2号输入端,过载保护器RF1的另一端还接有整流桥D1-D4,具体连接为过载保护器RF1的另一端接整流桥中二级管D1的正极端,和整流桥中二极管D2的负极端,二极管D1的负极端接整流桥中二级管D3的负极端,二极管D3的正极端接2号输入端,二极管D2的正极端接整流桥中二级管D4的正极端,二极管D4的负极端接2号输入端。
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还接有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为有极性电容,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电容C1的正极端连接,电容C1的负极端接二极管D4的正极端,电容C1的正极端还接有线圈L1的一端,线圈L1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为有极性电容,线圈L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正极端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接电容C1的负极端,电容C2的正极端还接有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阻R1的一端。
电阻R1的另一端接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并与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EN/UV端连接。
电容C2的正极端还接有稳压二极管VR1的正极端,稳压二极管VR1的负极端接二极管D5的负极端,二极管D5的正极端接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D端。
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S端电容C2的负极端,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EN/UV端还接光敏三级管U2B,光敏三级管U2B的输出端接电容C2的负极端,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BP/M端接有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S端。
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D端还接有变压器T1,并与变压器T1的2号接线脚连接,变压器T1的1号接线脚接稳压二极管VR1的正极端变压器T1的1号接线脚还接有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变压器T1的5号接线脚,变压器T1的6号接线脚接有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端,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端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为有极性电容,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端接电容C5的正极端,电容C5的负极端接变压器T1的5号接线脚,电容C5的正极端还接有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U2A的正极端,发光二极管U2A上并联有电阻R4,发光二极管U2A的负极接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线圈L2的一端,线圈L2的另一端接电容C5的正极端,线圈L2的一端还接有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为有极性电容,电容C6的正极端与线圈L2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负极端接电容C5的负极端,电容C7的另一端还接有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型号为TL431CLPM稳压三极管U3的正极端,稳压三极管U3的负极端接发光二极管U2A的负极端,稳压三极管U3中间端接电容C7的另一端。
电阻R6的另一端还接有变压器T1的5号接线脚,变压器他的5号接线脚还接有RTN端,线圈L2的另一端为12.0V稳压输出端。
所述负离子产生源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UA,所述运算放大器UA的反向输入端接有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端,电阻R11上并联有电容C11,运算放大器UA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空置,运算放大器UA的同向输出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A的反向输入端还接有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有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端接有运算放大器UB的反向输入的,运算放大器UB的电源负极接地,运算放大器的电源正极接VCC端,运算放大器UB的同相输出端接有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VCC端,运算放大器UB的同相输出端还接有稳压二极管Dz,并与稳压二极管Dz的负极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z的正极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z上并联有电容C12。
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端接PNP型三极管Q2的B端,三极管Q2的E端接地,三极管Q2的C端接NPN型三级管Q1的C端,三极管Q1的E端接地,三极管Q1的B端接二极管D11的负极端,二极管D11的正极端接地,三极管Q1的C端还接有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11的负极端。
三极管Q1的B端还接有电阻R178的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接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接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C端还接有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接12V 的VCC端,12V的VCC端还接有线圈L11的一端,线圈L11的另一端接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接电容C19的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
12V的VCC端接有电源接口P3的2号接线脚,电源接口P3的1号接线脚接地,电源接口P3的1号接线脚和2号接线脚之间接有电容C21,所述三极管Q2的E端还接有压电陶瓷升压变压器T11,并与压电陶瓷升压变压器T11的1号接线脚连接,压电陶瓷升压变压器T11的2号接线脚接有二极管D14的正极端,压电陶瓷升压变压器T11的3号接线脚接插接口Q3的2号接线脚D端,插接口Q3的1号接线脚接三极管Q1的C端,插接口Q3的3号接线脚接地。
二极管D14的负极端接地,二极管D14的正极端还接有二极管D15的一端,并与二极管D15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4的正极端还接有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0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16的正极端,二极管D16的正极端接二极管D17的负极端,二极管D15的正极端接二极管D16的负极端,二极管D15的正极端接电容C17的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6的负极端接电容C18的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 17的正极端,二极管D17的正极端接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7的正极端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接口J3。
二极管D14的负极端设有Socket接口J2,电阻R18的另一端还接有TEST接口J1,电阻R16的另一端设有DC-6KVOUT接口J3。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为保证负离子释放浓度和对外围电路保护,在电路中增加了正离子吸收器装置,应用多级正电荷泄放回路,将负离子模块产生的正电荷导入市电网络。
本发明正离子吸收器,采用三级吸收串联方式,第一级使用卡颂石纳米材料,第二级使用放电耐泡,第三级使用一定阻值电阻,阻值大小是根据纯净器功率设定的,三部分级联构成一完整电路系统,将电路系统产生的正离子去除:
第一级:所述特殊材料为卡颂石纳米材料,以分子筛和吸附性硅酸盐为主要材料,能够有效地吸附正离子;
第二级:当正离子积累到一定量,再通过放电耐泡导入地,进一步吸收正离子;
第三级:再串上“电阻”,与“地”相连,即剩余正离子即被消耗掉了。
上述正离子吸收器装置,很好的解决了负离子生成技术的局限,且因负离子模块产生的正电荷在泄放回路中产生的电流很微弱,在市电上产生的漏电流很小,不会对市电造成影响。
精通对目前市场上的普通负离子发生器进行调查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浓度为2000万个/cm3,同时正离子浓度也为2000万个/cm3,本发明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浓度为2000万个/cm3,同时正离子浓度也为0个/cm3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正离子吸收装置的负离子发生器系统框图。
图2为宽AC-DC整流降压模块电连接图。
图3为负离子产生源模块电连接图。
图4为三级吸收串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能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中所示,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该装置位于负离子发生器后,由负离子发生器产生并发出的负离子需经过正离子吸收装置后释放出。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之所以具有加好的使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特殊材料为卡颂石纳米材料,以纳米介孔ZSM-5分子筛和吸附性硅酸盐为主要材料,还有辅料,辅料是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和纳米级二氧化钛。
所述纳米介孔ZSM-5分子筛、吸附性硅酸盐、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和纳米级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0.8:1:0.2:0.2,经混合均匀后指出特殊吸附材料。
表面原子数增多使其具有高的表面活性,在催化、氧化、还原和裂解反应中都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卡颂石采用了阴离子聚合技术,形成炭硅多孔复合材料,使其永久性携带负电荷,从而中和大部分正电荷。在阴离子聚合过程中,通过添加阴离子助剂使原本难以成型的分子筛以及硅酸盐粉末材料聚合成型。
最佳电路系统:包括宽AC-DC整流降压模块和负离子产生源模块。
其中所述宽AC-DC整流降压模块为宽电压85-265V输入,经过D1-D4整流,再由变压器T1变换为低压,由D6、C5、L2、C6稳定为12V。
R3、U2A、U2B、R4和U1、R1、R2组成的反馈的电路 ,保证输出的12V稳定,不随输入的变化而变化。
AC-DC整流降压模块具体连接方式为:包括宽电压85-265V输入两个输入端,1号和2号,1号输入端接有过载保护器RF1的一端,过载保护器RF1的另一端接有压敏电阻器RV1的一端,压敏电阻器RV1的另一端接2号输入端,过载保护器RF1的另一端还接有整流桥D1-D4,具体连接为过载保护器RF1的另一端接整流桥中二级管D1的正极端,和整流桥中二极管D2的负极端,二极管D1的负极端接整流桥中二级管D3的负极端,二极管D3的正极端接2号输入端,二极管D2的正极端接整流桥中二级管D4的正极端,二极管D4的负极端接2号输入端。
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还接有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为有极性电容,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电容C1的正极端连接,电容C1的负极端接二极管D4的正极端,电容C1的正极端还接有线圈L1的一端,线圈L1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为有极性电容,线圈L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正极端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接电容C1的负极端,电容C2的正极端还接有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阻R1的一端。
电阻R1的另一端接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并与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EN/UV端连接。
电容C2的正极端还接有稳压二极管VR1的正极端,稳压二极管VR1的负极端接二极管D5的负极端,二极管D5的正极端接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D端。
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S端电容C2的负极端,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EN/UV端还接光敏三级管U2B,光敏三级管U2B的输出端接电容C2的负极端,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BP/M端接有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S端。
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D端还接有变压器T1,并与变压器T1的2号接线脚连接,变压器T1的1号接线脚接稳压二极管VR1的正极端变压器T1的1号接线脚还接有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变压器T1的5号接线脚,变压器T1的6号接线脚接有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端,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端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为有极性电容,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端接电容C5的正极端,电容C5的负极端接变压器T1的5号接线脚,电容C5的正极端还接有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U2A的正极端,发光二极管U2A上并联有电阻R4,发光二极管U2A的负极接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线圈L2的一端,线圈L2的另一端接电容C5的正极端,线圈L2的一端还接有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为有极性电容,电容C6的正极端与线圈L2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负极端接电容C5的负极端,电容C7的另一端还接有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型号为TL431CLPM稳压三极管U3的正极端,稳压三极管U3的负极端接发光二极管U2A的负极端,稳压三极管U3中间端接电容C7的另一端。
电阻R6的另一端还接有变压器T1的5号接线脚,变压器他的5号接线脚还接有RTN端,线圈L2的另一端为12.0V稳压输出端。
所述负离子产生源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UA,所述运算放大器UA的反向输入端接有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端,电阻R11上并联有电容C11,运算放大器UA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空置,运算放大器UA的同向输出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A的反向输入端还接有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有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端接有运算放大器UB的反向输入的,运算放大器UB的电源负极接地,运算放大器的电源正极接VCC端,运算放大器UB的同相输出端接有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VCC端,运算放大器UB的同相输出端还接有稳压二极管Dz,并与稳压二极管Dz的负极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z的正极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z上并联有电容C12。
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端接PNP型三极管Q2的B端,三极管Q2的E端接地,三极管Q2的C端接NPN型三级管Q1的C端,三极管Q1的E端接地,三极管Q1的B端接二极管D11的负极端,二极管D11的正极端接地,三极管Q1的C端还接有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11的负极端。
三极管Q1的B端还接有电阻R178的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接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接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C端还接有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接12V 的VCC端,12V的VCC端还接有线圈L11的一端,线圈L11的另一端接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接电容C19的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
12V的VCC端接有电源接口P3的2号接线脚,电源接口P3的1号接线脚接地,电源接口P3的1号接线脚和2号接线脚之间接有电容C21,所述三极管Q2的E端还接有压电陶瓷升压变压器T11,并与压电陶瓷升压变压器T11的1号接线脚连接,压电陶瓷升压变压器T11的2号接线脚接有二极管D14的正极端,压电陶瓷升压变压器T11的3号接线脚接插接口Q3的2号接线脚D端,插接口Q3的1号接线脚接三极管Q1的C端,插接口Q3的3号接线脚接地。
二极管D14的负极端接地,二极管D14的正极端还接有二极管D15的一端,并与二极管D15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4的正极端还接有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0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16的正极端,二极管D16的正极端接二极管D17的负极端,二极管D15的正极端接二极管D16的负极端,二极管D15的正极端接电容C17的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6的负极端接电容C18的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 17的正极端,二极管D17的正极端接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7的正极端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接口J3。
二极管D14的负极端设有Socket接口J2,电阻R18的另一端还接有TEST接口J1,电阻R16的另一端设有DC-6KVOUT接口J3。
如图4,J2接口接正离子吸收部分; 如图1,J3接口接负离子释放部分。
为保证负离子释放浓度和对外围电路保护,在电路中增加了正离子吸收器装置,应用多级正电荷泄放回路,将负离子模块产生的正电荷导入市电。
本发明正离子吸收器,采用三级电路串联方式,第一级使用卡颂石纳米材料,第二级使用放电耐泡,第三级使用一定阻值电阻,阻值大小是根据纯净器功率设定的,三部分级联构成一完整电路系统,将电路系统产生的正离子去除:
第一级:所述特殊材料为卡颂石纳米材料,以分子筛和吸附性硅酸盐为主要材料,能够有效地吸附正离子;
第二级:当正离子积累到一定量,再通过放电耐泡导入地,进一步吸收正离子;
第三级:再串上“电阻”,与“地”相连,即剩余正离子即被消耗掉了。
上述正离子吸收器装置,很好的解决了负离子生成技术的局限,且因负离子模块产生的正电荷在泄放回路中产生的电流很微弱,在市电上产生的漏电流很小,不会对市电造成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位于负离子发生器后,由负离子发生器产生并发出的负离子需经过正离子吸收装置后释放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其特征是: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之所以具有加好的使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特殊材料为卡颂石纳米材料和最佳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其特征是:特殊材料为卡颂石纳米材料,系统以纳米介孔ZSM-5分子筛和吸附性硅酸盐为主要材料,还有辅料,辅料是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和纳米级二氧化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纳米介孔ZSM-5分子筛、吸附性硅酸盐、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和纳米级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0.8:1:0.2:0.2,经混合均匀后指出特殊吸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最佳电路系统:包括宽AC-DC整流降压模块和负离子产生源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宽AC-DC整流降压模块为宽电压85-265V输入,经过D1-D4整流,再由变压器T1变换为低压,由D6、C5、L2、C6稳定为12V;R3、U2A、U2B、R4和U1、R1、R2组成的反馈的电路 ,保证输出的12V稳定,不随输入的变化而变化;
AC-DC整流降压模块具体连接方式为:包括宽电压85-265V输入两个输入端,1号和2号,1号输入端接有过载保护器RF1的一端,过载保护器RF1的另一端接有压敏电阻器RV1的一端,压敏电阻器RV1的另一端接2号输入端,过载保护器RF1的另一端还接有整流桥D1-D4,具体连接为过载保护器RF1的另一端接整流桥中二级管D1的正极端,和整流桥中二极管D2的负极端,二极管D1的负极端接整流桥中二级管D3的负极端,二极管D3的正极端接2号输入端,二极管D2的正极端接整流桥中二级管D4的正极端,二极管D4的负极端接2号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其特征是:二极管D1的负极端还接有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为有极性电容,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电容C1的正极端连接,电容C1的负极端接二极管D4的正极端,电容C1的正极端还接有线圈L1的一端,线圈L1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为有极性电容,线圈L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正极端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接电容C1的负极端,电容C2的正极端还接有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阻R1的一端,
电阻R1的另一端接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并与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EN/UV端连接,
电容C2的正极端还接有稳压二极管VR1的正极端,稳压二极管VR1的负极端接二极管D5的负极端,二极管D5的正极端接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D端,
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S端电容C2的负极端,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EN/UV端还接光敏三级管U2B,光敏三级管U2B的输出端接电容C2的负极端,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BP/M端接有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S端;
TNY274PN开关转换器U1的D端还接有变压器T1,并与变压器T1的2号接线脚连接,变压器T1的1号接线脚接稳压二极管VR1的正极端变压器T1的1号接线脚还接有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变压器T1的5号接线脚,变压器T1的6号接线脚接有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端,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端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为有极性电容,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端接电容C5的正极端,电容C5的负极端接变压器T1的5号接线脚,电容C5的正极端还接有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U2A的正极端,发光二极管U2A上并联有电阻R4,发光二极管U2A的负极接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线圈L2的一端,线圈L2的另一端接电容C5的正极端,线圈L2的一端还接有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为有极性电容,电容C6的正极端与线圈L2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负极端接电容C5的负极端,电容C7的另一端还接有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型号为TL431CLPM稳压三极管U3的正极端,稳压三极管U3的负极端接发光二极管U2A的负极端,稳压三极管U3中间端接电容C7的另一端,
电阻R6的另一端还接有变压器T1的5号接线脚,变压器他的5号接线脚还接有RTN端,线圈L2的另一端为12.0V稳压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负离子产生源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UA,所述运算放大器UA的反向输入端接有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端,电阻R11上并联有电容C11,运算放大器UA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空置,运算放大器UA的同向输出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A的反向输入端还接有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有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其特征是: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端接有运算放大器UB的反向输入的,运算放大器UB的电源负极接地,运算放大器的电源正极接VCC端,运算放大器UB的同相输出端接有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VCC端,运算放大器UB的同相输出端还接有稳压二极管Dz,并与稳压二极管Dz的负极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z的正极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z上并联有电容C12,
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端接PNP型三极管Q2的B端,三极管Q2的E端接地,三极管Q2的C端接NPN型三级管Q1的C端,三极管Q1的E端接地,三极管Q1的B端接二极管D11的负极端,二极管D11的正极端接地,三极管Q1的C端还接有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11的负极端;
三极管Q1的B端还接有电阻R178的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接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接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C端还接有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接12V 的VCC端,12V的VCC端还接有线圈L11的一端,线圈L11的另一端接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接电容C19的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
12V的VCC端接有电源接口P3的2号接线脚,电源接口P3的1号接线脚接地,电源接口P3的1号接线脚和2号接线脚之间接有电容C21,所述三极管Q2的E端还接有压电陶瓷升压变压器T11,并与压电陶瓷升压变压器T11的1号接线脚连接,压电陶瓷升压变压器T11的2号接线脚接有二极管D14的正极端,压电陶瓷升压变压器T11的3号接线脚接插接口Q3的2号接线脚D端,插接口Q3的1号接线脚接三极管Q1的C端,插接口Q3的3号接线脚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其特征是:二极管D14的负极端接地,二极管D14的正极端还接有二极管D15的一端,并与二极管D15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4的正极端还接有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0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16的正极端,二极管D16的正极端接二极管D17的负极端,二极管D15的正极端接二极管D16的负极端,二极管D15的正极端接电容C17的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6的负极端接电容C18的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 17的正极端,二极管D17的正极端接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7的正极端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接口J3,
二极管D14的负极端设有Socket接口J2,电阻R18的另一端还接有TEST接口J1,电阻R16的另一端设有DC-6KVOUT接口J3。
CN201610400755.XA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 Active CN105958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0755.XA CN105958317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0755.XA CN105958317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8317A true CN105958317A (zh) 2016-09-21
CN105958317B CN105958317B (zh) 2017-08-29

Family

ID=56908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0755.XA Active CN105958317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83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8306A (zh) * 2021-12-27 2022-05-13 深圳市百宏怡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氧离子产生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3085A1 (en) * 2003-04-24 2006-04-06 Xi'an Kong 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Anion generator
CN103821593A (zh) * 2014-03-04 2014-05-28 苏州大学 汽车尾气过滤装置
CN204361486U (zh) * 2015-01-26 2015-05-27 江门市国新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零臭氧负离子发生器
CN204498012U (zh) * 2015-05-01 2015-07-22 廖永忠 一种平衡调制式多路输出稳压电源
CN104868365A (zh) * 2015-05-29 2015-08-2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数字化负离子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3085A1 (en) * 2003-04-24 2006-04-06 Xi'an Kong 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Anion generator
CN103821593A (zh) * 2014-03-04 2014-05-28 苏州大学 汽车尾气过滤装置
CN204361486U (zh) * 2015-01-26 2015-05-27 江门市国新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零臭氧负离子发生器
CN204498012U (zh) * 2015-05-01 2015-07-22 廖永忠 一种平衡调制式多路输出稳压电源
CN104868365A (zh) * 2015-05-29 2015-08-2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数字化负离子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8306A (zh) * 2021-12-27 2022-05-13 深圳市百宏怡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氧离子产生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8317B (zh) 201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8131285A (ru) Улучшенный фильтрующий материал для воздухоочистителя на основе поляризуемого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м полем материала
CN105958317A (zh)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
EP1614971A3 (en) Air purifier
CN201699315U (zh) 大功率负离子物质流发生器
CN205985745U (zh)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用正离子吸收装置
CN202282742U (zh) 可产生负氧离子的便携式交流电源转换装置
CN204012193U (zh) 一种负离子产生电路
CN201918639U (zh) 微功耗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CN102107016A (zh) 用时基电路制作的通用电子空气清新装置
CN208489674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电源电路
CN204465948U (zh) 多功能led电源
CN208482629U (zh) 一种全隔离内部升压静电集尘装置
KR20100002009A (ko) 액세서리용 음이온 발생목걸이
CN205575638U (zh) 臭氧发生装置
CN107433098A (zh) 一种雾化电离除尘设备
CN102646932A (zh) 电子式空气净化装置
CN205646444U (zh) 负离子发生电路及负离子发生器
CN207115992U (zh) 一种吉他单块效果器电源滤波降噪器
CN201267628Y (zh) 空气清新除尘装置
CN205332440U (zh) 一种智能雾化器电路
CN106505412A (zh) 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CN86207208U (zh)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
CN208936428U (zh) 一种带空气净化的中央空调温控器
CN210788446U (zh) 便携式医疗设备清洁保养装置
CN106390288A (zh) 一种输出电流平稳的电子经络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3

Address after: Room 631, tower a, Tengfei building, No. 88, Jiangmiao Road, yanchuangyuan,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Lekang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1021, Shandong, hi tech Zone, east of Weifang Province, east of hi tech street, two Rd East (room 341, R & D center of biomedicine technology industry park)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LEKA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8

Address after: 261021 south of Jiankang East Street, Gaoxin District,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east of Gaoxin 2nd Road (room 341, R & D center, bio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LEKA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31, block a, Tengfei building, 88 Jiangmiao Road, yanchuangyuan,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00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Lekang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