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5682B - 虚拟化的扩展桌面工作区 - Google Patents

虚拟化的扩展桌面工作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5682B
CN105955682B CN201510883633.6A CN201510883633A CN105955682B CN 105955682 B CN105955682 B CN 105955682B CN 201510883633 A CN201510883633 A CN 201510883633A CN 105955682 B CN105955682 B CN 1059556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hysical
displays
virtual
information han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36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55682A (zh
Inventor
小尼尔·R·卡利恩多
拉塞尔·S·范布恩
阿诺德·S·韦克斯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PC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55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5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55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5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38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more than one graphics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2Networking aspects
    • G09G2370/022Centralised management of display operation, e.g. in a server instead of local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09G2370/045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 G09G2370/047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using display data channel standard [DDC]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0Use of a protocol of communication by packets in interfaces along the display data pipe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虚拟显示映射到能够从信息处理系统访问的物理显示器的方法。当附接的物理显示器的数量变化时,该方法检测该变化,并且将虚拟显示重新映射到数量已变的物理显示器。

Description

虚拟化的扩展桌面工作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虚拟显示映射到能够从信息处理系统访问的物理显示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便携式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平板电脑等)可跨一个或更多个外部监视器来扩展其桌面工作区。尽管扩展桌面允许单个应用程序窗口跨多个监视器显示,但是用户通常使用每个监视器作为他们可以拖动和组织扩展桌面内的窗口、程序图标和其他项目的单独的工作区。然而,当外部监视器与电脑断开连接时,桌面恢复到计算机的默认内部显示器,并且所有的窗口、图标等被移动,使得其在单个内部显示器上对用户仍然可见。将所有打开的窗口、图标等移动至单个内部显示器通常会使得通常为小型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电脑显示器的内部显示器过度拥挤。目前的方法提供多种桌面功能,并且一些方法提供虚拟可变的工作区来组织窗口和图标。然而,在这些方法中,在逻辑桌面和物理显示装置之间不存在关联,并且窗口和图标的组织与可用物理显示器不相关。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将虚拟显示映射到能够从信息处理系统访问的物理显示器的方法。当附接的物理显示器的数量变化时,该方法检测该变化,并将虚拟显示重新映射到数量已变的物理显示器。
前述为概要,因而必然包含细节的简化、概括和省略;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该概要仅是说明性的,并且不意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在下面阐述的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中,其他方面、创造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内容,在附图中:
图1是在其中可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2提供了图1中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环境的扩展,以图示出本文描述的方法可在联网环境下工作的各种信息处理系统上执行;
图3是描绘了附接至信息处理系统的物理显示器的数量的变化和所得的虚拟显示向可用物理显示器的映射的图;
图4是示出了由设置过程所采取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由将扩展桌面工作区虚拟化到可用物理显示器的过程所采取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由基于用户偏好将虚拟显示映射到可用物理显示器的虚拟显示管理器所采取的步骤的流程图;以及
图7是示出了由切换显示以在可用物理显示器上显示用户的优选虚拟显示的过程所采取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该(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要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所有装置或步骤以及功能元件的相应的结构、材料、行为和等价物旨在包括用于结合如明确声明的其他要求保护的元件来执行功能的任何结构、材料或动作。提出详细描述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以所公开的形式对本发明进行穷举或限制。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明显的。选择并描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最佳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其他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具有多种修改以适合于预期的特定用途的多种实施方式。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各个方面可以被具体化为系统、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各个方面可以采用全部硬件实施方式、全部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或结合软件方面和硬件方面的实施方式的形式,所有这些实施方式在本文中通常可以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此外,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可以采用包含在上面包含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可以使用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任何组合。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子系统、装置或设备、磁系统、装置或设备、光学系统、装置或设备、电磁系统、装置或设备、红外线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前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举列表)包括下列各项:具有一个或更多个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者前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在本文档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有形介质可以包含或存储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的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有关的程序。如本文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暂态信号。
用于实现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用一种或更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编程语言包括例如Java、Smalltalk、C++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以及例如“C”编程语言的传统过程式编程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完全地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种情形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至用户的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使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因特网)。
在下文中参照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图示和/或框图来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流程图图示和/或框图中的每个块,以及流程图图示和/或框图中的各个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的处理器、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的处理器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引导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发挥功能,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产生制品,该制品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指令。
也可以将计算机程序指令加载至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以导致要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的一系列的操作步骤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过程。
下面的详细描述一般遵循概要,如上面所阐述的,根据需要进一步解释和扩展各个方面和实施方式的定义。为此,该详细描述首先阐述图1中的适于实现与本公开内容关联的软件和/或硬件技术的计算环境。图2示出了联网环境来作为基本计算环境的扩展,以强调可以跨多个独立的设备执行现代计算技术。
图1示出了信息处理系统100,信息处理系统100是能够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计算操作的计算机系统的简化示例。信息处理系统100包括耦接至处理器接口总线112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110。处理器接口总线112将处理器110连接至北桥115,北桥115也被称为存储器控制器集线器(MCH)。北桥115连接至系统存储器120,并且提供用于处理器110访问系统存储器的装置。图形控制器125也连接至北桥1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PCI Express总线118将北桥115连接至图形控制器125。图形控制器125连接至显示设备130,如计算机监视器。
北桥115和南桥135使用总线119彼此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总线是在北桥115和南桥135之间的每个方向上高速传递数据的直接媒体接口(DMI)总线。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外围部件互连(PCI)总线连接北桥和南桥。南桥135,也被称为I/O控制器集线器(ICH),是通常实现以比北桥提供的能力更低的速度进行操作的能力的芯片。南桥135通常提供用于连接各种部件的各种总线。这些总线例如包括PCI总线、PCI Express总线、ISA总线、系统管理总线(SM总线或SMB)和/或低引脚数(LPC)总线。LPC总线通常连接低带宽设备,例如启动ROM 196和“遗留”I/O设备(使用“超级I/O”芯片)。“遗留”I/O设备(198)可以包括例如串行和并行端口、键盘、鼠标和/或软盘控制器。LPC总线也将南桥135连接至可信平台模块(TPM)195。通常包括在南桥135中的其他部件包括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控制器、可编程中断控制器(PIC)和存储设备控制器,存储设备控制器使用总线184将南桥135连接至非易失性存储设备185,例如硬盘驱动器。
Express卡155是将热插拔设备连接至信息处理系统的槽。当Express卡155使用通用串行总线(USB)和PCI Express总线二者连接至南桥135时,Express卡155支持PCIExpress和USB连接二者。南桥135包括USB控制器140,USB控制器140向连接至USB的设备提供USB连接。这些设备包括网络摄像头(摄像机)150、红外线(IR)接收器148、键盘和触控板144以及提供无线个人区域网(PAN)的蓝牙设备146。USB控制器140也为其他各种各样的USB连接的设备142,例如鼠标、可移除非易失性存储设备145、调制解调器、网络卡、ISDN连接器、传真机、打印机、USB集线器以及许多其他类型的USB连接的设备提供USB连接。虽然可移除非易失性存储设备145被示出为USB连接的设备,但是可移除非易失性存储设备145可以使用不同的接口如火线接口等来连接。
无线局域网(LAN)设备175经由PCI或PCI Express总线172连接至南桥135。LAN设备175通常实现无线调制技术的IEEE 802.11标准中的一个标准,所有无线调制技术使用相同的协议在信息处理系统100与另一计算机系统或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光存储设备190使用串行ATA(SATA)总线188连接至南桥135。串行ATA适配器和设备通过高速串行链路通信。串行ATA总线也将南桥135连接至其他形式的存储设备,例如硬盘驱动器。例如声卡的音频电路160经由总线158连接至南桥135。音频电路160也提供以下功能,如音频线路输入和光学数字音频输入端口162、光学数字输出和耳机插孔164、内部扬声器166和内部麦克风168。以太网控制器170使用总线如PCI或PCI Express总线连接到南桥135。以太网控制器170将信息处理系统100连接到计算机网络,如局域网(LAN)、因特网和其他公共和私人计算机网络。
虽然图1示出了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但是信息处理系统可以采用许多形式。例如,信息处理系统可以采用台式计算机、服务器、便携式计算机、膝上型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形式,或其他规格的计算机或数据处理系统。此外,信息处理系统可以采用其他规格,如个人数字助理(PDA)、游戏设备、ATM机、便携式电话设备、通信设备或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其他设备。
图1所示出的和本文中描述的提供安全功能的可信平台模块(TPM 195)仅是硬件安全模块(HSM)的一个示例。因此,本文所描述和要求保护的TPM包括任何类型的HSM,其包括但不限于,符合可信计算组(TCG)标准并且名称为“可信平台模块(TPM)规范版本1.2”的硬件安全设备。TPM是可以合并到任何数量的信息处理系统,如图2所概述的那些信息处理系统中的硬件安全子系统。
图2提供了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环境的扩展,以图示出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在联网环境下工作的各种信息处理系统上执行。信息处理系统的类型的范围从例如手持式计算机/移动电话210的小型手持式设备至例如大型计算机270的大型主机系统。手持式计算机210的示例包括个人数字助理(PDA),例如MP3播放器的个人娱乐设备、便携式电视机和光盘播放器。信息处理系统的其他示例包括笔输入式或平板式计算机220、膝上型或笔记本电脑230、工作站240、个人计算机系统250和服务器260。在图2中未单独地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其他类型由信息处理系统280表示。如所示出的,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200将各种信息处理系统联网在一起。可以用于使各种信息处理系统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包括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因特网,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其他无线网络,以及可以用于使信息处理系统互连的任何其他网络拓扑。信息处理系统中的许多信息处理系统包括非易失性数据存储装置,如硬盘驱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图2中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一些信息处理系统描绘了单独的非易失性数据存储装置(服务器260使用非易失性数据存储装置265,大型计算机270使用非易失性数据存储装置275,以及信息处理系统280使用非易失性数据存储装置285)。非易失性数据存储装置可以是在各种信息处理系统外部的部件,或者是在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内部的部件。另外,通过使用各种技术,例如将非易失性数据存储装置145连接至USB端口或信息处理系统的其他连接器,可以在两个或更多个信息处理系统之间共享可移除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45。
图3是描绘附接至信息处理系统的物理显示器的数量的变化以及所得到的虚拟显示到可用物理显示器的映射的图。在示出的示例中,用户的膝上型计算机系统与在不同的环境下可用的各种物理显示器一起使用。工作显示器配置310描绘了用户的工作区环境,在该工作区环境下,用户具有膝上型显示器300、20英寸外部显示器320以及27英寸外部显示器,其中,膝上型显示器300包括在用户的膝上型计算机系统中,并且膝上型计算机可经由标准显示器接口(例如,HDMI、SDI、显示端口、VGA等)访问外部显示器。基于用户对三个可访问显示器的偏好,当处于工作区环境310,例如处于在线会议配置下时,膝上型显示器300用于显示用户的日程表,20英寸显示器320用于显示演示应用程序,并且27英寸显示器330用于显示网络浏览器会话。虽然,为了简单起见,单个应用程序被描绘为显示在单独的物理显示器上,但是可以使配置显示多个应用程序来作为映射至物理显示器的虚拟显示的一部分。例如,配置可以被设置成在映射至27英寸显示器330的虚拟显示中显示网络浏览器和文字处理器。
环境340描绘了移动计算环境,例如当用户将20英寸显示器320和27英寸显示器330断开连接并且在路上携带膝上型计算机,如前往咖啡馆、机场等时。这里,用户已配置日程表应用程序继续在膝上型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显示,目前膝上型计算机的显示器是可由膝上型计算机系统访问的唯一的显示器。之前在外部显示器320和330上显示的会话现已被虚拟化为由虚拟化的20英寸外部显示器350和虚拟化的27英寸外部显示器360来描绘。虚拟化显示用作演示应用程序和网络浏览器应用程序的容器。如图7所示,如果用户想要观看膝上型计算机的显示器上的虚拟化显示中的一个虚拟化显示,则用户可以切换显示以实质上在膝上型显示器上显示虚拟化显示中的一个虚拟化显示,并且同时虚拟化日程表应用程序。以该方式,用户可以使用由膝上型计算机系统提供的单个显示器从一个虚拟显示切换至另一虚拟显示。当将虚拟显示重新映射到不同的物理显示器时,可以基于物理显示器的尺寸和其他属性与虚拟显示的属性成比例地改变显示特性例如纵横比。例如,如果用户将网络浏览器会话从27英寸的虚拟显示380替换成更小的膝上型显示器(例如12英寸的显示器等),则可以改变在膝上型显示器上使用的网络浏览器会话的尺寸和纵横比,以便以更便于使用的方式向用户更好地显示该网络浏览器。
环境370描绘了另一配置,例如由用户使用的家庭配置。这里,用户具有一个外部监视器,24英寸的外部显示器380。该物理显示器映射到存在演示应用程序的虚拟显示。由于该配置仅具有两个显示器而不是三个,因此,第三虚拟显示(包含网络浏览器)仍以虚拟化的27英寸的外部显示器360来虚拟化。再者,用户可以替换显示,以便使用在图7中示出的过程将虚拟显示360映射到膝上型显示器300或映射到24英寸的外部显示器380。使用用户定义的最小纵横比在物理显示器中的一个物理显示器上显示虚拟显示(网络浏览器)。当替换成24英寸的物理显示器时,可能需要对网络浏览器的可视化进行较小的改变,这是因为24英寸的显示器仅稍微小于包含网络浏览器的27英寸的虚拟显示。然而,如果将网络浏览器替换成膝上型显示器,则可能会达到最小纵横比,并且可能需要重新调整该虚拟显示的尺寸或者包括水平/垂直滚动条以在较小的膝上型显示器中显示整个窗口。
图4是示出由设置过程采取的步骤的流程图。图4在400处开始,并且示出了由执行从用户采集用户偏好的设置例程的过程采取的步骤。在步骤410处,该过程在从虚拟显示切换至物理显示器时向用户提示处理指令。该过程确定用户在必要时是否想要使用不同的纵横比来重新调整虚拟显示的尺寸以适应物理显示器(判定420)。如果用户在必要时想要使用不同的纵横比来重新调整虚拟显示的尺寸以适应物理显示器,则判定420分支到“是”分支以执行步骤430至步骤450。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在必要时不想要使用不同的纵横比来重新调整虚拟显示的尺寸以适应物理显示器,则判定420分支到“否”分支,于是,在步骤460处,该过程将用户偏好设置成当从虚拟显示切换至物理显示器时保持相同的纵横比。如果用户在必要时想要使用不同的纵横比来重新调整虚拟显示的尺寸以适应物理显示器,则执行步骤430至步骤450。在步骤430处,该过程向用户提示用于物理显示器的最小纵横比。在步骤440处,还过程将用户偏好设置成:调整纵横比以使得纵横比总是大于或等于由用户指示的最小比例。在步骤450处,该过程接收其他虚拟显示偏好,如在可用物理显示器上显示的优选应用程序等。在步骤470处,该过程将用户的虚拟显示偏好保存到数据存储装置480。之后在490处结束图4中执行的设置处理。
图5是示出了由将扩展桌面工作区虚拟化到可用物理显示器的过程所采取的步骤的流程图。在步骤500处,该过程执行通过虚拟化显示将扩展桌面工作区虚拟化到可用物理显示器的例程。在预定过程510处,该过程执行在可用物理显示器上显示虚拟显示的例程(参见图6和对应的处理细节文本)。在步骤520处,用户使用具有附接了一定数量的物理显示器的系统,直到检测到系统可用的物理显示器的数量的变化为止。
例如当从用户接收到切换显示以使得可以在可用物理显示器上显示当前不可见的虚拟显示,并且将当前显示在物理显示器上的应用程序置换到虚拟(不可见)显示的请求时,该过程确定是否切换虚拟/物理显示(判定525)。如果请求切换虚拟/物理显示,则判定525随之分支到“是”分支,在预定过程530处,执行切换显示的例程(参见图7和对应的细节文本)。然后,处理循环返回至步骤520,其中,在虚拟/物理显示目前被切换的情况下用户继续使用系统。
另一方面,未请求切换虚拟/物理显示,则判定525分支到“否”分支以进行进一步评估。该过程例如在使用电缆将外部显示器连接至计算机系统时确定是否已向系统添加了物理显示器(判定540)。如果已向系统添加了物理显示器,则判定540分支到“是”分支,于是,在步骤550处,该过程检索已被添加到系统的物理显示器的设置(例如,尺寸、可用纵横比等)。然后,处理循环返回至预定过程510,预定过程510在添加了另外的物理显示器之后在可用物理显示器上显示虚拟显示。
另一方面,如果未向系统添加物理显示器,则判定540分支到“否”分支以进行进一步评估。该过程确定是否已关闭了物理显示器(判定560)。如果关闭了物理显示器,则判定560分支到“是”分支,以执行步骤570和步骤575。在步骤570处,该过程关闭当前显示在物理显示器上的所有应用程序。在步骤575处,该过程从映射表中清除物理显示器配置和对应的虚拟显示配置。然后,处理循环返回至预定过程510,预定过程510在关闭了物理显示器之后在可用物理显示器上显示虚拟显示。
另一方面,如果未关闭物理显示器,则判定560分支到“否”分支,以进行进一步评估。该过程例如在外部显示器的电缆已经与计算机系统的端口断开连接时,确定物理显示器是否已经与系统断开连接(判定580)。如果物理显示器已经与系统断开连接,则判定580分支到“是”分支,于是,在步骤590处,该过程将已断开连接的显示器的物理显示器设置存储在虚拟显示配置中。然后,处理循环返回至预定过程510,预定过程510在添加了另外的物理显示器之后在可用物理显示器上显示虚拟显示。
另一方面,物理显示器未与系统断开连接,则判定580分支到“否”分支,于是,在步骤595处,该过程处理任何其他显示请求,例如如图4所示的来自用户的配置用户偏好的请求等。
图6是示出了基于用户偏好将虚拟显示映射到可用物理显示器的虚拟显示管理器所采取的步骤的流程图。图6在600处开始,并且示出了由执行在可用物理显示器上显示虚拟显示的虚拟显示管理器例程的过程所采取的步骤。
在步骤610处,该过程从配置数据存储装置480检索用户偏好。在步骤620处,该过程基于所检索的用户偏好来选择第一虚拟显示。步骤620从具有虚拟显示数据的存储器区625检索虚拟显示数据,虚拟显示数据包括:虚拟显示的尺寸、虚拟显示的纵横比以及在虚拟显示中显示的应用程序和其他图形用户界面(GUI),连同这样的应用程序和GUI在虚拟显示中的定位。在步骤630处,该过程基于用户偏好来选择第一物理显示器。步骤630从具有物理显示器数据的存储器区640检索物理显示器数据,物理显示器数据包括:物理显示器的尺寸、物理显示器的可用纵横比和当前纵横比,以及在物理显示器中显示的应用程序和GUI。
在步骤650处,该过程基于虚拟显示和关于用户所期望的最小纵横比的用户偏好来根据需要设置所选择的物理显示器的纵横比。在步骤660处,该过程将所选择的虚拟显示映射到所选择的物理显示器。步骤660将映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区670。
该过程确定是否存在更多的虚拟显示要处理(判定675)。如果存在更多个虚拟显示,则判定675分支到“是”分支,并且处理继续进行。另一方面,如果不存在更多的虚拟显示要处理,则判定675分支到“否”分支,并且在680处处理返回至调用例程(参见图5)。
接下来,该过程确定是否存在可以用于显示虚拟显示的更多个物理显示器(判定690)。如果存在可以用于显示虚拟显示的更多个物理显示器,则判定690分支到“是”分支,如上所述,该分支循环返回以选择和处理接下来的物理和虚拟显示。该循环继续进行,直到不存在可以用于显示虚拟显示的更多个物理显示器为止,此时,判定690分支到“否”分支并且处理在695处返回至调用例程(参见图5)。
图7是示出了由切换显示以在可用物理显示器上显示用户的优选虚拟显示的过程所采取的步骤的流程图。图7在700处开始,并且示出了由切换虚拟/物理显示的过程所采取的步骤。
在步骤710处,该过程从虚拟显示存储器区625选择第一虚拟显示。在步骤720处,该过程从存取器区670检索所选择的虚拟显示的物理映射数据。应注意,一些虚拟显示目前可以不被映射到物理显示器。在示出的示例中,虚拟显示处理“电子邮件”当前未映射到物理显示器。在步骤730处,该过程在显示映射窗口740中显示所选择的虚拟显示的当前映射分配。
该过程确定是否存在更多的虚拟显示要处理(判定750)。如果存在更多的虚拟显示要处理,则判定750分支到“是”分支,该分支循环返回以选择和处理下一个虚拟显示,并且在显示窗口740中显示虚拟显示的条目。该循环继续进行,直到不存在更多的虚拟显示要处理为止,此时,判定750分支到“否”分支以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步骤760处,该过程接收来自用户的对映射分配的改变。在示出的示例中,用户已选择不再将“网络浏览器”虚拟显示映射到物理显示器,而是替代地,将“电子邮件”虚拟显示映射到用于显示网络浏览器的物理显示器。在步骤780处,该过程将所选择的虚拟显示映射到所选择的物理显示器。该映射反映在对映射存储器区670的改变中。在步骤790处,该过程使用从存储器区640接收的物理显示器属性(纵横比等)在所分配的物理显示器上显示虚拟显示。之后,在795处,图7的处理返回至调用例程(参见图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具体实施方式,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基于本文的教示,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内容及其更宽的方面的情况下做出变化和修改。因此,因为所有这样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公开内容的真正精神和范围内,所以所附的权利要求将在其范围内包括所有这样的变化和修改。此外,要理解,本发明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理解的是,如果意在引入特定数量的权利要求要素,则这样的意图应在权利要求中明确地陈述,并且在没有这样的陈述时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对于非限制性示例,为帮助理解,以下所附权利要求包含引导性短语“至少一个”和“一个或更多个”的使用,以引入权利要求要素。然而,这样的短语的使用不应被理解为暗示即使当同一权利要求包括引导性短语“一个或多个”或“至少一个”和例如“一个(a)”或“一个(an)”的不定冠词时,通过不定冠词“一个(a)”或“一个(an)”引入的权利要求要素将包含这样引入的权利要求要素的任何特定权利要求限于仅包含一个这样的要素的其他权利要求;这同样适用于定冠词的在权利要求中的使用。

Claims (13)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将一个或更多个虚拟显示映射到能够从信息处理系统访问的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应用程序显示在单独的物理显示器上,其它应用程序作为映射至其它物理显示器的虚拟显示的一部分;所述单独的物理显示器是系统访问的唯一的显示器;
检测能够从所述信息处理系统访问的所述物理显示器的数量的变化;所述检测是检测到系统可用的物理显示器的数量的变化;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物理显示器的数量的所述变化,将所述虚拟显示重新映射到数量已变的所述物理显示器;其中,所述虚拟显示中的每个虚拟显示是一个或更多个图形用户界面的容器;在物理显示器的数量的变化时外部显示器上显示的会话被虚拟化为由虚拟化的外部显示器来描绘,虚拟化显示用作演示应用程序和网络浏览器应用程序的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一个或更多个用户偏好的集合,其中,所述用户偏好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所述物理显示器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的最小纵横比、要在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中选择的优选物理显示器上显示的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虚拟显示中选择的优选虚拟显示,其中,基于所接收的所述用户偏好的集合来执行所述映射和所述重新映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检测是所述物理显示器中的一个物理显示器的添加,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偏好来检索一个或更多个设置,其中,所述设置与所添加的物理显示器有关;以及
基于所检索的设置,将所述虚拟显示中的一个虚拟显示映射到所添加的物理显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检测是将所述物理显示器中的一个物理显示器与所述信息处理系统断开连接,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设置作为虚拟显示配置;
基于所述用户偏好来检索一个或更多个设置,其中,所述设置与在所述断开连接之后仍附接至所述信息处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有关;以及
基于所检索的设置,将所述虚拟显示映射到在所述断开连接之后仍附接至所述信息处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检测是所述物理显示器中的所选择的一个物理显示器的关闭,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关闭当前显示在所选择的物理显示器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应用程序;
清除与所选择的物理显示器有关的物理显示器配置;以及
清除与所选择的物理显示器有关的虚拟显示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切换显示的请求;
检索所述虚拟显示到所述物理显示器的当前映射;
接收对包括在所述当前映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映射分配的改变;
基于对所述映射分配的所述改变来执行将所述虚拟显示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虚拟显示映射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的第二重新映射;以及
使用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用户指定的物理显示器属性,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上显示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虚拟显示。
7.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
耦接至所述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以及
指令集合,所述指令集合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由所述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
将一个或更多个虚拟显示映射到能够从信息处理系统访问的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应用程序显示在单独的物理显示器上,其它应用程序作为映射至其它物理显示器的虚拟显示的一部分;所述单独的物理显示器是系统访问的唯一的显示器;
检测能够从所述信息处理系统访问的所述物理显示器的数量的变化;所述检测是检测到系统可用的物理显示器的数量的变化;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物理显示器的数量的所述变化,将所述虚拟显示重新映射到数量已变的所述物理显示器;其中,所述虚拟显示中的每个虚拟显示是一个或更多个图形用户界面的容器;在物理显示器的数量的变化时外部显示器上显示的会话被虚拟化为由虚拟化的外部显示器来描绘,虚拟化显示用作演示应用程序和网络浏览器应用程序的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是从由一个或更多个窗口和一个或更多个图标组成的组中选择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系统还用于:
接收一个或更多个用户偏好的集合,其中,所述用户偏好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所述物理显示器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的最小纵横比、要在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中选择的优选物理显示器上显示的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虚拟显示中选择的优选虚拟显示,并且其中,基于所接收的用户偏好的集合来执行所述映射和所述重新映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检测是所述物理显示器中的一个物理显示器的添加,并且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系统还用于:
基于所述用户偏好来检索一个或更多个设置,其中,所述设置与所添加的物理显示器有关;以及
基于所检索的设置,将所述虚拟显示中的一个虚拟显示映射到所添加的物理显示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检测是所述物理显示器中的一个物理显示器与所述信息处理系统断开连接,并且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系统还用于:
存储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设置作为虚拟显示配置;
基于所述用户偏好来检索一个或更多个设置,其中,所述设置与在所述断开连接之后仍附接至所述信息处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有关;以及
基于所检索的设置,将所述虚拟显示映射到在所述断开连接之后仍附接至所述信息处理系统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检测是所述物理显示器中的所选择的一个物理显示器的关闭,并且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系统还用于:
关闭当前显示在所选择的物理显示器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应用程序;
清除与所选择的物理显示器有关的物理显示器配置;以及
清除与所选择的物理显示器有关的虚拟显示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系统还用于:
接收切换显示的请求;
检索所述虚拟显示到所述物理显示器的当前映射;
接收对包括在所述当前映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映射分配的改变;
基于对所述映射分配的所述改变来执行将所述虚拟显示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虚拟显示映射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的第二重新映射;以及
使用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用户指定的物理显示器属性,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物理显示器上显示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虚拟显示。
CN201510883633.6A 2015-03-09 2015-12-04 虚拟化的扩展桌面工作区 Active CN1059556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642,605 US20160266751A1 (en) 2015-03-09 2015-03-09 Virtualized Extended Desktop Workspaces
US14/642,605 2015-03-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5682A CN105955682A (zh) 2016-09-21
CN105955682B true CN105955682B (zh) 2021-02-05

Family

ID=55859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3633.6A Active CN105955682B (zh) 2015-03-09 2015-12-04 虚拟化的扩展桌面工作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66751A1 (zh)
CN (1) CN105955682B (zh)
DE (1) DE102016104192A1 (zh)
GB (1) GB25381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8980A (zh) * 2021-04-07 2021-08-10 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连接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355A (zh) * 2002-10-29 2004-05-26 微软公司 用单一视频电缆连接多个显示器的显示控制器
CN102084333A (zh) * 2008-07-01 2011-06-01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远程可视化系统的显示配置方法
CN103261994A (zh) * 2010-10-01 2013-08-21 Flex Electronics ID Co.,Ltd. 桌面显露扩展
CN103530078A (zh) * 2012-06-08 2014-01-22 苹果公司 用于显示镜像的系统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0084B2 (en) * 2004-12-17 2008-11-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mputer monitor configurations
US9554061B1 (en) * 2006-12-15 2017-01-24 Proctor Consulting LLP Smart hub
EP2243078A4 (en) * 2008-01-07 2011-05-11 Smart Technologies Ulc METHOD FOR STARTING A SELECTED APPLICATION IN A COMPUTER SYSTEM WITH MULTIPLE MONITORS AND COMPUTER SYSTEM WITH MULTIPLE MONITORS FOR USING THIS METHOD
KR20100108417A (ko) * 2008-01-07 2010-10-06 스마트 테크놀러지스 유엘씨 다중 모니터 컴퓨터 시스템에서의 어플리케이션 관리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채용한 다중 모니터 컴퓨터 시스템
WO2011123840A2 (en) * 2010-04-01 2011-10-06 Citrix Systems, Inc. Interacting with remote applications displayed within a virtual desktop of a tablet computing device
US20110296352A1 (en) * 2010-05-27 2011-12-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Active calibration of a natural user interface
US20120050183A1 (en) * 2010-08-27 2012-03-01 Google Inc. Switching display modes based on connection state
US9164646B2 (en) * 2010-08-31 2015-10-20 Ati Technologies U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ommodating display migration among a plurality of physical displays
US9864612B2 (en) * 2010-12-23 2018-01-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echniques to customize a user interface for different displays
US8907906B2 (en) * 2011-09-27 2014-12-09 Z124 Secondary single screen mode deactivation
US8711091B2 (en) * 2011-10-14 2014-04-29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Automatic logical position adjustment of multiple screens
US20140253413A1 (en) * 2013-03-06 2014-09-11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presenting a group of monitors participating in a desktop spanning environment to an operating system
US20140267029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Alok Govil Method and system of enab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a user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600595B2 (en) * 2013-05-21 2017-03-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dification of windows across multiple displays
US9703445B2 (en) * 2014-05-07 2017-07-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optimized placement of computer-based windows
KR20160087703A (ko) * 2015-01-14 2016-07-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공간정보를 이용한 다중 디스플레이 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355A (zh) * 2002-10-29 2004-05-26 微软公司 用单一视频电缆连接多个显示器的显示控制器
CN102084333A (zh) * 2008-07-01 2011-06-01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远程可视化系统的显示配置方法
CN103261994A (zh) * 2010-10-01 2013-08-21 Flex Electronics ID Co.,Ltd. 桌面显露扩展
CN103530078A (zh) * 2012-06-08 2014-01-22 苹果公司 用于显示镜像的系统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38143A (en) 2016-11-09
CN105955682A (zh) 2016-09-21
GB2538143B (en) 2018-07-18
GB201603973D0 (en) 2016-04-20
DE102016104192A1 (de) 2016-09-15
US20160266751A1 (en) 2016-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5969B2 (en) User interface navigation utilizing pressure-sensitive touch
US10048859B2 (en) Display and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 icons
US20110302528A1 (en) Intelligent Window Sizing F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US2017032519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notification by electronic device
US9851790B2 (en) Gaze based notification reponse
US20120311485A1 (en) Moving A Tile Across Multiple Workspaces
US20140007106A1 (en) Display and Terminate Running Applications
US10672161B2 (en) Increasing readability of visualization nodes
US20130219338A1 (en) Automatic Magnification and Selection Confirmation
US20160077682A1 (en) Dynamic cross-environment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orientation
US9888061B2 (en) Method for organizing home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same
US20120262489A1 (en) Relative and Absolute Screen Rotation Draft Agent
AU201439807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pplication interfa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60011915A (ko) 화면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310654B1 (ko) 디스플레이 콘텐츠의 리사이징 기법
US9262042B2 (en) File transfer applications
AU2014251190A1 (en) Multiple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workspaces
US9021383B2 (en) Browsing between mobile and non-mobile web sites
US9024975B2 (en) Repurposed screen real estate for enhanced tablet function
US8132109B2 (en) Webpage magnifier/formatter using CSS properties and cursor/mouse location
US202000895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voking Input Method, Server, and Terminal
CN109407953A (zh) 应用查找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955682B (zh) 虚拟化的扩展桌面工作区
US2016001175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rtualized sensors in a multi-sensor environment
US10168856B2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ing three dimensional datas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7

Address after: 23 / F, Lincoln building, 979 King's road, Quarry Bay, Hong 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PC International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City

Patentee befor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