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5158B - 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5158B
CN105955158B CN201610288907.1A CN201610288907A CN105955158B CN 105955158 B CN105955158 B CN 105955158B CN 201610288907 A CN201610288907 A CN 201610288907A CN 105955158 B CN105955158 B CN 105955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mobile phone
sticking plate
pes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89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55158A (zh
Inventor
赵丽
陈梅香
李明
李文勇
钱建平
邢斌
杨信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Cent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Priority to CN2016102889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5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5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5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55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5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8Monitoring; Safe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4Catching by adhesive surfa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粘虫板诱捕单元、与粘虫板诱捕单元相连的第一控制单元、监测手机、用于固定所述监测手机的伸缩装置和与所述伸缩装置相连的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监测手机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周期控制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进行粘虫板自动更换;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监测手机中的图像采集模块发送的提醒信号对所述伸缩装置进行调节,以使所述监测手机中的图像采集模块获得预设取景范围。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害虫监测系统体积庞大,成本偏高,难以维护,不能稳定长期监测害虫动态变化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害虫的抗药性大大增加,为了避免因大量使用农药,增加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物理防治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无毒物残留,操作方法简便,越来越受到重视。黄板诱杀技术就是根据昆虫一般由趋黄、绿色的习性特点,引诱害虫并将其粘在粘板或粘纸上杀死。这种技术对于蔬菜中蚜虫,粉虱、蓟马等小型害虫的防治有良好的效果,已在国内外蔬菜害虫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可显著减少施药次数和农药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升蔬菜品质,避免大量杀伤害虫天敌,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对色板上的害虫数量进行统计,进而估计和监测大田或温室内该类害虫的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即时采取有效的虫害防治措施。例如利用利用摄像头采集色板的图像,利用定位器获取当前的地理位置信息,最后通过通信传输模块将采集的图像以及获取的地理位置发送出去。
然而目前的害虫监测系统,一般都是将各自独立的图像采集模块、GPS模块,通信传输模块,光源等集成在一起进行工作,这样使得整个害虫监测系统体积庞大,成本偏高,难以维护,不能稳定长期监测害虫动态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监测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害虫监测系统体积庞大,成本偏高,难以维护,不能稳定长期监测害虫动态变化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包括:
粘虫板诱捕单元、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相连的第一控制单元、监测手机、用于固定所述监测手机的伸缩装置和与所述伸缩装置相连的第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监测手机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上下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监测手机中集成有主控制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图像信息;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监测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信息以及所述定位模块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预设终端,以使所述预设终端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获得与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对应处的粘虫板诱捕单元获取的害虫的害虫数量信息;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周期以及控制所述通信模块的发送周期;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周期控制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进行粘虫板自动更换;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监测手机中的图像采集模块发送的提醒信号对所述伸缩装置进行调节,以使所述监测手机中的图像采集模块获得预设取景范围;
其中,所述提醒信号是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在无法获取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完整图像时发送的。
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和手机夹,所述手机夹用于固定所述监测手机;
所述手机夹通过螺母固定于伸缩杆上,所述伸缩杆用于通过伸缩调整所述监测手机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监测手机中的图像采集模块获得预设取景范围。
优选地,所述监测手机位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监测手机为工业手机。
优选地,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包括诱捕室、粘虫板模块和诱芯;
所述粘虫板模块位于所述诱捕室的一侧,所述诱芯设于所述诱捕室中;
所述粘虫板模块包括粘虫板、粘虫板轮轴和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和卷管;
所述粘虫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粘虫板轮轴上,并穿过所述诱捕室后,所述粘虫板的另一端固定于由所述电机控制的所述卷管上,所述粘虫板轮轴与所述电机均位于所述粘虫板的下方;
其中,固定于所述粘虫板轮轴的所述粘虫板的一端为所述粘虫板的出口端,固定于由所述电机控制的所述卷管上的所述粘虫板的另一端为所述粘虫板的入口端。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监测手机、所述伸缩装置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范围为10cm-15cm。
优选地,所述监测手机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之间采用隔板物隔开,以保护所述监测手机;其中,所述隔板物采用不锈钢边缘框和透明钢化玻璃板形成,所述隔板物的中央位置设置为透明钢化玻璃板,所述隔板物的四周为不锈钢边缘框。。
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监测手机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发送给预设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面所述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的害虫自动监测方法,包括:
将所述害虫自动监测系统设置在待进行害虫诱捕的目标位置;
读取所述预设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位置处的害虫数量信息;其中,所述害虫数量信息是所述预设终端对所述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发送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充分利用手机的特点,结合自动监测害虫的现实需求,解决了目前害虫监测系统体积庞大、成本偏高、安装维护不便、调试复杂,不能稳定长期监测害虫动态变化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由于体积较小、安装方便,且成本较低,因此可以实现很好的推广。
此外,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能够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取景范围自动控制所述伸缩装置进行高度调节,以使得所述害虫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时获取较为理想的监测结果。
此外,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还能够根据预设时间周期控制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进行粘虫板自动更换,从而避免了人工更换所述粘虫板的繁琐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的一种具体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3是基于手机的害虫监测系统实现害虫信息获取的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自动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中,1表示太阳能电池板;2表示蓄电池;3表示粘虫板模块;4表示诱捕室和诱芯;5表示工业手机;6表示手机夹;7表示伸缩杆;8表示电源控制器;9表示电机控制器;10表示支架;11表示隔板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参见图1,包括:
粘虫板诱捕单元100、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100相连的第一控制单元200、监测手机300、用于固定所述监测手机的伸缩装置400和与所述伸缩装置相连的第二控制单元500;其中,所述监测手机300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100上下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监测手机300中集成有主控制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图像信息;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监测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信息以及所述定位模块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预设终端,以使所述预设终端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获得与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对应处的粘虫板诱捕单元获取的害虫的害虫数量信息;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周期(如1天一次)以及控制所述通信模块的发送周期(如2天一次);
这里,监测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可以采用2G、3G、4G、wifi等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实现。
这里,所述预设终端可以为服务器、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应处理能力的PC或手机等。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00,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周期控制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100进行粘虫板自动更换;例如,预设时间周期为15天或30天。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00在根据预设时间周期控制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100进行粘虫板自动更换之前,还用于向所述监测手机300中的主控制模块发送触发指令,以使所述主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进行图像采集,这样可以保证在粘虫板更换之前,对粘虫板上的害虫信息进行一次完整的图像采集。
其中,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周期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不一定只是在每次更换粘虫板之前采集一次。例如,对于同一张粘虫板,可以进行多次图像采集,以观察一定时间段内粘虫板上诱捕的害虫的数量变化。例如,每张粘虫板的更换周期为10天,那么可以设定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周期为1天,这样对于每张粘虫板,在其有效工作期间,共对其进行了10次图像采集,因此可以通过对比获取的10幅图像,获得这10天内该粘虫板诱捕的害虫的数量变化趋势。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500,用于根据所述监测手机中的图像采集模块发送的提醒信号对所述伸缩装置进行调节,以使所述监测手机中的图像采集模块获得预设取景范围;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范围为10cm-15cm;
这里,所述预设取景范围是指能够采集到包含完整粘虫板诱捕单元的取景范围。
其中,所述提醒信号是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在无法获取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完整图像时发送的。这里,图像采集模块无法获取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完整图像可以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图像没有包含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或采集到的图像没有包含完整的粘虫板诱捕单元。具体实施时,可以将采集到的图像与预设模板图像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表明采集到的图像包含完整的粘虫板诱捕单元,若匹配不成功,则表明采集到的图像没有包含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或采集到的图像没有包含完整的粘虫板诱捕单元。其中,所述预设模板图像中带有完整的粘虫板诱捕单元信息。
例如,当监测手机中的图像采集模块无法获取到包含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完整图像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将会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发送提醒信号,第二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提醒信号后,对所述伸缩装置进行预设高度的调节(因为随着植物的生长,监测手机的高度应调高,因此这里的调节一般为调高操作)。当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伸缩装置调高后,第二控制单元向所述监测手机的图像采集模块发送反馈信号,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会继续进行图像采集,若此时仍然无法获取到包含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完整图像,那么将会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图像采集模块能够获取到包含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完整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测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信息以及定位模块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预设终端,以使所述预设终端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获得与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对应处的粘虫板诱捕单元获取的害虫的害虫数量信息;此外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监测手机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发送给预设终端,以使所述预设终端能够获得与监测手机一一对应的害虫监测结果。
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充分利用手机的特点,结合自动监测害虫的现实需求,解决了目前害虫监测系统体积庞大、成本偏高、安装维护不便、调试复杂,不能稳定长期监测害虫动态变化的问题。
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由于体积较小、安装方便,且成本较低,因此可以实现很好的推广。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能够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取景范围自动控制所述伸缩装置进行高度调节,以使得所述害虫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时获取较为理想的监测结果。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还能够根据预设时间周期控制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进行粘虫板自动更换,从而避免了人工更换所述粘虫板的繁琐操作。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给出上述实施例中的伸缩装置400的一种具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装置400包括:伸缩杆7和手机夹6,所述手机夹6用于固定所述监测手机300,例如参见图2,其中监测手机300可以采用图2中的工业手机5实现;
所述手机夹6通过螺母固定于伸缩杆7上,所述伸缩杆7用于通过伸缩调整所述监测手机300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100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监测手机300中的图像采集模块获得预设取景范围。
为了能够获得较佳的采集图像,优选地,所述监测手机300位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100的正上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监测手机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监测手机300为工业手机(如图2中的5)。由于工业手机能够防水防潮防高温,因此选用工业手机能够实现所述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的长期稳定监测。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给出上述实施例中的粘虫板诱捕单元100的一种具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100,包括:诱捕室、粘虫板模块和诱芯;参见图2,图2中的3表示粘虫板模块;4表示诱捕室和诱芯;
所述粘虫板模块位于所述诱捕室的一侧,所述诱芯设于所述诱捕室中;
所述粘虫板模块进一步包括粘虫板、粘虫板轮轴和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和卷管;
所述粘虫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粘虫板轮轴上,并穿过所述诱捕室后,所述粘虫板的另一端固定于由所述电机控制的所述卷管上,所述粘虫板轮轴与所述电机均位于所述粘虫板的下方;
其中,固定于所述粘虫板轮轴的所述粘虫板的一端为所述粘虫板的出口端,固定于由所述电机控制的所述卷管上的所述粘虫板的另一端为所述粘虫板的入口端。
根据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00,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周期控制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100进行粘虫板自动更换;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00,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周期控制所述电机装置进行工作,以实现粘虫板的自动更换。例如,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00可以采用如图2中的电机控制器9实现,电机控制器9与自动更换粘虫板模块的电机相连,由电机控制器9控制电机的转动,用于在到达预设更换时间时,触发电机工作实现粘虫板的自动更换。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中的时间周期实现所述粘虫板的自动周期更换。
本实施例中的粘虫板采用了卷筒式粘虫板,因而通过粘虫板轮轴和电机的控制可以实现粘虫板的自动更换。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支架(参见图2中的支架10)。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100、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00、所述监测手机300、所述伸缩装置400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500。
优选地,所述支架采用不锈钢材料,支架的高度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高度进行调整,可以采用旋转伸缩的方式。
另外,关于所述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的供电,可以采用蓄电池(如图2中的蓄电池2)和太阳能电池板(如图2中的太阳能电池板1)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以充分保障所述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的持续工作。
具体地,参见图2,可以设置电源控制器8,通过电源控制器8控制整个系统是采用蓄电池2供电还是太阳能电池板1供电,以保证所述系统的可持续工作。
在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手机300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100之间采用隔板物隔开,以保护所述监测手机。其中,所述隔板物包括透明钢化玻璃板和不锈钢边缘框;所述透明钢化玻璃板设置在所述不锈钢边缘框内。所述不锈钢边缘框用于固定所述透明钢化玻璃板。参见图2,其中,11表示隔板物,设置在监测手机300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100之间,用于保护所述监测手机。
其中,监测手机300与粘虫板诱捕单元100用隔板物隔开,由于所述隔板物的中央位置采用透明钢化玻璃材料,四周采用不锈钢材料,从而既不影响所述监测手机监测图像,同时也可以对监测手机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此外,由于透明钢化玻璃板较为结实,比较适合户外使用,而且价格便宜,不易划手,安装起来也较为方便。
在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中,给出了所述预设终端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进而获得害虫数量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预设终端接收到所述监测手机发送的图像信息后,执行下述步骤:
a.根据彩色图像的颜色值提取害虫颜色特征;再将彩色图像转为灰度图像,并将图像二值化;
b.对二值化图像进行滤波去噪;
c.将本次二值化图像与上次二值化图像做差运算,得到害虫增量图;
d.对增量图进行形态特征、颜色特征提取,并将特征值归一化;
e.应用组合形态、颜色组合特征的支持向量机分离器进行害虫分类,并计算出每种靶标害虫的数量,若为其它物质则剔除不计数,每张增量图的计数结果为当前时间至上次拍照时间之间的不同种类害虫的增加数量;
f.将当前增量与上次拍照粘虫板累计害虫数量相加,获得当前粘虫板的不同种类害虫总数量;
此外,所述预设终端还将当前时间、设备IMEI号(International MobileEquipment Identity,移动设备标识码)、GPS定位信息、害虫种类和害虫数量信息存入害虫计数数据库,并将这些信息一并发送给指定的管理员。
参见图3,图3示出了所述基于手机的害虫监测系统实现害虫信息获取的过程示意图。在实际监测之前,需要在监测手机中设置预设终端的地址(如应用服务器的地址),该参数只需设置一次即可,如需更改可重新设置。该参数设置完成之后监测手机的通信模块才能将图像采集模块和定位模块获取的相关信息发送给预设终端。
如图3所示,所述基于手机的害虫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S1.设置粘虫板定时更换的时间间隔;设置的更换时间到,即调用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粘虫板的最完整图像,采集完图片再进行粘虫板更换。
S2.设置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间隔,以定时触发图像采集模块。
S3.图像采集模块尝试获取摄像头,摄像头获取失败,程序结束;摄像头获取成功即进入步骤S4。
S4.为了拍摄图片的效果更好,图像采集模块需要自动对焦,对焦失败则一直重复该步骤,直至对焦成功,对焦成功进入步骤S5;光线好的情况对焦比较快,光线暗的时候需要多次对焦且需要闪光灯补充。
S5.图像采集模块设置摄像头的拍照参数,根据监测手机情况可以设置拍摄图片的分辨率大小,照片质量,压缩比等;设置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6。
S6.摄像头拍照,拍照成功执行步骤S7。
S7.将拍摄照片保存到手机内存或者存储卡中,保存成功执行步骤S8。
S8.定位(GPS)模块获取监测手机设备的GPS信息。
S9.通信模块判断监测手机有无网络连接,如果没有网络连接,程序结束,释放资源;如果有网络连接,则上传拍摄图片和GPS信息至预设终端的接收程序。
S10.预设终端的接收程序收到监测手机上传的图片,首先将图片保存至服务器。
S11.当预设终端接收程序接收到图像后,首先根据彩色图像的颜色值提取害虫颜色特征;再将彩色图像转为灰度图像,并将图像二值化。
S12.对二值化图像进行滤波去噪。
S13.将本次二值化图像与上次二值化图像做差运算,得到害虫增量图。
S14.对增量图进行形态特征、颜色特征提取,并将特征值归一化。
S15.应用组合形态、颜色组合特征的支持向量机分离器进行害虫分类,并计算出每种靶标害虫的数量,若为其它物质则剔除不计数,每张增量图的计数结果为当前时间至上次拍照时间之间的不同种类害虫的增加数量。
S16.将当前增量与上次拍照粘虫板累计害虫数量相加,获得当前粘虫板的不同种类害虫总数量。
S17.将当前时间、设备IMEI号,GPS信息,害虫种类,数量信息存入害虫计数数据库。
S18.预设终端给指定用户手机发送虫情信息。
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的害虫自动监测方法,参见图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将所述害虫自动监测系统设置在待进行害虫诱捕的目标位置。
步骤102:读取所述预设终端获取的所述目标位置处的害虫数量信息;其中,所述害虫数量信息是所述预设终端对所述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发送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的。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技术原理和技术效果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系统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应用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的害虫自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包括:
粘虫板诱捕单元、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相连的第一控制单元、监测手机、用于固定所述监测手机的伸缩装置和与所述伸缩装置相连的第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监测手机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上下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监测手机中集成有主控制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图像信息;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监测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信息以及所述定位模块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预设终端,以使所述预设终端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获得与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对应处的粘虫板诱捕单元获取的害虫的害虫数量信息;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周期以及控制所述通信模块的发送周期;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周期控制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进行粘虫板自动更换;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监测手机中的图像采集模块发送的提醒信号对所述伸缩装置进行调节,以使所述监测手机中的图像采集模块获得预设取景范围;
其中,所述提醒信号是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在无法获取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完整图像时发送的;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无法获取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完整图像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图像没有包含完整的粘虫板诱捕单元;具体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图像与预设模板图像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表明采集到的图像包含完整的粘虫板诱捕单元,若匹配不成功,则表明采集到的图像没有包含完整的粘虫板诱捕单元;其中,所述预设模板图像中带有完整的粘虫板诱捕单元信息;
其中,所述害虫自动监测方法,包括:
S1.设置粘虫板定时更换的时间间隔;设置的更换时间到,即调用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粘虫板的最完整图像,采集完图片再进行粘虫板更换;
S2.设置图像采集模块的采集间隔,以定时触发图像采集模块;
S3.图像采集模块尝试获取摄像头,摄像头获取失败,程序结束;摄像头获取成功即进入步骤S4;
S4.为了拍摄图片的效果更好,图像采集模块需要自动对焦,对焦失败则一直重复该步骤,直至对焦成功,对焦成功进入步骤S5;
S5.图像采集模块设置摄像头的拍照参数,根据监测手机情况设置拍摄图片的分辨率大小,照片质量和压缩比;设置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6;
S6.摄像头拍照,拍照成功执行步骤S7;
S7.将拍摄照片保存到手机内存或者存储卡中,保存成功执行步骤S8;
S8.定位模块获取监测手机设备的GPS信息;
S9.通信模块判断监测手机有无网络连接,如果没有网络连接,程序结束,释放资源;如果有网络连接,则上传拍摄图片和GPS信息至预设终端的接收程序;
S10.预设终端的接收程序收到监测手机上传的图片,首先将图片保存至服务器;
S11.当预设终端接收程序接收到图像后,首先根据彩色图像的颜色值提取害虫颜色特征;再将彩色图像转为灰度图像,并将图像二值化;
S12.对二值化图像进行滤波去噪;
S13.将本次二值化图像与上次二值化图像做差运算,得到害虫增量图;
S14.对害虫增量图进行形态特征、颜色特征提取,并将特征值归一化;
S15.应用组合形态、颜色组合特征的支持向量机分离器进行害虫分类,并计算出每种靶标害虫的数量,若为其它物质则剔除不计数,每张增量图的计数结果为当前时间至上次拍照时间之间的不同种类害虫的增加数量;
S16.将当前增量与上次拍照粘虫板累计害虫数量相加,获得当前粘虫板的不同种类害虫总数量;
S17.将当前时间、监测手机设备IMEI号、GPS信息、害虫种类和数量信息存入害虫计数数据库;
S18.预设终端给指定用户手机发送虫情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和手机夹,所述手机夹用于固定所述监测手机;
所述手机夹通过螺母固定于伸缩杆上,所述伸缩杆用于通过伸缩调整所述监测手机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监测手机中的图像采集模块获得预设取景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手机位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手机为工业手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包括诱捕室、粘虫板模块和诱芯;
所述粘虫板模块位于所述诱捕室的一侧,所述诱芯设于所述诱捕室中;
所述粘虫板模块包括粘虫板、粘虫板轮轴和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和卷管;
所述粘虫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粘虫板轮轴上,并穿过所述诱捕室后,所述粘虫板的另一端固定于由所述电机控制的所述卷管上,所述粘虫板轮轴与所述电机均位于所述粘虫板的下方;
其中,固定于所述粘虫板轮轴的所述粘虫板的一端为所述粘虫板的出口端,固定于由所述电机控制的所述卷管上的所述粘虫板的另一端为所述粘虫板的入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监测手机、所述伸缩装置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范围为10cm-1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手机与所述粘虫板诱捕单元之间采用隔板物隔开,以保护所述监测手机;其中,所述隔板物包括透明钢化玻璃板和不锈钢边缘框;所述透明钢化玻璃板设置在所述不锈钢边缘框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监测手机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发送给预设终端。
CN201610288907.1A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5955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8907.1A CN105955158B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8907.1A CN105955158B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5158A CN105955158A (zh) 2016-09-21
CN105955158B true CN105955158B (zh) 2018-11-23

Family

ID=56913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8907.1A Active CN105955158B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51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1171B (zh) * 2016-10-17 2019-11-08 王卫斌 一种基于病虫害联网监测系统的监测控制方法
US10834914B2 (en) * 2017-04-12 2020-11-17 Bayer Ag Pest control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7609600A (zh) * 2017-09-27 2018-01-19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温室粘虫板害虫自动识别分类方法及系统
CN108353866B (zh) * 2018-04-25 2023-07-25 成都比昂科技有限公司 农作物病虫害监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70799B (zh) * 2018-07-02 2024-02-13 河北天下瞳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昆虫诱捕及拍摄装置
CN111596313B (zh) * 2019-02-21 2022-05-10 深圳市玉龙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区域性四害数量检测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11903642A (zh) * 2020-09-04 2020-11-10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监测手机的粘虫板害虫自动监测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401A (zh) * 2012-10-10 2013-01-16 徐跃增 手机或相机拍照辅助支架
CN103098780A (zh) * 2013-01-22 2013-05-15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捕虫器
CN203324570U (zh) * 2013-05-28 2013-12-04 王宜磊 一种便于手机、相机显微摄影的装置
CN104186449A (zh) * 2014-08-15 2014-12-10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自动更换粘虫板的害虫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204014837U (zh) * 2014-08-15 2014-12-17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自动更换粘虫板的害虫监测系统
CN204316601U (zh) * 2014-11-30 2015-05-06 胡文杰 一种三维位置可调式智能手机专用高拍仪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401A (zh) * 2012-10-10 2013-01-16 徐跃增 手机或相机拍照辅助支架
CN103098780A (zh) * 2013-01-22 2013-05-15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捕虫器
CN203324570U (zh) * 2013-05-28 2013-12-04 王宜磊 一种便于手机、相机显微摄影的装置
CN104186449A (zh) * 2014-08-15 2014-12-10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自动更换粘虫板的害虫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204014837U (zh) * 2014-08-15 2014-12-17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自动更换粘虫板的害虫监测系统
CN204316601U (zh) * 2014-11-30 2015-05-06 胡文杰 一种三维位置可调式智能手机专用高拍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5158A (zh) 201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5158B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7926887B (zh) 农作物病虫害精准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
CN207369930U (zh) 一种害虫自动监测系统
CN103798205B (zh) 一种3g实时监测捕杀农作物病虫害的灯塔
CN108009936B (zh) 基于物联网的病虫害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5900954B (zh) 害虫监测系统及方法
WO2016045355A1 (zh) 一种植物浇水提醒系统
US20060146122A1 (en) System for remotely capturing and storing images for multiple users in a centralized image management center
CN110169408A (zh) 农林业虫情测报装置及其采用该装置的虫情测报方法
CN106162086A (zh) 植物生长状态的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CN107609600A (zh) 一种温室粘虫板害虫自动识别分类方法及系统
CN105360086A (zh) 基于物联网的杀虫灯监控方法
CN108490862A (zh) 一种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控装置
CN114158548B (zh) 一种昆虫生物信息对抗系统
CN105868824A (zh) 一种智能识别数据统计系统及装有该系统的虫害监控装置
CN206851835U (zh) 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南方蔬菜重大害虫诱捕监测装备
CN206411691U (zh) 一种昆虫计数设备
CN207369940U (zh) 一种温室粘虫板害虫自动监测系统
CN212279561U (zh) 一种用于虫情测控的太阳能杀虫装置
CN210432686U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害虫自动计数系统
CN205608480U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
CN211353632U (zh) 一种小型昆虫图像自动采集与识别计数装置
CN210008359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植物浇灌系统
CN204948760U (zh) 一种智能割草机
CN115024298B (zh) 一种基于轻量级神经网络的计数杀虫灯及计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07, block a, Nongke building, No. 11, Shuguang garden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7

Patentee af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100097 318b, block a, agricultural science building, 11 Shuguang Huayuan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