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2540A - 一种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2540A
CN105952540A CN201610352770.1A CN201610352770A CN105952540A CN 105952540 A CN105952540 A CN 105952540A CN 201610352770 A CN201610352770 A CN 201610352770A CN 105952540 A CN105952540 A CN 105952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runner
multistage compressor
support plat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27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52540B (zh
Inventor
赵胜丰
卢新根
李伟
阳诚武
韩戈
朱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6103527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25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2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2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52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2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9/00Controlling gas-turbine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 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9/16Control of working fluid flow
    • F02C9/18Control of working fluid flow by bleeding, bypassing or acting on variable working fluid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turbines or compressors or their st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适用于双涵道涡扇发动机,包括高压引气管、两位三通电磁阀、作用筒和放气口,高压引气管的进气端与多级压气机的高压级的气流相通;放气口设置于中压级处的压气机外壳上;控制装置采集多级压气机的工况状态信息,并根据所采集到的信息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当多级压气机处于非设计工况时,作用筒中的活塞向上移动,带动底座中的放气盖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内涵流道与外涵流道连通,内涵流道中的气流流入外涵流道,实现级间放气,当多级压气机处于设计工况时,气缸中的活塞向下移动,带动底座中的放气盖板向下移动,关闭压气机放气。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的系统。在航空发动机中,多级压气机是其高压压气机的主要结构形式,而多级压气机在非设计工况下常存在稳定工作裕度不足的现象。级间放气是提高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的一种有效手段,本发明就是基于此实际需求发明了一种能够实现此功能的调节系统,特别适用于具有双涵道的中小型航空涡扇发动机。
背景技术
涡扇航空发动机一般由风扇、高压压气机、燃烧室、高压涡轮及低压涡轮组成,其中高压压气机是航空发动机中的主要增压部件。随着航空发动机对推重比要求越来越高,高压压气机的级压比也越来越高,负荷越来越高,设计难度越来越大。利用先进的三维设计技术控制内部流动,可以保证发动机在设计工况下拥有较高的性能,但在非设计工况下,压气机常不具备足够的稳定工作裕度。另外,航空发动机在启动和停车过程中,存在时间要求,需要快速完成,这更容易使得发动机在非设计转速下进入失速状态,影响发动机的安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设计一个稳定工作裕度调节机构,保证压气机在发动机快速启动和停车过程中也能稳定工作。
多级压气机级间放气是调节压气机非设计转速下稳定工作裕度的有效手段。高压压气机由于压比高负荷重,在设计工况下各排叶片匹配较好,流道各截面面积匹配良好。而在小的换算转速下工作时,多级压气机的工作特点是“前喘后堵”,即前面级压气机在大的正攻角下工作,后面级压气机在大的负攻角下工作。如果能在压气机中间级放走一些空气,就可使压气机脱离“前喘后堵”的状态。当采用中间级放气时,由于减小了空气流路的阻力,前面级压气机流量增加,轴向速度增大,攻角减小,使得多级压气机前面级退出喘振工作状态进入稳定工作。另外,放气位置后面几级,由于前面放走了气体,气流攻角增加,脱离堵塞状态。因此,级间放气使压气机前后各级均朝着有利的工作状态变化,改善了压气机非设计工况下的运转可靠性。而在设计转速下进行级间放气,由于将一定量的气体放出,使发动机的经济性降低。因此,级间放气需要进行主动控制。本发明就是在此认识基础上发明了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多级压气机级间放气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对多级压气机主动控制的级间放气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在多级压气机处于非设计工况时,采用中间级放气,使得多级压气机前面级退出喘振工作状态进入稳定工作,而后面级气流攻角增加,脱离堵塞状态,从而改善压气机非设计工况下的运转可靠性;而当多级压气机处于设计工况时,关闭压气机放气,从而保证发动机的经济性。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适用于双涵道涡扇发动机,所述双涵道涡扇发动机包括外涵流道和内涵流道,所述多级压气机设置于所述内涵流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系统包括高压引气管、两位三通电磁阀、作用筒和放气口,其中,
--所述高压引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涵流道的外机匣上,所述进气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多级压气机的高压级处的压气机外壳上并与所述多级压气机的高压级的气流相通;
--所述放气口设置于所述多级压气机的中压级处的压气机外壳上;
--所述作用筒包括气缸和底座,所述气缸位于作用筒的顶部,所述底座位于作用筒的底部,其中,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外涵流道的外机匣上,所述气缸的顶部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供气嘴,所述底座通过其外周侧壁密封安装在所述外涵流道的内机匣上,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放气口始终处于气流连通的状态;
--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包括通口Ⅰ、通口Ⅱ和通口Ⅲ,其中所述通口Ⅰ与大气连通,所述通口Ⅱ通过一气体管线与所述气缸顶部的供气嘴连通,所述通口Ⅲ通过一气体管线与所述高压引气管的出气端连通;
--所述调节系统还包括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采集多级压气机的工况状态信息,并根据所采集到的信息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当所述多级压气机处于非设计工况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使其通口Ⅰ和通口Ⅱ连通,当所述多级压气机处于设计工况时,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的通口Ⅱ和通口Ⅲ连通。
优选地,当所述多级压气机处于非设计工况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通口Ⅰ和通口Ⅱ连通,所述气缸中的活塞向上移动,带动所述底座中的放气盖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内涵流道与外涵流道连通,内涵流道中的气流流入外涵流道,实现级间放气。
优选地,当所述多级压气机处于设计工况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通口Ⅱ和通口Ⅲ连通,所述气缸中的活塞向下移动,带动所述底座中的放气盖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内涵流道与外涵流道隔断,关闭压气机放气。
优选地,所述作用筒的底座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容纳槽,所述密封圈容纳槽中设置有密封圈,从而实现所述作用筒的底座的外周侧壁与所述外涵流道的内机匣之间的气流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通过其外周侧壁上的环形法兰固定设置在所述外涵流道的外机匣上,所述环形法兰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外涵流道的外机匣固定连接,二者之间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密封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作用筒包括一导杆,所述导杆穿过所述活塞和放气盖板的导向孔,其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气缸的顶面,其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中设置一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气缸的顶面,所述活塞上设有贯通的定位孔,所述活塞可通过其定位孔沿所述定位杆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作用筒还包括一基本位于所述外涵流道中的支板,所述支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支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放气盖板,所述支板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支板的中心设置一沿其长度方向的贯通孔,所述导杆完全穿过所述贯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板的横截面呈一对称翼形形状,例如可以采用NASA对称叶型,所述支板的前缘正对来流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支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附近设置有放气孔,所述放气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板中的贯通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板的尾缘并与所述外涵流道连通,并且所述放气孔的长度方向与外涵气流基本平行。
优选地,所述放气盖板包括一盖板主体和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顶部的放气密封面,所述放气密封面与所述底座顶部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为锥形密封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放气盖板上还形成有一气流挡板,所述气流挡板为一半环圆柱面并与所述底座的内周侧壁面适配,所述半环圆柱面的迎风面正对外涵气流,所述气流挡板的顶部与所述放气密封面光滑过渡连接,优选地,所述气流挡板的顶部与所述放气密封面的过渡面与外涵气流呈一较小的锐角,例如19°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放气盖板的盖板主体大致呈一倒圆锥体,其中心设置一导向孔,所述导杆穿过该导向孔与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抵接在所述支板的底部,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抵接在底座的底面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面为肋条结构,由若干肋条构成。
优选地,所述活塞与气缸内壁的接触面采用球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中的作用筒数量至少为一个。
本发明的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中,作用筒是关键部件,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在发动机上简单方便的拆卸。其底座安装在外涵流道的内机匣上,二者之间采用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气缸安装在外涵流道的外机匣上,用密封垫在安装法兰进行密封,并用紧固件(例如螺钉)紧固。
当多级压气机工作在非设计工况时,为了提高其稳定工作裕度,需要进行级间放气,两位三通电磁阀接通大气和气缸,支板此时受到三种力联合作用:压缩弹簧向上的弹力、气缸内气体作用于活塞向下的压力以及内涵流道气体(即多级压气机的中压级部分的气流)作用于放气盖板向上的压力,气缸内压力为大气压,压力低,三力的合力向上,活塞、支板和放气盖板在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内涵流道与外涵流道联通,内涵气压高于外涵气压,内涵气流流入外涵流道,实现级间放气。
当压气机工作在设计工况下,两位三通电磁阀接通高压气和气缸,气缸内压力增加,在三力作用下,支板向下移动,放气盖板的顶部密封锥面(约74°)与底座贴合,隔断内涵流道与外涵流道的联通,关闭压气机放气。
本发明中的作用筒是否能够正常关闭关系到调节系统的成败。其中活塞的作用面积、放气盖板的作用面积,压缩弹簧弹性模量K和弹簧高度H是作用筒重要的设计参数。根据压气机出口与放气口处的压力差,以及压气机结构要求合理选择气缸直径,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弹簧的K和H,经过不断优化选择,最终确定气缸的直径和压缩弹簧的参数。
作用筒中的支板主要作用是支撑活塞和放气盖板,并传递两者之间的作用力。支板中间开孔,穿有一导杆,导杆两端固定于气缸顶部和底座底部,由此支板在力的作用下可以沿导杆上下移动。支板位于外涵流道内,由于外涵气流速度较高,如果不详细设计支板形状,会造成外涵流道大量的气动损失。为了尽量减小支板造成的气动损失,支板截面采用对称翼形(例如NASA叶型)。让支板前缘正对来流方向,可以大幅度减少外涵气流压力损失。另外,为了防止支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偏转,在气缸中增加了定向杆,此杆与导杆相互配合,保证了支板的角向保持不变。
为了防止内涵放气气流与外涵气流相互作用,产生较大掺混损失,在设计放气盖板时采取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在放气盖板下部来流方向设计了一个半环挡边,当支板向上移动进行放气时,外涵来流将被挡板阻挡,绕开挡板向后流动,内涵放气气流从挡板后流进外涵流道,从而避免了外涵气流与内涵放气气流的直接“对撞”,从而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掺混损失;二是挡板与底座接触面与外涵气流方向呈一较小锐角(例如夹角为19°),基本顺气流方向进行排气,减小掺混损失。
本发明中为了减少作用筒的总体重量,底座的底面设计为肋条结构,这样一方面能够减轻部件重量,另一方面也不影响内涵气体进行放气。
考虑加工误差因素,外涵外机匣与外涵内机匣上孔的加工误差会导致支板与气缸发生卡死现象,为了解决此问题,活塞与气缸的接触面采用球形结构,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活塞与气缸之间即可以灵活运动,又可以完好密封。
本发明中为了防止出现“死腔”现象,影响支板运动的灵活性,在支板中间部分,向后开有放气孔。
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一个作用筒或多个作用筒来构成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系统中可以通过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对多个作用筒2进行同时控制。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对多级压气机主动控制的级间放气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在多级压气机处于非设计工况时,采用中间级放气,使得多级压气机前面级退出喘振工作状态进入稳定工作,而后面级气流攻角增加,脱离堵塞状态,从而改善压气机非设计工况下的运转可靠性;而当多级压气机处于设计工况时,关闭压气机放气,从而保证发动机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的应用典型示例。
图2为作用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作用筒中支板截面示意图。
图4为作用筒中放气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作用筒中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适用于双涵道涡扇发动机,双涵道涡扇发动机包括外涵流道21和内涵流道23,多级压气机设置于内涵流道23中,调节系统包括高压引气管17、两位三通电磁阀18、作用筒20和放气口15。
高压引气管17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出气端固定设置于外涵流道21的外机匣16上,进气端固定设置于多级压气机的高压级处的压气机外壳上并与多级压气机的高压级的气流相通。放气口设置于多级压气机的中压级处的压气机外壳上。
作用筒20包括气缸1和底座3,气缸1位于作用筒20的顶部,底座3位于作用筒20的底部,气缸1通过其外周侧壁上的环形法兰12固定安装在外涵流道21的外机匣16上,环形法兰12通过紧固件与外涵流道21的外机匣16固定连接,二者之间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密封垫圈,气缸1的顶部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供气嘴6,底座3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容纳槽10,密封圈容纳槽10中设置有O形密封圈,从而实现底座3的外周侧壁与外涵流道21的内机匣之间的密封安装。此外,底座3的底部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与放气口15始终处于气流连通的状态。
两位三通电磁阀18包括通口Ⅰ、通口Ⅱ和通口Ⅲ,其中通口Ⅰ与大气19连通,通口Ⅱ通过一气体管线与气缸1顶部的供气嘴6连通,通口Ⅲ通过一气体管线与高压引气管17的出气端连通。
调节系统还包括一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装置采集多级压气机的工况状态信息,并根据所采集到的信息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18,当多级压气机处于非设计工况时,控制装置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18,使其通口Ⅰ和通口Ⅱ连通,气缸1中的活塞11向上移动,带动底座3中的放气盖板9向上移动,从而使内涵流道23与外涵流道21连通,内涵流道23中的气流流入外涵流道21,实现级间放气;当多级压气机处于设计工况时,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18的通口Ⅱ和通口Ⅲ连通,气缸1中的活塞11向下移动,带动底座3中的放气盖板9向下移动,从而使内涵流道23与外涵流道21隔断,关闭压气机放气。
如图2至5所示,作用筒20还包括一导杆4,导杆4穿过活塞11和放气盖板9的导向孔94,其顶端固定设置在气缸1的顶面,其底端固定设置在底座3的底面。作用筒20还包括一基本位于外涵流道21中的支板2,支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活塞11,支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放气盖板9,支板2的底端与底座3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8,压缩弹簧8套设在导杆4上,压缩弹簧8的顶部抵接在支板2的底部,压缩弹簧8的底部抵接在底座3的底面上。支板2的中心设置一沿其长度方向的贯通孔201,导杆4完全穿过贯通孔201。支板2的横截面呈一对称翼形形状,例如可以采用NASA对称叶型,支板2的前缘正对来流方向。支板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附近设置有放气孔24,放气孔24的一端延伸至支板中的贯通孔201,另一端延伸至支板2的尾缘并与外涵流道21连通,并且放气孔24的长度方向与外涵气流基本平行,在支板2中间部分设置放气孔24,可以防止出现“死腔”现象,影响支板运动的灵活性。
支板2主要作用是支撑活塞11和放气盖板9,并传递两者之间的作用力。支板2中的导杆4两端固定于气缸1顶部和底座3底部,由此支板2在力的作用下可以沿导杆4上下移动。
支板2位于外涵流道21内,由于外涵气流速度较高,如果不详细设计支板形状,会造成外涵流道21大量的气动损失。为了尽量减小支板造成的气动损失,支板2截面采用对称翼形(例如NASA叶型)。让支板前缘正对来流方向,可以大幅度减少外涵气流压力损失。
另外,为了防止支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偏转,在气缸1中增加了定向杆5,定位杆5的顶端固定设置在气缸1的顶面,活塞11上设有贯通的定位孔,支板2上也对应设置有定位孔202,活塞11可通过其定位孔沿定位杆5上下移动,此杆5与导杆4相互配合,保证了支板2的角向保持不变。
如图2、4所示,放气盖板9包括一盖板主体91和设置盖板主体顶部的放气密封面92,放气密封面92与底座3顶部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为锥形密封斜面。放气盖板9上还形成有一气流挡板93,气流挡板93为一半环圆柱面并与底座3的内周侧壁面适配,半环圆柱面的迎风面正对外涵气流,气流挡板93的顶部与放气密封面光滑过渡连接,气流挡板93的顶部与放气密封面92的过渡面与外涵气流呈一较小的锐角,例如19°夹角。放气盖板9的盖板主体91大致呈一倒圆锥体,其中心设置一导向孔94,导杆4穿过该导向孔94与底座3的底面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内涵放气气流与外涵气流相互作用,产生较大掺混损失,在设计放气盖板9时采取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在放气盖板9下部来流方向设计了一个半环挡边,即气流挡板93,当支板2向上移动进行放气时,外涵来流将被气流挡板93阻挡,绕开气流挡板93向后流动,内涵放气气流从挡板后流进外涵流道21,从而避免了外涵气流与内涵放气气流的直接“对撞”,从而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掺混损失;二是挡板与底座3接触面与外涵气流方向呈一较小锐角(例如夹角为19°),基本顺气流方向进行排气,减小掺混损失。
如图5所示,为了减少作用筒20的总体重量,底座3的底面设计为肋条结构,由若干肋条31构成,这样一方面能够减轻部件重量,另一方面也不影响内涵气体进行放气。
本发明的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中,作用筒20是关键部件,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在发动机上简单方便的拆卸。其底座33安装在外涵流道21的内机匣22上,二者之间采用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气缸11安装在外涵流道21的外机匣16上,用密封垫在安装法兰12进行密封,并用紧固件(例如螺钉)紧固。
当多级压气机工作在非设计工况时,为了提高其稳定工作裕度,需要进行级间放气,两位三通电磁阀18接通大气19和气缸11,支板2此时受到三种力联合作用:压缩弹簧8向上的弹力、气缸11内气体作用于活塞1111向下的压力以及内涵流道气体(即多级压气机的中压级部分的气流)作用于放气盖板9向上的压力,气缸1内压力为大气压,压力低,三力的合力向上,活塞1111、支板2和放气盖板9在力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内涵流道与外涵流道21联通,内涵气压高于外涵气压,内涵气流流入外涵流道21,实现级间放气。
当压气机工作在设计工况下,两位三通电磁阀18接通高压气和气缸11,气缸11内压力增加,在三力作用下,支板2向下移动,放气盖板9的顶部密封锥面(约74°)与底座33贴合,隔断内涵流道与外涵流道21的联通,关闭压气机放气。
本发明中的作用筒20是否能够正常关闭关系到调节系统的成败。其中活塞11的作用面积、放气盖板9的作用面积,压缩弹簧8弹性模量K和弹簧高度H是作用筒20重要的设计参数。根据压气机出口与放气口15处的压力差,以及压气机结构要求合理选择气缸1直径,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弹簧8的K和H,经过不断优化选择,最终确定气缸1的直径和压缩弹簧的8参数。
考虑加工误差因素,外涵外机匣16与外涵内机匣22上孔的加工误差会导致支板与气缸1发生卡死现象,为了解决此问题,活塞11与气缸1的接触面采用球形结构,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活塞11与气缸1之间即可以灵活运动,又可以完好密封。
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一个作用筒或多个作用筒来构成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系统中可以通过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18对多个作用筒20进行同时控制。
通过上述实施例,完全有效地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虽然本发明就目前认为最为实用且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应知道,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适用于双涵道涡扇发动机,所述双涵道涡扇发动机包括外涵流道和内涵流道,所述多级压气机设置于所述内涵流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系统包括高压引气管、两位三通电磁阀、作用筒和放气口,其中,
--所述高压引气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涵流道的外机匣上,所述进气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多级压气机的高压级处的压气机外壳上并与所述多级压气机的高压级的气流相通;
--所述放气口设置于所述多级压气机的中压级处的压气机外壳上;
--所述作用筒包括气缸和底座,所述气缸位于作用筒的顶部,所述底座位于作用筒的底部,其中,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外涵流道的外机匣上,所述气缸的顶部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供气嘴,所述底座通过其外周侧壁密封安装在所述外涵流道的内机匣上,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放气口始终处于气流连通的状态;
--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包括通口Ⅰ、通口Ⅱ和通口Ⅲ,其中所述通口Ⅰ与大气连通,所述通口Ⅱ通过一气体管线与所述气缸顶部的供气嘴连通,所述通口Ⅲ通过一气体管线与所述高压引气管的出气端连通;
--所述调节系统还包括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采集多级压气机的工况状态信息,并根据所采集到的信息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当所述多级压气机处于非设计工况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使其通口Ⅰ和通口Ⅱ连通,当所述多级压气机处于设计工况时,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的通口Ⅱ和通口Ⅲ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级压气机处于非设计工况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通口Ⅰ和通口Ⅱ连通,所述气缸中的活塞向上移动,带动所述底座中的放气盖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内涵流道与外涵流道连通,内涵流道中的气流流入外涵流道,实现级间放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级压气机处于设计工况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通口Ⅱ和通口Ⅲ连通,所述气缸中的活塞向下移动,带动所述底座中的放气盖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内涵流道与外涵流道隔断,关闭压气机放气。
4.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筒的底座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容纳槽,所述密封圈容纳槽中设置有密封圈,从而实现所述作用筒的底座的外周侧壁与所述外涵流道的内机匣之间的气流密封。
5.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通过其外周侧壁上的环形法兰固定设置在所述外涵流道的外机匣上,所述环形法兰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外涵流道的外机匣固定连接,二者之间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密封垫圈。
6.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所述作用筒包括一导杆,所述导杆穿过所述活塞和放气盖板的导向孔,其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气缸的顶面,其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面。
7.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中设置一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气缸的顶面,所述活塞上设有贯通的定位孔,所述活塞可通过其定位孔沿所述定位杆上下移动。
8.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所述作用筒还包括一基本位于所述外涵流道中的支板,所述支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支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放气盖板,所述支板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支板的中心设置一沿其长度方向的贯通孔,所述导杆完全穿过所述贯通孔。
9.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所述支板的横截面呈一对称翼形形状,例如可以采用NASA对称叶型,所述支板的前缘正对来流方向。
10.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所述支板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分附近设置有放气孔,所述放气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板中的贯通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板的尾缘并与所述外涵流道连通,并且所述放气孔的长度方向与外涵气流基本平行。
CN201610352770.1A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 Active CN105952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2770.1A CN105952540B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2770.1A CN105952540B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2540A true CN105952540A (zh) 2016-09-21
CN105952540B CN105952540B (zh) 2017-07-25

Family

ID=56910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2770.1A Active CN105952540B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254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5536A (zh) * 2017-06-02 2017-08-11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放气活门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CN113606042A (zh) * 2021-08-17 2021-11-05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
CN117145593A (zh) * 2023-11-01 2023-12-01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交互式空气流路多功能后承力机匣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2609A1 (en) * 2004-02-05 2005-08-11 Snecma Moteurs Turbojet having a large bypass ratio
CN101418808A (zh) * 2008-12-11 2009-04-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航空涡扇发动机压缩系统的多叶排可循环吹吸气流动控制方法
CN103498814A (zh) * 2013-10-11 2014-01-08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带前置锐钝后缘体的超/跨音速压气机及其设计方法
US20140041384A1 (en) * 2012-08-09 2014-02-13 James Robert Mischler Method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urge in a two-stage turbocharger
CN203906099U (zh) * 2014-07-01 2014-10-2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应用于燃气轮机防喘放气的气动控制器
CN105422970A (zh) * 2015-11-22 2016-03-23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放气阀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2609A1 (en) * 2004-02-05 2005-08-11 Snecma Moteurs Turbojet having a large bypass ratio
CN101418808A (zh) * 2008-12-11 2009-04-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航空涡扇发动机压缩系统的多叶排可循环吹吸气流动控制方法
US20140041384A1 (en) * 2012-08-09 2014-02-13 James Robert Mischler Method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urge in a two-stage turbocharger
CN103498814A (zh) * 2013-10-11 2014-01-08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带前置锐钝后缘体的超/跨音速压气机及其设计方法
CN203906099U (zh) * 2014-07-01 2014-10-2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应用于燃气轮机防喘放气的气动控制器
CN105422970A (zh) * 2015-11-22 2016-03-23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放气阀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5536A (zh) * 2017-06-02 2017-08-11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放气活门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航空发动机
CN113606042A (zh) * 2021-08-17 2021-11-05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自动锁闭的起动活门装置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安装结构
CN117145593A (zh) * 2023-11-01 2023-12-01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交互式空气流路多功能后承力机匣结构
CN117145593B (zh) * 2023-11-01 2024-01-02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交互式空气流路多功能后承力机匣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2540B (zh) 2017-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2635B (zh) 用于风力涡轮机的转子叶片的可气动地激活的气动装置的压力供应系统
JP5109180B2 (ja) 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動力装置およびナセル
CN105952540A (zh) 一种多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调节系统
CN104149967A (zh) 一种具有协同射流控制的低雷诺数翼型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90858A (zh) 一种具有主动流动控制机构的机翼结构
CA2619364A1 (en) Turbine engine having two off-axis spools with valving-enabled modulation between high and low power modes
CN109779780A (zh) 一种平行四边形截面的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
WO2016029622A1 (zh) 一种具有三级可调喷嘴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系统
CN108506111A (zh) 一种微小型涡扇发动机
US20120159940A1 (en) Pressure Regulating Device, Compressed Air Supply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US4679394A (en) Gas turbine engine power plant
CN207795413U (zh) 燃气轮机的引气组件及燃气轮机
CN204186477U (zh) 一种燃气轮机防喘放气系统
JP2007517710A (ja) 航空機用外気供給ラムエア流路
CN211852915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的起动系统及其防喘卸载活门
CN206218230U (zh) 一种半环翼植保无人机
CN211196651U (zh) 用于亚声速飞行的无人机压缩式进气道
US20220315208A1 (en) Vehicle control
CN203892657U (zh) 一种真空压力调节阀
CN208138061U (zh) 一种微小型涡扇发动机
CN104533631A (zh) 一种空气涡轮起动机涡轮级前压力限制装置
CN212337459U (zh) 一种射流预冷装置用冷却剂输送管道
CN106593786A (zh) 一种用于风力机叶片气动刹车的反向联合射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3476409U (zh) 一种具有气流引射功能的涡轮增压器涡轮箱
CN205117543U (zh) 一种变浓度电控燃气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