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90C - 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90C
CN1059490C CN93105479A CN93105479A CN1059490C CN 1059490 C CN1059490 C CN 1059490C CN 93105479 A CN93105479 A CN 93105479A CN 93105479 A CN93105479 A CN 93105479A CN 1059490 C CN1059490 C CN 105949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ring
mentioned
type ditch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3105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48A (zh
Inventor
长田脩
川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ka Filter Kogyo KK
Original Assignee
Mitaka Filter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ka Filter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Mitaka Filter Kogyo KK
Priority to CN93105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490C/zh
Publication of CN1093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4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9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循环装置,能抑制冷却水向外部泄漏和飞散,以提高回转轴密封部的密封功能并长期保持该功能。该装置设有包绕着使用密封填料的泵回转轴液密封部的冷却水室、与其连通并包绕着泵回转轴的冷却用环状水沟,与之连通并包绕着泵回转轴的回收用环状水沟、回收自两水沟流出的冷却水的冷却水回收凹部、贮存冷却水的贮水槽、包含把冷却水从贮水槽循环供向冷却水室的泵的导管以及从冷却水回收凹部将冷却水回流至贮水槽的导管。

Description

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循环装置
本发明涉及对含有高温、高腐蚀性、氰基系列物质及其它公害物质与多种多样的淤渣的自常温至高温的液体(中性液体更不必说)进行泵送、并且对从低PH值到高PH值的广阔范围的液体进行泵送时所使用的向泵回转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循环装置。
过去这种送液泵广泛使用在回转轴密封部上设置密封填料或机械式密封的离心泵。
然而,把一般的已有离心泵使用为例如向加压式过滤器送液泵时,会导致泵回转轴密封部的密封功能显著恶化等许多问题,这是大家公知的。
在此,以向过滤器泵送的液体(以下简称泵液)是会使其回转轴密封功能显著恶化的电镀液、金属表面处理液等情况为例加以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在泵回转轴的密封部里,把用密封填料的密封部称为“回转轴液密封部”,把用机械式密封的密封部称为“轴密封部”,两者总称为“回转轴密封部”。而把设在回转轴的轴承壳体内的轴承和/或金属轴套或类似物的回转轴轴承部分称为“轴支承部”。
在具有回转轴密封部的离心泵中,当泵出金属电镀液或金属表面处理液时,若其液体是高温、高腐蚀性的并且含有金属片、金属粒、金属粉、金属氢氧化物、其它无机有机不纯物等的多种多样的淤渣时,上述淤渣之外还由于从泵出液体向回转轴及轴支承部的热传导、回转轴密封部因压接滑动转动的滑动发热及轴承部的回转滑动的过热等原因加速了回转轴密封部与轴支承部的磨损,这引起了可见到的回转轴的径向跳动,这些作用复合引起在回转轴密封中发生间隙,使回转轴密封部的密封功能变坏。
即在金属表面处理液、电镀液等的加热式过滤时,流向过滤器的泵送液体是pH值从1以下到13以上的高腐蚀性液、以及温度可自常温至80℃以上的含有高浓度离子金属、氰基系列及其它的公害物质、高浓度添加药品、多种多样的淤渣等的液体,特别是将它们泵出时,与对于离心泵通常设定扬程的设定扬水量的泵送液体不同,回转轴密封部依照过滤器内滤床捕捉淤渣量的多少被赋予从负压域到正压力域的全压力域内反复作用的苛刻工作条件,该回转轴密封部又与轴支承部的磨损、损伤密切相关,因而反复发生该回转轴密封部的磨损、松弛与损伤。在上述负压力条件时过滤器中捕捉的淤渣量尚少,滤液能以比较顺利的状态通过滤床,而在正压力条件时捕捉的淤渣量增多,滤液难于通过滤床,就会发生泵送液体压力上升。
向过滤器泵入上述液体时,一旦发生回转轴密封部的磨损、松弛与损伤,该密封部处于正负压力区域中的任一个当中时,该回转轴密封部与轴支承部的调整、整修等管理负担当然要增加,同时也会引发不良产品,随着该不良产品的产生就必须中断生产作业,为了处理液的还原及液组织的调整、为复原液槽内处理液必需将其转向别槽及伴随过滤进行返回作业;而且,从回转轴密封部向外部的泵液与稀释冷却水的泄漏与飞散,使排水处理管理负担增加,因此目的产品的生产成本显著上升。
还要说明的是用离心泵向过滤器泵入上述液体时,设有密封填料的泵的回转轴液密封部处于过滤器内捕捉淤渣数量较少的负压力域中,此时若在该液密封部产生磨损间隙,由于负压力而使大气从该磨损间隙中被吸入,被吸入的大气变为气泡混在泵出液中送入过滤器,结果使泵液量显著下降,同时也导致过滤量、过滤精度显著下降,这样用金属表面处理液、电镀液等处理的产品变为不良品。
另外设有密封填料的回转轴液密封部,随着过滤器内捕捉淤渣量的累积增加而被置于正压力域,此时若该液密封部产生磨损间隙,泵出的液体自该液密封部向外部大气侧漏出,则成为产生公害与增加要求高负荷管理的排水处理管理的原因;再者,漏出的泵液中的大部分沿回转轴流动并由于回转轴的旋转离心力的作用而向四周飞散,同时漏出的泵液会引发对周围机器、建筑物等的腐蚀、损伤与破损。
一方面,设有机械式密封的轴密封部通常是按泵液性质来选择、并由被采用的多种多样的高价多种部件所构成,用一种密封构造型式不能应付上述多种多样的液质的广阔范围。即当选定回转轴密封部的密封构造方式的型式与部件材质时,适应泵液性质的型式与部件材质等的选定是必要条件,特别是对于含有该回转轴密封部极度嫌忌的淤渣液体的该密封构造必须非常注意地予以选定。于是,对于这种泵液性质的密封构造的选择就会价格高,而且还存在下面的问题。
即轴密封部的密封回转滑动面,也就是由构成机械式密封的固定环端面和与其成压接密封状态回转的回转环的端面组成的两端面密封回转滑动面,该轴密封部是用在该密封回转滑动面上借助于泵出液体形成的密封膜进行密封的。由泵出的液体构成的该密封膜,虽在发挥密封效果的同时能抑制在密封回转滑动面上的回转滑动发热及回转滑动磨损从而保护了该回转滑动面,但由于有加在该回转滑动面内周侧的泵液正压力及由上述回转环端面的旋转形成的密封膜上的离心力等因素,也会有少量部分的密封膜向上述回转滑动面的外周侧渗出,这种机构不能完全阻止、避免这种现象。
在把电镀液、金属表面处理液向过滤器泵液时,其所泵出的液体对于机械式密封的泵回转轴密封部(轴密封部)来说是如上所述的非常荷刻工作条件的液体,它是该轴密封部最嫌忌的多种淤渣含有液。因此,要经常进行作为过滤助剂的微粉状硅藻土、活性炭的通常予涂层过滤作业时的添加泵液以及液槽更替过滤作业时含有该过滤助剂,固体淤渣的各种淤渣等的助剂过滤,因而就相关的处理液而言靠机械式密封的泵回转轴密封部一般不能普及。
泵出的液体从机械式密封的轴密封部泄漏的最大原因是密封膜的破损,密封膜的破损是由于伴随着供到密封回转滑动面上的泵压力与回转环用弹簧压力之间不均衡使该回转滑动面松驰、磨损与径向跳动而产生的。因此密封膜的破损成为与其密封滑动面的损伤和破坏相关的重大问题。
另外,由泵液传向回转轴又涉及到轴密封部的热传导,加上该密封部的压接滑动回转的滑动发热造成了密封膜被提前破损。而且从泵液到回转轴的轴支承部的热传热加上轴支承部的回转滑动发热又促进了轴支承部的回转滑动磨损而造成回转轴径向跳动地转动,从而造成了固定在回转轴上的机械式密封回转环的径向跳动转动,这妨碍了与固定环圆滑地进行压接滑动转动,并带来了使密封膜破损的重大问题。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关于装备有密封填料的回转轴密封部,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43109/1982与38077/1985中已给出了在含有淤渣液体用泵中回转轴液密封部的报导。
即如图13所示,在对于离心泵回转轴2A设置的回转轴液密封部1A上设置了在密封填料1b的压盖1a的内周面上包绕着回转轴2A的冷却水室3A,由于冷却水从外部经给水管7A、泵壳体4A的冷却室5A和导管6A流进该冷却水室3A中,再从冷却水室排水孔8A流出,所以用该冷却水直接冷却泵回转轴2A及回转轴液密封部1A,这就抑制了从泵液向该液密封部的热传导以及在该液密封部上的回转滑动发热;另外在回转轴液密封部处于负压力域时,防止了沿泵回转轴的外周面侵入密封填料之间的冷却水吸入大气,同时也作为润滑水使用,而当回转轴液密封部处于正压力域时,若有淤渣含有液从回转轴液密封部漏出则将其稀释。
另一方面,在采用设有机械式密封的轴密封部时,为了补救该密封部密封的上述缺点,一般是采用至少设置保护该密封部的冷却水室并向其供给冷却水。
这些参照图14予以说明,在图14中,1B是轴承壳体,2B是泵的回转轴,3B是轴支承部,4B是轴密封部,5B是冷却水壳体,6B是冷却水室,7B、11B是油封,8B是供水导管,9B是流出导管,10B、12B是磨损间隙部。轴密封部4B浸在冷却室6B的冷却水中,在该冷却水室的大气侧室壁与回转轴2B的外周面之间设有上述油封7B。
但是按照上述公报中所揭示的密封填料的回转轴液密封部,虽然在上述恶劣条件叠加的泵液时借助向液密封部供给冷却水而谋求提高该液密封部的液密封效率与效果,可是它们都未公开下述的许多有关课题,也没有公开向设有下述本发明的机械式密封的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供给循环的有关内容。
首先,日本实用新型公开43109/1982中记载的回转轴液密封部,只提出了一个向回转轴液密封部供应冷却水量为一分钟150毫升的例子,而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38077/1985中根本未给出冷却水供给量。
即冷却水室3A内的冷却水是在该冷却水室内与从回转轴液密封部漏出的泵液进行混合而成的稀释冷却水,在上述任何公报中均未提及用提高从外部供给的冷却水供给压力的办法来提高冷却水供给量和冷却效果时的冷却水供给量增加、回转轴液密封部的磨损、松弛等因素造成从液密封部泵液漏出量增加,以及相伴而生的稀释冷却水增加的影响。
特别是当稀释冷却水量增加时,虽然从冷却水室3A中流出的稀释冷却水的大部分从排水孔8A流向外面,其剩余部分的稀释冷却水则自冷却水室3A的大气侧室壁与回转轴2A的外周面之间的窄缝间隙Q向大气溢出,并因回转轴的离心力而向外部飞散,另外溢出的稀释冷却水的一部分沿回转轴侵入轴支承部,这些都是重大缺陷。
另外也没有提及当泵运转一段时间后,由于不间断地从排水孔8A流向外部的稀释冷却水与从上述间隙Q向外飞散的稀释冷却水的累计量增多会引发轴承壳体、轴支承部、四周的机器、建筑物等的腐蚀、损伤与破损等情况。由于与此相关的排水处理管理负担增加以及该回转轴液封部的高管理负担的高负荷管理所以会导致作为目标产品的生产成本显著上升。
另外在图14中所示的机械式密封的轴密封部4B中,油封7B、11B具有基本消耗品的性质,特别是油封7B关于对淤渣含有液的耐久性,存在因回转滑动而引起磨损的缺点。如果进一步说明,则由于浸有轴密封部4B的冷却水室6B的大气侧室壁与回转轴2B的外周面间隙的轴封只用油封7B来密封,必然后产生因回转轴2B的回转滑动而产生的磨损间隙部10B。
于是当轴密封部4B磨损时原液从该密封部向冷却水室6B漏出,与那里的冷却水混合成为稀释冷却水,该稀释冷却水在产生上述磨损间隙部10B时就从该间隙部向外部大气侧漏出,其中一部分沿油封7B的外侧落下流向四周,大部分则由于回转轴2B的转动离心力向外部飞散,这引起周围机器、建筑物等的腐蚀、损伤与破损。自上述间隙部10B漏出的稀释冷却水的一部分沿回转轴2B传至轴承壳体1B中的由回转轴2B与油封11B组成的密封部,一旦在此外由于回转滑动而产生磨损间隙部12B,则稀释冷却水从该间隙部侵入轴支承部3B,这引起该轴支承部的损伤,并引起回转轴2B的径向跳动,并引发回转轴密封部4B的损伤与破损,这些都是重大缺陷。
另外随着泵运转一段时间,自磨损间隙10B不间断地向外部流出及飞散的稀释冷却水的累计量增多,这逐渐引起轴承壳体1B、轴支承部3B、周围的机器、建筑物的腐蚀、损伤与破损,由于与此相关的排水管理负担增加及该轴密封部高管理负担等的高负荷管理,所以引起作为目标产品的生产成本显著上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电镀液、金属表面处理液等条件恶劣的液体泵向加压式过滤器等中的以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它能通过向回转在轴密封部进行的充分冷却水供给循环而抑制来自回转轴密封部及轴支承部泵液的热传导加热与回转轴密封部上的回转滑动发热,从而能抑制由此而产生的回转轴密封部与轴支承部的磨损和损伤,这样可以提高回转轴密封部的密封功能并能长期保持该功能,因此尽管冷却水供应量增多,也能抑制泵出的液体或将其稀释的稀释冷却水向轴支承部的侵入从而保护该轴支承部不受稀释冷却水的伤害,同时抑制了该泵液或稀释冷却水向外部周边的漏出与飞散,这样也能抑制对周围机器、建筑物等的腐蚀、损伤与破损等,因此从整体上看泵的管理负担减少了,使用泵出对象液来处理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包括:存贮冷却水的贮水槽;包含把上述贮水槽内的存贮冷却水进行循环供给的泵的冷却水供给回路,以及把冷却水回流到上述贮水槽中的冷却水回流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提供包绕着泵回转轴密封部的冷却水室的冷却水壳体,该冷却水室由上述冷却水供给回路循环供给冷却水;相互毗邻且分别具有冷却水流出口的提供包绕着泵回转轴外周面的冷却用环状水沟及回收用环状水沟的部件;可接受来自上述冷却用环状水沟及回收用环状水沟的各流出口流出的冷却水并具有冷却水流出口的冷却水回收部,冷却水从该冷却水回收部的冷却水流出口经由上述冷却水回流回路回流到上述贮水槽中;上述冷却用环状水沟与上述冷却水室相连通,上述冷却用环状水沟及回收用环状水沟通过两者间的间壁与上述泵回转轴之间的间隙相连通。
密封填料密封部及机械式密封部作为上述回转轴密封。
在使用密封填料的密封部时,作为提供上述冷却用环状水沟及回收用环状水沟的部件可以举例说明密封填料压盖。
在使用机械式密封的密封部时,作为提供上述冷却用环状水沟及回收用环状水沟的部件可以举例说明与上述冷却水壳体相连设置的冷却水回收壳体。在此场合也可以通过与上述泵回转轴滑动相连的油封把冷却水壳体及冷却水回收壳体间的间壁与上述泵回转轴之间的间隙封闭起来。
另外作为上述冷却水回收部,围绕提供上述冷却水室的冷却水壳体以及提供上述冷却用环状水沟及回收用环状水沟的部件,可以举例说明具有可转动地支承着上述泵回转轴的轴支承部的轴承壳体底部的冷却水回收凹部。
上述回收用环状水沟的大气侧端部与上述泵回转轴之间的间隙也可以通过与上述泵回转轴滑动相接的油封封闭起来。
在上述回收用环状水沟上再相连设置另一个回收用环状水沟,使这二个回收用环状沟通过两者间的间壁与上述泵回转轴之间的间隙连通,这样在另一个回收用环状水沟上也可以形成冷却水流出口。此时,上述另一个回收用环状水沟的大气侧端部与上述泵回转轴之间的间隙也可以通过与上述泵回转轴滑动相接的油封封闭起来。
在上述冷却水供给回路上也可以设置流量调整阀以及旁通回路,该旁通回路从该流量调整阀在邻近冷却水供给循环用泵的位置处分路并延向上述贮水槽,其途中设有旁通阀。
也可以在上述贮水槽中把气相部设置在存贮冷却水的上方,也可以把上述旁通回路的且使冷却水流向上述贮水槽的流出口配置在该气相部中。另外也可以把上述冷却水回流回路的且使冷却水流向上述贮水槽的流出口配置在该气相部中。
另外也可以在上述冷却水回流回路的且使冷却水流向上述贮水槽的流出口上连接封闭筒体或环状筒体,也可以在该封闭筒体或环状筒体上形成多个冷却水流出口。作为该筒体的流出口可以考虑穿孔、切槽等种种方案。另外可以设置与旁通回路的且流向上述贮水槽的冷却水流出口相关的筒体。
另外,为了检测出上述贮水槽中冷却水因蒸发而水位降低以进行补水,还可以设置浮球塞。
根据本发明的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将贮水槽中存贮的冷却水通过包含有冷却水供给循环用泵的冷却水供给回路供给冷却水室,以向轴密封部或者进而向泵回转轴提供冷却,冷却水连续地从该冷却水室流入冷却用环状水沟,此外也为泵回转轴提供冷却,冷却水大部分自冷却用环状水沟的冷却水流出口流出,剩余部分流入回收用环状水沟。
于是流入该回收用环状水沟的冷却水,以充分抑制其漏出或飞散的状态,全部或近乎全部从该回收用环状水沟的冷却水流出口安全地流出。另外从冷却水室至冷却用环状水沟的流动中所供给的冷却水将自回转轴密封部一点点渗出的泵出液体稀释。
从冷却用环状水沟与回收用环状水沟流出的冷却水被收入进冷却水回收部中,并自该回收部的冷却水流出口经回流回路回流至贮水槽。
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由于加设了冷却用环状水沟,并与其相邻相连地设置了回收用环状水沟,所以该两水沟间的壁有效地阻止了冷却水从冷却用环状水沟移向回收用环状水沟,流入冷却用环状水沟的冷却水几乎全部从该冷却用环状水沟的流出口流出而被回收,同时由于流入回收用环状水沟的一点点冷却水也从该回收用环状水沟的流出口流出而被回收,因此与过去相比可以安全地循环供给大量的冷却水。
通过与泵回转轴滑动相接的油封来封闭回收用环状水沟的大气侧端部与泵回转轴之间的间隙,在上述回收用环状水沟上设置另一个回收用环状水沟,使这两个回收用环状水沟通过两者间的间壁与上述泵回转轴之间的间隙连通,在该另一个回收用环状水沟上形成冷却水流出口,通过与泵回转轴滑动相接的油封来封闭另一个回收用环状水沟的大气侧端部与泵回转轴之间的间隙时,由于该油封的止水功能或者另一回收用环状水沟的冷却水回收功能,可以充分抑制冷却水外漏与飞散,在此状态下可以更多地把冷却水循环供给回转轴密封部,因此可以高效率地冷却回转轴密封部以提高该密封部的密封功能,并能长期地维持该功能。
在冷却水供给回路上设有流量调整阀以及旁通回路,该旁通回路从流量调整阀在邻近冷却水供给循环用泵的位置处分路并延向贮水槽,其途中设有旁通阀,通过这些部件可以适当地控制供给回转轴密封部的冷却水供给量。
当泵出的液体为高温时,由于以它为起因的泵回转轴的热传导以及回转轴密封部的滑动发热使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升高,提供冷却水室的冷却水壳体、提供冷却用环状水沟及回收用环状水沟的部件、冷却水回收部等作为与大气的热交换体而起作用,再加上冷却水向贮水槽内的存贮冷却水中回流时的热扩散等因素可以冷却循环冷却水。
贮水槽中存贮冷却水的上方设有气相部,把冷却水回流回路的且使冷却水流向贮水槽的流出口配置在该气相部中时,从该流出口流出的冷却水与大气接触,这样向大气中放热而被冷却,再加上向贮水槽内的存贮冷却水中的回流,通过向该存贮冷却水中的热扩散可使冷却水被冷却。
另外在贮水槽中存贮冷却水的上方设有气相部,把上述旁通回路的且使冷却水流向贮水槽的流出口配置在该气相部中时,从此流出口流出的冷却水卷入大气而向大气放热,再加上因泵液流速而使贮水槽中的存贮冷却水成搅拌状态,存贮冷却水因产生波浪而扩大其表面积,这样提高了向大气散热冷却的效果,同时被卷进存贮冷却水中的大气变成气泡从从水面返回大气之际,从存贮冷却水中吸热同时也带来因蒸发的冷却效果,因此冷却水被充分冷却,这样可以再次作为冷却水进行反复的循环。
如果冷却水冷却充分,上述旁通回路的流出口或冷却水回流回路的流出口也可以配置在上述贮水槽内的存贮冷却水之中。
冷却水回流回路或旁通回路的且使冷却水流向贮水槽的流出口上连接封闭筒体或环状筒体,该封闭筒体或环状筒体上形成多个冷却水流出口时,冷却水从该多个冷却水流出口成喷头状流出,这样可更加圆满地进行向大气中散热的冷却。
当设有为检出贮水槽中冷却水因蒸发而水位下降以进行补水的浮球塞时,据此可以适当地维护贮水槽中的存贮冷却水量。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心泵的剖视图。
图2是密封填料压盖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3是密封填料压盖的又一例的剖视图。
图4是密封填料压盖的又一例的剖视图。
图5是使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离心泵的剖视图。
图6是冷却水回收壳体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7是冷却水回收壳体的又一例的剖视图。
图8是冷却水回收壳体的又一例的剖视图。
图9是封闭筒体的侧面图。
图10是沿图9中X-X线切开的剖视图。
图11是环状筒体的平面图。
图12是沿图11中Y-Y线切开的剖视图。
图13是使用已有结构的离心泵的剖视图。
图14是使用另一个已有结构的离心泵的剖视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设有向本发明回转轴密封部提供冷却水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心泵,图5示出了设有向本发明回转轴密封部提供冷却水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离心泵。其中任何一种泵都把电镀液、金属表面处理液等送往加压式过滤器等设备。
图1所示的离心泵设置具有密封填料10的回转轴液体密封部G,图5所示的离心泵设置由机械密封构成的轴密封部M。
首先对图1的离心泵进行说明。该泵包括泵体1与固定在该泵体上并向泵体背后延伸的轴承壳体25,叶轮2配置在泵体1中,在轴承壳体25中嵌装着由轴承组成的轴支承部26,叶轮2固定支承在泵的回转轴4上。回转轴4通过轴支承部26可转动地支承着。叶轮2的背板上设有平衡压力的平衡孔3。
在轴承壳体25内设有冷却水壳体5,该壳体5以保留回转轴4贯通的部分外而密闭泵体1的方式被固定在泵体1上。该冷却水壳体5上形成有冷却水室6及其内侧的密封填料插入部10a的两重结构,密封填料10嵌插入其插入部10a中并包绕着回转轴4。另外将密封填料压盖11嵌装在冷却水壳体5上。回转轴4贯通此密封填料压盖11,压盖11上设有在邻近密封填料10的位置处包绕回转轴4并使冷却水通过的冷却用环状水沟13,还在该环状水沟的近旁设有包绕回转轴4的回收冷却水用的回收用环状水沟14。在上述轴支承部分26的内侧还设置有包绕回转轴4的油封26a。
在冷却用环状水沟13与密封填料10之间的间壁上相对于回转轴4有间隙21,在冷却用环状水沟13与回收用环状水沟14之间的间壁上相对于回转轴4有间隙22,在回收用环状水沟14的大气一侧的壁上相对于回转轴4有间隙23。
在上述冷却水室6上形成冷却水流入口7及流出口8,在密封填料压盖11上相对于冷却用环状水沟13设有冷却水流入口12及流出口18,同时在回收用环状水沟14上设有水流出口19。另外把冷却水室6的流出口8与冷却用环状水沟13的流入口12用水流出导管9连接起来。把轴承壳体25的底部形成为冷却水回收凹部27的状态,与之相对应形成了水流出口28。
在泵体1及轴承壳体25的外部设有小型容水量的贮存冷却水35的贮水槽34及小型扬水量的循环泵36,贮水槽34的下部与泵36的吸入部用吸入导管37连接,泵36的抽出部用给水导管38连接在上述冷却水室6的流入口7上。给水导管38的途中设有流量调整阀39。自该阀在靠近循环泵36的位置处引出旁通管40,旁通管通过流出口42连接至贮水槽34的气相部分。在旁通管40上还接有旁通阀41。在上述轴承壳体25的回收冷却水流出口28上还接有回收冷却水回流用的回流导管29,该导管29通过流出口30也与贮水槽34的气相部分相连通。另外为了检测并维持贮水槽34的水位还设置了浮球塞71。
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冷却水中加入各种添加剂。
在以上说明的部件中,贮水槽34、浮球塞71、循环泵36、配管37、38、40、9及29、与它们相连的阀39、41、冷却水壳体5中的冷却水室6、密封填料压盖11上的冷却用环状水沟13及回收用环状水沟14以及轴支承部26的轴承壳体25等构成了向本发明的回转轴液密封部G供冷却水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
按照以上说明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冷却回转轴液密封部G的冷却水35用循环泵36自贮水槽34通过吸入导管37而被吸入,经过给水导管38供至冷却水室6,这样给回转轴液密封部G提供冷却。再由该冷却水室经流出导管9自密封填料压盖11的流入口12流入冷却用环状水沟13。流入冷却用环状水沟13的冷却回转轴4,相应于其供给量的一部分流入回收用环状水沟14。流入冷却用环状水沟13与回收用环状水沟14的这些冷却水从冷却用环状水沟13的流出口18与回收用环状水沟14的流出口19流出,落至形成在轴承壳体25本体底部上的冷却水回收凹部27中而被回收。
被回收在冷却水回收凹部27中的冷却水流至回收导管29,从该导管的流出口30回流到贮水槽34中。在此场合,流出口30可以设置在该贮水槽内存储水35的水面上的任意空间高度上作为回流回路而被放出到气相部分中。
向冷却水室6泵入冷却水时,通过调整给水导管38中的流量调整阀39与旁通回路40中的旁通阀41可将循环泵36泵出的水量分配给冷却水室6与贮水槽34,以适当地调整、控制供给冷却水室6的冷却水量与向贮水槽34回流的冷却水回流量。
贮水槽34内的存储冷却水35因蒸发等原因而水位下降时,上述浮球塞将其检测出,并自外部补水,使水位自动复原。
按照以上说明的向回转轴液密封部G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由于在密封填料压盖11上设有冷却用环状水沟13,并在与其相邻处相连地设置了回收用环状水沟14,因此其两水沟之间的间壁可以有效地阻止冷却水从冷却用环状水沟13流向回收用环状水沟14,流入冷却用环状水沟13的冷却水几乎全部从该冷却用环状水沟的流出口18流出而落至轴承壳体25底部的回收凹部27中而被回收,同时只有剩余的一点点冷却水从间隙22流入回收用环状水沟14中,这些水也从该回收用环状水沟的流出口19落至轴承壳体25底部的冷却水回收凹部27中而被回收,因此可以充分抑制从间隙23向外部的泄漏与飞散现象,这样可以防止冷却水(即使是稀释了泵出原液的稀释冷却水)对周围物质的腐蚀、损伤与破坏等。
因而与已有的装置相比能增加供给回转轴液密封部G的冷却水量。由于增加了供给回转轴液密封部G的冷却水量,冷却水热交换量增加,故能提高回转轴液密封部G与回转轴4的冷却效率与效果。而且由于从密封填料压盖11上冷却用环状水沟13的间隙21侵入密封填料10的冷却水量增加,所以可以显著地减轻因密封填料10的热膨胀而产生的回转轴4的抱轴现象,使密封填料10的耐用性提高,同时显著减轻回转轴液密封部G的管理负担。
而提供冷却水室6的冷却水壳体5、内设各环状水沟的密封填料压盖11、轴承壳体25、在该轴承壳体底部形成的冷却水回收凹部27等作为具有有效热交换面积的热交换体而起作用,通过冷却水室6进行热交换而温度上升的循环冷却水经这些热交换体向大气放热而被冷却。
另外从密封填料压盖11的各环状水沟的流出口18、19流出的冷却水落至冷却水回收凹部27内而被回收之际与大气接触、同时卷进大气中并向大气放热,由此被冷却;自回流导管29的流出口30落至贮水槽34中时,与大气接触,同时卷进大气中并向大气放热,由此被冷却,进而通过向存贮冷却水35内回流的热扩散而被冷却。
另外贮水槽中的存贮水35通过循环泵36经由旁通管40循环返回该贮水槽34的气相部分,并从旁通管40的流出口42落下时与大气接触,同时卷进大气中并向大气放热,由此被冷却。再由于泵出流速而使贮水槽34内的存贮冷却水呈搅拌状态,由此使存贮冷却水的表面积因起波浪而增大,这提高了向大气放热冷却的效果,同时被卷进存贮冷却水35中的大气变成气泡而从该水面返回大气之际,从该存贮冷却水中吸热并带来因蒸发的冷却效果。
于是,冷却回转轴液密封部G及回转轴4且因热交换而温度上升的循环冷却水在泵出的循环途中被依次冷却,再次作为冷却水进行循环,这有助于回转轴液密封G的冷却。
如上所述,和已有装置相比增加了供给回转轴液密封部G的冷却水量,因此能抑制从回转轴液密封部G及轴支承部26的泵出液的热传导加热以及回转轴液密封部G中的滑动回转发热,也抑制因这种热而加速的回转轴液密封部G及轴支承部26中的磨损、损伤,这样能提高回转轴密封部G的密封机能,同时也可以长期保持这种机能。另外由于密封功能的提高即使回转轴液密封部G处于负压力域时也能防止吸入大气,这样由于大气吸入以及关系到过滤精度的过滤器内充气而产生的预涂覆过滤层的剥离、脱落地能防止。
当然,也能完全抑制由于泵出原液或稀释了该原液的稀释冷却水侵入轴支承部26所引起的该部的损伤与破损,这样保护了该轴支承部不受稀释冷却水的损害。
由于以上原因,从整体上看泵管理负担减轻了,对于用泵出对象液处理的物品而言其生产成本也显著下降了。
另外,在回流导管29头部的流出口30与旁通管40的头部的流出口42上,既可连接如图9及图10所示的自由端被封闭的封闭筒体31又可连接如图11及图12中所示的环状筒体33。这里,图10是沿图9中X-X线剖开的端面图,图12是沿图11中Y-Y线剖开的端面图。在封闭筒体31、环状筒体33上分别设有面向存贮冷却水35水面开口的任意孔径、任意数量的多个圆形流出口32。这些筒体都以对应于贮水槽34内部的大约长度及宽度的长、宽而被配置。也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槽缝状流出口来代替流出口32。
由于在封闭筒体31、环状筒体33上设置多个流出口32,从回流导管29来的回流冷却水自该流出口呈喷头状落下,因此与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放热冷却更好地被完成。
另外在向冷却水室6供应的冷却水量更加增多时,稀释冷却水恐怕会从回收用环状水沟14沿回转轴4流进轴承壳体25内时,如图2所示在回收用环状水沟14的大气一侧端部中插设了与回转轴4滑动相接的油封16,或者如图3所示在回收用环状水沟14上相连设置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15同时相对于沟15形成水流出口20,设定沟14与15间的壁同回转轴4之间的间隙,进而还可如图4所示,在该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15的大气侧端部中插设与回转轴4滑动相接的油封17等以把密封填料压盖11作为冷却水的冷却回路与冷却水回收回路。
如图3所示在回收用环状水沟14的大气侧端部插设油封16,或如图4所示在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15的大气侧端部插设油封17时,则显著地抑制了冷却水向外部大气侧的泄漏。油封16、17的唇部虽然也有因回转轴4的回转滑动而磨损的缺点,但由磨损所产生的间隙比上述各间隙程度狭得多,故从该油封唇部密封处向外部大气的冷却水泄漏得到大幅度地抑制,从而实际上冷却水不会自该油封唇部向外泄漏与飞散。
另外如图3或图4所示,由于设置了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15及流出口20,增大冷却水供给量成为可能,所以增加了冷却水对于回转轴4的热交换面积,并可以充分吸收从泵液向回转轴4的热传导,同时也充分吸收了回转轴液密封部G与轴支承部26的回转滑动发热,这样可以抑制这两部分长期不间断的磨损与损伤。
另外如图3或图4所示,由于在回收用环状水沟14上相连设置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15,被供给密封填料压盖11的冷却水几乎全部都从冷却用环状水沟13的流出口18中流出,其残余部分自间隙22流入回收用环状水14,几乎其全部从该沟的流出口19流出,剩下一点点残余再经间隙23被回收在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15中,几乎回收量的全部从该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的流出孔20流出,因此实际上不会发生冷却水从间隙24向外泄漏或飞散的现象。
另外可以根据需要再增设回收用环状水沟。
下面对图5所示的离心泵加以说明。这种泵除了用机械式密封的轴密封部M代替图1泵中的回转轴液密封部以外,其余与图1的泵中构成相同,作用相同。因而与图1泵中相同的部件使用与图1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按照这种泵,轴承壳体25内的空间中配置冷却水壳体53,在该壳体53的冷却水室54中设置轴密封部M。再将冷却水回收壳体58相连设置在壳体53上。叶轮2的回转轴4贯穿其间。
在冷却水回收壳体58中以包绕着回转轴4的方式形成了与轴密封部M相邻的冷却用环状水沟60和与其相邻的回收环状水沟61。冷却水室54与冷却用环状水沟60间的壁与回转轴4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油封57。而冷却用环状水沟60与回收环状水沟61之间的壁相对于回转轴4有间隙68,回收用环状水沟61的轴支承部26侧的壁相对于回转轴4有间隙69。
轴密封部M包括被嵌在轴承壳体25内的泵体1上的固定环嵌着法兰45、固定环的嵌着环46及固定环47,该嵌着环46嵌在法兰45上,固定环47嵌在该固定环的嵌着环46上。密封部M还设有压接在固定环47上的回转环49、嵌着回转环49的嵌着环48、把嵌着环48压向固定环47方向的弹簧50以及支持该弹簧并随着回转轴转动的弹簧支持环50。回转环49借弹簧力压接在固定环47上,它伴随着回转轴4的转动相对于固定环47滑动。相对于回转轴4的轴密封部M的间隙52通过在回转环的嵌着环48与回转轴4之间插入的密封环51而将泵出液体侧与冷却水侧区分开。
在上述固定环嵌着法兰45上设有将积留在间隙52中而成为轴密封部M破损泵因的原液中的淤渣经叶轮平衡孔3并利用泵出流速与吸引将泵液中的淤渣流入叶轮2内的冲洗通孔44,该通孔通过冲洗导管43被连接在泵体出口侧上。
在上述冷却水室54上形成冷却水流入口55与流出口56,冷却水室54与冷却用环状水沟60通过该流出口56相连通。冷却用环状水沟60上设有水流出口64,回收用环状水沟61上设有水流出口65。这样,上述冷却水室54的水流入口55接在给水导管38上,而上述轴承壳体25的水流出口28连接在冷却水回流用的回流导管29上。
在图5所示的部件中,贮水槽34、浮球塞71、循环泵36、配管37、38、40及29、与它们连接的阀39、41、设在冷却水壳体53中的冷却水室54与冷却水回收壳体58中的冷却用环状水沟60与回收用环状水沟61以及轴承壳体25等构成了本发明的向轴密封部M供应冷却水的供给循环装置。
按照如上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冷却轴密封部M的冷却水35,用循环泵36自贮水槽34经吸入导管37被吸入,再经给水导管38被供到列冷却水室54。供至冷却水室54的冷却水向轴密封部M与泵回转轴4提供冷却之后,再由该冷却水室的冷却水流出口56流入冷却用环状水沟60,在此也向回转轴4提供冷却。流入冷却用环状水沟60的冷却水按照其数量有一部分经过间隙68流入回收用环状水沟61中。这些流入冷却用环状水沟60与回收用环状水沟61的冷却水从冷却用环状水沟60的流出口64与回收用环状水沟61的流出口65中流出,落至形成在轴承壳体25的本体底部上的冷却水回收凹部27,而被回收。冷却水回收凹部27中回收的冷却水流过回流导管29,从该导管的流出口30回流至贮水槽中。
在向冷却水室54泵入冷却水时,通过对给水导管38中的流量调整阀39与旁通回路40中的旁通阀41进行调整,把循环泵36泵出的水量分配给冷却水室54与贮水槽34,以适当地调整、控制供给冷却水室54的冷却水供给量和向贮水槽34的冷却水回流量。
由于贮水槽34内存贮冷却水35的蒸发等原因而水位降低时,上述浮球塞71将其检测出,并自外部补充水使水位复原。
根据如上所述的向轴密封部M供给冷却水的循环装置,因在冷却水回收壳体58上设有冷却用环状水沟60并且与其相邻地设有回收用环状水沟61,这样两水沟间的壁可有效地阻止冷却水从冷却用环状水沟60流向回收用环状水沟61,流入冷却用环状水沟60的冷却水几乎全部从该冷却用环状水沟的流出口64流出并落至轴承壳体25底部的回收凹部27中而被回收,同时只有剩余的一点点冷却水从间隙68流入回收用环状水沟61中,它也从该回收用环状水沟的流出口65落至轴承壳体25底部的回收的凹部27中而被回收,这样能充分抑制自间隙69向外部泄漏或飞散。故可以防止冷却水(即使是稀释了泵出的液体的稀释冷却水)对周围物质的腐蚀、损伤与破损等。
因而,与过去的装置相比能增加供给轴密封部M的冷却水量。由于向轴密封部M的冷却水供应量增加,通过冷却水的热交换量增加,这样可以提高轴密封部M与回转轴4的冷却效率与效果。因此可以显著地减轻回转轴液密封部G的管理负担。
另外,提供冷却水室54的冷却水壳体53、内部设有各环状水沟的冷却水回收壳体58、轴承壳体25、形成在该轴承壳体的底部上的冷却水回收凹部27等作为持有有效热交换面积的热交换体而起作用,通过冷却水室54等因热交换而温度上升的循环冷却水利用这些热交换体向大气放热而被冷却。
而且从各环状水沟的流出口64、65流出的冷却水落至冷却水回收凹部27内而被回收时,与大气接触,并将大气卷入而向大气中散热,由于散热而被冷却,在从回流导管29流出口30落向贮水槽34中时,也与大气接触,并卷进大气而向大气中散热,由于散热而被冷却,再加上向存贮冷却水35中回流时由于热扩散也被冷却。
另外,贮水槽内的存贮水35,由于循环泵36的作用经过旁通管40向该贮水槽34的气相部分返回循环,这样自旁通管40的流出口42落下时与大气接触,并卷进大气而向大气中散热,由于散热而被冷却。由于泵水流速的作用而使贮水槽34中的存贮冷却水35成为搅拌状态,因此由于起波浪存贮冷却水35的水面表面积扩大,这样提高了向大气中散热冷却的效果,同时在存贮冷却水35中卷进的大气变成气泡并从该水面返回大气中时,从该存贮冷却水吸热并且由于蒸发也带来冷却效果。
这样,冷却轴密封部M与回转轴4的并因热交换而温度上升的循环冷却水,在泵水循环途中被依次冷却,并作为冷却水再次循环,这有助于轴密封部M的冷却。
而在冷却水壳体53中插设的油封57的唇密封部,即使因回转轴4的转动滑动而磨损并产生磨损间隙时,由于从该间隙部分漏出的冷却水能在与该冷却水壳体上相连设置的冷却水回收壳体58中的冷却用环状水沟60中被回收,所以不成为问题。此油封57虽然是消耗品,但又不完全当做消耗品,它有长期维持的耐久性。
在冷却水室54中,由于随回转轴4一同回转的回转环49的凹凸部与弹簧50搅拌该冷却水室的冷却水,所以能防止从固定环47的端面与回转环49端面所形成的密封回转滑动面渗出的密封形成液膜的蓄积而发生淤渣,同时还能清洗轴密封部M的外周侧。
如上所述,与过去装置比较能增加向轴密封部M的冷却水供给量,因此抑制了由于来自轴密封部M及轴支承部26的泵出液的热传导的加热作用与轴密封部M及轴支承部26的回转滑动发热,并且抑制了因热而被加速的轴密封部M及轴支承部26的磨损、损伤,这样可以提高轴密封部M的密封机能,同时能长期维持该机能。由于提高了密封机能,即使轴密封部M处于负压力域时也能防止吸入大气,因这种大气吸入而使关系到过滤精度的过滤器内充气造成的预涂覆过滤层的剥离、脱落也能得以防止。
当然,也能完全抑制泵出的液体或稀释了泵液的稀释冷却水侵入轴支承部26,这能保护该轴支承部不受稀释冷却水的损害。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泵的管理负担减轻,对于用泵出对象液来处理的部件,其生产成本能显著降低。
另外,使供向冷却水室54的冷却水供给量再增加时,若担心稀释泵液的稀释冷却水从回收用环状水沟61沿回转轴4漏至轴承壳体25内时,则如图6所示,在回收用环状水沟61的大气侧插设与回转轴4滑动相接的油封62,或如图7所示,与回收用环状水沟61相连地设置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63,同时形成该沟63的水流出口66,设定沟61和63间的壁与回转轴4之间的间隙69,并设定沟63的大气侧的壁与回转轴4之间的间隙70,也可以如图8所示,在该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63的大气侧端部插设与回转轴4滑动相接的油封67。
如图6所示,在回收用环状水沟61的大气侧插设油封62,或者如图8所示在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63的大气侧插设油封67,则冷却水向外部大气侧的泄漏得到显著抑制。油封62、67的唇部虽然也有因回转轴4的回转滑动而磨损的缺点,但由该磨损产生的间隙程度远比上述各间隙小,这样能显著抑制从该油封的唇密封部向外部大气泄漏冷却水,因而实际上不会发生冷却水自该油封的唇密封部向外泄漏与飞散。
另外如图7或图8所示,设置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63及流出口66,如果增大冷却水供给量,则冷却水对回转轴的热交换面积增加,故能充分吸收从泵出液传至回转轴4的热量,同时也能很好地吸收轴密封部M及轴支承部26的滑动回转发热,因而能抑制这两部分的长期的不间断的磨损与损伤。
另外如图7或图8所示,由于在回收用环状水沟61上相连地设置了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63,因而所供的冷却水几乎全部从冷却用环状水沟60的流出口64流出,其剩余部分从间隙68流入回收用环状水沟61,其几乎全部自该沟的流出口65流出,残余的一点再经间隙69被回收在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63中,回收的大约全部从该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的流出口66流出,因此实际上不会产生冷却水从间隙70向外部泄漏与飞散。
还可以根据需要再增设回收用环状水沟。
在上述说明的任何一个实施例中,因自回转轴密封部渗出可以说是极微量的原液的蓄积贮水槽34中的存贮冷却水35的污染浓度逐渐增加,但由于能把从回转轴密封部渗出的泵液如上所述用大量供给的冷却水进行充分的稀释,则存贮冷却水的更新可以比过去晚,从而减轻了排水处理管理的负担。
下面,就使用图13所示的已有泵与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泵以向加压式过滤器泵出镀镍液时的回转轴密封部的冷却实验加以说明。
在此实验中,图13泵中的密封填料压盖1a里面设置的冷却水室3A的容积量等于图1泵中的密封填料压盖11里面设置的冷却用环状水沟13的容积量,与该冷却用环状水沟相连设置的回收用环状水沟14的容积量为冷却用环状水沟13容积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图13泵中的冷却水室3A之大气侧室壁与泵回转轴2A的外圆周面之间的间隙Q,与图1中冷却用环状水沟13的间隙22及回收用环状水沟14的间隙23尺寸相同。冷却水室3A的排水孔8A的孔径与冷却用环状水沟13的流出口18的口径及回收用环状水沟14的流出口19的口径相同。在图13的泵中,冷却水的供给及排出在一侧通过,而在图1的泵中是从贮水槽34通过泵作用使冷却水进行供给循环。其它条件则如表1中A项至J项所示。
表1中,从A项至J项依次表示如下:
A       泵周围温度(室温)
B       镍电镀液的温度及PH值
C       供给冷却水温度及PH值
D       冷却水供给量
图13的离心泵中,用阀门调整水道给水,
图1的离心泵中,使用100伏、3瓦、10升/分的电磁泵,用流量调整阀39及旁通阀41调整供水量。
E.从图13泵中的冷却水室3A的排水孔8A流出的水温及PH值以及从图1泵中的环状水沟13、14的流出口18、19流出的水温及PH值。
F.相对于密封填料压盖冷却水从大气侧间隙开始向外部泄漏与飞散的极限冷却水供给量。
图13泵中自间隙Q发生泄漏及飞散的极限冷却水供给量。
图1泵中自间隙23发生泄漏及飞散的极限冷却水供给量。
G.贮水槽34中存贮冷却水35的温度及PH值。它是经过两个月后更新前的数值(在上面C项E项中有关图1泵中的水的PH值也是经过两个月后更新前的值)。
H.贮水槽34贮水量及更新周期。
I.因存贮冷却水蒸发两个月间的补充冷却水量。
J.年消费冷却水量及排水处理量。
对于图13的泵:
180毫升×60分×10时/日×295日=1年消费量=31860升
对于图1的泵:
(35升+24升)×6回/年=1年消费量=354升[表1]
Figure C9310547900311
另外对于用图13已有泵的E项,在回转轴液密封部管理不良的情况下,PH值比上表所示的值下降。
从上面实验比较表1中可知:用本发明的向回转轴液密封部G供应冷却水进行循环,见不到冷却水自间隙23泄漏及飞散现象而能使冷却水供应量显著增加,并且不会引起因冷却水的的泄漏与飞散而腐蚀周围机器、建筑物等问题,这样能使回转轴液密封部G的密封性能及耐久性提高,还能显著地减轻麻烦的回转轴液密封部G的管理负担。从表1中还可知:图1泵的循环冷却水温维持在室温,并作为冷却水而起到有效的作用。若设置如图3、图4所示的第二回收用环状水沟15,则更能增加冷却水的供给量。从这个实验还可以知道,在如图5所示的泵的轴密封部M的冷却水供给循环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它是把电镀液、金属表面处理液等恶劣条件下的液体泵入加压式过滤器等的泵回转轴密封部供给冷却水的循环装置,由于向回转轴密封部充分地供给冷却水进行循环抑制了来自回转轴密封部及轴承支承部泵出液的热传导加热与回转轴密封部中的回转滑动发热,由此抑制了回转轴密封部、及轴支承部的磨损和损伤,提高了回转轴密封部的密封机能并能长期不间断地保持该机能,尽管冷却水供给量增加却抑制了泵出的液体或将其稀释的稀释冷却水侵入轴支承部,故保护了轴支承部不受稀释冷却水的伤害,同时由于抑制了该泵液或稀释冷却水向外泄漏与飞散故能抑制周围机器、建筑物等的腐蚀、损伤与破损等,由于上述原因提供了从整体上看泵的管理负担减少、对于由泵出对象液处理的物品来说能使其生产成本降低的装置。
在这样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中,当泵出的液体为高温时,循环冷却水虽然会由于泵回转轴的热传导及回转轴密封部回转滑动发热而温度上升,但由于提供冷却水室的冷却水壳体、提供冷却用环状水沟及回收用环状水沟的部件、冷却水回收部等作为与大气的热交换体而起作用,再加上冷却水向贮水槽存贮冷却水中回流时的热扩散等,故能防止过度升温而使冷却水具有良好的功能。从而在贮水槽内存贮的存贮冷却水的冷却上不需要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的专用泵以及其它的机器与装置,从而可以廉价地解决问题。
另外在冷却水循环方面,配设小容量贮水槽、小扬水量的小型冷却水供给循环用泵就足够,少量循环冷却水的消费量就能应付,这样部件成本降低,同时排水处理负担也急剧减少。
按照本发明,在采用机械式密封的回转轴密封部的装置中,冷却水壳体与冷却水回收壳体间的间壁与泵回转轴之间的间隙用与泵回转轴滑动相接的油封封闭时,能充分抑制从机械式密封渗出的泵出的液体沿泵回转轴自冷却水室向冷却用环状水沟的泄漏。
另外按照本发明上面所述的装置,利用轴承壳体来提供冷却水回收凹部,因此可以使全体小型化。
如本发明上面所述,把回收用环状水沟的大气侧端部和泵回转轴之间的间隙用与泵回转轴滑动相接的油封来封闭;或如本发明上面所述,在回收用环状水沟上相连设置另一个回收用水沟,将此二回收用环状水沟用两者间的间壁与上述泵回转轴之间的间隙连通起来,并在另一回收用环状水沟上形成冷却水流出口,另外如本发明上面所述,把另一回收用环状水沟的大气侧端部与泵回转轴之间的间隙用与泵回转轴滑动相接的油封封闭时,由于该油封的止水功能或由于另一回收用环状水沟的冷却水回收功能使冷却水的向外漏出与飞散被充分抑制,故可以向回转轴密封部循环供应更多的冷却水,因此回转轴密封部的磨损与损伤进一步得到抑制,这样提高了密封功能,并能长期维持该机能。
如本发明上面所述,在冷却水供给回路上设有流量调整阀及旁通回路,该旁通回路从该流量调整阀在靠近冷却水供给循环用泵的位置处分路并延向上述贮水槽,其途中有旁通阀,这样可适当地控制供给回转轴密封部的冷却水循环量与直接返回贮水槽循环的冷却水量。
如本发明上面所述,在贮水槽中存贮冷却水的上方设置气相部,将向贮水槽流出冷却水的旁通回路的流出口配置在该气相部中,或者如本发明上面所述,将向贮水槽流出冷却水的冷却水回流回路的流出口配置在该气相部中时,从这些流出口流出的冷却水与大气接触,将大气卷进并放热,这一点也可以防止冷却水过度升温,而当将旁通回路的流出口如此地设置在气相部中时,自该流出口流出的冷却水由于泵出流速而使该贮水槽中的存贮冷却水成搅拌状态,这样存贮冷却水的表面积因起波浪而加大,这提高了向大气散热冷却的效果,同时被卷进存贮冷却水中的大气变成气泡自该水面返回大气中时,从该存贮冷却水中吸热并也带来因蒸发的冷却效果。
如本发明上面所述,在使冷却水流向贮水槽的冷却水回流回路的流出口上连接有封闭筒体或环状筒体,在该封闭筒体或环状筒体上形成多个冷却水流出口时,因冷却水从该多个冷却水流出口成喷头状流出,所以向大气中散热而使冷却水的冷却更加圆满地进行。
如本发明上面所述,设置供检出贮水槽中因冷却水蒸发而造成水位下降以进行补水的球浮塞时,因此可以适当地维持贮水槽中的存贮冷却水量。

Claims (16)

1.一种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包括:存贮冷却水的贮水槽(34);包含把上述贮水槽(34)内的存贮冷却水(35)进行循环供给的泵(36)的冷却水供给回路(37,38),以及把冷却水回流到上述贮水槽(34)中的冷却水回流回路(2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提供包绕着泵回转轴密封部(G,M)的冷却水室(6,54)的冷却水壳体(5,53),该冷却水室(6,54)由上述冷却水供给回路(37,38)循环供给冷却水;相互毗邻且分别具有冷却水流出口(18,19,64,65)的提供包绕着泵回转轴(4)外周面的冷却用环状水沟(13,60)及回收用环状水沟(14,61)的部件;可接受来自上述冷却用环状水沟(13,60)及回收用环状水沟(14,61)的各流出口流出的冷却水并具有冷却水流出口(28)的冷却水回收部(27),冷却水从该冷却水回收部(27)的冷却水流出口(28)经由上述冷却水回流回路(29)回流到上述贮水槽(34)中;上述冷却用环状水沟(13,60)与上述冷却水室(6,54)相连通,上述冷却用环状水沟(13,60)及回收用环状水沟(14,61)通过两者间的间壁与上述泵回转轴(4)之间的间隙(22,68)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转轴密封部是使用密封填料(10)的密封部(G)。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上述冷却用环状水沟(13)及回收用环状水沟(14)的部件是密封填料压盖(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转轴密封部是机械式密封部(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上述冷却用环状水沟(60)及回收用环状水沟(61)的部件是与上述冷却水壳体(53)相连设置的冷却水回收壳体(5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却水壳体(53)及上述冷却水回收壳体(58)间的间壁与上述泵回转轴(4)之间的间隙由与上述泵回转轴(4)滑动相接的油封(57)来封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却水回收部(27)是围绕着提供上述冷却水室(6,54)的冷却水壳体(5,53)与提供上述冷却用环状水沟(13,60)及回收用环状水沟(14,61)的部件、并具有可转动地支承上述泵回转轴(4)的轴支承部(26)的轴承壳体(25)底部的冷却水回收凹部(2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收用环状水沟(14,61)的大气侧端部由与上述泵回转轴(4)滑动相接的油封(16,62)来封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收用环状水沟(14,61)上再相连设置另一个回收用环状水沟(15,63),此二回收用环状水沟由两者间的间壁与上述泵回转轴(4)之间的间隙(23,69)来连通,且在另一个回收用环状水沟(15,63)上形成冷却水流出口(20,6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另一个回收用环状水沟(15,63)的大气侧端部由与上述泵回转轴(4)滑动相接的油封(17,67)来封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却水供给回路(37,38)设有流量调整阀(39)及旁通回路,该旁通回路从该流量调整阀(39)在靠近上述冷却水供给循环用泵(36)的位置处分路并延伸向上述贮水槽(34),其途中设有旁通阀(4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贮水槽(34)在存贮冷却水(35)的上方有气相部,而向上述贮水槽(34)流出冷却水的上述旁通回(40)的流出口(42)则配置在该气相部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贮水槽(34)在存贮冷却水(35)的上方有气相部,而向上述贮水槽(34)中流出冷却水的上述冷却水回流回路(29)的流出口(30)则配置在该气相部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向上述贮水槽(34)流出冷却水的上述冷却水回流回路(29)的流出口(30)上连接着封闭筒体(31),该封闭筒体(31)具有多个冷却水流出口(32)。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向上述贮水槽(34)流出冷却水的上述冷却水回流回路(29)的流出口(30)上连接着环状筒体(33),该环状筒体(33)具有多个冷却水流出口(32)。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供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供检测出上述贮水槽(34)中因冷却水蒸发而造成的水位下降以进行补水的浮球塞(71)。
CN93105479A 1993-04-01 1993-04-01 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循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49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3105479A CN1059490C (zh) 1993-04-01 1993-04-01 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3105479A CN1059490C (zh) 1993-04-01 1993-04-01 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48A CN1093148A (zh) 1994-10-05
CN1059490C true CN1059490C (zh) 2000-12-13

Family

ID=4985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054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490C (zh) 1993-04-01 1993-04-01 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49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3400C (zh) * 2006-05-29 2008-04-23 大连四方佳特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高温立式离心泵
CN101985818A (zh) * 2010-08-30 2011-03-16 江苏赛福天钢绳有限公司 一种压实股钢丝绳的制备方法及其冷却装置
CN104863864A (zh) * 2015-05-26 2015-08-26 安徽瀚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工业离心泵机械密封性的装置
CN104863900A (zh) * 2015-06-05 2015-08-26 安徽瀚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离心泵机械密封运行保护工艺
CN105179301B (zh) * 2015-09-28 2017-06-27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核主泵用非能动紧急注入水供应系统
CN111307640A (zh) * 2020-03-30 2020-06-19 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一种防腐管道耐冲蚀能力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2278A (en) * 1987-08-14 1988-12-20 Allied-Signal, Inc. Turbocooler with multistage turbine wheel
CN2070837U (zh) * 1990-07-09 1991-02-06 冯逸骅 双水冷整体离心电泵
CN2106897U (zh) * 1991-06-24 1992-06-10 济南市轻便摩托车厂 一种摩托车汽油机水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2278A (en) * 1987-08-14 1988-12-20 Allied-Signal, Inc. Turbocooler with multistage turbine wheel
CN2070837U (zh) * 1990-07-09 1991-02-06 冯逸骅 双水冷整体离心电泵
CN2106897U (zh) * 1991-06-24 1992-06-10 济南市轻便摩托车厂 一种摩托车汽油机水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48A (zh) 1994-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90C (zh) 向泵的回转轴密封部供应冷却水的循环装置
CN1384062A (zh) 水处理装置
CN203978827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罗茨泵
CN107687426A (zh) 一种潜水泵的新型防堵装置
CN111734646B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耐腐蚀离心泵
JP2007170324A (ja) ポンプ装置
CN213478683U (zh) 一种沉浮式水泵
CN214598626U (zh) 一种小分子燃油添加剂加工设备
CN205639045U (zh) 一种可防止轴承高温损害的中开泵
CN1591851A (zh) 液冷系统和使用该液冷系统的电子设备
CN211202626U (zh) 一种螺旋推进器的独立轴承润滑装置
JPH05149294A (ja) ポンプの回転軸シール部への冷却水供給循環装置
JP3016733B2 (ja) 遠心分離機の回転支持部付近におけるシール構造
CN206972561U (zh) 一种输送颗粒及粘度介质的涂装用液下泵
CN211328380U (zh) 一种固定装置以及过滤器
CN202597187U (zh) 一种用于启动给水泵的前轴承结构
JPH0348251B2 (zh)
CN216414056U (zh) 一种双水冷却排污泵
CN109236722A (zh) 一种可防止轴承高温损害的中开泵
CN218846941U (zh) 一种润滑脂生产用冷却水塔
CN218910571U (zh) 一种电池壳电镀液的进料装置
CN218535393U (zh) 一种水质多级过滤的冷却水槽
CN212488323U (zh) 一种分段式禽体水冷处理池
CN214613028U (zh) 一种缝纫机油液冷却系统
CN218046772U (zh) 一种可防止杂质堵塞的废水自动化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