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8914A - 一种赤泥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赤泥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8914A
CN105948914A CN201610296321.XA CN201610296321A CN105948914A CN 105948914 A CN105948914 A CN 105948914A CN 201610296321 A CN201610296321 A CN 201610296321A CN 105948914 A CN105948914 A CN 105948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 mud
parts
compound fertilizer
fertilizer
acti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63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玉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2963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489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48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8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17/00Other phosphatic fertilisers, e.g. soft rock phosphates, bone me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9/00Other inorganic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赤泥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赤泥60‑70份、赤泥活化剂3‑5份、氮磷钾复合肥30‑40份,其中氮磷钾复合肥中N、P2O5和K2O的质量比为1:0.3~0.6:0.3‑0.5。所述的赤泥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所述的赤泥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活性炭30‑40份、麦饭石50‑60份、竹纤维15‑20份、植酸酶5‑6份、硫酸镁2‑3份、氯化锌1‑2份和聚丙烯酰胺5‑10份。本发明营养全:肥料中含有40多种营养元素,可全面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本产品水稳性提高10倍以上;本产品对营养元素有很强的螯合、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可将土壤中和肥料中的营养元素富集并储存起来,吻合作物的需肥要求而缓慢释放,做到“按需供给”或“按需释放”,从而克服化肥快速流失和作物缓慢吸收的矛盾。

Description

一种赤泥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赤泥综合利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赤泥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化学肥料的发展经历了单质化肥(液氨、尿素)、二元复合肥(磷酸二铵)、三元复合(混)肥(氮磷钾)、硅钙复(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几个阶段,目前已朝着缓控释肥料方向发展,化肥对农业生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粮食产量的1/3来自化肥,我国农业部门统计化肥对农业的贡献率在30%~40%,增产贡献率在60%左右。我国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其申氮肥(尿素)当季的利用率为35%,磷肥当季利用率为10~20%,这不仅是能源和资源的浪费,更主要的是造成土壤、水源、大气污染、土壤板结,农产品品质下降,污染指数超标,影响人们心身健康等问颠,已引起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
缓控释肥料能吻合作物的需肥要求而缓慢释放或按需释放,从而解决了化肥快速流失私作物缓慢吸收的矛盾,提高了养分的利用率和有效利用期,减少化肥使用量和施用次数,节约生产化肥的能源和资源(煤、天然气)减少化肥流失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缓控释肥被称为21世纪高科技绿色环保肥料,成为全球化肥产业的发展方向。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2年起,国内复混肥消费一直在增长,并且逐步改变了肥料消费的结构,但当前肥料市场总体需求量上升缓慢,因而复合(混)肥市场的增长空间却很大,主要原因有:
l、目前我国化肥施用存在极不合理酌现象,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主要是单质化肥施用过多,肥料的复合化率很低,我国目前复合肥只占肥量的2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的使用量占70%以上。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在2010年肥料复合化的水平要达到60%左右,这一要求必将加快复合(混)肥产业的发展。
2、从目前农民用肥情况看,由于长期偏施化肥或不合理的施用单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大气、水源、土壤污染,同时造成大量的浪费,致使投入产出比下降,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农民十分盼望能推广平衡施肥技术,许多农 民已认识到用肥不仅要高效,更重要的是要适合自己的作物和土壤,这就要求针对不同作物和土壤开展配方施肥,复合(混)肥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这一要求。
3、国家对使用复合(混)肥十分重视,在国家化肥“十五”规划中指出:加快发展化肥的二次加工,推广科学施肥,使我国科学施肥水平和肥料复合化使用比例,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可见推广普及使用复合(混)肥的空间很大。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中的废弃物,因含有大量氧化铁而呈红色,因此被称为赤泥。赤泥中富含铁、铝。钙、硅、钛、钠、镍、锰、铬、钒以及钪、钇和镧系稀土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很重要。因此利用赤泥开发复合肥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向。CN105330476A,发明名称:一种赤泥辅助土壤修复肥料,公开了一种赤泥辅助土壤修复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小麦谷朊粉24-26、腐殖土8-10、棉籽饼28-32、赤泥68-74、亚硒酸钾2-3、腐植酸铵8-10、木棉壳40-45、菱铁矿渣13-15、褐铁矿渣13-15、桔皮40-45、EM复合微生物菌剂4-5、水适量;该发明的土壤修复肥料利用赤泥材料结合腐殖原料,可提高土壤养分尤其是硅的含量,同时降低生物有效态重金属含量,提高稳定化效果,减少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实现土壤改良的目的,使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该发明仅仅是利用赤泥中的硅元素,对赤泥的利用不彻底,不充分。而且所制备的肥料营养不全面,没有缓释效果,整体肥效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赤泥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赤泥肥料营养不全面、没有缓释效果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赤泥复合肥,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赤泥60-70份、赤泥活化剂3-5份、氮磷钾复合肥30-40份,其中氮磷钾复合肥中N、P2O5和K2O的质量比为1:0.3~0.6:0.3-0.5。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赤泥65份、赤泥活化剂4份、氮磷钾复合肥31份。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赤泥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活性炭30-40份、麦饭石50-60份、竹纤维15-20份、植酸酶5-6份、硫酸镁2-3份、氯化锌1-2份和聚丙烯酰胺5-10份。本发明的赤泥活化剂采用上述原料组合,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缓释作用,麦饭石具有包括Sl2O3、Fe2O3、FeO、 MgO、CaO、k2O、Na2O、TiO2、p2O5、MnO等,还含有如:K、Na、Ca、Mg、Cu、Mo等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约58种之多,麦饭石在水溶液中还能溶出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并且麦饭石也具有吸附作用。采用活性炭、麦饭石、赤泥、硫酸镁和氯化锌的组合一方面可以有效平衡各种微量元素,使其更加符合农作物的需要,另外活性炭、麦饭石和赤泥都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是吸附作用大小不一样,吸附力大小依次为赤泥<麦饭石<活性炭,采用三者组合可以充分发挥三者的作用,使得肥料的缓释效果达到最优。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为肌醇和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水解酶的统称,使固定在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如磷酸铁、磷酸铝以及有机酸磷酸盐矿化成植物能利用的可溶性磷,供植物吸收利用。添加植酸酶可以有效的提高赤泥、麦饭石和土壤中磷的利用率,促进植物生长并达到增产作用。采用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可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微保护膜,进一步优化微量元素和植酸酶的释放速度,使其缓释效果更好。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赤泥活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植酸酶、硫酸镁和氯化锌溶解到水中,形成水溶液,(2)然后加入活性炭和麦饭石,吸附;(3)吸附结束后加入竹纤维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颗粒,既得赤泥活化剂。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的使麦饭石中的微量元素、植酸酶倍吸附到活性炭上,并且通过聚丙烯酰胺和竹纤维的作用,使有益成分有效的固定在活性炭和麦饭石中,使其缓释效果得到最好。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吸附时间为2-3h,温度为25-35度。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赤泥复合肥还包括草木灰5-10份和EM复合微生物菌剂3-5份。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赤泥复合肥还包括中药组分3-5份,所述的中药组分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薄荷2-4份、百部1-3份、鸡血藤2-5份、仙茅2-5份、土荆皮1-3份和苦参2-6份。
本发明提供一种赤泥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赤泥120-300度烘干,然后研磨成90-100目细粉,备用;
(2)将粉碎后的赤泥与赤泥活化剂和氮磷钾复合肥混合均匀,造粒,烘干,既得赤泥复合肥。
本发明提供了又一种赤泥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赤泥120-300度烘干,然后研磨成90-100目细粉,备用;
(2)将粉碎后的赤泥加入EM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合均匀,反应1-2h;
(3)将剩余原料加入,造粒、烘干,既得赤泥复合肥。
本发明也提供了另一种赤泥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赤泥120-300度烘干,然后研磨成90-100目细粉,备用;
(2)将薄荷、百部、鸡血藤、仙茅、土荆皮和苦参,加水50-60度,提取5-6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烘干粉碎,备用;
(3)将粉碎后的赤泥加滤液浸渍,反应1-2h;
(4)将剩余原料和药渣加入,造粒、烘干,既得赤泥复合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营养全:本发明的肥料中含有氮、磷、钾、钙、镁、硫、硅、铁、铜、锰、锌、钼、硼、硒、碘、钛、钒等40多种营养元素,可全面供给作物所的养分;本产品水稳性提高10倍以上;本产品对营养元素有很强的螯合、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可将土壤中和肥料中的营养元素富集并储存起来,吻合作物的需肥要求而缓慢释放,做到“按需供给”或“按需释放”从而克服了化肥快速流失和作物缓慢吸收的矛盾。
2、可增强植株体内生理活性和营养代谢功能。促进生长激素形成,调节酶的活性,促使粮根系发达,增强根系活性和导管刚性,并延缓衰老,促使苗壮杆粗,叶色浓绿,叶面增大,叶片增厚,光能利用率高,光合作用强,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高农产品安全指数。
3、本发明的肥料具有改良土壤,提高作物抗自然的能力,在减少化肥用量的条件下仍能使作物增产,改善品质。
4.本发明的肥料能促进有机物分解,能活化土壤中固态磷,从而提高土壤肥力,能与土壤中的钙、镁离子结合形成固粒结构,使土壤疏松,缓解土壤板结,能与土壤中残留农药、有害重金属(镉、汞、铅等)、过量的铁、铝和盐碱地的钠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形成不易被作物吸收的化合物,减轻对作物对土壤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赤泥复合肥,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赤泥60-70份、赤泥活化剂3-5份、氮磷钾复合肥30-40份,其中氮磷钾复合肥中N、P2O5和K2O的质量比为1:0.3~0.6:0.3-0.5;所述的赤泥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活性炭30-40份、麦饭石50-60份、硫酸镁2-3份和氯化锌1-2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赤泥120-300度烘干,然后研磨成90-100目细粉,备用;
(2)赤泥活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植酸酶、硫酸镁和氯化锌溶解到水中,形成水溶液,(2)然后加入活性炭和麦饭石,吸附;(3)吸附结束后加入竹纤维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颗粒,既得赤泥活化剂。吸附时间为3h,温度为30度。
(3)将粉碎后的赤泥与赤泥活化剂和氮磷钾复合肥混合均匀,造粒,烘干,既得赤泥复合肥。
具体数据见表1和试验效果见表2。
表1组成配比
采用甜瓜作为作物,每亩施肥50kg,对比例采用每亩施肥二铵25kg和尿素25kg。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实施例 增产(%) 可溶性固形物提高度数
1 8 0.6
2 20 1.5
3 12 0.8
4 15 0.9
5 13 1.1
对比例 0
由表1和2可知,本发明的赤泥复合肥可以有效的提高甜瓜的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且在同一块地重复使用本发明的赤泥复合肥可以有效的防治土地板结,并且可以防治甜瓜重茬病的发生。尤其是采用包括赤泥65份、赤泥活化剂4份、氮磷钾复合肥31份使,效果达到最好。
实施例2
一种赤泥复合肥,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赤泥60-70份、赤泥活化剂3-5份、氮磷钾复合肥30-40份,其中氮磷钾复合肥中N、P2O5和K2O的质量比为1:0.3~0.6:0.3-0.5;所述的赤泥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活性炭30-40份、麦饭石50-60份、硫酸镁2-3份和氯化锌1-2份;还包括草木灰5-10份和EM复合微生物菌剂3-5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赤泥120-300度烘干,然后研磨成90-100目细粉,备用;
(2)赤泥活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植酸酶、硫酸镁和氯化锌溶解到水中,形成水溶液,(2)然后加入活性炭和麦饭石,吸附;(3)吸附结束后加入竹纤维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颗粒,既得赤泥活化剂。吸附时间为2h,温度为35度。
(3)将粉碎后的赤泥,加入EM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合均匀,反应1-2h,;
(4)将赤泥活化剂和剩余原料加入,造粒、烘干,既得赤泥复合肥。
具体原料组成见表3。
表3
采用玉米作为实验作物,每亩地施肥50kg,对比例1采用二铵20kg和尿素30kg,对比例2采用实施例1中2的方案,对比例3采用实施例2中2的原料组成,但是制备方法采用直接将各个原料混合、制粒和烘干的步骤,具体实施例结果见表4。
表4
注:增产量是以对比例1为基准计算出来的。
由表3和4可知,通过增加草木灰和EM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的提高赤泥复合肥的肥效。并且通知浸渍的方法将EM复合微生物菌剂与赤泥、活性炭和麦饭石混合可以使EM复合微生物菌剂有效的结合到活性炭上,提高EM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缓释效果。而且本发明的原料组成有利于EM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存活,大大提高了EM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肥效。与直接混合相比,增产率可以达到11%。
实施例3
一种赤泥复合肥,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赤泥65份、赤泥活化剂4份(活性炭35份、麦饭石60份、硫酸镁2份和氯化锌1份、竹纤维20份、植酸酶5.5份和聚丙烯酰胺10份)、氮磷钾复合肥31份(N、P2O5和K2O的质量比1:0.6:0.3)还包括中药组分3-5份,所述的中药组分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薄荷2-4份、百部1-3份、 鸡血藤2-5份、仙茅2-5份、土荆皮1-3份和苦参2-6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赤泥120-300度烘干,然后研磨成90-100目细粉,备用;
(2)将薄荷、百部、鸡血藤、仙茅、土荆皮和苦参,加水50-60度,提取5-6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烘干粉碎,备用;
(3)赤泥活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植酸酶、硫酸镁和氯化锌溶解到水中,形成水溶液,(2)然后加入活性炭和麦饭石,吸附;(3)吸附结束后加入竹纤维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颗粒,既得赤泥活化剂。吸附时间为1.5h,温度为25度。
(4)将粉碎后的赤泥,加滤液浸渍,反应2h;
(5)将剩余原料和药渣加入,造粒、烘干,既得赤泥复合肥。
具体原料组成见表5。
表5
实施例4
一种赤泥复合肥,包括赤泥65份、赤泥活化剂4份(活性炭35份、麦饭石60份、硫酸镁2份和氯化锌1份、竹纤维20份、植酸酶5.5份和聚丙烯酰胺10份)、氮磷钾复合肥31份(N、P2O5和K2O的质量比1:0.6:0.3),还包括草木灰7份、EM复合微生物菌剂4份和中药组分4份,所述的中药组分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薄荷3份、百部2份、鸡血藤4份、仙茅2份、土荆皮1份和苦参5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赤泥120-300度烘干,然后研磨成90-100目细粉,备用;
(2)将薄荷、百部、鸡血藤、仙茅、土荆皮和苦参,加水50-60度,提取 5-6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烘干粉碎,备用;
(3)赤泥活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植酸酶、硫酸镁和氯化锌溶解到水中,形成水溶液,(2)然后加入活性炭和麦饭石,吸附;(3)吸附结束后加入竹纤维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颗粒,既得赤泥活化剂。吸附时间为2h,温度为25度。
(4)将粉碎后的赤泥和EM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合均匀,反应1h,加滤液浸渍,反应1h;
(5)将赤泥活化剂和剩余原料和药渣加入,造粒、烘干,既得赤泥复合肥。
采用水稻作为实验作物,每亩地施肥40kg,对比例1采用二铵6kg和尿素34kg,并且按照实施例3中4的比例加入中药成分,对比例2采用实施例2中的3得方案,具体结果见表6。
表6
由表5和6可知,本发明的赤泥复合肥在赤泥、赤泥活化剂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有利于增产抗病的中药组成,可以有效的提高中药成分的抗病作用,并且有效的提高了其营养成分的作用。仅仅加入中药成分没有起到相应的抗病作用。主要原因是中药成分随施肥一起加入,药效不能有效的得到保护,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并且同时添加EM复合微生物菌剂和中药组分,具有协同效果,比单一的加入两种成分的增长效果更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赤泥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赤泥60-70份、赤泥活化剂3-5份、氮磷钾复合肥30-40份,其中氮磷钾复合肥中N、P2O5和K2O的质量比为1:0.3~0.6:0.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泥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赤泥65份、赤泥活化剂4份、氮磷钾复合肥3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赤泥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赤泥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活性炭30-40份、麦饭石50-60份、竹纤维15-20份、植酸酶5-6份、硫酸镁2-3份、氯化锌1-2份和聚丙烯酰胺5-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赤泥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赤泥活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植酸酶、硫酸镁和氯化锌溶解到水中,形成水溶液,(2)然后加入活性炭和麦饭石,吸附;(3)吸附结束后加入竹纤维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颗粒,既得赤泥活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赤泥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时间为2-3h,温度为25-35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赤泥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赤泥复合肥还包括草木灰5-10份和EM复合微生物菌剂3-5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赤泥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赤泥复合肥还包括中药组分3-5份,所述的中药组分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薄荷2-4份、百部1-3份、鸡血藤2-5份、仙茅2-5份、土荆皮1-3份和苦参2-6份。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泥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赤泥120-300度烘干,然后研磨成90-100目细粉,备用;
(2)将粉碎后的赤泥与赤泥活化剂和氮磷钾复合肥混合均匀,造粒,烘干,既得赤泥复合肥。
9.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赤泥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赤泥120-300度烘干,然后研磨成90-100目细粉,备用;
(2)将粉碎后的赤泥加入EM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合均匀,反应1-2h;
(3)将剩余原料加入,造粒、烘干,既得赤泥复合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赤泥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赤泥120-300度烘干,然后研磨成90-100目细粉,备用;
(2)将薄荷、百部、鸡血藤、仙茅、土荆皮和苦参,加水50-60度,提取5-6h,过滤,得滤液和药渣,药渣烘干粉碎,备用;
(3)将粉碎后的赤泥加滤液浸渍,反应1-2h;
(4)将剩余原料和药渣加入,造粒、烘干,既得赤泥复合肥。
CN201610296321.XA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赤泥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9489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6321.XA CN105948914A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赤泥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6321.XA CN105948914A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赤泥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8914A true CN105948914A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13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6321.XA Pending CN105948914A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赤泥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4891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3307A (zh) * 2017-08-21 2017-12-29 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抑制微咸水灌溉土壤聚盐的调理剂
CN107892630A (zh) * 2017-11-20 2018-04-10 曲方圆 一种以赤泥为主的腐殖酸硅钙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0461A (zh) * 2019-10-18 2019-12-20 刘凯平 一种利用赤泥制造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71838A (zh) * 2020-01-15 2020-05-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降低番茄Cd吸收的外源添加剂、培育方法及应用
CN112544354A (zh) * 2020-12-03 2021-03-26 重庆御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笋用竹密植栽培方法
CN112586327A (zh) * 2020-12-08 2021-04-02 重庆御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竹子播种育苗方法
CN113617820A (zh) * 2021-08-18 2021-11-09 东华大学 一种赤泥中重金属的钝化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1649A (zh) * 2013-11-06 2014-03-19 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磁效应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1299A (zh) * 2015-03-17 2015-07-08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植酸酶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1042A (zh) * 2015-08-05 2015-11-18 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 一种能改良酸化土壤的肥料添加剂
CN105330476A (zh) * 2015-10-30 2016-02-17 马鞍山市心洲葡萄专业合作社 一种赤泥辅助土壤修复肥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1649A (zh) * 2013-11-06 2014-03-19 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磁效应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1299A (zh) * 2015-03-17 2015-07-08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植酸酶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1042A (zh) * 2015-08-05 2015-11-18 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 一种能改良酸化土壤的肥料添加剂
CN105330476A (zh) * 2015-10-30 2016-02-17 马鞍山市心洲葡萄专业合作社 一种赤泥辅助土壤修复肥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正银: "《肥料研制与加工 第2版》", 31 December 2015,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3307A (zh) * 2017-08-21 2017-12-29 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抑制微咸水灌溉土壤聚盐的调理剂
CN107892630A (zh) * 2017-11-20 2018-04-10 曲方圆 一种以赤泥为主的腐殖酸硅钙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0461A (zh) * 2019-10-18 2019-12-20 刘凯平 一种利用赤泥制造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71838A (zh) * 2020-01-15 2020-05-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降低番茄Cd吸收的外源添加剂、培育方法及应用
CN111171838B (zh) * 2020-01-15 2021-08-1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降低番茄Cd吸收的外源添加剂、培育方法及应用
CN112544354A (zh) * 2020-12-03 2021-03-26 重庆御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笋用竹密植栽培方法
CN112586327A (zh) * 2020-12-08 2021-04-02 重庆御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竹子播种育苗方法
CN113617820A (zh) * 2021-08-18 2021-11-09 东华大学 一种赤泥中重金属的钝化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8914A (zh) 一种赤泥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1079B (zh) 葡萄专用有机-无机微生物水溶性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65370B (zh) 一种盐碱地肥
CN102503676B (zh) 一种基肥型桉树生态肥
CN102351596B (zh) 一种小白菜有机复合肥
CN101805616B (zh) 一种防病增效型设施菜田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3425A (zh) 一种适用于盐碱地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1398A (zh) 一种盐碱地专用水溶型土壤调理套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26934B (zh) 一种山芋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6217A (zh) 一种改良酸性土壤的弱碱性固体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3787A (zh) 一种苹果树专用营养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0437B (zh) 一种红壤荒地用茄果类蔬菜专用营养套餐肥及其施用方法
CN104086268A (zh) 一种富硒型水稻专用稳定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4369B (zh) 一种增效控失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3157A (zh) 缓释保水复混肥组合物
CN102153396B (zh) 一种海藻中微量元素复合颗粒肥的制造工艺
CN104177149A (zh) 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087B (zh) 一种活性磷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748291A (zh) 一种含十四种元素的复合液体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4038A (zh) 一种增值腐植酸型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7249A (zh) 玫瑰香葡萄品种专用有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7281B (zh) 一种肥料功能性添加剂、西甜瓜专用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1986B (zh) 一种复方钙镁磷肥
CN104926561B (zh) 一种用于土壤改造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7508A (zh) 制备罗汉果专用缓释肥的方法及其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