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7134A - 一种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7134A
CN105947134A CN201610300988.2A CN201610300988A CN105947134A CN 105947134 A CN105947134 A CN 105947134A CN 201610300988 A CN201610300988 A CN 201610300988A CN 105947134 A CN105947134 A CN 105947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gon
mortise
tenon
body part
b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09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47134B (zh
Inventor
王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3009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471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47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7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47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7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4/00Vesse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ater sports or leisure; Body-suppor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ater sports or lei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1/00Designing vessels; Predicting their perform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4/00Vesse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ater sports or leisure; Body-suppor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ater sports or leisure
    • B63B34/30Rowing bo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cing;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为三人乘坐龙舟,采用多节组合结构形式组合成龙舟;包括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且龙身部分为一节以上的组合结构,所述的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采取卯榫固定连接,且多节龙身部分时,龙身部分与龙身部分之间也是通过卯榫固定连接起来,并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组合形成一条整龙。本发明将龙舟分成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其中龙身部分为可以多段组合结构;这样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龙舟的长度,从而满足不同人数乘坐同一艘龙舟的需求,结构简单容易拆卸、安装和运输,方便收藏。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娱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指一种在水中娱乐的龙舟及制作方法,主要供娱乐者在水中进行亲水娱乐,属于一种水中娱乐方法和器材。
背景技术
划龙舟就是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群众性喜好的水中游戏。每一年我国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龙舟赛,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许多公园或湖面也都会出现类似划龙船的水上娱乐项目。
虽然现在的龙舟会做成很多样子,但在整体看来,现有的龙舟仍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上的龙舟,而实际上都只是将普通的船改变一下头或尾;在头部加上一个类似龙的头像,在尾部再装饰上一个类似龙的尾巴,就象征着一条龙舟。现有龙舟一般是一种装有龙头、龙尾、中间部分绘有鳞片的十几米长的独木舟,人坐在上面划水,使龙舟前进。但是这种固定的龙舟具有不能变化的长度,而对于现场的娱乐者来说,可能是不同的人数,因此这样固定长度的龙舟就不能满足各种人数的娱乐需求。近来虽说也有一些多节的组合式龙舟,但是这些多节的龙舟并非是处于解决不同人数乘坐的问题,而只是为了实现一些龙舟灵活性搜采取的活动连接,这样随也可以满足不同人数乘坐,但实际应用情况发现这种所谓多节活动连接的龙舟,并不利于龙舟的行走,甚至出现无法行走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此加以改进。
通过检索发现有一些有关龙舟的专利文献报道,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篇与本发明有一定的关系:
1、专利号为CN200710029581.1,发明名称为“现代机动龙舟”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涉及一种现代机动龙舟,由壹艘或壹艘以上数量的动力 艇和壹艘或壹艘以上数量的从动艇组成,艇与艇之间活连接,艇的身上装饰有龙的形状、图案 的物品。动力艇安装有推进装置,从动艇没有安装推进装置,能比动力艇轻便些,原安装推进 装置的位置可放其他物品。活连接是指艇与艇连接后,艇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的连接方式。活 连接可使各艇在使用过程中能做出更多的动作,使龙舟整体表现能灵活自如。艇身上装饰有“龙” 的形状、图案的物品,如龙头、龙尾、彩布或灯饰等,使用者在机动艇内控制使用。
2、专利号为CN91217492.7,发明名称为“翘摆式龙舟”的发明专利,该专利为翘摆式龙舟。属水上娱乐具。本龙舟由船体,翘板划桨机二部分组成。翘摆划桨机构翘板用桨连接轴与船桨活动连接,船桨上端用连杆连接轴与连杆活动连接,连杆下端有脚蹬及连杆顶。由于蹬脚的力量能通过连杆传到桨上,使桨叶在水中由前向后划动,推进“龙舟”前行;桨叶又能依据翘板的高起而离开水面复位,又能依据翘板的落下而插入水中划动、推进;在手、脚及腰等动作的配合下,一起一伏,腾跳前行。该专利仍为一种单独的船,只是通过上下翘摆前进。
3、专利号为CN97208872.5,发明名称为“现代龙舟”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涉及一种龙舟,在现有传统龙舟由龙头、龙身、龙 尾组成的基础上,把龙身部分改进成若干段小舟,各段小舟之间用螺栓连接,视实际需要情况决定螺栓的收紧程度,用十八支弯成半园形铁枝,垂 直地插在每段小舟的两旁,把绘有龙鳞的彩布覆在铁枝之上,布的下垂的 边超过龙舟,并用彩布上的绳子经舟底绑紧,形成完整的现代龙舟的外观, 龙腹内可选择在第一节和第三节小舟各装一台发动机用来带动螺旋桨以及 各装有舵,让人使用。
上述专利虽提出了采用多节组合结构龙舟,但仍存在前面所提出的问题;这些改进的龙舟,要不就是各带有动力的龙舟组合,这样既浪费资源,而且也难以形成真正意义的龙舟整体;而另外一种虽说是成总体考虑的将整个龙舟分成几部分,然后将各部分通过活动连接装置组合起来形成一条整体的龙舟,但事实上这样的龙舟在水中,会因为很多种原因而无法行走,或者走得很慢,而且需要全体人员一致配合,才有可能行走。综上所述,现在的所谓龙舟仍都存在前面所述的问题,很有必要对此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专利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针对现有多节龙舟行走不便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实现多节组合,又能保证龙舟正常行走的组合结构龙舟,以满足各种娱乐需求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采用多节组合结构形式组合成龙舟,包括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且龙身部分是由多节组合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采取卯榫固定连接,且多节龙身部分时,龙身部分与龙身部分之间也是通过卯榫固定连接起来,并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组合形成一条整龙。
进一步地,所述的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采取卯榫固定连接是在龙头部分与龙身部分,龙尾部分与龙身部分和龙身部分与龙身部分之间采取可拆卸的卯榫连接起来,并通过紧固装置加以固定,使得龙身与龙头和龙尾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卯榫为燕尾型卯榫,在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上分别开有燕尾型的卯榫槽或卯榫突块,通过卯榫槽和卯榫突块的配合进行相互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分别设在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端头;其中,龙头部分位于尾端部的中间,龙尾部分位于头端部的中间,而龙身部分位于两边端部中间部位;龙身部分上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分别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相互配合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龙身部分的两端部的中间分别为不同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一头为卯榫槽,另一头则为卯榫突块,且龙身部分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叠加起来,形成多段组合的龙身。
进一步地,所述的龙身部分下部,以及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下部开有凹槽,且龙身部分下部的凹槽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凹槽在同一条轴线上,在凹槽内安装有用于连接整个龙舟各部分的稳定连杆,稳定连杆既起连接作用,又起龙舟的稳定作用,以及保证整条龙连接成直线。
一种龙舟的制作方法,将整个龙舟分成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由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通过卯榫连接起来,组合形成整体龙舟。
进一步地,所述的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通过卯榫连接起来是在在龙头部分与龙身部分,龙尾部分与龙身部分和龙身部分与龙身部分之间采取可拆卸的卯榫连接起来,并通过紧固装置加以固定,使得龙身与龙头和龙尾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分别设在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端头;其中,龙头部分位于尾端部的中间,龙尾部分位于头端部的中间,而龙身部分位于两边端部中间部位;龙身部分上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分别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相互配合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龙身部分的两端部的中间分别为不同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一头为卯榫槽,另一头则为卯榫突块,且龙身部分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叠加起来,形成多段组合的龙身。
进一步地,所述的龙身部分下部,以及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下部开有凹槽,且龙身部分下部的凹槽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凹槽在同一条轴线上,在凹槽内安装有用于连接整个龙舟各部分的稳定连杆,稳定连杆既起连接作用,又起龙舟的稳定作用。
本发明相对现有龙舟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将龙舟分成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其中龙身部分为可以多段组合结构;这样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龙舟的长度,从而满足不同人数乘坐同一艘龙舟的需求;
2、本发明采用燕尾卯榫连接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具有连接可靠不容易滑脱,且容易更换和安装,便于组合不同长度的龙舟;
3、本发明在龙舟的底部设置了稳定连杆,既加强了龙舟各部分之间的连接,使得整条龙保持直线形态,同时还可以起到稳定龙舟,避免龙舟出现侧翻的现象下。
4、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拆卸、安装和运输,方便收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斜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底部斜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卯榫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附图1-7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附图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为三人乘坐龙舟,采用多节组合结构形式组合成龙舟;包括龙头部分1、龙尾部分2和龙身部分3三部分,且龙身部分3只有一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身部分3与龙头部分1和龙尾部分2采取卯榫固定连接,并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组合形成一条整龙。
所述的龙身部分3与龙头部分1和龙尾部分2采取卯榫固定连接是在龙头部分1与龙身部分3,龙尾部分2与龙身部分3之间采取可拆卸的卯榫4连接起来,并通过紧固装置5加以固定,使得龙身与龙头和龙尾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的卯榫4为燕尾型卯榫,在龙头部分1与龙身部分3连接的端头上部中间设有燕尾型的卯榫槽6;在龙尾部分2与龙身部分3连接端头上部中间设有卯榫突块7;而在龙身部分3的两端头,分别一端设有连接卯榫槽8,另一端设有连接卯榫突块9,其中,龙身部分3设有连接卯榫突块9的一端与龙头部分1的卯榫槽6相配结合在一起,龙身部分3设有连接卯榫槽8的一端与龙尾部分2的连接卯榫突块9相配连接在一起,使得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的每一个燕尾型卯榫连接的卯榫槽6和卯榫突块7配合连接位置有紧固件5将卯榫槽和卯榫突块紧固在一起。燕尾型卯榫连接的卯榫槽6和卯榫突块7为复合结构卯榫,在卯榫槽6内有一个凸起燕尾块17 ,与卯榫突块7上的燕尾槽对应,并镶嵌在一起,形成复合结构的卯榫。
所述的龙头部分1包括龙头10和龙头浮体11两部分,龙头10和浮体11之间通过插接方式连接起来,再用紧固件紧固。
所述的龙尾部分2包括龙尾12、龙尾浮体13和尾舵14三部分,龙尾12和龙尾浮体13之间直接紧固件紧固;尾舵14和龙尾浮体13之间通过插销方式连接起来。
所述的龙身部分3下部,以及龙头部分1和龙尾部分2部分下部开有凹槽15,且龙身部分下部的凹槽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凹槽在同一条轴线上,在凹槽内安装有用于连接整个龙舟各部分的稳定连杆16,稳定连杆为空心杆,既起连接作用,又起龙舟的稳定作用。通过调整空心杆的长度和壁厚可以调整其对龙舟的稳定性作用。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是一样的,只是所述的龙舟为4人龙舟(见附图8所示),包括龙头部分201、龙尾部分202和龙身部分203三部分,且龙身部分203是由二节组合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身部分203与龙头部分201和龙尾部分202采取卯榫204固定连接,且二节龙身部分的结构相同,都是龙身部分的两端头,分别一端设有卯榫槽,另一端设有卯榫突块,其中一节龙身部分的卯榫突块连接在另一节龙身部分的卯榫槽上,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起来;龙身部分与龙身部分之间也是与实施例一一样通过卯榫固定连接起来,二节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组合形成一条整龙。且龙身部分下部,以及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部分下部开有二条凹槽;且龙身部分下部的凹槽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凹槽在同一条轴线上,在凹槽内安装有用于连接整个龙舟各部分的稳定连杆,稳定连杆为实心杆,既起连接作用,又起龙舟的稳定作用。通过调整实心杆的长度和大小可以调整其对龙舟的稳定性作用。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是一样的,只是所述的龙舟为5人及5人以上龙舟(见附图9所示),包括龙头部分301、龙尾部分302和龙身部分303三部分,且龙身部分303是由三节组合形成,超过5人只需要增加龙身部分的数量即可;所述的龙身部分303与龙头部分301和龙尾部分302采取卯榫304固定连接,且三节龙身部分的结构相同,都是龙身部分的两端头,分别一端设有卯榫槽,另一端设有卯榫突块,其中一节龙身部分的卯榫突块连接在另一节龙身部分的卯榫槽上,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起来,龙身部分的卯榫槽与第三节龙身部分的卯榫突块,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起来;龙身部分与龙身部分之间也是与实施例一一样通过卯榫固定连接起来,三节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组合形成一条整龙。且龙身部分下部的凹槽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凹槽在同一条轴线上,在凹槽内安装有用于连接整个龙舟各部分的稳定连杆,稳定连杆为封闭的多段空心杆,既起连接作用,又起龙舟的稳定作用。通过调整实心杆的长度和大小以及空心的壁厚可以调整其对龙舟的稳定性作用。
很显然,本申请所列举的实施例只是为了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做进一步描述所列举的几个实例,任何依据本发明的原理构思所做的一些改进都应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看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龙舟的制作方法,将整个龙舟分成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由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通过卯榫连接起来,组合形成整体龙舟。
进一步地,所述的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通过卯榫连接起来是在在龙头部分与龙身部分,龙尾部分与龙身部分和龙身部分与龙身部分之间采取可拆卸的卯榫连接起来,并通过紧固装置加以固定,使得龙身与龙头和龙尾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分别设在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端头;其中,龙头部分位于尾端部的中间,龙尾部分位于头端部的中间,而龙身部分位于两边端部中间部位;龙身部分上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分别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相互配合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龙身部分的两端部的中间分别为不同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一头为卯榫槽,另一头则为卯榫突块,且龙身部分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叠加起来,形成多段组合的龙身。
进一步地,所述的龙身部分下部,以及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部分下部开有凹槽,且龙身部分下部的凹槽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凹槽在同一条轴线上,在凹槽内安装有用于连接整个龙舟各部分的稳定连杆,稳定连杆既起连接作用,又起龙舟的稳定作用。
本发明相对现有龙舟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将龙舟分成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其中龙身部分为可以多段组合结构;这样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龙舟的长度,从而满足不同人数乘坐同一艘龙舟的需求;而且划水方法可以是双头桨形成的左右划水,还可以是单桨单边左右对等人数单边划水。
2、本发明采用燕尾卯榫连接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具有连接可靠不容易滑脱,且容易更换和安装,便于组合不同长度的龙舟;
3、本发明在龙舟的底部设置了稳定连杆,既加强了龙舟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同时还可以起到稳定龙舟,避免龙舟出现侧翻的现象下。对于多龙舟并行时,还可以通过稳定连杆之间的固定连接,将两条龙舟并列连接起来。
4、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拆卸、安装和运输,方便收藏。

Claims (10)

1.一种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采用多节组合结构形式组合成龙舟,包括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且龙身部分是由多节组合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采取卯榫固定连接,且多节龙身部分时,龙身部分与龙身部分之间也是通过卯榫固定连接起来,并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组合形成一条整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采取卯榫固定连接是在龙头部分与龙身部分,龙尾部分与龙身部分和龙身部分与龙身部分之间采取可拆卸的卯榫连接起来,并通过紧固装置加以固定,使得龙身与龙头和龙尾形成一个整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卯榫为燕尾型卯榫,在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上分别开有燕尾型的卯榫槽或卯榫突块,通过卯榫槽和卯榫突块的配合进行相互之间的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分别设在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端头;其中,龙头部分位于尾端部的中间,龙尾部分位于头端部的中间,而龙身部分位于两边端部中间部位;龙身部分上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分别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相互配合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身部分的两端部的中间分别为不同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一头为卯榫槽,另一头则为卯榫突块,且龙身部分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叠加起来,形成多段组合的龙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身部分下部,以及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部分下部开有凹槽,,且龙身部分下部的凹槽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凹槽在同一条轴线上,在凹槽内安装有用于连接整个龙舟各部分的稳定连杆,稳定连杆既起连接作用,又起龙舟的稳定作用。
7.一种龙舟的制作方法,将整个龙舟分成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由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通过卯榫连接起来,组合形成整体龙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头部分、龙尾部分和龙身部分三部分通过卯榫连接起来是在在龙头部分与龙身部分,龙尾部分与龙身部分和龙身部分与龙身部分之间采取可拆卸的卯榫连接起来,并通过紧固装置加以固定,使得龙身与龙头和龙尾形成一个整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分别设在龙身部分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端头;其中,龙头部分位于尾端部的中间,龙尾部分位于头端部的中间,而龙身部分位于两边端部中间部位;龙身部分上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分别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相互配合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的龙身部分的两端部的中间分别为不同的卯榫槽和卯榫突块,一头为卯榫槽,另一头则为卯榫突块,且龙身部分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叠加起来,形成多段组合的龙身。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身部分下部,以及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部分下部开有凹槽,,且龙身部分下部的凹槽与龙头部分和龙尾部分的凹槽在同一条轴线上,在凹槽内安装有用于连接整个龙舟各部分的稳定连杆,稳定连杆既起连接作用,又起龙舟的稳定作用。
CN201610300988.2A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5947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0988.2A CN105947134B (zh)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0988.2A CN105947134B (zh)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7134A true CN105947134A (zh) 2016-09-21
CN105947134B CN105947134B (zh) 2018-06-05

Family

ID=5691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0988.2A Active CN105947134B (zh)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4713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0781A (en) * 1971-11-03 1973-06-26 D Lau Racing dragon boat
CN2312174Y (zh) * 1997-03-27 1999-03-31 陈义宗 现代龙舟
CN2620664Y (zh) * 2003-04-11 2004-06-16 东莞上安鸿运动器材厂 可快速拆装组合式游艇
CN203996766U (zh) * 2014-06-24 2014-12-10 戴京东 分体式皮划艇及皮划艇组合平台
CN204507158U (zh) * 2014-12-19 2015-07-29 刘永强 一种组合船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0781A (en) * 1971-11-03 1973-06-26 D Lau Racing dragon boat
CN2312174Y (zh) * 1997-03-27 1999-03-31 陈义宗 现代龙舟
CN2620664Y (zh) * 2003-04-11 2004-06-16 东莞上安鸿运动器材厂 可快速拆装组合式游艇
CN203996766U (zh) * 2014-06-24 2014-12-10 戴京东 分体式皮划艇及皮划艇组合平台
CN204507158U (zh) * 2014-12-19 2015-07-29 刘永强 一种组合船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7134B (zh)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dney et al. Bark canoes and skin boats of North America
US5474008A (en) Eight man rowing shell
US20130230398A1 (en) Paddle for water sports
US20140017963A1 (en) Paddleboard and paddle devices and systems
US20150118924A1 (en) Kayak Paddle
CN105947134A (zh) 一种组合结构的娱乐龙舟及其制作方法
US9440721B2 (en) Paddle for watercraft or flotation device
CN204871509U (zh) 一种水战飞船
CN2780617Y (zh) 水上行走板
CN201211922Y (zh) 水上脚踏动力板
US10525369B2 (en) Interchangeable components for water and convertible toys
CN204895797U (zh) 一种高机动性水战游船
CN203864983U (zh) 一种人力手摇小艇
KR200412446Y1 (ko) 수상 레저 보트
CN202089218U (zh) 健身娱乐推划船
CN2846286Y (zh) 水上滑板
Hale The Viking Longship
CN103991530A (zh) 一种人力手摇小艇
CN205675193U (zh) 一种载人海豚艇
CN102180239B (zh) 健身娱乐推划船
CN112606956B (zh) 一种水上站立式滑板装置
Australia et al. Where is the Love
Corradi et al. At the origins of shipbuilding treatises: Joseph Furttenbach and the Architectura navalis
CN201834185U (zh) 水上滑板
Crumlin-Pedersen Chapter Seven. Boat And Boat House. The Conceptional Origins Of Clinker Boats And Boat-Shaped Halls Of The Fourth To Eleventh Centuries In Scandinav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