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0724A - 用于用户设备的干扰辅助频率偏移估计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用户设备的干扰辅助频率偏移估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0724A
CN105940724A CN201380080782.8A CN201380080782A CN105940724A CN 105940724 A CN105940724 A CN 105940724A CN 201380080782 A CN201380080782 A CN 201380080782A CN 105940724 A CN105940724 A CN 105940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terference source
estimation
frequency
frequency shi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807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40724B (zh
Inventor
H.张
J.雷
Y.付
Y.唐
Z.王
Z.贾
L.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I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IP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I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40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407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7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H04J11/003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44Control loops for 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46Open loops
    • H04L2027/0048Frequency multipl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44Control loops for 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63Elements of loops
    • H04L2027/0065Frequency error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3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blind esti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了频率偏移估计系统、用户设备和通信系统。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包括:第一频率偏移估计器,用以估计输入信号中的有用信号的有用信号频率偏移;第二频率偏移估计器,用以估计输入信号中的干扰源的干扰源频率偏移;以及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用以通过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来生成组合频率偏移估计。

Description

用于用户设备的干扰辅助频率偏移估计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用于频率偏移估计的方法和装置,特别地涉及用于基于干扰的频率偏移估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经受的频率偏移应当被精确地补偿以避免性能降级。为了补偿频率偏移,频率偏移应当首先被估计。存在基于有用信号来解决频率偏移估计的众多文献。然而,当有用信号受到干扰源(相邻信道干扰源、同信道干扰源或二者)的严重污染时,基于有用信号的算法无法非常良好地执行。在这种情况下,转向干扰源以估计频率偏移是直截了当的。
频率偏移(FO)可以是由于UE(例如移动装置)和基站(BS)处的本地振荡器(LO)漂移所致,但是还由于UE速度转化成视线(LOS)传播条件中的多普勒频移所致。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接收器的温度改变,例如,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频率偏移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该问题需要被谨慎应对,否则系统的性能可能大幅降级。当有用信号被深度嵌入在干扰中时,如何估计频率偏移变得极为困难。
当存在伴随有用信号的干扰源时,存在两个不同的频率偏移。第一个频率偏移被应用于干扰源。这是干扰源的基站的晶体与UE的晶体之间的频率偏移。第二个频率偏移被应用于有用信号。它是有用信号的基站的晶体与UE的晶体之间的频率偏移。基站的晶体精度受到诸如3GPP之类的移动通信标准的严格限制。因此忽略干扰源的基站与有用信号的基站之间的频率差异是合理的。多普勒效应是可能导致干扰源与有用信号之间的频率偏移差异的另一因素。它对频率偏移的影响仅出现在存在视线时。否则,它仅导致信号的频谱改变。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中,不存在视线,因此也可以忽视多普勒效应。可能影响频率偏移的最后一个因素是UE的晶体频率。由于干扰源和有用信号共享相同晶体,因此如果不考虑以上两个因素,干扰源的频率偏移应当与有用信号的频率偏移相同。
综上所述,首先,如果有用信号比干扰源弱得多,则频谱偏移可以通过考虑干扰源来估计。其次,利用干扰源的信息,更精确的载波干扰比(CIR)可以被估计并且被用作对精细调谐的自动频率校正(AFC)/自动定时校正(ATC)回路的指标。然而,在相关领域中,尚不存在基于干扰源的信息的频率偏移估计技术。
因此,具有通过使用干扰源的信息作为辅助来解决以上讨论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将会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参照以下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各方面,其中:
图1是依照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示例性用户设备的框图的图示;
图2是依照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系统的框图的图示;
图3是依照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在图1中示出的信号处理模块的框图的图示;
图4是在图2中示出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的实现方式的框图的图示;
图5是示出依照本公开的FOE系统与常规FOE系统之间的性能比较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依照本公开的关于不同频率偏移的CIR估计的性能的曲线图;
图7是依照本公开的具有AFC回路和ATC回路的另一示例性用户设备的框图的图示;
图8是依照本公开的在图2中示出的示例性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的框图的图示;
图9是依照本公开的在图8中示出的盲符号估计器的框图的图示;
图10是依照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系统的框图的图示;
图11是依照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系统的框图的图示;
图12是依照本公开的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方法的流程图的图示;
图13是依照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方法的流程图的图示;以及
图14是依照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方法的流程图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遍及申请文件,一些术语被用于表示特定系统组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到的,不同的表示可以通常被用于表示相同组件,因此申请文件不意图区分仅在名称方面而不是在功能方面不同的那些组件。在申请文件中,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以开放性的方式来使用,并且因而它们应当被解释为意指“包括但不限于……”。另外,术语“耦合的”(如可以在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直接耦合和经由另一组件的间接耦合。所推断的耦合(例如其中按照推断一个元件被耦合到另一元件)以与“耦合的”相同的方式包括两个元件之间的直接和间接耦合。
以下详细描述参照通过图示的方式示出本公开的特定细节和方面的附图。词语“示例性”在本文中被用于意指“充当示例、实例或说明”。在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本公开和设计的任何方面不一定被解释为相比本公开或设计的其它方面是优选的或有利的。
一些图可以使用类似的参考数字。这仅仅指示不同图中的相同数字可以是相似类型的项目。然而,不同图中的相同数字可以每一个都是其自身的反复或者本公开的方面。
在图1中,提供了依照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示例性用户设备100的框图。所示的用户设备100可以是移动装置,诸如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等。用户设备100可以包括RF模块110、DC补偿模块120、信号处理模块130和频率偏移估计(FOE)系统140(以下称为FOE系统140)。包括有用信号和干扰源二者的信号由RF模块110接收。在RF模块110中,所接收的信号被滤波、放大并且然后被数字化。来自RF模块110的输出信号被馈送到DC补偿模块120中,该DC补偿模块120估计DC并且从经数字化的信号移除DC。来自DC补偿模块120的输出信号被馈送到信号处理模块130中,在那里完成一些信号处理,诸如但不限于定时同步、信道估计和干扰消除。通常,信号处理模块130将一个/多个信号输出到FOE系统140,在那里一方面完成频率偏移估计并且另一方面完成所传输的符号的软估计并且将其提供给其它模块以供进一步分析。FOE系统140被用于估计由RF模块110接收的信号经受的频率偏移。将在下文中详细解释FOE系统140和信号处理模块130。
图2示出依照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系统(FOE)200。在图2中,频率偏移估计(FOE)系统200(以下称为FOE系统200)是在图1中示出的FOE系统140的一个示例。FOE系统200包括载波干扰比(CIR)估计器210(以下称为CIR估计器210)、有用信号频率偏移估计器220(以下称为有用信号FOE 220)、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230(以下称为干扰源FOE 230)和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240(以下称为FOE组合器240)。在FOE系统200中,向CIR估计器210、有用信号FOE 220和干扰源FOE 230提供输入信号x(n)。输入信号x(n)从信号处理模块(例如图1中所示的信号处理模块230)向上游输出到FOE系统200。CIR估计器210基于输入信号x(n)和从干扰源FOE 230获得的关于干扰源的信息来估计并且输出输入信号x(n)的CIR信号(其在该图中由“CIR”来指示),如在下文中将解释的。将由CIR估计器210生成的CIR信号提供给FOE组合器240。CIR信号还可以出于另外的目的而被提供给在FOE系统200外部的其它装置,如在下文中将解释的。有用信号FOE 220基于输入信号x(n)生成有用信号FOE信号(由FOEWS指示),并且干扰源FOE 230基于输入信号x(n)生成干扰源FOE信号(由FOEif指示)。将FOEWS和FOEif提供给FOE组合器240。FOE组合器240组合FOEWS和FOEif,并且输出表示输入信号x(n)的FOE的组合估计,在图中由FOE指示。FOEWS和FOEif的组合可以基于由CIR估计器210提供的CIR信号完成。在示例中,FOE组合器240可以基于CIR信号计算FOEWS和FOEif的加权因子,并且基于加权因子将FOEWS和FOEif组合成FOE。加权因子可以基于以下公式来计算:
其中,CIR是CIR估计器210的输出值,z表示中间参数,WWS表示FOEWS的加权因子,并且Wif表示FOEif的加权因子。利用两个加权因子,FOEWS和FOEif可以基于以下公式通过加权求和而被组合成FOE:
因此,FOE系统200基于干扰源的信息、有用信号和CIR值估计输入信号x(n)的频率偏移。当有用信号受到干扰源的严重污染时,频率偏移估计的性能可以通过FOE系统200大幅改进,如相比于常规FOE系统那样。
图3是示出依照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在图1中示出的信号处理模块130的框图。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定时同步模块310、信道估计器320、最小相位转换器330和维特比(Viterbi)均衡器340。信号处理模块从DC补偿模块(例如图1中所示的DC补偿模块120)接收由w(n)表示的输出(经DC补偿的信号)并且输出分别由w(n)(其与输入w(n)相同),g(n)hout (n)sout(n)表示的五个信号。具体地,定时同步模块310找出w(n)中的训练序列码(TSC)的位置。在知晓TSC的位置的情况下,信道估计器320可以估计由w(n)所经受的信道脉冲响应。在最小相位转换器330中,将所估计的信道脉冲响应转换成最小相位,以使得信道的能量被聚集到前几个抽头(tab)中。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在图3中由g(n)来表示。要求对w (n)进行滤波以便得到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由最小相位转换器330生成的经滤波的信号在图3中由来表示。通过使用信号g(n),维特比均衡器模块340输出所传输的信号的硬估计和软估计,分别由hout(n)sout(n)来表示。
图4示出在图2中示出的频率偏移估计(FOE)系统的实现方式。在图4中,FOE系统400包括CIR估计器410、有用信号FOE 420、干扰源FOE 430和FOE组合器440,其分别为图2中所示的CIR估计器210、有用信号FOE 220、干扰源FOE 230和FOE组合器240的示例。对FOE系统400的信号输入包括w(n)g(n)hout(n),其对应于图3中所示的来自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信号。特别地,w(n)是对干扰源FOE 430和CIR估计器410的输入,并且g(n)lout(n)是对有用信号FOE 420的输入。干扰源FOE 430基于w(n)生成FOEif,CIR估计器410基于w(n)生成CIR信号,并且有用信号FOE 420基于g(n)hout(n)生成FOEWS。FOE组合器440生成组合估计信号FOE,其是关于图2描述的示例。
图5示出依照本公开的FOE系统与常规FOE系统之间的性能比较。在图5中存在十条曲线。其图例被附带有v2的五条曲线表示本公开中的FOE性能。其图例附带有v1的其余五条曲线示出了常规FOE的性能。十条曲线中的每一条曲线示出当向有用信号和干扰源二者应用固定频率偏移时对照不同CIR的实际所估计的FOE。例如,标记有“foff=-200Hz(v2)”的曲线图示了当应用-200Hz频率偏移时不同CIR处的所估计的频率偏移。它示出了当CIR为N-20时所估计的频率偏移相当接近于-200Hz。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的CIR,相同的所应用的频率偏移),常规FOE可以仅得到-50Hz左右的估计。对于其它CIR或其它所应用的频率偏移,同样显然的是,当干扰源比有用信号更强(CIR为负)时,本公开的FOE比常规FOE更加接近于实际所应用的频率偏移。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当干扰源比有用信号更强时,本公开中的FOE胜过常规FOE。
图6示出了关于不同频率偏移的CIR估计的性能。如可以从图6看到的,CIR估计的精度对频率偏移不敏感,这意味着所估计的CIR可以在不考虑频率偏移的情况下被使用。而且,可以从图6看到,所估计的CIR接近于实际所应用的CIR。
在图2中,FOE系统200输出CIR信号和FOE信号。输出CIR和FOE可以被用于精细调谐诸如AFC回路和ATC回路之类的控制回路中的因子。图7示出了依照本公开的具有AFC回路和ATC回路的另一示例性用户设备的框图。接收器710例如经由天线接收信号。所接收的信号是对FOE系统740的输入,FOE系统740是图2中所示的FOE系统200的一个示例。在接收器710与FOE系统740之间可以存信号处理模块(在图7中未示出)。将从FOE系统740输出的CIR信号提供给用于执行自动频率校正的AFC装置720和用于执行自动定时校正的ATC装置730(以下称为AFC 720和ATC 730),并且将从FOE系统740输出的FOE信号提供给AFC 720。可以存在提供给ATC 730的TOE信号(未示出)。在AFC 720和ATC 730中,通过使用由FOE系统740估计的CIR来执行一定的无线脉冲响应(IIR)滤波,并且滤波的传递函数可以基于CIR进行精细调谐。当由CIR来指示微弱干扰源时,可以增加IIR滤波器的遗忘因子以加速对频率偏移/定时偏移的追踪。否则,可以减小遗忘因子以尽可能多地抑制FOE/TOE中的噪声。可以基于来自AFC 720和ATC 730的输出来调谐接收器710的接收频率和定时。
图8示出了依照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在图2中示出的示例性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230的框图。在图8中,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230包括盲符号估计器810、干扰源信道估计器820、最小相位滤波转换器830、干扰源解码器840和频率偏移估计模块850。并行地向盲符号估计器810、干扰源信道估计器820和最小相位滤波转换器830提供输入信号x(n)。在盲符号估计器810中,在不知晓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基于输入信号x(n)估计干扰源的符号的部分。盲符号估计器810向干扰源信道估计器820输出表示从输入信号x(n)估计的干扰源符号的信号。在干扰源信道估计器820中,基于信号执行干扰源信道估计。干扰源信道估计器820向最小相位滤波转换器830输出表示干扰源信道估计的信号。在最小相位滤波转换器830中,对信号执行最小相位转换。最小相位滤波转换器830向干扰源解码器840和频率偏移估计模块850输出信号y(n)和信号g(n),其中y(n)是x(n)的经滤波的样本并且g(n)是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从最小相位滤波转换器830输出的最小相位信道估计然后被用在干扰源解码器840中以解码干扰源的符号。在干扰源解码器840中解码的符号是未在盲符号估计器810中被估计的那些符号。干扰源解码器向频率偏移估计模块850输出表示经解码的符号的信号hout(n)。在频率偏移估计模块850中,基于信号y(n),g(n)和hout(n)执行频率偏移估计。频率偏移估计模块850输出表示输入信号x(n)的频率偏移估计的信号
在干扰源信道估计器820、最小相位滤波转换器830和频率偏移估计模块850中使用的算法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并且在本文中将不详细讨论。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盲符号估计器810和干扰源解码器840的算法。
图9示出了在图8中示出的盲符号估计器810的框图。如图9中所示,在图8中示出的盲符号估计器810包括分别由子盲符号估计器9201至920N所指示的多个子估计模块。子估计模块的功能是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估计所传输的符号。另外,还估计伴随的信道脉冲响应以进一步帮助来自不同子模块的所估计的符号的组合。具有N*M个样本的输入信号x(n)被分段模块910均等地划分成N个组,其中每一个组具有M个样本。每一个组然后被馈送到子盲符号估计器9201至920N之一中。
在每一个子盲符号估计器中,所有可能的所传输的符号序列被用于进行信道估计。具有最大信道功率的序列然后被选择为估计的所传输的符号并且具有最大功率的信道估计被选择为伴随信道估计。可以在以下公式中解释该过程。
并且
其中α是所传输的符号的字母,并且L是信道估计的长度。
因此,每一个子盲符号估计器输出两个信号,即。每一个表示估计的所传输的符号并且每一个表示所估计的信道脉冲响应。信号是对估计符号组合器930的输入。在估计符号组合器930中,组合来自不同子盲符号估计器的所估计的符号。可以在以下公式中解释该过程。
其中是第k个所估计的符号序列并且是第k个所估计的信道脉冲响应,并且是来自估计的所传输的符号序列的临时序列。的长度是,其可以对于不同子盲符号估计器而不同。的长度是,其应当对于所有子盲符号估计器都是相同的。运算符“·”表示点乘(dot production)。估计符号组合器930输出表示从输入信号x(n)估计的干扰源符号的信号s(n)。
图8中所示的干扰源解码器840的原理类似于串行干扰消除(SIC)。SIC的原理是在知晓先前的所传输的符号(其经延迟的副本与当前符号叠加)的情况下消除多路径的效应并且然后硬解码当前符号。
假定图8中所示的最小相位滤波转换器830之后的信道脉冲响应的阶数为2,可以导出以下公式:
在最小相位滤波转换器830之后接收的信号可以表达为:
在等式(11)中,h是由干扰源所经历的信道脉冲响应的序列,并且h(1)和h(2)分别为第二抽头和第三抽头。在等式(12)中,r'(n)是最小相位滤波器之后的信号,s(n-1)是先前的所传输的符号并且s(n-2)是在先前符号之前的符号,其中*是线性卷积运算符并且s(n)是所传输的符号。在知晓左边两个符号的情况下,它们的效应可以基于以上公式来消除并且因而可以容易地获得干扰源的当前符号。
如关于图2描述的,CIR估计器210可以通过使用从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230获得的干扰源信息来生成CIR信号。干扰源信息包含最小相位信道估计、干扰源的经解码的所估计的符号和从最小相位滤波转换器830滤波的信号。根据最小相位信道估计和干扰源的经解码的符号,可以重构所传输的干扰源,并且然后还可以获得干扰源的功率。通过从经滤波的信号的功率减去干扰源的功率,可以获得有用信号的功率。利用干扰源和有用信号二者的功率,通过CIR估计器210得到CIR的值是直截了当的。
图10示出了依照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作为对图2的示例的替换方案的另一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系统1000的框图。频率偏移估计系统1000包括信道质量指标生成器1010而不是图2中所示的CIR估计器。频率偏移估计系统1000还包括有用信号频率频移估计器1020、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1030和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1040,其分别是图2中所示的有用信号频率偏移估计器220、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2130和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240的示例。信号质量指标生成器1010基于从有用信号频率偏移估计器1020和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1030获得的信息生成信号质量指标。基于信号质量指标而不是图2中所示的CIR,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1040将从有用信号频率偏移估计器1020输出的由FOEWS指示的有用信号FOE信号和从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1030输出的由FOEif指示的干扰源FOE信号进行组合。例如,信号质量指标可以是信噪比(NSR)、比特错误率(BER)或帧错误率(FER)等等。信号质量指标可以被用于在FOEWS和FOEif之间动态切换。例如,如果信号质量在预定义的阈值以上,这意味着有用信号比干扰源强得多,则使用FOEWS,否则使用FOEif。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1040将分别由有用信号频率偏移估计器1020和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1030生成的信号FOEWS和FOEif组合成信号FOE,其是图2中描述的组合的一个示例。关于图2描述的优选特征和附加优点可以被合并到关于图10描述的示例中。
图11示出了依照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作为对图2的示例的替换方案的又一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系统1100的框图。代替使用盲符号估计,将联合检测用于解码干扰源的符号。同时,所估计的频率偏移的两个质量指标也被用于逐步淘汰(phase out)具有低劣质量的所估计的频率偏移。频率偏移估计系统1100包括联合检测器1110而不是图2中所示的CIR估计器。频率偏移估计系统1100还包括有用信号频率偏移估计器1120、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1130和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1140,其分别是图2中所示的有用信号频率偏移估计器220、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230和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240的示例,所具有的例外是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1130仅估计干扰源FOE信号FOEif而不输出关于干扰源的信息。联合检测器1110基于输入信号x(n)生成信号,以及信号,其中/是有用信号/干扰源的所估计的符号序列,/是由有用信号/干扰源所经历的信道脉冲响应,并且 / /.的质量。将信号提供给有用信号频率偏移估计器1120,并且将信号提供给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1130。有用信号频率偏移估计器1120和干扰源频率偏移估计器1130分别基于所提供的信号生成信号FOEWS和FOEif。图11中的信号FOEWS和FOEif是图2中所示的信号FOEWS和FOEif的示例。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1140将信号FOEWS和FOEif组合成表示输入信号x(n)的频率偏移估计的信号FOE。该组合是图2的一个示例。在示例性示例中,联合检测器1110还生成对应于FOEWS的加权因子WWS和对应于FOEif的加权因子Wif。将两个加权因子和信号FOEWS和FOEif提供给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1140。基于加权因子WWS和Wif,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1140将信号FOEWS和FOEif组合成信号FOE,如关于图2所描述的。关于图2描述的优选特征和附加优点可以被合并到关于图11描述的示例中。
虽然将CIR估计器、信号质量指标生成器或联合检测器示为在FOE系统中使用,如以上所描述的,但是可以评估输入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和干扰源的其它信号评估模块也可以在FOE系统中使用。
在下文中关于图12至14描述了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方法。
图12示出了依照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1210中,接收输入信号。在步骤1220中,估计对输入信号中的有用信号的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在步骤1230中,估计对输入信号中的干扰源的干扰源频率偏移。在步骤1240中,估计输入信号的载波干扰比。在步骤1250中,基于载波干扰比将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组合成组合频率偏移估计。该组合频率偏移估计将被用作输入信号的频率偏移估计。
依照本公开的一方面,步骤1230还包括以下子步骤:在不知晓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基于输入信号估计干扰源的符号,基于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估计干扰源的干扰源信道,将最小相位转换成干扰源信道的估计以生成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解码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以及基于解码的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来估计对干扰源的频率偏移。依照本公开的一方面,估计输入信号的载波干扰比是基于解码的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依照本公开的一方面,估计干扰源的符号包括估计输入信号的多个区段以及生成区段的干扰源符号并且将区段的干扰源符号组合成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
依照本公开的一方面,步骤1250还包括以下子步骤:基于载波干扰比生成与有用信号频率偏移的估计相对应的第一加权因子和与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相对应的第二加权因子。通过基于第一加权因子和第二加权因子对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加权求和来生成组合频率偏移估计。
依照本公开的一方面,输入信号包括经DC补偿的信号、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经滤波的信号和硬估计信号。执行步骤1220是基于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经滤波的信号和硬估计信号。执行步骤1230是基于经DC补偿的信号。执行步骤1240是基于经DC补偿的信号。
图13示出依照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方法的流程图。步骤1310、1320和1330是图12中的步骤1210、1220和1230的示例。在步骤1340中,生成输入信号的信号质量指标。在步骤1350中,基于信号质量指标将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组合成组合频率偏移估计。组合频率偏移估计将被用作输入信号的频率偏移估计。
图14示出依照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又一示例性频率偏移估计方法的流程图。步骤1410、1420和1430是图12中的步骤1210、1220和1230的示例。在步骤1440中,执行对输入信号的联合检测。在步骤1450中,基于所述联合检测将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组合成组合频率偏移估计。组合频率偏移估计将被用作输入信号的频率偏移估计。
关于本公开的系统示例所描述的所有优点同样适用于本公开的方法示例并且方法可以被实现在以上描述的任何示例中。
不同的所描绘的方面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设备、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一些可能实现方式的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方面,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一个块可以表示计算机可用或可读程序代码的模块、区段或部分,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以用于实现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在一些可替换的实现方式中,块中指出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可以不以图中指出的次序发生。例如,在一些情况中,接连示出的两个块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可以有时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而以反序来执行。
以上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固件或其组合来实现。例如,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方法、过程和功能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来实现(术语处理器将被宽泛地解释成包括CPU、处理单元、ASIC、逻辑单元或可编程门阵列等)。过程、方法和功能模块可以全部由单个处理器来执行或者在若干处理器之间被拆分;在本公开或权利要求中对“处理器”的提及因而应当被解释成意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过程、方法和功能模块被实现为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硬件逻辑电路或其组合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另外,本文中的教导可以按照软件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计算机软件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并且包括用于使计算机装置(其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网络装置(诸如路由器、交换机、接入点等))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叙述的方法的多个指令。
以下示例涉及另外的实施例。
示例1,一种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包括:
第一频率偏移估计器,用以估计输入信号中的有用信号的有用信号频率偏移;
第二频率偏移估计器,用以估计输入信号中的干扰源的干扰源频率偏移;以及
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用以通过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来生成组合频率偏移估计。
示例2,依照示例1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还包括:
载波干扰比估计器,用以估计所述输入信号的载波干扰比;
其中所述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基于所述载波干扰比来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
示例3,依照示例2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其中
所述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基于所述载波干扰比生成与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的估计相对应的第一加权因子和与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相对应的第二加权因子,并且通过基于所述第一加权因子和所述第二加权因子对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的估计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加权求和来生成所述组合频率偏移估计。
示例4,依照示例2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其中
所述载波干扰比被用于调谐自动频率校正回路和自动定时校正回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因子。
示例5,依照示例2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估计器包括:
盲符号估计器,用以独立于先验知识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估计所述干扰源的符号;
干扰源信道估计器,用以基于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来估计所述干扰源的干扰源信道;
最小相位滤波转换器,用以转换所述干扰源信道的估计的最小相位以生成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
干扰源解码器,用以解码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以及
频率偏移估计模块,用以基于解码的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来估计所述干扰源的频率偏移。
示例6,依照示例5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其中
由所述载波干扰比估计器基于解码的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来估计所述输入信号的载波干扰比。
示例7,依照示例5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其中所述盲符号估计器包括:
多个子盲符号估计器,每一个子盲符号估计器估计输入信号的区段并且生成区段的干扰源的符号;以及
估计符号组合器,用以将来自每一个子盲符号估计器的干扰源符号组合成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
示例8,依照示例1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还包括:
信号质量指示器,用以生成所述输入信号的信号质量指标;
其中所述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基于所述信号质量指标来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
示例9,依照示例1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还包括:
联合检测器,用以执行对所述输入信号的联合检测;
其中所述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基于所述联合检测来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
示例10,依照示例2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其中
所述输入信号包括经DC补偿的信号、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经滤波的信号和硬估计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偏移估计器基于所述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经滤波的信号和硬估计信号来估计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估计器基于所述经DC补偿的信号来估计信号频率偏移,并且所述载波干扰比估计器基于经DC补偿的信号来估计所述载波干扰比。
示例11,一种用于频率偏移估计的方法,包括:
接收输入信号;
估计对输入信号中的有用信号的有用信号频率偏移;
估计对输入信号中的干扰源的干扰源频率偏移;以及
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以生成组合频率偏移估计。
示例12,依照示例11的方法,还包括:
估计所述输入信号的载波干扰比;
其中基于所述载波干扰比来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
示例13,依照示例12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载波干扰比来生成与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的估计相对应的第一加权因子和与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相对应的第二加权因子,以及
通过基于所述第一加权因子和所述第二加权因子对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加权求和来生成所述组合频率偏移估计。
示例14,依照示例12的方法,其中
所述载波干扰比被用于调谐自动频率校正回路和自动定时校正回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因子。
示例15,依照示例12的方法,其中估计对输入信号中的干扰源的干扰源频率偏移包括:
独立于先验知识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估计所述干扰源的符号;
基于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来估计干扰源的干扰源信道;
转换所述干扰源信道的估计的最小相位以生成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
解码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以及
基于解码的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来估计对所述干扰源的频率偏移。
示例16,依照示例15的方法,其中
基于解码的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估计所述输入信号的载波干扰比。
示例17,依照示例15的方法,其中估计所述干扰源的符号包括:
估计所述输入信号的多个区段并且生成区段的干扰源的符号;以及
将区段的干扰源符号组合成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
示例18,依照示例11的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输入信号的信号质量指标;
其中基于所述信号质量指标来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
示例19,依照示例11的方法,还包括:
执行对所述输入信号的联合检测;
其中基于所述联合检测来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
示例20,依照示例12的方法,其中
所述输入信号包括经DC补偿的信号、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经滤波的信号和硬估计信号,以及
其中基于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经滤波的信号和硬估计信号来估计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基于经DC补偿的信号来估计干扰源频率偏移,以及基于经DC补偿的信号来估计载波干扰比。
示例21,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以接收输入;
如在先前的示例1-10中的任一个中限定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
示例22,依照示例21的用户设备,还包括:
自动频率校正装置,用以执行自动频率校正;以及
自动定时校正装置,用以执行自动定时校正。
示例23,依照示例21的用户设备,还包括:
DC补偿模块,用以执行对信号的DC补偿以提供经DC补偿的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用以处理经DC补偿的信号以提供对所述频率偏移估计系统的输入信号。
示例24,依照示例23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
定时同步模块,用以找出训练序列码(TSC)在经DC补偿的信号中的位置,
信道估计器,用以估计由所述经DC补偿的信号所经历的信道脉冲响应,
最小相位转换器,用以基于来自所述信道估计器的估计来生成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和经滤波的信号,
维特比均衡器,用以基于所述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和所述经滤波的信号来生成硬估计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输入信号包括经DC补偿的信号、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经滤波的信号和硬估计信号。
示例25,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在示例21-24中的任一个中限定的用户设备。
示例26,机器可读介质,包括多个指令,所述指令响应于在计算装置上被执行,使所述计算装置实施根据示例11-20中的任一个的方法。

Claims (26)

1.一种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包括:
第一频率偏移估计器,用以估计输入信号中的有用信号的有用信号频率偏移;
第二频率偏移估计器,用以估计输入信号中的干扰源的干扰源频率偏移;以及
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用以通过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来生成组合频率偏移估计。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还包括:
载波干扰比估计器,用以估计所述输入信号的载波干扰比;
其中所述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基于所述载波干扰比来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
3.依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其中
所述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基于所述载波干扰比生成与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的估计相对应的第一加权因子和与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相对应的第二加权因子,并且通过基于所述第一加权因子和所述第二加权因子对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的估计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加权求和来生成所述组合频率偏移估计。
4.依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其中
所述载波干扰比被用于调谐自动频率校正回路和自动定时校正回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因子。
5.依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估计器包括:
盲符号估计器,用以独立于先验知识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估计所述干扰源的符号;
干扰源信道估计器,用以基于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来估计所述干扰源的干扰源信道;
最小相位滤波转换器,用以转换所述干扰源信道的估计的最小相位以生成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
干扰源解码器,用以解码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以及
频率偏移估计模块,用以基于解码的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来估计所述干扰源的频率偏移。
6.依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其中
由所述载波干扰比估计器基于解码的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来估计所述输入信号的载波干扰比。
7. 依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其中盲符号估计器包括:
多个子盲符号估计器,每一个子盲符号估计器估计输入信号的区段并且生成区段的干扰源的符号;以及
估计符号组合器,用以将来自每一个子盲符号估计器的干扰源符号组合成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
8.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还包括:
信号质量指示器,用以生成所述输入信号的信号质量指标;
其中所述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基于所述信号质量指标来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
9.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还包括:
联合检测器,用以执行对所述输入信号的联合检测;
其中所述频率偏移估计组合器基于所述联合检测来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
10. 依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其中
所述输入信号包括经DC补偿的信号、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经滤波的信号和硬估计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偏移估计器基于所述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经滤波的信号和硬估计信号来估计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估计器基于所述经DC补偿的信号来估计信号频率偏移,并且所述载波干扰比估计器基于经DC补偿的信号来估计所述载波干扰比。
11.一种用于频率偏移估计的方法,包括:
接收输入信号;
估计对输入信号中的有用信号的有用信号频率偏移;
估计对输入信号中的干扰源的干扰源频率偏移;以及
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以生成组合频率偏移估计。
12.依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估计所述输入信号的载波干扰比;
其中基于所述载波干扰比来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
13. 依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载波干扰比来生成与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的估计相对应的第一加权因子和与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相对应的第二加权因子,以及
通过基于所述第一加权因子和所述第二加权因子对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加权求和来生成所述组合频率偏移估计。
14.依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载波干扰比被用于调谐自动频率校正回路和自动定时校正回路中的一个或多个因子。
15.依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估计对输入信号中的干扰源的干扰源频率偏移包括:
独立于先验知识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估计所述干扰源的符号;
基于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来估计干扰源的干扰源信道;
转换所述干扰源信道的估计的最小相位以生成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
解码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以及
基于解码的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来估计对所述干扰源的频率偏移。
16.依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
基于解码的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最小相位信道的估计和经滤波的信号估计所述输入信号的载波干扰比。
17. 依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估计所述干扰源的符号包括:
估计所述输入信号的多个区段并且生成区段的干扰源的符号;以及
将区段的干扰源符号组合成所估计的干扰源符号。
18.依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输入信号的信号质量指标;
其中基于所述信号质量指标来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
19.依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执行对所述输入信号的联合检测;
其中基于所述联合检测来将所述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和所述干扰源频率偏移的估计进行组合。
20. 依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输入信号包括经DC补偿的信号、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经滤波的信号和硬估计信号,以及
其中基于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经滤波的信号和硬估计信号来估计有用信号频率偏移,基于经DC补偿的信号来估计干扰源频率偏移,以及基于经DC补偿的信号来估计载波干扰比。
21.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以接收输入;
如在先前的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中限定的频率偏移估计系统。
22. 依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还包括:
自动频率校正装置,用以执行自动频率校正;以及
自动定时校正装置,用以执行自动定时校正。
23.依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还包括:
DC补偿模块,用以执行对信号的DC补偿以提供经DC补偿的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用以处理经DC补偿的信号以提供对所述频率偏移估计系统的输入信号。
24.依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
定时同步模块,用以找出训练序列码(TSC)在经DC补偿的信号中的位置,
信道估计器,用以估计由所述经DC补偿的信号所经历的信道脉冲响应,
最小相位转换器,用以基于来自所述信道估计器的估计来生成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和经滤波的信号,
维特比均衡器,用以基于所述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和所述经滤波的信号来生成硬估计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输入信号包括经DC补偿的信号、最小相位信道脉冲响应信号、经滤波的信号和硬估计信号。
25.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在权利要求21-24中的任一项中限定的用户设备。
26.机器可读介质,包括多个指令,所述指令响应于在计算装置上被执行,使所述计算装置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1-20中的任一项的方法。
CN201380080782.8A 2013-12-06 2013-12-06 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和用于频率偏移估计的方法 Active CN1059407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01513 WO2015081458A1 (en) 2013-12-06 2013-12-06 Interference aid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0724A true CN105940724A (zh) 2016-09-14
CN105940724B CN105940724B (zh) 2019-12-10

Family

ID=5327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80782.8A Active CN105940724B (zh) 2013-12-06 2013-12-06 频率偏移估计系统和用于频率偏移估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078227B1 (zh)
CN (1) CN105940724B (zh)
WO (1) WO201508145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2008A (zh) * 2018-04-23 2019-10-29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带载波频率跟踪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381075A (zh) * 2020-04-16 2020-07-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预拟合锁相频差值获取频率偏移量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654A (zh) * 2003-02-27 2004-09-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CN101640572A (zh) * 2008-07-18 2010-02-03 俊茂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信噪比测量方法和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CN102196486A (zh) * 2010-12-31 2011-09-21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方法和装置
US20130083917A1 (en) * 2009-05-11 2013-04-04 Lianfeng Peng Fully Compensated Adap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CN103916352A (zh) * 2013-01-06 2014-07-09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载波频率偏移补偿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7688B1 (en) 2000-10-30 2005-01-25 Ericsson Inc. 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joint demodulation
US7031411B2 (en) * 2001-09-19 2006-04-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ncel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n a receiving system using spatio-temporal whitening
CN101232485B (zh) * 2006-10-05 2013-01-09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phs接收机和用于操作通信系统的方法
US8300157B2 (en) 2007-11-06 2012-10-30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for estimating frequency offsets and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circuit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654A (zh) * 2003-02-27 2004-09-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CN101640572A (zh) * 2008-07-18 2010-02-03 俊茂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信噪比测量方法和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US20130083917A1 (en) * 2009-05-11 2013-04-04 Lianfeng Peng Fully Compensated Adap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CN102196486A (zh) * 2010-12-31 2011-09-21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3916352A (zh) * 2013-01-06 2014-07-09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载波频率偏移补偿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2008A (zh) * 2018-04-23 2019-10-29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带载波频率跟踪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392008B (zh) * 2018-04-23 2022-05-31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带载波频率跟踪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381075A (zh) * 2020-04-16 2020-07-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预拟合锁相频差值获取频率偏移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81075B (zh) * 2020-04-16 2020-12-1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预拟合锁相频差值获取频率偏移量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78227B1 (en) 2022-07-06
EP3078227A1 (en) 2016-10-12
CN105940724B (zh) 2019-12-10
WO2015081458A1 (en) 2015-06-11
EP3078227A4 (en) 2017-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60931B1 (en) Iterative phase noise tracking and miti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Simon et al. Joint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and fast time-varying channel estimation for MIMO-OFDM systems
US8675796B2 (e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nder non-stationary conditions
US8509293B2 (en) Semi-coherent timing propagation for GERAN multislot configurations
Lerga et al. Nonlinear IF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pseudo WVD adapted using the improved sliding pairwise ICI rule
US103131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tap-dependent frequency offset (FO) estimation
CN112468139B (zh) 时钟数据恢复电路、方法及装置
US8514993B2 (en) Method fo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and 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for filtered signal with destroyed phase information and signal transceiver
CN107493247A (zh) 一种自适应均衡方法、装置及均衡器
NO20072884L (no) Fremgangsmate og apparat for a estimere og korrigere basisbandfrekvensfeil i en mottager
JP2010522491A (ja) Ofdm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非短縮のチャネルインパルス応答を求め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940724A (zh) 用于用户设备的干扰辅助频率偏移估计
US7619964B2 (en) High doppler channel estimation for OFD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US20160072650A1 (en) Adaptive termination tuning with biased phase detector in a serdes receiver
CN104052706A (zh) 噪声加干扰空间协方差矩阵确定装置、干扰抑制合并装置
US9054932B2 (en) Wireless recep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hannel effect thereof
CN108353066A (zh) 基于非线性滤波的联合非相干解调和载波频率偏移校正
Nguyen et al. Channel estimation and symbol detection for communications on overlapping channels
Huang et al. Tracking channel variations in a time-varying doubly-spread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
Varma et al. Optimal superimposed pilot selection for OFDM channel estimation
Triki et al. Component-wise conditionally unbiased bayesian parameter estimation: general concept and applications to kalman filtering and LMMSE channel estimation
Arriaga-Trejo Estimation of the Channel and I/Q Imbalances with Zero Correlation Zone Sequences and Superimposed Training
Gaoqi et al. A weighted first-order statistical method for time-varying channel and DC-offset estimation using superimposed training
Toaba et al. An Analysis of SISO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on DDST
Sharma et al. Pilot Tone based Winner Filtering Approach for Carrier Channel Offset Estimation in OFDM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1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INTEL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1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INTEL Corp.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INTEL IP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