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0708B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0708B
CN105940708B CN201580006620.9A CN201580006620A CN105940708B CN 105940708 B CN105940708 B CN 105940708B CN 201580006620 A CN201580006620 A CN 201580006620A CN 105940708 B CN105940708 B CN 1059407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event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report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66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40708A (zh
Inventor
草岛直纪
示泽寿之
大内涉
野上智造
阿尔瓦罗·鲁伊斯德尔加多
今村公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40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40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7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能够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基于第一RS来进行第一测定,基于第二RS来进行第二测定;和上级层处理部,向基站装置报告第一测定结果和第二测定结果。在第一状态下,向基站装置报告第一测定结果。在第二状态下,向基站装置报告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4年3月20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14-058195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研讨了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以下称作“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者“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在LTE中,将基站装置(基站)也称作eNodeB(evolved NodeB),将终端装置(移动站、移动站装置、终端)也称作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LTE是将基站装置所覆盖的多个区域配置为蜂窝状的蜂窝通信系统。单个基站装置也可以管理多个小区。
LTE对应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以及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将采用了FDD方式的LTE也称作FD-LTE或者LTE FDD。TDD是通过对上行链路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进行频分复用而至少能够在两个频带中实现全双工通信的技术。将采用了TDD方式的LTE也称作TD-LTE或者LTE TDD。TDD是通过对上行链路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进行时分复用而能够在单个频带中实现全双工通信的技术。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FD-LTE以及TD-LTE的详细内容。
此外,基站装置能够向终端装置发送在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之间为已知信号的参考信号(也被称为RS;Reference Signal)。关于该参考信号,为了信号或信道的解调、信道状态的报告等各种各样的目的,能够发送多个参考信号。例如,小区固有参考信号作为小区所固有的参考信号而在全部的下行链路子帧中被发送。此外,例如,终端固有参考信号作为终端装置所固有的参考信号而在映射有针对该终端装置的数据信号的资源中被发送。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参考信号的详细内容。
在3GPP中研讨了小型小区(Small Cell)的导入。所谓小型小区,是指构成小区的基站装置的发送功率小且覆盖范围比以往的小区(宏小区)小的小区的总称。例如,通过在高频带应用小型小区,能够高密度地配置小型小区,具有使得每单位面积的频率利用效率提高的效果。在小型小区的导入研讨中,为了低功耗化、小区间干扰降低等各种各样的目的,研讨了将基站装置切换为停止状态的技术。在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详细内容。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11),3GPP TS 36.211V11.5.0(2014-01).
非专利文献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Small cell enhancements for E-UTRAand E-UTRAN-Physical layer aspects(Release 12),3GPP TR 36.872 V12.1.0(2013-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将基站装置切换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同步信号、参考信号的发送也被停止,终端装置难以发现处于停止状态的基站装置。在这种状况下,由于终端装置与处于停止状态的基站装置连接时耗费许多准备时间,因此成为使传输效率大幅劣化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使得信号和其他信息的传输效率提高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具备:测定部,执行利用第一参考信号来进行测定的第一测定和利用第二参考信号来进行测定的第二测定;和接收部,接收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所述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和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二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2)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具备:发送部,转发包含测定的结果的测定消息,所述测定消息在所述第一测定报告被触发的情况下包含所述第一测定的结果,在所述第二测定报告被触发的情况下包含所述第二测定的结果。
(3)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第一信息是表示RSRP或者RSRQ的信息。
(4)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CRS。
(5)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第二信息是表示RSRP的信息。
(6)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CSI-RS。
(7)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发送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所述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包含:针对利用了第一参考信号的测定的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和针对利用了第二参考信号的测定的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二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8)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包含测定的结果的测定消息,所述测定消息在所述第一测定报告被触发的情况下包含所述第一测定的结果,在所述第二测定报告被触发的情况下包含所述第二测定的结果。
(9)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中,所述第一信息是表示RSRP或者RSRQ的信息。
(10)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CRS。
(11)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中,所述第二信息是表示RSRP的信息。
(12)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CSI-RS。
(13)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包括:执行利用第一参考信号来进行测定的第一测定和利用第二参考信号来进行测定的第二测定的步骤;和接收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的步骤,所述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和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二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14)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包括:发送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的步骤,所述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包含:针对利用了第一参考信号的测定的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和针对利用了第二参考信号的测定的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二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15)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安装于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安装有如下功能:执行利用第一参考信号来进行测定的第一测定和利用第二参考信号来进行测定的第二测定的功能;和接收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的功能,所述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和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二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16)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安装于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安装有如下功能:发送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的功能,所述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包含:针对利用了第一参考信号的测定的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和针对利用了第二参考信号的测定的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二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信号和其他信息的通信中能够提高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的简要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特殊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简要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简要框图。
图9是表示DRS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DRS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DRS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针对DRS的设定的资源要素的指定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测定的模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被设定了多个小区。将终端装置经由多个小区来进行通信的技术称作小区聚合、载波聚合、或者双连通。也可以在针对终端装置而设定的多个小区的各个小区中应用本发明。此外,也可以在所设定的多个小区的一部分中应用本发明。将对于终端装置而设定的小区也称作服务小区。
在载波聚合中,所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包含:一个主小区(PCell)和一个或者多个辅小区(SCell)。主小区是已进行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已开始连接重建(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或者在越区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也可以在建立了RRC连接的时间点或者之后设定辅小区。
所谓双连通是指:在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下,给定的终端装置消耗通过非理想回程线路(non-ideal backhaul)连接的至少两个不同的网络点(主基站装置和辅基站装置)所提供的无线资源的动作。
在双连通中,将至少与S1-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连接且发挥核心网络的移动锚定作用的基站装置称作主基站装置(Master eNB)。此外,将向终端装置提供追加的无线资源的非主基站装置的基站装置称作辅基站装置。将与主基站装置关联的服务小区的小组称作主小区小组(Master Cell Group),将与辅基站装置关联的服务小区的小组称作辅小区小组(Secondary Cell Group)。
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可应用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或者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方式。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多个小区全部应用TDD方式。此外,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也可以汇集应用TDD方式的小区和应用FDD方式的小区。在汇集应用TDD的小区和应用FDD的小区的情况下,能够针对应用TDD的小区来应用本发明。
在聚合应用TDD的多个小区的情况下,能够应用半双工(half-duplex)TDD方式或者全双工(full-duplex)TDD方式。
终端装置将表示终端装置支持载波聚合的频段的组合的信息发送至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针对频段的各个组合,将指示是否支持不同的多个频段中的所述多个服务小区内的同时发送以及接收的信息发送至基站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含“X或者Y”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含“X以及Y”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含“X以及/或者Y”的意思。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1A~1C以及基站装置3。以下,将终端装置1A~1C称作终端装置1。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
在图1中,在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利用的是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能够用于发送从上级层输出的信息。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包含: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SCH(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等。
PUC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的物理信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表示请求PUSCH资源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针对下行链路数据(Transport block,Downlink-Shared Channel:DL-SCH)的ACK(acknowledgement:肯定应答)/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将ACK/NACK也称作HARQ-ACK、HARQ反馈、或者响应信息。
PUS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Uplink-Shared Channel:UL-SCH)的物理信道。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与上行链路数据一起发送HARQ-ACK以及/或者信道状态信息。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仅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或者仅发送HARQ-ACK以及信道状态信息。
PRACH是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物理信道。PRACH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得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取得时域的同步。除此之外,PRACH也用于表示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越区切换过程、连接重建(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针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步(定时调整)、以及PUSCH资源的请求。
在图1中,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利用的是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包含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UL RS)等。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可利用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Signal;探测参考信号)等。DMRS与PUSCH或者PUCCH的发送关联。DMRS与PUSCH或者PUCCH进行时间复用。基站装置3为了进行PUSCH或者PUCCH的传播路径修正而使用DMRS。以下,将一并发送PUSCH和DMRS的情形简单称作发送PUSCH。以下,将一并发送PUCCH和DMRS的情形简单称作发送PUCCH。另外,上行链路的DMRS也被称为UL-DMRS。SRS不与PUSCH或者PUCCH的发送关联。基站装置3为了测定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SRS。
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利用的是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能够用于发送从上级层输出的信息。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包含: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通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MCH(Physical Multicast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等。
PBCH用于广播在终端装置1中共同使用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Broadcast Channel:BCH)。MIB能够以40ms间隔来更新。PBCH以10ms周期被反复发送。具体而言,在满足SFN mod 4=0的无线帧中的子帧0之中进行MIB的初始发送,在其他的全部无线帧中的子帧0之中进行MIB的重发(repetition)。SFN(system frame number;系统帧号)为无线帧的编号。MIB为系统信息。例如,MIB包含表示SFN的信息。
PCFICH用于发送对PDCCH的发送所利用的区域(OFDM符号)进行指示的信息。
PHICH用于发送表示基站装置3针对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Uplink SharedChannel:UL-SCH)的ACK(ACKnowledgement)或者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的HARQ指示(HARQ反馈、响应信息)。例如,在终端装置1接收到表示ACK的HARQ指示的情况下,不重新发送所对应的上行链路数据。例如,在终端装置1接收到表示NACK的HARQ指示的情况下,重新发送所对应的上行链路数据。单个PHICH发送针对单个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基站装置3利用多个PHICH来发送针对同一PUSCH中包含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指示的每一个。
PDCCH以及E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也称作DCI格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以及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下行链路许可也称作下行链路分派(downlink assignment)或者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llocation)。
下行链路许可用于单个小区内的单个PDSCH的调度。下行链路许可用于与发送出该下行链路许可的子帧相同的子帧内的PDSCH的调度。上行链路许可用于单个小区内的单个PUSCH的调度。上行链路许可用于比发送出该上行链路许可的子帧靠后四个以上的子帧内的单个PUSCH的调度。
在DCI格式中附加了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奇偶校验比特。CRC奇偶校验比特被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或者、SPS C-RNTI(Semi Persistent Scheduling Cell-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半持续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加扰。C-RNTI以及SPS C-RNTI是用于在小区内识别终端装置的标识符。C-RNTI用于控制单个子帧中的PDSCH或者PUSCH。SPS C-RNTI用于周期性分配PDSCH或者PUSCH的资源。
PDS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
PMCH用于发送多播数据(Multicast Channel:MCH)。
在图1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利用的是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包含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Reference Signal:DL RS)等。
同步信号用于使得终端装置1取得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同步信号配置于无线帧内的给定的子帧。例如,在TDD方式下,同步信号配置于无线帧内的子帧0、1、5、6。在FDD方式下,同步信号配置于无线帧内的子帧0、5。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由终端装置1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播路径修正。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由终端装置1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由终端装置1测定自身装置的地理位置。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包含: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特定参考信号)、与PDSCH关联的URS(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E特定参考信号)、与EPDCCH关联的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NZP CSI-RS(Non-ZeroPower Cha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非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ZP CSI-RS(Zero Power Cha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IM(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Interference Measurement;信道状态信息干扰测定)、MBSFN RS(Multi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over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Reference signal;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单频网络参考信号)、PRS(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定位参考信号)、NCT CRS(New CarrierType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新载波型小区特定参考信号)、以及DRS(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发现参考信号)、发现信号(Discovery Signal))等。
CRS在子帧的整个频带中被发送。CRS用于进行PBCH/PDCCH/PHICH/PCFICH/PDSCH的解调。CRS也可以用于由终端装置1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PBCH/PDCCH/PHICH/PCFICH以CRS的发送所利用的天线端口来发送。
与PDSCH关联的URS以URS所关联的PDSCH的发送所利用的子帧以及频带来发送。URS用于进行URS所关联的PDSCH的解调。
PDSCH以CRS或者URS的发送所利用的天线端口来发送。DCI格式1A用于调度以CRS的发送所利用的天线端口来发送的PDSCH。DCI格式2D用于调度以URS的发送所利用的天线端口来发送的PDSCH。
与EPDCCH关联的DMRS以DMRS所关联的EPDCCH的发送所利用的子帧以及频带来发送。DMRS用于进行DMRS所关联的EPDCCH的解调。EPDCCH以DMRS的发送所利用的天线端口来发送。
NZP CSI-RS以所设定的子帧来发送。发送NZP 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设定。NZPCSI-RS用于由终端装置1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终端装置1利用NZP CSI-RS来进行信号测定(信道测定)。
ZP 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3设定。基站装置3以零输出来发送ZP CSI-RS。即,基站装置3不发送ZP CSI-RS。基站装置3在ZP CSI-RS所设定的资源中不发送PDSCH以及EPDCCH。
CSI-IM的资源由基站装置3设定。CSI-IM的资源设定为与ZP CSI-RS的资源的一部分重叠(overlap)。即,CSI-IM的资源具有与ZP CSI-RS同等的特征,基站装置3在作为CSI-IM设定的资源中以零输出来进行发送。即,基站装置3不发送CSI-IM。基站装置3在CSI-IM所设定的资源中不发送PDSCH以及EPDCCH。在某小区内NZP CSI-RS所对应的资源中,终端装置1能够以作为CSI-IM设定的资源来测定干扰。
MBSFN RS以PMCH的发送所利用的子帧的整个频带来发送。MBSFN RS用于进行PMCH的解调。PMCH以MBSFN RS的发送所利用的天线端口来发送。
PRS用于由终端装置测定自身装置的地理位置。
NCT CRS(TRS)能够映射至给定的子帧。例如,NCT CRS映射至子帧0以及5。此外,NCT CRS能够利用与CRS的一部分同样的构成。例如,在资源块的每一个中,映射NCT CRS的资源要素的位置能够设为与映射天线端口0的CRS的资源要素的位置相同。此外,NCT CRS所利用的序列(值)能够基于通过PBCH、PDCCH、EPDCCH或者PDSCH(RRC信令)而设定的信息来决定。NCT CRS所利用的序列(值)能够基于小区ID(例如物理层小区标识符)、时隙编号等参数来决定。NCT CRS所利用的序列(值)能够根据与天线端口0的CRS所利用的序列(值)不同的方法(式)来决定。
对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进行总称而称作下行链路信号。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进行总称而称作上行链路信号。对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进行总称而称作物理信道。对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进行总称而称作物理信号。
BCH、MCH、UL-SCH以及DL-SCH为传输信道。将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层所利用的信道称作传输信道。将MAC层所利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也称作传输块(transport block: TB)或者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在MAC层中按照每个传输块来进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控制。传输块是MAC层转发(deliver)给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映射至码字,按照每个码字来进行编码处理。
作为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控制信息的信令(通知、广播)的方法,可利用作为通过PDCCH的信令的PDCCH信令、作为通过RRC层(1ayer)的信令的RRC信令、以及作为通过MAC层(layer)的信令的MAC信令等。此外,RRC信令可利用通知终端装置1所固有的控制信息的专用的RRC信令(Dedicated RRC signaling)、通知基站装置3所固有的控制信息的公共的RRC信令(Common RRC signaling)。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简单记载为RRC信令的情况下,RRC信令为专用的RRC信令以及/或者公共的RRC信令。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radio frame)的构成。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的简要构成的图。各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在图2中,横轴为时间轴。此外,各个无线帧由两个半帧构成。各个半帧的长度为5ms。各个半帧由5个子帧构成。各个子帧的长度为1ms,由两个连续的时隙来定义。各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无线帧内的第i个子帧由第(2×i)个时隙和第(2×i+1)个时隙构成。即,在10ms间隔的各个间隔中能够利用10个子帧。
子帧包含:下行链路子帧(第一子帧)、上行链路子帧(第二子帧)、特殊子帧(第三子帧)等。
下行链路子帧是为了下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子帧。上行链路子帧是为了上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子帧。特殊子帧由3个场构成。该3个场为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链路导频时隙)、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以及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GP、以及UpPTS的合计的长度为1ms。DwPTS是为了下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场。UpPTS是为了上行链路发送而保留的场。GP是不进行下行链路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的场。另外,特殊子帧可以仅由DwPTS以及GP来构成,也可以仅由GP以及UpPTS来构成。
单个无线帧至少由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支持5ms和10ms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downlink-to-uplink switch-point periodicity)。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为5ms的情况下,在无线帧内的双方的半帧中包含特殊子帧。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为10ms的情况下,仅在无线帧内的最初的半帧中包含特殊子帧。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OFDM符号而应用常规CP(normal Cyclic Prefix:常规循环前缀)。另外,也可以针对OFDM符号而应用扩展CP(extended Cyclic Prefix:扩展循环前缀)。各个时隙中被发送的物理信号或者物理信道由资源网格来表现。在下行链路中,资源网格由相对于频率方向的多个子载波和相对于时间方向的多个OFDM符号来定义。在上行链路中,资源网格由相对于频率方向的多个子载波和相对于时间方向的多个SC-FDMA符号来定义。子载波或者资源块的数目依赖于小区的频带宽度。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的数目,在常规CP的情况下为7,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为6。将资源网格内的各个要素称作资源要素。资源要素利用子载波的编号和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的编号来识别。
资源块用于某物理信道(PDSCH或者PUSCH等)向资源要素映射。资源块定义了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某物理信道首先被映射至虚拟资源块。然后,虚拟资源块被映射至物理资源块。一个物理资源块由时域中7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和频域中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故此,一个物理资源块由(7×12)个资源要素构成。此外,一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中对应于一个时隙,在频域中对应于180kHz。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中自0起开始赋予编号。此外,同一物理资源块编号所对应的、一个子帧内的两个资源块被定义为物理资源块对(PRB对、RB对)。
以下,说明各个子帧中被发送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基站装置3能够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BCH、PCFICH、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或者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同步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另外,PBCH仅以无线帧内的子帧0来发送。另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于频域以及时域中分散的资源要素。为了简化说明,在图4中未图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在PDCCH区域中,多个PDCCH可以被频率、时间、以及/或者空间复用。在EPDCCH区域中,多个EPDCCH可以被频率、时间、以及/或者空间复用。在PDSCH区域中,多个PDSCH可以被频率、时间、以及/或者空间复用。PDCCH、PDSCH以及/或者EPDCCH也可以被频率、时间、以及/或者空间复用。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PUCCH、PUSCH、PRACH)、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UL-DMRS、SRS)。在PUCCH区域中,多个PUCCH被频率、时间、空间以及/或者代码复用。在PUSCH区域中,多个PUSCH也可以被频率、时间、空间以及/或者代码复用。PUCCH以及PUSCH也可以被频率、时间、空间以及/或者代码复用。PRACH也可以遍布单个子帧或者两个子帧来配置。此外,多个PRACH也可以被代码复用。
SRS利用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来发送。即,SRS配置至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终端装置1在单个小区的单个SC-FDMA符号中能够限制SRS和PUCCH/PUSCH/PRACH的同时发送。终端装置1在单个小区的单个上行链路子帧中能够利用该上行链路子帧内的除了最后的SC-FDMA符号以外的SC-FDMA符号来发送PUSCH以及/或者PUCCH,利用该上行链路子帧内的最后的SC-FDMA符号来发送SRS。即,在单个小区的单个上行链路子帧中,终端装置1能够发送SRS和PUSCH以及PUCCH。另外,DMRS与PUCCH或者PUSCH进行时间复用。为了简化说明,在图5中未图示DMRS。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特殊子帧中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图6中,DwPTS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个~第10个SC-FDMA符号构成,GP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1个和第12个SC-FDMA符号构成,UpPTS由特殊子帧内的第13个和第14个SC-FDMA符号构成。
基站装置3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也可以发送PCFICH、PHICH、PDCCH、EPDCCH、PDSCH、同步信号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基站装置3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能够限制PBCH的发送。终端装置1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也可以发送PRACH以及SRS。即,终端装置1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能够限制PUCCH、PUSCH、以及DMRS的发送。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简要框图。如图所示,终端装置1构成为包含上级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3、接收部105、发送部107以及收发天线109。此外,上级层处理部101构成为包含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子帧设定部1013、调度信息解释部1015以及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控制部1017。此外,接收部105构成为包含解码部1051、解调部1053、复用分离部1055、无线接收部1057以及信道测定部1059。此外,发送部107构成为包含编码部1071、调制部1073、复用部1075、无线发送部1077以及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
上级层处理部101向发送部107输出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此外,上级层处理部101进行介质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综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上级层处理部101在进行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具备:为了进行小区的激活/去激活而进行物理层的控制的功能、以及为了管理上行链路的发送定时而进行物理层的控制的功能。上级层处理部101具备判断是否报告(转发)由接收部105计算的测定的指示以及由接收部105计算出的测定结果的功能。
上级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自身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配置于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107。
上级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子帧设定部1013基于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信息来管理基站装置3以及/或者与基站装置3不同的基站装置中的子帧设定。例如,子帧设定是针对子帧的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的设定。子帧设定包含:子帧模式设定(Subframe patternconfiguration)、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参考上行链路的UL-DL设定(Uplink reference configuration)、参考下行链路的UL-DL设定(Downlink reference configuration)、以及/或者发送方向UL-DL设定(transmissiondirection configuration)。子帧设定部1013设置: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参考上行链路的UL-DL设定、参考下行链路的UL-DL设定、以及/或者发送方向UL-DL设定。此外,子帧设定部1013能够设置至少两个子帧集。另外,子帧模式设定包含EPDCCH子帧设定。另外,子帧设定部1013也被称为终端子帧设定部。
上级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调度信息解释部1015进行经由接收部105接收到的DCI格式(调度信息)的解释,并基于对所述DCI格式进行解释的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103。
调度信息解释部1015基于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参考上行链路的UL-DL设定、参考下行链路的UL-DL设定、以及/或者发送方向UL-DL设定,来决定进行发送处理以及接收处理的定时。
CSI报告控制部1017确定CSI参考资源。CSI报告控制部1017指示信道测定部1059导出与CSI参考资源关联的CQI。CSI报告控制部1017指示发送部107发送CQI。CSI报告控制部1017设置在信道测定部1059算出CQI时所利用的设定。
控制部103基于来自上级层处理部101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来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
接收部105基于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收发天线109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接收部105将解码出的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57将收发天线109接收到的下行链路的信号变换(向下转换:downcovert)为中频,除去不必要的频率分量,控制放大电平以使适当维持信号电平,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来进行正交解调,并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057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之中除去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的部分,针对除去了保护间隔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
复用分离部1055从提取出的信号之中分别分离出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或者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复用分离部1055根据从信道测定部1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来进行PHICH、PDCCH、EPDCCH、以及/或者PD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此外,复用分离部1055将分离出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信道测定部1059。
解调部1053对PHICH乘以对应的码来进行合成,对合成的信号进行BPSK(Binary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给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对发往自身装置的PHICH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出的HARQ指示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解调部1053针对PDCCH以及/或者EPDCCH进行QPSK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给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尝试PDCCH以及/或者EPDCCH的解码,在解码成功的情况下,将解码出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RNTI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
解调部1053针对PDSCH进行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64QAM等以下行链路许可所通知的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给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基于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通知的与编码率有关的信息来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出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101。
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来测定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信道的状态,并将测定出的路径损耗、信道的状态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101。此外,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来算出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并输出给复用分离部1055。信道测定部1059为了算出CQI而进行信道测定以及/或者干扰测定。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来进行通知给上级层的测定。信道测定部1059计算RSRP以及RSRQ,并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101。
发送部107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UCCH、PUSCH、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经由收发天线109而发送至基站装置3。
编码部1071对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编码。此外,编码部1071基于PUSCH的调度所利用的信息来进行Turbo编码。
调制部1073通过BPSK、QPSK、16QAM、64QAM等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通知的调制方式、或者针对每个信道而预先规定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1071输入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调制部1073基于PUSCH的调度所利用的信息来决定被空间复用的数据的序列的数目,将通过利用MIMO SM(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patial Multiplexing:多输入多输出空间复用)而以同一PUSCH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映射为多个序列,针对该序列来进行预编码(precoding)。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称作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Cell 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频带宽度、以上行链路许可所通知的循环移位、针对DMRS序列的生成的参数的值等,生成按照预先规定的规则(式)而求出的序列。复用部1075按照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将PUSCH的调制符号重排为并行之后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此外,复用部1075按照每个发送天线端口对PUCCH和PUSCH的信号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即,复用部1075按照每个发送天线端口将PUCCH和PUSCH的信号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至资源要素。
无线发送部1077对被复用的信号进行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IFFT),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对于SC-FDMA调制后的SC-FDMA符号而附加保护间隔,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根据模拟信号来生成中频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除去对于中频频带而言的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频的信号变换(向上转换:up convert)为高频的信号,除去多余的频率分量,进行功率放大,输出至收发天线109来进行发送。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简要框图。如图所示,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含上级层处理部301、控制部303、接收部305、发送部307以及收发天线309。此外,上级层处理部301构成为包含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子帧设定部3013、调度部3015以及CSI报告控制部3017。此外,接收部305构成为包含解码部3051、解调部3053、复用分离部3055、无线接收部3057和信道测定部3059。此外,发送部307构成为包含编码部3071、调制部3073、复用部3075、无线发送部3077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
上级层处理部301进行介质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综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此外,上级层处理部301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303。此外,上级层处理部301具备获取被报告(转发)的测定结果的功能。
上级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生成或者从上级节点获取配置于下行链路的PDSCH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 CE(ControlElement:控制元素)等,并输出至发送部307。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各个终端装置1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
上级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子帧设定部3013针对各个终端装置1来管理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参考上行链路的UL-DL设定、参考下行链路的UL-DL设定、以及/或者发送方向UL-DL设定。子帧设定部3013针对各个终端装置1来设置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参考上行链路的UL-DL设定、参考下行链路的UL-DL设定、以及/或者发送方向UL-DL设定。子帧设定部3013将与子帧设定有关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另外,子帧设定部3013也被称为基站子帧设定部。
基站装置3也可以决定针对终端装置1的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参考上行链路的UL-DL设定、参考下行链路的UL-DL设定、以及/或者发送方向UL-DL设定。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从上级节点指示针对终端装置1的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参考上行链路的UL-DL设定、参考下行链路的UL-DL设定、以及/或者发送方向UL-DL设定。
例如,子帧设定部3013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的通讯量以及下行链路的通讯量来决定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参考上行链路的UL-DL设定、参考下行链路的UL-DL设定、以及/或者发送方向UL-DL设定。
子帧设定部3013能够管理至少两个子帧集。子帧设定部3013也可以针对各个终端装置1来设置至少两个子帧集。子帧设定部3013也可以针对各个服务小区来设置至少两个子帧集。子帧设定部3013也可以针对各个CSI过程来设置至少两个子帧集。子帧设定部3013能够经由发送部307向终端装置1发送表示至少两个子帧集的信息。
上级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调度部3015根据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从信道测定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来决定分配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频率及子帧、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编码率、调制方式及发送功率等。调度部3015决定:在灵活子帧中调度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或者下行链路物理信号还是调度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或者上行链路物理信号。调度部3015基于调度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并输出至控制部303。
调度部3015基于调度结果来生成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所利用的信息。调度部3015基于UL-DL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参考上行链路的UL-DL设定、参考下行链路的UL-DL设定、以及/或者发送方向UL-DL设定,来决定进行发送处理以及接收处理的定时(子帧)。
上级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CSI报告控制部3017对终端装置1的CSI报告进行控制。CSI报告控制部3017经由发送部307向终端装置1发送表示为使终端装置1在CSI参考资源中导出CQI而假定的各种设定的信息。
控制部303基于来自上级层处理部301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3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来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
接收部305按照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309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出的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301。无线接收部3057将经由收发天线309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变换(向下转换:down covert)为中频,除去不必要的频率分量,控制放大电平以使得适当维持信号电平,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来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3057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之中除去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Interval:GI)的部分。无线接收部3057针对除去了保护间隔を的信号来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3055。
复用分离部1055将从无线接收部3057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PUS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信号。另外,关于该分离,基于基站装置3预先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并通知给各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来进行。此外,复用分离部3055根据从信道测定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来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此外,复用分离部3055将分离出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信道测定部3059。
解调部3053对PUSCH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IDFT),获取调制符号,针对PUCCH和PUSCH的调制符号,分别利用BPSK(Binary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16QAM、64QAM等预先规定的或者自身装置以上行链路许可预先通知给各个终端装置1的调制方式,来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解调部3053基于以上行链路许可预先通知给各个终端装置1的被空间复用的序列的数目、和指示针对该序列进行的预编码的信息,来分离通过利用MIMO SM而以同一PUSCH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
解码部3051利用预先规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规定的或者自身装置以上行链路许可预先通知给终端装置1的编码率,对被解调后的PUCCH和PUSCH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出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101。在PUSCH重发的情况下,解码部3051利用从上级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缓冲器所保持的编码比特、和解调后的编码比特,来进行解码。信道测定部30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3055输入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来测定传播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3055以及上级层处理部301。
发送部307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级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经由收发天线309而向终端装置1发送信号。
编码部3071对从上级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利用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预先规定的编码方式来进行编码,或者利用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所决定的编码方式来进行编码。调制部3073利用BPSK、QPSK、16QAM、64QAM等预先规定的或者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所决定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3071输入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生成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等以预先规定的规则求出的、终端装置1已知的序列,来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复用部3075对调制后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即,复用部3075将调制后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至资源要素。
无线发送部3077对被复用的调制符号等进行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对于被OFDM调制后的OFDM符号而附加保护间隔,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根据模拟信号来生成中频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除去对于中频频带而言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频的信号变换(向上转换:up convert)为高频的信号,除去多余的频率分量,进行功率放大,并输出至收发天线309来进行发送。
在此,PDCCH或者EPDCCH用于向终端装置通知(指定)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与PDSCH的资源分配有关的信息、与MCS(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有关的信息、与加扰标识(也被称为加扰标识符)有关的信息、与参考信号序列标识(也被称为基序列标识、基序列标识符、基序列索引)有关的信息等。
以下,说明小型小区。小型小区是由发送功率比宏小区低的基站装置构成的、覆盖范围小的小区的总称。小型小区由于覆盖范围能够设定得较小,因此能够密集配置来运用。小型小区的基站装置配置在与宏小区的基站装置不同的场所。密集配置的小型小区彼此同步,能够构成为小型小区群集(Small cell Cluster)。小型小区群集内的小型小区间以回程线路(光纤、X2接口、S1接口)来连接,在小型小区群集内的小型小区中,能够应用eICIC(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FeICIC(Further 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进一步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多点协作发送/接收)等干扰抑制技术。小型小区也可以在与宏小区不同的频带中运用。尤其是,从传播路径衰减(路径损耗)的观点出发,通过在比宏小区高的频带中运用小型小区,从而容易以更小的覆盖范围来构成。
在不同频带中运用的小型小区,利用载波聚合技术或者双连通技术而被运用为宏小区。
另外,小型小区可以以与宏小区相同的频率来运用。小型小区也可以在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外运用。此外,小型小区的基站装置也可以配置在与宏小区的基站装置相同的场所。
以下,说明载波聚合技术的详细内容。
依赖于终端装置的能力,设定为辅小区与主小区一起构成服务小区的集合。对于终端装置而设定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必须大于或等于对于终端装置而设定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无法作为辅小区而仅设定上行链路分量载波。
PUCCH的发送始终利用主小区。换言之,在辅小区中无法发送PUCCH。
辅小区的重设/追加/删除根据RRC来进行。在追加新的辅小区时,根据专用RRC信令来发送需要新的辅小区的全部系统信息。即,在连通模式下,无需通过广播从辅小区直接获得系统信息。
在设定了载波聚合时,支持辅小区的激活/去激活的机理。主小区不应用激活/去激活。在辅小区被去激活时,终端装置无需接收关联的PDCCH或者PDSCH,无法以关联的上行链路来发送,而且无需进行CQI测定。反之,在辅小区被激活时,终端装置必须接收PDSCH和PDCCH,期待能够进行CQI测定。
激活/去激活的机理基于MAC CE和去激活计时器的组合。MAC CE以比特映射的方式来转发辅小区的激活和去激活的信息。设置了1的比特表示激活关联的辅小区,反之,设置了0的比特表示去激活关联的辅小区。
基站装置即便在不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为使处于空闲状态的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连接,也发送PSS/SSS、CRS、PBCH、SIB等同步信号、参考信号、广播信息。因而,由这些信号而产生小区间干扰。
为此,使基站装置从启动状态转变为停止状态来抑制小区间干扰。
小区/基站装置处于停止状态是指不发送PSS/SSS、CRS、PBCH、PDCCH、PDSCH的状态。例如是有1个半帧以上(5个子帧以上)不发送PSS/SSS的状态。另外,基站装置可以即便在处于停止状态下也通过基站装置的接收部来进行接收处理。
小区/基站装置处于启动状态是指至少发送PSS/SSS、CRS的状态。例如是在1个半帧中发送PSS/SSS的状态。
处于启动状态的基站装置是否向停止状态转变,例如基于终端装置的连接状态、与所述基站装置连接的终端装置的数据请求状况、来自终端装置的物理层的测定的信息、来自终端装置的CSI的信息等来决定。
说明处于启动状态的基站装置向停止状态转变的过程的一例。
终端装置所连接的基站装置(服务小区)基于终端装置的连接状态、终端装置的数据的状况、终端装置的测定的信息,来决定是否使启动状态转变为停止状态。判断为转变为停止状态的基站装置向周围小区的基站装置发送要转变为停止状态的信息,并进行小区的停止准备。另外,是否使启动状态转变为停止状态的决定、以及转变为停止状态的信息的发送,可以不在服务小区中进行,例如可以由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来决定以及发送。在小区的停止准备中,在终端装置与所述基站装置连接的情况下,对终端装置发送越区切换至周围小区的指示、或者发送使得去激活的指示等。通过小区的停止准备而不存在连接终端装置的所述服务小区从启动状态向停止状态转变。
在终端装置与处于停止状态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所述基站装置从停止状态转变为启动状态。
处于停止状态的基站装置是否向启动状态转变,例如基于来自终端装置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来自终端装置的小区的检测信息、来自终端装置的物理层的测定信息等来决定。
说明基于物理层的测定的信息的、处于停止状态的基站装置向启动状态转变的过程的一例。
终端装置所连接的基站装置(服务小区)和处于停止状态的基站装置(相邻小区)经由回程线路来共享DRS的设定。此外,服务小区向所述终端装置通知所述DRS的设定。相邻小区发送DRS。终端装置基于从服务小区通知的DRS的设定来检测从相邻小区发送的DRS。此外,终端装置利用从相邻小区发送的DRS来进行物理层的测定。终端装置对于服务小区进行测定结果的报告(转发)。服务小区基于来自终端装置的测定结果的报告来决定是否使处于停止状态的基站装置转变为启动状态,在决定转变为启动状态的情况下,经由回程线路而向处于停止状态的基站装置通知指示启动的信息。另外,是否使停止状态转变为启动状态的决定、以及指示启动的信息的发送,可以不在服务小区中进行,例如可由MME(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来决定以及发送。接收到指示启动的信息的相邻小区从停止状态向启动状态转变。
说明基于物理层的测定的信息的、处于停止状态的基站装置向启动状态转变的过程的一例。
终端装置所连接的基站装置(服务小区)和处于停止状态的基站装置(相邻小区)经由回程线路来共享终端装置的SRS的设定。此外,服务小区向所述终端装置通知所述SRS的设定。终端装置基于所述SRS的设定或者SRS请求的指示来发送SRS。相邻小区检测从终端装置发送的SRS。此外,相邻小区利用从终端装置发送的SRS来进行物理层的测定。相邻小区基于SRS的测定结果来决定是否使基站装置转变为启动状态,以从停止状态向启动状态转变。另外,是否使停止状态转变为启动状态的决定,也可以不在相邻小区中进行,例如可以在服务小区、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中决定以及发送。在此情况下,相邻小区利用SRS来进行物理层的测定之后,向服务小区、MME、S-GW发送测定结果,接收指示启动的信息。
服务小区也可以向终端装置通知表示周围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终端装置通过获知小区的启动状态或者停止状态,由此来切换终端装置的行为。所述终端装置的行为例如有干扰的测定方法等。
说明表示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的通知方法的一例。
表示对象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由L1信令(Layer 1 signalling)来通知。换言之,表示对象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由PDCCH或EPDCCH来通知。分配与对象小区对应的1比特,0(false、disable)表示停止,1(true、enable)表示启动。与对象小区对应的比特构成为集合的比特映射,可以同时向多个小区通知启动/停止状态。比特和对象小区的关联由专用RRC信令来通知。
表示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由DCI格式1C来通知。另外,表示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也可以由DCI格式3/3A来通知。另外,表示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也可以由有效载荷大小与DCI格式1C相同的格式来通知。
表示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由共享搜索空间来通知。所谓共享搜索空间,是指在小区中公共的搜索空间。此外,表示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由终端小组共享搜索空间来通知。在此,所谓终端小组共享搜索空间,是指利用在终端小组中被共同分配的RNTI(UE-groupC-RNTI、TP-specific-RNTI、SCE-RNTI)来决定配置PDCCH候选的CCE的开始点的搜索空间。
表示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的通知期间为1无线帧单位。此外,表示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的通知期间由专用RRC信令来设定。
表示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的通知表示接收到L1信令的下一无线帧的信息。另外,在无线帧内最初的子帧(子帧0)接收到L1信令的情况下,表示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的通知也可以表示接收到L1信令的无线帧的信息。
说明表示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的通知方法的一例。
表示对象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通过DRS的构成的变化来通知。以在启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从对象小区发送的DRS的构成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发送。
表示对象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通过一个以上的如下的DRS的构成的变化的具体例来通知。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DRS,资源要素的配置不同。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DRS,天线端口不同。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DRS,加扰序列不同。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DRS,加扰序列的初始值不同。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DRS,发送功率不同。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DRS,被发送的子帧间隔不同。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D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DRS,发送频带宽度或者资源块数不同。
终端装置监控表示启动状态的DRS的构成和表示停止状态的DRS的构成这两种构成。终端装置利用表示启动状态的DRS的构成的监控模式和表示停止状态的DRS的构成的监控模式来监控上述两种构成。终端装置根据检测到DRS的监控模式来隐式地获取对象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表示启动状态的DRS的构成的监控模式和表示停止状态的DRS的构成的监控模式也可以预先定义。表示启动状态的DRS的构成的监控模式和表示停止状态的DRS的构成的监控模式也可以从基站装置通过专用RRC信令来通知。
说明表示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的通知方法的一例。
表示对象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通过CRS的构成的变化来通知。以在启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从对象小区发送的CRS的构成不同的方式来发送。
表示对象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通过一个以上的如下的CRS的构成的变化的具体例来通知。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CRS,资源要素的配置不同。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CRS,天线端口不同。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CRS,加扰序列不同。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CRS,加扰序列的初始值不同。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CRS,发送功率不同。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CRS,被发送的子帧间隔不同。在启动状态下发送的CRS和在停止状态下发送的CRS,发送频带宽度或者资源块数不同。
终端装置监控表示启动状态的CRS的构成和表示停止状态的CRS的构成这两种构成。终端装置利用表示启动状态的CRS的构成的监控模式和表示停止状态的CRS的构成的监控模式来监控上述两种构成。终端装置根据检测到CRS的监控模式来隐式地获取对象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表示停止状态的CRS的构成的监控模式也可以预先定义。表示停止状态的CRS的构成的监控模式也可以从基站装置通过专用RRC信令来通知。
说明表示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的通知方法的一例。
表示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由专用RRC信令来通知。表示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的信息与中心频率和小区ID建立关联地列表化来通知。
终端装置能够通过上述的通知方法来获知对象小区的启动/停止状态。以下,在终端装置根据对象小区的启动/停止状态来切换行为时,可应用上述的通知方法的任意一种。
以下,说明小区(基站装置)的检测。
所谓小区的检测,是指由终端装置来检测从构成该小区的基站装置发送出的同步信号或者/以及参考信号。小区的检测所利用的同步信号或者/以及参考信号包含小区ID的信息。终端装置通过该小区的小区ID和同步信号或者/以及参考信号的检测基准来检测该小区。
说明同步信号或者/以及参考信号的检测基准的一例。
终端装置基于来自小区的同步信号或者/以及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强度或者/以及接收功率质量来决定检测。终端装置对同步信号或者/以及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强度或者/以及接收功率质量与阈值进行比较,在接收强度或者/以及接收质量高的情况下,判断为检测到所述小区。接收功率强度例如为RSRP等。接收质量例如为干扰量、RSRQ、SINR等。此外,小区的检测也可以通过后述的测定的事件来判断。
说明同步信号或者/以及参考信号的检测基准的一例。
终端装置基于来自小区的同步信号或者/以及参考信号的信息的解码成功与否来决定检测。例如,小区在同步信号或者/以及参考信号中记载CRC等奇偶校验码来发送。终端装置利用同步信号或者/以及参考信号中包含的所述奇偶校验码来进行解码,通过奇偶校验检测而判断出已正确解码的情况下,判断为检测到所述小区。
在终端装置中检测到小区之后,终端装置进行连接/激活的小区的选择、以及切断/去激活的小区的选择。
或者,在终端装置中检测到小区之后,终端装置向所连接的基站装置报告检测到的小区的信息。检测到的小区的信息包含小区ID、测定信息。
以下,说明CRS的详细内容。
CRS以天线端口0-3来发送。
CRS配置于作为非MBSFN子帧(non-MBSFN subframe)的全部下行链路子帧。换言之,CRS配置于除了MBSFN子帧以外的全部下行链路子帧。
CRS基于物理小区标识符(PCI)来决定资源要素以及信号序列。
在图10中示出CRS的构成。CRS的信号利用伪随机数序列来生成。所述伪随机数序列例如为Gold序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物理小区标识符(PCI)来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CP的类型来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时隙编号和时隙内的OFDM符号编号来计算。常规CP情况下的CRS的资源要素利用图10的R0-3。R0对应于天线端口0的CRS的配置,R1对应于天线端口1的CRS的配置,R2对应于天线端口2的CRS的配置,R3对应于天线端口3的CRS的配置。以一个天线端口发送的CRS的资源要素,在频率轴上以6个子载波的周期来配置。以天线端口0发送的CRS和以天线端口1发送的CRS的资源要素配置为相距3个子载波。CRS基于小区ID而在频率上以小区固有的方式发生移位。以天线端口0发送的CRS和以天线端口1发送的CRS的资源要素,在常规CP的情况下配置于OFDM符号0、4,在扩展CP的情况下配置于OFDM符号0、3。以天线端口2发送的CRS和以天线端口3发送的CRS的资源要素配置于OFDM符号1。CRS以在下行链路设定的频带宽度而在宽频带内进行发送。
以下,说明DRS的详细内容。DRS在下行链路的时域的同步、下行链路的频率的同步、小区/发送点的确定、RSRP的测定、RSRQ的测定、终端装置的地理位置的测定等各种各样的用途下从基站装置发送。
DRS以下行链路子帧来发送。DRS以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来发送。
DRS在基站装置处于停止状态下发送。另外,DRS即便在基站装置处于启动状态下也可以发送。
DRS在时间轴上被周期性地发送。此外,DRS被连续发送所设定的子帧量。例如,以M子帧周期来连续发送N子帧。发送DRS的周期M、周期内连续发送的子帧数N、和周期内配置DRS的子帧L由上级层来设定。另外,周期内连续发送的子帧数N也可以预先规定。若将子帧周期M设定为长期,则能够使得处于停止状态的基站装置发送的次数减少,以降低小区间干扰。另外,M、N和L也可以在停止状态和启动状态下以不同的设定来发送。
DRS将小区ID的信息包含在内来发送。在此,所谓小区ID的信息,是指用于识别发送DRS的小区的信息。例如是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 cell ID)、CGI(Cell GlobalIdentity:小区全球标识符)、新的小区标识符(小型小区ID(small cell ID)、发现ID(Discovery ID)、扩展小区ID(extended cell ID等))。另外,也可以通过DRS来发送上述的与小区有关的多个ID。例如,在配置仅利用物理小区标识符则不足的数目的小区的环境中,在DRS中将新的小区标识符与物理小区标识符组合来发送,从而能够实质上扩展物理小区标识符。
DRS以天线端口p、…、p+n-1来发送。在此,n为发送DRS的天线端口的总数。p、…、p+n-1的值为0-22、107-110以外的值。
说明DRS的构成的一例。
在图9中示出DRS的构成的一例。DRS的信号所利用的序列通过频率轴上的Zadoff-Chu序列来生成。DRS在频率轴上连续配置。DRS利用6个资源块,利用其中的62个子载波来发送。DRS以零功率来发送所述6个资源块之中的10个子载波。换言之,DRS预留所述6个资源块之中的10个子载波,不发送信号。DRS在FDD(帧构成类型1)的情况下配置于时隙编号0和时隙编号10的最后的OFDM符号,在TDD(帧构成类型2)的情况下映射至子帧1和子帧6的第3个OFDM符号。DRS将确定小区ID的信息的一部分包含在内来发送。
另外,DRS也可以配置于与PSS不同的资源块。另外,DRS也可以利用与PSS不同的资源块数来发送。另外,DRS也可以利用与PSS不同的子载波数来发送。另外,DRS也可以配置于与PSS不同的OFDM符号。另外,DRS也可以将与小区ID不同的信息包含在内来发送。
说明DRS的构成的一例。
在图9中示出DRS的构成的一例。DRS的信号所利用的序列连结两个长度为31的二进制序列并进行交织。DRS的信号的序列基于M序列来生成。DRS不同于配置在子帧0的信号和配置在子帧5的信号。DRS在FDD的情况下配置于时隙编号0和时隙编号10的第6个OFDM符号,在TDD的情况下配置于时隙编号1和时隙编号11的第7个OFDM符号。换言之,在FDD的情况下配置于时隙编号0和时隙编号10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在TDD的情况下配置于时隙编号1和时隙编号11的最后的OFDM符号。DRS将确定小区ID的信息的一部分包含在内来发送。
另外,DRS也可以配置于与SSS不同的资源块。另外,DRS也可以利用与SSS不同的资源块数来发送。另外,DRS也可以利用与SSS不同的子载波数来发送。另外,DRS也可以配置于与SSS不同的OFDM符号。另外,DRS也可以将与小区ID不同的信息包含在内来发送。
另外,发送所述DRS的子帧数并不限定。例如,所述DRS也可以在子帧0、1、5、6中发送。在此情况下,能够将许多信息包含在所述DRS中来发送。此外,在该情况下,由于正交序列数增加,因此具有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效果。
说明DRS的构成的一例。
在图10中示出DRS的构成的一例。DRS的信号利用伪随机数序列来生成。所述伪随机数序列例如为Gold序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小区ID来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CP的类型来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时隙编号和时隙内的OFDM符号编号来计算。以一个天线端口发送的DRS的资源要素,在频率轴上以6个子载波的周期来配置。以天线端口p发送的DRS和以天线端口p+1发送的DRS的资源要素配置为相距3个子载波。DRS基于小区ID而在频率上以小区固有的方式发生移位。以天线端口p发送的DRS和以天线端口p+1发送的DRS的资源要素,在常规CP的情况下配置于OFDM符号0、4,在扩展CP的情况下配置于OFDM符号0、3。以天线端口p+2发送的DRS和以天线端口p+3发送的DRS的资源要素配置于OFDM符号1。DRS以在下行链路设定的频带宽度而在宽频带内进行发送。
另外,DRS也可以利用与CRS不同的伪随机数序列。另外,DRS也可以利用与CRS不同的序列的计算方法。另外,DRS也可以以与CRS不同的子载波周期而在频率上配置。另外,发送DRS的天线端口p和发送DRS的天线端口p+1的资源要素的配置关系也可以与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的配置关系不同。DRS也可以基于与CRS不同的信息而在频率上使配置发生移位。另外,DRS也可以配置于与CRS不同的OFDM符号。另外,DRS可以以与CRS不同的频带宽度来配置,也可以以在上级层设定的频带宽度来配置而在窄频带内进行发送。
说明DRS的构成的一例。
在图11中示出DRS的构成的一例。利用伪随机数序列来生成。所述伪随机数序列例如为Gold序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小区ID来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CP的类型来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时隙编号和时隙内的OFDM符号编号来计算。以一个天线端口发送的DRS,在频率轴上以6个子载波的周期来配置。DRS基于小区ID而在频率上以小区固有的方式发生移位。DRS在常规CP的情况下配置于第0时隙的OFDM符号3、5、6以及第1时隙的OFD符号1、2、3、5、6,在扩展CP的情况下配置于第0时隙的OFDM符号4、5以及第1时隙的OFDM符号1、2、4、5。DRS的资源要素以第1个OFDM符号和第1+L个OFDM符号来配置为在频率上移位L的量。DRS以在下行链路设定的频带宽度而在宽频带内进行发送。
另外,DRS也可以利用与PRS不同的伪随机数序列。另外,DRS也可以利用与PRS不同的序列的计算方法。另外,DRS也可以以与PRS不同的子载波周期而在频率上配置。另外,DRS也可以配置于与PRS不同的OFDM符号。另外,DRS可以以与PRS不同的频带宽度来配置,也可以以在上级层设定的频带宽度来配置而在窄频带内进行发送。
说明DRS的构成的一例。
在图10中示出DRS的构成的一例。DRS的信号利用伪随机数序列来生成。所述伪随机数序列例如为Gold序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来自上级层的信息来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在未设定来自上级层的信息的情况下基于小区ID来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CP的类型来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基于时隙编号和时隙内的OFDM符号编号来计算。配置DRS的资源要素由设定编号(DRS configuration:DRS配置)来决定,利用图12的表来算出。在此,k’表示子载波编号,1’表示OFDM符号编号,ns表示时隙编号,nsmod2表示时隙编号。例如,在设定编号为0的情况下,DRS配置于时隙编号0、子载波编号9、OFDM符号编号5以及6的资源要素。DRS以在下行链路设定的频带宽度而在宽频带内进行发送。
另外,DRS也可以利用与CSI-RS不同的伪随机数序列。另外,DRS也可以利用与CSI-RS不同的序列的计算方法。另外,DRS并不限于图12的表,能够配置于与CSI-RS不同的资源要素。另外,DRS可以以与CSI-RS不同的频带宽度来配置,也可以以在上级层设定的频带宽度来配置而在窄频带内进行发送。
说明DRS的构成的一例。
在图10中示出DRS的构成的一例。配置DRS的资源要素由设定编号(DRSconfiguration:DRS配置)来决定,利用图12的表来算出。在此,k’表示子载波编号,l’表示OFDM符号编号,ns表示时隙编号,nsmod2表示时隙编号。例如,在设定编号为0的情况下,DRS配置于时隙编号0、子载波编号9、OFDM符号编号5以及6的资源要素。DRS以在下行链路设定的频带宽度而在宽频带内进行发送。DRS也可以在设定的资源要素中以零输出来发送。换言之,DRS在设定的资源要素中不发送信号。
另外,DRS并不限于图12的表,能够配置于与CSI-IM不同的资源要素。另外,DRS可以以与CSI-IM不同的频带宽度来配置,也可以以在上级层设定的频带宽度来配置而在窄频带内进行发送。
以上,虽然说明了DRS的构成,但并不限于上述的一例,DRS以上述的一例的组合来构成。
列举优选组合的具体一例。DRS组合由Zadoff-Chu序列构成的信号、基于M序列而构成的信号、和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来构成。此外,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较之于由Zadoff-Chu序列构成的信号,以宽频带来构成,由Zadoff-Chu序列构成的信号利用6个资源块来发送,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在子帧的整个频带中被发送。
列举优选组合的具体一例。组合由Zadoff-Chu序列构成的信号、基于M序列而构成的信号、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和以零输出而发送的信号来构成。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以及以零输出而发送的信号,通过DRS的设定信息来指定资源要素。此外,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较之于由Zadoff-Chu序列构成的信号,以宽频带来构成,由Zadoff-Chu序列构成的信号利用6个资源块来发送,基于Gold序列而构成的信号在子帧的整个频带中被发送。
终端装置通过专用RRC信令来通知DRS的设定。所述DRS的设定包含:发送RS的小区间公共的信息、和发送DRS的小区单独的信息。另外,DRS的设定也可以包含在后述的测定对象的设定信息中来通知。
发送DRS的小区间公共的信息中包含频带的中心频率的信息、频带宽度的信息、子帧的信息等。
发送DRS的小区单独的信息中包含频带的中心频率的信息、频带宽度的信息、子帧的信息、指定资源要素的信息、确定小区的信息(小区ID、PCI)等。
终端装置根据DRS的设定能够获知包含DRS的子帧,因此也可以在不含DRS的子帧中不进行DRS的检测处理。由此,能够降低终端装置的功耗。
以下,说明CRS和DRS的差异点。
CRS配置于MBSFN子帧以外的全部子帧。另一方面,DRS以设定的子帧间隔而周期性地配置。
由此,DRS在时间轴上资源要素的密度低,与CRS相比,能够抑制小区间干扰。
CRS由物理小区标识符(PCI)来决定资源要素以及信号序列。另一方面,DRS由物理小区标识符(PCI)以外的参数来决定资源要素以及信号序列。物理小区标识符(PCI)以外的参数例如为CGI、扩展小区ID、DRS设定索引等。
由此,DRS能够以物理小区标识符(PCI)以上的种类来发送,因此适合许多小区密集的环境下的小区检测/识别。
以下,说明物理层的测定的详细内容。终端装置进行向上级层报告的物理层的测定。物理层的测定具有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参考信号强度指示)、RSRQ(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等。
以下,说明RSRP的详细内容。RSRP被定义为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
说明RSRP的一例。
RSRP被定义为对所考虑的测定频带宽度之中包含的发送CRS的资源要素的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在决定RSRP的过程中,利用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如果终端装置能够检测天线端口1的CRS,则为了决定RSRP,除了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之外还能够利用天线端口1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以下,将利用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而计算出的RSRP称为基于CRS的RSRP或者第一RSRP。
终端装置在RRC空闲(RRC_IDLE)状态下测定频率内小区(intra-frequency cell)以及/或者频率间小区(inter-frequency cell)的RSRP。在此,所谓RRC空闲状态的频率内小区,是指频带与终端装置通过广播的方式接收到系统信息的小区相同的小区。在此,所谓RRC空闲状态的频率间小区,是指频带与终端装置通过广播的方式接收到系统信息的小区不同的小区。终端装置在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下测定频率内小区以及/或者频率间小区的RSRP。在此,所谓RRC连接状态的频率内小区,是指频带与终端装置通过RRC信令或者广播的方式接收到系统信息的小区相同的小区。在此,所谓RRC连接状态的频率间小区,是指频带与终端装置通过RRC信令或者广播的方式接收到系统信息的小区不同的小区。
说明RSRP的一例。
RSRP被定义为对所考虑的测定频带宽度之中包含的发送CSI-RS的资源要素的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在决定RSRP的过程中,利用CSI-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发送CSI-RS的资源要素以及天线端口由上级层来通知。以下,将利用与第一RSRP所利用的资源要素不同的资源要素而计算出的RSRP称为第二RSRP。
终端装置在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下测定频率内小区以及/或者频率间小区的RSRP。
说明RSRP的一例。
RSRP被定义为对所考虑的测定频带宽度之中包含的发送PSS的资源要素的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在决定RSRP的过程中,利用PS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
终端装置在RRC空闲(RRC_IDLE)状态下测定频率内小区以及/或者频率间小区的RSRP。此外,终端装置在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下测定频率内小区以及/或者频率间小区的RSRP。
说明RSRP的一例。
RSRP被定义为对所考虑的测定频带宽度之中包含的发送PSS以及SSS的资源要素的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在决定RSRP的过程中,利用PSS以及SS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
终端装置在RRC空闲(RRC_IDLE)状态下测定频率内小区以及/或者频率间小区的RSRP。此外,终端装置在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下测定频率内小区以及/或者频率间小区的RSRP。
说明RSRP的一例。
RSRP被定义为对所考虑的测定频带宽度之中包含的发送DRS的资源要素的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在决定RSRP的过程中,利用D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发送DRS的资源要素以及天线端口由上级层来通知。
终端装置在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下测定频率内小区以及/或者频率间小区的RSRP。
说明RSRP的一例。
RSRP被定义为对所考虑的测定频带宽度之中包含的发送CRS或者DRS的资源要素的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在决定RSRP的过程中,在实施了来自上级层的设定的情况下利用D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否则利用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在未被上级层设定的情况下,如果终端装置能够检测天线端口1的CRS,则为了决定RSRP,除了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之外还能够利用天线端口1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发送DRS的资源要素以及天线端口由上级层来通知。
在此,作为来自上级层的设定的一例而有是否设定了DRS的设定(DRS-Config)。
或者,作为来自上级层的设定的一例,与对要报告的测定结果进行指定的参数建立关联地设定。例如,与报告的设定(report Config)中包含的新的参数(reportQuantity)建立关联地设定。
说明RSRP的一例。
RSRP被定义为对所考虑的测定频带宽度之中包含的发送CRS或者DRS的资源要素的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在决定RSRP的过程中,接收到表示对象小区处于停止状态的信息的情况下,利用D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在接收到表示对象小区处于启动状态的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在接收到表示对象小区处于启动状态的信息的情况下,如果终端装置能够检测天线端口1的CRS,则为了决定RSRP,除了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之外还能够利用天线端口1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发送DRS的资源要素以及天线端口由上级层来通知。
终端装置在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下测定频率内小区以及/或者频率间小区的RSRP。
说明RSRP的一例。
RSRP被定义为对所考虑的测定频带宽度之中包含的发送CRS或者DRS的资源要素的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在决定RSRP的过程中,若检测到DRS,则利用D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否则,利用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在未被上级层设定的情况下,如果终端装置能够检测天线端口1的CRS,则为了决定RSRP,除了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之外还能够利用天线端口1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发送DRS的资源要素以及天线端口由上级层来通知。
是否检测到DRS的基准例如为D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的接收功率与基准值之间的比较。
是否检测到DRS的基准例如为D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的接收功率与天线端口0的CRS被映射的资源要素的接收功率之间的比较。
另外,在启动状态下未发送DRS的情况下,可以说正在测定对象小区处于启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切换RSRP的种类。
以下,说明RSSI的详细内容。RSSI以利用接收天线而观测到的总接收功率来定义。
说明RSSI的一例。
RSSI(E-UTRA carrier RSSI)由对仅观测假定将针对天线端口0的参考信号包含在内的OFDM符号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换言之,RSSI由对仅观测将天线端口0的CRS包含在内的OFDM符号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RSSI以资源块数为N的频带宽度来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含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
说明RSSI的一例。
RSSI(E-UTRA carrier RSSI)由对观测全部OFDM符号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含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
说明RSSI的一例。
RSSI(E-UTRA carrier RSSI)由对仅观测包含DRS的资源要素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RSSI以资源块数为N的频带宽度来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含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发送DRS的资源要素以及天线端口由上级层来通知。
在此,RSSI也可以利用发送DRS信号的资源要素来测定。在该情况下,由第二RSRP计算出的资源要素和RSSI的资源要素相同。终端装置设定发送DRS的资源要素的配置信息。
此外,在此,RSSI也可以利用以零输出发送的DRS的资源要素来测定。在此情况下,由第二RSRP计算出的资源要素和RSSI的资源要素不同。终端装置设定用于计算第二RSRP的资源要素的配置信息和用于计算RSSI的资源要素的配置信息这两者。
以下,说明RSRQ的详细内容。RSRQ由RSRP和RSSI之比来定义,在与作为通信质量指标的测定对象小区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同等的目的下被利用。RSRP和RSSI的组合并不限于以下内容,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RSRP和RSSI的优选组合。
说明RSRQ的一例。
RSRQ被定义为通过N×RSRP/RSSI的式子计算的比值。在此,N为RSSI的测定频带宽度的资源块数,RSRQ的分子和分母必须由相同资源块的集合来构成。在此,RSRP为第一RSRP。以下,利用第一RSRP而计算出RSRQ,并将利用该RSRQ而计算出的RSRQ称为基于CRS的RSRQ或者第一RSRQ。
RSSI(E-UTRA carrier RSSI)由对仅观测将针对天线端口0的参考信号包含在内的OFDM符号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换言之,RSSI由对仅观测将天线端口0的CRS包含在内的OFDM符号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RSSI以资源块数为N的频带宽度来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含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在用于测定RSRQ的给定子帧被上级层的信令指定的情况下,RSSI根据所述被指定的子帧中的全部OFDM符号来测定。
终端装置在RRC空闲状态下测定频率内小区以及/或者频率间小区的RSRQ。终端装置在RRC连接状态下测定频率内小区以及/或者频率间小区的RSRQ。
说明RSRQ的一例。
RSRQ被定义为通过N×RSRP/RSSI的式子计算的比值。在此,N为RSSI的测定频带宽度的资源块数,RSRQ的分子和分母必须由相同资源块的集合来构成。在此,RSRP为第二RSRP。以下,利用第二RSRP而计算出RSRQ,并将利用该RSRQ而计算出的RSRQ称为第二RSRQ。
RSSI(E-UTRA carrier RSSI)由对仅观测假定将针对天线端口0的参考信号包含在内的OFDM符号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换言之,RSSI由对仅观测将天线端口0的CRS包含在内的OFDM符号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RSSI以资源块数为N的频带宽度来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含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在用于测定RSRQ的给定子帧被上级层的信令指定的情况下,RSSI根据所述被指定的子帧中的全部OFDM符号来测定。
终端装置在RRC连接状态下测定频率内小区以及/或者频率间小区的RSRQ。
说明RSRQ的一例。
上述虽然说明了RSRQ的一例,但有时RSRQ的定义根据状况而改变。例如,在启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RSSI的精度大幅变动。
RSRQ在对象小区处于停止状态下被定义为通过N×RSRP/(RSSI+N×RSRP)的式子计算的比值,在对象小区处于启动状态下被定义为通过N×RSRP/RSSI的式子计算的比值。在此,N为RSSI的测定频带宽度的资源块数,RSRQ的分子和分母必须由相同资源块的集合来构成。在此,RSRP为第二RSRP。
RSSI(E-UTRA carrier RSSI)由对仅观测假定将针对天线端口0的参考信号包含在内的OFDM符号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换言之,RSSI由对仅观测将天线端口0的CRS包含在内的OFDM符号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RSSI以资源块数为N的频带宽度来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含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在用于测定RSRQ的给定子帧被上级层的信令指定的情况下,RSSI根据所述被指定的子帧中的全部OFDM符号来测定。
说明RSRQ的一例。
RSRQ被定义为通过N×RSRP/RSSI的式子计算的比值。在此,N为RSSI的测定频带宽度的资源块数,RSRQ的分子和分母必须由相同资源块的集合来构成。在此,RSRP为第二RSRP。
RSSI(E-UTRA carrier RSSI)由对仅观测包含DRS的资源要素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RSSI以资源块数为N的频带宽度来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含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在用于测定RSRQ的给定子帧被上级层的信令指定的情况下,RSSI根据所述被指定的子帧来测定。发送DRS的资源要素以及天线端口由上级层来通知。
说明RSRQ的一例。
上述虽然说明了RSRQ的一例,但有时RSRQ的定义根据状况而改变。例如,在启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RSSI的精度大幅变动。
RSRQ在实施了来自上级层的设定的情况下被定义为通过N×RSRP/(RSSI+N×RSRP)的式子计算的比值,否则被定义为通过N×RSRP/RSSI的式子计算的比值。在此,N为RSSI的测定频带宽度的资源块数,RSRQ的分子和分母必须由相同资源块的集合来构成。在此,RSRP基于来自上级层的设定,可利用第一RSRP或者第二RSRP。
RSSI(E-UTRA carrier RSSI)由对仅观测假定将针对天线端口0的参考信号包含在内的OFDM符号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换言之,RSSI由对仅观测将天线端口0的CRS包含在内的OFDM符号得到的总接收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来构成。RSSI以资源块数为N的频带宽度来观测。RSSI的总接收功率包含来自同一信道的服务小区、非服务小区的功率、来自相邻信道的干扰功率、热噪声功率等。在用于测定RSRQ的给定子帧被上级层的信令指定的情况下,RSSI根据所述被指定的子帧中的全部OFDM符号来测定。
在此,作为来自上级层的设定的一例而有是否设定了DRS的设定(DRS-Config)。
或者,作为来自上级层的设定的一例,与对要报告的测定结果进行指定的参数建立关联地设定。例如,与报告的设定(report Config)中包含的新的参数(reportQuantity)建立关联地设定。
说明DL RS TX power(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t power: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发送功率)的一例。
DL RS TX power被定义为对携带由运用系统频带宽度的基站装置发送的CRS的资源要素的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
说明DL RS TX power的一例。
DL RS TX power被定义为对携带由运用系统频带宽度的基站装置发送的DRS的资源要素的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
说明第一测定的过程。第一测定为第一RSRP、第一RSRQ的测定。
终端装置根据物理小区标识符(PCI)来获知以天线端口0发送的CRS被配置的资源要素。然后,根据以天线端口0发送的CRS被配置的资源要素来测定第一RSRP。另外,用于测定的子帧数并不限定,可以跨多个子帧来测定,并报告平均值。接着,获知包含天线端口0的OFDM符号,来进行RSSI的测定。然后,根据第一RSRP和RSSI来计算第一RSRQ。另外,第一RSRP和RSSI的测定子帧可以不同。
以下,将基于第一测定的过程而获得的结果(第一RSRP、第一RSRQ)称为第一测定结果。
说明第二测定的过程。第二测定为第二RSRP、第二RSRQ的测定。
终端装置根据DRS的设定信息来获知配置DRS的资源要素。然后,根据配置DRS的资源要素来测定第二RSRP。另外,用于测定的子帧数并不限定,也可以跨多个子帧来测定,并报告平均值。然后,进行RSSI的测定。然后,根据第二RSRP和RSSI来计算第二RSRQ。
以下,将基于第二测定的过程而获得的结果(第二RSRP、第二RSRQ)称为第二测定结果。
以下,说明第一RSRP/RSRQ和第二RSRP/RSRQ的差异点。
第一RSRP/RSRQ基于CRS来测定。另一方面,第二RSRP/RSRQ基于CRS以外的RS来测定。CRS以外的RS例如为DRS。
由此,即便在未发送CRS的基站装置中也能够测定RSRP/RSRQ。
第一RSRP也可以利用任何子帧来测定。另一方面,第二RSRP由于基于被周期性配置的RS来测定,因此被隐式地指定要测定的子帧。具体而言,基于从基站装置通知的RS被配置的子帧信息来测定第二RSRP。
由此,终端装置无需在全部子帧中进行用于测定的监控,能够降低功耗。
为了测定第一RSRP/RSRQ,需要物理小区标识符。另一方面,为了测定第二RSRP,还需要物理小区标识符之外的其他信息。其他信息为RS的设定信息,例如为通知配置RS的资源要素的信息、通知用于测定的天线端口数的信息。
关于第一RSRP/RSRQ,终端装置通过获知物理小区标识符而能够测定,因此可在RRC空闲状态以及RRC连接状态下测定。另一方面,关于第二RSRP/RSRQ,终端装置还需要物理小区标识符以外的其他信息,且其他信息通过RRC信令来通知,因此仅在RRC连接状态下测定。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终端装置可以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具备:基于第一RS(CRS)进行第一测定且基于第二RS(DRS)进行第二测定的接收部、以及将所述第一测定结果和所述第二测定结果报告给所述基站装置的上级层处理部,在第一状态下进行所述第一测定,在第二状态下进行所述第一测定或者所述第二测定。可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进行所述第一测定和所述第二测定这两种测定,此外也可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仅进行所述第二测定。
作为一例,所述第一状态为未通知所述第二RS的设定信息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了所述第二RS的设定信息的状态。此外,作为一例,所述第一状态为未设定所述第二测定信息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由所述基站装置设定了所述第二测定信息的状态。此外,作为一例,所述第二状态为未发送所述第一RS的状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具备:在给定小区处于第一状态时进行第一测定且在所述给定小区处于第二状态时进行第二测定的接收部、以及将所述第一测定或者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给所述基站装置的上级层处理部,基于表示所述给定小区处于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的状态的信息来切换所述第一测定和所述第二测定。
作为一例,表示所述给定小区处于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的状态的信息由所述基站装置来通知。此外,作为一例,表示所述给定小区处于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的状态的信息通过从所述给定小区发送的RS的构成的变化来通知。
作为一例,在所述第一测定中通过第一RSRQ的计算式来计算,在所述第二测定中通过第二RSRQ的计算式来计算。此外,作为一例,所述第一测定基于CRS来测定,所述第二测定基于与CRS不同的RS来测定。
以下,说明向上级层报告(转发)由终端装置测定的测定值的机理。
说明测定的模型。图13为测定的模型。
测定部1301构成为包含第一层滤波部13011、第三层滤波部13012以及报告基准的评价部13013。另外,测定部1301构成为包含接收部105以及上级层处理部101的一部分的功能。具体而言,构成为,第一层滤波13011包含在接收部105中,第三层滤波13012以及报告基准的评价13013包含在上级层处理部101中。
从物理层输入的测定值(样本)通过第一层滤波(Layer 1 filtering)部13011而被施加滤波器。第一层滤波部13011例如应用多个输入值的平均、加权平均、追踪信道特性的平均等,也可以应用其他滤波方法。从第一层报告的测定值在第一层滤波部13011之后被输入至第三层。输入至第三层滤波(Layer 1 filtering)部13012的测定值被施加滤波器。第三层滤波的设定通过RRC信令来提供。被第三层滤波部13012滤波后报告的间隔与输入的测定间隔相同。在报告基准的评价部13013中,检查实际上是否需要测定值的报告。评价基于一个以上的测定的流程。例如不同的测定值间的比较等。终端装置至少在每次被报告了新的测定结果时进行报告基准的评价。报告基准的设定通过RRC信令来提供。在根据报告基准的评价而判断为需要测定值的报告之后,终端装置通过无线接口来发送测定报告信息(测定报告消息)。
接下来,对测定(measurement)进行说明。基站装置对于终端装置而使用RRC信令(无线资源控制信号)的RRC连接重设(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来发送测定设定(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消息。终端装置对测定设定(Measurementconfiguration)消息中包含的系统信息进行设定,并且根据被通知的系统信息来进行针对服务小区(serving cell)以及相邻小区(包含列表小区(listed cell)以及/或者检测小区(detected cell))的测定、事件评价、测定报告。列表小区是被列为测定对象(Measurementobject)的小区(从基站装置向终端装置以相邻小区列表来通知的小区),检测小区是在由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指示的频率下被终端装置检测到但未列为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的小区(未以相邻小区列表来通知的终端装置自身检测到的小区)。
测定(measurement)有3个类型(频率内测定(intra-frequency measurements)、频率间测定(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无线接入技术间测定(inter-RATmeasurements))。频率内测定(intra-frequency measurements)为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下行链路频率)下的测定。频率间测定(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为与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频率不同的频率下的测定。无线接入技术间测定(inter-RAT measurements)为与服务小区的无线技术(例如EUTRA)不同的无线技术(例如UTRA、GERAN、CDMA2000等)下的测定。
测定设定(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消息中包含:测定标识符(meas Id)、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的设定的追加以及/或者修正以及/或者删除、数量设定(quantity Config)、测定间隔设定(meas GapConfig)、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等。
数量设定(quantity Config)在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为EUTRA的情况下指定第三层滤波系数(L3filtering coefficient)。第三层滤波系数(L3filteringcoefficient)规定最新的测定结果与过去的滤波测定结果之比(比例)。滤波结果被终端装置用于事件评价。
测定间隔设定(meas Gap Config)用于控制测定间隔模式(measurement gappattern)的设定、测定间隔(measurement gap)的激活(activation)/去激活(deactivation)。在测定间隔设定(meas Gap Config)中,作为使测定间隔激活的情况下的信息而通知:间隔模式(gap pattern)、开始系统帧编号(start SFN)、开始子帧编号(startSubframe Number)。间隔模式(gap pattern)规定作为测定间隔(measurement gap)而使用何种模式。开始系统帧编号(start SFN)规定使测定间隔(measurement gap)开始的SFN(System Frame Number:系统帧编号)。开始子帧编号(start Subframe Number)规定使测定间隔(measurement gap)开始的子帧编号。
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表示与服务小区(serving cell)的质量有关的阈值,用于控制是否需要由终端装置进行测定(measurement)。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设定为相对于RSRP的值。
在此,测定标识符(meas Id)用于使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和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建立联系,具体而言使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和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 Config Id)建立联系。与测定标识符(meas Id)建立对应的是一个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和一个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 Config Id)。测定设定(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消息能够针对测定标识符(meas Id)、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的关系进行追加、修正、删除。
测定对象删除列表(meas Object To Remove List)是对所指定的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以及与所指定的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对应的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进行删除的指令。此时,与所指定的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Id)建立了对应的所有测定标识符(meas Id)均被删除。该指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
测定对象追加修改列表(meas Object To Add Modify List)是将所指定的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修正为所指定的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或者追加所指定的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和所指定的测定对象(Measurementobjects)的指令。该指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
报告设定删除列表(report Config To Remove List)是对所指定的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 Config Id)以及与所指定的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 Config Id)对应的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进行删除的指令。此时,与所指定的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 Config Id)建立了对应的所有测定标识符(meas Id)均被删除。该指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 Config Id)。
测定Id删除列表(meas Id To Remove List)是对所指定的测定标识符(meas Id)进行删除的指令。此时,与所指定的测定标识符(meas Id)建立了对应的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和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 Config Id)均未被删除而被维持。该指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测定标识符(meas Id)。
测定Id追加修改列表(meas Id To Add Modify List)是进行修正以使所指定的测定标识符(meas Id)与所指定的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和所指定的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 Config Id)建立对应、或者使所指定的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和所指定的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 Config Id)与所指定的测定标识符(meas Id)建立对应地追加所指定的测定标识符(meas Id)的指令。该指令能够同时指定多个测定标识符(meas Id)。
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按照每个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 AccessTechnology)以及频率来规定。此外,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包括:针对EUTRA的规定和针对EUTRA以外的RAT的规定。
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中包含与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建立了对应的测定对象EUTRA(meas Object EUTRA)等。
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是为了识别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的设定而使用的标识符。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的设定如前所述,按照每个无线接入技术(RAT)以及频率来规定。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针对EUTRA、UTRA、GERAN、CDMA2000而分别规格化。针对EUTRA的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即测定对象EUTRA(meas Object EUTRA)规定针对EUTRA的相邻小区而应用的信息。此外,测定对象EUTRA(meas Object EUTRA)之中不同频率的测定对象EUTRA被作为不同的测定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来处理,分别被分配了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
说明测定对象的信息的一例。
测定对象EUTRA(meas Object EUTRA)中包含:EUTRA载波频率信息(eutra-Carrier Info)、测定频带宽度(measurement Bandwidth)、天线端口1存在信息(presenceAntennaPort1)、偏移频率(offset Freq)、与相邻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list)有关的信息、与黑名单(black list)有关的信息。
接下来,说明测定对象EUTRA(meas Object EUTRA)中包含的信息。EUTRA载波频率信息(eutra-Carrier Info)指定作为测定对象的载波频率。测定频带宽度(measurementBandwidth)表示在作为测定对象的载波频率下动作的全部相邻小区所共同的测定频带宽度。天线端口1存在信息(presenceAntennaPort1)表示在作为测定对象的小区中是否使用了天线端口1。偏移频率(offset Freq)表示在作为测定对象的频率下被应用的测定偏移值。
说明测定对象的信息的一例。
为了进行第二测定,进行与第一测定不同的设定。
测定对象EUTRA(meas Object EUTRA)中包含:EUTRA载波频率信息(eutra-Carrier Info)、测定频带宽度(measurement Bandwidth)、DRS设定信息(DS设定信息、发现信号测定设定信息)、偏移频率(offset Freq)、与相邻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 list)有关的信息、与黑名单(blacklist)有关的信息。
接下来,说明测定对象EUTRA(meas Object EUTRA)中包含的信息。EUTRA载波频率信息(eutra-Carrier Info)指定作为测定对象的载波频率。测定频带宽度(measurementBandwidth)表示在作为测定对象的载波频率下动作的全部相邻小区所共同的测定频带宽度。DRS设定信息用于向终端装置通知为了检测DRS设定而需的频带下共同的设定信息,例如表示在作为测定对象的小区中被发送的子帧编号、子帧周期等。偏移频率(offset Freq)表示在作为测定对象的频率下被应用的测定偏移值。
说明与相邻小区列表以及黑名单有关的信息的一例。
与相邻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 list)有关的信息包含:与成为事件评价、测定报告的对象的相邻小区有关的信息。作为与相邻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 list)有关的信息,包含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 cell ID)、小区固有偏移(cell IndividualOffset、表示相对于相邻小区而应用的测定偏移值)等。该信息在EUTRA的情况下作为用于对终端装置已从广播信息(被广播的系统信息)之中获取的相邻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list)进行追加、修正或者删除的信息来利用。
此外,与黑名单(black list)有关的信息包含:与未成为事件评价、测定报告的对象的相邻小区有关的信息。作为与黑名单(black list)有关的信息,包含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 cell ID)等。该信息在EUTRA的情况下作为用于对终端装置已从广播信息之中获取的列入黑名单小区列表(black listed cell list)进行追加、修正或者删除的信息来利用。
说明与相邻小区列表以及黑名单有关的信息的一例。
在进行第二测定的情况下,假定在物理小区标识符(PCI)不足的情形下利用。因而,需要对物理小区标识符进行了扩展的新的相邻小区列表以及新的黑名单。
与新的相邻小区列表(相邻小型小区列表(neighbour small cell list))有关的信息包含:与成为事件评价、测定报告的对象的相邻小区有关的信息。作为与新的相邻小区列表有关的信息,包含小区ID、小区固有偏移(cell Individual Offset、表示相对于相邻小区而应用的测定偏移值)、小区固有的DRS设定信息等。小区固有的DRS设定信息是被设定为小区固有的DRS的信息,例如表示所利用的DRS的资源要素的信息等。该信息在EUTRA的情况下作为用于对终端装置已从广播信息(被广播的系统信息)之中获取的新的相邻小区列表进行追加、修正或者删除的信息来利用。
此外,与新的黑名单有关的信息包含:与未成为事件评价、测定报告的对象的相邻小区有关的信息。作为与新的黑名单有关的信息,包含小区ID等。该信息在EUTRA的情况下作为用于对终端装置已从广播信息之中获取的新的列入黑名单小区列表(列入黑名单小型小区列表(black listed small cell list))进行追加、修正或者删除的信息来利用。
在此,小区ID例如为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 cell ID)、CGI(Cell GlobalIdentity:小区全球标识符)、发现ID(Discovery ID),基于以DRS发送的小区(发送点)ID的信息来构成。
以下,说明第三层滤波(Layer 3 filtering)的详细内容。
终端装置在报告基准的评价或者测定的报告中进行利用之前,通过下式对测定的结果施加滤波器。
Fn=(1-α)×Fn-1+α×Mn
在此,Mn为来自物理层的最新接收测定结果,Fn为在报告基准的评价或者测定的报告中利用的被更新且滤波后的测定结果,Fn-1为先前的滤波后的测定结果,接收到来自物理层的最初的测定结果时的F0设置M1,且α=1/2(k/4),k为针对对应的测定量的滤波系数。
终端装置通过应用滤波器,从而即便是不同的输入间隔也能确保时间性质。滤波器系数k假定与200ms相同的样本间隔。
在k被设置为0的情况下,不应用第三层滤波。
滤波在与报告基准的评价或者测定的报告所利用的域相同的域中进行。例如,对数的测定值被进行对数的滤波。
输入至滤波器的间隔能够自由设定。
如果所报告的测定结果和前次报告的测定结果是不同的测定方法,则重置先前的滤波后的测定结果。不同的测定方法例如是指所报告的测定结果Mn为第二测定结果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重置先前的滤波后的测定结果。即,Fn-1设置Mn。或者,取代上述的滤波器的式子而应用Fn=Mn的式子。
接下来,说明报告设定的详细内容。
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中包含:与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Config Id)建立了对应的报告设定EUTRA(report Config EUTRA)等。
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 Config Id)是为了识别与测定有关的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而使用的标识符。与测定有关的报告设定(Reportingconfigurations)如前所述而包括:针对EUTRA的规定和针对EUTRA以外的RAT(UTRA、GERAN、CDMA2000)的规定。针对EUTRA的报告设定(Reporting configurations)即报告设定EUTRA(report Config EUTRA)规定EUTRA中的测定的报告所利用的事件的触发条件(triggeringcriteria)。
此外,报告设定EUTRA(report Config EUTRA)中包含:事件标识符(event Id)、触发量(trigger Quantity)、滞后(hysteresis)、触发时间(time To Trigger)、报告量(report Quantity)、最大报告小区数(max Report Cells)、报告间隔(report Interval)、报告次数(reportAmount)。
事件标识符(event Id)用于选择与事件触发报告(event triggered reporting)有关的条件(criteria)。在此,所谓事件触发报告(event triggered reporting),是指在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报告测定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在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间隔内将测定报告某次数的事件触发定期报告(event triggered periodicreporting)。
在满足由事件标识符(event Id)指定的事件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对基站装置进行测定报告(measurement report)。触发量(trigger Quantity)是为了评价事件触发条件而利用的量。即,指定RSRP或者RSRQ。即,终端装置利用由该触发量(triggerQuantity)指定的量来进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测定,判定是否满足了由事件标识符(event Id)指定的事件触发条件。滞后(hysteresis)是事件触发条件下利用的参数。触发时间(time To Trigger)表示应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期间。报告量(report Quantity)表示在测定报告(measurement report)中进行报告的量。在此,指定的是由触发量(triggerQuantity)指定的量、或者RSRP以及RSRQ。最大报告小区数(max Report Cells)表示测定报告(measurement report)中包含的小区的最大数。报告间隔(report Interval)针对定期报告(periodical reporting)或者事件触发定期报告(event triggered periodicreporting)来利用,每隔由报告间隔(report Interval)表示的间隔来进行定期报告。报告次数(report Amount)根据需要来规定进行定期报告(periodical reporting)的次数。
另外,后述的事件触发条件下利用的阈值参数、偏移参数,在报告设定中与事件标识符(event Id)一起向终端装置通知。
另外,基站装置存在通知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的情况和不通知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的情况。在基站装置通知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在服务小区(serving cell)的RSRP比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低时,进行相邻小区的测定和事件评价(也可以说为是否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报告条件(Reportingcriteria)的评价)。另一方面,在基站装置不通知服务小区质量阈值(s-Measure)的情况下,终端装置与服务小区(serving cell)的RSRP无关地进行相邻小区的测定和事件评价。
接下来,说明事件以及事件触发条件的详细内容。
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终端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测定报告(Measurement report)。测定报告(Measurement report)中包含测定结果(Measurement result)。
用于进行测定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的事件触发条件定义有多个,分别具有加入条件和脱离条件。即,满足针对由基站装置指定的事件的加入条件的终端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测定报告(measurement report)。另一方面,满足事件加入条件并发送了测定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的终端装置,在满足事件脱离条件的情况下停止测定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的发送。
以下所说明的事件以及事件触发条件的一例可利用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的任一者。
说明事件的一例。
事件在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比阈值有所改善时被触发。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A1-1的情况下进行其测定报告的发送。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A1-2的情况下停止其测定报告的发送。
加入条件A1-1:Ms-Hys>Threshold
脱离条件A1-2:Ms+Hys<Threshold
在此,Ms为针对服务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old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而利用的阈值参数。
说明事件的一例。
事件在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比阈值有所恶化时被触发。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A2-1的情况下进行其测定报告的发送。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A2-2的情况下停止其测定报告的发送。
加入条件A2-1:Ms-Hys<Threshold
脱离条件A2-2:Ms+Hys>Threshold
在此,Ms为针对服务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old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而利用的阈值参数。
说明事件的一例。
事件在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比主小区的测定结果有所改善时被触发。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A3-1的情况下进行其测定报告的发送。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A3-2的情况下停止其测定报告的发送。
加入条件A3-1:Mn+Ofn+Ocn-Hys>Mp+Ofp+Ocp+Off
脱离条件A3-2:Mn+Ofn+Ocn+Hys<Mp+Ofp+Ocp+Off
在此,M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fn为相对于周边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cn为相对于周边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周边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Mp为针对主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fp为相对于主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cp为相对于主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主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滞后参数,Off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而利用的偏移参数。
说明事件的一例。
事件在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比阈值有所改善时被触发。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A4-1的情况下进行其测定报告的发送。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A4-2的情况下停止其测定报告的发送。
加入条件A4-1:Mn+Ofn+Ocn-Hys>Threshold
脱离条件A4-2:Mn+Ofn+Ocn+Hys<Threshold
在此,M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fh为相对于周边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cn为相对于周边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周边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old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而利用的阈值参数。
说明事件的一例。
事件在主小区的测定结果比阈值1有所恶化、且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比阈值2有所改善时被触发。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A5-1且条件A5-2的情况下进行其测定报告的发送。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A5-3且条件A5-4的情况下停止其测定报告的发送。
加入条件A5-1:Mp-Hys<Threshold1
加入条件A5-2:Mn+Ofn+Ocn-Hys>Threshold2
脱离条件A5-3:Mp+Hys>Threshold1
脱离条件A5-4:Mn+Ofn+Ocn+Hys<Threshold2
在此,Mp为针对主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M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fn为相对于周边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cn为相对于周边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周边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old1和Threshold2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而利用的阈值参数。
说明事件的一例。
事件在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比辅小区的测定结果有所改善时被触发。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A6-1的情况下进行其测定报告的发送。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A6-2的情况下停止其测定报告的发送。
加入条件A6-1:Mn+Ocn-Hys>Ms+Ocs+Off
脱离条件A6-2:Mn+Ocn+Hys<Ms+Ocs+Off
在此,M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cn为相对于周边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周边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Ms为针对服务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cs为相对于服务小区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服务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滞后参数,Off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而利用的偏移参数。
上述的事件以及事件触发条件的一例,利用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的某一个结果来评价事件触发条件。因而,需要指定利用的是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的哪一个结果。
以下,说明为了评价事件触发条件而利用的测定结果的种类的指定方法的一例。
根据报告设定来指定为了评价事件触发条件而利用的测定结果的种类。根据参数利用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的某一个结果来评价事件触发条件。
作为具体的一例,根据触发量(trigger Quantity)来指定是第一测定结果还是第二测定结果。在触发量中,规定了{第一RSRP、第一RSRQ、第二RSRP、第二RSRQ}这4个选择栏。终端装置利用由该触发量(trigger Quantity)指定的量来进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测定,判定是否满足由事件标识符(event Id)指定的事件触发条件。
作为具体的一例,关于是第一测定结果还是第二测定结果,除了触发量之外,还规定了对为了评价事件触发条件而利用的测定结果的种类进行指定的新的参数(triggerMeas Type)。所述参数设置表示利用第一测定结果来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信息、或者表示利用第二测定结果来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信息。例如,对于所述参数而设置了表示利用第二测定结果来评价事件触发条件的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进行第二测定,并利用第二测定结果来评价事件触发条件。另外,所述参数也可以与对报告的测定结果的种类进行指定的参数(report Meas Type)共享。
另外,在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和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的比较等、对于一个条件式利用两个以上的测定结果的事件触发条件之中,也可以分别指定为了评价事件触发条件而利用的测定结果的种类。例如,也可以规定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用的新的参数(triggerMeas Type Serv)和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用的新的参数(trigger Meas Type Neigh)。
以下,说明为了评价事件触发条件而利用的测定结果的种类的指定方法的一例。
根据报告设定,依赖指定测定的条件来决定为了评价事件触发条件而利用的测定结果的种类。
作为具体的一例,依赖于对象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来决定为了评价事件触发条件而利用的测定结果的种类。例如,如果对象小区处于启动状态,则利用第一测定结果来评价事件触发条件,如果对象小区处于停止状态,则利用第二测定结果来评价事件触发条件。
作为具体的一例,依赖于参考信号的检测来决定为了评价事件触发条件而利用的测定结果的种类。例如,在检测到CRS而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利用第一测定结果来评价事件触发条件,在未检测到CRS而检测到DRS的情况下,利用第二测定结果来评价事件触发条件。在检测到CRS和DRS两者的情况下,利用接收功率高的测定结果来评价事件触发条件。在未检测到CRS和DRS两者的情况下,不评价事件触发条件。
以下所说明的事件以及事件触发条件的一例利用的是第一测定结果以及第二测定结果两者。
说明事件的一例。
事件在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比阈值有所改善时被触发。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C1-1且条件C1-1’的情况下进行其测定报告的发送。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C1-2且条件C1-2’的情况下停止其测定报告的发送。
加入条件C1-1:Ms-Hys>Threshold
脱离条件C1-2:Ms+Hys<Threshold
加入条件C1-1’:Ms’-Hys’>Threshold’
脱离条件C1-2’:Ms’+Hys’<Threshold’
在此,Ms为针对服务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Ms’为针对服务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滞后参数,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滞后参数,Threshold为对于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一测定结果而利用的阈值参数,Threshold’为对于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二测定结果而利用的阈值参数。
说明事件的一例。
事件在服务小区的测定结果比阈值有所恶化时被触发。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C2-1且条件C2-1’的情况下进行其测定报告的发送。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C2-2且条件C2-2’的情况下停止其测定报告的发送。
加入条件C2-1:Ms-Hys<Threshold
脱离条件C2-2:Ms+Hys>Threshold
加入条件C2-1’:Ms’-Hys’<Threshold’
脱离条件C2-2’:Ms’+Hys’>Threshold’
在此,Ms为针对服务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Ms’为针对服务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滞后参数,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滞后参数,Threshold为对于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一测定结果而利用的阈值参数,Threshold’为对于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二测定结果而利用的阈值参数。
说明事件的一例。
事件在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比主小区的测定结果有所改善时被触发。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C3-1且条件C3-1’的情况下进行其测定报告的发送。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C3-2且条件C3-2’的情况下停止其测定报告的发送。
加入条件C3-1:Mn+Ofn+Ocn-Hys>Mp+Ofp+Ocp+Off
脱离条件C3-2:Mn+Ofn+Ocn+Hys<Mp+Ofp+Ocp+Off
加入条件C3-1’:Mn’+Ofn’+Ocn’-Hys’>Mp’+Ofp’+Ocp’+Off’
脱离条件C3-2’:Mn’+Ofn’+Ocn’+Hys’<Mp’+Ofp’+Ocp’+Off’
在此,M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M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f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频率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f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频率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c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周边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Oc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周边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Mp为针对主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Mp’为针对主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fp为针对主小区的频率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fp’为针对主小区的频率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cp为针对主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主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Ocp’为针对主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主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滞后参数,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滞后参数,Off为对于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一测定结果而利用的偏移参数,Off’为对于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二测定结果而利用的偏移参数。
说明事件的一例。
事件在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比阈值有所改善时被触发。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C4-1且条件C4-1’的情况下进行其测定报告的发送。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C4-2且条件C4-2’的情况下停止其测定报告的发送。
加入条件C4-1:Mn+Ofn+Ocn-Hys>Threshold
脱离条件C4-2:Mn+Ofn+Ocn+Hys<Threshold
加入条件C4-1’:Mn’+Ofn’+Ocn’-Hys’>Threshold’
脱离条件C4-2’:Mn’+Ofn’+Ocn’+Hys’<Threshold’
在此,M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M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f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频率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f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频率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c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周边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Oc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周边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滞后参数,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滞后参数,Threshold为对于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一测定结果而利用的阈值参数,Threshold为对于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二测定结果而利用的阈值参数。
说明事件的一例。
事件在主小区的测定结果比阈值1有所恶化、且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比阈值2有所改善时被触发。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C5-1且条件C5-2且条件C5-1’且条件C5-2’的情况下进行其测定报告的发送。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C5-3且条件C5-4且条件C5-3’且条件C5-4’的情况下停止其测定报告的发送。
加入条件C5-1:Mp-Hys<Thresholdl
加入条件C5-2:Mn+Ofn+Ocn-Hys>Threshold2
脱离条件C5-3:Mp+Hys>Thresholdl
脱离条件C5-4:Mn+Ofn+Ocn+Hys<Threshold2
加入条件C5-1’:Mp’-Hys’<Threshold1’
加入条件C5-2’:Mn’+Ofn’+Ocn’-Hys’>Threshold2’
脱离条件C5-3’:Mp’+Hys’>Threshold1’
脱离条件C5-4’:Mn’+Ofn’+Ocn’+Hys’<Threshold2’
在此,Mp为针对主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Mp’为针对主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M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M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f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频率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f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频率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频率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c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周边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Oc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周边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滞后参数,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滞后参数,Thresholdl和Threshold2为对于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一测定结果而利用的阈值参数,Threshold1’和Threshold2’为对于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二测定结果而利用的阈值参数。
说明事件的一例。
事件在周边小区的测定结果比辅小区的测定结果有所改善时被触发。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C6-1且条件C6-1’的情况下进行其测定报告的发送。终端装置在满足条件C6-2且条件C6-2’的情况下停止其测定报告的发送。另外,周边小区是在频率上与所述辅小区相同的小区。
加入条件C6-1:Mn+Ocn-Hys>Ms+Ocs+Off
脱离条件C6-2:Mn+Ocn+Hys<Ms+Ocs+Off
加入条件C6-1’:Mn’+Ocn’-Hys’>Ms’+Ocs’+Off’
脱离条件C6-2’:Mn’+Ocn’+Hys’<Ms’+Ocs’+Off’
在此,M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M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c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周边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Ocn’为针对周边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周边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Ms为针对服务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Ms’为针对服务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不考虑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Ocs为针对服务小区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服务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Ocs’为针对服务小区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小区特有的测定偏移值(对于服务小区而未设定的情况下设置0),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一测定结果所相对的滞后参数,Hys’为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二测定结果所相对的滞后参数,Off为对于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一测定结果而利用的偏移参数,Off’为对于针对作为对象的事件的第二测定结果而利用的偏移参数。
接下来,说明测定结果的详细内容。
该测定结果(Measurement result)由测定标识符(meas Id)、服务小区测定结果(meas Result serving)、以及EUTRA测定结果列表(meas Result List EUTRA)构成。在此,EUTRA测定结果列表(meas Result List EUTRA)中包含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 CellIdentity)、以及EUTRA小区测定结果(meas Result EUTRA)。在此,测定标识符(meas Id)如前所述是指测定对象标识符(meas Object Id)和报告设定标识符(report Config Id)的建立联系所利用的标识符。此外,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ical Cell Identity)用于识别小区。EUTRA小区测定结果(meas Result EUTRA)是针对EUTRA小区的测定结果。相邻小区的测定结果仅在关联的事件发生时包含。
说明测定结果的一例。
测定结果报告的是针对对象小区的RSRP以及RSRQ两者的结果。一次报告的RSRP以及RSRQ为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的某一个结果。
若列举具体的一例,则基于决定利用第一测定结果还是第二测定结果的参数来报告测定结果。决定利用第一测定结果还是第二测定结果的基准例如为新的参数(reportMeas Type)。所述参数被设置表示报告第一测定结果的信息、或者表示报告第二测定结果的信息。例如,在对于所述参数而设置了表示报告第二测定结果的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识别所述参数,进行第二测定,将第二测定结果载于测定报告消息来进行发送,不发送第一测定结果。
另外,所述参数可以与对为了评价事件触发条件而利用的测定结果的种类进行指定的参数(trigger Meas Type)共享。另外,所述参数也可以与对测定方法进行指定的上级层参数共享。
另外,所述参数(report Quantity)也可以作为针对RSRP的参数(reportQuantity RSRP)和针对RSRQ的参数(report Quantity RSRQ),按照所测定的每个种类来设定。例如在report Quantity RSRP被设定为第一RSRP、且report Quantity RSRQ被设定为第二RSRQ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发送第一RSRP和第二RSRQ,不发送第二RSRP和第一RSRQ。
若列举具体的一例,则终端装置在设定了定期报告或者事件触发定期报告的情况下,周期性交替报告第一测定结果和第二测定结果。例如,在第1次报告中报告第一测定结果,在第2次报告中报告第二测定结果,在第3次报告中报告第一测定结果,在第4次报告中报告第二测定结果,以后反复交替报告。
另外,第一测定结果和第二测定结果也可以不同频度地被报告。例如,可以以第一测定结果被报告两次之后再报告一次第二测定结果的周期来设定。具体而言,在第1次报告以及第2次报告中报告第一测定结果,在第3次报告中报告第二测定结果。报告的次数由上级层的参数来设定。
若列举具体的一例,则依赖于对测定进行指定的条件来报告。
例如,依赖于对象小区处于启动/停止状态来决定所报告的测定结果的种类。
例如,依赖于参考信号的检测来决定所报告的测定结果的种类。例如,在检测到CRS而未检测到DRS的情况下,报告第一测定结果,在未检测到CRS而检测到DRS的情况下,报告第二测定结果。在检测到CRS和DRS两者的情况下,报告接收功率高的测定结果。在未检测到CRS和DRS两者的情况下,不报告或者报告最低值。
另外,终端装置为使基站装置获知所报告的测定结果是通过第一测定而计算出的结果还是通过第二测定而计算出的结果,可以在测定结果中追加明示设置了那种测定的种类的参数。
说明测定结果的报告的一例。
测定结果报告的是针对对象小区的第一RSRP以及第一RSRQ、且第二RSRP以及第二RSRQ的结果。
终端装置进行第一测定以及第二测定,将测定结果载于测定报告消息来进行发送(转发)。
在未能检测出CRS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对于第一测定结果而设置最低值来进行报告。另外,在未能检测出CRS的情况下,终端装置也可以不报告第一测定结果。
在未能检测出DRS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对于第二测定结果而设置最低值来进行报告。另外,在未能检测出DRS的情况下,终端装置也可以不报告第二测定结果。
说明测定结果的报告的一例。
测定结果报告的是针对对象小区的RSRP以及RSRQ、且小区间干扰测定的结果。小区间干扰测定的结果例如为在干扰测定资源中测定的接收功率、SINR、RSSI等。
终端装置识别所述参数,进行测定以及小区间干扰量,将测定结果载于测定报告消息来进行发送。
在上述中,说明了事件、事件触发条件以及测定结果的报告的一例。根据这些组合,终端装置向基站装置报告第一测定结果以及/或者第二测定结果。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事件、事件触发条件以及测定结果的报告的组合,但以下说明优选组合的一例。
说明事件、事件触发条件以及测定结果的报告的组合的一例。
在进行第一测定的情况下,设定了包含设定物理小区标识符的相邻小区列表、黑名单的测定对象(meas Object),此外设定了通过第一测定所触发的事件以及设定事件触发条件的报告设定(report Config),它们通过ID而被关联,由此发送包含第一测定结果(meas Results)的测定报告消息。进而,在进行第二测定的情况下,设定了包含设定扩展的小区ID的新的相邻小区列表、新的黑名单的测定对象(meas Object),此外设定了通过第二测定所触发的事件以及设定事件触发条件的报告设定(report Config),它们通过ID而被关联,由此发送包含第二测定结果(meas Results)的测定报告消息。
即,对于终端装置而设定了第一测定用的测定对象、报告设定、测定结果、和第二测定用的测定对象、报告设定、测定结果。即,第一测定结果的报告设定和第二测定结果的报告设定分别独立设定。
说明事件、事件触发条件以及测定结果的报告的组合的一例。
在进行第一测定的情况下,设定了包含设定物理小区标识符的相邻小区列表、黑名单的测定对象(meas Object),此外设定了通过第一测定所触发的事件以及设定事件触发条件的报告设定(report Config),它们通过测定结果(meas Results)和ID而被关联。在进行第二测定的情况下,设定了包含设定扩展的小区ID的新的相邻小区列表、新的黑名单的测定对象(meas Object),此外设定了通过第二测定所触发的事件以及设定事件触发条件的报告设定(report Config),它们通过所述测定结果(meas Results)和ID而被关联。在发送了通过第一测定所触发的事件的情况下,在测定结果中代入第一测定结果,通过测定报告消息来发送。在发生了通过第二测定所触发的事件的情况下,在测定结果中代入第二测定结果,通过测定报告消息来发送。
即,设定了第一测定用的测定对象、报告设定、和第二测定用的测定对象、报告设定,测定结果在第一测定和第二测定中场被共享。通过事件来发送第一测定结果或者第二测定结果。
由此,终端装置能够向基站装置报告第一测定结果和第二测定结果。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具备:基于第一RS(CRS)进行第一测定且基于第二RS(DRS)进行第二测定的接收部、以及将所述第一测定结果和所述第二测定结果报告给所述基站装置的上级层处理部,在第一状态下,将所述第一测定结果报告给所述基站装置,在第二状态下,将所述第一测定结果或者所述第二测定结果报告给所述基站装置。
作为一例,在所述第二状态下,通过所述基站装置来设定报告所述第一测定结果的事件和报告所述第二测定结果的事件。此外,作为一例,在所述第二状态下,通过所述基站装置仅设定报告所述第二测定的事件。报告所述第二测定结果的事件触发条件利用第二测定结果来规定。
作为一例,所述第一状态为未通知所述第二RS的设定信息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了所述第二RS的设定信息的状态。此外,作为一例,所述第一状态为未设定所述第二测定信息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由所述基站装置设定了所述第二测定信息的状态。此外,作为一例,所述第二状态为未发送所述第一RS的状态。
对于PUSCH的发送功率、PHR(Power Headroom:功率余量)而言,依赖于路径损耗来决定值。以下,说明对路径损耗(传播路径衰减值)进行估计的方法的一例。
服务小区c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计值是通过终端装置利用PLc=参考信号功率(reference Signal Power)-上级层滤波RSRP(higher layer filtered RSRP)的式子来计算的。在此,参考信号功率由上级层赋予。参考信号功率是基于CRS的发送功率的信息。在此,上级层滤波RSRP为在上级层滤波后的参考服务小区的第一RSRP。
如果服务小区c属于包含主小区的TAG,则相对于上行链路主小区,对于参考信号功率和上级层滤波RSRP的参考服务小区而利用的是主小区。相对于上行链路辅小区,对于参考信号功率和上级层滤波RSRP的参考服务小区而利用的是由上级层的参数path lossReference Linking设定的服务小区。如果服务小区c属于不含主小区的TAG,则对于参考信号功率和上级层滤波RSRP的参考服务小区而利用的是服务小区c。
说明估计路径损耗的方法的一例。
关于服务小区c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计值,在由上级层设定的情况下,通过终端装置利用PLc=发现参考信号功率(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Power)-上级层滤波RSRP2的式子来计算,否则,通过终端装置利用PLc=参考信号功率-上级层滤波RSRP的式子来计算。在此,参考信号功率由上级层赋予。参考信号功率为基于CRS的发送功率的信息。在此,上级层滤波RSRP为在上级层滤波后的参考服务小区的第一RSRP。在此,发现参考信号功率由上级层赋予。发现参考信号功率为基于DRS的发送功率的信息。在此,上级层滤波RSRP为在上级层滤波后的参考服务小区的第二RSRP。
在此,由上级层设定的情况例如基于DRS的设定。由上级层设定的情况例如基于测定的设定。由上级层设定的情况例如基于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的设定。
如果服务小区c属于包含主小区的TAG,则相对于上行链路主小区,对于发现参考信号功率和上级层滤波RSRP2的参考服务小区而利用的是主小区。相对于上行链路辅小区,对于发现参考信号功率和上级层滤波RSRP2的参考服务小区而利用的是由上级层的参数path loss Reference Linking设定的服务小区。如果服务小区c属于不含主小区的TAG,则对于发现参考信号功率和上级层滤波RSRP2的参考服务小区而利用的是服务小区c。
说明估计路径损耗的方法的一例。
主小区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计值是通过终端装置利用PLc=参考信号功率-上级层滤波RSRP的式子来计算的。如果服务小区c处于停止状态,则通过终端装置利用PLc=发现参考信号功率-上级层滤波RSRP2的式子来计算,如果服务小区c处于启动状态,则通过终端装置利用PLc=参考信号功率-上级层滤波RSRP的式子来计算。在此,参考信号功率由上级层赋予。参考信号功率为基于CRS的发送功率的信息。在此,上级层滤波RSRP为在上级层滤波后的参考服务小区的第一RSRP。在此,发现参考信号功率由上级层赋予。发现参考信号功率为基于DRS的发送功率的信息。在此,上级层滤波RSRP2为在上级层滤波后的参考服务小区的第二RSRP。
与第二RSRP比较的阈值由上级层设定。
如果服务小区c属于包含主小区的TAG,则相对于上行链路主小区,对于参考信号功率、发现参考信号功率、上级层滤波RSRP、上级层滤波RSRP2的参考服务小区而利用的是主小区。相对于上行链路辅小区,对于参考信号功率、发现参考信号功率、上级层滤波RSRP、上级层滤波RSRP2的参考服务小区而利用的是由上级层的参数path loss ReferenceLinking设定的服务小区。如果服务小区c属于不含主小区的TAG,则对于参考信号功率、发现参考信号功率、上级层滤波RSRP、上级层滤波RSRP2的参考服务小区而利用的是服务小区c。
说明估计路径损耗的方法的一例。
主小区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计值通过终端装置利用PLc=参考信号功率-上级层滤波RSRP的式子来计算。关于服务小区c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计值,如果服务小区c不属于包含主小区的TAG、且第二RSRP为阈值以上,则通过终端装置利用PLc=发现参考信号功率-上级层滤波RSRP2的式子来计算,否则,通过终端装置利用PLc=参考信号功率-上级层滤波RSRP的式子来计算。在此,参考信号功率由上级层赋予。参考信号功率为基于CRS的发送功率的信息。在此,上级层滤波RSRP为在上级层滤波后的参考服务小区的第一RSRP。在此,发现参考信号功率由上级层赋予。发现参考信号功率为基于DRS的发送功率的信息。在此,上级层滤波RSRP2为在上级层滤波后的参考服务小区的第二RSRP。
与第二RSRP比较的阈值由上级层设定。
如果服务小区c属于包含主小区的TAG,则相对于上行链路主小区,对于参考信号功率和上级层滤波RSRP的参考服务小区而利用的是主小区。相对于上行链路辅小区,对于参考信号功率、发现参考信号功率、上级层滤波RSRP、上级层滤波RSRP2的参考服务小区而利用的是由上级层的参数path loss Reference Linking设定的服务小区。如果服务小区c属于不含主小区的TAG,则对于参考信号功率、发现参考信号功率、上级层滤波RSRP、上级层滤波RSRP2的参考服务小区而利用的是服务小区c。
以下,说明下行链路功率控制。
下行链路功率控制由EPRE(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每一资源要素的能量)来决定。在此,所谓每一资源要素的能量,是指插入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之前的能量。所谓每一资源要素的能量,是指针对应用的调制方法的全部的星座图点被继承的平均能量。
终端装置直至接收到不同的小区固有的参考信号功率信息为止,假定跨全部的子帧而恒定且跨下行链路系统频带宽度而恒定的下行链路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EPRE。下行链路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EPRE根据由上级层赋予的参数(参考信号功率)所提供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发送功率来算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发送功率被定义为对所运用的系统频带宽度中包含的携带小区固有参考信号的全部资源要素的功率进行线性平均而获得的值。
终端装置假定包含给定的定位参考信号的产生中的定位参考信号的全部的OFDM符号、且跨定位参考信号的频带宽度而恒定的下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EPRE。
在服务小区中设定了CSI-RS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假定跨针对各个CSI-RS资源的全部子帧而恒定且跨下行链路系统频带宽度而恒定的下行链路CSI-RS EPRE。
在给定小区中设定了DRS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假定跨针对各个DRS资源的全部子帧而恒定且跨下行链路系统频带宽度而恒定的下行链路DRS EPRE。
以下,说明向终端装置通知PDSCH的发送功率的方法的详细内容。以下,说明基于CRS的发送功率来通知的方法的详细内容。
针对各个OFDM符号的PDSCH的资源要素的PDSCH EPRE和小区固有RS EPRE之比由ρA和ρB来表示。在此,ρA表示不含CRS的OFDM符号的PDSCH EPRE和小区固有RS EPRE之比。在此,ρB表示包含CRS的OFDM符号的PDSCH EPRE和小区固有RS EPRE之比。此外,ρA和ρB为终端固有。
在配置了关联的PDSCH的PRB之中不存在终端固有RS的发送模式8-10的终端装置、或者发送模式1-7的终端装置中,终端装置相对于16QAM、64QAM、比1层多的空间复用、或多用户MIMO发送方法关联的PDSCH发送,假定以下的ρA。另外,在此,对于256QAM也同样进行假定。
在终端装置接收到利用了基于4个小区固有天线端口的发送分集的预编码的PDSCH数据发送的情况下,ρA=δpower-offset+PA+10log10(2),除此之外,ρA=δpower-offset+PA。在此,δpower-offset针对除多用户MIMO以外的全部的PDSCH发送方法而为0dB,PA为由上级层赋予的终端装置固有的参数。
小区固有的比ρAB由PB和CRS的天线端口数来决定。在此,PB为由上级层通知的小区固有的参数。
以下,说明向终端装置通知PDSCH的发送功率的方法的详细内容。以下,说明基于DRS的发送功率来通知的方法的详细内容。
针对各个OFDM符号的PDSCH的资源要素的PDSCH EPRE和DRS EPRE之比由ρA’和ρB’来表示。在此,ρA’表示不含CRS的OFDM符号的PDSCH EPRE和DRS EPRE之比。在此,ρB’表示包含CRS的OFDM符号的PDSCH EPRE和DRS EPRE之比。此外,ρA’和ρB’为终端固有。
在配置了关联的PDSCH的PRB之中不存在终端固有RS的发送模式8-10的终端装置、或者发送模式1-7的终端装置中,终端装置相对于16QAM、64QAM、比1层多的空间复用、或多用户MIMO发送方法关联的PDSCH发送,假定以下的ρA’。另外,在此,对于256QAM也同样进行假定。
在终端装置接收到利用了基于4个小区固有天线端口的发送分集的预编码的PDSCH数据发送的情况下,ρA’=δpower-offset+PA’+10log10(2),除此之外,ρA’=δpower-offset+PA’。在此,δpower-offset针对除多用户MIMO以外的全部的PDSCH发送方法而为0dB,PA’为由上级层赋予的终端装置固有的参数。
比ρA’/ρB’基于PB’来决定。在此,PB’为由上级层通知的参数。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在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提高传输效率。
与本发明相关的基站装置3以及终端装置1进行动作的程序,是控制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以实现与本发明相关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并且,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被暂时性地蓄积至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然后保存在Flash 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各种ROM、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中,根据需要由CPU读出,进行修正、写入。
另外,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中,通过使该记录介质所记录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并执行,由此来实现。
另外,在此提及的“计算机系统”是终端装置1或者基站装置3所内置的计算机系统,包含OS、外围设备等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此外,“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是指软盘、磁光盘、ROM、CD-ROM等移动介质、计算机系统所内置的硬盘等存储装置。
进而,“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包含:如经由因特网等网络、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如成为此时的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持一定时间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也可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进而也可以通过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前述的功能。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能够作为由多个装置构成的集合体(装置小组)来实现。构成装置小组的各个装置也可以具备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关的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或者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装置小组,只要具有基站装置3的基本的各功能或者各功能块即可。此外,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关的终端装置1也能够与作为集合体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可以为EUTRAN(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可以具有针对eNodeB的上级节点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此外,针对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作为典型的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也可以作为芯片组来实现。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既可以单独芯片化,也可以集成一部分或者全部来芯片化。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伴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的一例虽然记载了终端装置,但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置型、或者不可动型的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清扫/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室设备、自动售卖机、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者通信装置。
以上,虽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还包含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能够在要求保护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在一起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置换了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要素、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之后的构成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在电子设备、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等中。
符号说明
1(1A、1B、1C) 终端装置
3 基站装置
101 上级层处理部
103 控制部
105 接收部
107 发送部
301 上级层处理部
303 控制部
305 接收部
307 发送部
1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3 子帧设定部
1015 调度信息解释部
1017 CSI报告控制部
3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3013 子帧设定部
3015 调度部
3017 CSI报告控制部
1301 测定部
13011 第一层滤波部
13012 第三层滤波部
13013 报告基准的评价部

Claims (14)

1.一种终端装置,具备:
测定部,执行利用第一参考信号来进行测定的第一测定和利用第二参考信号来进行测定的第二测定;和
接收部,接收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
所述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和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
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二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在满足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和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之中的该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发送该第二测定报告,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发送部,转发包含测定的结果的测定报告消息,
所述测定报告消息在所述第一测定报告被触发的情况下包含所述第一测定的结果,在所述第二测定报告被触发的情况下包含所述第二测定的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是表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者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信息是表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信息。
6.一种基站装置,具备:
发送部,发送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
所述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包含:针对利用了第一参考信号的测定的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和针对利用了第二参考信号的测定的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
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二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在满足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和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之中的该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接收该第二测定报告,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所述基站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包含测定的结果的测定报告消息,
所述测定报告消息在所述第一测定报告被触发的情况下包含所述第一测定的结果,在所述第二测定报告被触发的情况下包含所述第二测定的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是表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者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是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信息是表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信息。
11.一种通信方法,是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包括:
执行利用第一参考信号来进行测定的第一测定和利用第二参考信号来进行测定的第二测定的步骤;和
接收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的步骤,
所述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和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
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二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在满足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和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之中的该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发送该第二测定报告,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12.一种通信方法,是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包括:
发送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的步骤,
所述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包含:针对利用了第一参考信号的测定的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和针对利用了第二参考信号的测定的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
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二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在满足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和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之中的该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接收该第二测定报告,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13.一种集成电路,安装于终端装置,并安装有如下功能:
执行利用第一参考信号来进行测定的第一测定和利用第二参考信号来进行测定的第二测定的功能;和
接收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的功能,
所述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和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
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二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在满足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和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之中的该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发送该第二测定报告,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14.一种集成电路,安装于基站装置,并安装有如下功能:
发送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的功能,
所述针对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的信息包含:针对利用了第一参考信号的测定的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和针对利用了第二参考信号的测定的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
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一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信息包含:第二信息,指定为了评价针对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有关的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的条件而利用的触发量,
在满足所述第一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和所述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之中的该第二测定报告的事件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接收该第二测定报告,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CN201580006620.9A 2014-03-20 2015-03-20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59407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8195 2014-03-20
JP2014-058195 2014-03-20
PCT/JP2015/058435 WO2015141825A1 (ja) 2014-03-20 2015-03-20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0708A CN105940708A (zh) 2016-09-14
CN105940708B true CN105940708B (zh) 2020-02-14

Family

ID=54144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6620.9A Active CN105940708B (zh) 2014-03-20 2015-03-20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30559B2 (zh)
EP (1) EP3122104B1 (zh)
JP (1) JP6523250B2 (zh)
CN (1) CN105940708B (zh)
WO (1) WO20151418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3697B2 (ja) * 2014-03-20 2021-05-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WO2015141825A1 (ja) * 2014-03-20 2015-09-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US10154426B2 (en) * 2014-05-22 2018-1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and device using same
KR102296164B1 (ko) * 2014-11-07 2021-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파라미터를 최적화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3235313B1 (en) * 2014-12-19 2021-04-14 Sony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relative position of user equipments
CN105792243B (zh) * 2014-12-22 2020-11-06 索尼公司 管理装置、测量装置、管理方法、测量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17026780A1 (ko) * 2015-08-11 2017-0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이 wlan 측정 결과를 보고할지 여부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352865A (zh) * 2015-11-09 2018-07-31 英特尔Ip公司 高速移动场景下用于单频网络的机制
JPWO2018037837A1 (ja) * 2016-08-26 2019-06-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JP2020057825A (ja) * 2017-02-02 2020-04-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AU2017404993A1 (en) * 2017-03-22 2019-10-10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2362403B1 (ko) * 2017-06-05 2022-02-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리엠블을 이용하여 시스템 정보를 요청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459299B1 (en) * 2017-06-15 2023-01-0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ce generation
CN109392000A (zh) * 2017-08-09 2019-0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定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
EP3665947B1 (en) * 2017-08-11 2021-10-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vision of instructions related to measurements by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on a signal from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689018A4 (en) * 2017-09-28 2021-05-0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MEASUREMENT REPORT FOR AN AIR-ASSISTED USER DEVICE
KR102349251B1 (ko) * 2017-11-28 2022-01-10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Lte-nr 연동에서에서의 측정 트리거
US11490313B2 (en) * 2018-03-08 2022-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nag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20090098A1 (ja) * 2018-11-01 2020-05-0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EP3879877A4 (en) * 2018-11-09 2022-06-29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CN111436072B (zh) * 2019-02-01 2021-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终端、测量指示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US12041499B2 (en) 2019-03-25 2024-07-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60033B2 (en) * 2019-06-18 2021-10-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012116A1 (zh) * 2019-07-19 2021-01-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US11184901B2 (en) * 2019-12-19 2021-1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 management
US11582017B2 (en) * 2020-02-28 202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 determination for sub-band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WO2022141130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1531A1 (ja) * 2011-08-05 2013-02-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送信装置、受信品質報告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CN103391574A (zh) * 2012-05-11 2013-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节点信息的配置及上报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3430502A (zh) * 2011-02-11 2013-12-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宏/rrh系统中实现信道和干扰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46207A (zh) * 2012-07-09 2014-0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si-rs获取、csi-rs上报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61638B1 (en) * 2006-10-23 2014-12-0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
MX2012012953A (es) * 2010-05-10 2012-12-1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os y aparatos para soporte de configuracion de medicion.
CN105323041B (zh) 2011-07-12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小区资源共享方法和相关设备
US8989730B2 (en) * 2012-06-29 2015-03-24 At&T Mobility Ii Llc Detection of faulty radio oscillator or faulty mobile timing measurements
WO2014126345A1 (en) * 2013-02-15 2014-08-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handover in an lte network
US9420476B2 (en) * 2013-02-20 2016-08-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iggering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without resource partitioning
US9900872B2 (en) * 2013-04-17 2018-02-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
US9706425B2 (en) * 2013-04-24 2017-07-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measurement report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US9591603B2 (en) * 2013-12-10 2017-03-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 network configuration based on passive location analytics
WO2015141825A1 (ja) * 2014-03-20 2015-09-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0502A (zh) * 2011-02-11 2013-12-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宏/rrh系统中实现信道和干扰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WO2013021531A1 (ja) * 2011-08-05 2013-02-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送信装置、受信品質報告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CN103391574A (zh) * 2012-05-11 2013-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节点信息的配置及上报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3546207A (zh) * 2012-07-09 2014-0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si-rs获取、csi-rs上报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ystem design for transition time reduction and legacy UEs impacts for small cell ON/OFF》;Alcatel-Lucent,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3GPP》;2014021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30559B2 (en) 2018-03-27
EP3122104B1 (en) 2019-03-06
JPWO2015141825A1 (ja) 2017-04-13
WO2015141825A1 (ja) 2015-09-24
EP3122104A1 (en) 2017-01-25
JP6523250B2 (ja) 2019-05-29
CN105940708A (zh) 2016-09-14
EP3122104A4 (en) 2017-10-25
US20170078903A1 (en) 2017-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0708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940707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6873697B2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US20200350969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031257B (zh) 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US10314078B2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6233805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10187136B2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341958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CN107710806B (zh) 终端装置、搭载于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EP3062575B1 (e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terminal apparatus
AU2013297445B2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