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9211A - 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9211A
CN105939211A CN201610006556.0A CN201610006556A CN105939211A CN 105939211 A CN105939211 A CN 105939211A CN 201610006556 A CN201610006556 A CN 201610006556A CN 105939211 A CN105939211 A CN 105939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quipment
data
serial bus
described network
ab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65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9211B (zh
Inventor
王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065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392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39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9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9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9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59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isolating or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 H04L41/066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isolating or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by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及装置,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通过串口总线网络进行通信,所述控制服务器预先配置有网络设备对应的正常状态数据,所述方法包括:在监控工作模式下,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异常;当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时,将所述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正常状态数据的配置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正常状态数据重新配置所述网络设备;若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配置成功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恢复正常。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在不依赖以太网的情况下,控制服务器能够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监控。

Description

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设备(比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对网络设备的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在以太网中配置控制服务器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而且,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数据传输。由于网络设备是通过串口(例如RS232串口或RS485串口)向控制服务器发送串口数据,而以太网上传输的是TCP/IP(Transport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数据,因此串口数据无法在以太网上进行传输,为了实现控制服务器对网络设备的监控,在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配置串口服务器。
如图1所示,串口服务器与网络设备的串口直连,并通过以太网与控制服务器连接。串口服务器将网络设备发送的串口数据转换为TCP/IP数据,再通过以太网传输到控制服务器,控制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TCP/IP数据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然而当以太网中断时,控制服务器就无法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监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当以太网中断时,控制服务器无法实现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处于主机状态模式的控制服务器上,所述控制服务器通过第一串口总线接入串口总线网络,处于从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二串口总线接入所述串口总线网络,所述控制服务器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所述串口总线网络进行通信,所述控制服务器预先配置有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正常状态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在监控工作模式下,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异常;
当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时,将所述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正常状态数据的配置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正常状态数据重新配置所述网络设备;
若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配置成功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恢复正常。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处于主机状态模式的控制服务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服务器通过第一串口总线接入串口总线网络,处于从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二串口总线接入所述串口总线网络,所述控制服务器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所述串口总线网络进行通信,所述控制服务器预先配置有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正常状态数据,所述装置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在监控工作模式下,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异常;
重新配置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时,将所述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正常状态数据的配置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正常状态数据重新配置所述网络设备;
确定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配置成功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恢复正常。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服务器在监控工作模式下,确定网络设备是否异常,当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时,所述控制服务器由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利用预先配置的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正常状态数据重新配置所述网络设备。在上述方式中,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直接通过串口总线网络进行通信,因此不需要在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配置串口服务器,也就不需要串口服务器将串口数据转换成TCP/IP数据。因此,在不依赖以太网的情况下,控制服务器能够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的监控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RS485串口总线组网图;
图5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服务器的硬件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装置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参见图2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应用场景示意图:包括控制服务器、多个网络设备(图中列举了两个)。通常情况下,控制服务器处于主机状态模式,网络设备处于从机状态模式。控制服务器主要负责监控网络设备和向网络设备下发配置消息的工作,不进行业务处理,而网络设备主要负责业务传输与处理工作。因此,处于主机状态模式的控制服务器可以监控处于从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
参见图3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应用于控制服务器上,所述控制服务器通过第一串口总线接入串口总线网络,网络设备通过第二串口总线接入所述串口总线网络,所述控制服务器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所述串口总线网络进行通信,即控制服务器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所有消息,均是控制服务器通过第一串口总线将消息发送到串口总线网络,消息经过串口总线网络的传输,到达第二串口总线,并经过第二串口总线到达网络设备。而网络设备向控制服务器发送的所有消息,均是网络设备通过第二串口总线将消息发送到串口总线网络,消息经串口总线网络的传输,到达第一串口总线,并经过第一串口总线到达控制服务器,在后续的描述中,针对控制服务器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以及网络设备向控制服务器发送的消息,不再阐述第一串口总线与串口总线网络的过程以及第二串口总线与串口总线网络的过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在监控工作模式下,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异常。
控制服务器可以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监控工作模式;另一种是控制工作模式。控制服务器初始化之后,默认为监控工作模式,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当确定网络设备异常时,会由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消息,以使网络设备恢复正常。当网络设备恢复正常后再由控制工作模式切换为监控工作模式,对网络设备继续进行监控。
控制服务器预先配置有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正常状态数据,在串口总线网络组建完成后,控制服务器向网络设备发送预先配置的正常状态数据,比如端口数据和/或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数据等,并将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正常状态数据保存在控制服务器的本地数据库中,所述正常状态数据是指能够使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正常运行的数据。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针对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异常的过程,控制服务器在监控工作模式下,获取网络设备的状态数据,然后判断获取到的状态数据与所述正常状态数据是否一致,当判断结果不一致时,则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当判断结果一致时,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其中,由于在组建串口总线网络时,管理员为每个接入串口总线网络的网络设备配置一个地址码,所以控制服务器中预先配置有包括每个网络设备的地址码的地址码表。因此,控制服务器获取网络设备的状态数据可以从地址码表中获取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向接入串口总线网络的所有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地址码的寻址数据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寻址数据响应消息;其中,当所有网络设备接收到寻址数据请求消息时,若有网络设备确定寻址数据请求消息携带的地址码与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一致,则所述网络设备向控制服务器返回寻址数据响应消息,若网络设备确定寻址数据请求消息携带的地址码与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不一致,则丢弃寻址数据请求消息。当控制服务器接收到寻址数据响应消息时,向发送该寻址数据响应消息的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状态数据查询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携带所述网络设备的状态数据的状态数据查询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服务器向网络设备发起寻址数据请求消息时,所有网络设备均处于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下,网络设备会处理业务,如果接收到寻址数据请求消息,并确定所述寻址数据请求携带的地址码与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一致时,该网络设备会认为寻址数据请求消息的处理优先级最高,暂时停止业务处理,由工作状态进入中断工作状态,在中断工作状态下,网络设备不会处理业务,以确保在接收到状态数据查询请求消息时,能够及时处理,当该网络设备向控制服务器返回状态数据查询响应消息后,从中断工作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继续进行业务处理,所述中断工作状态持续时间很短,不会使人感觉到业务处理的中断。
在另一个实现方式中,针对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异常的过程,当所述网络设备发现本网络设备接收不到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和/或本地发送的业务报文得不到响应,则确定本网络设备出现异常。在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串口总线空闲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串口总线主动向控制服务器发出异常通知消息,当控制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异常通知消息时,利用所述异常通知消息也可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这种网络设备主动通知控制服务器出现异常的方式,不需要等待控制服务器在监控过程中发现该网络设备异常,从而提高了控制服务器的处理效率。
步骤S302:当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时,将所述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正常状态数据的配置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正常状态数据重新配置所述网络设备。
当控制服务器在监控工作模式下时,按照预设时间周期,获取网络设备的状态数据,以确定网络设备是否异常,当控制服务器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时,将所述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配置请求消息,当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配置请求消息时,获取所述配置请求消息携带的正常状态数据,并利用获取到的正常状态数据更新所述网络设备本地的状态数据,以重新配置本地的状态数据,从而使所述网络设备的业务运行能够恢复正常。
步骤S303:若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返回执行结果成功响应,则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恢复正常。
当控制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执行结果成功响应时,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恢复正常,控制服务器由控制工作模式又切换到监控工作模式,继续监控网络设备是否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在不能通过控制服务器使异常的网络设备恢复正常的情况下,管理员能够快速的定位到异常的网络设备进行人工维修,在地址码表中还可以将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记录进去。若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配置失败响应消息,则从所述地址码表中获取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并将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通知给管理员,以使管理员利用所述地址信息定位到所述网络设备。这样,可以方便管理员利用地址信息快速定位到异常的网络设备,对异常的网络设备进行维修。
针对地址码表中记录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下面分三种情况详细描述:
第一种情况:地址码表中记录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只包括实际位置,如表1所示,为一种示例性的地址码表。
地址码 实际位置
网络设备1 78 一号教学楼二层
网络设备2 79 二号教学楼二层
网络设备3 80 三号教学楼二层
表1
比如,在某一学校局域网中,网络设备1的实际位置在一号教学楼的二层,网络设备2的实际位置在二号教学楼的二层,当网络设备1出现异常,无法通过控制服务器重新下发配置请求消息进行恢复时,管理员可以通过控制服务器获取到网络设备1的实际位置,如一号教学楼的二层,直接到一号教学楼的二层找到网络设备1进行维修。
第二种情况:若同一位置布置有多个不同型号的网络设备,地址码表中记录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包括实际位置和型号,如表2所示,为一种示例性的地址码表。这样通过地址码表中记录的网络设备的实际位置、型号,管理员利用实际位置和型号可以很快的定位到相应的网络设备,进行维修。
地址码 实际位置 型号
网络设备1 78 一号教学楼二层 型号A
网络设备2 79 二号教学楼二层 型号B
网络设备3 80 三号教学楼二层 型号C
网络设备4 81 三号教学楼二层 型号A
表2
第三种情况:若同一位置布置有多个相同型号的网络设备,地址码表中记录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还可以包括实际位置、型号和端口,如表3所示,为一种示例性的地址码表。通过网络设备的端口来区分相同型号的网络设备,这样管理员利用实际位置、型号以及端口也可以很快的定位到相应的网络设备,进行维修。
地址码 实际位置 型号 端口
网络设备1 78 一号教学楼二层 型号A 25
网络设备2 79 二号教学楼二层 型号B 245
网络设备3 80 三号教学楼二层 型号A 215
网络设备4 81 三号教学楼二层 型号A 214
表3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控制服务器可以让网络设备代替自己工作。比如,当控制服务器比较繁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使用率已经达到80%时,可以使网络设备代替自己工作。因此,如果网络设备代替控制服务器工作,则网络设备需要能够支持监控工作模式和控制工作模式这两个功能,而这样的网络设备支持主机状态模式和从机状态模式,且可以在监控工作模式和控制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因此,当需要某一网络设备监控其他网络设备时,需要该网络设备的状态模式实现由从机状态模式到主机状态模式的转换,控制服务器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在监控工作模式下,控制服务器向接入串口总线网络的所有网络设备发送主机状态模式请求消息,如果有网络设备的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则接收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发送的主机状态模式响应消息,然后向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发送用于监控各网络设备的命令,并将本地存储的地址码表以及所述正常状态数据发送至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以使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代替控制服务器工作。此时,该网络设备的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工作模式默认为监控工作模式,该网络设备在监控工作模式下,确定各网络设备是否异常,若确定网络设备出现异常,则由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利用正常状态数据重新配置异常的网络设备。处于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在监控其他网络设备的过程中,其处理与上述控制服务器的处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步骤S301至步骤S303,所述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交互的消息均是串口数据,所述串口数据可以是RS232串口数据或RS485串口数据或RS422串口数据。RS232串口数据、RS485串口数据以及RS422串口数据都适用于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其中,RS232串口数据适用于点对点通信方式,一般采用三条信号线实现串行通信(一条发送线、一条接收线以及一条地线),并且RS232串口数据最大传输距离是30米;RS485串口数据或者RS422串口数据适用于点对多主从通信方式(一个主机带多个从机),RS485串口数据或者RS422串口数据最大传输距离均可以达到1200米,RS485串口数据采用两条信号线实现串行通信,RS422串口数据采用四条信号线实现串行通信。RS485串口数据与RS422串口数据均采用的是差分信号线接收和发送,不需要地线,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抗噪声性能好,当RS485串口用于多点互连时,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申请中用到的串口总线网络可以使用RS485串口总线网络实现,参见图4所示,为RS485串口总线组网图,通常情况下,在RS485串口总线网络中,控制服务器可称为主机,即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网络设备可称为从机,即状态模式为从机状态模式,接入RS485串口总线网络的网络设备的串口均为RS485串口。而接入RS485串口总线网络的控制服务器(主机)的串口可以是RS232串口或者RS485串口,若控制服务器的串口是RS485串口,则直接通过第一串口总线接入RS485串口总线网络中;若控制服务器的串口是RS232串口,可以通过RS232/RS485转换电路,将RS232串口转换为RS485串口,然后通过第一串口总线接入RS485串口总线网络中,在本申请中将控制服务器和RS232/RS485转换电路作为一个整体,即作为一个支持RS485串口的控制服务器。从而在不需要以太网的情况下,使得控制服务器通过RS485串口总线网络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
通常情况下,在同一个RS485串口总线网络中最多可以接入32个从机,而如果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需要接入更多的从机,RS485转换电路中可以使用特制的485芯片,例如MAX1482、MAX3080等,并在第一串口总线中加一中继器或集线器,最大可以接入400个从机。
上述步骤S301至步骤S303中,控制服务器与各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RS485串口数据格式如表4所示。
表4
其中,DEST_ADD:表示接收方地址码,1个字节;
SRC_ADD:表示发送方地址码,1个字节;
OPCODE:表示命令字,1个字节;
LEN:表示数据DATA的长度,4个字节;
CRC:表示RS485串口数据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码),4个字节;
DATA: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设备的交互数据。
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各个消息携带的命令字OPCODE支持五种模式,如表5所示,为一种示例性命令字OPCODE:
模式 OPCODE(十六进制表示)
req_info F0
reply_info F1
req_cmd F2
reply_cmd F3
reply_error F4
表5
(1)req_info模式,该模式下DATA表示控制服务器向网络设备请求的状态数据,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扩展,比如DATA可以是:
req_type_get_host:查看网络设备是否开启主机状态模式,比如所述主机状态模式请求消息携带的DATA为req_type_get_host;
req_type_set_host:通知网络设备监控其他网络设备;
req_type_get_port:获取网络设备的端口数据;
req_type_get_vlan:获取网络设备的VLAN数据。
(2)reply_info模式,该模式下DATA表示网络设备向控制服务器返回的状态数据。
(3)req_cmd模式,该模式下DATA表示控制服务器向网络设备发送的命令字数据,比如配置请求消息携带的OPCODE为F2。
(4)reply_cmd模式,该模式下DATA表示网络设备向控制服务器返回的命令执行结果响应,比如配置成功响应消息或配置失败响应消息携带的OPCODE为F3。
(5)reply_error模式,该模式下DATA表示网络设备出现异常的错误数据,比如所述异常通知消息携带的OPCODE为F4。
由上述实施例所述,控制服务器在监控工作模式下,确定网络设备是否异常,当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时,所述控制服务器由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利用预先配置的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正常状态数据重新配置所述网络设备。在上述方式中,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直接通过串口总线网络进行通信,因此不需要在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配置串口服务器,也就不需要串口服务器将串口数据转换成TCP/IP数据。因此,在不依赖以太网的情况下,控制服务器能够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监控。
与前述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装置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控制服务器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服务器的硬件结构图,除了图5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设备通常根据该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6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装置的实施例结构图,该实施例应用于处于主机状态模式的控制服务器上,所述控制服务器通过第一串口总线接入串口总线网络,处于从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二串口总线接入所述串口总线网络,所述控制服务器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所述串口总线网络进行通信,即控制服务器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所有消息,均是控制服务器通过第一串口总线将消息发送到串口总线网络,消息经过串口总线网络的传输,到达第二串口总线,并经过第二串口总线到达网络设备。而网络设备向控制服务器发送的所有消息,均是网络设备通过第二串口总线将消息发送到串口总线网络,消息经串口总线网络的传输,到达第一串口总线,并经过第一串口总线到达控制服务器,在后续的描述中,针对控制服务器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以及网络设备向控制服务器发送的消息,不再阐述第一串口总线与串口总线网络的过程以及第二串口总线与串口总线网络的过程。所述装置包括:监控单元610、重新配置单元620、确定单元630。
其中,监控单元610,用于在监控工作模式下,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异常;
重新配置单元620,用于当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时,将所述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正常状态数据的配置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正常状态数据重新配置所述网络设备;
确定单元630,用于若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配置成功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恢复正常。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控单元610包括(图6中未示出):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的状态数据;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获取到的状态数据与所述正常状态数据是否一致;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如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
其中,所述控制服务器预先配置有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的地址码表,所述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地址码表中获取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向接入所述串口总线网络的所有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地址码的寻址数据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寻址数据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寻址数据响应消息是所述网络设备在确定所述寻址数据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地址码与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一致时返回的;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状态数据查询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携带所述网络设备的状态数据的状态数据查询响应消息。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控单元610包括(图6中未示出):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异常通知消息;其中,所述异常通知消息是所述网络设备在发现本网络设备出现异常,且在所述第二串口总线空闲时,通过所述第二串口总线发送的;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异常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图6中未示出):
查询单元,用于在监控工作模式下,向接入所述串口总线网络的所有网络设备发送主机状态模式请求消息;
接收单元,用于如果有网络设备的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则接收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发送的主机状态模式响应消息;
通知单元,用于向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发送用于监控各网络设备的命令,并将本地存储的地址码表以及所述正常状态数据发送至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以使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代替所述控制服务器工作。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由上述实施例所述,控制服务器在监控工作模式下,确定网络设备是否异常,当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时,所述控制服务器由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利用预先配置的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正常状态数据重新配置所述网络设备。在上述方式中,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直接通过串口总线网络进行通信,因此不需要在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配置串口服务器,也就不需要串口服务器将串口数据转换成TCP/IP数据。因此,在不依赖以太网的情况下,控制服务器能够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监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处于主机状态模式的控制服务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服务器通过第一串口总线接入串口总线网络,处于从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二串口总线接入所述串口总线网络,所述控制服务器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所述串口总线网络进行通信,所述控制服务器预先配置有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正常状态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在监控工作模式下,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异常;
当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时,将所述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正常状态数据的配置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正常状态数据重新配置所述网络设备;
若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配置成功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恢复正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异常,包括:
获取所述网络设备的状态数据;
判断获取到的状态数据与所述正常状态数据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服务器预先配置有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的地址码表,所述获取所述网络设备的状态数据,包括:
从所述地址码表中获取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
向接入所述串口总线网络的所有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地址码的寻址数据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寻址数据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寻址数据响应消息是所述网络设备在确定所述寻址数据请求消息携带的地址码与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一致时返回的;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状态数据查询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携带所述网络设备的状态数据的状态数据查询响应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异常,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异常通知消息;其中,所述异常通知消息是所述网络设备在发现本网络设备出现异常,且所述第二串口总线空闲时,通过所述第二串口总线发送的;
利用所述异常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码表中还记录有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正常状态数据的配置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正常状态数据重新配置所述网络设备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配置失败响应消息,则从所述地址码表中获取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并将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通知给管理员,以使管理员利用所述地址信息定位到所述网络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监控工作模式下,向接入所述串口总线网络的所有网络设备发送主机状态模式请求消息;
如果有网络设备的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则接收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发送的主机状态模式响应消息;
向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发送用于监控各网络设备的命令,并将本地存储的地址码表以及所述正常状态数据发送至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以使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代替所述控制服务器工作。
7.一种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处于主机状态模式的控制服务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服务器通过第一串口总线接入串口总线网络,处于从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二串口总线接入所述串口总线网络,所述控制服务器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所述串口总线网络进行通信,所述控制服务器预先配置有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正常状态数据,所述装置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在监控工作模式下,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是否异常;
重新配置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时,将所述监控工作模式切换为控制工作模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所述正常状态数据的配置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正常状态数据重新配置所述网络设备;
确定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配置成功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设备恢复正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的状态数据;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获取到的状态数据与所述正常状态数据是否一致;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如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
其中,所述控制服务器预先配置有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的地址码表,所述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地址码表中获取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向接入所述串口总线网络的所有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地址码的寻址数据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寻址数据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寻址数据响应消息是所述网络设备在确定所述寻址数据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地址码与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码一致时返回的;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状态数据查询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返回的携带所述网络设备的状态数据的状态数据查询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异常通知消息;其中,所述异常通知消息是所述网络设备在发现本网络设备出现异常,且在所述第二串口总线空闲时,通过所述第二串口总线发送的;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异常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异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在监控工作模式下,向接入所述串口总线网络的所有网络设备发送主机状态模式请求消息;
接收单元,用于如果有网络设备的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则接收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发送的主机状态模式响应消息;
通知单元,用于向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发送用于监控各网络设备的命令,并将本地存储的地址码表以及所述正常状态数据发送至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以使状态模式为主机状态模式的网络设备代替所述控制服务器工作。
CN201610006556.0A 2016-01-04 2016-01-04 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939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6556.0A CN105939211B (zh) 2016-01-04 2016-01-04 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6556.0A CN105939211B (zh) 2016-01-04 2016-01-04 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9211A true CN105939211A (zh) 2016-09-14
CN105939211B CN105939211B (zh) 2019-05-07

Family

ID=57153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6556.0A Active CN105939211B (zh) 2016-01-04 2016-01-04 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3921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0952B (zh) * 2017-08-14 2019-09-01 艾普仕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切換控制系統
CN112148629A (zh) * 2019-06-26 2020-12-29 意法半导体 (Alps) 有限公司 用于在总线上寻址集成电路的方法和对应设备
CN116321518A (zh) * 2022-09-08 2023-06-23 深圳市丰润达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状态的提示方法、装置、控制模块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9035A1 (en) * 2004-10-29 2005-06-16 Marcio Saito Service processor gateway system and appliance
CN1874252A (zh) * 2005-06-01 2006-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单板调试串口映射的系统
CN101083014A (zh) * 2007-07-03 2007-12-05 浙江大学 基于rs232和rs485总线的火灾集散式监控网络
CN101114939A (zh) * 2007-07-03 200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对无网管以太网交换机进行简单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27404A (zh) * 2008-02-05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无网管以太网交换机进行带内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75343A (zh) * 2009-11-20 2011-05-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带外管理的方法、系统和带外管理交换机
ES2353710B1 (es) * 2009-08-12 2012-02-01 Sistemas Mecánicos Para Electrónica, S.A. Smesa Sistema para la supervisión y gestión de equipos y subsistemas de forma remota.
CN102404158A (zh) * 2011-12-27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故障处理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CN203206279U (zh) * 2012-07-04 2013-09-18 成都海得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管通讯的监控系统
CN104821834A (zh) * 2015-04-07 2015-08-05 安徽康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串口服务器
CN105071995A (zh) * 2015-08-28 2015-11-18 北京华青融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带外网络的网络设备巡检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9035A1 (en) * 2004-10-29 2005-06-16 Marcio Saito Service processor gateway system and appliance
CN1874252A (zh) * 2005-06-01 2006-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单板调试串口映射的系统
CN101083014A (zh) * 2007-07-03 2007-12-05 浙江大学 基于rs232和rs485总线的火灾集散式监控网络
CN101114939A (zh) * 2007-07-03 200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对无网管以太网交换机进行简单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27404A (zh) * 2008-02-05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无网管以太网交换机进行带内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ES2353710B1 (es) * 2009-08-12 2012-02-01 Sistemas Mecánicos Para Electrónica, S.A. Smesa Sistema para la supervisión y gestión de equipos y subsistemas de forma remota.
CN102075343A (zh) * 2009-11-20 2011-05-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带外管理的方法、系统和带外管理交换机
CN102404158A (zh) * 2011-12-27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故障处理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CN203206279U (zh) * 2012-07-04 2013-09-18 成都海得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管通讯的监控系统
CN104821834A (zh) * 2015-04-07 2015-08-05 安徽康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串口服务器
CN105071995A (zh) * 2015-08-28 2015-11-18 北京华青融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带外网络的网络设备巡检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0952B (zh) * 2017-08-14 2019-09-01 艾普仕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切換控制系統
CN112148629A (zh) * 2019-06-26 2020-12-29 意法半导体 (Alps) 有限公司 用于在总线上寻址集成电路的方法和对应设备
CN116321518A (zh) * 2022-09-08 2023-06-23 深圳市丰润达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状态的提示方法、装置、控制模块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9211B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43304B1 (ko) 능동 네트워크 애플리케이션의 인터럽트 없이 2가지네트워크 액세스 기술간을 스위칭하는 방법과 시스템
US20200267069A1 (en) Link switching method, link switching device,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9621419B2 (en) Determining when to switch to a standby intelligent adjunct network device
EP253347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ost route reachability i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access ring
EP1974485B1 (en) Vpls failure protection in ring networks
CN110417569B (zh) 一种网络链路故障处理方法和隧道端点设备
US70107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fining failover events in a network device
EP3200399B1 (en) Automated mirroring and remote switch port analyzer (rspan)/encapsulated remote switch port analyzer (erspan) functions using fabric attach (fa) signaling
CN102209064B (zh) 使用vrrp为接入设备提供备份的方法和vrrp网关设备
AU2003204799A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router interface backup with 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US75162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fining failover events in a network device
US20110305245A1 (en) Network switch
CN104869057A (zh) 开放流交换机优雅重启处理方法、装置及开放流控制器
CN101562576B (zh)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和设备
CN105939211A (zh) 网络设备异常时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3493439B (zh) 接收信息的方法、发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39215B (zh) Vrrp备份组状态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JP2014140095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
US7522517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oint circuit bonding
CN113890823B (zh) 一种用于层次拓扑的交换机自动配置方法及介质
JP5767309B2 (ja) 緊急時用切り替え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WO2021098806A1 (zh) 报文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Cisco Bridging and IBM Networking Command Reference Cisco IOS Release 11.3
CN101170544A (zh) 一种高可用群集系统采用单一实ip地址的通讯方法
KR20030045299A (ko) 소호급 네트워크의 라우터 이중화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Binjiang District and Hangzhou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Road 310051 No. 68 in the 6 storey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Dipu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Binjiang District and Hangzhou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Road 310051 No. 68 in the 6 storey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Dipu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