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3552A - 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33552A CN105933552A CN201610255514.0A CN201610255514A CN105933552A CN 105933552 A CN105933552 A CN 105933552A CN 201610255514 A CN201610255514 A CN 201610255514A CN 105933552 A CN105933552 A CN 1059335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mpty
- state
- missed call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6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1469 Cry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170 shellfish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85—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93—Notifying the calling party of information on the called or connected pa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其中,所述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包括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和/或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生改变。本发明通过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当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避免了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反复呼叫所述通讯设备却无人接听的情况,减少了重复呼叫的次数,提高呼叫被接通的概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人们在对对方的通讯设备进行呼叫却无人接听时,总会自行等待一段时间时候再次尝试呼叫,但再次尝试呼叫仍然可能无人接听,因为呼叫方无法知晓被呼叫方的具体情况,不能够确定在什么时候再次呼叫对方的通讯设备对方能够接听到该呼叫,导致人们只能凭直觉多次尝试呼叫,重复呼叫的次数较多,但呼叫被接通的概率却不能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及系统,避免了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反复呼叫通讯设备却无人接听的情况,减少了重复呼叫的次数,提高呼叫被接通的概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包括:
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
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包括: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和/或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生改变。
其中,所述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具体为:
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若是,则向所述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若否,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之后,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当前状态;
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
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所述通讯设备产生未接来电时,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
其中,所述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具体为:
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若是,则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移动通讯设备;若否,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包括: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光强大于等于预置的光强阈值,且所述通讯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零;或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静音状态变为非静音状态;或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锁定状态变为解锁状态。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生改变包括: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由高噪音状态变为低噪音状态;或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用户远离状态变为用户靠近状态。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由高噪音状态变为低噪音状态具体为: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噪音的分贝值由大于等于预置高分贝阈值变为周围环境噪音的分贝值小于等于预置低分贝阈值;
所述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用户远离状态变为用户靠近状态具体为: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不能检测到用户人脸变为能够检测到用户人脸。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系统,包括:
未接来电确认模块,用于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
状态改变检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
呼叫提醒模块,用于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可以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其中,所述呼叫提醒模块包括呼叫方判断模块、第一提醒模块、查询模块和第二提醒模块;
所述呼叫方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
所述第一提醒模块: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移动通讯设备时,向所述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所述第二提醒模块: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向所述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其中,本发明提出的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系统还包括:
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当前状态;
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
其中,所述状态发送模块包括呼叫方判断模块、第一状态发送模块、查询模块和第二状态发送模块;
所述呼叫方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
所述第一状态发送模块: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移动通讯设备时,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移动通讯设备;
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所述第二状态发送模块: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其中,所述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包括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和/或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生改变;在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后对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的进行检测,当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提醒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避免了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反复呼叫所述通讯设备却无人接听的情况,减少了重复呼叫的次数,提高呼叫被接通的概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方法实施例一的一种可选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方法实施例一的另一种可选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方法实施例一的另一种可选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提出的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系统的系统实施例一的功能模块图。
图6是系统实施例一的一种可选方式的功能模块图。
图7是系统实施例一的另一种优选方式的功能模块图。
图8是系统实施例一的另一种优选方式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包括:
S101、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
当呼叫方呼叫用户的通讯设备,但用户没有接听时,则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
S102、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包括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和/或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生改变。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包括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光强大于等于预置的光强阈值,且所述通讯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零。
若检测到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光强大于等于预置的光强阈值,则说明所述通讯设备没有被用户放在包里或口袋里,若同时检测到所述通讯设备的移动速度发生变化,则说明此时所述通讯设备被用户拿在手上且在运动中,若呼叫方此时呼叫用户的通讯设备,则此次的呼叫很容易被用户接听。
预置的光强阈值可以根据用户实际所处的环境的光照度进行设置,可选的,根据阴天室内的最低光照度将预置的光强阈值设置为5勒克斯。
本发明对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光强的技术手段不做具体限制,可选的,通过光传感器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光强;同样,本发明对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移动速度的技术手段不做具体限制,可选的,利用加速传感器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移动速度,或通过GPS定位来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移动速度。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还包括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静音状态变为非静音状态或定所述通讯设备由锁定状态变为解锁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通讯设备在产生未接来电之后从静音状态被设置为非静音状态,或从锁定状态被设置为解锁状态,则表明所述通讯设备被用户使用,若呼叫方此时呼叫用户的通讯设备,则此次的呼叫很容易被用户接听。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生改变包括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由高噪音状态变为低噪音状态。
所述通讯设备产生未接来电时,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为高噪音状态,说明用户所处环境很嘈杂,例如车站内、公交上、地铁上或火车上等人相对较多且吵闹的地方,用户可能因为周围的噪音过大而没有听见呼叫的来电,导致呼叫方的呼叫无人接听,当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由高噪音状态变为低噪音状态时,说明用户已脱离了嘈杂的环境,例如用户从车站出来了、或从公交上下车等,周围的噪音都会减小,此时用户则能够听到呼叫的来电,若呼叫方此时呼叫用户的通讯设备,则此次的呼叫很容易被用户接听。
其中,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由高噪音状态变为低噪音状态具体为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噪音的分贝值由大于等于预置高分贝阈值变为周围环境噪音的分贝值小于等于预置低分贝阈值;即当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噪音的分贝值由大于等于预置高分贝阈值时即为嘈杂环境,当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噪音的分贝值由小于等于预置低分贝阈值时即为安静环境。
本发明对检测所述通讯设备处于高噪音状态或处于低噪音状态的技术手段不做具体限制,可选的,通过开启麦克风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的噪音;本发明对预置高分贝阈值和预置低分贝阈值的具体值也不做具体限定,可选的,预置高分贝阈值设置为60分贝、65分贝或70分贝,预置低分贝阈值设置为50分贝、45分贝或40分贝。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生改变还包括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用户远离状态变为用户靠近状态。
当所述通讯设备产生未接来电时,所述通讯设备为用户远离状态,说明用户不在所述通讯设备旁边,例如用户常常将通讯设备放置在桌面或某一个固定位置,而自己则会临时离开,此时所述通讯设备为用户远离状态,用户不在通讯设备旁边导致用户无法听到呼叫的来电,使得呼叫方的呼叫无人接听;若当所述通讯设备产生未接来电之后所述通讯设备由用户远离状态变为用户靠近状态,则说明用户此时回到了通讯设备旁边,能够听到呼叫的来电,若呼叫方此时呼叫用户的通讯设备,则此次的呼叫很容易被用户接听。
本发明对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用户远离状态变为用户靠近状态的具体技术手段不做限制,可选的,通过开启通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若摄像头能够拍摄到用户人脸则所述通讯设备为用户靠近状态,若摄像头不能拍摄到用户人脸则所述通讯设备为用户远离状态变。
S103、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和/或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生改变,则说明用户从不利于接听呼叫的来电的状态中脱离,能够接听到此时的呼叫的来电,则向之前呼叫过通讯设备却未被接通的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提醒信息,提醒未接来电的呼叫方现在用户能够听到呼叫的来电,此时的呼叫容易被接听的提醒,让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再次呼叫用户的通讯设备。
本实施例在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后对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的进行检测,当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提醒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避免了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反复呼叫所述通讯设备却无人接听的情况,减少了重复呼叫的次数,提高呼叫被接通的概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参考图2,步骤S103具体包括:
S1031、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
通讯设备分为移动通讯设备和非移动通讯设备,移动通讯设备为手机和具有通话功能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等,非移动通讯设备则为固定电话,由于移动通讯设备和非移动通讯设备之间存在部分功能上的差异,例如移动通讯设备能够直接接收信息,而目前的非移动通讯设备不能接收信息,因此在上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未接来电的呼叫方进行判断,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根据判断结果执行下一步骤。
S1032、向所述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若步骤S1031中的判断结果为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移动通讯设备,则说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的移动通讯设备能够接收到用户的通讯设备发送的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则直接向未接来电的呼叫方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S1033、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若步骤S1031中的判断结果为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不为移动通讯设备,即为非移动通讯设备,说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的非移动通讯设备不能接收用户的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则通过用户的通讯设备对该非移动通讯设备进行查询,目前的通讯录中通常对联系人的联系方式进行存储时会在同一联系人下存储该联系人的移动通讯设备和非移动通讯设备,通过对非移动通讯设备的查询可以查询到该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因为查询到的移动通讯设备和未接来电的非移动通讯设备为相同的联系人,则可将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发送至查询到的该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S1034、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将再次呼叫用户的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发送至步骤S1033中查询到的与未接来电的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上,这样的提醒信息发送方式同样能够提醒对方再次呼叫用户的通讯设备。
本实施例解决了当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不能接收用户的通讯设备发送的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使技术方案更加完善,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步骤S101和步骤S102之间还包括:
S104、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当前状态。
所述当前状态包括用户的通讯设备产生未接来电时,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
此处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与步骤S102中的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105、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
检测到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后,将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能够更好的提醒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所述通讯设备在产生未接来电时的情况,告知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在产生未接来电时所述通讯设备为静音状态或锁定状态或被用户放置在包里或用户不在旁边或周围环境嘈杂,告知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此时继续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用户可能也无法接听。
本实施例在确定所述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之后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当前状态,并将检测到的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告知对方此时继续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用户可能也无法接听,避免了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多次重复呼叫的情况,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如图4所示,步骤S105具体包括:
S1051、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
此步骤与步骤S103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1052、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移动通讯设备。
若步骤S1051中的判断结果为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移动通讯设备,则说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的移动通讯设备能够接收到用户的通讯设备发送的所述通讯设备产生未接来电时的状态,则直接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移动通讯设备。
S1053、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此处的查询方式与步骤S1033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1054、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步骤S1053中查询到的与未接来电的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上,这样的发送方式同样能够提醒对方此时继续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用户可能也无法接听。
由于步骤S105在步骤S101和步骤S102之间,则当步骤S105中包括了步骤S1051时,说明已经对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进行了判断了,通过步骤S1053对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进行查询,说明已经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此时步骤S103中的步骤S1031和步骤S1033可以省略。
本实施例解决了当未接来电的通讯设备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不能接收用户的通讯设备发送的所述通讯设备产生未接来电时的当前状态的情况,使技术方案更加完善,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参考图5,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系统,包括:
未接来电确认模块101,用于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
当呼叫方呼叫用户的通讯设备,但用户没有接听时,则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
状态改变检测模块102,用于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包括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和/或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生改变。
状态改变检测模块102包括光传感器、加速传感器、麦克风和摄像头等用于检测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的器件。
呼叫提醒模块103,用于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可以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和/或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生改变,则说明用户从不利于接听呼叫的来电的状态中脱离,能够接听到此时的呼叫的来电,则向之前呼叫过通讯设备却未被接通的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提醒信息,提醒未接来电的呼叫方现在用户能够听到呼叫的来电,此时的呼叫容易被接听的提醒,让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再次呼叫用户的通讯设备。
本实施例在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后对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的进行检测,当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提醒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避免了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反复呼叫所述通讯设备却无人接听的情况,减少了重复呼叫的次数,提高呼叫被接通的概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如图6所述,呼叫提醒模块103包括呼叫方判断模块1031、第一提醒模块1032、查询模块1033和第二提醒模块1034。
呼叫方判断模块1031,用于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
通讯设备分为移动通讯设备和非移动通讯设备,移动通讯设备为手机和具有通话功能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等,非移动通讯设备则为固定电话,由于移动通讯设备和非移动通讯设备之间存在部分功能上的差异,例如移动通讯设备能够直接接收信息,而目前的非移动通讯设备不能接收信息,因此在上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未接来电的呼叫方进行判断,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根据判断结果选择下一步执行的模块。
第一提醒模块1032,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移动通讯设备时,向所述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
若呼叫方判断模块1031的判断结果为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移动通讯设备,则说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的移动通讯设备能够接收到用户的通讯设备发送的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则直接向未接来电的呼叫方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查询模块1033,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若呼叫方判断模块1031的判断结果为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不为移动通讯设备,即为非移动通讯设备,说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的非移动通讯设备不能接收用户的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则通过用户的通讯设备对该非移动通讯设备进行查询,目前的通讯录中通常对联系人的联系方式进行存储时会在同一联系人下存储该联系人的移动通讯设备和非移动通讯设备,通过对非移动通讯设备的查询可以查询到该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因为查询到的移动通讯设备和未接来电的非移动通讯设备为相同的联系人,则可将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发送至查询到的该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第二提醒模块1034,用于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向所述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将再次呼叫用户的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发送至查询模块1033查询到的与未接来电的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上,这样的提醒信息发送方式同样能够提醒对方再次呼叫用户的通讯设备。
本实施例解决了当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不能接收用户的通讯设备发送的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的情况,使技术方案更加完善,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如图7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系统还包括状态检测模块104和状态发送模块105。
状态检测模块104,用于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当前状态。
所述当前状态包括用户的通讯设备产生未接来电时,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
此处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与步骤S102中的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状态发送模块105,用于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
检测到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后,将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能够更好的提醒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所述通讯设备在产生未接来电时的情况,告知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在产生未接来电时所述通讯设备为静音状态或锁定状态或被用户放置在包里或用户不在旁边或周围环境嘈杂,告知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此时继续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用户可能也无法接听。
本实施例在确定所述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之后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当前状态,并将检测到的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告知对方此时继续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用户可能也无法接听,避免了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多次重复呼叫的情况,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如图8所示,状态发送模块105包括呼叫方判断模块1051、第一状态发送模块1052、查询模块1053和第二状态发送模块1054。
呼叫方判断模块1051,用于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
与方法实施例对应,此处的呼叫方判断模块1051与前面所述的呼叫提醒模块103的呼叫方判断模块103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若状态发送模块105包含有呼叫方判断模块1051,则相应的呼叫提醒模块103中的呼叫方判断模块1031可以省略,避免对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进行多余的判断。
第一状态发送模块1052,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移动通讯设备时,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移动通讯设备。
查询模块1053,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与方法实施例对应,此处的查询模块1053与前面所述的呼叫提醒模块103的查询模块1033相同,此处不再赘述,若状态发送模块105包含有查询模块1053,则相应的呼叫提醒模块103中的查询模块1033可以省略,避免对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对所述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进行多余的查询。
第二状态发送模块1054,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本实施例解决了当未接来电的通讯设备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不能接收用户的通讯设备发送的所述通讯设备产生未接来电时的当前状态的情况,使技术方案更加完善,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在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后对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的进行检测,当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提醒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避免了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反复呼叫所述通讯设备却无人接听的情况,减少了重复呼叫的次数,提高呼叫被接通的概率;此外,本发明在确定所述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之后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当前状态,并将检测到的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告知对方此时继续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用户可能也无法接听,避免了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多次重复呼叫的情况;同时,对未接来电的呼叫方进行了判断,解决了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不能接收信息的情况,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
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包括: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和/或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生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具体为:
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若是,则向所述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若否,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之后,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当前状态;
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
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
所述通讯设备产生未接来电时,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具体为:
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若是,则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移动通讯设备;若否,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包括: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光强大于等于预置的光强阈值,且所述通讯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零;或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静音状态变为非静音状态;或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锁定状态变为解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发生改变包括: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由高噪音状态变为低噪音状态;或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用户远离状态变为用户靠近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状态由高噪音状态变为低噪音状态具体为: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周围环境噪音的分贝值由大于等于预置高分贝阈值变为周围环境噪音的分贝值小于等于预置低分贝阈值;
所述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用户远离状态变为用户靠近状态具体为:
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由不能检测到用户人脸变为能够检测到用户人脸。
8.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未接来电确认模块,用于确定通讯设备有未接来电;
状态改变检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通讯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
呼叫提醒模块,用于向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发送可以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提醒模块包括呼叫方判断模块、第一提醒模块、查询模块和第二提醒模块;
所述呼叫方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
所述第一提醒模块: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移动通讯设备时,向所述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所述第二提醒模块: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向所述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再次呼叫所述通讯设备的提醒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通讯设备的当前状态;
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
其中,所述状态发送模块包括呼叫方判断模块、第一状态发送模块、查询模块和第二状态发送模块;
所述呼叫方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是否为移动通讯设备;
所述第一状态发送模块: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移动通讯设备时,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移动通讯设备;
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通过所述通讯设备的通讯录查询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所述第二状态发送模块:用于所述未接来电的呼叫方为非移动通讯设备时,将所述当前状态发送至所述非移动通讯设备对应的移动通讯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55514.0A CN105933552A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55514.0A CN105933552A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3552A true CN105933552A (zh) | 2016-09-07 |
Family
ID=56839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55514.0A Pending CN105933552A (zh) | 2016-04-22 | 2016-04-22 | 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33552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57688A (zh) * | 2016-11-04 | 2017-05-10 | 南京侃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提醒呼叫功能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CN107018235A (zh) * | 2017-04-06 | 2017-08-04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呼叫无人应答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9981896A (zh) * | 2019-03-13 | 2019-07-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获取电子装置状态信息的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3045673A1 (zh) * | 2021-09-26 | 2023-03-3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呼叫时间提醒的方法及终端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21700A (zh) * | 2006-09-13 | 2007-0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未接来电处理方法及通讯系统及用户终端 |
CN104503884A (zh) * | 2014-12-30 | 2015-04-08 |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未处理消息的提示方法及系统 |
CN104902094A (zh) * | 2015-05-29 | 2015-09-0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
-
2016
- 2016-04-22 CN CN201610255514.0A patent/CN10593355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21700A (zh) * | 2006-09-13 | 2007-0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未接来电处理方法及通讯系统及用户终端 |
CN104503884A (zh) * | 2014-12-30 | 2015-04-08 |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未处理消息的提示方法及系统 |
CN104902094A (zh) * | 2015-05-29 | 2015-09-0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57688A (zh) * | 2016-11-04 | 2017-05-10 | 南京侃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提醒呼叫功能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CN107018235A (zh) * | 2017-04-06 | 2017-08-04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呼叫无人应答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9981896A (zh) * | 2019-03-13 | 2019-07-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获取电子装置状态信息的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981896B (zh) * | 2019-03-13 | 2021-04-1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获取电子装置状态信息的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3045673A1 (zh) * | 2021-09-26 | 2023-03-3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呼叫时间提醒的方法及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38625B (zh) | 来电时电话音频的自动路由 | |
US8301121B2 (en) | Regulating alerts generated by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responsive to sensed movement | |
CN103338308B (zh) | 移动终端的呼叫方法、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
ES2628315T3 (es) | Terminal móvil y procedimiento de procesamiento de llamadas anormales para el mismo | |
CN102104668B (zh) | 手机铃声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5933552A (zh) | 一种主动提醒呼叫方再次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7580144B (zh) | 一种紧急时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移动终端与系统 | |
CN109548123A (zh) | 可穿戴设备的功耗控制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 |
CN106375573B (zh) | 一种切换通话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 |
EP2562999B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 |
CN107846516B (zh) | 一种通话场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872576A (zh) |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219392A (zh) | 一种来电铃声智能调节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
CN103227866B (zh) | 一种行车通话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3856634A (zh)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多任务来电悬浮提示方法及系统 | |
CN104427101A (zh) | 电子设备、可佩戴设备、状态切换及标识信息发送方法 | |
CN108566221B (zh) | 通话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5025168B (zh) | 一种来电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744052A (zh) | 来电铃声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3945035A (zh) | 一种手机来电提示方法及手机 | |
CN108432220B (zh) | 一种切换通话模式的方法和终端 | |
CN109104525A (zh) |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3618828A (zh) | 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 | |
JP2012095286A (ja) | 携帯端末装置 | |
CN109561214B (zh) | 通话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