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8828A - 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8828A
CN103618828A CN201310618082.1A CN201310618082A CN103618828A CN 103618828 A CN103618828 A CN 103618828A CN 201310618082 A CN201310618082 A CN 201310618082A CN 103618828 A CN103618828 A CN 103618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coming call
terminal
described terminal
rem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180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18828B (zh
Inventor
苏玉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180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18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18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8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18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8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若处于来电接听状态,则检测所述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若检测到不是用户主动触发,则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所述提醒短信用于提醒所述来电用户所接通来电为误触发。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避免来电误触发给用户所带来的困扰,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触控手机设备的兴起,人们平时对手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用户在运动、步行或其它户外活动时会把手机放在口袋或包包里,此时如果突然来电,用户会很难察觉到,而且可能会出现用户误碰手机而触发接听的状况,此时当事人自己却不知道,事后还需要向对方解释;再者,在误接电话后还很可能会出现用户打开手机后亦不容易察觉到已接通来电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用户的一些私密信息泄露,给用户本身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能够在误触发来电时自动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
若处于来电接听状态,则检测所述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
若检测到所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主动触发,则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所述提醒短信用于提醒所述来电用户所接通来电为误触发。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接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
误触发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接听检测模块检测到处于来电接听状态时,检测所述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
挂断提醒模块,用于在所述触发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时,则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所述提醒短信用于提醒所述来电用户所接通来电为误触发。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检测终端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若处于,则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若不是用户主动触发,则可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从而可避免来电误触发给用户所带来的困扰,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能够在误触发来电时自动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以下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处理来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检测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
具体地,可检测终端上的相关通话硬件和软件的工作状态,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若检测到终端处于来电接听状态,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102。
S102: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
具体地,可首先检测终端是否连接耳机,若检测到终端已连接耳机,则可通过音频传感器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即如果音频传感器检测到通话双方的语音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为用户主动触发,如果音频传感器仅检测到来电一方的语音时或未检测到语音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的;若检测到终端未连接耳机时,则可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即如果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为用户主动触发,如果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未触摸终端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的。若检测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的,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103。
S103: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
具体地,在检测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时,可自动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以通知来电用户本次接听为误触发。
在图1提供的处理来电的方法中,可检测终端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若处于,则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若不是用户主动触发,则可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从而可避免来电误触发给用户所带来的困扰,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处理来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或终端是否处于移动状态;
具体地,可通过光线感应器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即检测终端是否处于用户的口袋、包包等地方,或者,可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终端是否处于移动状态。若检测到终端所处的环境的光线强度小于等于阈值或终端处于移动状态,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202。
S202:检测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
具体地,可检测终端上的相关通话硬件和软件的工作状态,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若检测到终端处于来电接听状态,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203。
S203: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
具体地,可首先检测终端是否连接耳机,若检测到终端已连接耳机,则可通过音频传感器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即如果音频传感器检测到通话双方的语音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为用户主动触发,如果音频传感器仅检测到来电一方的语音时或未检测到语音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的;若检测到终端未连接耳机时,则可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即如果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为用户主动触发,如果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未触摸终端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的。若检测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的,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204。
S204:判断来电用户是否为白名单用户;
具体地,可判断来电用户为白名单用户还是黑名单用户,若判断出来电用户为白名单用户,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205;若判断出来电用过户为黑名单用户,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206。
S205: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
具体地,在检测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时,可自动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以通知来电用户本次接听为误触发。
S206:挂断电话。
S207:检测终端是否处于移动状态;
具体地,可通过运动传感器(例如,重力传感器)检测终端是否处于移动状态,若检测到终端未处于移动状态,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208。
S208:检测终端所处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阈值;
具体地,可通过光线感应器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即检测终端是否处于用户的口袋、包包等地方。若检测到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小于等于阈值,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209;若检测到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大于阈值,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210。
S209:检测用户是否触摸终端;
具体地,可通过,例如,红外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触摸终端。若检测到用户未触摸终端,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211;若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212。
S210:检测用户是否触摸终端;
具体地,可通过,例如,红外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触摸终端。若检测到用户未触摸终端,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213;若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则本流程转至步骤S212。
S211:发出声音提醒用户;
具体地,可发出声音以通知用户:已对误触发来电进行了终止并已发送提醒短信告知来电用户。
S212:发出声音、产生震动,并以屏幕显示提醒用户;
具体地,由于此时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以及终端未处于移动状态(即用户处于休息静止状态),这时候终端可以发出声音、产生震动,并以屏幕显示通知用户:已对误触发来电进行了终止并已发送提醒短信告知来电用户。
S213:发出声音,并以屏幕显示提醒用户;
具体地,由于此时检测到终端不处于口袋或包包等封闭的地方,而且检测到用户未触摸终端以及终端未处于移动状态,这时候终端可以发出声音,并以屏幕显示通知用户:已对误触发来电进行了终止并已发送提醒短信告知来电用户。
在图2提供的处理来电的方法中,可在检测到误触发来电时自动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并可根据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终端的运动状态和用户是否触摸终端而采取不同的提醒方式,以告知用户已对误触发来电进行了终止并已发送提醒短信告知来电用户,从而可避免来电误触发给用户所带来的困扰,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30可以是,例如,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如图3所示,该终端30可以包括接听检测模块301、误触发检测模块302和挂断提醒模块303,其中:
接听检测模块301,用于检测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具体地,接听检测模块301可检测终端30上的相关通话硬件和软件的工作状态,以判断终端30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
误触发检测模块302,用于在接听检测模块301检测到处于来电接听状态时,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具体地,可首先检测终端30是否连接耳机,若检测到终端30已连接耳机,则可通过音频传感器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即如果音频传感器检测到通话双方的语音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为用户主动触发,如果音频传感器仅检测到来电一方的语音时或未检测到语音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的;若检测到终端30未连接耳机时,则可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即如果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30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为用户主动触发,如果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未触摸终端30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的。
挂断提醒模块303,用于在触发检测模块30检测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时,则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具体地,在检测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时,可自动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以通知来电用户本次接听为误触发。
其中,图3提供的终端可检测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若处于,则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若不是用户主动触发,则可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从而可避免来电误触发给用户所带来的困扰,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所示的终端40是由图3所示的终端30进行优化得到的。在图4所示的终端40中,进一步包括光线移动检测模块401、通知模块402、白名单判断模块403和判断提醒模块404,且误触发检测模块302可进一步包括耳机检测单元3021、第一误触发检测单元3022和第二误触发检测单元3023,而判断提醒模块404可以包括光线检测单元4041、移动检测单元4042、触摸检测单元4043、第一提醒单元4044、第二提醒单元4045、第三提醒单元4046和第四提醒单元4047,其中:
光线移动检测模块401,用于在接听检测模块301检测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之前,检测终端40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或终端40是否处于移动状态;具体地,可通过光线感应器检测终端40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即检测终端40是否处于用户的口袋、包包等地方,或者,可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终端40是否处于移动状态。
通知模块402,用于在光线移动检测模块401检测到终端40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小于等于阈值或终端40处于移动状态时,通知接听检测模块301检测终端40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
白名单判断模块403,用于在在误触发检测模块302检测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之后,判断来电用户是否为白名单用户,若是,则通知挂断提醒模块303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若否,则挂断电话;具体地,可判断来电用户为白名单用户还是黑名单用户,若判断出来电用户为白名单用户,则通知挂断提醒模块303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若判断出来电用过户为黑名单用户,则可挂断电话。
判断提醒模块404中的光线检测单元4041,用于在挂断提醒模块303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之后,检测终端40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具体地,可通过光线感应器检测终端40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即检测终端是否处于用户的口袋、包包等地方。
移动检测单元4042,用于在光线检测单元4041检测到终端40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之后,检测终端40是否处于移动状态。具体地,可通过运动传感器(例如,重力传感器)检测终端40是否处于移动状态
触摸检测单元4043,用于在移动检测单元4042检测到终端40是否处于移动状态之后,检测用户是否触摸终端40。具体地,可通过,例如,红外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触摸终端40。
第一提醒单元4044,用于当光线检测单元4041检测到终端40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小于等于阈值、移动检测单元4042检测到终端40不处于运动状态,且触摸检测单元4043检测到用户未触摸终端40时,则发出声音,以提醒用户;具体地,可发出声音以通知用户:已对误触发来电进行了终止并已发送提醒短信告知来电用户。
第二提醒单元4045,用于当光线检测单元4041检测到终端40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小于等于阈值、移动检测单元4042检测到终端40不处于运动状态,且触摸检测单元4043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40时,则发出声音、产生震动,并以屏幕显示方式提醒用户;具体地,由于此时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40以及终端40未处于移动状态(即用户处于休息静止状态),这时候终端40可以发出声音、产生震动,并以屏幕显示通知用户:已对误触发来电进行了终止并已发送提醒短信告知来电用户。
第三提醒单元4046,用于当光线检测单元4041检测到终端40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大于阈值、移动检测单元4042检测到终端40不处于运动状态,且触摸检测单元4043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40时,则发出声音、产生震动,并以屏幕显示方式提醒用户;具体地,由于此时检测到终端40不处于口袋或包包等封闭的地方,而且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40以及终端40未处于移动状态,这时候终端40可以发出声音、产生震动,并以屏幕显示通知用户:已对误触发来电进行了终止并已发送提醒短信告知来电用户。
第四提醒单元4047,用于当光线检测单元4041检测到终端40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大于阈值、移动检测单元4042检测到终端40不处于运动状态,且触摸检测单元4043检测到用户未触摸终端40时,则发出声音,并以屏幕显示方式提醒用户。具体地,由于此时检测到终端40不处于口袋或包包等封闭的地方,而且检测到用户未触摸终端40以及终端40未处于移动状态,这时候终端40可以发出声音,并以屏幕显示通知用户:已对误触发来电进行了终止并已发送提醒短信告知来电用户。
进一步的,误触发检测模块302中的耳机检测单元3021,用于检测终端是否连接耳机。
第一误触发检测单元3022,用于当耳机检测单元3021检测到连接耳机时,则通过音频传感器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具体地,如果音频传感器检测到通话双方的语音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为用户主动触发,如果音频传感器仅检测到来电一方的语音时或未检测到语音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的。
第二误触发检测单元3023,用于当耳机检测单元3021检测到未连接耳机时,则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具体地,如果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用户触摸终端40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为用户主动触发,如果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未触摸终端40时,则可判定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的。
其中,图4提供的终端可在检测到误触发来电时自动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并可根据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终端的运动状态和用户是否触摸终端而采取不同的提醒方式,以告知用户已对误触发来电进行了终止并已发送提醒短信告知来电用户,从而可避免来电误触发给用户所带来的困扰,提升用户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模块或单元,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
若处于来电接听状态,则检测所述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
若检测到所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主动触发,则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所述提醒短信用于提醒所述来电用户所接通来电为误触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之前,还包括:
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或所述终端是否处于移动状态;
若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小于等于阈值或终端处于移动状态,则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包括:
检测是否连接耳机;
若连接耳机,则通过音频传感器检测是否存在通话双方的语音;
若存在来电一方的语音或未检测到语音时,则确定所述来电接听状态为误触发;
若未连接耳机,则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触摸终端;
若用户未触摸终端,则确定所述来电接听状态为误触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所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主动触发之后,还包括:
判断来电用户是否为白名单用户;
若所述来电用户是白名单用户,则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
若所述来电用户不是白名单用户,则挂断电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之后,还包括:
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移动状态,并检测用户是否触摸所述终端;
若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小于等于阈值、所述终端不处于运动状态,且检测到用户未触摸所述终端,则发出声音,以提醒用户已发生来电误触发事件且已进行相应处理;
若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小于等于阈值、所述终端不处于运动状态,且检测到用户触摸所述终端,则发出声音、产生震动,并以屏幕显示方式提醒用户已发生来电误触发事件且已进行相应处理;
若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大于阈值、所述终端不处于运动状态,且检测到用户触摸所述终端,则发出声音、产生震动,并以屏幕显示方式提醒用户已发生来电误触发事件且已进行相应处理;
若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大于阈值、所述终端不处于运动状态,且检测到用户未触摸所述终端,则发出声音,并以屏幕显示方式提醒用户已发生来电误触发事件且已进行相应处理。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接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
误触发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接听检测模块检测到处于来电接听状态时,检测所述来电接听状态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
挂断提醒模块,用于在所述触发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时,则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所述提醒短信用于提醒所述来电用户所接通来电为误触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光线移动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接听检测模块检测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之前,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或所述终端是否处于移动状态;
通知模块,用于在所述光线移动检测模块检测到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小于等于阈值或所述终端处于移动状态时,通知所述接听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来电接听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误触发检测模块包括:
耳机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连接耳机;
第一误触发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耳机检测单元检测到连接耳机时,通过音频传感器检测是否存在通话双方的语音,若检测到存在来电一方的语音或未检测到语音时,确定所述来电接听状态为误触发;
第二误触发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耳机检测单元检测到未连接耳机时,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触摸终端,若检测到用户未触摸终端,则确定所述来电接听状态为误触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白名单判断模块,用于在在所述误触发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来电接听状态不是用户主动触发之后,判断来电用户是否为白名单用户,若所述来电用户是白名单用户,则通知所述挂断提醒模块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若所述来电用户不是白名单用户,则挂断电话。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判断提醒模块,所述判断提醒模块包括:
光线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挂断提醒模块挂断电话并发送提醒短信至来电用户之后,检测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
移动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光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小于等于阈值之后,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移动状态;
触摸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是否处于移动状态之后,检测用户是否触摸所述终端;
第一提醒单元,用于当所述光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小于等于阈值、所述移动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不处于运动状态,且所述触摸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未触摸所述终端时,则发出声音,以提醒用户已发生来电误触发事件且已进行相应处理;
第二提醒单元,用于当所述光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小于等于阈值、所述移动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不处于运动状态,且所述触摸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触摸所述终端时,则发出声音、产生震动,并以屏幕显示方式提醒用户已发生来电误触发事件且已进行相应处理;
第三提醒单元,用于当所述光线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大于阈值、所述移动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不处于运动状态,且所述触摸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触摸所述终端时,则发出声音、产生震动,并以屏幕显示方式提醒用户已发生来电误触发事件且已进行相应处理;
第四提醒单元,用于当所述光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大于阈值、所述移动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不处于运动状态,且所述触摸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未触摸所述终端时,则发出声音,并以屏幕显示方式提醒用户已发生来电误触发事件且已进行相应处理。
CN201310618082.1A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3618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18082.1A CN103618828B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18082.1A CN103618828B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8828A true CN103618828A (zh) 2014-03-05
CN103618828B CN103618828B (zh) 2016-05-25

Family

ID=50169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18082.1A Active CN103618828B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1882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7658A (zh) * 2016-12-30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和控制通话的方法
CN106936983A (zh) * 2017-01-18 2017-07-0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误接电话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551530A (zh) * 2018-07-05 2018-09-18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来电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0086940A (zh) * 2019-04-30 2019-08-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提醒方法、穿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96545A (zh) * 2020-07-20 2020-10-20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摔震误触发的安全机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2026B1 (en) * 2000-09-28 2003-12-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handling accidental dialing 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060019729A1 (en) * 2004-07-23 2006-01-26 Dyna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comfort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486949B2 (en) * 2004-03-10 2009-02-0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establishing telephone calls after unintended termination
US20130210402A1 (en) * 2010-10-29 2013-08-15 Media Tek Singapore Pte, Ltd. Control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2026B1 (en) * 2000-09-28 2003-12-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handling accidental dialing 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7486949B2 (en) * 2004-03-10 2009-02-0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establishing telephone calls after unintended termination
US20060019729A1 (en) * 2004-07-23 2006-01-26 Dyna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comfort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30210402A1 (en) * 2010-10-29 2013-08-15 Media Tek Singapore Pte, Ltd. Control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7658A (zh) * 2016-12-30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和控制通话的方法
CN106936983A (zh) * 2017-01-18 2017-07-0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误接电话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936983B (zh) * 2017-01-18 2020-07-1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误接电话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551530A (zh) * 2018-07-05 2018-09-18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来电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551530B (zh) * 2018-07-05 2020-12-04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来电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0086940A (zh) * 2019-04-30 2019-08-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提醒方法、穿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86940B (zh) * 2019-04-30 2021-11-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提醒方法、穿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96545A (zh) * 2020-07-20 2020-10-20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摔震误触发的安全机制系统
CN111796545B (zh) * 2020-07-20 2021-09-14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摔震误触发的安全机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8828B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4897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abnormal call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618828A (zh) 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
KR20170009866A (ko) 소음-민감 경보 제시 기법
EP2562999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3716463A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9104684B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3685763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4902077B (zh) 一种移动终端信息通知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592223A (zh) 提醒方法、提醒装置和终端
CN103067590A (zh) 一种提醒未读短信和/或未接来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470265A (zh)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503556B2 (en) Handling voice calls
CN104125329A (zh) 来电防误触系统及方法
CN104168546A (zh) 自动应答装置和自动应答方法
JP2015061122A (ja) 報知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100365B (zh) 一种通过检测噪音来选择拒接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67745A (zh) 手机安全使用提醒系统
JP2007295510A (ja) 携帯端末
CN113840029B (zh) 异常通话状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JP2012049896A (ja) 端末装置及びその着信通知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4202381B2 (ja) 携帯端末
CN103530998A (zh) 事故报警系统
KR101710886B1 (ko) 모니터링 알림메시지 처리 방법
TWI606425B (zh) 事件通知方法、系統及電子裝置
JP2014045250A (ja) 通信端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8

Address after: 518057 Des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9789 Shennan Avenu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7th Floor (15th Floor of Natural Floor) 1702-1703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40 21 floor, east block, Times Technology Building, 7028 Shennan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GOLDEX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