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1173A - 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1173A
CN105931173A CN201610321566.3A CN201610321566A CN105931173A CN 105931173 A CN105931173 A CN 105931173A CN 201610321566 A CN201610321566 A CN 201610321566A CN 105931173 A CN105931173 A CN 105931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ring road
main line
vehicl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215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昭伟
曹宁博
陈永恒
宋现敏
李志慧
陶鹏飞
魏巍
邓晓磊
罗瑞琪
白乔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3215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311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31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11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旨在填补了缺少一种能够有效估计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的问题,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采集快速路交织区相关交通参数:1)快速路主线Ls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2)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tC;3)两辆匝道车辆之间的车头时距th;4)快速路主线Ls的流量Q;5)鼻端N与加速车道La并入点M之间的距离L;6)快速路主线Ls设计速度V1;7)匝道R设计速度V2;2.计算主线车头时距概率分布参数K;3.建立匝道R通行能力计算方法;4.完善匝道R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5.计算交织区通行能力:即采用公式式中:CM为交织区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

Description

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间隙接受理论为基础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快速路交织区,两股相互独立的车流汇合成一股车流,因此快速路交织区被认为是交通拥堵的多发区。合理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对于交织区拥堵程度的评估和复杂交通状况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虽然存在很多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但是现存方法都未考虑交织区几何条件和设计速度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且计算方法复杂,缺少一种简单且成熟的交织区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有效且便于实际应用的交织区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填补了缺少一种能够有效估计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采集快速路交织区相关交通参数:
(1)快速路主线Ls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秒);
(2)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tc(秒);
(3)两辆匝道车辆之间的车头时距th(秒);
(4)快速路主线Ls的流量Q(辆每小时);
(5)鼻端N与加速车道La并入点M之间的距离L(米);
(6)快速路主线Ls设计速度V1(米每秒);
(7)匝道R设计速度V2(米每秒);
2)计算主线车头时距概率分布参数K;
3)建立匝道R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4)完善匝道R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5)计算交织区通行能力:
式中:CM为交织区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Q为主线Ls的交通流量,单位:辆/小时;tc为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单位: 秒;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计算主线车头时距概率分布参数K是指:
选取Erlang分布描述快速路主线Ls车头时距概率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如公式(1)所示;
根据实际调查数据,Erlang分布的参数K由式(2)计算出来;
式中:为车头时距的平均值,单位:秒;S为车头时距的标准差;
根据不同交通条件下主线流量Q、平均车头时距的调查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建立计算K的方程式,K利用方程式(3)求得;
K=1.05039+0.00157e0.00343Q (3)
式中:Q为快速路主线的流量,单位:辆/小时。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建立匝道R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的步骤如下:
1)计算匝道R车辆进入主线概率
当K=1时,快速路主线Ls的车头时距t服从负指数分布,车头时距t的累计分布方程式如公式(4):
P(t≤x)=1-e-qx (4)
式中:t表示快速路主线Ls的车头时距;P(t≤x)表示车头时距t小于x的概率;q表示主线交通流的流率,单位:辆/秒;
将公式(4)带入表达式(5)即P[tc+(i-1)th<t≤tc+ith],得到匝道R车辆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方程式如公式(6):
P[tc+(i-1)th<t≤tc+ith] (5)
式中:P[tc+(i-1)th<t≤tc+ith]表示匝道R车辆恰好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tc表示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当K=2,3时,车头时距t的累计分布方程式分别如公式(7)和公式(8)所示:
P(t≤x)=1-e-2qx[1+2qx] (7)
当K=2,3时,将公式(7)和公式(8)带入表达式(5),得到匝道R车辆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方程式如公式(9)和公式(10):
式中:P[tc+(i-1)th<t≤tc+ith]表示匝道R车辆恰好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tc表示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2)建立不同K值条件下的匝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当K=1时,匝道R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公式(11)进行计算;
式中:CR代表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Q表示快速路主线Ls的流量,单位:辆/小时;tc表示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将公式(6)带入公式(11)得到匝道R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如公式(12)所示:
式中:CR代表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Q表示快速路主线Ls的流量,单位:辆/小时;tc表示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同理,当K=2,3时,将公式(9)和公式(10)分别带入公式(11)得到匝道R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如公式(13)和公式(14):
式中:CR代表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Q表示快速路主线Ls的流量,单位:辆/小时;tc表示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完善匝道R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的步骤如下:
主线车辆M1与它前方车辆FV之间的车头时距为T,所有在进入快速路交织区的匝道车辆M2之前时间Δt内进入快速路交织区的匝道车辆都能够利用主线车辆M1与它前方车辆FV之间的车头时距T,修正系数ξ的数学表达就等于匝道车辆在Δt+T时间内到达的概率;
式中: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L为鼻端N与加速车道La并入点M之间的距离;单位:米;快速路主线Ls设计速度V1, 单位:米/秒;匝道R设计速度V2,单位:米/每秒;
主线车辆M1与它前方车辆FV之间的车头时距T服从Erlang分布,当K=1时它服从负指数分布,因此,当Y=Δt+T时,Y的概率密度可用公式(16)表示:
g(y)=λe-λ(y-Δt) (16)
于是Y=Δt+T的概率分布函数如公式(17)所示:
式中:λ表示负指数分布的参数;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
因此匝道R上有n辆车的概率为:
式中:λ表示负指数分布的参数;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
修正系数ξ等于在Y=Δt+T时间内匝道R车辆到达的概率,用公式(19)计算;
式中:ξ表示修正系数;P表示Y=Δt+T时间内匝道R车辆到达的概率;λ表示负指数分布的参数即匝道R车流的到达率;单位:辆/秒;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
2)计算方法修正
经过修正后的匝道R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用公式(19)计算得到:
CRM=ξ*CR (20)
式中:CRM表示修正后的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CR表示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ξ表示修正系数。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计算交织区通行能力的步骤如下:
1)交织区通行能力等于匝道通行能力与主线流量的和,当主线流量Q在(0,2400)范围内从大到小取值时,根据公式(2)即选择不同的K值;
2)根据K值选择对应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12)、(13)和(14),式中th是计算匝道最大流量的必要参数,取值为2秒,然后当tc取值为1,2,3,4,5,6,7时,计算相同Q值条件下的匝道R通行能力;
3)根据公式(20)即CRM=ξ*CR得到经过修正后的匝道通行能力CRM,最终主线流量Q加上修正的匝道通行能力CRM得到交织区通行能力CM
4)根据计算得到不同主线流量Q、临界间隙tc和时间差Δt条件下的交织区通行能力CM,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到交织区的经验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如公式(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考虑到了可插间隙被车辆利用的概率,避免了由于假设可插间隙全部被车辆利用而造成的结果偏差,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2.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的建立中利用了线性回归方法,与现有方法中的复杂方法相比,本方法易于应用和实施;
3.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结合了快速路入口匝道的几何条件和设计速度,这优于现有交织区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中入口交织区几何参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中间隙接受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中参数Δt示意图;
图中:L1为1车道,L2为2车道,La为加速车道,Ls为快速路主线车道,R为匝道,N为鼻端,M为加速车道La并入点,L为交织区长度;tc为临界间隙,th为两辆匝道车辆之间的车头时距,M1为主线车辆,M2为匝道车辆,主线车辆M1前方车辆为FV,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驶出交织区的时间差,T为主线车辆M1与它前方车辆FV之间的车头时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是以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为研究对象,以间隙接受理论和Erlang分布函数为基础,同时考虑到间隙利用率的影响,综合考虑主线交通流量、临界间隙、鼻端与加速车道并入点之间的距离、设计速度等参数。本发明所述计算方法主要包括采集快速路交织区相关交通参数,计算主线车头时距概率分布参数,建立匝道R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完善匝道R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交织区通行能力。
参阅图1,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的步骤如下:
1.采集快速路交织区相关交通参数
参阅图2与图3,采集的快速路交织区相关交通参数包括:
(1)快速路主线Ls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秒);
(2)能够使匝道车辆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tc(秒);
(3)两辆匝道车辆之间的车头时距th(秒);
(4)快速路主线Ls的流量Q(辆/小时);
(5)鼻端N与加速车道La并入点M之间的距离L(米);
(6)快速路主线Ls设计速度V1(米/秒);
(7)匝道R设计速度V2(米每秒).
2.计算主线车头时距概率分布参数K
选取Erlang分布来描述快速路主线车辆的车头时距概率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如公式(1)所示,
根据实际调查数据,Erlang分布的参数K由方程式(2)计算得到;
式中:为车头时距的平均值,单位:秒;S为车头时距的标准差;
根据不同交通条件下主线流量Q、平均车头时距等调查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建立计算K的方程式,K可以利用方程式(3)求得;
K=1.05039+0.00157e0.00343Q (3)
式中:Q为快速路主线的流量,单位:辆/小时。
3.建立匝道R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1)计算匝道R车辆进入主线概率
当K=1时,快速路主线Ls的车头时距t服从负指数分布,车头时距t的累计 分布方程式如公式(4):
P(t≤x)=1-e-qx (4)
式中:t表示快速路主线Ls的车头时距;P(t≤x)表示车头时距t小于x的概率;q表示主线交通流的流率,单位:辆/秒。
参阅图2和图3,将公式(4)带入公式(5),得到匝道R车辆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方程式,如公式(6):
P[tc+(i-1)th<t≤tc+ith] (5)
式中:P[tc+(i-1)th<t≤tc+ith]表示匝道R车辆恰好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tc表示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当K=2,3时,车头时距t的累计分布方程式分别如公式(6)和公式(7)所示:
P(t≤x)=1-e-2qx[1+2qx] (7)
当K=2,3时,将公式(7)和公式(8)带入表达式(5),得到匝道R车辆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方程式如公式(9)和公式(10):
式中:式中:P[tc+(i-1)th<t≤tc+ith]表示匝道R车辆恰好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tc表示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2)建立不同K值条件下的匝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当K=1时,匝道R的通行能力通过公式(11)进行计算;
式中:CR代表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其他符号意义如上。
将公式(6)带入公式(11)得到匝道R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如公式(12):
式中:P[tc+(i-1)th<t≤tc+ith]表示匝道R车辆恰好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tc表示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同理,当K=2,3时,将公式(9)和公式(10)分别带入公式(11)得到匝道R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如公式(13)和公式(14):
4.完善匝道R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为了使匝道R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更加合理,在上面建立的匝道R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中应乘以一个由于主线Ls车辆车头时距的浪费而产生的修正系数。
参阅图4,主线车辆M1和匝道车辆M2同时分别从快速路主线Ls和匝道R进入快速路交织区,若快速路主线Ls上的主线车辆M1由于速度较快而先驶出快速路交织区,那么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就可以用公式(15)计算,
式中: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L为鼻端N与加速车道La并入点M之间的距离;单位:米;快速路主线Ls设计速度V1,单位:米/秒;匝道R设计速度V2,单位:米/每秒。
1)计算修正系数ξ
参阅图4,主线车辆M1与它前方车辆FV之间的车头时距为T。所有在进入快速路交织区的匝道车辆M2之前时间Δt内进入快速路交织区的匝道车辆都能够利用主线车辆M1与它前方车辆FV之间的车头时距T。修正系数ξ的数学表达就等于匝道车辆在Δt+T时间内到达的概率。
主线车辆M1与它前方车辆FV之间的车头时距T服从Erlang分布,当K=1时它服从负指数分布,因此,当Y=Δt+T时,Y的概率密度可用公式(15)表示:
g(y)=λe-λ(y-Δt) (16)
于是Y=Δt+T的概率分布函数如公式(16)所示:
式中,λ表示负指数分布的参数;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
因此匝道R上有n辆车的概率为:
式中,λ表示负指数分布的参数;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
修正系数ξ等于在Y=Δt+T时间内匝道R车辆到达的概率,可以用公式(19)计算;
式中:ξ表示修正系数;P表示Y=Δt+T时间内匝道R车辆到达的概率;λ表示负指数分布的参数(匝道R车流的到达率;单位:辆/秒);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
2)计算方法修正
经过修正后的匝道R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可以用公式(20)计算得到:
CRM=ξ*CR (20)
式中,CRM表示修正后的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CR表示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ξ表示修正系数。
5.计算交织区通行能力
1)交织区通行能力等于匝道通行能力与主线流量的和,当主线流量Q在(0, 2400)范围内从大到小取值时,根据公式(2)即选择不同的K值;
2)根据K值选择对应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12)、(13)和(14),式中th是计算匝道最大流量的必要参数,取值为2秒,然后当tc取值为1,2,3,4,5,6,7时,计算相同Q值条件下的匝道R通行能力;
3)根据公式(19)即CRM=ξ*CR得到经过修正后的匝道通行能力CRM,最终主线流量Q加上修正的匝道通行能力CRM得到交织区通行能力CM
4)根据计算得到不同主线流量Q、临界间隙tc和时间差Δt条件下的交织区通行能力CM,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到交织区的经验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如公式(21):
式中:CM为交织区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Q表示主线Ls的交通流量,单位:辆/小时;临界间隙tc;单位:秒;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
实施例
方法应用说明:上述步骤2、步骤3、步骤4表示建立快速路交织区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只需要根据步骤5最后建立的快速路交织区计算方法,即公式(21),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实际应用具体过程如下:
1.采集快速路交织区相关交通参数
1)参阅图2与图3,由施工人员现场使用皮尺测量快速路交织区相关交通参数,在快速路交织区的鼻端N处设置检测器或者安排人员调查快速路交织区相关交通参数:主线设计速度V1,匝道设计速度V2;通过联系交通管理部门获得,结果如下:
(1)鼻端N与加速车道La并入点M之间的距离(NM即交织区长度),得到L=300米;
(2)快速路主线Ls的流量Q=1000辆/小时;
(3)能够使匝道车辆并入主线的临界间隙tc=4秒;
(4)主线设计速度V1=22.2米/秒;
(5)匝道设计速度V2=11.1米/秒;
2.计算交织区通行能力
1)参阅图4,计算Δt(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
2)将上述参数Q、tc和Δt带入公式(21)得到交织区通行能力:

Claims (5)

1.一种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采集快速路交织区相关交通参数:
(1)快速路主线Ls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秒);
(2)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tc(秒);
(3)两辆匝道车辆之间的车头时距th(秒);
(4)快速路主线Ls的流量Q(辆每小时);
(5)鼻端N与加速车道La并入点M之间的距离L(米);
(6)快速路主线Ls设计速度V1(米每秒);
(7)匝道R设计速度V2(米每秒);
2)计算主线车头时距概率分布参数K;
3)建立匝道R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4)完善匝道R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5)计算交织区通行能力:
式中:CM为交织区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Q为主线Ls的交通流量,单位:辆/小时;tc为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单位:秒;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主线车头时距概率分布参数K是指:
选取Erlang分布描述快速路主线Ls车头时距概率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如公式(1)所示;
根据实际调查数据,Erlang分布的参数K由式(2)计算出来;
式中:为车头时距的平均值,单位:秒;S为车头时距的标准差;
根据不同交通条件下主线流量Q、平均车头时距的调查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建立计算K的方程式,K利用方程式(3)求得;
K=1.05039+0.00157e0.00343Q (3)
式中:Q为快速路主线的流量,单位:辆/小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立匝道R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的步骤如下:
1)计算匝道R车辆进入主线概率
当K=1时,快速路主线Ls的车头时距t服从负指数分布,车头时距t的累计分布方程式如公式(4):
P(t≤x)=1-e-qx (4)
式中:t表示快速路主线Ls的车头时距;P(t≤x)表示车头时距t小于x的概率;q表示主线交通流的流率,单位:辆/秒;
将公式(4)带入表达式(5)即P[tc+(i-1)th<t≤tc+ith],得到匝道R车辆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方程式如公式(6):
P[tc+(i-1)th<t≤tc+ith] (5)
式中:P[tc+(i-1)th<t≤tc+ith]表示匝道R车辆恰好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tc表示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当K=2,3时,车头时距t的累计分布方程式分别如公式(7)和公式(8)所示:
P(t≤x)=1-e-2qx[1+2qx] (7)
当K=2,3时,将公式(7)和公式(8)带入表达式(5),得到匝道R车辆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方程式如公式(9)和公式(10):
式中:P[tc+(i-1)th<t≤tc+ith]表示匝道R车辆恰好有i辆车汇入快速路主线Ls的概率;tc表示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2)建立不同K值条件下的匝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当K=1时,匝道R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公式(11)进行计算;
式中:CR代表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Q表示快速路主线Ls的流量,单位:辆/小时;tc表示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将公式(6)带入公式(11)得到匝道R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如公式(12)所示:
式中:CR代表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Q表示快速路主线Ls的流量,单位:辆/小时;tc表示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同理,当K=2,3时,将公式(9)和公式(10)分别带入公式(11)得到匝道R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如公式(13)和公式(14):
式中:CR代表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Q表示快速路主线Ls的流量,单位:辆/小时;tc表示够使匝道车辆并入快速路主线Ls的临界间隙,单位:秒;th表示匝道R车辆的车头间距,单位:秒。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完善匝道R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的步骤如下:
主线车辆M1与它前方车辆FV之间的车头时距为T,所有在进入快速路交织区的匝道车辆M2之前时间Δt内进入快速路交织区的匝道车辆都能够利用主线车辆M1与它前方车辆FV之间的车头时距T,修正系数ξ的数学表达就等于匝道车辆在Δt+T时间内到达的概率;
式中: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L为鼻端N与加速车道La并入点M之间的距离;单位:米;快速路主线Ls设计速度V1,单位:米/秒;匝道R设计速度V2,单位:米/每秒;
主线车辆M1与它前方车辆FV之间的车头时距T服从Erlang分布,当K=1时它服从负指数分布,因此,当Y=Δt+T时,Y的概率密度可用公式(16)表示:
g(y)=λe-λ(y-Δt) (16)
于是Y=Δt+T的概率分布函数如公式(17)所示:
式中:λ表示负指数分布的参数;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
因此匝道R上有n辆车的概率为:
式中:λ表示负指数分布的参数;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 间差,单位:秒;
修正系数ξ等于在Y=Δt+T时间内匝道R车辆到达的概率,用公式(19)计算;
式中:ξ表示修正系数;P表示Y=Δt+T时间内匝道R车辆到达的概率;λ表示负指数分布的参数即匝道R车流的到达率;单位:辆/秒;Δt为匝道车辆M2与主线车辆M1之间的时间差,单位:秒;
2)计算方法修正
经过修正后的匝道R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用公式(19)计算得到:
CRM=ξ*CR (20)
式中:CRM表示修正后的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CR表示匝道R的通行能力,单位:辆/小时;ξ表示修正系数。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交织区通行能力的步骤如下:
1)交织区通行能力等于匝道通行能力与主线流量的和,当主线流量Q在(0,2400)范围内从大到小取值时,根据公式(2)即选择不同的K值;
2)根据K值选择对应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12)、(13)和(14),式中th是计算匝道最大流量的必要参数,取值为2秒,然后当tc取值为1,2,3,4,5,6,7时,计算相同Q值条件下的匝道R通行能力;
3)根据公式(20)即CRM=ξ*CR得到经过修正后的匝道通行能力CRM,最终主线流量Q加上修正的匝道通行能力CRM得到交织区通行能力CM
4)根据计算得到不同主线流量Q、临界间隙tc和时间差Δt条件下的交织区通行能力CM,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到交织区的经验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如公式(21)。
CN201610321566.3A 2016-05-15 2016-05-15 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Pending CN1059311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1566.3A CN105931173A (zh) 2016-05-15 2016-05-15 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1566.3A CN105931173A (zh) 2016-05-15 2016-05-15 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1173A true CN105931173A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36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21566.3A Pending CN105931173A (zh) 2016-05-15 2016-05-15 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31173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5581A (zh) * 2017-09-30 2018-02-06 吉林大学 考虑汇入车流的干道车队判别方法
CN108376381A (zh) * 2018-02-22 2018-08-07 河海大学 一种多因素影响下学生课间换楼室的人均时间计算方法
CN109326121A (zh) * 2017-07-31 2019-02-12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高速公路施工区上游车辆合流控制方法
CN110070733A (zh) * 2019-05-30 2019-07-30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车头时距建模方法及一种最小绿灯时间计算方法
CN110120151A (zh) * 2019-04-24 2019-08-1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合流区车辆冲突概率预测方法
CN111785022A (zh) * 2020-07-13 2020-10-16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快速路主辅系统交通布置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13168770A (zh) * 2018-12-06 2021-07-2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行驶辅助方法及行驶辅助装置
CN113240915A (zh) * 2021-05-18 2021-08-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匝道与主线交互影响的多匝道协同控制方法
CN113345240A (zh) * 2021-08-03 2021-09-03 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环境的高速公路车辆汇入方法及系统
CN113947911A (zh) * 2021-09-24 2022-01-18 华中科技大学 网联自动汽车通行能力校正因子与折算系数确定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6121A (zh) * 2017-07-31 2019-02-12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高速公路施工区上游车辆合流控制方法
CN109326121B (zh) * 2017-07-31 2020-10-27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高速公路施工区上游车辆合流控制方法
CN107665581A (zh) * 2017-09-30 2018-02-06 吉林大学 考虑汇入车流的干道车队判别方法
CN107665581B (zh) * 2017-09-30 2019-12-24 吉林大学 考虑汇入车流的干道车队判别方法
CN108376381B (zh) * 2018-02-22 2021-07-27 河海大学 一种多因素影响下学生课间换楼室的人均时间计算方法
CN108376381A (zh) * 2018-02-22 2018-08-07 河海大学 一种多因素影响下学生课间换楼室的人均时间计算方法
CN113168770B (zh) * 2018-12-06 2023-02-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行驶辅助方法及行驶辅助装置
CN113168770A (zh) * 2018-12-06 2021-07-2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行驶辅助方法及行驶辅助装置
CN110120151A (zh) * 2019-04-24 2019-08-1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合流区车辆冲突概率预测方法
CN110070733A (zh) * 2019-05-30 2019-07-30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车头时距建模方法及一种最小绿灯时间计算方法
CN111785022A (zh) * 2020-07-13 2020-10-16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快速路主辅系统交通布置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11785022B (zh) * 2020-07-13 2023-09-05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快速路主辅系统交通布置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13240915A (zh) * 2021-05-18 2021-08-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匝道与主线交互影响的多匝道协同控制方法
CN113345240A (zh) * 2021-08-03 2021-09-03 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网联环境的高速公路车辆汇入方法及系统
CN113947911A (zh) * 2021-09-24 2022-01-18 华中科技大学 网联自动汽车通行能力校正因子与折算系数确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1173A (zh) 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CN104464295B (zh) 一种基于视频的高架入口匝道智能限行方法
CN104574967B (zh) 一种基于北斗的城市大面积路网交通感知方法
CN104484996B (zh)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路段交通状态判别方法
CN111724595B (zh) 一种基于收费数据的高速公路断面流量估计方法
CN101944288B (zh) 城市公交线路停靠站设置方法
CN104575075B (zh) 一种基于北斗的城市路网车辆坐标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2592451B (zh) 一种基于双截面环形线圈检测器的道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
CN107527520A (zh)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停车云平台
CN102945616B (zh) 一种公交站点信息的采集方法
CN103730008A (zh) 基于公交gps和ic卡实时数据的公交拥挤度分析方法
CN105139668A (zh) 一种基于路段速度区间的城市干线双向绿波控制优化方法
CN103440764A (zh) 一种基于车辆自动识别数据的城市路网车辆出行路径重构方法
CN106327864A (zh) 一种基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的交通流估计方法
CN104484999A (zh) 基于用户轨迹确定动态交通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80130B (zh) 一种基于浮动车技术获得区域带路专家的方法
CN107180270A (zh) 客流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5913675A (zh) 一种同时面向通行效率改善与交通安全提升的多目标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CN106379379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上下车时间的预测方法
CN103218915A (zh) 一种基于浮动车数据的经验路径生成方法
CN103824450B (zh) 基于交通状态规则的大型活动专用行车线路规划方法
CN107886718B (zh) 一种路况分析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
CN103093625B (zh) 一种基于可信度验证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实时估计方法
CN104574968A (zh) 一种临界交通状态参数的确定方法
CN104900057A (zh) 一种城市快速路主辅道的浮动车地图匹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