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0809B - 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0809B
CN105930809B CN201610264744.3A CN201610264744A CN105930809B CN 105930809 B CN105930809 B CN 105930809B CN 201610264744 A CN201610264744 A CN 201610264744A CN 105930809 B CN105930809 B CN 105930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fingerprint
humiture
parameter
preset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47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0809A (zh
Inventor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647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30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30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0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0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08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包括:通过试验调试适用于干手指的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根据用户输入调用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针对每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获取一幅指纹图像;及从多幅指纹图像中挑选最优的指纹图像。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对于干手指或者说指纹纹路浅而且干燥的手指能够采用专门设置的增益控制参数进行指纹采集,从而快速获取最优的指纹图像进行相关操作,效果较好,改善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增益控制,在指纹识别时通过调整增益参数得到最优的指纹图像。例如,针对每个增益参数获取一幅指纹图像,然后挑选最优的指纹图像。为了提高识别速度或节省缓存指纹图像的空间,采用的增益参数一般经过试验且适用于大部分人的指纹。然而,对于干手指,由于纹路浅而且干燥,一般需要采用比较极端的增益控制参数才可以得到最优的指纹图像,因此,目前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往往无法获得最优的指纹图像或者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试验调试适用于干手指的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根据用户输入调用所述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针对每个所述第一预定增益参数获取一幅指纹图像;及
从所述多幅指纹图像中挑选最优的所述指纹图像。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所述设置单元用于通过试验调试适用于干手指的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控制单元,根据用户输入调用所述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所述第一预定增益参数获取一幅指纹图像;及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多幅指纹图像中挑选最优的所述指纹图像。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指纹识别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对于干手指或者说指纹纹路浅而且干燥的手指能够采用专门设置的增益控制参数进行指纹采集,从而快速获取最优的指纹图像进行相关操作,效果较好,改善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0:通过试验调试适用于干手指的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S20:根据用户输入调用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S30:针对每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获取一幅指纹图像;及
S40:从多幅指纹图像中挑选最优的指纹图像。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一设置单元10、控制单元20、获取单元30及处理单元40。作为例子,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可以由指纹识别控制装置100实现,可应用于电子装置1000并用于控制电子装置1000。电子装置1000可以包括指纹识别控制装置100。
其中,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的步骤S10可以由第一设置单元10实现,步骤S20可以由控制单元20实现,步骤S30可以由获取单元30实现,而步骤S40可以由处理单元40实现。也即是说,第一设置单元10用于通过试验调试适用于干手指的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控制单元20用于根据用户输入调用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获取单元30用于针对每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获取一幅指纹图像。处理单元40用于从多幅指纹图像中挑选最优的指纹图像。
随着电子装置的发展,指纹识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其上,通常指纹识别可用来解锁电子装置或用来进行身份验证。进行指纹图像采集时,指纹芯片的像素点与指纹表面形成电容量,电容量数据组成原始数据图像。通过对指纹芯片像素点的处理进而形成指纹纹路图像。处理过程中通常包括电容放大控制、增益控制以及模数转换控制。三组不同控制参数形成一组控制方案,当手指按压到指纹识别模组上进行指纹图像采集时,将会调用多组控制方案进行采集以获取多幅指纹图像,并从中挑选最优的指纹图像。由于采用指纹识别进行其他操作通常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在采集指纹图像时,通常无法遍历全部控制方案,而是通过挑选一些能够兼容大部分手指的控制方案进行采集。
然而,对于干手指来说,其指纹纹路浅且干燥,无法兼容常采用的控制方案进行采集。或者说在使用常用控制方案进行采集时无法获取清晰的指纹图像。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不同用户,通常干手指的情况通常不同,而对于同一用户来说,在不同环境中,例如温度、湿度等不同参数环境,情况通常也不相同。因而,采集前通过试验调试用于针对干手指的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预定增益参数应当理解为前述解释说明中的一个控制方案,下文中的预定增益参数及温湿度增益参数均做相同理解。
操作中,由于干手指与正常手指的控制方案不同,因而需要通过开关功能开始对干手指控制方案的调用。控制单元20将根据用户输入调用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对将采集的指纹图像进行处理。用户输入也即是选择开启干手指控制方案的调用。在开启时,针对每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获取一幅指纹图像,进而从中挑选最优的指纹图像。最优的指纹图像可以是信噪比最高的一幅指纹图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装置100及电子装置1000,对于干手指或者说指纹纹路浅而且干燥的手指能够采用专门设置的增益控制参数进行指纹采集,从而快速获取最优的指纹图像进行相关操作,效果较好,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0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
可以理解,电子装置1000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示例。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0包括子步骤:
S21:根据用户输入判断是否进入干手指识别模式;
S22:若进入干手指识别模式则获取表征当前温度及当前湿度的温湿度参数;
S23:根据温湿度参数判断当前温度是否处于温度预定范围内及当前湿度是否处于湿度预定范围内;
S24:若当前温度处于温度预定范围内及当前湿度处于湿度预定范围内则调用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控制装置100还包括开关单元21、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22及第一判断单元23。步骤S21可以由开关单元21实现,步骤S22可以由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22实现,步骤S23可以由第一判断单元23实现,而步骤S24可以由控制单元20。或者说,开关单元21用于根据用户输入判断是否进入干手指识别模式。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22用于在进入干手指识别模式时获取表征当前温度及当前湿度的温湿度参数。第一判断单元23用于根据温湿度参数判断当前温度是否处于温度预定范围内及当前湿度是否处于湿度预定范围内。控制单元20用于在当前温度处于温度预定范围内及当前湿度处于湿度预定范围内时调用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如上述实施方式的解释说明,由于指纹识别模组需要兼容不同用户手指的类型,因此干手指识别模式将作为一种可选模式提供给用户。用户根据需要针对自己的手指类型选择是否开启干手指指纹识别模式。而在没有进干手指识别模式时将采用常用增益参数进行指纹图像采集。
在进入干手指指纹识别模式后,为更准确而快速的获取最优的指纹图像,将根据当前环境的温度及温度进一步对干手指指纹识别模式的引用场景进行划分。
例如,设定温度预定范围为10摄氏度至35摄氏度,湿度预定范围为40%至60%。
在进入干手指指纹识别模式后,通过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22获取当前环境的温度及湿度。根据所获取的温度及湿度分别判断温度及湿度是否处于温度预定范围及湿度预定范围内。若是,则直接调用第一预定增益参数获取指纹图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22包括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仅在处于干手指识别模式时对相关参数进行检测。
当然,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22还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模块,可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参数,例如通过互联网获取指纹识别控制装置100所处位置的温度及湿度。相对于采用温度及湿度传感器,前者将更加精确,而后者虽精确度受限但在硬件上能够节省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指纹识别控制装置100设置于电子装置1000上,而通常电子装置1000由于自身结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会聚集热量。因此,当采用温度及湿度传感器进行温湿度参数获取时,将会产生一定误差。因此,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2还包括:
S221:若进入干手指识别模式且电子装置处于待机状态则获取所述温湿度参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21可以由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22实现。或者说,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22用于在进入干手指识别模式且电子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获取温湿度参数。
可以理解,在电子装置1000处于待机状态时,其自身温度将会在进入待机状态后逐渐降低直至基本与环境温度相同。温度变化时间可以通过试验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设置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22开启的时间,开启后可每隔预定时间获取温湿度参数。预定时间的设置可根据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0的时间及地点变化频率设置。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0还包括子步骤:
S25:设定多个小于温度预定范围的异常温度范围及多个小于湿度预定范围的异常湿度范围,每个异常温度范围对应一个异常湿度范围;
S26:通过试验调试多组分别适用于异常湿度范围及对应的湿度范围的温湿度增益参数;
S27:若当前温度处于温度预定范围外及当前湿度处于湿度预定范围外,则判断当前温度落入的异常温度范围及当前湿度落入的异常湿度范围以确定对应的一组温湿度增益参数。
指纹识别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S50:针对对应的一组温湿度增益参数中的每个获取一幅指纹图像;
S40:从多幅指纹图像中挑选最优的指纹图像。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控制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设置单元25、第三设置单元26及第二判断单元27。其中步骤S25可以由第二设置单元25实现,步骤S26可由第三设置单元26实现,步骤S27可以由第二判断单元27实现,步骤S50可由获取单元30实现,而步骤S40可以由处理单元40实现。或者说,第二设置单元25用于设定多个小于温度预定范围的异常温度范围及多个小于湿度预定范围的异常湿度范围,每个异常温度范围对应一个异常湿度范围。第二设置单元26用于通过试验调试多组分别适用于异常湿度范围及对应的湿度范围的温湿度增益参数。第二判断单元27用于在当前温度处于温度预定范围外及当前湿度处于湿度预定范围外时判断当前温度落入的异常温度范围及当前湿度落入的异常湿度范围以确定对应的一组温湿度增益参数。获取单元30用于针对对应的一组温湿度增益参数中的每个获取一幅所述指纹图像。处理单元40用于从多幅指纹图像中挑选最优的指纹图像。
具体地,当温度及湿度处于温度预定范围及湿度预定范围外时,需要对增益参数进行更加详细的设置以方便快速准确的获取最优的指纹图像。本实施方式中,将小于温度预定范围及小于湿度预定范围的相应参数范围定义为异常温度范围及异常湿度范围。根据获取的具体的温度及湿度值设定多个异常温度范围及多个异常湿度范围,并且每个异常温度范围对应一个异常湿度范围。例如将低于10摄氏度定义为异常温度范围,湿度低于40%定义为湿度异常范围,并详细分为0摄氏度至10摄氏度,-10摄氏度至0摄氏度及低于-10摄氏度三个范围,相应的,每个异常温度范围对应的异常湿度范围分别为30%至40%,20%至30%及低于20%。
通过试验调试多组分别使用于不同温度异常范围及对应的湿度异常范围的温湿度增益参数。例如当温湿度异常范围为三组时,则调试三组温湿度增益参数,其中每组温湿度增益参数又包含多个,以适应不同用户的干手指情况。
当获取的温度及湿度落入异常温度范围内及异常湿度范围内时,第二判断单元27根据具体温度值及湿度值判断落入的具体异常温度及湿度范围以确定该组温度及湿度异常范围对应的一组温湿度增益参数。
进而获取单元30将采用该组温湿度增益参数并对其中的每一个获取一幅指纹图像,处理单元40将从中挑选最优的指纹图像。
如此,根据温度及湿度的具体范围对增益参数进行分组,并在相应环境下采用相对应的增益控制可提高指纹图像采集的速度及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及电子装置1000未展开的其他部分,可参以上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对应部分,在此不再详细展开。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模块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试验调试适用于干手指的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根据用户输入调用所述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针对每个所述第一预定增益参数获取一幅指纹图像;及
从多幅所述指纹图像中挑选最优的所述指纹图像;
其中,所述根据用户输入调用所述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判断是否进入干手指识别模式;
若进入所述干手指识别模式则获取表征当前温度及当前湿度的温湿度参数;
根据所述温湿度参数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处于温度预定范围内及所述当前湿度是否处于湿度预定范围内;及
若所述当前温度处于所述温度预定范围内及所述当前湿度处于所述湿度预定范围内则调用所述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输入调用所述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设定多个小于所述温度预定范围的异常温度范围及多个小于所述湿度预定范围的异常湿度范围,每个所述异常温度范围对应一个所述异常湿度范围;
通过试验调试多组分别适用于所述异常湿度范围及对应的所述湿度范围的温湿度增益参数;
若所述当前温度处于所述温度预定范围外及所述当前湿度处于所述湿度预定范围外,则判断所述当前温度落入的所述异常温度范围及所述当前湿度落入的所述异常湿度范围以确定对应的一组所述温湿度增益参数;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针对对应的一组所述温湿度增益参数中的每个获取一幅所述指纹图像;及
从所述多幅指纹图像中挑选最优的所述指纹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方法用于控制电子装置,所述若进入所述干手指识别模式则获取表征当前温度及当前湿度的温湿度参数的步骤包括:
若进入所述干手指识别模式且所述电子装置处于待机状态则获取所述温湿度参数。
4.一种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所述设置单元用于通过试验调试适用于干手指的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控制单元,根据用户输入调用所述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所述第一预定增益参数获取一幅指纹图像;及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从多幅所述指纹图像中挑选最优的所述指纹图像;
所述指纹识别控制装置还包括: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输入判断是否进入干手指识别模式;
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所述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用于在进入所述干手指识别模式时获取表征当前温度及当前湿度的温湿度参数;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湿度参数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处于温度预定范围内及所述当前湿度是否处于湿度预定范围内;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处于所述温度预定范围内及所述当前湿度处于所述湿度预定范围内则调用所述多个第一预定增益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所述第二设置单元用于设定多个小于所述温度预定范围的异常温度范围及多个小于所述湿度预定范围的异常湿度范围,每个所述异常温度范围对应一个所述异常湿度范围;
第三设置单元,所述第二设置单元用于通过试验调试多组分别适用于所述异常湿度范围及对应的所述湿度范围的温湿度增益参数;
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处于所述温度预定范围外及所述当前湿度处于所述湿度预定范围外时判断所述当前温度落入的所述异常温度范围及所述当前湿度落入的所述异常湿度范围以确定对应的一组所述温湿度增益参数;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针对对应的一组所述温湿度增益参数中的每个获取一幅所述指纹图像;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多幅指纹图像中挑选最优的所述指纹图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湿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子装置,所述温湿度参数检测单元用于在进入所述干手指识别模式且所述电子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获取所述温湿度参数。
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控制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CN201610264744.3A 2016-04-26 2016-04-26 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30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4744.3A CN105930809B (zh) 2016-04-26 2016-04-26 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4744.3A CN105930809B (zh) 2016-04-26 2016-04-26 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0809A CN105930809A (zh) 2016-09-07
CN105930809B true CN105930809B (zh) 2018-01-19

Family

ID=56836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474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30809B (zh) 2016-04-26 2016-04-26 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308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0887A (zh) * 2016-09-09 2016-12-2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06407945B (zh) * 2016-09-29 2019-08-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66853A (zh) * 2016-12-28 2017-08-1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指纹解锁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7392145A (zh) * 2017-07-20 2017-11-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29846B (zh) * 2017-10-20 2020-01-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6999B (zh) * 2009-06-01 2012-10-17 杭州晟元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图像方向增强方法
CN103455801B (zh) * 2013-09-11 2017-07-28 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指纹仪
CN107609540B (zh) * 2015-10-19 2024-0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传感器的校准参数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0809A (zh)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0809B (zh) 指纹识别控制方法、指纹识别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4975469B (zh) 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KR102237565B1 (ko) 열화 상태 판정 장치 및 열화 상태 판정 방법
CN104991847B (zh) 一种内存泄露自动化检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05066868A3 (en) Sleep and environment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CN109581106A (zh) 测试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8287633A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5630158A (zh) 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120103103A1 (en) Pressure Testing Device
KR20150072349A (ko) 모바일 기기의 주변 온도 측정 방법
CN109837694A (zh) 洗衣机的控制方法、洗衣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34617A (zh) 洗衣机耗电量监测方法、洗衣机及洗衣机系统
CN117222905A (zh) 电池状态判定方法及电池状态判定装置
JP7266907B2 (ja) 電池性能評価装置および電池性能評価方法
CN111812445B (zh) 智能电容器误差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75529A (zh) 芯片老化测试方法与装置、存储介质、测试设备
US20080046182A1 (en)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Self-Proofreading Function, Measur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Self-Recording Parameter
CN109629184A (zh) 洗衣机洗涤剂用量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6415686A (zh) 温升模型校准方法、装置、超声成像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0351A (zh) 集成电路内部电源网络电压降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340349B (zh) 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61434B (zh) 板级电路退化测试方法
US7428474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self-proofreading function and measur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0617171B (zh) 动态水温加热强度修正平台
CN110825217B (zh) 家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59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