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8337A - 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28337A
CN105928337A CN201610279285.6A CN201610279285A CN105928337A CN 105928337 A CN105928337 A CN 105928337A CN 201610279285 A CN201610279285 A CN 201610279285A CN 105928337 A CN105928337 A CN 105928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audion
resistance
diode
polar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92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多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ong X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ong X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ong X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ong X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792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283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28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833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9/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 F26B9/1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in the open air; in pans or tables in rooms; Drying stacks of loose material on floors which may be covered, e.g. by a roof
    • F26B9/103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in the open air; in pans or tables in rooms; Drying stacks of loose material on floors which may be covered, e.g. by a roof using fixed or removable drying air channels placed in the stack, e.g. horizontally or vert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F26B25/14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 F26B25/18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mainly open, e.g. dish, tray, pan, r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温度补偿装置,导风板(7),烘烤风道(1),进风风道(2),除湿机(3),设置在进风风道(2)出风口处的抽风机(4)等组成;所述温度补偿装置由控制系统(8),温度传感器(81),以及发热器(82)组成;所述控制系统(8)由单片机,双稳态触发电路,整流调节电路,逆变稳压电路,数据储存器,电源,显示器,以及键盘组成。发明设置了能使热空气对田七药材进行充分、均匀加热的导风板。同时,设置了温度补偿装置,该温度补偿装置能通过对烘烤风道温度采集的温度信息对烘烤风道内进行温度补偿,有效的提高了本系统的烘干温度的稳定性、烘干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以调理为主治疗为辅的治疗方式而被国内外的病痛患者所青睐。中医使用的许多药材都需要烘干,“田七”是中医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它在烘干时对温度的准确性要求很高,“田七”在烘干时的温度高了则会被烤焦,而温度低了则又会使“田七”干燥度不够,长时间存放时出现发霉或变质。
然而,现有的中药材烘干时多采用电烘烤的方式,由于这种烘干方式的耗电量非常高,同时该烘干方式存在烘干温度不稳定、烘干效率低、烘干不均匀等问题,因此使得中药材的烘干的成本偏高,极大的浪费了电力资源。
因此,提供一种既能提高烘干效率,又能确保烘干温度的稳定的田七药材烘干系统便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烘干系统对中药材“田七”烘干时烘干温度不稳定、烘干效率低、烘干不均匀的缺陷,提供的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
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主要由温度补偿装置,烘烤风道,设置在烘烤风道上方的进风风道,设置在进风风道进风口处的除湿机,设置在进风风道出风口处的抽风机,设置在烘烤风道的内部底面的网状烘干架,设置在烘烤风道的内部顶端的导风板,以及设置在进风风道中部的加热装置组成;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烘烤风道相连通。
所述温度补偿装置由控制系统,以及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发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控制系统由单片机,以及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双稳态触发电路、逆变稳压电路、显示器、电源、键盘和数据储存器以及与双稳态触发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整流调节电路组成;所述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双稳态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7,三极管VT8,三极管VT5,三极管VT6,P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4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负极经电阻R28后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27和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P极经电阻R31后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2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一端与二极管D10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27与电阻R29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阻R30,负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N极顺次经电阻R39和电阻R35后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40和电感L2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1,负极经电阻R41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6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6,P极经可调电阻R37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42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2,负极经电阻R38后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44和电阻R43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以及负极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3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组成;所述三极管VT8的基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同时该三极管VT8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5的集电极均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17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1的N极相连接,该极性电容C17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1的N极的连接点与三极管VT6的基极共同形成双稳态触发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13的负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共同形成成双稳态触发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整流调节电路由输入端与双稳态触发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和输入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流可调电路组成;所述电流可调电路的输出端与抽风机相连接。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U2,以及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组成;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2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与极性电容C13的负极相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2的负极输出端与正极输出端共同形成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电流可调电路由调节芯片U3,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场效应管MOS3,N极经可调电阻R17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4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5,负极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5后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一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芯片U3的VCC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6,负极与调节芯片U3的CTRL管脚相连接、正极经可调电阻R19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P极与调节芯片U3的CTRL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20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7,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1后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一端与调节芯片U3的CTRL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22,负极与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5后与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一端与极性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相连接的电阻R26,一端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相连接的电感L1,P极与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4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P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6,以及负极经电阻R23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与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共同形成电流可调电路的输出端的极性电容C12组成;所述三极管VT4的发射极与调节芯片U3的REF管脚相连接,该三极管VT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接地。
所述逆变稳压电路由输入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逆变电路,和输入端与逆变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稳压输出电路组成;所述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发热器相连接。
所述逆变电路由处理芯片U1,三极管VT1,正极经电阻R4后与处理芯片U1的VIN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接地的极性电容C1,N极经电阻R3后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6后与处理芯片U1的CS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负极与处理芯片U1的PWM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以及P极经电阻R5后与处理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8和极性电容C3后与处理芯片U1的R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组成;所述处理芯片U1的ADJ管脚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其RI管脚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该处理芯片U1的GND管脚接地,同时该处理芯片U1的RT管脚与CS管脚以及二极管D2的N极共同形成逆变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P极共同形成逆变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稳压输出电路由三极管VT2,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变压器T,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处理芯片U1的R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一端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9,P极经电阻R7后与处理芯片U1的CS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10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负极经电阻R12后与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相连接、正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相连接的电阻R11,P极与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4,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组成;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N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与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与非同名端共同形成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
为更好的实施发明,所述处理芯片U1则优先采用了CL6840集成芯片来实现;同时所述的调节芯片U3则优先采用了LM3021集成芯片来实现。
为了确保发明的除湿效果,所述导风板顺空气流动方向倾斜的设置在烘烤风道的内壁顶部,且导风板与烘烤风道的内壁顶部形成30°~45°的倾角。
为了确保发明的除湿效果,所述除湿机为三台,且其中两台除湿机平行的分布在进风风道的两侧,而另一台则设置在烘烤风道的出风口与进风风道的进风口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热泵,且该热泵的机组位于进风风道的外侧,而其冷凝管则设置在进风风道的内部;所述冷凝管在进风风道的内部呈波浪形或螺旋形布置;为确保使用效果,所述热泵为空气热泵、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
为确保烘烤的田七药材能均匀的受热,同时提高田七药材的烘干效率,因此在发明的烘烤风道的内部还设置了网孔为1~2cm的正方形孔的网状烘干架。
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热泵来取代了传统的电加热装置,同时本发明设置了温度补偿装置,该温度补偿装置能通过对烘烤风道温度采集的温度信息对烘烤风道内进行温度补偿,极大的降低用电的能耗,使其耗电量仅为传统烘干装置的1/5;同时本发明还在烘烤风道的内壁顶部设置了用于对热空气的流向进行引导的导风板,该导风能使烘烤风道内的热空气均匀、充分的对田七药材进行烘干,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系统对田七药材烘干温度的确定性和烘干效率。
(2)本发明的双稳态触发电路具有两个能转换的稳定状态,该双稳态触发电路的两个稳定的状态能根据接收到的单片机传输的控制电流的高低进行转换,即该双稳态触发电路能根据接收的触发电流的不同输出不同的电流,有效的对抽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3)发明的整流调节电路能对双稳态触发电路输出的控制电流进行整流滤波后得到抽风机的工作电流;同时,该电路能整流后的电流进行调节后输出稳定的驱动电流给抽风机,有效的提高抽风机的转速的稳定性,从而确保了本烘干系统的烘干温度的准确性。
(4)发明的逆变稳压电路中的逆变电路能将单片机输出的电流转换为发热器的工作电流;同时,该逆变稳压电路中的稳压输出电路能将转换后的电流进行稳压处理,因此该逆变稳压电路能为发热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从而有效的确保了本系统的烘干温度的温度稳定性。
(5)发明的导风板与烘烤风道的内壁顶部形成30°~45°的倾角,能使烘烤风道内的热空气充分、均匀的对田七药材进行烘干,有效的提高了本系统烘干的效率。
(6)发明的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发明的网状烘烤架能使热风通过网孔均匀的对田七药材进行烘干,从而确保了田七药材的烘干质量,并有效的提高了发明的烘烤效率。
(7)发明的网状烘烤架的网孔为1~2cm的正方形网孔,该网孔可让烘烤风道内的热空气通过该正方形网孔形成对流,有效的提高了发明的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的正方形网孔的网状烘烤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发明的逆变稳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的整流调节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双稳态触发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2、3所示,发明包括温度补偿装置,烘烤风道1,进风风道2,除湿机3,抽风机4,加热装置5,网状烘干架6,以及导风板7组成。其中,烘烤风道1是由水泥和砖垒砌而成,其内部底面设有用于网状烘干架6移动的轨道,该网状烘干架6的网孔为1~2cm的正方形网孔,烘烤风道1内的热风通过网状烘干架6的网孔形成对流,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发明的烘干效率。进风风道2位于烘烤风道1的上方,其由位于烘烤风道1顶部的隔板隔离而成,也可以用单独的金属、水泥或木材等构成。
其中,发明的导风板7则优先采用不锈钢制作而成,该导风板7顺空气流动方向倾斜的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内壁顶部,且导风板7与烘烤风道1的内壁顶部形成30°~45°的倾角,能使烘烤风道内的热空气充分、均匀的对田七药材进行烘干,有效的提高了本系统烘干的效率。发明的导风板7则优先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在烘烤风道1的内壁的顶部,同时,为了更好的实施发明,所述的导风板7本烘干系统设置了8片,其片数可根据烘烤风道1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发明的温度补偿装置则如图1所示,其由控制系统8,发热器82,以及温度传感器81组成。其中,所述的控制系统8如图3所示,其由单片机,以及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双稳态触发电路,整流调节电路,逆变稳压电路、数据储存器、电源、显示器和键盘组成。为了更好的实施发明,所述的单片机则优先采用了FM8PE59B单片机来实现,该FM8PE59B单片机的SCK管脚与键盘相连接,CKI管脚与显示器相连接,IOC管脚与数据储存器相连接,RIN管脚与温度传感器81相连接,同时,FM8PE59B单片机的VSS管脚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的电源为12V直流电压,该12V直流电压为单片机供电。
实施时,用于检测烘烤风道1的温度传感器81则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进风口下端的内侧,发明则优先采用了DS18B20温度传感器来实现,该温度传感器81将检测到的烘烤风道1内的温度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输给单片机,该单片机对接收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将该电信号转换为数据信号,同时该单片机通过该数据信号得到烘烤风道1内的实际温度值。发明所述的数据储存器则优先采用了KH25L160EM2C-12G数据储存器,该数据储存器用于储存田七药材所需的烘干温度值,该烘干温度值为控制芯片控制烘烤风道1内的温度提供参照值。
其用于对烘烤风道1进行温度补偿的发热器82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进风口的抽风机4的出风口处,本发明的发热器82则优先采用了平行分布的发热片组成的发热器82,该发热器82则是用于烘烤风道1内的热空气温度达不到田七药材的烘干温度时,对烘烤风道1内进行温度补偿的加热器82。
其中,当温度传感器7采集的温度小于田七药材所需的烘干温度值时,单片机接受到该信息后则同时输出控制控制电流给逆变稳压电路,该逆变稳压电路中的逆变电路将单片机输出的电流转换为发热器82的工作电流;同时,该逆变稳压电路中的稳压输出电路将转换后的电流进行稳压处理后为发热器82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此时,发热器82则开始加热对烘烤风道1内进行温度补偿,使烘烤风道1内的温度达到田七药材所需的烘干温度值,有效的确保田七药材烘干的质量,从而有效的确保了发明的烘干温度的稳定性,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发明的烘干效率。
同时,当温度传感器7采集的温度大于田七药材所需的烘干温度值时,发热器82不会加热,单片机接受到该信息后则输出低电流给双稳态触发电路,该双稳态触发电路有两个能转换的稳定状态,该双稳态触发电路的两个稳定的状态能根据接收到的单片机传输的控制电流的高低进行转换,即该双稳态触发电路接收的触发电流为低电流时,则转换为低平电流稳定状态,即输出低电流给整流调节电路,该整流调节电路对双稳态触发电路输出的低电流进行整流滤波后得到抽风机的工作电流;同时为抽风机4提供稳定的低电流,使抽风机4的转速降低,使进入烘烤风道1的热空气的速度变慢,从而达到降低烘烤风道1内的温度的作用,使烘烤风道1内的温度及时降低到田七药材所需的烘干温度值范围内,从而有效的确保了田七药材能在正常的烘干温度下进行烘干,有效的提高了烘干后田七药材的质量。
为了操作者能更好的了解烘烤风道1的温度信息,发明设置了显示器和键盘,该显示器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81所检测到烘烤风道1的实际温度值,该显示器还能显示烘干的产品的所需的正常温度值。其键盘则用于操作者将烘干产品的所需温度值,该温度值可通过单片机分析处理后储存在数据储存器内。从而实现发明的烘干自动化,同时发明设置的键盘和显示器则是为了使操作者的操作更方便、更直观。
为更好的实施发明,所述进风风道2设有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且该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烘烤风道1相连通。为确保能将进风风道2内高温空气输送到烘烤风道1内部进行田七药材烘烤,因此在进风风道2的出风口处设有抽风机4。同时,为确保进风风道2内能产生干燥的高温空气,因此发明在烘烤风道1的出风口与进风风道2的进风口连接处设置了一台除湿机3,同时在沿着进风风道2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的设置了两台除湿机3,以确保在进风风道2的进风口处形成“S”形的空气流动通道。为了对所述进风风道2吸入外部的新鲜空气进行除湿加热,使其形成干燥的高温空气,因此发明独创性的采用热泵来作为加热装置5,以取代传统的电加热方式。
为了确保对干燥冷空气的加热效果,发明的热泵需要进行部分结构改动,如图1所示,即将传统的热泵的机组51和其冷凝管52进行分离,使其机组51部分位于进风风道2的外侧,而其冷凝管52则位于进风风道2的内部。如此设置后,机组51内部的冷媒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热能后形成高温气体,经压缩机压缩后形成高温高压气体,且该高温高压气体输送至位于进风风道2内部的冷凝管52内部。从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经除湿机3除湿后,再与冷凝管52进行充分的接触,使得冷凝管释放出的高温能充分的对干燥的冷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进风风道2内部的高温干燥空气能从出风口进入到烘烤风道1中,以对田七药材进行烘烤。
为了确保冷凝管52对干燥冷空气的加热效果,该冷凝管52需要在进风风道2的内部呈波浪形或螺旋形布置。根据情况,该冷凝管52需要均匀的分布在进风风道2的内部,即冷凝管52呈波浪形或螺旋形的平面需要与进风风道2的中心轴线垂直。该冷凝管52在进风风道2内部的排列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优先制作为3排以上。同时,发明为了确保进风风道2内的空气的流通,便也在进风风道2内设置了用于加快空气流通的抽风机4。
发明的热泵优先采用空气源热泵来实现,能有效的节约电力资源。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水源热泵或地源热泵来实现。
如图4所示,所述逆变稳压电路由逆变电路和稳压输出电路组成;所述逆变电路由处理芯片U1,三极管VT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8,极性电容C1,极性电容C2,极性电容C3,二极管D1,以及二极管D2组成。
连接时,极性电容C1的正极经电阻R4后与处理芯片U1的VIN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接地。二极管D1的N极经电阻R3后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6后与处理芯片U1的CS管脚相连接。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处理芯片U1的PWM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2的P极经电阻R5后与处理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8和极性电容C3后与处理芯片U1的RT管脚相连接。
所述处理芯片U1的ADJ管脚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其RI管脚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该处理芯片U1的GND管脚接地,同时该处理芯片U1的RT管脚与CS管脚以及二极管D2的N极共同形成逆变电路的输出端并与稳压输出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FM8PE59B单片机的ROUT1管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P极与FM8PE59B单片机的ROUT4管脚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输出电路由三极管VT2,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变压器T,电阻R7,可调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极性电容C4,极性电容C5,极性电容C6,二极管D3,以及稳压二极管D4组成。
连接时,极性电容C4的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处理芯片U1的RT管脚相连接。可调电阻R9的一端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P极经电阻R7后与处理芯片U1的CS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10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6的负极经电阻R12后与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相连接、正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相连接。
其中,电阻R11的一端与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P极与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5的正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N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与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与非同名端共同形成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并与发热器82相连接。
运行时,逆变稳压电路中的逆变电路能将单片机输出的电流转换为发热器的工作电流;同时,该逆变稳压电路中的稳压输出电路能将转换后的电流进行稳压处理,因此该逆变稳压电路能为发热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从而有效的确保了本系统的烘干温度的温度稳定性。为了更好的实施发明,所述的处理芯片U1则优先采用了性能稳定的CL6840集成芯片来实现。
如图5所示,所述整流调节电路由整流滤波电路和电流可调电路组成;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U2,以及极性电容C7组成;极性电容C7的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2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与FM8PE59B单片机的ROUT2管脚相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FM8PE59B单片机的ROUT3管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2的负极输出端与正极输出端共同形成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并与电流可调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可调电路由调节芯片U3,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场效应管MOS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可调电阻R17,电阻R18,可调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极性电容C8,极性电容C9,极性电容C10,极性电容C11,极性电容C12,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以及电感L1组成。
连接时,二极管D5的N极经可调电阻R17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4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9的负极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5后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电阻R16的一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芯片U3的VCC管脚相连接。
其中,极性电容C8的负极与调节芯片U3的CTRL管脚相连接、正极经可调电阻R19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二极管D7的P极与调节芯片U3的CTRL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20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10的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1后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电阻R22的一端与调节芯片U3的CTRL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1的负极与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5后与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相连接。电阻R26的一端与极性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相连接。
同时,电感L1的一端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相连接。二极管D8的P极与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4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6的P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性电容C12的负极经电阻R23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与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共同形成电流可调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抽风机4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4的发射极与调节芯片U3的REF管脚相连接,该三极管VT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接地。
为更好的实施发明,所述的调节芯片U3则优先采用了性能稳定的LM3021集成芯片来实现。
如图6所示,所述双稳态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三极管VT7,三极管VT8,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可调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极性电容C13,极性电容C14,极性电容C15,极性电容C16,极性电容C17,二极管D9,二极管D10,稳压二极管D11,电感L2,以及二极管D12组成。
连接时,二极管D9的P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4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8后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3的正极顺次经电阻R27和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二极管D10的P极经电阻R31后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2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
其中,电阻R30的一端与二极管D10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27与电阻R29的连接点相连接。极性电容C15的负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11的N极顺次经电阻R39和电阻R35后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40和电感L2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6的负极经电阻R41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6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
同时,二极管D12的P极经可调电阻R37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42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7的负极经电阻R38后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44和电阻R43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4的负极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3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VT8的基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同时该三极管VT8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5的集电极均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17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1的N极相连接,该极性电容C17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1的N极的连接点与三极管VT6的基极共同形成双稳态触发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整流调节电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3的负极与FM8PE59B单片机的ROUT2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7的基极与FM8PE59B单片机的ROUT管脚相连接。
运行时,双稳态触发电路具有记忆脉冲信号的功能,其有两个稳定的状态,即三极管VT8截止、三极管VT5导通;或三极管VT8导通、三极管VT5截止。单片机输出高低电流时,双稳态触发电路在接收到低触发电流时,三极管VT8截止、三极管VT5导通,此时,双稳态触发电路输出低电流给整流调节电路,通过整流调节电路对抽风机4的转速进行降低,使烘烤风道1内温度降低。当单片机输出高触发电流时,双稳态触发电路进行转换,即三极管VT8导通、三极管VT5截止,此时,电路则输出高稳定电流给整流调节电路,使整流调节电路为抽风机4提供稳定的高电流,即使抽风机4的转速加快,从而使烘烤风道1内的温度增加。因此,该双稳态触发电路能有效的提高本发明的烘干系统对田七药材烘干温度的准确性。
按照上述实施例,即可很好的实现发明。

Claims (10)

1.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温度补偿装置,烘烤风道(1),设置在烘烤风道(1)上方的进风风道(2),设置在进风风道(2)进风口处的除湿机(3),设置在进风风道(2)出风口处的抽风机(4),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内部底面的网状烘干架(6),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内部顶端的导风板(7),以及设置在进风风道(2)中部的加热装置(5)组成;所述进风风道(2)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烘烤风道(1)相连通;所述温度补偿装置由控制系统(8),以及均与控制系统(8)相连接的发热器(82)和温度传感器(81)组成;所述控制系统(8)由单片机,以及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双稳态触发电路、逆变稳压电路、显示器、电源、键盘和数据储存器以及与双稳态触发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整流调节电路组成;所述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81)相连接;所述双稳态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7,三极管VT8,三极管VT5,三极管VT6,P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4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负极经电阻R28后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27和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P极经电阻R31后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2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一端与二极管D10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27与电阻R29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阻R30,负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N极顺次经电阻R39和电阻R35后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40和电感L2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1,负极经电阻R41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6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6,P极经可调电阻R37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42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2,负极经电阻R38后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44和电阻R43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以及负极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3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组成;所述三极管VT8的基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同时该三极管VT8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5的集电极均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17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1的N极相连接,该极性电容C17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1的N极的连接点与三极管VT6的基极共同形成双稳态触发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13的负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共同形成成双稳态触发电路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调节电路由输入端与双稳态触发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和输入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流可调电路组成;所述电流可调电路的输出端与抽风机(4)相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U2,以及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组成;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2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与极性电容C13的负极相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2的负极输出端与正极输出端共同形成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可调电路由调节芯片U3,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场效应管MOS3,N极经可调电阻R17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4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5,负极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5后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一端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芯片U3的VCC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6,负极与调节芯片U3的CTRL管脚相连接、正极经可调电阻R19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P极与调节芯片U3的CTRL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20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2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7,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1后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一端与调节芯片U3的CTRL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22,负极与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5后与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一端与极性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相连接的电阻R26,一端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相连接的电感L1,P极与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4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P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6,以及负极经电阻R23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与场效应管MOS3的源极共同形成电流可调电路的输出端的极性电容C12组成;所述三极管VT4的发射极与调节芯片U3的REF管脚相连接,该三极管VT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MOS3的漏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稳压电路由输入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逆变电路,和输入端与逆变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稳压输出电路组成;所述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发热器(82)相连接;所述逆变电路由处理芯片U1,三极管VT1,正极经电阻R4后与处理芯片U1的VIN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接地的极性电容C1,N极经电阻R3后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6后与处理芯片U1的CS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负极与处理芯片U1的PWM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以及P极经电阻R5后与处理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8和极性电容C3后与处理芯片U1的R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组成;所述处理芯片U1的ADJ管脚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其RI管脚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该处理芯片U1的GND管脚接地,同时该处理芯片U1的RT管脚与CS管脚以及二极管D2的N极共同形成逆变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P极共同形成逆变电路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输出电路由三极管VT2,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变压器T,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处理芯片U1的R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一端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9,P极经电阻R7后与处理芯片U1的CS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10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负极经电阻R12后与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相连接、正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相连接的电阻R11,P极与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4,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组成;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N极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与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与非同名端共同形成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芯片U1为CL6840集成芯片;所述调节芯片U3为LM3021集成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7)顺空气流动方向倾斜的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内壁顶部,且导风板(7)与烘烤风道(1)的内壁顶部形成30°~45°的倾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3)为三台,且其中两台除湿机(3)平行的分布在进风风道(2)的两侧,而另一台则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出风口与进风风道(2)的进风口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5)为热泵,且该热泵的机组(51)位于进风风道(2)的外侧,而其冷凝管(52)则设置在进风风道(2)的内部;所述冷凝管(52)在进风风道(2)的内部呈波浪形或螺旋形布置;所述热泵为空气热泵、水源热泵或地源热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烘干架(6)的网孔为1~2cm的正方形孔。
CN201610279285.6A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 Withdrawn CN1059283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9285.6A CN105928337A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9285.6A CN105928337A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8337A true CN105928337A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36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9285.6A Withdrawn CN105928337A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283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4819A (zh) * 2015-11-30 2016-01-27 成都聚汇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相整流稳压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48373A (en) * 1977-09-26 1979-04-16 Hitachi Ltd Direct heating system clothes dryer
CN103983091A (zh) * 2014-05-08 2014-08-13 南京中医药大学 高压电场联合热风干燥装置
CN104197685A (zh) * 2014-09-15 2014-12-10 凌云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控制烘干装置
CN204854287U (zh) * 2015-07-13 2015-12-09 四川蓉幸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蚊香烘烤系统
CN105404334A (zh) * 2015-11-30 2016-03-16 成都聚汇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通滤波放大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48373A (en) * 1977-09-26 1979-04-16 Hitachi Ltd Direct heating system clothes dryer
CN103983091A (zh) * 2014-05-08 2014-08-13 南京中医药大学 高压电场联合热风干燥装置
CN104197685A (zh) * 2014-09-15 2014-12-10 凌云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控制烘干装置
CN204854287U (zh) * 2015-07-13 2015-12-09 四川蓉幸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蚊香烘烤系统
CN105404334A (zh) * 2015-11-30 2016-03-16 成都聚汇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通滤波放大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4819A (zh) * 2015-11-30 2016-01-27 成都聚汇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相整流稳压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43107B (zh) 一种热泵式双循环热风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CN105928337A (zh) 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温控烘干系统
CN205718271U (zh) 一种田七药材用高精度烘干系统
CN105806050A (zh) 一种贝母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
CN105910397A (zh) 一种田七药材用导流式烘干系统
CN205718273U (zh) 一种田七药材用多电路温度控制烘干系统
CN205747747U (zh) 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烘干系统
CN205718272U (zh) 一种田七药材用导流式烘干系统
CN105783445A (zh) 一种麦冬药材用高精度烘干节能系统
CN105910399A (zh) 一种田七药材用高精度烘干系统
CN105953545A (zh) 一种田七药材用智能烘干系统
CN105783450A (zh) 一种田七药材用多电路温度控制烘干系统
CN206235092U (zh) 一种贝母药材用多电路处理的温度补偿式烘干节能系统
CN206235133U (zh) 一种贝母药材用温度自恒式智能烘干系统
CN205939980U (zh) 一种麦冬药材用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烘干节能系统
CN205718266U (zh) 一种川芳药材用智能烘干节能系统
CN206235128U (zh) 一种贝母药材用封闭式烘干节能系统
CN205718388U (zh) 一种川芳药材用循环制热式烘干系统
CN105928336A (zh) 一种麦冬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
CN205718234U (zh) 一种川芳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
CN205718269U (zh) 一种麦冬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
CN105928330A (zh) 一种川芳药材用循环制热式烘干节能系统
CN105865165A (zh) 一种川芳药材用自动恒温烘干节能系统
CN205940056U (zh) 一种麦冬药材用多电路处理式烘干节能系统
CN105890299A (zh) 一种麦冬药材用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烘干节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