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6528A - 一种降低全球温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全球温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26528A CN105926528A CN201610250213.9A CN201610250213A CN105926528A CN 105926528 A CN105926528 A CN 105926528A CN 201610250213 A CN201610250213 A CN 201610250213A CN 105926528 A CN105926528 A CN 1059265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sert
- ice
- canal
- floating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5/00—Devices or methods for influencing weather condi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00—Equipment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gener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e.g. protection of constructions against ice-strai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3/00—Irrigation ditches, i.e. gravity flow, open channel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5/00—Artificial water canals, e.g. irrigation cana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全球温度的方法,将若干条空载驳船运送到南北极多浮冰的地带,然后用皮带运输机将集聚的浮冰装入到空载驳船,然后开往上述的最近距离的沙漠港口,如南极的载冰驳船开往澳大利亚的,北极的载冰驳船开往撒哈拉的;将冰水排入运河,运河的两岸种植一些适合沙漠当地的树苗或者草;优选的澳大利亚沙漠种植桉树,撒哈拉沙漠种植胡杨。南北半球每年种植的树木不少于20万平方公里,优选的澳大利亚10万,撒哈拉沙漠北部10万平方公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科学领域,特别是利用南北两极的浮冰绿化沙漠。
背景技术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定义是“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其中非洲占55%,北美和中美占19%,南美占10%,亚洲占34%,澳大利亚占75%,欧洲占2%。世界平均每年约有6-10万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半个世纪以来,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荒漠化土地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全世界陆地面积为1.62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30.3%,而沙漠面积已占陆地总面积的10%,还有43%的土地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1953年,Peveril Meigs把地球上的干燥地区分为三类:
●特干地区是完全没有植物的地带(年降水量100mm以下,全年无降雨、降雨无周期性),其面积占全球陆地的4.2%;
●干燥地区是指季节性地长草但不生长树木的地带(蒸发量比降水量大,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其面积占全球陆地的14.6%;
●半干地区有250-500毫米雨水,是可生长草和低矮树木的地带。
荒漠化存在着逆转和自我恢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及荒漠化逆转时间进程的长短受不同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水分条件)、地表情况和人为活动强度的影响;只有在沙漠地区供应充足的淡水,才可以实现沙漠的恢复。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原因是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大量的热。全球几万座燃煤发电厂和几十亿的车辆,时刻都在燃烧着释放大量的热能,特别是公元2000年以后,更多的化石燃料被挖掘和燃烧,其结果是,无法利用的废热释放出来,同时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等,导致了厄尔尼诺等极端气候频繁爆发,也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最新研究表明,大量的砍伐森林导致森林覆盖减少以及日益严重的荒漠化,也是全球变暖的一个原因,因为绿色植被可以吸收光热能,进行光合作用,降低环境温度;大面积的沙漠,增加了地表温度,大量的太阳能被辐射到周围,这三者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元凶,当然还有其它次要因素。全球变暖导致了陆地存储的冰和南北极的冰川日益加速融化,这些融化的冰水进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地质观察表明,在过去的2000年,海平面变化很小,平均每年只有0.2mm;而在工业革命后的20世纪内,变化是1.7mm左右,到了2010年后,则到达3mm左右。这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存,具体表现为:
①水资源短缺: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地下淡水储备很大部分来自冰山融水。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的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过滤作用。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过滤过程。整个循环过程使得人类淡水有了稳定平衡保障。而如今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同时,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这将会带来因缺水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大面积的干旱会导致森林山火和城市火灾频繁发生。
②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这会杀死大量微生物。海洋温度上升也会破坏大量以珊瑚为中心的生物链。最底层的食物消失,使海洋食物链从最底层开始,向上迅速断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由于没有了食物,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将会污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亡;无脊椎类动物,尤其是昆虫类生物提早从冬眠中苏醒,而靠这些昆虫为生的长途迁徙动物却无法及时赶上,错过捕食的时机,从而大量死亡。昆虫们提前苏醒,因为没有了天敌,将会肆无忌惮地吃掉大片森林和庄稼。蜜蜂数目的大量减少,也会大幅度减少花粉传播,植物/农作物将无法繁殖,人类将面临更加严重的食物短缺。
③人类生理机能紊乱和疾病流行:人类生理机能如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各种生理疾病将快速蔓延,病菌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现象等),扩大疫情的流行如最近巴西的Zika病毒爆发。
④风暴和超级风暴: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给空气和海洋提供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同时还会形成超级风暴/superstorm。巨量融化的冰,使海平面的表面温度骤然降低,这样使介于热带和两极海洋的温度梯度变得更加陡峭时,由于洋流冷热水的混合变慢,我们也将会经历更猛烈的风暴,想象一下温度梯度如同一座山,高温在山顶,低温在山底,当高度越来越高,低处越来越低,山势变得更加陡峭,风暴就像抛出的向下滚的保龄球,在陡峭的山坡获得更多的速度,如果最终撞击到某处,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样地,这些的充满了超级能量的风暴冲向在中纬度的沿海城市的时候,它们会携带着致命的力量。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于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汇入北大西洋,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从而切断北大西洋暖流。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北大西洋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IPCC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015年夏季联合国巴黎大会前,Hansen和16个合作人起草了一篇论文指出:在50年内,人类有可能看到海平面最少升高10英尺(3米),新的研究和证据证实了主要气象科学家多年的警告,全球变暖正在加速,以往北冰洋的冰要到每年6月份才开始融化,而到2016年,4月中旬就开始融化了。
根据2016年4月14日的美联社斯德哥尔摩消息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将提供一篇特别报告“与工业革命前相比,如何将全球变暖的温度控制在1.5℃内”;在去年12月的巴黎大会后,作为响应各国政府的要求,IPCC同意在4月探讨这一议题。但是许多科学家声称,如果不从大气中消除这些巨量吸热的温室气体如CO2、甲烷等,几乎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开始燃烧石化能源,温度已经上升了1℃。目前,人类每年将8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升至恐龙统治地球以来的前所未有的水平!还有,每年地球北极/格林兰岛净损失近2000亿吨的冰川,南极大陆大约是1300亿吨。
“对于全球变暖,人们能做3件事:减小二氧化碳排放量、去适应这些变化的结果、搞一项大规模环境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库尔特·詹斯·豪斯如是说。
因此,各国科学家正在积极寻找各种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豪斯的计划就是增加海水的碱性,让海水能吸收更多的CO2;具体的方法是在特殊的海水处理厂中,将电流通过海水,让水与盐分解后重新化合,当它们重新化合后,加入火山岩将盐酸中和掉,只留下氢氧化钠,令海水具有更高的ph值,从而提高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约100座这样的海水处理厂,在几年时间内,能够抵消15%的二氧化碳排放。
试想这样的工程消耗的电力都是惊人的,对环境的冲击以及如何具体实行都是一个未知数。
还有更加大胆的计划,根据2016年3月22日的Newsweek报道:“Anders Levermann波斯坦气候影响研究会的海平面专家提出了一个设想:就是将2英多的海水,用泵从空中输送到南极冰川的顶部,这些海水将会在那里结冰并且会长时间的停留在那里,尽管不会永远。”
这个计划同样有许多问题:海平面上升1mm,相当于3600亿吨的海水,而目前海平面,以年均3mm速度上升,未来的速度还会增加。在地球上唯一真正未受污染的南极大陆,进行如此浩大的地质工程,需要的能源是天文数字,将耗费全世界7%的能源,而且要在人迹罕至的南极大陆(世界上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安装850,000台风力发电机,产生12750亿瓦的电力(美国2012年的电力输出是10630亿瓦);同时,需要90个大型泵站,每台泵每秒要输送360立米的海水。这种史无前例的工程,需要的投资也是难以估量的,而且还有成百上千的问题等待我们进行研究,同时将巨量的海盐水加载在淡水的冰川之上,其生态后果我们还不知道,这样巨大的人类活动干预,无疑会破坏南极独特保存的沿海生态系统,也违背南极公约。
其它的方法比如人工诱发火山爆发,使喷发的火山灰遮蔽太阳一个月甚至更久,使地球处于近乎完全黑暗状态,从而给地球降温。还有一些英国的科学家,提出从大气中捕捉和收集CO2,然后将其打入深海中。上述方法不仅难以实行,而且无法实现,如果大量的CO2在深海大量的泄露,什么样的环境后果和灾难难以想象,至于激活火山爆发遮蔽太阳一定时间抑制全球变暖,更是超过人类承受的范围;至于投资之巨大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还有一个惊人的事实:即使最乐观的推测,人类从现在开始,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CO2等,由于其全球变暖的巨大惯性,即使小冰川和冰帽在格林兰岛和南极半岛的边缘融化,也会使海平面升高50cm(wiki),足以淹没如伦敦、纽约、上海、荷兰和马尔代夫等几十个沿海城市和国家;因此仅仅在2050年内,停止排放CO2,全部转型为绿色清洁能源还远远不够,因为人类承受即使是20-30cm的海平面上升,也会使尼日利亚74万人口无家可归。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更猛烈但无害的气候行动/aggressive climate action,才能在2100年前,将人类从水深火热(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和大面积的干旱)中拯救出来。
发明内容
优质森林生态系统可降低风速60%~80%,可吸收35%~75%的太阳辐射,可使空气湿度增加15%~20%。科学家断言,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生物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同时将伴生许多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人类将无法生存,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贮存下来,这个过程国际上把它叫作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针对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各种不现实或者难以实现的抑制全球变暖的方法,本发明人经过3年的思考和设计,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针对地球南北极每年不断融化的冰川而产生几千亿吨的淡水浮冰,同时地球存在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以及冰块在融化的过程中会吸收一定的热量,为变暖的地球迅速地降温,就是将南北极融化的浮冰,通过低成本的运冰船,将巨量的冰水运送到广大的沙漠,为沙漠提供大量的淡水,植树造林吸收中和大气中的CO2,同时进行粮食水果蔬菜的种植,以及淡水养殖鱼类等,增加沙漠的经济产值。
我们知道,要想沙漠变绿洲,一定要保持土地的湿润,保湿度大于干燥度是沙漠化逆转的最关键因素;水是基本保障,没有水资源作为保障,一切绿化沙漠都是空话,而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宝贵短缺,依靠天然降水,明显不够;依靠人工降雨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绿化地球沙漠的巨大用水量,开采地下水无疑是杀鸡取卵,海水淡化投资巨大,产生的废水对环境海水具有严重的破坏。
目前每年有6万多的平方公里的土地荒漠化,按此发展,2100年,澳大利亚和非洲以及中亚有可能全部退化为沙漠,无法适合人类生存,遭遇被沙漠埋葬的楼兰古国文明一样的命运;如果人类不不积极应对这个巨大的世界性的气候环境危机,悲剧还会重演;只有积极面对环境的挑战,尊重善于利用自然规律,发挥智慧,将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逆转,同时彻底抛弃以石化能源为基础的这个漏洞百出的经济系统,而不是用所谓的高科技愚蠢而可笑地苟延残喘的继续运行这个病入膏肓的癌病体,如某些发达国家等开发的页岩气。
下面我们用最普通的适合沙漠生长的树木进行说明:
胡杨也称幼发拉底杨树(euphrates poplar),早年生活在地中海附近,适合种植在撒哈拉沙漠等亚非沙漠,它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它的根可以扎到20米以下的地层中吸取地下水,体内还能贮存大量的水分,胡杨树的生物碱除食用外,还可制造肥皂,或用来制革。它的叶子可作饲料,木材耐水耐腐,是造桥的特质材,也可用于造纸和制作家俱;如果得到充足的水分,胡杨生长较快,可以到达0.005立方米/年·平方米。桉树是造纸的良好材料,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树种,一般可到达0.01立方米/年·平方米,澳大利亚(有34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和半沙漠)非常适合桉树的生长。
如果每年在撒哈拉和澳大利亚沙漠分别种植10万平方公里的胡杨和桉树,来进行碳中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计算结果:1平方公里是100万平方米,
在撒哈拉沙漠,种植10万平方公里的胡杨,每年可吸收的co2是:
1.83吨/立方米x0.005立方米/年·平方米x(10万*100万平方米)=9.15亿吨;
澳大利亚10万平方公里的桉树每年可吸收的co2是:
1.83吨/立方米x0.01立方米/年·平方米x(10万*100万平方米)=18.3亿吨
二者合计是27亿吨,相当于全球每年排放80亿吨的co2三分之一,只要经过3-5年的时间,就可以将南北半球的co2,全部吸收中和掉。
种植20万平方公里的树木,每年需要多少水?按照每年每平方米需要0.5m的降水量就是0.5吨的淡水,种植20万平方公里的胡杨树/桉树需要的年淡水量:
20万*100万平方米*0.5吨/平方米=1000亿吨。上述计算可能有一定的误差,但是范围在10%左右。
根据统计,自从2003年,格林兰岛每年平均损失2100亿吨的冰,而南极的西部每年损失是1300亿吨冰,而南极东部每年获得的了800亿吨冰。因此人类绿化沙漠的水资源绰绰有余。而且这些在沙漠融化的冰从大气中吸收CO2的能力很大,同时巨量的1000亿吨零下几度的冰,融化为沙漠中30℃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巨大的,足可以为南北半球降低温度,具体的数字,需要计算机仿真计算,因为不同于物理学的冰的比热,
那么这个巨大工程的投资是否也是天文数字呢?
按照每条运冰的拖船10万吨的容量,每年运转50次计算(从澳大利亚到南极或者北极到撒哈拉的北部),每条船每年可以装运500万吨的浮冰,1000亿吨的淡水,大约是需要2万条。因此船的成本非常重要,本发明人为此设计了一种快速制造低成本的运冰船,每条船的造价低于1000万美元,可以在3个月内做好,因此2万条运冰船的投资总计就是2000亿美元,加上其它基础投资,不会超过1万亿美元;船动力采用冷核聚变或者电磁动力等成熟技术,而非污染海洋的柴油或者重油,每次装运10万吨冰的成本在20万美元以内,每吨淡水的成本低于2美元。而如果海平面上升0.5米,在2050年,全世界会有几百个城市被淹没,其损失是数万亿美元的损失,而且该方法的实施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沙漠地区的粮食蔬菜水果和渔业总产量,缓解了人口增加的压力;为缺水国家提供了宝贵的淡水。同时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只有良好而无或很少副作用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种降低全球温度的方法,包括驳船,皮带运输机,抽水机,采用如下步骤:
在南北极建立若干个风电场,这些发电厂设置在有南北极浮冰大量存在的地区,同时设置若干个码头,码头附近设置若干个皮带机运输机,皮带机的处理能力不少于1000吨/小时。
选择距离南极或者北极格林兰岛最近的沙漠地区,在其沙漠的海岸修建一个以上的港口,港口附近修建一个水库,水库的容量不少于100万立方米,同时水库的出水口修建了水闸;在沙漠的修建若干条人工运河,这些运河贯穿沙漠,构成多个水力运输网,这些运河和所述的水库连接,在水库通往运河处,修建若干个水闸。人工运河由主运河和支运河构成,其中所述的主运河可以承载最少1000公吨的船舶,支运河可以承载最少100公吨的船舶。
将若干条空载驳船运送到南北极多浮冰的地带,然后用皮带运输机将集聚的浮冰装入到空载驳船,然后开往上述的最近距离的沙漠港口,如南极的载冰驳船开往澳大利亚的,北极的载冰驳船开往撒哈拉的。
将融化的冰水用重力或者抽水机排泄到海岸的水库,同时打开水闸,将冰水排入运河,运河的两岸种植一些适合沙漠当地的树苗或者草;优选的澳大利亚沙漠种植桉树,撒哈拉沙漠种植胡杨。
每条驳船的最小运送10万吨的冰,每年驳船运输的浮冰不小于1000亿吨,其中南极不少于400亿吨,北极不少于600亿吨,南北半球每年种植的树木不少于20万平方公里,优选的澳大利亚10万,撒哈拉沙漠北部10万平方公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以澳大利亚沙漠为例。
首先选择若干个浮冰比较集中的区域作为采冰作业区,作业区内设置若干传送带,传送带的电力来源于风力发电机,由于南北极的风力非常大,可以安装几百台风力发电机提供电力。
将南极洲破裂的漂浮在陆地边缘的浮冰用鱼网拖到,集中堆放在采冰作业区,每个采冰作业区修建了若干码头用来停泊大型运冰船。将堆放的浮冰用传送带装载在运冰船内,装满后,运冰船开往最近南极的澳大利亚沙漠运冰船码头港口。如果冬季作业,可以大部分利用机器人,以便对应寒冷残酷的气候。
在沙漠的海岸修建的水库,优选的所述的沙漠海岸的水库地势是最高点,并且安装了出水口水闸,这些水库的水闸通过输水渠,和附近沙漠的运河连接,这些运河贯穿沙漠,构成一个水力运输网。还有人工运河由主运河和支运河构成,其中主运河可以承载最少1000公吨的船舶,支运河可以承载最少100公吨的船舶。
由于大部分沙漠地区非常炎热,平均温度在30℃以上,来自两极的浮冰,抵达沙漠港口后,很快就会融化,并且吸收大量的热,降低沙漠的高温;将融化的冰水用重力或者抽水机排泄到海岸的水库。当水库內的冰水累积到一定的水头,打开水闸,将冰水流入运河,这些水会增加运河的两岸水分,种植适合当地的树木如桉树或者胡杨。
沙漠腹地缺乏基础设施,通过传统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物资人员,绿化和改造沙漠,根本不现实,即使可行但投资巨大,而且修建好的铁路公路,存在着几年内就会被移动的沙丘淹没的巨大风险。因此沙漠的物资人员的运输以人工运河的水路运输为主。沙漠地区几乎都是无人居住,没有移民成本,巨量的冰水是这些运河低成本的运输媒介,运河水体的大量蒸发可以显著改善两岸及周边的小气候,渗入到两岸附近区域的水,不仅补充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也为沙堤岸上的植被如桉树/胡杨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分,使其迅速生长,这些植被的根系会逐渐固定住移动的沙丘,并且改良其沙漠结构,同时运河也为附近区域提供了生活/生产用水,为沙漠地区的居民和新移民工作人员改造沙漠植树造林、种植蔬菜水果提供了保障,沙漠地区的水源就是生命线。另外,在运河的一些节点处,可以修建若干大型人工湖,用来提供观光旅游,水产养殖,使沙漠旅游成为经济收入的一个来源。
如果水资源得到充分的保证,人工湖、运河附近在3年内就可以变成绿洲,产出的鱼类蔬菜水果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不同于开采污染的不可再生的石油,这是真正的可持续的绿色经济。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冰水融化产生的吸热效应,蒸发的水汽,以及绿色植被的大面积增加,可以彻底改变沙漠干旱少雨的气候,使其变得湿润,降雨增加,最后可以实现不需要或者很少依靠采集南北极的浮冰,实现沙漠绿化-降雨-降温的良性循环,全球变暖的趋势可以得到立竿见影的抑制,海平面也会停止上升的趋势。
实施例2:
采取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只是从北极/格林兰岛运送浮冰到北半球的撒哈拉沙漠,种植的树木是胡杨;其它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迅速地将全球温度降低,由于大量的冰融化,在沙漠干旱地区吸收大量的热,同时每年运送1000亿吨可以降低海平面0.3mm,避免海洋温度梯度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超级风暴。
为缺水少雨的沙漠提供丰富的洁净的淡水,按照每年每平米0.5m沙漠用水用于绿化植被;运送1000亿吨,可以绿化2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持续50年可以绿化100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大量蒸发的淡水,可以彻底改变沙漠的干热气候,加之绿色植被,吸收大量的CO2,在5年内,将全球每年排放的80吨co2,全部吸收掉。
绿化的沙漠,可以安居几亿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土地和环境压力;同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最后,分析一下此类项目对南北极环境的影响:
运冰船只是收集和运送已经融化或者即将融化的的浮冰,因此不会破坏南北极水循环的平衡,因此没有任何副作用;运冰船的动力可以采用磁动力/冷聚合反应等清洁能源,避免目前常规的燃烧石化能源产生的废热和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对于海洋的污染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同时由于无人机以及智能机器人的普及,可以替代大部分的人工操作,减少过多的工作人员对极地造成的污染,比如2万条船,平均每条船配备5个人,只要10万人。
下面我们计算一下皮带运输机的电力需求,按照每小时每台运输机处理1000吨计算(年工作300天计算),年输送1000亿吨浮冰,皮带运输机数量:
1000*10000*10000/300*24*1000=10000*10000/300*24=10000*100/3*24=100000/24~=14000台。
南北极分别需要7000台皮带运输机,每台皮带机的功劳是40kw,如果安装单机容量2000kw,只要7000*40kw/2000=140台的风力发电机,可以满足皮带运输机的运冰需求,也就是说南北极各自最多100台的2000kw风力发电机,可以完全满足运冰装卸等运冰船的电力需求。
沙漠地区阳光充沛,可以全部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满足绿化引水灌溉,提升水位等电力需求,最新的技术可以在2019年,使太阳能光伏板成本到达120美元/kw。
当环境温度恢复到正常的历史水平,基本可以停止运冰的行动,当然即使采用这种有效行动,也不能作为人类推迟从石化能源的自杀式发展模式迅速转化为以无污染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借口。
对于那些远离海岸的沙漠地球,可以利用真空管输水的方式,将冰水排入到沙漠的人工运河,绿化沙漠。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降低全球温度的方法,包括驳船,皮带运输机,抽水机,其特征是采用如下步骤:
a.将若干条空载的驳船运送到南北极布满浮冰的地带,然后用皮带运输机将集聚的浮冰装入到所述的空载驳船;
b.将装载了冰块的驳船开往最近沙漠国家/地区;
c.在沙漠的海岸修建一个以上的水库,同时水库的出水口修建了水闸,并且在水库的水闸修建了多个人工运河,这些运河贯穿沙漠,构成一个水力运输网;
d.将融化的冰水用重力或者抽水机排泄到海岸的水库,同时打开水闸,将冰水流入运河运河的两岸种植树木苗或者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驳船的最小吨位是10万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每年运输的浮冰不小于1000亿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优选的所述的沙漠海岸的水库地势是最高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人工运河由主运河和支运河构成,其中所述的主运河可以承载最少1000公吨的船舶,支运河可以承载最少100公吨的船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南极的载冰驳船开往澳大利亚的沙漠沿海;北极的载冰驳船开往撒哈拉沙漠的海岸。
7.一种降低全球温度的方法,其特征是沙漠地区种植树木的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公里,优选的澳大利亚10万平方公里,撒哈拉北部10万平方公里。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50213.9A CN105926528A (zh) | 2016-04-21 | 2016-04-21 | 一种降低全球温度的方法 |
US16/093,985 US20190110409A1 (en) | 2016-04-21 | 2016-06-27 | Method for lowering global temperature |
AU2016403932A AU2016403932A1 (en) | 2016-04-21 | 2016-06-27 | Method for lowering global temperature |
PCT/CN2016/000348 WO2017181309A1 (zh) | 2016-04-21 | 2016-06-27 | 一种降低全球温度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50213.9A CN105926528A (zh) | 2016-04-21 | 2016-04-21 | 一种降低全球温度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26528A true CN105926528A (zh) | 2016-09-07 |
Family
ID=56838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50213.9A Pending CN105926528A (zh) | 2016-04-21 | 2016-04-21 | 一种降低全球温度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110409A1 (zh) |
CN (1) | CN105926528A (zh) |
AU (1) | AU2016403932A1 (zh) |
WO (1) | WO2017181309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48077A (zh) * | 2021-04-16 | 2021-08-13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一种公路海绵型复合边沟碳中和系统与方法 |
WO2022006695A1 (zh) * | 2020-07-06 | 2022-01-13 | 周连惠 | 一种建于沙漠的海上浮冰利用系统及其方法 |
WO2023134800A3 (zh) * | 2023-05-08 | 2024-01-04 | 王红伟 | 沙漠引入海水种植红树林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217560C2 (de) * | 1982-05-11 | 1984-06-20 | Dietrich E. 4300 Essen Sobinger | Verfahren zum Versorgen von wasserarmen Ländern, insbesondere Wüstenländern, mit Süßwasser |
US6132156A (en) * | 1998-04-15 | 2000-10-17 | Shehata; S. Ramsis | Ecological shiploader |
US6616376B1 (en) * | 2002-09-22 | 2003-09-09 | Richard D. Fuerle | Bagging icebergs |
CN1916292A (zh) * | 2003-12-30 | 2007-02-21 | 陈炬 | 水旱灾害根治工程 |
WO2009123654A1 (en) * | 2008-04-01 | 2009-10-08 | Lee Dominic S F | Method to manage sea level rise |
US20100251789A1 (en) * | 2009-03-20 | 2010-10-07 | James Russell Baird | Global Warming Mitigation Method |
CN101748718A (zh) * | 2009-12-13 | 2010-06-23 | 朱保旺 | 一种沙漠改造良田的方法 |
CN104846773B (zh) * | 2015-04-30 | 2017-08-04 |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水库及包括该水库的沙漠生态种植系统 |
-
2016
- 2016-04-21 CN CN201610250213.9A patent/CN105926528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6-27 US US16/093,985 patent/US2019011040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06-27 WO PCT/CN2016/000348 patent/WO201718130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6-27 AU AU2016403932A patent/AU201640393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06695A1 (zh) * | 2020-07-06 | 2022-01-13 | 周连惠 | 一种建于沙漠的海上浮冰利用系统及其方法 |
CN113248077A (zh) * | 2021-04-16 | 2021-08-13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一种公路海绵型复合边沟碳中和系统与方法 |
CN113248077B (zh) * | 2021-04-16 | 2021-11-16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一种公路海绵型复合边沟碳中和系统与方法 |
WO2023134800A3 (zh) * | 2023-05-08 | 2024-01-04 | 王红伟 | 沙漠引入海水种植红树林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110409A1 (en) | 2019-04-18 |
WO2017181309A1 (zh) | 2017-10-26 |
AU2016403932A1 (en) | 2018-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ackson | Climate change | |
Hassol et al. | Arctic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 | |
CN104295448A (zh) | 全天候式清洁能源综合发电节能及设施制法 | |
Alcocer et al. | Historical and recent changes in Lake Texcoco, a saline lake in Mexico | |
CN101574050A (zh) | 利用太阳能人工调节气候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926528A (zh) | 一种降低全球温度的方法 | |
CN104412875A (zh) | 循环资源与循环能源的集成装置 | |
Flannery | Sunlight and seaweed: an argument for how to feed, power and clean up the world | |
CN102217511A (zh) | 利用太阳能调节水体表面温度或蒸发量的装置 | |
Braasch | Earth under fire: How global warming is changing the world | |
Ahluwalia | Environmental Studies: basic concepts | |
Hodges | New options for climate-defensive food production | |
Schöbel et al. | Renewable energies—landscapes of reconciliation | |
Krasnyansky | Alarm: Mankind is Not Ready for Inevitable Global Climate Change | |
Woodward | Climate change | |
Krasnyansky | Humankind Should Spend Money and Intelligence First Of All for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 |
Jafari et al. | The Potential of Desert Areas | |
Hay et al. | The Future | |
Prentice | Cultur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Holocene | |
Jennings | Changing climates | |
Burnie | Endangered planet | |
Mazhar et al. |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Renewable Energy | |
Sharma et al. | A Text Book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Pollution Control | |
Міняйлова et al. | English for Ecologists | |
Robertson | Climate Change, Pollution, and Green Energ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