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7040A - 梳针 - Google Patents

梳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7040A
CN105917040A CN201580005599.0A CN201580005599A CN105917040A CN 105917040 A CN105917040 A CN 105917040A CN 201580005599 A CN201580005599 A CN 201580005599A CN 105917040 A CN105917040 A CN 105917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cut
roller
card wire
segments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55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7040B (zh
Inventor
张豫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oz Beckert KG
Original Assignee
Groz Beckert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oz Beckert KG filed Critical Groz Beckert KG
Publication of CN105917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7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7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7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5/00Carding machines or accessories; Card clothing; Burr-crushing or removing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carding or other preliminary-treatment machines
    • D01G15/84Card clothing; Manufacture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1G15/88Card clothing; Manufacture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med from metal sheets or strip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5/00Carding machines or accessories; Card clothing; Burr-crushing or removing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carding or other preliminary-treatment machines
    • D01G15/02Carding machines
    • D01G15/12Details
    • D01G15/46Doffing or like 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fibres from carding elements; Web-dividing apparatus; 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梳针(105)包括关于肋部分(103)倾斜一角度的多个齿。齿具有在齿(111)的尖端处接合的前部部分(107)和后部部分(109);以及将前部部分连接至先前齿的后部部分的基段(113)。前部部分是齿朝向肋部分偏斜的内部部分。后部部分是齿的外部部分。前部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底切段(120,130)。第二底切段比第一底切段更远离齿的尖端间隔开。每个底切段具有底切角度,其是当从尖端观察时底切段从前部部分向内前进的部分的每点的切线关于梳针的纵向方向的角度的最小值。第二底切段具有比第一底切段大的底切角度。

Description

梳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梳针,例如用于在非织造布梳理机上的凝棉器辊上使用的梳针,涉及在凝棉器辊上使用这样的梳针的设备,并且涉及装备有这样的设备的非织造布梳理机。
背景技术
已知在非织造布梳理机上使用一个或多个连续凝棉器辊。例如,US2004/0154137A1描述一种设置有凝棉器辊(也称为填塞辊)的非织造布梳理机。凝棉器辊直接定位在脱棉器辊的下游。脱棉器辊从主要圆筒或从随机化辊获得织物。脱棉器辊将纤维织物转移到凝棉器辊。由于与脱棉器辊相比,凝棉器辊的表面速度较低,因此纤维织物被压缩,这意味着其每单位表面积的重量增加;并且织物中的纤维定向受到影响。可以安装第二凝棉器辊以从第一凝棉器辊获取织物。该第二凝棉器辊具有比第一凝棉器辊低的表面速度,从而导致纤维织物的进一步压缩。通常,获取辊从最后凝棉器辊获取纤维织物。获取辊通常是非织造布梳理机上覆盖有梳针的最后辊。
(多个)凝棉器辊设置有特定类型的梳针。梳针安装在凝棉器辊上,以使齿的尖端在与凝棉器辊的旋转相反的方向上定向。用于凝棉器辊的梳针大多具有相对大的高度、相当大的齿深度、细长齿和大的齿间间距,以便能够容纳正生产的纤维织物的纤维的量。
WO2013/037711A1公开一种包括伸长肋部分和齿的梳针。齿具有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齿朝向其前部部分延续。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在齿的尖端处合并。前部部分包括至少三个区段:第一区段在肋部分的方向上从齿的尖端延伸,第二区段在肋部分的方向上在第一区段下方延伸,并且第三区段在肋部分的方向上从第二区段的端部延伸。第二区段包括笔直部分和弯曲段,其中笔直部分具有0.10 mm的最小长度,并且笔直部分相对于梳针的长度方向具有10和30度之间的角度。笔直部分之后是弯曲段,其中弯曲段具有至少0.18 mm的半径。前部部分朝向第二区段的肋部分向下可包括至少一个额外的这样第二区段。该文献提及这样的梳针在非织造布梳理机的凝棉器辊上的使用。
US2013/133159A公开一种梳针轮廓,其具有肋部分和在肋部分的长度上的多个齿。多个齿相对于肋部分倾斜一角度。齿具有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前部部分是齿朝向肋部分倾斜的内部部分,并且后部部分是齿的外部部分。至少一个齿在其后部部分中包括至少一个鼻形切段。梳针可有益地用于覆盖凝棉器辊。
WO2011/138322A1公开一种用于针布的梳针轮廓,其包括肋部分和在肋部分的长度上的多个齿。齿关于代表齿的主干的后部斜面和代表与纤维直接接触的侧面的前部斜面倾斜。后部斜面具有与肋部分形成后部角度的切线。前部斜面划分成至少两个段(尖端段和底切段)以保持纤维。尖端段与后部斜面会聚以形成齿的尖端,其中尖端段用于在纤维之间刺入,并且其中尖端段具有与肋部分形成尖端角度的切线。底切段具有与肋部分形成底切角度的切线;底切角度在底切段中的每点处大于后部角度的最大值并小于尖端角度的最小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非织造布梳理机上的凝棉器辊的改善梳针,以便生产不表现不规则波动外观的纤维织物。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包括覆盖有这样的梳针的辊的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梳针,例如用于非织造布梳理机的凝棉器辊。所述梳针包括肋部分和沿着所述肋部分的长度的多个齿。所述多个齿相对于所述肋部分倾斜一角度。所述齿具有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所述前部部分是所述齿朝向所述肋部分偏斜的内部部分。所述后部部分是所述齿的外部部分。所述齿的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在所述齿的尖端处接合。所述齿具有基段,从而将齿的前部部分连接至先前齿的后部部分。所述前部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底切段;第一底切段和第二底切段。所述第二底切段比所述第一底切段间隔所述齿的尖端更远。每个底切段具有底切角度。所述底切角度是当从所述尖端观察时所述底切段从所述前部部分向内前进的部分的每点的切线相对于所述梳针的纵向方向的角度的最小值。所述第二底切段具有比所述第一底切段大的底切角度。
在非织造布梳理机上的凝棉器辊上使用的现有技术的梳针已表现出若干问题。从脱棉器辊分离并转移到第一凝棉器辊上和/或从第一凝棉器辊转移到第二凝棉器辊上的纤维织物可在其表面上表现出不规则波动外观。
本发明的益处在于,当在凝棉器辊上使用本发明的梳针时,可制造没有所提及的外观问题并且在凝棉器辊上的梳针上不出现纤维加载的纤维织物。采用本发明的梳针避免纤维织物的不规则波动外观被认为是通过使纤维再定向的沟道效应产生。
“底切段”的实例是梳针的齿的前部部分的如下段:所述段在前部部分的凸起区段的顶点处或在具有圆形形状的顶点处开始,并且在从尖端到基段的方向上沿着所述前部部分观察时在齿中向内前进。
优选地,第二底切段的底切角度和第一底切段的底切角度之间的差为至少8度,优选地至少12度,更优选地至少15度;并且优选地小于20度,更优选地小于15度。
在优选梳针中,第一底切段在离所述齿的尖端至少0.15 mm、更优选地至少0.2 mm、更优选地至少0.3 mm、甚至更优选地至少0.5 mm的距离处开始,所述距离垂直于所述梳针的纵向方向测量。这样的实施例已表现出在凝棉器辊上的梳针的长使用寿命期间消除纤维织物中的不规则波动。
在优选梳针中,第一底切段的底切角度在0和38度之间,优选地在0和25度之间,更优选地在12和25度之间。
优选地,第二底切段的底切角度在20和50度之间,更优选地在20和38度之间。
其它优选梳针包括比第二底切段更远离所述齿的尖端定位的第三底切段。所述第三底切段具有比第二底切段的底切角度大的底切角度。优选地,第三底切段的底切角度比第二底切段的底切角度大至少8度,优选地至少12度,更优选地至少15度;并且优选地小于20度,更优选地小于15度。优选地,第三底切段的底切角度在30和50度之间,更优选地在35和50度之间。
优选梳针在前部部分中在尖端和第一底切段之间包括直线部分。优选地,所述前部部分的所述直线部分相对于梳针的肋部分具有在20和65度之间、优选地在20和40度之间、更优选地在20和30度之间(例如22度)或在50和65度之间(例如60度)的角度。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前部部分在尖端和第一底切段之间包括两个直线部分;优选地其中最接近于尖端的直线部分相对于所述梳针的纵向方向具有比第二直线部分小的角度。最接近于尖端的直线部分相对于所述梳针的纵向方向例如具有在20和30度之间的角度。所述第二直线部分相对于所述梳针的纵向方向例如具有在50和65度之间的角度。
在优选梳针中,第一底切段和/或第二底切段;或者第一底切段和/或第二底切段和/或(如果存在)比所述第二底切段更远离所述齿的尖端定位的第三底切段当从所述尖端观察时在所述底切段从所述前部部分向内前进的部分中包括大体直线的部分。所述直线部分优选地具有至少0.2 mm、更优选地至少0.4 mm、甚至更优选地至少0.6 mm并且仍甚至更优选地至少0.8 mm的长度。
在优选梳针中,第一底切段和/或第二底切段;或者第一底切段和/或第二底切段和/或(如果存在)比所述第二底切段更远离所述齿的尖端定位的第三底切段具有三角形形状或扇形形状。所述三角形形状可以是带有三角形的圆形尖端的三角形形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包括辊(优选地凝棉器辊)的设备。所述辊覆盖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梳针。所述辊布置成在与所述梳针的齿的前部部分在所述辊上的定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
优选设备包括覆盖有梳针的另一辊。所述另一辊布置成在所述方向上旋转,使得最接近于覆盖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梳针的辊的表面的所述另一辊的表面和最接近于所述另一辊的表面的覆盖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梳针的辊的表面在相同切线方向上旋转;并且覆盖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梳针的辊布置成从所述另一辊接收纤维织物。优选地,覆盖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梳针的辊布置成以比所述另一辊低的表面速度、优选地低至少20%的表面速度旋转。优选地,所述另一辊布置成将其表面上的全部织物转移到覆盖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梳针的辊上。优选地,所述另一辊布置成在与所述梳针的齿的前部部分在所述辊上的定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在又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括包含梳针的第三辊。所述第三辊布置成在与所述另一辊相反的切线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三辊布置成将其织物至少部分转移到另一辊上。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设备已被认为在减少不规则波动外观方面特别有益,在从脱棉器辊或从第一凝棉器辊分离纤维织物时现有技术的梳针可能出现该不规则波动外观。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是非织造布梳理机。覆盖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梳针的辊可以是第一凝棉器辊,其是直接位于脱棉器辊下游的辊;或者可以是第二凝棉器辊,其是直接位于第一凝棉器辊下游的凝棉器辊。优选地,在使用两个凝棉器辊的情况下,第一凝棉器辊的点密度(以所述辊每单位表面积梳针的尖端表示)与第二凝棉器辊的点密度的比在1和2之间或在1.5和3之间。在1和2之间的范围例如对于第一凝棉器辊和第二凝棉器辊的组合来说为优选的。在1.5和3之间的脱棉器辊与凝棉器辊的点密度的比为优选的。在又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凝棉器辊和第二凝棉器辊覆盖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梳针。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一种操作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设备的方法。覆盖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梳针的凝棉器辊以比所述另一辊低的表面速度旋转。所述凝棉器辊接收存在于所述另一辊上的全部纤维织物。“凝棉器辊接收存在于另一辊上的全部纤维织物”意味着在纤维转移之后大体无纤维剩余在所述另一辊上。
优选地,所述凝棉器辊以比所述另一辊低的表面速度,优选地低至少20%的表面速度旋转。优选地,所述另一辊在与梳针的齿的前部部分在所述辊上的定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
优选地,在所述方法中使用的设备包括包含梳针的第三辊。所述第三辊在与所述另一辊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上并以比所述另一辊高的表面速度旋转。所述第三辊将在其上的纤维织物至少部分转移到所述另一辊上。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辊可例如是圆筒辊或随机化辊。所述另一辊可以是脱棉器辊。
本发明的方法允许制成高品质压缩纤维织物。
不同实施例和不同实例的特征可在保持在本发明的范围和内容内的情况下组合。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梳针。
图2示出图1的梳针的细节。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梳针。
图4示出具有两个底切部的根据本发明的梳针。
图5示出包括覆盖有根据本发明的梳针的辊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梳针100。梳针100包括肋部分103和沿着肋部分103的长度的多个齿105。多个齿105相对于肋部分103倾斜一角度。齿具有前部部分107和后部部分109。前部部分107是齿105朝向肋部分103偏斜的内部部分。后部部分109是齿的外部部分。齿的前部部分107和后部部分109在齿的尖端111处接合。基段113将前部部分连接至先前齿的后部部分109。图1示出梳针100,其中齿105具有包括三个底切段的前部部分107。第一底切段120、第二底切段130和第三底切段140。底切段120, 130, 140具有带有三角形的圆形尖端的三角形形状。每个底切段120, 130, 140具有底切角度。底切角度是当从尖端观察时底切段从前部部分向内前进的部分的每点的切线相对于梳针的纵向方向的角度的最小值。第一(120)、第二(130)和第三(140)底切段分别具有底切角度α, β和γ。例如,α为15度,β为27度,并且γ为40度。在另一实例中,α为15度,β为20度,并且γ为40度。在另一实例中,α为15度,β为35度,并且γ为50度。在另一实例中,α为15度,β为35度,并且γ为45度。
在另一实例中,α为0度,β为12度,并且γ为35度。在另一实例中,α为8度,β为20度,并且γ为45度。在另一实例中,α为35度,β为43度,并且γ为50度。
在另一实例中,所述梳针具有带有底切角度20度的第一底切段和带有底切段35度的第二底切段。在图1的实例中,第一底切段在离齿的尖端0.6 mm的距离A处开始,所述距离A垂直于梳针的纵向方向测量。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梳针100在前部部分107中在尖端111和第一底切段120之间包括直线部分161。直线部分161相对于肋部分103具有为60度的最小角度δ。在其它实例中,直线部分161相对于肋部分103具有为例如55或50度的最小角度δ。第一(120)、第二(130)和第三(140)底切部当从尖端观察时在底切段从前部部分向内前进的部分中包括大体直线的部分。这在图2中针对第一底切段120示出,图2示出图1的梳针100的细节。图1和图2的相同参考编号具有相同意义。直线部分B优选地具有0.4 mm和1 mm之间(例如0.8 mm)的长度。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梳针300,其中两个底切段320和330具有扇形形状。梳针300包括肋部分303和沿着肋部分303的长度的多个齿305。多个齿305相对于肋部分303倾斜一角度。齿具有前部部分307和后部部分309。前部部分307是齿305朝向肋部分303偏斜的内部部分。后部部分309是齿的外部部分。齿的前部部分307和后部部分309在齿的尖端311处接合。基段313将前部部分连接至先前齿的后部部分。例如,底切角度为α等于15度和β等于28度。前部部分307在尖端311和第一底切段320之间包括两个直线部分363, 365。最接近于尖端的直线部分363具有角度ε(例如22度),并且第二直线部分365相对于梳针的纵向方向具有角度ω(例如60度)。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梳针具有两个底切部,更优选地恰好两个底切部。图4示出具有两个底切部的根据本发明的梳针400。梳针400包括肋部分403和沿着肋部分403的长度的多个齿405。多个齿405相对于肋部分403倾斜一角度。齿具有前部部分407和后部部分409。前部部分407是齿405朝向肋部分403偏斜的内部部分。后部部分409是齿的外部部分。齿的前部部分407和后部部分409在齿的尖端411处接合。基段413将前部部分连接至先前齿的后部部分409。梳针400具有第一底切段420和第二底切段430。每个底切段420和430具有底切角度。第一(420)和第二(430)底切段分别具有底切角度α和β。例如,α为35度,并且β为40度。在另一实例中,α为35度,并且β为43度。
图5示出包括圆筒辊510、脱棉器辊520和两个凝棉器辊530, 540以及获取辊550的设备。所述设备可以是非织造布梳理机的一部分。圆筒辊510、脱棉器辊520和两个凝棉器辊530, 540以及获取辊550分别覆盖有梳针512, 522, 532, 542和552。第一凝棉器辊530和/或第二凝棉器辊540可覆盖有根据本发明的梳针,例如图1、图3或图4中所示的梳针。在操作中,辊的旋转方向由箭头指示。圆筒辊510携载纤维织物514。在圆筒辊510和脱棉器辊520之间的交会处,纤维织物514的一部分从圆筒辊510的梳针512转移到脱棉器辊520的梳针522上。已转移的纤维织物由526指示。然而,纤维织物514未完全转移,纤维织物514的一部分(用515指示)在圆筒辊510上再循环。第一凝棉器辊530以比脱棉器辊520低(例如低20%)的表面速度旋转。凝棉器辊530在与梳针的齿的前部部分在辊上的定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这同样适用于脱棉器辊520的旋转方向和第二凝棉器辊540的旋转方向)。纤维织物526从脱棉器辊520完全转移到第一凝棉器辊530,其中纤维织物526由其梳针532的齿携载,并且其中纤维织物用参考编号536指示。第二凝棉器辊540以比第一凝棉器辊530低(例如低20%)的表面速度旋转。纤维织物536从第一凝棉器辊530完全转移到第二凝棉器辊540,其中纤维织物536由其梳针542的齿携载,并且其中纤维织物用参考编号536指示。覆盖有梳针552的获取辊550从第二凝棉器辊540获取织物546并进一步传输织物556。通过凝棉器辊530和540的作用,织物得以压缩,从而使其更密集并使纤维再定向。在第一凝棉器辊和/或在第二凝棉器辊上使用本发明的梳针消除先前辊和覆盖有本发明的梳针的辊之间的交会中织物的不规则起泡或波动外观,而在覆盖有本发明的梳针的辊上不出现纤维加载。

Claims (15)

1.一种梳针(100, 300, 400),其包括肋部分(103, 303, 403)和沿着所述肋部分(103, 303, 403)的长度的多个齿(105, 305, 405),其中所述多个齿(105, 305, 405)相对于所述肋部分(103, 303, 403)倾斜一角度,
其中所述齿具有前部部分(107, 307, 407)和后部部分(109, 309, 409),其中所述前部部分(107, 307, 407)是所述齿朝向所述肋部分(103, 303, 403)偏斜的内部部分,并且所述后部部分(109, 309, 409)是所述齿的外部部分,
其中所述齿的所述前部部分(107, 307, 407)和所述后部部分(109, 309, 409)在所述齿(111,311,411)的尖端处接合;
其中所述齿具有基段(113, 313, 413),其将齿的所述前部部分(107, 307, 407)连接至先前齿的所述后部部分(109, 309, 409);
其中所述前部部分(107, 307, 407)包括至少两个底切段(120, 130; 320, 330; 420, 430);第一底切段(120, 320, 420)和第二底切段(130, 330, 430);
其中所述第二底切段(130, 330, 430)比所述第一底切段(120, 320, 420)间隔所述齿(111,311,411)的所述尖端更远;
其中每个底切段(120, 130; 320, 330; 420, 430)具有底切角度(α, β);
其中所述底切角度(α, β)是当从所述尖端观察时所述底切段从所述前部部分(107, 307, 407)向内前进的部分的每点的切线相对于所述梳针的纵向方向的角度的最小值;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切段(130, 330, 430)具有比所述第一底切段(α)大的底切角度(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针(100, 300, 400),其中,所述第二底切段(130, 330, 430)的所述底切角度(β)和所述第一底切段(120, 320, 420)的所述底切角度(α)之间的差为至少8度。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针(100, 300, 400),其中,所述第一底切段(120, 320, 420)在离所述齿(111,311,411)的所述尖端至少0.15 mm的距离(A)处开始,所述距离(A)垂直于所述梳针的所述纵向方向测量。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针(100, 300, 400),其中,所述第一底切段(120, 320, 420)的所述底切角度(α)在0和38度之间。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针(100, 300, 400),其中,所述第二底切段(130, 330, 430)的所述底切角度(β)在20和50度之间。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针(100),其包括比所述第二底切段(130)更远离所述齿的所述尖端定位的第三底切段(140);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底切段(140)具有大于所述第二底切段(130)的所述底切角度(β)的底切角度(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梳针(100),其中,所述第三底切段(140)的所述底切角度(γ)比所述第二底切段(130)的所述底切角度(β)大至少8度。
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梳针(100),其中,所述第三底切段(140)的所述底切角度(γ)在30和50度之间。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针(100, 400),其在所述前部部分(107, 407)中在所述尖端和所述第一底切段(120, 420)之间包括直线部分(161, 46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梳针(100, 400),其中,所述前部部分(107, 407)的所述直线部分(161,461)相对于所述梳针的所述肋部分(103, 403)具有20和65度之间的角度(δ)。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针,其中,所述第一底切段和/或所述第二底切段和/或比所述第二底切段更远离所述齿的所述尖端定位的第三底切段(如果存在)当从所述尖端观察时在所述底切段从所述前部部分向内前进的部分中包括大体直线的部分。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针,其中,所述第一底切段和/或所述第二底切段和/或比所述第二底切段更远离所述齿的所述尖端定位的第三底切段(如果存在)具有三角形形状或扇形形状。
13.一种包括凝棉器辊(530, 540)的设备;
其中所述凝棉器辊(530, 540)覆盖有如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梳针(100, 300, 400);
其中所述凝棉器辊(530, 540)布置成在与所述梳针的所述齿的所述前部部分(107, 307, 407)在所述凝棉器辊上的定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包括覆盖有梳针的另一辊(520);其中所述另一辊布置成在所述方向上旋转,使得最接近所述凝棉器辊的表面的所述另一辊的表面和最接近所述另一辊的表面的所述凝棉器辊的表面在相同切线方向上旋转;并且其中所述凝棉器辊(530)布置成从所述另一辊(520)接收纤维织物。
15.一种操作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的方法,其中,所述凝棉器辊(530)以比所述另一辊(520)低的表面速度旋转;并且其中所述凝棉器辊(530)接收存在于所述另一辊(520)上的全部所述纤维织物。
CN201580005599.0A 2014-01-23 2015-01-12 梳针和覆盖有该梳针的凝棉器辊及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05917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52310.0 2014-01-23
EP14152310 2014-01-23
PCT/EP2015/050407 WO2015110304A1 (en) 2014-01-23 2015-01-12 Card wi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7040A true CN105917040A (zh) 2016-08-31
CN105917040B CN105917040B (zh) 2018-04-10

Family

ID=49998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5599.0A Active CN105917040B (zh) 2014-01-23 2015-01-12 梳针和覆盖有该梳针的凝棉器辊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63877B2 (zh)
EP (1) EP3097223B1 (zh)
JP (1) JP6081030B1 (zh)
KR (1) KR101719493B1 (zh)
CN (1) CN105917040B (zh)
WO (1) WO20151103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1290A (zh) * 2021-12-17 2022-04-29 东华大学 超细纤维梳理用金属针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11742A1 (de) * 2015-11-12 2017-05-15 Graf + Cie Ag Garniturdraht.
EP3473754B1 (de) * 2017-10-20 2021-05-19 Groz-Beckert KG Garniturdraht
CA3108141A1 (en) * 2018-07-30 2020-02-06 Swm Luxembour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fibrous webs having isotropic structure
EP4269672A1 (en) * 2022-04-26 2023-11-01 Groz-Beckert KG Card clothing wire, card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nonwove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0216A (zh) * 2002-12-20 2003-05-28 东华大学 大豆蛋白纤维专用道夫金属针布
CN2739200Y (zh) * 2004-07-13 2005-11-09 东华大学 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道夫金属针布
CN102869821A (zh) * 2010-05-04 2013-01-09 贝卡尔特公司 用于针布的异形钢丝
CN103069061A (zh) * 2010-08-09 2013-04-24 贝卡尔特公司 用于针布的异形钢丝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7413A (en) * 1956-09-27 1960-05-24 John D Hollingsworth Carding tooth
DE4436378A1 (de) * 1994-10-12 1996-04-18 Staedtler & Uhl Sägezahngarnitur
AUPP681098A0 (en) * 1998-10-30 1998-11-19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Card wire, especially for doffers and workers
DE10114108B4 (de) 2001-03-22 2005-05-19 Hollingsworth Gmbh Sägezahndraht für eine Walzengarnitur
DE102004054653A1 (de) * 2004-11-11 2006-05-18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Auflöseeinrichung mit verbesserter Kontur
US9145625B2 (en) * 2011-09-15 2015-09-29 Groz-Beckert Kg Card wire with improved tooth shap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0216A (zh) * 2002-12-20 2003-05-28 东华大学 大豆蛋白纤维专用道夫金属针布
CN2739200Y (zh) * 2004-07-13 2005-11-09 东华大学 波里诺西克纤维专用道夫金属针布
CN102869821A (zh) * 2010-05-04 2013-01-09 贝卡尔特公司 用于针布的异形钢丝
CN103069061A (zh) * 2010-08-09 2013-04-24 贝卡尔特公司 用于针布的异形钢丝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1290A (zh) * 2021-12-17 2022-04-29 东华大学 超细纤维梳理用金属针布
CN114411290B (zh) * 2021-12-17 2023-08-04 东华大学 超细纤维梳理用金属针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48285A1 (en) 2016-12-01
EP3097223A1 (en) 2016-11-30
US9663877B2 (en) 2017-05-30
CN105917040B (zh) 2018-04-10
KR101719493B1 (ko) 2017-03-24
JP2017509803A (ja) 2017-04-06
JP6081030B1 (ja) 2017-02-15
KR20160050094A (ko) 2016-05-10
EP3097223B1 (en) 2019-08-07
WO2015110304A1 (en) 2015-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7040A (zh) 梳针
CN102733012B (zh) 锯齿针布
KR101795120B1 (ko) 향상된 톱니 형상을 갖는 카드 와이어
CN103930604B (zh) 金属针布
US9926650B2 (en) Clothing wire for a roller of a carding machine
US20180135208A1 (en) All-Steel Card Clothing
US10145031B2 (en) Metallic card clothing
CN103069061B (zh) 用于针布的异形钢丝
JP6291080B2 (ja) カード機械のための全鋼製針布
US6920671B2 (en) Sawtooth wire
US11649570B2 (en) Metallic card wire
US20180142381A1 (en) Solid Steel Card Clothing
KR102652089B1 (ko) 카드 와이어
TW202031951A (zh) 用於梳棉機的金屬針
WO2014180656A1 (en) Feed roller wire and feed roller covered with 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