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3373A -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3373A
CN105913373A CN201610210991.5A CN201610210991A CN105913373A CN 105913373 A CN105913373 A CN 105913373A CN 201610210991 A CN201610210991 A CN 201610210991A CN 105913373 A CN105913373 A CN 105913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subregion
human face
value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09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3373B (zh
Inventor
吴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109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3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3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3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3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3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06T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获取人脸区域;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从各第一子区域中分别选取对应的第二子区域;获得各第二子区域的皮肤平均色值;将各第二子区域中的各皮肤色值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反差降低至预设范围内,获得各第三子区域;对人脸区域进行第一次磨皮;根据各第三子区域与各第一子区域的对应关系,将各第三子区域的像素分别填充至第一次磨皮后的各第一子区域。本发明磨皮后在各个不同部位分别填充了相应的细腻的皮肤细节,所以美颜后的图像即皮肤光滑又自然真实。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自拍的盛行,美颜相机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美颜基本上都是采用高斯模糊的方法对人像进行磨皮。磨皮后的人物皮肤虽然变得比较光滑,但是由于抹去了皮肤的特征,照片会显得很假,不太自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使磨皮后的图像保持自然真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获取人脸区域;
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
从各第一子区域中分别选取对应的第二子区域;
获得各第二子区域的皮肤平均色值;
将各第二子区域中的各皮肤色值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反差降低至预设范围内,获得各第三子区域;
对人脸区域进行第一次磨皮;
根据各第三子区域与各第一子区域的对应关系,将各第三子区域的像素分别填充至第一次磨皮后的各第一子区域。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人脸区域获取模块,用于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获取人脸区域;
人脸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
第二子区域选取模块,用于从各第一子区域中分别选取对应的第二子区域;
皮肤平均色值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各第二子区域的皮肤平均色值;
第三子区域获得模块,用于将各第二子区域中的各皮肤色值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反差降低至预设范围内,获得各第三子区域;
第一次磨皮模块,用于对人脸区域进行第一次磨皮;
像素填充模块,用于根据各第三子区域与各第一子区域的对应关系,将各第三子区域的像素分别填充至第一次磨皮后的各第一子区域。
本发明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在对人脸区域进行磨皮前,对划分的各个第一子区域进行皮肤取样,获得各个第一子区域中皮肤较为细腻的皮肤样本,然后对人脸区域进行正常磨皮,磨皮后将获得的各个皮肤样本分别填充至对应的区域,由于磨皮后在各个不同部位分别填充了相应的细腻的皮肤细节,所以本发明美颜后的图像即皮肤光滑又自然真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图像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划分的各第一子区域以及选取的第二子区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像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像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面部倾斜程度检测模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子区域获得模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像处理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S110、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获取人脸区域;
S120、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
S130、从各第一子区域中分别选取对应的第二子区域;
S140、获得各第二子区域的皮肤平均色值;
S150、将各第二子区域中的各皮肤色值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反差降低至预设范围内,获得各第三子区域;
S160、对人脸区域进行第一次磨皮;
S170、根据各第三子区域与各第一子区域的对应关系,将各第三子区域的像素分别填充至第一次磨皮后的各第一子区域。
在步骤S110中,图像即可以为进行图像拍摄时取景画面中的图像,也可以是已完成的待处理图像,例如拍摄完成的图像、终端自身存储的图像或者从其他设备获取的图像等。人脸识别的方法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方式实现。
为了保证后续像素填充等的准确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获取人脸区域之后,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
检测人脸倾斜程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返回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的步骤,否则进入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的步骤。
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假设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准确识别人脸倾斜50度的面部区域,那么为了保证后续处理的准确性,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40度等数值。如果人脸倾斜程度大于设置的预设阈值,意味着人脸倾斜较多,不进行后续的处理。如果人脸倾斜程度小于等于设置的预设阈值,意味着人脸倾斜在本发明的可处理范围内,执行后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人脸倾斜程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步骤可以包括:
获取人脸区域中的眼睛信息与鼻子信息;
根据眼睛与鼻子的夹角检测人脸倾斜程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如果检测到人脸区域中有两个眼睛,则可以采用两个眼睛之间的连线与鼻子的夹角获知人脸的倾斜程度。如果检测到人脸区域中有一个眼睛,可以利用该只眼睛与鼻子的夹角检测人脸的倾斜程度。夹角偏离直角越大,脸部侧脸越多。
在步骤S120中,由于面部各个部位的皮肤并不是都是一样的,比如嘴唇上面的皮肤和脑门上面的皮肤细节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个子区域,然后后续以处理后的相对位置的皮肤去填充相对位置的皮肤,从而获得真实的图像效果。如图2所示,为基于五官位置划分的各个第一子区域的示意图。用户还可以采用其它划分规则对面部区域进行划分,划分的越精细,后面得到的图像越细腻真实。
在步骤S130中,针对每一个第一子区域,再从中选取各第二子区域。如图2所示,标号100的位置即为从第一子区域10中选取的第二子区域。从各个第一子区域中选取第二子区域时,可以选取第一子区域中任意位置的皮肤区域,也可以选取各个第一子区域中预设位置的皮肤区域。另外本发明也不对选取的各个第二子区域的大小做出限定。
在步骤S140和步骤S150中,为了防止后续填充粗糙的皮肤细节影响图像的美颜效果,需要对选取的各个第二子区域的皮肤进行处理,以得到较为细腻的皮肤细节。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各第二子区域中的各皮肤色值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反差降低至预设范围内的步骤可以包括:
分别获取各第二子区域中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的第一皮肤色值;
若第一皮肤色值大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将第一皮肤色值降低至第二皮肤色值,其中第二皮肤色值大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且第二皮肤色值在预设范围内;
若第一皮肤色值小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将第一皮肤色值提高至第三皮肤色值,其中第三皮肤色值小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且第三皮肤色值在预设范围内。
皮肤平均色值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方式计算。预设范围为各皮肤平均色值附近的范围,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自行设定。为了确保处理的速度,对处于皮肤平均色值预设范围内的皮肤色值不进行处理,仅降低各个第二子区域中与对应皮肤平均色值的反差不在预设范围内的皮肤色值。为了保证图像的真实性,避免对第一皮肤色值过度调节,本发明根据第一皮肤色值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大小关系,对第一皮肤色值进行调节。
在将第一皮肤色值降低或提高至预设范围内时,可以通过将第一皮肤色值减去或加上一个常数值实现,也可以将第一皮肤色值乘以小于1的比例值或者大于1的比例值实现,本发明并不对此做出限定。
将各个第二子区域中各皮肤色值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反差降低到一定比例后,就得到各个第一子区域对应的较为细腻的皮肤填充样本。可以将得到的各个皮肤填充样本保存到一个固定区域,以方便后续使用。
在步骤S160中,得到各个第一子区域的皮肤填充样本后,对人脸区域进行常规磨皮,例如采用高斯模糊算法进行磨皮。
在步骤S170中,磨皮后,将得到的各个皮肤填充样本(各第三子区域的像素)分别填充到相应的第一子区域位置。例如,将处理后得到的图2中标号100的皮肤填充样本填充到标号10的第一子区域。由于填充了细腻的皮肤细节,使得图像磨皮后更加自然,不会显得假。
为了得到更好地美颜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各第三子区域的像素分别填充至第一次磨皮后的各第一子区域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
对各第一子区域之间连接的区域进行第二次磨皮。
第二次磨皮的程度可以小于第一次磨皮的程度,即可以进行轻度的磨皮。对各个子区域之间连接的区域进行磨皮,可以保证各个第一子区域之间的衔接程度,使图像更加自然美观。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图像处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人脸区域获取模块110,用于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获取人脸区域;
人脸区域划分模块120,用于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
第二子区域选取模块130,用于从各第一子区域中分别选取对应的第二子区域;
皮肤平均色值获得模块140,用于获得各第二子区域的皮肤平均色值;
第三子区域获得模块150,用于将各第二子区域中的各皮肤色值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反差降低至预设范围内,获得各第三子区域;
第一次磨皮模块160,用于对人脸区域进行第一次磨皮;
像素填充模块170,用于根据各第三子区域与各第一子区域的对应关系,将各第三子区域的像素分别填充至第一次磨皮后的各第一子区域。
人脸区域获取模块110识别的图像即可以为进行图像拍摄时取景画面中的图像,也可以是已完成的待处理图像。人脸识别的方法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方式实现。
为了保证后续像素填充等的准确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发明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在所述人脸区域获取模块110与所述人脸区域划分模块120之间的面部倾斜程度检测模块180,所述面部倾斜程度检测模块180用于检测人脸倾斜程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所述人脸区域获取模块110在人脸倾斜程度大于预设阈值时,重新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所述人脸区域划分模块120在人脸倾斜程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面部倾斜程度检测模块180可以包括:
眼睛和鼻子获取单元1801,用于获取人脸区域中的眼睛信息与鼻子信息;
面部倾斜程度检测单元1802,用于根据眼睛与鼻子的夹角检测人脸倾斜程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如果检测到人脸区域中有两个眼睛,则可以采用两个眼睛之间的连线与鼻子的夹角获知人脸的倾斜程度。如果检测到人脸区域中有一个眼睛,可以利用该只眼睛与鼻子的夹角检测人脸的倾斜程度。
人脸区域划分模块120可以基于五官位置划分各个第一子区域,也可以采用其它划分规则对面部区域进行划分,划分的越精细,后面得到的图像越细腻真实。
第二子区域选取模块130从各个第一子区域中选取第二子区域时,可以选取第一子区域中任意位置的皮肤区域,也可以选取各个第一子区域中预设位置的皮肤区域。另外本发明也不对选取的各个第二子区域的大小做出限定。
皮肤平均色值获得模块140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方式计算皮肤平均色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子区域获得模块150可以包括:
第一皮肤色值获取单元1501,用于分别获取各第二子区域中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的第一皮肤色值;
第一色值调节单元1502,用于在第一皮肤色值大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时,将第一皮肤色值降低至第二皮肤色值,其中第二皮肤色值大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且第二皮肤色值在预设范围内;
第二色值调节单元1503,用于在第一皮肤色值小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时,将第一皮肤色值提高至第三皮肤色值,其中第三皮肤色值小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且第三皮肤色值在预设范围内。
所述第三子区域获得模块150在将第一皮肤色值降低或提高至预设范围内时,可以通过将第一皮肤色值减去或加上一个常数值实现,也可以将第一皮肤色值乘以小于1的比例值或者大于1的比例值实现,本发明并不对此做出限定。
将各个第二子区域中各皮肤色值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反差降低到一定比例后,就得到各个第一子区域对应的较为细腻的皮肤填充样本。然后第一次磨皮模块160对人脸区域进行常规磨皮。磨皮后,像素填充模块170将得到的各个皮肤填充样本分别填充到相应的第一子区域位置,从而使得图像磨皮后更加自然,不会显得假。
为了得到更好地美颜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发明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像素填充模块170连接的第二次磨皮模块190,所述第二次磨皮模块190用于对各第一子区域之间连接的区域进行第二次磨皮。第二次磨皮的程度可以小于第一次磨皮的程度。对各个子区域之间连接的区域进行磨皮,可以保证各个第一子区域之间的衔接程度,使图像更加自然美观。
本发明在对人脸区域进行磨皮前,对划分的各个第一子区域进行皮肤取样,获得各个第一子区域中皮肤较为细腻的皮肤样本,然后对人脸区域进行正常磨皮,磨皮后将获得的各个皮肤样本分别填充至对应的区域,由于磨皮后在各个不同部位分别填充了相应的细腻的皮肤细节,所以本发明美颜后的图像即皮肤光滑又自然真实。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获取人脸区域;
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
从各第一子区域中分别选取对应的第二子区域;
获得各第二子区域的皮肤平均色值;
将各第二子区域中的各皮肤色值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反差降低至预设范围内,获得各第三子区域;
对人脸区域进行第一次磨皮;
根据各第三子区域与各第一子区域的对应关系,将各第三子区域的像素分别填充至第一次磨皮后的各第一子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获取人脸区域之后,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之前,还包括步骤:
检测人脸倾斜程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返回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的步骤,否则进入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人脸倾斜程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人脸区域中的眼睛信息与鼻子信息;
根据眼睛与鼻子的夹角检测人脸倾斜程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第二子区域中的各皮肤色值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反差降低至预设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各第二子区域中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的第一皮肤色值;
若第一皮肤色值大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将第一皮肤色值降低至第二皮肤色值,其中第二皮肤色值大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且第二皮肤色值在预设范围内;
若第一皮肤色值小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将第一皮肤色值提高至第三皮肤色值,其中第三皮肤色值小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且第三皮肤色值在预设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第三子区域的像素分别填充至第一次磨皮后的各第一子区域之后,还包括步骤:
对各第一子区域之间连接的区域进行第二次磨皮。
6.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脸区域获取模块,用于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获取人脸区域;
人脸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
第二子区域选取模块,用于从各第一子区域中分别选取对应的第二子区域;
皮肤平均色值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各第二子区域的皮肤平均色值;
第三子区域获得模块,用于将各第二子区域中的各皮肤色值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反差降低至预设范围内,获得各第三子区域;
第一次磨皮模块,用于对人脸区域进行第一次磨皮;
像素填充模块,用于根据各第三子区域与各第一子区域的对应关系,将各第三子区域的像素分别填充至第一次磨皮后的各第一子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人脸区域获取模块与所述人脸区域划分模块之间的面部倾斜程度检测模块,所述面部倾斜程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脸倾斜程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所述人脸区域获取模块在人脸倾斜程度大于预设阈值时,重新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所述人脸区域划分模块在人脸倾斜程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将人脸区域划分为各第一子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倾斜程度检测模块包括:
眼睛和鼻子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人脸区域中的眼睛信息与鼻子信息;
面部倾斜程度检测单元,用于根据眼睛与鼻子的夹角检测人脸倾斜程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区域获得模块包括:
第一皮肤色值获取单元,用于分别获取各第二子区域中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的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的第一皮肤色值;
第一色值调节单元,用于在第一皮肤色值大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时,将第一皮肤色值降低至第二皮肤色值,其中第二皮肤色值大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且第二皮肤色值在预设范围内;
第二色值调节单元,用于在第一皮肤色值小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时,将第一皮肤色值提高至第三皮肤色值,其中第三皮肤色值小于对应的皮肤平均色值且第三皮肤色值在预设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像素填充模块连接的第二次磨皮模块,所述第二次磨皮模块用于对各第一子区域之间连接的区域进行第二次磨皮。
CN201610210991.5A 2016-04-05 2016-04-05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913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0991.5A CN105913373B (zh) 2016-04-05 2016-04-05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0991.5A CN105913373B (zh) 2016-04-05 2016-04-05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3373A true CN105913373A (zh) 2016-08-31
CN105913373B CN105913373B (zh) 2019-06-04

Family

ID=56745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0991.5A Active CN105913373B (zh) 2016-04-05 2016-04-05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337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2657A (zh) * 2017-10-31 2018-03-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73156A (zh) * 2019-08-12 2019-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27352A (zh) * 2019-12-13 2020-05-08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45110A (zh) * 2019-12-13 2020-05-1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23803A (zh) * 2020-06-30 2020-09-29 广州繁星互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2067A (zh) * 2020-09-27 2020-12-25 深圳市梦网视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缩信息的人脸倾斜度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14776A1 (en) * 2008-07-18 2010-01-21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enhancement of seascape images
CN104156915A (zh) * 2014-07-23 2014-11-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肤色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4751419A (zh) * 2015-03-05 2015-07-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照片显示调节方法及终端
CN104978710A (zh) * 2015-07-02 2015-10-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拍照识别调节人脸亮度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14776A1 (en) * 2008-07-18 2010-01-21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enhancement of seascape images
CN104156915A (zh) * 2014-07-23 2014-11-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肤色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4751419A (zh) * 2015-03-05 2015-07-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照片显示调节方法及终端
CN104978710A (zh) * 2015-07-02 2015-10-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拍照识别调节人脸亮度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2657A (zh) * 2017-10-31 2018-03-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73156A (zh) * 2019-08-12 2019-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473156B (zh) * 2019-08-12 2022-08-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27352A (zh) * 2019-12-13 2020-05-08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45110A (zh) * 2019-12-13 2020-05-1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27352B (zh) * 2019-12-13 2020-12-01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723803A (zh) * 2020-06-30 2020-09-29 广州繁星互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23803B (zh) * 2020-06-30 2023-09-26 广州繁星互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2067A (zh) * 2020-09-27 2020-12-25 深圳市梦网视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缩信息的人脸倾斜度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2132067B (zh) * 2020-09-27 2024-04-09 深圳市梦网视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缩信息的人脸倾斜度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3373B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337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KR100556856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화면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8229279B (zh) 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9007480B2 (en) Automatic face and skin beautification using face detection
CN103927719B (zh)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US8520089B2 (en) Eye beautification
CN105550631B (zh) 一种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3268475A (zh) 一种基于人脸、肤色检测的皮肤美容方法
CN104299011A (zh) 一种基于人脸图像识别的肤质与皮肤问题识别检测方法
EP2955663A2 (en) Wrinkle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wrinkle detection method
JP648942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7665482B (zh) 实现双重曝光的视频数据实时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
US20090244274A1 (en) Eyelid opening level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computer program thereof
CN107705279B (zh) 实现双重曝光的图像数据实时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
Liu et al. Single image haze removal via depth-based contrast stretching transform
CN107346417A (zh) 人脸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0616471B2 (en) Image adjustments based on depth of field estimations
CN113379623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102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processing
Kao et al. High speed gaze tracking with visible light
CN105913374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JP4831361B2 (ja) 目の位置の検出方法および検出システム
Shafi et al. Eyes extraction from facial images using edge density
JP5093540B2 (ja) 目の位置の検出方法および検出システム
Li et al. Lightness constancy: from haze illusion to haze remov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