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2154A - 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及触控侦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及触控侦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2154A
CN105912154A CN201610201569.3A CN201610201569A CN105912154A CN 105912154 A CN105912154 A CN 105912154A CN 201610201569 A CN201610201569 A CN 201610201569A CN 105912154 A CN105912154 A CN 105912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ressure touch
substrate
chock insulator
insulator ma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15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2154B (zh
Inventor
康佳琪
邱英彰
刘晓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015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2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2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2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2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2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及触控侦测方法,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平行相对设置;至少一个压力触控元件组,各压力触控元件组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压力触控元件和一个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压力触控元件;第一压力触控元件与第二压力触控元件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无交叠。第一压力触控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一基板垂直;第二压力触控元件包括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二基板垂直;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中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有交叠,第一平面垂直于第一基板且垂直于第一电极与对应的第二电极之间的连线。本发明提供的压力触控面板的厚度更薄且触控更加灵敏。

Description

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及触控侦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及触控侦测方法。
背景技术
集成触控显示装置是将位置触控检测结构集成在显示装置的内部,因其具备了显示和位置触控检测功能、使用方便、人机交流体验好等优点,并且终端设备轻薄集成度高,因此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一种较为新型的触控技术------压力触控技术,正在慢慢的受到关注;压力触控结构因其受到外界压力时,可以根据压力的大小不同而反馈不同的信息,进而可提供更多变的使用体验。
但现有技术中,压力触控结构都为独立于显示装置的外置结构,且将用于侦测压力触控的两电极分别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基板上。目前,压力触控装置的终端设备厚重,并且在压力触控装置受到压力时,相对设置的两个基板会发生同步形变,因此两电极之间的距离变化不大,造成压力触控不灵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及触控侦测方法,已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厚重及压力触控不灵敏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平行相对设置;至少一个压力触控元件组,各所述压力触控元件组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压力触控元件和一个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压力触控元件;所述第一压力触控元件与所述第二压力触控元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无交叠;所述第一压力触控元件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所述第二压力触控元件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基板垂直;同一所述压力触控元件组中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有交叠,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且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连线。
优选地,所述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导线和设置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导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触控元件还包括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一隔垫物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垫物表面,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与驱动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力触控元件还包括第二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隔垫物表面,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与驱动模块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的触控侦测方法,任一所述压力触控元件组在受到压力时,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发生位移,所述压力触控元件组的第一电容变化值大于0。
本发明提供的压力触控面板的压力感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上,减小了压力触控面板的厚度,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随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变形而发生相对位移,产生电容的变化,触控更加灵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压力触控面板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另一种压力触控面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压力触控面板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另一种压力触控面板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的压力触控面板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提供的触控侦测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压力触控面板10的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另一种压力触控面板10的剖面图。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力触控面板10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至少一个压力触控元件组13、第一导线133和第二导线134,且各压力触控元件组13包括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及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具体地,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平行相对设置,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和第一导线133电连接并设置在第一基板11上,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和第二导线134电连接并设置在第二基板12上。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的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和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投影无交叠。
具体地,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11上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一隔垫物1312,第一电极1311设置在第一隔垫物1312表面且与第一基板11垂直。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包括设置在第二基板12上的第二电极1321和第二隔垫物1322,第二电极1321设置在第二隔垫物1322表面且与第二基板12垂直。将垂直于第一基板11且垂直于第一电极133与对应的第二电极134之间的连线的平面定义为第一平面,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中的第一电极1311与第二电极132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有交叠。优选地,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中的第一电极1311和对应的第二电极1321的距离大于等于1μm,且小于等于8μm。
由于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中的第一电极1311与第二电极132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有交叠,因此给该第一电极1311和该第二电极1321施加电压时,两者之间存在电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可以设置在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整个表面,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部分表面,本实施例以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设置在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部分表面为例进行说明。并且,制备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ITO、AZO等透明导电材料。
第一电极1311通过第一导线133与驱动模块(未示出)连接,第二电极1321通过第二导线134与驱动模块(未示出)连接。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压力触控面板10还包括主隔垫物15,主隔垫物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接触,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均小于主隔垫物15的高度,即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均小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间隙高度。
当有压力作用在压力触控面板10上时,压力作用位置处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发生形变,由于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均小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间隙高度,第一隔垫物1312的自由端随第一基板11形变发生位移,第二隔垫物1322的自由端随第二基板12形变发生位移,对应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发生位移,两者之间的电容值发生变化。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1,第一电极1311的高度小于第一隔垫物1312的高度,第二电极1321的高度小于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当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发生较大形变时,第一隔垫物1312的顶端与对应的第二电极1321所连接的第二导线134接触,由于第一电极1311的高度小于第一隔垫物1312的高度,这样就避免了该第一隔垫物表面1312的第一电极1311与对应的第二电极1321所连接的第二导线134接触发生短路;或者同时,第二隔垫物1322的顶端与对应的第一电极1311所连接的第一导线133接触,由于的第二电极1321的高度小于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这样就避免了该第二隔垫物1322表面的第二电极1321与对应的第一电极1311所连接的第一导线133接触发生短路。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2,第一电极1311包括远离第一隔垫物1312的第一表面13110,第一表面13110上设置整面第一绝缘层1314,第二电极1321包括远离第二隔垫物1322的第二表面13210,第二表面13210上设置整面第二绝缘层1324。当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发生较大形变时,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顶端与对应的第二电极1321所连接的第二导线134接触,由于第一电极1311第一表面13110设置整面第一绝缘层1314,避免了该第一电极1311与对应的第二电极1321所连接的第二导线134接触发生短路;或者同时,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顶端与对应的第一电极1311所连接的第一导线133接触,由于第二电极1321第二表面13210设置整面第二绝缘层1324,避免了该第二电极1321与对应的第一电极1311所连接的第一导线133接触发生短路。同时,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之间的距离随着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发生形变而减小时,第一表面13110和第二表面13210的第一绝缘层1314和第二绝缘层1324可以阻碍第一电极1311和对应的第二电极1321接触而发生短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绝缘层1314和第二绝缘层1324可以分别只设置在第一表面13110和第二表面13210的整面,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和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的整个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隔垫物1312、第二隔垫物1322和主隔垫物15的形状可以是多棱柱、圆柱、圆台、梯台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以第一个隔垫物1312、第二隔垫物1322和主隔垫物15的形状为四棱柱进行说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用于感测压力触控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设置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上,无需设置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上,且无需增加额外基板来设置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所以本发明提供的压力触控面板10的厚度减小。同时,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分别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垂直接触,由于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的自由端随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的形变发生位移,因此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同时形变时,也会产生电容的变化,避免压力触控不灵。
实施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压力触控面板10的爆炸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另一种压力触控面板10的爆炸图。请参考图3和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力触控面板10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至少一个压力触控元件组13、第一导线133和第二导线134,且各压力触控元件组13包括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及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具体地,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平行相对设置,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和第一导线133电连接并设置在第一基板11上,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和第二导线134电连接并设置在第二基板12上。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的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和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投影无交叠。
具体地,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11上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一隔垫物1312,第一电极1311设置在第一隔垫物1312表面且与第一基板11垂直。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包括设置在第二基板12上的第二电极1321和第二隔垫物1322,第二电极1321设置在第二隔垫物1322表面且与第二基板12垂直。将垂直于第一基板11且垂直于第一电极133与对应的第二电极134之间的连线的平面定义为第一平面,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中的第一电极1311与第二电极132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有交叠。优选地,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中的第一电极1311和对应的第二电极1321的距离大于等于1μm,且小于等于8μm。
由于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中的第一电极1311与第二电极132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有交叠,因此给该第一电极1311和该第二电极1321施加电压时,两者之间存在电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可以设置在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整个表面,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部分表面,本实施例以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设置在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部分表面为例进行说明。并且,制备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ITO、AZO等透明导电材料。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压力触控面板10还包括主隔垫物(未示出),主隔垫物(未示出)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接触,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均小于主隔垫物(未示出)的高度,即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均小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间隙高度。同时,本实施例以第一电极1311的高度小于第一隔垫物1321的高度,第二电极1321的高度小于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为例进行说明。
当有压力作用在压力触控面板10上时,压力作用位置处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发生形变,由于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均小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间隙高度,第一隔垫物1312的自由端随第一基板11形变发生位移,第二隔垫物1322的自由端随第二基板12形变发生位移,对应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发生位移,两者之间的电容值发生变化。
第一电极1311通过第一导线133与驱动模块(未示出)连接,第二电极1321通过第二导线134与驱动模块(未示出)连接。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3,一条第一导线133只与一个第一电极1311电连接,一条第二导线134只与一个第二电极1321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第一电极1311可以与至少一条第一导线133电连接,一个第二电极1321也可以与至少一条第二导线134电连接,本实施例二以一个第一电极1311与一条第一导线133电连接,一个第二电极1321与一条第二导线134电连接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之间电容值的变化改变两者的电流值,两者改变的电流值通过对应的第一导线133和对应的第二导线134传送到驱动模块(未示出)。当与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连接的第一导线133和第二导线134传送到驱动模块(未示出)的电流值均发生变化,则该压力触控元件组13的电容值发生变化,即该压力触控元件组13所在位置受到压力触控。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4,同一列第一电极1311共用至少一条第一导线133,同一行第二电极1321共用至少一条第二导线13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二以同一列第一电极1311共用一条第一导线133,同一行第二电极1321共用一条第二导线134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之间电容值的变化改变两者的电流值,两者改变的电流值通过对应的第一导线133和对应的第二导线134传送到驱动模块(未示出)。当第N列第一导线133传送到驱动模块(未示出)的电流值发生变化,且第M行第二导线134传送到驱动模块(未示出)的电流值发生变化,则位于第N列第M行的压力触控元件组13的电容值发生变化,即该压力触控元件组13所在位置受到压力触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个隔垫物1312、第二隔垫物1322和主隔垫物15的形状可以是多棱柱、圆柱、圆台、梯台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以第一个隔垫物1312、第二隔垫物1322和主隔垫物15的形状为四棱柱进行说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用于感测压力触控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设置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上,无需设置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上,且无需增加额外基板来设置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而且第一导线133和第二导线134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的相对面,所以本发明提供的压力触控面板13的厚度减小。同时,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分别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垂直接触,由于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321的自由端随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的形变发生位移,因此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同时形变时,也会产生电容的变化,避免压力触控不灵。
实施例三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的压力触控面板10的剖面图。请参考图5,本发明提供的压力触控面板10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至少一个压力触控元件组13、第一导线133和第二导线134,且各压力触控元件组13包括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及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
具体地,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平行相对设置,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和第一导线133电连接并设置在第一基板11上,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和第二导线134电连接并设置在第二基板12上。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的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和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投影无交叠。
更具体地,压力触控面板10还包括液晶层134,所述液晶层134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和所述第二基板12之间。第一基板11包括黑矩阵111和色阻层112,所述黑矩阵111交叉分布(未示出),所述色阻层112位于所述黑矩阵111交叉分布限定的区域内;所述压力触控元件组13、所述第一导线133和所述第二导线134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111所在区域内。第二基板12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开关元件121、数据线122和扫描线123,所述数据线121与所述扫描线122交叉分布,所述开关元件121与所述数据线121、所述扫描线122电连接。
具体地,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11上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一隔垫物1312,第一电极1311设置在第一隔垫物1312表面且与第一基板11垂直。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包括设置在第二基板12上的第二电极1321和第二隔垫物1322,第二电极1321设置在第二隔垫物1322表面且与第二基板12垂直。将垂直于第一基板11且垂直于第一电极133与对应的第二电极134之间的连线的平面定义为第一平面,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中的第一电极1311与第二电极132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有交叠。优选地,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中的第一电极1311和对应的第二电极1321的距离大于等于1μm,且小于等于8μm。
由于同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中的第一电极1311与第二电极132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有交叠,因此给该第一电极1311和该第二电极1321施加电压时,两者之间存在电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可以设置在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整个表面,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部分表面,本实施例以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设置在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部分表面为例进行说明。并且,制备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ITO、AZO等透明导电材料。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压力触控面板10还包括主隔垫物15,主隔垫物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接触,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均小于主隔垫物15的高度,即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均小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间隙高度。液晶层14填充在主隔垫物15支撑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所形成的空间内。同时,本实施例以第一电极1311的高度小于第一隔垫物1312的高度,第二电极1321的高度小于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为例进行说明。
当有压力作用在压力触控面板10上时,压力作用位置处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发生形变,由于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的高度均小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间隙高度,第一隔垫物1312的自由端随第一基板11形变发生位移,第二隔垫物1322的自由端随第二基板12形变发生位移,对应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发生位移,两者之间的电容值发生变化。
第一电极1311通过第一导线133与驱动模块(未示出)连接,第二电极1321通过第二导线134与驱动模块(未示出)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个隔垫物1312、第二隔垫物1322和主隔垫物15的形状可以是多棱柱、圆柱、圆台、梯台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以第一个隔垫物1312、第二隔垫物1322和主隔垫物15的形状为四棱柱进行说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用于感测压力触控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上,无需设置液晶显示面板10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上,且无需增加额外基板来设置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所以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液晶显示功能的压力触控面板10的厚度减小。同时,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分别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垂直接触,由于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的自由端随液晶显示面板的形变发生位移,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同时形变时,也会产生电容的变化,避免压力触控不灵。
实施例四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提供的触控侦测方法的原理图。本发明提供的触控侦测方法用于侦测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压力触控面板10是否受到压力触控。
本发明提供的压力触控面板10中的任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在受到压力时,对应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发生位移,压力触控元件组13的第一电容变化值大于0。该压力触控元件组13所包含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的电流值发生变化,与该第一电极1311电连接的第一导线133和与该第二电极1321电连接的第二导线134将电流值传送给驱动模块(未示出),驱动模块(未示出)判断该压力触控元件组13对应的位置发生压力触控。
优选地,压力触控面板10包含至少一个压力触控单元101,各压力触控单元101由多个相邻的压力触控元件组13组成;各压力触控单元101的第二电容变化值等于对应的各压力触控元件组13的第一电容变化值的平均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以压力触控单元101包含相邻的第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10和第二压力触控元件组1320为例进行说明。在未受到压力触控时,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未发生形变,第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10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中间位置处的距离为L0,电容值为C0。当该压力触控单元101的A点受到压力触控时,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同时发生形变,位于A点左侧的第一压力触控元件组1310的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和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的自由端发生位移,则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的中间位置处的距离增大为L1,电容值减小为C1,第一电容改变量为C01;位于A点右侧的第二压力触控元件组1320的第一压力触控元件131和第二压力触控元件132的自由端发生位移,则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的中间位置处的距离减小为L2,电容值增大为C2,第一电容改变量为C02。其中L0、C0、L1、C1、C01、L2、C2、C02均为大于零的值。压力触控单元101的第二电容改变量为对应的压力触控元件组的第一电容改变量C01和C02的平均值,驱动模块(未示出)根据该压力触控元件单元101的电容改变量大于零判断出该压力触控单元101发生压力触控,并根据该压力触控单元101的第二电容改变量判断出压力触控的压力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通过判断设置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第一隔垫物1312和第二隔垫物1322上的感测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21之间的电容变化来判断压力触控,避免压力触控不灵。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平行相对设置;
至少一个压力触控元件组,各所述压力触控元件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压力触控元件和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压力触控元件;所述第一压力触控元件与所述第二压力触控元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无交叠;
所述第一压力触控元件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所述第二压力触控元件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基板垂直;同一所述压力触控元件组中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有交叠,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且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连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导线和设置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导线;
所述第一压力触控元件还包括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一隔垫物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垫物表面,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与驱动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压力触控元件还包括第二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隔垫物表面,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与驱动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一条所述第一导线只与一个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二导线只与一个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列所述第一电极共用至少一条所述第一导线,同一行所述第二电极共用至少一条所述第二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隔垫物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隔垫物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远离所述第一隔垫物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整面第一绝缘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远离所述第二隔垫物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整面第二绝缘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μm,且小于等于8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隔垫物,所述主隔垫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接触,所述第一隔垫物的高度和所述第二隔垫物的高度均小于所述主隔垫物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和所述主隔垫物的形状可以是多棱柱、圆柱、圆台、梯台中的任意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黑矩阵和色阻层,所述黑矩阵交叉分布,所述色阻层位于所述黑矩阵交叉分布限定的区域内;
所述压力触控元件组、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所在区域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开关元件、数据线和扫描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交叉分布,所述开关元件与所述数据线、所述扫描线电连接;
所述压力触控面板还包括液晶层,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触控面板的触控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压力触控元件组在受到压力时,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发生位移,所述压力触控元件组的第一电容变化值大于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触控面板包含至少一个压力触控单元,各所述压力触控单元由多个相邻的所述压力触控元件组组成;各所述压力触控单元的第二电容变化值等于对应的各所述压力触控元件组的所述第一电容变化值的和。
CN201610201569.3A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及触控侦测方法 Active CN105912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1569.3A CN105912154B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及触控侦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1569.3A CN105912154B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及触控侦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2154A true CN105912154A (zh) 2016-08-31
CN105912154B CN105912154B (zh) 2018-07-20

Family

ID=56744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1569.3A Active CN105912154B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压力触控面板及触控侦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215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5691A (zh) * 2016-11-11 2017-08-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压力感测器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8021272A (zh) * 2016-10-31 2018-05-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力感测装置和具有该力感测装置的显示装置
WO2020173017A1 (zh) * 2019-02-27 2020-09-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与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9691A (zh) * 2009-12-25 2011-06-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位置判定方法
CN102338948A (zh) * 2011-10-24 2012-02-01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内嵌式液晶触控面板
CN102955311A (zh) * 2012-10-30 2013-03-06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触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760704A (zh) * 2013-12-31 2014-04-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置触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150185911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9691A (zh) * 2009-12-25 2011-06-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位置判定方法
CN102338948A (zh) * 2011-10-24 2012-02-01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内嵌式液晶触控面板
CN102955311A (zh) * 2012-10-30 2013-03-06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触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150185911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760704A (zh) * 2013-12-31 2014-04-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置触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1272A (zh) * 2016-10-31 2018-05-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力感测装置和具有该力感测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8021272B (zh) * 2016-10-31 2024-02-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力感测装置和具有该力感测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7015691A (zh) * 2016-11-11 2017-08-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压力感测器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7015691B (zh) * 2016-11-11 2019-10-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压力感测器的触控显示面板
WO2020173017A1 (zh) * 2019-02-27 2020-09-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与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2154B (zh) 2018-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8914B2 (en) Touch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9372360B2 (en)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3257769B (zh) 一种电容内嵌式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4699321B (zh) 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2446047B (zh) 触摸屏
CN103809801B (zh) 包括集成式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6610747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995617B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其操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05353991U (zh) 一种有机发光触控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触控显示装置
CN105159513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4991388B (zh) 显示面板、触控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3049155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278782A (zh)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066740A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93244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5827356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3197463B (zh)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摸屏、显示装置
CN106339129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内嵌式触控显示器
CN106055170A (zh) 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CN106708339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2955311A (zh) 一种内置触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4360520A (zh) 一种触控式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4503650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2014022584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panel
US10345946B2 (en)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avoiding mura for improving the display effect of the touch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