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99994A -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99994A
CN105899994A CN201580003881.5A CN201580003881A CN105899994A CN 105899994 A CN105899994 A CN 105899994A CN 201580003881 A CN201580003881 A CN 201580003881A CN 105899994 A CN105899994 A CN 105899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system
endoscope
objective lens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38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99994B (zh
Inventor
加茂裕二
佐藤伸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99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9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99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9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07Optical details
    • G02B23/2423Optical details of the distal end
    • G02B23/243Objectives for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96Optic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63Optical arrangements
    • A61B1/00188Optical arrangements with focusing or zooming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4Reversed telephoto objectiv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Lense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小型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一种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平凹的第一负透镜(L1)、使凸面朝向像侧的第二弯月透镜(L2)、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第三正弯月透镜(L3)、正透镜组(L4)以及将正透镜(L5)与负透镜接合得到的接合透镜,第三正弯月透镜(L3)沿着光轴(AX)移动来进行调焦,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3≤fp/Ih≤5 (1)在此,fp为正透镜组(L4)的焦距,Ih为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Description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镜光学系统,例如涉及一种能够在医疗领域、工业领域等所使用的内窥镜装置中利用的物镜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在医疗用领域和工业用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装置。在医疗用领域中,通过被插入体腔内的内窥镜来获得体腔内的各种部位的图像。使用该图像来进行观察部位的诊断。这样,内窥镜被利用于体腔内的各种部位的观察和诊断。
在利用内窥镜的观察中,期望在观察时能够获得在近点到远点的大范围内聚焦的图像。在此,一般地,观察深度由光圈值(以下称为“Fno”)决定。因此,观察深度是有极限的。
因此,近年来,提出了一种能够以更广的观察深度进行观察那样的成像光学系统。在这样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使用了变焦、调焦。作为具备调焦功能的成像光学系统(以下称为“调焦光学系统”),存在专利文献1的物镜光学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9342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调焦光学系统为了聚焦而需要使透镜移动。因此,一般地,调焦光学系统的全长倾向于比固定焦点光学系统的全长大。作为使调焦光学系统小型化的方法,存在减小摄像尺寸并与其对应地使调焦光学系统缩小系数倍的方法。在此,使光学系统缩小系数倍是指使光学系统的各种值、例如透镜面的曲率半径、厚度、空气间隔等缩小系数倍。
但是,在该方法中,必须使摄像元件的像素间距变小。在此,使像素间距变小的方法存在两个应该考虑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Fno所引起的问题。由光学系统形成的点像具有作为衍射的影响的扩散。如果使像素间距变小,则点像的大小相对于一个像素而言过大。因此,必须使Fno变亮来使点像变小。
这样,在使像素间距变小的情况下,如果不使Fno变亮,则无法确保所需的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如果无法确保所需的MTF,则即使将光学系统原样缩小系数倍,也无法确保良好的光学性能。即,必须考虑使Fno变亮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如果使像素间距变小,则导致需要新的光学设计。
第二个问题是制造时的偏差的问题。如果仅简单地使光学系统缩小系数倍,则光学系统的制造偏差也同样地被缩小系数倍。这意味着制造偏差的容许值变小。因此,在无法使制造偏差成为容许值以下的情况下,如果只是简单地使光学系统缩小系数倍,则无法确保良好的光学性能。
例如,作为抗制造偏差性强的方法、即从光学设计者侧观点来看针对相同的制造偏差不易使光学性能劣化的方法,存在使各透镜的折射力减小的方法。然而,如果使折射力减小,则导致光学系统大型化。因此,在假定应用到内窥镜用的物镜光学系统的情况下,导致无法满足内窥镜用的物镜光学系统所需要的小型化这样的条件。
另外,能够添加透镜调心等工序来减少制造偏差,从而确保良好的光学性能。然而,存在如果增加新的工序则导致装配成本上升等缺点。这样,需要形成充分考虑到小型化和低成本两方的光学系统。
如上所述,在使光学系统缩小系数倍的情况下,如果不充分地考虑缩小所产生的影响,则无法确保良好的光学性能。
专利文献1的物镜光学系统不能说Fno足够明亮。因此,即使通过使该物镜光学系统缩小系数倍而实现了小型化,也难以获得良好的光学性能。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考虑到使光学系统缩小系数倍时维持所需的光学性能。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也没有启示对制造偏差的应对。因此,在本专利文献1的物镜光学系统中,在缩小了摄像元件的像素间距的情况下,也并不能说能够达成光学系统的小型化。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且高性能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平凹的第一负透镜、使凸面朝向像侧的第二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第三正弯月透镜、正透镜组以及将正透镜与负透镜接合得到的接合透镜,第三正弯月透镜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调焦,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2.3≤fp/Ih≤5 (1)
在此,fp为正透镜组的焦距,Ih为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2≤f1/Ih≤-0.9 (2)
在此,f1为第一负透镜的焦距,Ih为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3≤(fc1×fc2)/(fc×f)≤-0.85 (3)
在此,fc1为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焦距,fc2为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焦距,fc为接合透镜的合成焦距,f为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整个系统的焦距。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期望的是,第二弯月透镜为负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1)、(4-2)中的至少一个。
-1.5≤r2/r3≤-0.28 (4-1)
-0.2≤r2/r4≤-0.08 (4-2)
在此,r2为第一负透镜的像侧曲率半径,r3为第二弯月透镜的物体侧曲率半径,r4为第二弯月透镜的像侧曲率半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0.45≤fp/fc≤1.3 (5)
在此,fp为正透镜组的焦距,fc为接合透镜的合成焦距。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5≤fpc/f1≤-2 (6)
在此,fpc为正透镜组与接合透镜的合成焦距,f1为第一负透镜的焦距。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22≤f3/df≤50 (7)
在此,f3为第三正弯月透镜的焦距,df为第三正弯月透镜的最大移动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
1.35≤Σd(L1-L3)/Ih≤3 (8)
在此,Σd(L1-L3)为从第一负透镜的物体侧面至第三正弯月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最小的轴上距离,Ih为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4≤Fno≤7 (9)
在此,Fno为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光圈值。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期望在调焦时,仅第三正弯月透镜移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期望亮度光圈被配置在第三正弯月透镜的像侧。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起到小型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的图,(a)为通常观察状态下的截面图,(b)为近距观察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的图,(a)为通常观察状态下的截面图,(b)为近距观察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3是分别表示实施例1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以及倍率色像差(CC)的像差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的图,(a)为通常观察状态下的截面图,(b)为近距观察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5是分别表示实施例2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以及倍率色像差(CC)的像差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的图,(a)为通常观察状态下的截面图,(b)为近距观察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7是分别表示实施例3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以及倍率色像差(CC)的像差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的图,(a)为通常观察状态下的截面图,(b)为近距观察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9是分别表示实施例4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以及倍率色像差(CC)的像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使用附图来说明采用这样的结构的理由和作用。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的图。在此,图1的(a)是表示通常观察状态下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的图。图1的(b)是表示近距观察状态下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截面结构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以下称为“物镜光学系统”)中,为了实现内窥镜能够使用那样的小型且高性能的物镜光学系统,首先,在最靠近物体侧的位置配置了第一负透镜L1。由此,作为物镜光学系统的结构,能够采用反焦型的结构。
而且,将第一负透镜L1设为平凹透镜,并且以使平面朝向物体侧的方式配置了第一负透镜L1。通过这样,使观察中的脱水性良好,并且减轻了因冲击所致的透镜碎裂。
而且,在第一负透镜L1的像侧配置了第二弯月透镜L2。而且,将第二弯月透镜L2的形状形成为使凸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通过这样,来校正第一负透镜L1的像差,并且不使透镜直径变大。
并且,在第二弯月透镜L2的像侧配置了透镜进行移动的调焦组。具体地说,作为调焦组,配置有第三正弯月透镜L3。而且,在调焦时,使第三正弯月透镜L3沿着光轴移动。另外,为了抑制调焦时的透镜的移动所引起的像差变动,而将第三正弯月透镜L3的形状形成为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
另外,在第三正弯月透镜L3的像侧配置了第四正透镜组L4。第四正透镜组L4主要有助于成像。因此,通过第四正透镜组L4的正折射力来使光束收敛。
另外,在第四正透镜组L4的像侧,轴上光束与轴外光束被分开。因此,在第四正透镜组L4的像侧配置了接合透镜。而且,通过第五正透镜L5和第六负透镜L6来构成接合透镜。这样,在轴外光束的光线高度变高的位置配置由第五正透镜L5和第六负透镜L6构成的接合透镜。由此,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像差。此外,第六负透镜L6能够设为使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
此外,一般地,如果光学系统的Fno变亮,则球面像差、彗星像差的产生量变大。因此,如果使光学系统的Fno变亮,则球面像差的校正、彗星像差的校正变得不利。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物镜光学系统中,通过配置在第三正弯月透镜L3的像侧的透镜组的折射力、即第四正透镜组L4的正折射力和接合透镜中的第五正透镜L5的正折射力确保了主要的正折射力。因此,如果使光学系统的Fno变亮,则在第四正透镜组L4、第五正透镜L5容易产生像差。
另外,实现反焦型的结构所需的正折射力也通过第四正透镜组L4、第五正透镜L5来获得。因此,第四正透镜组L4的正折射力、第五正透镜L5的正折射力与物镜光学系统的大小有关。
特别地,第四正透镜组L4配置在比第五正透镜L5更靠物体侧的位置。在此,关于轴上光线的光线高度,与第五正透镜L5相比,在第四正透镜组L4更高。因此,关于对像差的影响,轴上光线较高的第四正透镜组L4更高。
另一方面,未被接合的正透镜更容易确保所需的折射力,对光学系统的大小的贡献度也高。因此,优选的是,适当地设定该第四正透镜组L4的焦距。
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2.3≤fp/lh≤5 (1)
在此,fp为第四正透镜组L4的焦距,Ih为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当超过条件式(1)的上限值时,第四正透镜组L4的正折射力变得过弱。在该情况下,导致光学系统的全长变大。因此,不满足光学系统的小型化。
当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值时,第四正透镜组L4的正折射力相对于Fno变得过强。在该情况下,导致球面像差、彗星像差恶化。因此,无法确保高的光学性能。
此外,代替条件式(1),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2.4≤fp/Ih≤4 (1’)
进一步地,代替条件式(1),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2.5≤fp/Ih≤3.5 (1”)
另外,为了实现反焦型的结构,第一负透镜L1的折射力需要比较强的负折射力。在此,如果使负的折射力过强,则有时导致彗星像差等恶化。因此,优选的是,适当地设定第一负透镜L1的折射力。通过这样,在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那样的Fno比较明亮的物镜光学系统中,也能够良好地取得光学系统整体的像差平衡。
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2≤f1/Ih≤-0.9 (2)
在此,f1为第一负透镜L1的焦距,Ih为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当超过条件式(2)的上限值时,第一负透镜L1的负折射力变得过强。在该情况下,无法充分地校正彗星像差、像散。因此,导致光学性能恶化。
当低于条件式(2)的下限值时,第一负透镜L1的负折射力变得过弱。在该情况下,导致光学系统的全长变得过大。因此,作为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而言无法满足需要的小型化的条件。
此外,代替条件式(2),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1.6≤f1/Ih≤-0.9 (2’)
进一步地,代替条件式(2),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1.2≤f1/Ih≤-0.9 (2”)
另外,接合透镜的第五正透镜L5有助于整体的正折射力的确保,并且通过与第六负透镜L6的接合也有助于色像差校正。
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期望在通常观察状态和近距观察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下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3≤(fc1×fc2)/(fc×f)≤-0.85 (3)
在此,fc1为接合透镜的第五正透镜L5的焦距,fc2为接合透镜的第六负透镜L6的焦距,fc为接合透镜的合成焦距,f为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整个系统的焦距。
当超过条件式(3)的上限值时,导致球面像差、彗星像差恶化、或者倍率色像差校正不足。
当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值时,导致光学系统的全长变得过大、或者倍率色像差的校正过度。
此外,代替条件式(3),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2.3≤(fc1×fc2)/(fc×f)≤-0.88 (3’)
进一步地,代替条件式(3),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1.7≤(fc1×fc2)/(fc×f)≤-0.9 (3”)
另外,如果想要仅通过第一负透镜L1来确保实现反焦型的结构所需的负折射力,则第一负透镜L1具有较强的负折射力,因此导致产生大的像差。因此,优选的是,将配置在其像侧的第二弯月透镜L2的折射力设为负。通过这样,将负折射力分割为第一负透镜L1和第二弯月透镜L2,并且需要良好地校正画面周边的像散、彗星像差。
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1)、(4-2)中的任一个。
-1.5≤r2/r3≤-0.28 (4-1)
-0.2≤r2/r4≤-0.08 (4-2)
在此,r2为第一负透镜L1的像侧曲率半径,r3为第二弯月透镜L2的物体侧曲率半径,r4为第二弯月透镜L2的像侧曲率半径。
当超过条件式(4-1)、(4-2)的上限值时,像散、彗星像差的校正效果下降、或者在第一负透镜L1的像差产生量过大,而导致全部的像差恶化。
当低于条件式(4-1)、(4-2)的下限值时,像散、彗星像差校正过度、或者光学系统的全长变得过大。
此外,代替条件式(4-1)、(4-2),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1’)、(4-2’)。
-1≤r2/r3≤-0.3 (4-1’)
-0.15≤r2/r4≤-0.09 (4-2’)
进一步地,代替条件式(4-1)、(4-2),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1”)、(4-2”)。
-0.75≤r2/r3≤-0.32 (4-1”)
-0.13≤r2/r4≤-0.1 (4-2”)
另外,在配置在比第三正弯月透镜L3或孔径光圈S更靠像侧的光学系统中,需要确保主要与成像有关的正折射力。因此,关于第四正透镜组L4和接合透镜,期望设定为考虑全长缩短、后焦距确保并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星像差那样的焦距比。
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0.45≤fp/fc≤1.3 (5)
在此,fp为正透镜组L4的焦距,fc为接合透镜的合成焦距。
当超过条件式(5)的上限值时,光学系统的全长变得过大、或者无法完全校正接合透镜所产生的彗星像差。
当低于条件式(5)的下限值时,后焦距过短而导致无法装配、或者导致无法完全校正由第四正透镜组L4产生的球面像差。
此外,代替条件式(5),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0.47≤fp/fc≤1.1 (5’)
并且,代替条件式(5),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0.45≤fp/fc≤0.9 (5”)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通过配置在物体侧的负折射力的透镜以及配置在像侧的正折射力的透镜实现了反焦型的结构。由此,校正像散、彗星像差并实现了光学系统的小型化。
在此,第一负透镜L1和规定的光学系统的结构对于物镜光学系统整体的像差平衡的维持和小型化特别重要。此外,规定的光学系统是指将第四正透镜组L4与接合透镜(第五正透镜L5和第六负透镜L6)合起来的光学系统。
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5≤fpc/f1≤-2 (6)
在此,fpc为正透镜组L4与接合透镜的合成焦距,f1为第一负透镜L1的焦距。
当超过条件式(6)的上限值时,第一负透镜L1的折射力变得过弱。由此,光学系统的直径变大、或者规定的光学系统中的折射力变得过强,而导致球面像差、彗星像差恶化。
当低于条件式(6)的下限值时,第一负透镜L1的折射力变得过强。由此,整体来说像差恶化、或者规定的光学系统中的折射力变得过弱,而导致光学系统的全长变大。
此外,代替条件式(6),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4≤fpc/f1≤-2.1 (6’)
进一步地,代替条件式(6),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3.2≤fpc/f1≤-2.2 (6”)
另外,第三正弯月透镜L3作为调焦透镜而在聚焦时移动。因此,在第三正弯月透镜L3中,容易产生调焦所引起的像差变动。另外,在透镜移动时,由于透镜倾斜(tilt)、偏移(shift),而无法避免实际的光学系统偏离本来的理想的设计状态。因此,需要适当地设定与调焦所产生的透镜移动量对应的调焦透镜的焦距。
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22≤f3/df≤50 (7)
在此,f3为第三正弯月透镜L3的焦距,df为第三正弯月透镜L3的最大移动量。
当超过条件式(7)的上限值时,调焦透镜的移动量变得过大。因此,导致物镜光学系统大型化。
当低于条件式(7)的下限值时,调焦、偏差即制造误差的产生所引起的像差产生量变大。因此,导致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劣化。
此外,代替条件式(7),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22≤f3/df≤40 (7’)
进一步地,代替条件式(7),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22≤f3/df≤35 (7”)
如上所述,如果想要仅通过第一负透镜L1来确保实现反焦型的结构所需的负折射力,则第一负透镜L1具有强的负折射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如上所述,将负折射力分割为第一负透镜L1和第二弯月透镜L2。
在此,虽说对负折射力进行了分割,可是第一负透镜L1依然具有强的负折射力,并构成了反焦型的光学系统。然而,由于第一负透镜L1具有强的负折射力,因此在第一负透镜L1产生了较大的像差。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正弯月透镜L3来校正彗星像差等是有效的。特别地,第一负透镜L1与第三正弯月透镜L3的光线高度的差对该像差校正产生影响。因此,优选的是,将第一负透镜L1与第三正弯月透镜L3的距离保持为适当的关系。
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期望满足条件式(8)。
1.35≤∑d(L1-L3)/Ih≤3 (8)
在此,Σd(L1-L3)为从第一负透镜L1的物体侧面至第三正弯月透镜L3的物体侧面的最小的轴上距离,Ih为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当超过条件式(8)的上限值时,第一负透镜L1的直径变得过大、或者第三正弯月透镜L3的移动量变大。因此,无法达成第一负透镜L1和第三正弯月透镜L3的小型化。
当低于条件式(8)的下限值时,导致第一负透镜L1、第三正弯月透镜L3的折射力变得过强。因此,导致彗星像差恶化。
此外,代替条件式(8),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
1.4≤∑d(L1-L3)/Ih≤2.5 (8’)
进一步地,代替条件式(8),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
1.5≤∑d(L1-L3)/Ih≤2 (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4≤Fno≤7 (9)
其中,Fno为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光圈值。
当超过条件式(9)的上限值时,对于CCD的像素间距,产生衍射的影响。
当低于条件式(9)的下限值时,导致残存的像差变得过大,并且不满足光学的高性能。
此外,代替条件式(9),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4.5≤Fno≤6.6 (9’)
进一步地,代替条件式(9),而期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5≤Fno≤6.3 (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期望在调焦时,仅第三正弯月透镜L3移动。这样的话,机械结构简单,因此是优选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期望亮度光圈S被配置在第三正弯月透镜L3的像侧。这样的话,能够取得彗星像差与倍率色像差的像差平衡,因此是优选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镜光学系统中,第四正透镜组L4也可以由多个透镜构成。
(实施例1)
对实施例1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进行说明。
图2的(a)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在通常观察状态(远距离物点)下的截面图,图2的(b)是近距观察状态(近距离物点)下的截面图。
在本实施例1中,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平凹的第一负透镜L1、使凸面朝向像侧的第二负弯月透镜L2、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第三正弯月透镜L3、亮度光圈S、双凸的第四正透镜L4、双凸的第五正透镜L5、向像侧突出的第六负弯月透镜L6、红外吸收滤波器、玻璃盖片F以及CCD玻璃盖片CG。
此外,第五正透镜L5与第六负弯月透镜L6被接合。另外,玻璃盖片F与CCD玻璃盖片CG被接合。d15为粘结层。另外,在红外吸收滤波器的物体侧实施了YAG激光切割的涂布,在像侧实施了LD激光切割的涂布。并且,在从通常观察状态(图2的(a))向近距观察状态(图2的(b))进行调焦时,第三正弯月透镜L3向像(像面I)侧移动。
图3的(a)、(b)、(c)、(d)表示本实施例的通常观察状态下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倍率色像差(CC)。
图3的(e)、(f)、(g)、(h)表示本实施例的近距观察状态下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倍率色像差(CC)。
这些各像差图示出了656.27nm(C线)、587.56nm(d线)、486.13nm(F线)以及435.84nm(g线)的各波长。另外,在各图中,“FIY”表示最大像高。以下,关于像差图也相同。
(实施例2)
对实施例2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进行说明。
图4的(a)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在通常观察状态(远距离物点)下的截面图,图4的(b)是在近距观察状态(近距离物点)下的截面图。
实施例2通过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实现了广角化。
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平凹的第一负透镜L1、使凸面朝向像侧的第二负弯月透镜L2、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第三正弯月透镜L3、亮度光圈S、双凸的第四正透镜L4、双凸的第五正透镜L5、向像侧突出的第六负弯月透镜L6、红外吸收滤波器F、玻璃盖片F、CCD玻璃盖片CG。
此外,第五正透镜L5与第六负弯月透镜L6被接合。另外,玻璃盖片F与CCD玻璃盖片CG被接合。另外,在红外吸收滤波器的物体侧实施了YAG激光切割的涂布,在像侧实施了LD激光切割的涂布。并且,在从通常观察状态(图4的(a))向近距观察状态(图4的(b))进行调焦时,第三正弯月透镜L3向像(像面I)侧移动。
图5的(a)、(b)、(c)、(d)表示本实施例的通常观察状态下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倍率色像差(CC)。
图5的(e)、(f)、(g)、(h)表示本实施例的近距观察状态下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倍率色像差(CC)。
(实施例3)
对实施例3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进行说明。
图6的(a)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在通常观察状态(远距离物点)下的截面图,图6的(b)是在近距观察状态(近距离物点)下的截面图。
实施例3也与上述的实施例1同样地,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平凹的第一负透镜L1、使凸面朝向像侧的第二负弯月透镜L2、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第三正弯月透镜L3、亮度光圈S、双凸的第四正透镜L4、双凸的第五正透镜L5、使凸面朝向像侧的第六负弯月透镜L6以及红外吸收滤波器、玻璃盖片F、CCD玻璃盖片CG。
此外,第五正透镜L5与第六负弯月透镜L6被接合。另外,玻璃盖片F与CCD玻璃盖片CG被接合。另外,在红外吸收滤波器的物体侧实施了LD激光切割的涂布,在像侧实施了YAG激光切割的涂布。并且,在从通常观察状态(图6的(a))向近距观察状态(图6的(b))进行调焦时,第三正弯月透镜L3向像(像面I)侧移动。
图7的(a)、(b)、(c)、(d)表示本实施例的通常观察状态下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倍率色像差(CC)。
图7的(e)、(f)、(g)、(h)表示本实施例的近距观察状态下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倍率色像差(CC)。
(实施例4)
对实施例4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进行说明。
图8的(a)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在通常观察状态(远距离物点)下的截面图,图8的(b)是在近距观察状态(近距离物点)下的截面图。
实施例4也与上述的实施例2同样地,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平凹的第一负透镜L1、使凸面朝向像侧的第二负弯月透镜L2、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第三正弯月透镜L3、亮度光圈S、双凸的第四正透镜L4、双凸的第五正透镜L5、使凸面朝向像侧的第六负弯月透镜L6以及红外吸收滤波器、玻璃盖片F、CCD玻璃盖片CG。
此外,第五正透镜L5与第六负弯月透镜L6被接合。另外,玻璃盖片F与CCD玻璃盖片CG被接合。另外,在红外吸收滤波器的物体侧实施了LD激光切割的涂布,在像侧实施了YAG激光切割的涂布。并且,在从通常观察状态(图8的(a))向近距观察状态(图8的(b))进行调焦时,第三正弯月透镜L3向像(像面I)侧移动。
以下示出上述各实施例的数值数据。关于符号,r为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为各透镜面间的间隔,nd为各透镜的d线的折射率,νd为各透镜的阿贝数,Fno为光圈值,ω为半视角,IH为像高。
数值实施例1
单位mm
面数据
各种数据
数值实施例2
单位mm
面数据
各种数据
数值实施例3
单位mm
面数据
各种数据
数值实施例4
单位mm
各种数据
以下示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所涉及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条件式(1)~(9)的数值。此外,条件式(3)的上部为通常观察状态的数值,下部为近距观察状态的数值。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将这些实施方式的结构适当地组合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对于小型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L1:第一负透镜;L2:第二负弯月透镜;L3:第三正弯月透镜;L4:第四正透镜;L5:第五正透镜;L6:第六负弯月透镜;S:亮度光圈。

Claims (11)

1.一种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平凹的第一负透镜、使凸面朝向像侧的第二弯月透镜、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第三正弯月透镜、正透镜组以及将正透镜与负透镜接合得到的接合透镜,
所述第三正弯月透镜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调焦,
该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2.3≤fp/Ih≤5 (1)
在此,fp为所述正透镜组的焦距,
Ih为所述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2≤f1/Ih≤-0.9 (2)
在此,f1为所述第一负透镜的焦距,
Ih为所述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3≤(fc1×fc2)/(fc×f)≤-0.85 (3)
在此,fc1为所述接合透镜的所述正透镜的焦距,
fc2为所述接合透镜的所述负透镜的焦距,
fc为所述接合透镜的合成焦距,
f为所述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整个系统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弯月透镜为负透镜,
该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1)和(4-2)中的至少一个,
-1.5≤r2/r3≤-0.28 (4-1)
-0.2≤r2/r4≤-0.08 (4-2)
在此,r2为所述第一负透镜的像侧曲率半径,
r3为所述第二弯月透镜的物体侧曲率半径,
r4为所述第二弯月透镜的像侧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0.45≤fp/fc≤1.3 (5)
在此,fp为所述正透镜组的焦距,
fc为所述接合透镜的合成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5≤fpc/f1≤-2 (6)
在此,fpc为所述正透镜组与所述接合透镜的合成焦距,
f1为所述第一负透镜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22≤f3/df≤50 (7)
在此,f3为所述第三正弯月透镜的焦距,
df为所述第三正弯月透镜的最大移动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
1.35≤Σd(L1-L3)/Ih≤3 (8)
在此,Σd(L1-L3)为从所述第一负透镜的物体侧面至所述第三正弯月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最小的轴上距离,
Ih为所述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最大像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4≤Fno≤7 (9)
在此,Fno为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的光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调焦时,仅所述第三正弯月透镜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亮度光圈被配置在所述第三正弯月透镜的像侧。
CN201580003881.5A 2014-06-20 2015-05-21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Active CN105899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7318 2014-06-20
JP2014127318 2014-06-20
PCT/JP2015/064582 WO2015194311A1 (ja) 2014-06-20 2015-05-21 内視鏡用対物光学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9994A true CN105899994A (zh) 2016-08-24
CN105899994B CN105899994B (zh) 2018-09-21

Family

ID=54935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3881.5A Active CN105899994B (zh) 2014-06-20 2015-05-21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68726B2 (zh)
EP (1) EP3159725A4 (zh)
JP (1) JP5930257B1 (zh)
CN (1) CN105899994B (zh)
WO (1) WO201519431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7157A (zh) * 2016-12-21 2018-06-29 Kolen株式会社 广角镜头及包含所述广角镜头的成像装置
CN108254858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株式会社腾龙 光学系统及拍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9373A1 (ja) * 2016-04-12 2017-10-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対物光学系
CN108196359B (zh) * 2018-01-08 2020-09-22 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光子荧光内窥镜的物镜组
CN111527435B (zh) 2018-02-27 2022-04-0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WO2020174561A1 (ja) * 2019-02-26 2020-09-0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対物光学系
CN111812797B (zh) * 2019-04-12 2022-07-12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0809A1 (en) * 2006-10-23 2008-07-31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Objective optical system for an endoscope
CN102687053A (zh) * 2009-12-11 2012-09-1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物镜光学系统
CN102713717A (zh) * 2010-05-20 2012-10-0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物镜单元及内窥镜
CN103261940A (zh) * 2011-08-10 2013-08-21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装置
JP2014021293A (ja) * 2012-07-19 2014-02-03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偏向光学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内視鏡
CN103608714A (zh) * 2011-06-06 2014-02-2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及内窥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59645B2 (ja) * 2006-03-01 2011-03-30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拡大内視鏡光学系
JP6205369B2 (ja) * 2012-12-07 2017-09-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観察装置
EP3037858A4 (en) * 2013-08-22 2017-03-15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objective optical system
CN105793755B (zh) * 2013-10-30 2019-04-3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0809A1 (en) * 2006-10-23 2008-07-31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Objective optical system for an endoscope
CN102687053A (zh) * 2009-12-11 2012-09-1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物镜光学系统
CN102713717A (zh) * 2010-05-20 2012-10-0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物镜单元及内窥镜
CN103608714A (zh) * 2011-06-06 2014-02-2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及内窥镜
CN103261940A (zh) * 2011-08-10 2013-08-21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装置
JP2014021293A (ja) * 2012-07-19 2014-02-03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偏向光学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内視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7157A (zh) * 2016-12-21 2018-06-29 Kolen株式会社 广角镜头及包含所述广角镜头的成像装置
CN108254858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株式会社腾龙 光学系统及拍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68726B2 (en) 2017-02-14
JP5930257B1 (ja) 2016-06-08
CN105899994B (zh) 2018-09-21
WO2015194311A1 (ja) 2015-12-23
US20160327780A1 (en) 2016-11-10
EP3159725A4 (en) 2018-02-14
JPWO2015194311A1 (ja) 2017-04-20
EP3159725A1 (en)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9994A (zh)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CN107111111B (zh)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US7701650B2 (en) Wide-angle lens module and endoscope
CN105717626B (zh) 内窥镜用物镜以及内窥镜
CN105074531B (zh) 放大内窥镜光学系统
CN106461919B (zh)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CN105319700A (zh) 目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6054354A (zh) 摄像镜头
JP5274728B2 (ja) 内視鏡用対物光学系
CN103502869A (zh) 物镜光学系统
JP6230770B1 (ja) 内視鏡用対物光学系
JP2016045491A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04254799B (zh) 内窥镜用光学系统
US20160139384A1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7111112A (zh)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CN109997065A (zh)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CN109073864A (zh) 内窥镜对物光学系统
CN106199936A (zh) 变焦透镜
CN107076965B (zh) 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
JP2020181092A (ja) 内視鏡用対物光学系および内視鏡
JP6764813B2 (ja) 対物光学系及び内視鏡
CN109313324A (zh)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CN108700681A (zh) 非球面接合透镜
RU2548745C1 (ru) Широкоугольный окуляр
RU2617139C1 (ru) Широкоугольный окуля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