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88827A -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88827A
CN105888827A CN201410848339.7A CN201410848339A CN105888827A CN 105888827 A CN105888827 A CN 105888827A CN 201410848339 A CN201410848339 A CN 201410848339A CN 105888827 A CN105888827 A CN 105888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piston
round
circular
clockw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483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普应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8483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888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88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88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是汽油机,形状像轮子,它由外固定的钢套圆圈和内部旋转的两个半圆活塞及与它连为一体的圆盘钢片,还有两个离轴心相近的圆盘锥形齿轮,它们方向相反,面对面,中间有4个圆锥形行星齿轮,相互紧密咬合,由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经过行星齿轮与中心轴,连接固定组成。它有四个工作室,同时工作,位置在钟表的,12点3点6点9点,外圆上同时也是火花塞、混合气体压入工作室,点火爆发时,外半圆活塞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内半圆活塞向反时针方向旋转,到了行星齿轮,经过转换,把力传给顺时针方向的中心轴,输出功率。排气出口,在钟点的8分-10分之间外侧。它是先进的、高速、高效率发动机。

Description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
技术领域:
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伴随着汽车的历史,以经走过了138年的历程,现代的应用技术,已经很普及,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特指汽油发动机,可以应用到摩托车、小轿车、大货车、水上船运动力或其他动力输出装置等等。人们出行、工作、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动力源的帮助。
现在无论是在设计、制造工艺、还是性能控制,都有很大的提高,但其基本原理仍就没有改变。目前使用的汽车发动机都是内燃机,内燃机是通过燃料的燃烧,把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再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热动力机械。
“往复活塞式4冲程汽油机是德国人奥托在大气式发动机的基础上,于1876年发明并投入使用的,由于采用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4个冲程,发动机的热效率,比大气压力式发动机的11%提高到14%,而发动机的质量却降低了70%”。(引用电脑;百度文库:‘发动机历史’相关文档推荐,t发动机历史,第一页,第二段)。
往复活塞式内燃4冲程发动机,一直是汽车发动机的主流,源用至今,而且还在广泛使用。
背景技术:
现代的汽油发动机技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很完美了,有1缸、2缸、3缸、4缸、v6、v8、v12等等的发动机。双进双排的4汽门,涡轮增压技术,电子喷射技术,分层次点火技术,及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逐步地,改善了废气排放。
现在人们使用的往复式发动机,由气体燃烧膨胀,推动活塞在汽缸里、做往复运动带动连杆、曲轴做功的。
往复式发动机的工作方式是,4个工作行程:①、进气、活塞由上止点下移,进气门打开,活塞的下移形成的空间产生吸力,把混合汽吸入体缸内,此时曲轴也由上止点,旋转到下止点,它实际是转了半个圆180°。②、压缩、进气门关闭,活塞上移,到了上止点,此时曲轴又由下止点,上移到上止点,曲轴又转了180°。③、做功、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火,压缩的混合气爆发,高压膨胀的气体推动活塞下移、做功,到了下止点,曲轴又转了180°④、排气、排气门打开,活塞上移到上止点,把废气排出,曲轴又向上转了180°。
往复式发动机4个行程,完成一次工作做功,它转了两圈,720°,例如4缸发动机,计算为720°除与4个气缸,等于180°,这个算式是表示:曲轴旋转了半圈、180°做一次功。(再加说明,摩托车是旋转720°做一次功)。
它存在以下缺陷:油耗高,热机功率输出低、结构复杂、部件多、维修费用高,曲轴离心力,大幅度变化,连杆上下左右旋转摆动,活塞的往复运动,都要消耗功率,且运行抖动,(是因为某一时刻的重心偏离)又由于往复运动时对惯性力相互抑制,也耗掉了部分功率,就抑制了往复式发动机向高速、高平稳方向发展的可能。
尽管如此,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配套补充,还是发挥了它的优势,减少了不足。“如1976年德国博世公司首次推出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开创了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上运用的历史。经过30年的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已逐渐成为汽车、特别是轿车发动机上的标准配置。由于电控技术的运用,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噪声和燃油消耗大幅度降低,改善了动力性,成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第4次重大突破。”(引用于百度文库;‘发动机历史’,相关文档推荐,t发动机历史,第一页,第五段。)
在过去的百年中,许多发明家和工程师一直都在梦想,开发一种能连续,平稳运转的发动机。人们希 望有朝一日往复式内燃机,将被优雅的源动力发动机所取代,它的运动轨迹,应该非常接近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轮子运动’。
在1957年,德国人汪克尔研制出,转子发动机。通过研究和分析各种转子发动机,经过多年完善改进,转子发动机得以实用化。
转子发动机,优点与缺点:
优点:
1、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降低车辆重心:由于转子发动机没有曲轴连杆机构,减少了发动机高度,同时也降低了车辆重心。
2、结构简单:相比较往复式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减少了曲轴连杆机构,导致了发动机、零件减少。
3、均匀的扭矩特性:由于转子发动机只有一个气缸体、有三个工作腔处于工作状态,所以扭矩输出较比往复式活塞发动机更加均匀。
4、由于活塞转子与主轴转速比为1∶3故不需要很高的活塞转速即可实现发动机的高转速。
缺点:
1、油耗高、尾气排放,难达标,这是转子发动机难以普及的原因所在。且因缸内,有三个工作室,活塞转子每旋转一周相当于有三个做功冲程,同时转子发动机的燃烧室形状不利于可燃混合气的充分燃烧,火焰传播路径长,燃烧耗油量大,同时导致废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
2、发动机的机构导致只能采取点燃式,而不能采用压力燃烧式。
3、由于转子发动机采用偏心轴,导致发动机震动较大。
4、转子发动机的加工制造技术高,成本比较高。
(引用电脑:转子发动机,汽车百科知识-汽车点评)。
发明内容: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特点简介:
①、外形象轮子。
②、是三冲程发动机,缺少压缩过程。
③、活塞是两个半圆相加,同步运行,方向相反。
④、两个半圆活塞旋转做功的力、由行星齿轮变换为,同向、同步、同力,合力由中心轴输出做功。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由三机构,五系统组成:
固定机构、运动旋转机构、配气机构;燃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机体固定机构:
为圆形,外表象汽车轮子,它是固定机构,(外壳),又是活塞运行的外围空间-缸套,它的总直径是60厘米,外圆的外壳直径是11厘米,内圆活塞直径10厘米。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承受各种载荷,机体主要由发动机圆形缸体,中心轴,以及活塞与中心轴,之间的圆盘型钢片,圆盘形的锥形齿轮、行星齿轮等零件组成。
运动旋转机构,(核心部件与功能转换):
两个半圆活塞,在圆周的缸套内,是圆周内一分为二的两个整体,它们和圆周一样手尾相连,它由1厘米厚圆盘钢片与顺时针运行的活塞连为一体,圆盘形钢片把力传向中心轴。同时,还有反时针同步运动的半圆活塞,也由与半圆活塞连为一体的1厘米厚的圆盘钢片把力传向行星齿轮,它们同步运行、方向相反。
缸套与往复式四行程发动机的缸套大不相同,它是圆周的手尾相连,圆形缸套内侧开口2厘米,沿着内圆弧线360°开口。整体的外圆周与内部的活塞圆周、各自都可呈水平分为两半1/2。外壳圆周固定,内圆周活塞旋转。(我以离眼睛近的为外,以里面的为内),外面的半圆活塞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内半圆活塞向反时针同步旋转运动。
为了把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的运行过程,清楚、明了、完整地论述好,我采用家庭里的挂钟, 作为发动机的运行时刻、工作原理加以论述。
时钟表示发动机,在时钟的12点、3点、6点、9点这四个点,最外圆点上,有四个火花塞,是点火装置,还有燃油、空气的混合体压入装置,同样在这四个点上。
圆形壳体内部,活塞被分为四个工作室,就在12、3、6、9、的为置。(为了便于理解,可看成春夏秋冬或东南西北)。每个工作室内又分为顺时针运动的半圆活塞,和反时针运动的半圆活塞,同步运行,是顺时针运动和反时针运动,同时也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转换的重点。
我先论述活塞顺时针运动外面的半圆部分:在12点与3点之间,具体的是在12点至-7分30秒的位置,是空的,在空的部分,由一个半圆形的钢片隔板阻隔,它的厚1厘米和在钢片中心与它连为一体的轴、轴长10厘米,在8分至14分之间的中间位置,顺着运动的方向,横向掏空放入一个进排气用的弹簧与半圆形的隔板轴相连,它的作用是对燃烧爆发的、高温高压气体起缓冲作用。在8-10分的内侧有一个排出燃烧做功以后的废气,排气口。同样3点至3点15分-22分30秒是空的,也由一个半圆形的钢片隔板阻隔,和上面的论述相同。在6点30分-6点37分30秒,也是一样的程序,9点45分-9点52分30秒也是相同的。另一半、里面的半圆部分,活塞也是相同的程序,只是方向相反。
做功原理:
在四个点上,12、3、6、9,就是四个工作室,室内又被分为正反的两个半圆活塞,工作时互为两个角度相同,方向反,两个相互相反的力量都被充分利用。
工作过程为进气、混合气燃烧爆发做功,和排气三个过程,缺少压缩过程,压缩是在工作室以外完成的。这是与往复式发动机四个工作行程不同的地方,缺少压缩过程,是由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的机的构造决定的,它的活塞运动过程是整体的圆周运动,没有往复运动,因此就缺少压缩过程,以现代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完全能达到、在工作室外做好高压气体,压入工作室后,燃料混合的准备点火工作。
在12点、3点、6点、9点的四个位置,由燃料混合气压入工作室内,在12点的位置点火、燃料混合气爆发,产生高温、高压的膨胀气体,在同一工作室内,推动两个互为相反的缓冲隔片,正向反向做功,使其外面的半圆活塞向顺时针方向运动,内半圆活塞向反时针方向运动。其它三个位置3点、6点、9点都是同时爆发,同步工作旋转运行。
当12点外半圆活塞运行到3点时,四个点又压入混合气同步爆发做功;运动到6点时,四个点又同步爆发做功;运动到9点时,同样四个点又同步爆发做功。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它每旋转一圈,360°做了16次功,16次功是应用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正反两个半圆活塞共同完成的,正顺时针半圆活塞做功16次,反时针半圆活塞做功16次,合力做功32次,它是动力强劲、高速运转的高效发动机。
油、气、电的同步性:
(油气电)是统一同步的有机整体。油压力泵,压力为5-7平方厘米/公斤,要求不高,可采用柴油机喷油嘴方式,喷油嘴的出口有导流槽,导流槽,能够使喷油旋转细化为雾状结构,直喷到火花塞中心位置。空气;由空气压力泵,10-15平方厘米/公斤,把空气压入工作室内,空气量的大小与喷油嘴、喷油量同步,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油比应达到11.3比1的标准要求。还有混合气的压缩比14.7比1的要求,点火:高压混合气体压入工作室后立即点火爆发,每旋转一圈,就有16次点火,因此必须有四个点火线圈为它同时工作,才能满足需要。
核心部件:同步旋转:
同步旋转运行是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的重中之重,在旋转中,无论是在某一个点,某一时刻,它的旋转运行轨迹都具有同步性,同时运行,同时停止。也是区别其它发动机的地方。
①、它源于离中心轴相近的,两个圆盘锥形齿轮,它们方向相反,面对面,中间有5个行星齿轮紧密咬合,一个圆盘齿轮向顺时针方向运动,相反的另一个就自然地向反时针方向运动。旋转同步,方向相反,是同步的来源。
②、同步使得工作室内燃烧膨胀的力,推动活塞做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③、同步使得顺时针方向的力与反时针方向的力相加,还有离心力、惯性力的叠加。
④、同步使得一分为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合二为一(动力输出)成为现实,得以利用。
⑤、同步是奇妙的组合,通过它使发动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动力输出、平稳运行、降低油耗、减少重量、减少噪声、高速运转诸方面都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平面剖图。
一、是12点位置,也火花塞点火正时,又是油、气压入口,与12点位置相同的还有3点、6点、9点,同时工作。
二、是活塞的活动钢片隔板,它可以带有阻力地移动。
三、是连接钢片隔板的轴,与钢片隔板连为一体。
四、是钢片隔板轴相连为一体的弹簧。
五、是缸套,为圆形手尾相连的整体,也是整体外围和固定件。
六、是行星齿轮组合,是力和方向的转换部件。
七、是废气排气口。
图2、是直立横面剖图。
一、是右半圆活塞,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二、是左半圆活塞,向反时针方向旋转。
三、是外圆缸套。
四、是行星齿轮组合。
五、中心轴。
六、右活塞连为一体的圆盘钢片。
七、左活塞连为一体的圆盘钢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的固定机构、运动旋转机构、配气机构,还有燃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起动系。三大机构,五个系统共同配合,完成发动机正常运转,输出功率。
我对运动旋转机构、配气机构、燃料系,冷却系、点火系、润滑系、起动系、加以论述:
为了把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旋转一圈360°做了16次功率,表述清楚,我用指示方位的东南西北,作进一步说明:外圆壳体上,注明正中上方为东,在壳体上顺序排开,南、西、北,与时钟12、3、6、9、相同,活塞与上方的方位相同,12为东南西北,外活塞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运动到3点,就变成了南西北东,6点为西北东南,9点为北东南西。是因为活塞位置运动而发生了改变,而顺序不变,外壳体不变。这样、每次运动到45°角,就有四个工作室同步做功,由4个工作室乘上活塞运行变化的4个点,就是共有16次做功。
重点内容:
1、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是充分运用了物理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顺时针方向的半圆活塞、与反时针方向半圆活塞,一正一反双向利用,这就是这款发动机的显著特点。
2、还有活塞的运行方式,钢片隔板,也是亮点:它在12点压入燃料混合气体,点火爆发产生高温高压,推动活塞做功,活动隔板钢片:
①、它起到工作室混合气体聚集的作用,
②、起到缓冲、爆发高温高压的作用,
③、起到延缓排气的作用。
④、起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力量不减,而动作轻缓的良好效果。
活塞运行从12点-3点,是45°角,在这个过程中,是做功、同时排气,到了3点,又是压入混合气、做功、排气,45°角瞬间就完成了。而往复式发动机的活塞,要让它做功,必须旋转一圈、360°才做一 次功,差别是巨大的。
3、虽然分为正反两个方向旋转的力,但都是合力,两股合力都把四个活塞做的功、旋转惯性力、叠加、同向或反向用力,又经过行星齿轮的转换,合二为一。它没有往复活塞运动、没有连杆上下左右旋转摆动,也没有曲轴的离心大幅甩动。所以,与往复式发动机相比,它的双向圆周运动是平稳连续高效的。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相对与往复式发动机相对简单。空气、燃油、点火同在12点、3点、6点、9点的正外圆上方。配上一个空气压缩机,压力罐内可储存压力要求为10-15平方厘米/公斤的要求,油压力泵5-7平方厘米/公斤,储气罐与汽油压力泵,要分开,不能设计为一体,两者要进入工作室才混合。
高压气、高压油及点火的火花塞进入工作室应设计为同一位置,油和空气混合压入工作室后火花塞点火爆发,高温高压气体瞬间膨胀推动活塞做功。
汽油泵的高压油路:在进入发动机的油管要有冷却系统进行冷却降温,发动机的高温会使油管内的汽油产生气阻,(就是汽油在高温中会变为气体:油、气互换的一种物理现象),使其供油不畅,影响动力输出。运用冷却系统,对空气和汽油进行冷却,是增加密度,减小体积的方法,所用的是物理学上,热胀冷缩的原理。
燃料系: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为汽油发动机,供油和气体在发动机外形成高压组合。发动机、在冷车,起动时,除了有高压气泵、高压油泵,还必需有起动时用的小型的,用电瓶做动力的,电动气泵与电动油泵,接通电源,气泵与油泵工作形成压力,把混合气体压入发动机工作室,使高压混合气点火起动。
排气在钟的8分-10分之间的位置,在圆形发动机的内侧,只有活动隔板钢片被爆发膨胀的力把它推动到6分-8分之间才会排废气。属于自动排除废气。
点火系: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点火系,是高频率、高脉冲点火。旋转一圈、360°圆周,点火16次,这样的点火频率,一个点火线圈无发承受,它需要四个点火器,(高压线圈),同时工作,四个点火器在旋转一圈里点火16次,(一个点火器点火4次),频率也是很高的。
高速运行工作的点火线圈,内部磁感应变化强烈,温度上升,磁感应减弱,影响点火质量。必须有冷却系统为它降温,使其正常工作。
冷却系:
冷却发动机的方式很多,有风扇冷却、水行环冷却,机油行环冷却,还要把空调机制冷系统,运用到油路冷却、高压线圈冷却中来,使油路系统、高压线圈正常工作。
润滑系、起动系:
由于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是全新发动机,机油箱,机油泵,油压管、油路回管,都要重新设计,机油箱、机油泵在圆形发动机的最下方,形状与发动机圆形相吻合,最深处12厘米,长度为半圆形30厘米,与发动机底部连接固定,供油给高温高压的活塞及缸套润滑降温,另一个供给行星齿轮组合润滑降温,机油泵压力不必太高,机油回路让它自由回落,运行循环。
起动机安装在主轴上,发动机无负荷时,由电油泵、气泵、起动机、它们由电瓶的电为动力,供发动机起动工作。起动简单,(因旋转一圈有16次点火工作),所以轻松起动。
活塞连接:
活塞顺时针运动和反时针运动产生的动力,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的工作方式:
外半圆顺时针活塞为360°旋转,圆周手尾相连,它与外界连接是由1厘米厚的圆盘钢片与圆周活塞为一体向外沿伸到中心轴连接固定。内半圆活塞运行方式也相同,只是方向相反。但是,内圆盘钢片沿伸到中心轴,请注意:不固定。在离中心轴、中心点6厘米-10厘米的位置,有两盘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面对面的圆锥形齿轮,圆盘锥形齿轮里面,还有5个行星齿轮,它们相互紧密地咬合在一起,是同步反向运行。顺时针方向运动的活塞、圆盘形钢片、与中心轴临近的圆形圆锥的齿轮盘,直到中心轴固定。反时针方向运动的活塞、圆盘形钢片、与中心轴相近的圆形圆锥的齿轮盘相咬合,但与中心轴,不固定。就是这 一个不固定,反时针方向的圆盘里圆锥形齿轮,把力传给五个行星齿轮,又由五个行星齿轮,传给顺时针方向的圆盘里的圆锥齿轮,它们是齿轮咬合、旋转传输关系,这样就把反向旋转的力,经过转换,和顺时针旋转的力,方向相同、同步旋转,合二为一,把功率从中心轴输出。
活塞的正反同时运行、以及与它相连的圆盘钢片、还有圆盘锥形齿轮、行星齿轮、一直到中心轴。它们之间的关系,看似复杂,也难论述,这里可用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及方法来论证这一复杂过程:把人的双手、手指伸开,双手十指靠拢,中间放一支筷子,左手表示向身体来的反时针方向、也表示圆盘圆锥形齿轮,筷子表示行星齿轮,右手表示顺时针方向的圆盘圆锥形齿轮,齿轮间相互齿合,右手向前,左手必然向后,同步运行、方向反向。
行星齿轮组合,因为它是圆周运动,把方向改变同时也把力传给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合二为一。反时针方向旋转的力与中心轴,不固定,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与中心轴固定。这样,反时针方向旋转的力,由行星齿轮、传给了顺时针方向的圆盘上的圆锥形齿轮,由圆锥形齿轮,传给中心轴,完成了轻松自然的转换。
中心轴上的圆盘锥形齿轮:
①、它很巧妙地把活塞里,燃料混合气点火爆发产生的、高温高压膨胀气体做功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充分地利用了,就是半圆活塞顺时针运动和反时针方向运动。
②、两个半圆活塞做的相互反向的运动功率,到了轴心,运行方向又变为相同,是完美的旋转运动组合。
③、运行平稳。是流畅的圆周运动。
④、活塞的圆周、首尾相连运动、活塞与它连为一体的圆盘钢片运动、还有圆锥齿轮的同向运动,组成了一个飞轮系统,高速旋转的飞轮,使得发动机发生变化时,能够圆滑、缓解突变,使它的运行更加平稳高效。
⑤、由两个钢片圆盘上的圆锥形齿轮,与中间的5个行星齿轮,相互紧密咬合,使得半圆活塞的顺时针运动与反时针运动,一分为二,两个相反的力,到了圆盘圆锥形齿轮,又合二为一,方向相同。
⑥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同步”。即活塞顺时针方向运动与另一组活塞的反时针运动是同步,到了中心轴圆盘锥形齿轮,由两个相反的力,变为同一方向的力,合二为一、也是同步。同时运行,同时停止,因为同步运行才能使得、步调一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充分利用,是高效完美的同步运行。
工作循环:
往复式活塞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它圆周旋转了两圈720°,四个过程叫一个工作循环。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仅用了1/4圆周,90°角,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加速装置:
加速与减速,是用了与进气、进油连为一体的高压活动开关,活动开关开启的大小,决定了油、气混合比压入工作室的多少,再配上先进的电脑技术,采集信息做出的配比,使混合气达到理想的效果,保证了省油,又保证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从而达到双项优化的最佳效果。
机壳固定件:
①、外机壳固定件,要有稳定牢固的特性,保证缸套外壳与中心轴的牢固与刚性。
②、外圆周与内圆周之间,需要留出许多孔洞,使空气流通,使行星齿轮组合温度在正常值范围。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与往复式四缸机4冲程发动机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1、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相同旋转两圈720° 1、往复式四缸机,相同旋转两圈720°做功32次 做功4次
2、可以把它分解为很小、很多的单元,做功32 2、旋转两圈,活塞的往复上下运动也是32次,是由顺时针半圆活塞32次、反时针半圆活塞32 次,但有做功只有4次。次组成。由很小的工作室、很少的燃料,合力为64 次做功,就可获得强劲动力。
3、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在工作的圆周 3,往复式发动机也同样有四个工作室。内有四个工作室。
4、工作过程因工作零件少磨损成度较小。 4、工作过程零件多磨损成度相对较大。
5、体积小巧,使它更有发展前途和潜力。
6、噪音低,运行平稳。
7、零震动,因为发动机完全平衡。
8、加速快,动力强劲。
9、在较低转速下具有较大扭矩。
10、具有全方位灵活性,大幅度倾斜都能正常作业。
11、正常运转后(1分钟2000转),加油自然减少。
12、运动零件相对普通发动机零件更少,从而减
少磨损、减少运动阻力。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与汪克尔转子发动机也大有不同:
①、汪克尔转子发动机,由于在工作室内,三角转子与齿轮不是同心圆,使得运行过程中,重心时常偏离轴心,发动机出现抖动不稳的现象。
②、转子呈三角形分布,在燃料混合气点火爆发时,三角形的1/3部分,在位置上是在做反向功,即自然消耗了1/3的功率,这是因为三角形的边长和工作室的环境,还有凸轮轴的运行位置所决定的。是它致命弱点,不能发挥全部功率所在,以上两条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都不存在。
③、转子发动机输出轴,旋转一圈、360°角,做了三次功,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旋转一圈、360°角,做了16次功,平均旋转到了22.15°角,就做功一次,做功表现明显高于汪克尔转子发动机。
圆周运动中的盲点与角度: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和所有的发动机一样,有盲点,就在接近12点、3点、6点、9点上。如果静止不动,此时点火爆发燃烧气体膨胀,向四处辐射,是没法做功的,但是旋转就可改变现状,瞬间就过了盲点。可以用‘陀螺’来解释,陀螺人人都知道,它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不能站立,但旋转使它不倒,不管顺时针旋转反时针旋转都一样,也可用自行车,摩托车不倒的原理解释,只要旋转或运动就可把盲点解除。
活塞做功特点: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旋转一圈做了16次功,是由顺时针方向的半圆活塞运行做功16次与反时针方向半圆活塞运行的16次合力完成的,半圆活塞共做了32次功:
①、因为做功频率高,就可以把工作室做得更小,利于省油。
②、燃烧更充分,更利于高效、环保。
③、有良好条件把发动机做得更小、更巧。
物理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应用。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互为相反。
二、运动形式;物体无论是上升运动、直线运动、旋转运动,都有反作用力隐形相伴,是“永动机”不可实现的理论依据。
三、作用力的快速强大,反作用力也相应快速强大,如篮球、弹簧等。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是正反两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双向高效利用。
总结: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运动方式:
①、顺时针方向运动;
②、反时针方向运动;
③、圆周旋转运动;
④、同步运动;
⑤、功率和方向的转换运动。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它把所有的同心圆周旋转的三股动力,(正向反向活塞旋转运动做功的力和旋转的惯性力),由中心轴输出做功。高速运转时,平均计算,每秒都有工作室做功、功率输出优秀,是完美的圆周连续运动。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运用了:
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
②、惯性原理。
③、双向转子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哲学原理。
④、多系统循环复始原理。
⑤、热胀冷缩原理。
⑥、反向同步原理。
⑦、圆周分解原理。
功率比较: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与相同工作容积的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相比,功率提高40/100-50/100:
一、他是同心圆周旋转运动,是有用功率的圆周叠加。
二、运动方向的一致性,是正反旋转运动的有机统一。
三、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双向完美应用。
积极效果与发展前景:
1、由于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每旋转一周360°,做功16次、功力强大,可用于重型机械。
2、平均每秒都有活塞做功,是高速、高效率发动机,可用于赛车、飞机的高转速发动机上。
3、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更新换代的,优秀发动机。
创新: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以经从往复活塞式4冲程发动机中解脱出来,从形状、到运行方式、和原理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得技术创新和功率的大幅提升,也是省油、平稳、环保、减少噪音、发动机体积减小等综合性提高,它脱变为崭新的发动机。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采聚众多前辈,同行的发动机成果及优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推敲,研发的成果。
原理、来自最简单的初级物理,用简单的原理说复杂的原因,用相互比较找出问题,方法是找出优点,取代缺点,找出最佳路线,做客观科学的判断,把优秀的成果集一身,研究发明了有特点、高效率的发动机。

Claims (1)

1.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
①、外表形状像“轮子”。
②、半圆活塞的两个方向,顺时针旋转和反时针旋转、的同步性,同时运行,同时停止,方向相反。
③、半圆活塞工作室隔板钢片,它起到,点火气体膨胀缓冲作用、排出废气、时机选择作用。
④、两圆盘上的锥形齿轮,方向相反,面对面,中间有5个行星齿轮相互咬合,是方向和功率的转换。
⑤、运动规律是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的哲学原理,活塞正反运动,又由行星齿轮转换为同向运动。
⑥、旋转一圈360°,做功16次,(顺时针方向半圆活塞做功16次;反时针方向半圆活塞做功16次),功率强大。
CN201410848339.7A 2014-12-19 2014-12-19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 Pending CN105888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8339.7A CN105888827A (zh) 2014-12-19 2014-12-19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8339.7A CN105888827A (zh) 2014-12-19 2014-12-19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8827A true CN105888827A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00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48339.7A Pending CN105888827A (zh) 2014-12-19 2014-12-19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888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2954A (zh) * 2018-06-18 2018-12-07 普应祥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
CN110546359A (zh) * 2017-04-10 2019-12-06 博格丹·格罗贝尔尼 带有旋转式叶片的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45845A1 (de) * 1978-10-20 1980-04-30 Heinrich Stallkamp Gegenkolben-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mit vierfacher kolbenbeaufschlagung
CN2326734Y (zh) * 1996-04-04 1999-06-30 陈健年 旋板转子发动机
CN1814998A (zh) * 2005-01-31 2006-08-09 田贞洪 O缸内燃机
CN1831310A (zh) * 2005-03-07 2006-09-13 丰宗鑫 对动摆塞发动机
CN101737159A (zh) * 2009-12-29 2010-06-16 巫仲勤 混合动力旋转活塞内燃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45845A1 (de) * 1978-10-20 1980-04-30 Heinrich Stallkamp Gegenkolben-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mit vierfacher kolbenbeaufschlagung
CN2326734Y (zh) * 1996-04-04 1999-06-30 陈健年 旋板转子发动机
CN1814998A (zh) * 2005-01-31 2006-08-09 田贞洪 O缸内燃机
CN1831310A (zh) * 2005-03-07 2006-09-13 丰宗鑫 对动摆塞发动机
CN101737159A (zh) * 2009-12-29 2010-06-16 巫仲勤 混合动力旋转活塞内燃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6359A (zh) * 2017-04-10 2019-12-06 博格丹·格罗贝尔尼 带有旋转式叶片的机构
CN108952954A (zh) * 2018-06-18 2018-12-07 普应祥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2121B (zh) 环缸转子发动机
US9835083B2 (en) Oscillating piston engine
CN101852131B (zh) 双向椭圆齿轮发动机
JPS6260930A (ja) 内燃機関
CN103195565B9 (zh) 省力发动机
CN105888827A (zh) 圆形双向双转子发动机
JP2010520402A (ja) 環状室を有する回転式内部燃焼型エンジン
CN102536446B (zh) 双列活塞式旋转发动机
US8230836B2 (en) Multi-cylinder reciprocating rotary engine
JPS58160515A (ja) スクリユ−軸型内燃機関
CN107304710A (zh) 往复活塞式转子发动机
EP2839134B1 (en) Polygon oscillating piston engine
CN104832281B (zh) 优化的节能内燃机
CN205559061U (zh) 多位平动气缸联合驱动的行星轮转子式发动机
WO2012032552A1 (en) "rotar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reducer and pistons that control the cycle"
CN102996236A (zh) 轮环样气缸环转活塞发动机
CN208281052U (zh) 一种外缸体及旋转式内燃机
CN208734431U (zh) 一种内缸体及旋转式内燃机
CN202468018U (zh) 转缸转子发动机
CN202148951U (zh) 双转子活塞内燃发动机
CN109139241A (zh) 大功率高速旋转齿轮内燃机
CN104595022A (zh) 一种内燃转子发动机
JP2016535197A (ja) 彗星ギアシャフト付きロータリピストンエンジン
CN201747459U (zh) 椭圆轨道槽变向连杆活塞式旋转发动机
RU2539412C1 (ru) Роторный двухкамер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